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庭图书管理

家庭图书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庭图书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庭图书管理

家庭图书管理范文第1篇

成都市龙泉驿区作为我国西部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教育的发展战略上,紧紧围绕“创教育强区,建读书之城”的宏伟蓝图,在图书管理上,以“建书香校园,优育人环境”为目标开展图书装备、管理和应用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淀,在不断总结、反思和修正的过程中,我区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图书管理工作模式和风格。

一、建立机制,夯实图书装备基础,着力打造个性化书香校园,逐步提升图书装备质量

图书的装备、管理与应用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首先要突出图书装备工作的重要性。为此,我们不断完善局、校两级管理机制,由区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具体负责组成的中小学图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管理与使用工作,各校也相应成立了由校长负责的领导小组,为图书管理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在装备建设上,以“先急后缓,重点突破,以配促用,以用促配”的装备原则,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示范带动,扶持薄弱,整体推进,均衡发展”的工作思路,首先突破了由于历史原因所造成的图书装备瓶颈。 经过几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区共拥有图书130万册,其中小学图书拥有量近69万册,中学图书拥有量近61万册。

2013年,我们还将为小学再装备12万册,人均达到20册,中学装备65万册,初中人均31册,高中人均41册,年底,区域内生均图书册数分别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新标准。学校藏书结构严格按国家藏书比例,逐步调整,日趋合理,各类信息化设施设备,如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已全部装备到位。通过引导,除各类普通图书达到藏书指标外,各类工具书与期刊所占比重也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同时,我区还多方筹集资金,指导部分学校建好、用好电子阅览室。近几年重点加强了学校图书的信息化管理与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工作,使之更趋向科学化、规范化。学校图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了切实的提高,全区数字化图书资源总量已达2 TB。学校的图书装备基础进一步得到了夯实。

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图书装备的质量和水平,区中小学图书工作领导小组还专门组织人员对所属学校的学生和教师阅览室以及学校其他可利用的空间提出了个性化的建议和设计,定制了适合不同学校的个性化图书装备设施,在一改过去呆板的图书装备设施设备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休闲式图书设施设备的装备。这不仅使学校的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更使学校的书香校园氛围更加浓烈,阅读方式也更加休闲化和人性化。

二、提高图书管理水平,于细微之处突出应用效果,以信息化、人文化的思想彰显图书管理工作价值

学校图书装备工作的价值在于师生阅读的流通率,即图书效益。而图书效益的充分发挥在于图书管理部门的管理措施是否科学、有效。在这一点上,我们以提高管理、应用水平为基础,在突出应用效果的同时更加注重师生信息化和人文化的读书需求。

在提高管理、应用水平上,我区现正经历从传统手工图书管理方式、传统单一的软件管理方式,向图书自动化管理方式逐步转变的重要发展阶段。2012年,我区在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所的领导下,建立了图书数字化管理系统,大大改变了传统的烦琐手工操作方式,彻底解决了原来图书馆工作效率低下、数据重复建设等问题。通过计算机进行图书编目、典藏管理,更加准确、方便、快捷,馆藏资源能得到最佳利用。此外,由于采用开架的方式,将图书馆员从书库找书等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图书馆员利用系统中的报表功能,能更加快捷、方便、准确地获得各种数据,为分析、研究读者的借阅倾向,探讨读者的阅读规律提供了准确的原始数据,有利于更好地开展阅读活动。

因此,这就对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管理员承担着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服务的责任,必须摆脱传统的服务观念,树立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新观念,树立“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只有尊重、信任和关心读者,主动地和读者接触,才能了解读者的需求,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图书管理员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方设法调动师生读书的积极性,让图书“活”起来。比如:做好新书的推荐和宣传工作;做好图书的导读工作,开展图情知识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和征文活动;建立个性化班级图书角;开展校内图书漂流活动;等等。

2013年,我区还将充分发挥现有网络系统优势,建设区域电子图书馆系统,使区域图书馆建设、管理和应用工作均逐步向网络环境下的共享模式转变。第一,通过采集区域流通率较大的图书和期刊信息并将之电子化、网络化,向师生和家长开放,以解决学校图书复本量小而流通率大的问题。第二,通过装备大量的电子书籍并向各校开放,为学校解决纸质图书更新慢、投资大的问题,使各中小学能尽快地分享新知。第三,鼓励各校建立自己的校园图书网站,提高学校图书的应用效率,使师生、家长的阅读不再受时间、地点、复本量小的限制。同时也进一步使图书管理员从日常烦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更多地思考图书的深层次和高水平应用问题,使图书的应用价值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充分发挥和彰显!

三、加强业务培训及应用服务研讨,切实提高全区图书管理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万事人为本,再好的图书硬件设施设备和馆藏资源如果离开了高素质管理人员的科学、有效的管理,则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资源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对区域内所属学校的图书管理员进行专业培训,内容不仅涵盖图情知识及其他必备专业知识,还包括数据库的管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搜索、处理,信息检索工具生成,计算机操作等图书信息化知识。同时,为提高图书管理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还加强了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工作心理的自我疏导能力等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的开放观念、服务观念、用户观念、经济观念、效益观念和资源共享观念等。

我们还将图书的应用服务研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目标考核纳入对学校的考核指标中。应用服务研讨的内容有区域内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研讨、图书管理论文评选、图书应用专题研讨和相关课题研究等,通过这些研究活动,不仅使学校的图书管理业务水平和应用服务质量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为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强大支撑动力。

四、顺应时代需求,加强网络阅读指导,还校园一片绿色空间

信息时代,网络阅读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研究、休闲和娱乐活动的重要形式,更是构成影响人们意识行为和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少年儿童成长和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关注网络阅读,加强少年儿童的网络阅读指导已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需要,更是我们图书管理部门的职责所在。

网络阅读所呈现出的自由性、创造性、互动性、丰富性、人性化、选择性等基本特征,决定了网络阅读对青少年也具有如下负面影响:(1)信息资源的增长加重了读者信息选择的难度,降低了阅读的目的性;(2)超文本的结构使读者易产生信息迷航,丧失逻辑思辨能力;(3)互联网多元文化并存,信息缺乏系统性,呈现碎片化的特征,网络阅读呈现非经典性;(4)网络信息资源异化,信息污染严重。

为此,在区域内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网络阅读指导工作:(1)建立机制,由学校牵头对师生的网络阅读进行总负责;(2)以网络管理和监控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校上网行为的监督和管理;(3)在区域内城域网建立特色数据和专题信息库,开放存取,统一出口,统一监管,用技术防范手段为学校师生提供可靠的绿色网络空间;(4)开展相关网络健康教育和信息技术操作培训,提高学校读者阅读网络优秀作品的技能和技巧;(5)以网络的探究性阅读为基础,引导学校的网络阅读向深层次发展,以网络经典、高尚阅读的阵地来占领网络中的庸俗、低俗阅读;(6)组织活动,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的合力,共同为青少年创建一个良好的网络教育环境。

家庭图书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图书进班级;理念创新;读书活动;校园文化

近年来,我校图书馆积极创新服务理念,主动作为,积极开展“图书进班级”活动,推动图书由图书馆馆藏向教室流动,大力推动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文化生活习惯,让学生与经典为友,与大师对话,提升文化素养,收到显著的效果,受到上级好评和学生的喜爱,促进学校成为一所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校园”。

一、创新服务理念,让沉寂的“僵尸书”活过来

一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长期以来,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基本以传统的“坐等式”为主。每年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投入大量经费购置的新书被束之高阁,逐渐成为常年无人问津的“僵尸书”,落满灰尘。面对这种情况,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转变服务理念,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学生阅读服务,想方设法方便学生读书,主动将图书送进班级。

二是树立“走出去”的主动意识。“图书进班级”实际上就是将传统的图书馆借书模式,改变为将图书送到班级由学生自由阅读,甚至是“强制”阅读。所以,这一过程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积极“走出去”,甚至是“上门服务”,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由“坐馆式”服务转变为进班服务。

三是营造“和谐图书馆”的服务文化。针对我校学生较多、学习任务较重,而图书馆人员少、工作量较大的实际,我校图书馆着力在营造“和谐图书馆”上下功夫。坚持热情服务、微笑服务,耐心细致地做好为每一位学生的借书等服务。坚持每周为学生推荐一本新书,指导学生选书,每月公布学生喜爱的图书和流通率高的图书。

二、加强教育引导,把学生的“图书馆意识”树起来

一是建立一支优秀的学生图书管理员队伍。每学期开始,每个班级推选两名表现好、责任心强、乐于奉献、能热心为全班师生服务的学生作为班级学生图书管理员,主要负责班级“小小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做好本班学生的图书借阅登记、发放工作,并协助图书馆工作人员做好学校图书馆的相关工作。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图书管理员,学校图书馆在物质奖励的同时,通报所在的班级和年级组,在评优评先上予以优先考虑,激发了学生从事图书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二是重点建好班级“小小图书馆”。 我们为每个班级配发专用图书柜和图书架,指导建好一个“小小图书馆”。采取从“学校借一些、学生捐一些”的方法,每班图书达到人均至少2~3册,确保“小小图书馆”长期有书,每个学生都能随时借到图书,阅读图书。我校图书馆采取分时分段借书的方法,把全校学生按年级分别分配到周一至周五的不同时间段,由学生图书管理员在规定时间段内为本班学生借书。同时,根据“学讲计划”的实际,各班学习小组组长可以根据本组情况,在本班学生图书管理员的带领下到图书馆借书。此外,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到图书馆借书。对于借到班级的图书,要求学生存放在专用图书柜内,保持一月时间左右,每周可以到图书馆更新借书总量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确保所借图书学生能够喜爱。这些措施既确保学生能够借到自己喜爱的图书,又提高了借阅率。

三是进行机动灵活的图书馆知识培训。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都要制订详细的学生图书管理员培训计划,先后4次集中培训学生图书管理员400余人次。主要进行中国图书分类法、图书馆管理系统以及借还书相关知识培训。定期召开学生图书管理员会议,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水平,树立他们的“图书馆意识”。对于前来借书的学生,我们采取随机教育的方式,进行借还书知识教育培训先后多达3000余人次。现在,所有的学生图书管理员都能熟练应用图书系统进行借还书,能够帮助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分类上架等工作。全体学生的“图书馆意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

三、开展多种活动,确保阅读成效显出来

一是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坚持开展“经典诵读”,每天早上、中午和下午进行经典诗文诵读,开展诵读诗文及默写大赛,全校学生参加,对于表现优秀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经常开展读书征文活动、读书主题班会、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组织开展“读书感悟”“读书心语”“我与书的故事”“经典伴我成长”等征文活动和心得体会评比活动,抒发学生对读书的热爱之情。开展“我向同学推荐一本书”活动,由学生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并向大家推荐。对于学生多次推荐的图书,学校图书馆根据实际情况,列入购书计划,以便在下次购书时优先采购。

二是运用多种形式加强写作指导。图书馆工作人员与学校语文教研组联合,通过开展阅读课,建立阅读社、读书社、文学社和创办校报等方式,采取集中指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推荐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作文大赛。近两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类文化比赛中表现抢眼,成绩显著。在“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十三届中学生作文大赛中,有3位同学获一等奖,十多位同学荣获二、三等奖,在其他的各类比赛中,我校学生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三是积极引导读书活动向家庭、社会拓展。图书馆为了吸引家长参与阅读活动,制订“开展亲子阅读,争创书香家庭”活动方案,明确评比“书香家庭”的条件,让家长了解我校开展读书活动的目的、意义、做法,调动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将家庭成员引入学生读书活动中。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坚持每天阅读课外书,为孩子购买一些文学书籍,带孩子到书店读书,与孩子共读一本书。每年寒暑假还开展“亲子阅读”,让读书活动从学校向家庭延伸,让校园浓郁的书香飘进家庭。

四、狠抓制度落实,促进“书香校园”建起来

一是明确规章制度。我校制订《学生图书管理员职责》《班级图书馆建设细则》和《“班级图书馆”图书借阅赔偿规定》等文件,明确了学校图书馆、班主任、学生管理员三者在“图书进班级”活动中的责任、权利与义务,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确保活动有序开展。明确规定学生在借阅中如果损坏图书要进行赔偿,促使学生爱护图书、珍惜图书。

二是建立激励机制。通过深入广泛开展评选“读书之星”“优秀学生图书管理员”和“书香班级”等活动,激励广大学生的读书热情,进一步提高大家对“图书进班级”活动的认识。我们先后评选“书香班级”9个,“优秀学生图书管理员”63人,“读书之星”139人,由学校统一进行表彰奖励,激发了大家做好图书馆工作、喜爱阅读的热情。

家庭图书管理范文第3篇

一、践行“人本管理”之道,营造和谐图书馆

人本管理就是在企业管理部门或服务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人性角度出发,根据员工的能力、特长、兴趣、需求、心理状况等,为他们安排合适的工作,全面开发人力资源,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图书馆是一个专门为读者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服务部门,衡量图书馆的服务绩效标准,除了图书馆的建筑设备、藏书数量等硬件条件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图书利用率和读者到馆率,一个设备齐全、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如果没有读者问津,算不上一个合格的图书馆。因此提供优质服务,吸引读者,提高图书利用率和读者到馆率,构建和谐图书馆,已成为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不妨品味孔子《论语》的“仁爱”哲学,并将“仁爱”思想运用到图书馆管理中,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对读者进行情感投资,使本来“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图书馆,变得读者盈门、读者满座。

1.图书管理员要有仁爱之心

“仁者爱人”,首先图书管理员自己应该是个“仁者”,是个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只有自己具备爱心,才能爱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因此,作为图书管理员一定要树立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懂得服务礼仪对读者的重要性,将外在服务礼仪形式内化成自觉行为,消除“没有读者工作就清闲”的想法,要有责任意识,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工作导向,以替读者服务为乐,将读者奉为上帝。在为读者服务过程中,应时时处处体现出对读者的尊重,热情周到、谦恭有礼、耐心细致,让读者感到受人关怀的温暖与幸福。切忌对读者爱理不理、随意敷衍,或为读者服务时心不在焉,这样不仅读者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还会挫伤读者的阅读兴趣。每个人都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听到善言。因此,图书管理员不能把冷漠的态度和生硬的语言强加给读者,也不能把坏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设身处地考虑读者的感受,为读者着想,力求做好服务。

2.图书管理员要有一视同仁之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中说:“每个人都有平等享用图书馆文献的权利,而不受年龄 、种族、性别、 、国籍 、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观点,开创了我国教育公平的先河 ,也道出了人人都需接受教育的心声。孔子一生广收门徒,不论贫富、老少、智愚与勤惰,他都来者不拒,“未尝无诲”。在孔子所招的七十二弟子、三千贤人中,大都是贫穷家庭的孩子,颜回贫居陋巷,子路乃“卞之野人”,曾参助母纺织养家糊口,他们不但未受歧视,反而成为孔门高徒。孔子“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宽广胸怀和“至圣”之德,体现他“立人”“达人”的仁者之德。作为知识导航者和信息传播者的图书管理员,要多学孔子平等待人的思想,先修身后立人,对读者不分职业、性别、年龄、籍贯和民族差异,都应一视同仁,尤其要关爱弱势群体。我们要充分考虑每一个读者的需求,维护读者的各种权利,以优质服务来稳固正式读者、以人性化手段拉动临时读者、以宣传推荐方式吸引潜在读者,使图书馆成为读者乐意前往的精神乐园。

二、采取“因材施教”之法推荐图书,提高图书利用率

因材施教就是根据不同的人、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与一视同仁并不矛盾,一视同仁是指在对待学生的态度、重视程度和关心程度等方面要平等。而因材施教是在一视同仁服务基础上的提升,是更加细致周到服务的体现。对于图书馆而言, 因材施教就是图书管理员根据读者年龄、职业、性别、阅读目的、文化水平、兴趣爱好等,分析读者阅读特点和阅读需求,有针对性地为不同读者提供文献资料。因此,图书管理员要本着“为人找书,为书找人”的服务准则,掌握“施书”的规律与技巧,提高图书利用率。那么,如何“施书”呢?

1.因材施书

“因材施书”也就是“因人施书”。“因人施书”首先要对读者充分了解。只有了解读者的阅读兴趣,才能做到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需;只有通过对读者的研究与分析,掌握读者的阅读倾向,才能在服务中精益求精,避免盲目性。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他认识到“知人”的重要,因此十分重视“知”学生,认真分析学生个性,充分了解学生之“材”,才能因其“材”而施教。那么,如何了解读者呢?“听其言而观其行”。“听其言”是了解读者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因为“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孔子就是通过经常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的性格、志向等,从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听其言”可从四个方面了解,一是当面了解,通过耐心与读者交流,了解他的兴趣爱好、目的需求等;二是侧面了解,通过他人之口,在学校里可通过与学生管理员、教务处、班主任、任课教师、同学等座谈了解;三是通过电话、QQ、博客等形式联系,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四是采用调查问卷或通过对读者阅读记录的分析,掌握读者阅读倾向和规律。“观其行”就是图书管理员要随时注意读者的借书行为,学会“察言观色”,时时留心读者的言行举止,从读者细微的变化中捕捉读者的需求,并及时给予满足。正如孔子所言:“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只有深入地了解读者,才能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服务。

家庭图书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计算机;高校图书馆;高办事效率;积极影响

今天,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在高校中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化,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以及人们获取资料的重要来源,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力建立健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是为了方便学生更快的找到自己想要借阅的图书,同时也为了图书管理人员对图书馆书籍进行有序快捷的管理。所以,要加强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首先要确保计算机,传统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多停留在纸质参考文献以及人工管理的层次上,这就导致因图书数量有限读者不能及时阅读的问题发生,同时,人工管理往往耗时较多。而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些问题,图书管理起来快捷方便。

1 计算机是如何提高办事效率节省资源和空间

1.1 管理工作的一些共通的问题

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复杂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就是要制作各种表格,统计各项数据,以前没有办公信息化系统的时候,需要人工去制作表格,去每一列填入所需要统计的数据,如果数据成千上万,有的甚至是上千万上百万的时候,就需要很多个工作人员去完成,这只是填入数据,统计还要有计算的数据,不如求和求平均值等等,这就要人工用计算器去做,这样很容易出现数据错误,微小的数据差错,可能最终会使国家企事业单位亏算上百万,这种工作不仅耗费时间,还耗费人的精力,繁琐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很多事情都是重复的,还不得不去做,没有信息化系统的时候,只有人工一边一边去操作。所以在企业管理的模式下,应付多变的、复杂的、繁琐的事务性工作时,不可能增加人员来完成,借助计算机,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计算机处理数据精度高,提高办事效率

随着计算机硬件价位不断下调,影响计算机运算速度的硬件已经不再是阻碍,所以运算速度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计算机的运算速度通常用每秒钟执行定点加法的次数或平均每秒钟执行指令的条数来衡量。运算速度快是计算机的 一个突出特点。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由早期的每秒几千次发展到现在的最高可达每秒几千亿次乃至万亿次。这样的运算速度是何等的惊人!计算机高速运算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把人们从浩繁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过去用人工旷日持久才能完成的计算,而计算机在“瞬间”即可完成。曾有许多数学问题,由于计算量太大,数学家们终其毕生也无法完成,使用计算机则可轻易地解决。另外,在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中,对计算的结果精度有很高的要求。一般的计算工具只能达到几位有效数字(如过去常用的四位数学用表、八位数学用表等),而计算机对数据的结果精度可达到十几位、几十位有效数字,根据需要甚至可达到任意的精度。随着存储硬件不断地发展,材料价格也断下调,所以就出现了1T或者多个T的存储介质,计算机的存储器可以存储大量数据,这使计算机具有了“记忆”功能。目前计算机的存储容量越来越大,已高达千兆数量级的容量。计算机具有“记忆”功能,是与传统计算工具的一个重要区别。最为重要的是计算机可以有逻辑处理能力,这让很多工作做起来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 计算机的运算器除了能够完成基本的算术运算外,还具有进行比较、判断等逻辑运算的功能。这种能力是计算机处理逻辑推理问题的前提。最后由于计算机的工作方式是将程序和数据先存放在机内,工作时按程序规定的操作,一步一步地自动完成,一般无须人工干预,因而自动化程度高。这一特点是一般计算工具所不具备的。因为计算机通用性的特点表现在几乎能求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一切类型的问题,能广泛地应用各个领域。

1.3 计算机管理节省资源和空间

一般管理工作都是要储存很多的文件信息等等,如果用人工操作例如以前的一些单位进账出账需要账本一样,每进一件货物都要登记,没出一件货物也都要登记,到月末要结算一批然后再作登记,日积月累就会有很多的账本,出库入库的登记表,不仅需要耗费人力资源去管理,还要牺牲具体空间来存放这些账本,现在的大城市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都是非常奇缺的,节省了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就会给企事业单位节省很多利润空间,由此示例我们不难发现,如果用计算机管理,不仅可以节省纸张节省人力节省空间,还可以减少污染,因为纸张的使用就会造成污染排放。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计算机从价格昂贵到现在价格平民,所以逐渐被企事业单位和家庭接受,计算机自然而然走进了历史舞台,走进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2 计算机在高校图书管理方面的积极影响

2.1 计算机对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影响

现在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时代、网络化时代,这三种技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作为接受新鲜事物非常快的“白色象牙塔”的高校更要紧跟社会发展,所以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促使图书馆建立了内部网络系统,计算机成为图书馆的主要设备。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图书馆建立了自己的内部网络系统,实现了业务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借阅者可以通过计算机便捷地查到自己所需的书刊资料的存放点及借阅情况,也节省了图书管理的工作时间,摒弃了传统的纸笔记录图书借阅,破损,更新等信息,全部都用计算机联网去管理,大大提高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强度工作负荷。同时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还可以实现书目数据的资源共享,学校读者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其他地区的图书馆资源。通过多个高校图书馆联网,实现了书籍的共享,不仅方便了学生的借阅,解决了同一本书籍,多个高校图书馆里都存在的情况,为国家节省了一部分资金,而且避免了书籍浪费的情况,使高校图书馆更人性化。

2.2 网络发展对计算机图书管理方面地影响

随着近几年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很多管理平台也都实现了联网,用计算机管理的另一个好处就是:集中管理,通过一台服务器或者多台服务器与多台pc机组成局域网,不仅实现了统一管理,而且还实现了共享,每个pc机上都可以查询自己所需要的图书,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和统一管理的理念。

2.3 计算机对图书馆藏和载体的影响

以前图书馆馆藏基本上都是以文献收藏,名家巨制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很多人都开始接受了新的读书方式,人们看的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页一页翻,要用书签标记的书籍,而是电子版的书籍,这种书籍不仅方便携带,只要放到计算机或者移动终端里,可以使随时随地就能看,新的形式资源的产生,不仅方便了学生读者,而且方改变了图书馆的馆藏方式,使书籍变成缩微型、电子版、视听型等多种载体形式。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图书馆,改变了高校图书馆的环境,解决了图书馆的空间面积、文献种类、文献数量等问题。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高校图书馆不必在无限扩大以便容纳更多书籍,只要增添几个电子阅览室,提供学生在线或下载观看即可。为国家节省了非常多的资源。

2.4 计算机对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影响

当计算机真正应用到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中的时候,势必会影响图书馆的服务,图书管理人员要认识到,信息化环境下,图书馆的使用并没有变化,而且要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对自身在计算机应用知识方便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就是说一个合格图书管理人员,必须熟练应用计算机,不仅要会打字,会查询信息,更要会使用图书管理系统,所以计算机的应用不是取代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不是让图书管理人员更轻松,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的导航的作用更加明显。只有实现人机和谐,才能提高服务质量。因此,信息化环境下,图书馆工作者不仅要强化自身学习,充实专业知识,还要担负起网络咨询员、引导者等新角色。

3 计算机在高校图书管理方面的消极影响和解决方案

3.1 网络安全上的一些问题

上文我们说过,为了使图书管理工作,最大做到共享那么就需要链接外网,连接外网的好处显而易见,那就是实现多个学校图书馆藏书共享,可以节省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等等,但是缺点也随之而来,现在互联网是一种相对开放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在上面抒发自己的想法,而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很容易被网络上的不良言论所影响和误导,而且计算机病毒具有隐蔽性、潜伏性、破坏性和传染性的特点。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受到计算机病毒危害最为普遍,面对种类繁多的计算机病毒,其危害性大,传播速度快、形式多,特别是通过网络传播的病毒,如:网络蠕虫、木马等病毒对计算机网络的破坏性更强,清除难度更大,是最头痛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之一,这些病毒可以造成数据丢失,如果一个图书管理平台数据库里存有十多万本藏书甚至百万本藏书的话,一旦数据被“黑”造成丢失数据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解决方案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安装杀毒软件,开启防火墙,并且实施更新病毒库,计算病毒可以说无孔不入,首先应采用预防计算机病毒为主,需要在计算机上安装配置全方位、多层次的防病毒软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自动升级,使计算机网络免受病毒的侵袭。

其次,是操作管理平台的人员应该学习一些计算机基本“防黑”知识,结合管理权限,定期修改用户账户和密码,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杜绝垃圾邮件的访问和一些垃圾网站的访问,做到有备无患,才能在计算机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保证其服务质量。

3.2 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

由于学校图书管理员多数都是上了岁数的人,因为计算机是近10年流行的产物,所以很多人岁数偏大的人会认为计算机操作比较复杂,会接受起来比较慢,所以对学习计算机使用有一种抵触情绪。解决方法:就是尽量多组织培训,尽量安排新到岗的年轻人来做这些计算机操作。

4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未来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水平将越来越高,也许真的有一天纸质书籍将会成为我们儿时的回忆,而电子书籍则真正的走上了历史的舞台,正式取代了纸制书籍,在网络上进行共享。读者将在一个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阅览空间里,接受高校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以及学术交流。未来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将不再只是馆藏资源的数字化,还将是服务模式的信息化、服务空间的信息化、管理人员的信息化,高校图书馆将作为高校一个重要的学习、研究、交流的信息化场所而存在,其实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复杂的事情运用计算机去做能更省时间,精度更高不用返工,能够更有办事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汤朝晖、黎正、杨晓川,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J].城市建筑,2011(07).

家庭图书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中专学校;图书馆

0 引言

当今时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当下的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迎接机遇的同时,可以说,我们的图书馆事业也面临着一种巨大的挑战。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之下,我们可以想象,图书馆信息的资源早就已经突破了那种传统文献资源的范畴,而且,已经开始延伸并扩展成为一个具有更加丰富内容和更加多样性质的新型的图书馆的馆藏体系。而信息资源也从单一的形式转变为多元化的形式,以以前的那种单纯地靠印刷为主的文献跨向了以传统文献资源、电子出版物资源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等各类的多媒体资源,其涵盖的范围及其广泛,包括了各方各面的信息资源。作为中专学校,在这种背景之下,为了保证学生的更好发展,其学校的图书馆必须要在这种新形势下,新的网络环境下做出必要的发展。

1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

1.1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更为广泛

在网络环境之下,图书馆不单单会拥有传统的文献资源,主要是以印刷为主的报纸、期刊、图书、档案、图谱、会议资料、研究报告、学位论文以及产品和专利说明书等等,除此之外,还有缩微平片、缩微胶卷、缩微卡片、录像带、录音带、唱片、胶片、幻灯片以及电影胶卷,还需要具备电子出版物和虚拟的馆藏网络资源等,比如一次文献型的网络联机和二次文献型的馆藏目录数据股,三次文献型的各类网上参考刊物和参考工具等等,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之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涵盖了物理的、现实的、虚拟的以及馆藏的各类信息资源,可以说其覆盖的范围是及其广泛的。

1.2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不可替代

因为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之下,信息资源因为其自身各自的特色,所以他们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体系当中是不可替代的。网络资源就是指因特网上提供出来的各种信息,包括生活信息、学科信息资源、论坛信息以及公司和政府的相关信息资源,对于用户而诺言,网络环境可以为其提供出一些很强的,很有时效性的数据或者事实,所以,用户能够及时有效的了解到很多相关的知识[2]。可是网络环境下的仔细资源是离散的,高度变动的,所以,笔者认为图书馆需要针对这点进行有效的信息开发,并要进行有序的组织,智育这样才能够这种球全方面的、具有替代性的信息资源供用户广泛的使用。

1.3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更容易共享

在网络环境之下,每一个图书馆都是整个网络整体的一个节点或者一个部分,所以,网络就会对信息资源整体的协调性提出更加高的要求,这样我们就需要对其共享性进行必要的强化。如果一个图书馆收藏的信息资源转化成为各种数据股的时候,它就必须对网上的信息提供服务,这样,其他的图书馆就完全直接拿过来使用,而不需要再去将相同的资源进行加工,而且共享还可以有效的避免网上信息资源进行重复的建设。

2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管理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中专学校,图书馆工作当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就是图书管理员,因为图书管理员对与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笔者认为我们需要采取更加必要而合理的措施将中专学校里的图书管理员的综合素质提升起来。

2.1 引导其更新观念

网络环境之下的中专学校图书馆,其图书管理员的思想观念需要必要的提升。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的中专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必须树立以下三种思想观念。①开放的观念,一旦图书馆施行了网络联机的服务,那么它就不会在收到时空的限制了,所以这需要相当灵活的服务方式;②大图书馆的观念,在当今时代,对图书馆实行文献信息共享以及多馆合作将成为当今网络时代的客观要求;③大服务的观念,中专学校的图书馆所服务的对象不应该单单只是校内的读者,对于校外的读者而言,在这种网络环境之下,中专学校的图书馆理应做出一定的服务。

2.2 对图书管理员进行继续教育

在这里,可以选用函授学习、短期进修的方式,这可以将中专学校图书管理员的专业水平提升起来,同时还能够让其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计算机操作技术。需要建立起必要的激励机制,并且以此来鼓励图书管理员对现有的服务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大胆的设计,从而为当今网络环境下的中专学校图书馆发展做出必要的贡献。

2.3 针对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引进人才

就目前来说,现有的中专学校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都普遍的偏低,而且他们一般都没有合理的图书馆专业性知识结构。针对这个情况,笔者认为,为了适应当下的这种网络环境,中专学校需要针对性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引进一批具备较高学历的人才,并且将这一批人培养成为业务的骨干,以此来促进网络环境下的中专学校图书馆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3 建设网上文明,强化网络道德教育

互联网被广泛的应用开来,这为我国的中专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同时,这也展示出了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广阔前景,但是,这并不能表示我们就将要忽视了网络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可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起着积极而又广泛作用的同时也为人们准备着自身其精神堕落的陷阱,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而且,它也为学校社会和家庭带来了诸多不良的影响。

网络不单单是思想的重要阵地,也是文化的重要阵地。所以,对网络文明的建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我们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建设,创建一个健康的网络文明环境。因为这是当前的信息时代所赋予给中专学校图书馆的使命,更是中专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认为,如果中专学校想要在网络环境下将网络文明建立起来,最需要做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认识,并使其将正确的网络价值观竖立起来,使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上网动机。除此之外,还需要强化自身的监控系统,将网络防火墙筑牢,将不明的造访者拒之门外,从而提高网络的安全效率。

4 结语

本文主要讨论了当前网络环境下的中专学校的图书馆发展,笔者认为,当下,我国的中专学校需要将对图书馆的投入力度加大,将其工作的中心转移到信息资源、网络资源以及馆藏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面。中专学校在对当前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进行发展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教师自身的需要,并以合理的方式对信息做出必要的整理和筛选,这样便能够有效的向教师提供一些可靠的信息顶替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还能够为教师提供一种教研成果的查询和查新服务,这样就能够保证信息服务走在可言和教学的前面,更能够使信息在中专学校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促进中专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红莉.浅议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的发展[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

[2]鞠文红,辛希孟.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的新理念及其实践和发展前景[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04).

[3]钟继青.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对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4]安俊英.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期刊信息资源建设[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