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 低碳道德观念

目前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并逐渐从一个科学议题演变成为广泛的政治、外交、经济与社会发展议题,对人类现有的治理架构、民族观念、思维模式、安全意识、发展理念等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1988年,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其主要职责是评估有关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信息及评价气候变化的环境和社会经济后果,并制定现实的应对策略。发展低碳经济现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公民需要形成新的低碳道德观念,我们要从培养公民自身的低碳道德意识着手来发展低碳经济,解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1、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

1.1 气候变化的概念及其影响

气候变化的定义共有三种:第一种为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对它的解释,主要是指气候随时间的任何变化,无论其原因是自然变率,还是人类活动的结果都称为气候变化。第二种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的定义;“在类似时期内,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测,除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造成的气候变化。”[1]这个定义就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气候变化尽管可能给全球带来诸如中高纬度地区农作物增产、木材供应增加和取暖能源减少等有利结果,但其负面影响要远远大于它带来的益处,例如:气候变化对地表大气循环和水循环产生影响会加剧暴雨、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从长远来看,气候变化还会使动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将导致大量物种因难以适应新的生态环境和生物链的混乱而灭绝;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近100年来使海平面上升了18厘米,到2100年,海平面将会上涨88厘米。[2]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目前最迫切的问题,它关乎到人类的未来。

1.2 低碳经济的概念及特征

从广义上说,低碳经济是通过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等途径来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目标,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式。[3]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以前的以标准化、规模化、模式化、讲求效率和层次化为特点的传统经济形态相比有着新的特征。

1.2.1 理念先进性

即低碳经济提倡绿色发展的新理念较之传统经济的观念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性。传统经济是以高排放、高能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只关注经济的发展却不关心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低碳经济的高效生产和节约的消费模式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发展,其具有可持续性。低碳经济改变了以往重经济增长、轻资源节约和环境改善的传统发展模式,它不仅关心当前的发展更注重长期的发展,这样的生产方式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还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1.2.2 技术创新性

即低碳经济的循环发展模式较之以往的经济形态具有创新性。传统经济特别是工业化时代以来,各国主要都是以GDP 的增长或减少来衡量经济发展的程度,对经济发展的质量考虑较少。而今天提倡的低碳经济不再单纯的依靠资源的消耗来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它引入了碳排放的指标来衡量经济发展质量,强调主要通过技术手段的创新来实现社会低碳化的目标,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的转型。

1.3 国际性

气候变化无疑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事关各国的利益,世界各国应该联起手来共同应对。在气候变化这一问题上,我们应该清楚的明白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只有开展合作才能互利共赢。至此各国都要承担起节能减排的责任,尤其是发达国家,由于其发展速度快是环境破坏的主要责任人,它应该正视自己的历史责任,率先减排,严格履行《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减排目标。

2、低碳经济模式下的道德规范

2.1 新的民族意识和爱国观念

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优秀民族,在我们生活的这几十年中,不管是来自家庭还是学校乃至社会对我们教育的爱国观念都是要维护国家统一,不断的发展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财富等一系列注重物质和的教育。

在低碳经济被提倡的背景下,我们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都应当注入新的内容。现如今,在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危机的面前,我们不再是只要能促进经济增长的技术就是好技术,只要能促进国民消费的消费行为都是可行的,我们要树立新的爱国观念,只有兼顾经济和生态两方和谐发展的低碳技术才是爱国的好技术,只要合理的消费才能更好地发展国民经济。

2.2 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恶化现已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为世人所关注。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对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我们应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节能环保观念。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我们不应该仅从提倡绿色生活,培养科学的环保习惯等这些方面来做宣传更应该从加强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方面着手。许多老百姓并不知道环保主要是做什么,在他们的意识里一直认为美化绿化就是保护环境。可是只知道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只美化绿化环境对于保护环境也只能尽到微薄的力量。因此要使他们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把环境保护的科普知识教授给他们,这样才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长远利益。

2.3 公民权利意识

公民的生存权是最首要的权利,没有生存权其他一切人权都无从谈起。但公民的生存权不仅仅是包括解决人们的温饱,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需要的问题,还应当包括人们对周围生存环境的要求。人类享有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的权利,然而只有适宜的自然环境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以国家为单位的社会中,对国家环境权利的维护实质上就是对公民个人权利的维护,因此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捍卫作为一个公民基本的环境生存的权利,提升自身的权利意识,增强环境保护观念,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3、低碳经济视域下的公民道德教育的途径及方法

3.1 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实践活动不断地将道德原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信念, 弥补了课堂教育的不足。我们要丰富每个人的实践生活,通过开展与社会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相关的社会实践,寓事理于实践,培养公民的道德品质。

例如在暑假可以组织夏令营这类的活动,带领大家去参观一些像燃煤电厂这种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较大的行业公司。使他们在实践生活中深切的体会到人类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多么的庞大,致使他们从自己内心深处认识到提倡低碳生活的迫切性,从此在生活中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减少用电量。

3.2 网络手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成为了最有效的信息传播途径,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信息,而且还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是一个非常方便学习工具。自然我们的公民道德教育也要不可避免的搭上这趟网络的快车。

在网络上,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一个有吸引力的低碳经济道德的教育网站,在上面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对低碳道德有困惑的人可以提出疑问,有建议的人可以提出意见,有创新想法的人也可以写出自己的见解。

3.3 相关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道德与法这两者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而法律应该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是道德的最低要求。我国关于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的法律几乎没有,因此我们需要构建一个相关的法律体系来更好地规范低碳经济发展下的公民道德。完善我国相关法律体系,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缓解气候变化给我国带来的各种影响;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法》,将低碳经济的一些规定纳入法律之中,规范低碳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强公民道德规范,法与道德并行,保障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制定.

[2] 闫可铭.《“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重难点突破》[J].地理教育,2010年第十二期.

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范文第2篇

在距今60000年到45000年之间,几乎所有这些巨型动物都渐渐消失了。虽然一些体形较小的物种也在同一时期消失,但引起科学家特别关注的却是那些大家伙消失之谜。

对于科学家们来说,寻找导致巨型动物灭绝的“杀手”一直

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部分原因是因为保存完好的化石数量十分有限。最近,在澳大利亚北昆士兰州莱卡特河附近出土了一具近乎完整的有袋动物骨架,它能给研究人员提供找到这些问题答案的线索吗?

这具有袋动物的骨架高度近两米,是澳大利亚已发现巨型动物化石中最大的。2010年,澳大利亚一个研究团队在昆士兰弗洛拉维尔附近的古河道沉积物中发现了多块巨型动物的遗骨,其中可能隐藏着完整的巨型动物骨架。经过艰苦的发掘,到2011年,研究人员终于成功地发掘出了一,具巨型有袋动物的骨架,更令人感到振奋的是,正如所预期的那样,这是一具近乎完整的有袋动物骨架。从古河道沉积物中获得的化石样本已被送去进行年代测定。古生物学家认为,如果这具骨架的年代小于60000年,或着有助于找出导致巨型动物消失的“杀手”,揭开巨型动物灭绝之谜。

关于巨型动物灭绝的原因一直是研究人员激烈争论的重要课题,存在着各种理论。以下摘其要进行介绍。(也被称为间冰期),每次间冰期历时约10000年,而“大冰期”或“盛冰期”指的是北半球冰盖层最厚的一段时期。

虽然澳大利亚在更新世时期并没有受到大陆性冰川的影响,但在大冰期时期,这片大陆也受到了这一时期地球极端气候的影响,包括气候的极度干燥和极端寒冷的天气。最近一次盛冰期持续时间从22000年前到19000年前,由于冰盖的蔓延,世界各地海平面下降,地球气候也变得极为干燥。降雨量水平在整个更新世时期有升有降,但总的来说,长期干旱的趋势导致形成了末次盛冰期异常干旱的气候条件。

在这段时期里,澳大利亚的气温下降了8℃,降雨量只有如今的一半,而风力则是如今的两倍之强。尽管冰盖只覆盖了澳大利亚的一小部分地区,降雨量的减少和干燥的大风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沙丘,遍布在澳大利亚大陆70%以上的地区。气候变化有可能对生物群产生了巨大而可怕的影响,使巨型动物群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这种理论认为巨型动物的数量在人类出现之前已呈现急剧减少的趋势。

也有科学家对巨型动物消失的气候因素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巨型动物已经度过了之前几次冰河期的严峻考验并存活了下来,没有理由因气候原因而全部消失。但支持者指出,这最后一次冰河期的干旱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巨型动物消失的时期正值4-5000年前澳大利亚大陆干燥气候达到极端程度时期,这种气候条件之严酷被描述为“日渐严峻”,而之前^们可能低估了它的影响。

一项研究认为,澳大利亚数量庞大的史前巨型动物的整体灭绝可能与原住民燃烧野火有关,而不是因古气候变化造成的。

该研究认为,被称为“巨型动物”的史前猛兽,包括袋狮、巨型袋熊和袋鼠等,几万年前栖居在澳大利亚中南部地区的纳勒博平原上,在灭绝之前,它们已经很好地适应了当地极为干旱的气候条件。然而,这一时期恰好是原住民抵达澳大利亚的时间,这一时间上的吻合不得不让一些科学家产生一些想法:巨型动物因人类活动而导致灭绝。这些动物的灭绝与原住民为了控制植被而点燃大火有关,原住民的这种做法在澳大利亚的其他地方也得到了证明。

巨型动物对冰河时期变幻莫测气候的适应能力极强,它们只是在人类到达之后,才从大自然的景观中消失的。研究人员从没有树木生长的平原下的几个洞穴中发掘出一些远古动物骨骼化石,包括近70种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其中包括首次发现的袋狮的完整骨架。有科学家猜测,远在人类到达澳大利亚之前,一些运气不好的动物从地面上的竖坑中不幸掉落到地下洞穴中,被困在里面最终死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竖坑被填满封住,一部分化石得以很好地保存了下来。这些化石让我们跨越时空得以一瞥远古时期澳大利亚地区最为干旱的那一段历史。

令人惊讶的是,50万年前的气候与今天非常相似,当时的降雨量与现代也很相似。

一些科学家认为,澳大利亚巨型动物数量急剧减少的时期正好与当地原住民于大约60000年前抵达此地的时间相吻合,原住民在到达澳大利亚之后的15000年时间里大量捕杀巨型动物,最终导致这些动物整体灭绝,而火的频繁使用,也导致了当地植被的重大变化。还有人认为,澳大利亚原住民有选择地狩猎巨型动物幼兽,仅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就导致了巨型动物的整体灭绝。

但也有科学家认为,没有发现最早在澳大利亚定居的人类用尖矛和猎犬协助狩猎和使用工具改变土地植被的证据,也没有发现频繁焚烧土地的证据,这表明,当地土著人的行为并不足以改变当地生态环境,也不足以造成巨型动物群的整体灭绝。有证据表明,澳大利亚北部过着狩猎采集生活的当地土著人曾与巨型动物共同生存了一段时期。据认为,这些原住民是由印度尼西亚来到澳大利亚的,当时的印度尼西亚也有许多当地的巨型动物物种,这些巨型动物大多数在人类出现之后还生存了很长一段时期,比如科莫多巨蜥,一种身长3米的蜥蜴,它们在火山喷发、气候变化的严酷条件之下,以及在直立人和现代智人到来之后,仍然生存了很长的一段时期。其他一些巨型动物,如貘、马来熊(也叫太阳熊)和巴厘虎,在人类入侵之后也生存了下来。

一些科学家认为,巨型动物灭绝的原因如果只用某个单一因素来解释,可能过于简单化。他们认为,气候变化的影响和人类活动所起的作用综合在一起,导致了巨型动物群的消失。

科学家在澳大利亚西南部地区的一个洞穴里发现了巨型动物遗骸化石,时间可追溯到40000年前,而在附近一个洞穴里发现了49000年前的人类遗骸。有科学家认为,巨型动物的灭绝早在18000年前的极端气候时期就已经开始了,气候变化造成巨型动物数量骤减,而人类的到来则可能是导致它们全部灭绝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该理论认为,巨型动物灭绝可能与巨型动物的庞大身体有关。像今天的大型食草动物一样,巨型动物的生存需要充足的食物和水,在末次盛冰期地球极端气候的严酷条件之下,厚厚的冰层封

住了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植被也大量减少,其果是,剩下的植被和水源根本无法维持胃口极大的巨型动物的生存需要。随着气候变得越来越干旱,巨型动物所依赖的植被资源和水源也渐渐枯竭,巨型动物的体形可能是导致它们最后灭绝的关键。

巨型动物庞大的体形同时也影响了它们的生殖率,限制了可能产生后代的数量,而缓慢的生长和繁殖率使得它们更难以应对日益恶化的环境条件。干旱的气候,以及庞大体形对食物的需求,将一些巨型动物驱赶到最后留存下来的有植被和水潭的“孤岛”上,如果说此时巨型动物的生存能力已经变得相当脆弱,那么能够捕猎巨型动物的强大人类的到来,无疑是雪上加霜,最终将这些巨型动物逼到了绝路上。

像恐龙一样,巨型动物的消失留下了一个令世人迷惑的不解之谜。

猛犸象的灭绝之谜与“复活”希望

DNA分析和化石遗迹表明,大部分猛犸象死于大约10000年前,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它们全部灭绝的呢?

气候变化是猛犸象杀手?

2007年,科学家对尉马象进行的DNA研究表明,导致猛犸象灭绝的罪魁祸首是气候变化,而不是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猎人。从猛犸象的遗骸中提取的DNA表明,其遗传多样性减少的趋势发生在人类狩猎猛马象之前。

DNA分析果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猛犸象灭绝之谜的漫长画卷,它们的灭绝不是最后一次冰河时代束时的突发性事件,而是一个历时数万年,涉及遗传多样性逐渐丧失的漫长过程。猛犸象的灭绝,似乎更可能是受环境因素影响,而不是人为原因,虽然人类的狩猎活动确实杀死了最后剩下的一小部分猛犸象。

大部分猛犸象灭绝于10000年前最后一次冰河期末期,但仍有一小部分猛犸象在西伯利亚北部的弗兰格尔岛上幸存了下来,一直到大约3700年前才最后灭绝。据认为,猛犸象大约15万年前已经出现在地球上,它们逐渐适应着冰河时代的寒冷环境,它们对极端寒冷环境的适应性变化包括:厚实的毛茸茸的皮毛,可以减少热量散失的小小的耳朵,以及抵御寒冷的脂肪层。

猛犸象灭绝改变了地球气候和生态?

但另有理论认为,猛犸象的灭绝不是因为北美生态系统的变化造成的,相反,是猛犸象的灭绝导致了随之而来的气候变化以及生态系统的变化。

研究人员从格陵兰冰原中获取的冰芯样本表明,在大约12800年前人类到达美洲之后,猛犸象和其他大型动物的数量快速下降,而全球气温随之急速降低,这一事实也许可以解释当时全球气温急降变冷的真实原因。

研究认为,曾经密集地分布在北美大地上的多达100多个物种的食草巨兽,释放出大量的甲烷。甲烷作为一种能够滞留热量的温室效应气体,其吸热能力是二氧化碳的30倍,虽然不足以触发并引起全球变暖趋势失控,但在大量产生的甲烷气体突然变少甚至完全没有的时候,却至少成为了“新仙女木事件”的一个触发因素,这段历时较久的冰冻期是末次冰期最后一次寒冷事件,“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植物。

如果这种推测是正确的话,那么“人类世”,即人类对地球气候统产生主要影响的时代,并非始于19世纪的工业革命,而是始于13000年前,也就是当人类凭借两条腿大规模迁徙涌入美洲的时候。从牛等现代反刍动物身上所获得的数据推断,科学家估计史前巨型动物每年产生约近10万亿克甲烷。

猛犸象将在五年内“复活”?

最近日本研究人员称,他们将通过克隆技术,在未来5年左右的时间里,令灭绝的猛犸象“死而复生”,让这一早已消失的厚皮类生物重新出现在地球上。

日本研究团队同时还邀请了一位俄罗斯猛犸象研究专家和两名美国大象研究专家一起加入这个项目。冷冻过程中细胞受损被认为是猛犸象克隆复活的一个障碍,但科学家曾于2008年用保存在与埋葬猛犸象遗体类似温度冰土层地下16年的老鼠细胞成功克隆出了一只老鼠。

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范文第3篇

真的像“世外桃源”?

图瓦卢由9个环状珊瑚小岛构成,总面积只有26平方公里,人口约1万人,热带海洋性气候,一年四季风景如画,被誉为太平洋上的“闪亮明珠”。这9个小岛的海拔都在4.5米以下。

图瓦卢人属波利尼西亚人种,肤色为棕黄。讲图瓦卢语和英语,英语为官方语言。信奉基督教。由于基督教徒非常多,他们十分忌讳“3”和“13”这两个数字,认为它们都是不吉利的,应该尽量避开,比如13人不能同坐一桌:点烟只能点两个人,不能点三个人。但是图瓦卢人在任何场合都不会为称呼伤脑筋,男女老幼之间从不怪于称谓: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一律直称对方的姓名:社会上人们交往,相互也直称姓名,没有叔叔,阿姨,奶奶之类的称呼。

图瓦卢人世居岛上。19世纪中叶西方殖民者将大批当地人贩至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为奴。1892年成为英国保护地。1916年,英国吞并了这块保护地。1942年到1943年曾被日本占领。1975年10月群岛成为单独的英国属地并改用旧名图瓦卢。1978年10月1日图瓦卢独立,成为英联邦特别成员(不出席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

从1600米的高空俯瞰,一弯微笑般的白色涟漪呈现在南太平洋平静的面容上。随着飞机缓慢下降,这缕白色便融入一排排浪花之中。直到降落的最后一刻,狭小的陆地才从海面显现出来。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图瓦卢。小型涡轮螺旋桨飞机在首都富纳富提的国际机场平稳着陆,这是图瓦卢惟一的机场。

走出飞机,眼前是一派典型的热带岛国景象:穿着蓝色衬衫和短裤的警察光着脚走在街上,孩子们在珊瑚礁围成的湖中嬉戏,渔夫们用网捞上新鲜的金枪鱼。老人们大多在吸烟、品尝酸椰汁和小憩中度过。因此,在部分人眼里,图瓦卢真的像“世外桃源”。

生活在别处?

海水从地底下的珊瑚石中渗了上来,平地就变成了一个个池塘。图瓦卢人的房子就建在池塘里,每个房子用十几根长长的柱子支撑起来。

图瓦卢没有农业,过去图瓦卢人的主要食物是一种名叫沓鲁芋的芋头,大约能长到1米高,以前都是在洼地里种植,因为洼地的海拔比海平面要高,地表可以储存一层薄薄的淡水。现在,洼地已经低于海平面,渗出来的全是海水,沓鲁芋根本无法存活,所以现在图瓦卢人也改吃大米了。因为没有农业,所以几乎100%的食物都要依靠进口。

蔬菜成为当地极为珍贵的食品。这里地处赤道附近,常年高温,所以蔬菜不可能通过货轮运进来。如果想吃,就只能通过空运的方式运输,这样的话光运费都要好几十美元一公斤,当地人肯定消费不起。由于长期吃不到青菜,当地人在三四十岁就普遍得上了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疾病。平均寿命还不到50岁。很多图瓦卢人都是猝死,因为他们太过肥胖,心肌梗塞常常发生,前一天还活蹦乱跳,第二天就突然没了。

图瓦卢也没有工业,只有一些零散的服务业,外汇储备为零。当地人主要依靠在外国务工或定居的亲戚汇款生活。图瓦卢的全部物资都要依赖进口,超市里1条普通的毛巾约合17美元,1瓶矿泉水2美元。聪明的中国人罗先生在图瓦卢就抓住了这个商机,他在图瓦卢开了一个超市,每年都从国内进口很多日常用品,然后在当地高价出售。每年都能赚约合100多万元人民币。

由于贫困,至少有6000多人已经离开图瓦卢移民海外,而目前尚在图瓦卢生活的人口只有1万人。图瓦卢只有一所高中,连一个技工学校都没有。所以,即便是出国务工,也只能做最“底层”的工作,比如种植水果,收割庄稼,当清洁工人等。因为图瓦卢没有好的学校,部分富裕的图瓦卢人就把小孩送到斐济的苏瓦上学。

在图瓦卢,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相隔两地的亲人,“××的孩子在新西兰拿到绿卡了,是不是真的?”“××在斐济开了一家餐馆啊,一个月能挣好几千块钱!”……在图瓦卢的街头,随处可见无所事事的人们三五一群,言语中充满了对流浪海外亲人的思念。流浪海外的图瓦卢人也日夜思念着故土和故土上的亲人;而仍坚守家园的图瓦卢人,日夜守望着机场,希望能从那里寻找到亲人的影子。每到有飞机降落时,他们几乎是倾巢而动,纷纷围在机场出口处,看看下飞机的人里有没有自己熟悉的身影。

何处觅方舟?

2001年11月15日,美国权威的华盛顿地球政策研究所发表了一份不仅令图瓦卢人民,也令所有关心人类命运的人闻之心焦的“讣告”:由于人类不注意保护地球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由此造成的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国民将面临灭顶之灾。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全国大搬迁,永远离开这块他们世世代代居住、生活的土地。

数据显示,从1993年迄今的16年间,图瓦卢的海平面总共上升了9.2厘米,按照这个数字推算,50年之后,图瓦卢至少将有80%的国土彻底沉入海中。这对图瓦卢就是意味着灭亡,因为涨潮时图瓦卢将不会有任何一块土地能露在海面上。

事实上,图瓦卢的末日可能会提前到来。图瓦卢的整个国土都是由珊瑚礁组成,全球气温变暖导致珊瑚的生长速度减慢甚至大量死去,被珊瑚礁托起来的图瓦卢也会因此而“下沉”。

不过,最让当地人担忧的还不是整个岛群被海水完全吞没这种可怕的前景,而是他们现在正在经历的极端气候。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图瓦卢近些年来遭受了越来越频繁的龙卷风和破坏性巨浪的袭击。

而早在2000年2月18日,该国就有过一次全国大部分都泡在大海之中的可怕经历,海平面在2月19日下午5时左右上升至3.2米,首都机场和部分房屋都被海水淹没,直到2月20日下午5时44分海潮才缓慢退却。2006年3月,前所未有的大浪席卷了图瓦卢海滩,咸水从地下汩汩涌出,淹没大片地区,致使不少动物死亡。这令当地居民十分惊慌。

所以,图瓦卢政府多次发出“SOS”紧急求救信号,但是没有多少国家理会,大家都去关注自己认为更重要的事去了。

断裂的高速公路,火山的爆发,濒临死亡的北极熊,被淹没的地球……这不只是出现在电影《2012》中的场景,由全球变暖造成的自然灾害和温室效应,使图瓦卢等几十个岛国面临消失的厄运。

离开图瓦卢那天,我和罗先生说起《2012》中诺亚方舟的故事。我说:“图瓦卢的诺亚方舟就是在某处买地建‘国中之国’。”然而罗先生却说:“现在没有一个国家同意接纳图瓦卢人,说到底是政治问题。再说经济上,图瓦卢本身很穷,根本不可能拿那么多钱来置地。”我深思不 语,只能用悲悯的心情,想象着滔天大浪如何吞没这颗太平洋上的“闪亮明珠”。

相关链接

随着哥本哈根大会的召开,全球气候变化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那些将受到严重影响和威胁的国家在哥本哈根峰会之前举行了一个论坛,各诉苦衷,让我们看看气候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图瓦卢 西太平洋中一群岛国家,由9个珊瑚岛组成。最近,其最大的岛屿周边被海水入侵了一米,虽说只有一米,但对于这个长度只有几百米长的狭长岛屿来说,都是输不起啊!图瓦卢人口1.2万,其中几乎一半的人口都居住在富那富提岛,其蜿蜒蛇形的海岸线被太平洋海水不断地拍打。

马尔代夫 这个岛国也面临着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其总统・纳希德说:“如果气温再升高两度,我的国家将面临灭亡。作为总统,我无法接受:作为一个人,我也无法接受。”为了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马尔代夫内阁会议最近在水下举行。据估计,到2100年,该国将无法居住。

基里巴斯共和国 西太平洋的基里巴斯共和国总统汤安诺说:“这几年来,涨潮之时,潮水会涨得特别高,淹没了我们的海岸线,而且现在问题越来越严重。”在该国一些地区,整个村庄被迫迁徙,随着海水的入侵,农作物被毁掉,淡水资源受到污染。

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的环境部长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乞力马扎罗山80%的冰川在过去的50年内消失掉了。”

巴巴多斯 拉丁美洲国家巴巴多斯,位于东加勒比海。珊瑚白化是该国所面临的问题之一,温度上升会引起珊瑚白化,导致其死亡。此外,强烈的飓风、上升的海平面,岸滩侵蚀,水资源紧张等问题也困扰着这个国家。

孟加拉 孟加拉外长说:“据估计,到2050年,将会有两千万孟加拉人迫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背井离乡。”如果海平面上升一米,该国将有30%地域被海水淹没,会导致4000万人口失去家园和生计。

尼泊尔 尼泊尔的环境部长说:“近年来,尼泊尔面临很多环境问题,如冰川融化,蓝湖很可能决堤而引发洪水,洪水暴发越来越频繁,泥石流时常发生,雨型改变等。这都对我们的农业体系有很大的影响,尽管我们不是气候变化的始作俑者,但我们却深受其害。”在哥本哈根峰会之前,尼泊尔政府内阁在珠穆朗玛峰下召开会议,以引起世界对其问题的关注。

不丹 不丹也面临着类似的威胁,其环境委员会主席说:“特别是对于像不丹这样的山地国家来说看,冰川蓝湖决堤很可能随时引起洪水暴发。”“这种的洪水,就像一场无声的海啸,将威胁到生活在下游的所有居民。”

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低碳旅游;必要性;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124-02

1 引言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计,我国到2020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和世界第四大游客来源国,而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旅游业这一“低碳”型行业已被提升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性产业。可见,低碳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我国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我国低碳旅游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 解读低碳旅游

低碳旅游是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其概念最早在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在我国,低碳旅游的实践在民间已经开始,但一直没有正式提出。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推进节能环保,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明确提出倡导低碳旅游方式。这是我国第一次正式提出低碳旅游的概念,对旅游饭店、景区景点的节能减排提出要求,为我国低碳旅游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2.1 低碳旅游的含义

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背景下产生的新名词,已有学者对其定义加以界定。

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蔡萌、汪宇明,2010)

低碳旅游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在旅游过程中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的理念,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目标。(刘啸,2010)

总之,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理念,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低碳生活的逐步认识与追求,低碳旅游的定义和内涵必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2.2 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生态旅游,现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生态旅游与传统的旅游方式显著不同,它强调景区内野生动植物的自然属性,是一种蕴涵有自然生态文明的高雅休闲旅游形式。生态旅游无疑是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生态旅游的相对局限性日益明显。首先,由于生态旅游内涵的丰富性,众多学者对其定义进行探讨,但仍未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从而导致相关的生态旅游对象、生态旅游者和生态旅游过程等概念模糊化;其次,生态旅游强调“生态”,仅侧重旅游环境的生态持续发展;第三,为保护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的规模必然受到一定限制。

低碳旅游的出现恰好弥补了生态旅游的不足。低碳旅游强调“低碳”,着眼于旅游发展中碳排放量的控制,注重旅游及其环境整体发展,在涉及旅游环境生态性的同时其内涵不断扩充。著名低碳经济学家、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张坤民教授认为,低碳经济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由此,低碳旅游亦可进行量化,从而避免生态旅游内涵的空泛化。此外,低碳旅游贯穿于整个旅游过程,强调旅游活动中食、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的低碳,这样既可避免关于旅游资源、对象和过程的争议,又可以突破旅游规模的限制。

3 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

3.1 发展低碳旅游是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

一方面,低碳旅游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为核心,通过控制碳排放量来获取旅游经济、环境、社会等多重效益,其本身就属于可持续旅游的范畴,必然会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我国旅游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旅游资源盲目开发,造成滥砍滥发、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旅游经营模式中造成的资源浪费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公众环保意识缺乏更使得旅游活动中产生大量垃圾,碳排放量随之增加。这些无疑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可见,发展低碳旅游是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2 发展低碳旅游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

低碳经济基本涵盖了所有的产业领域,由于旅游业具有产业关联性强的特点,在发展旅游经济的长期过程中,旅游业的贡献不可小觑。旅游业涉及“食、住、行、游、购、娱”六大领域,以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旅游车船公司、旅游商贸公司等为主要内容,对其他产业既有极大的依托性,又有极强的带动性。每一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每一个旅游项目的建成,都会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旅游业的低碳发展会带动其上下游产业的共同低碳化,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3.3 发展低碳旅游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

旅游业的发展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联系,简单来说,就是旅游业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比如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某些地区的原有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气候变化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旅游业的良好发展势头。因此,旅游业应该致力于解决环境问题,积极发展低碳旅游,为减少碳排放量承担责任,维护和创造清洁健康的环境,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4 发展低碳旅游是响应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最佳手段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加剧,我国更加重视“节能减排”,并相继出台许多政策。而在减排的长期过程中,旅游业将大有作为。有分析预测,中国将在2020年超过法国、西班牙、美国而成为世界上第一旅游目的地。同时,我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承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减排40%-45%,可见,旅游业的低碳发展是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低碳旅游势在必行。对于旅游业的环保发展,国家也有相关政策支持。2008年11月4日,国家旅游局正式了《关于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若干意见》,指出气候变化是长期渐进的过程,旅游业要积极适应气候变化趋势,充分把握可利用因素,因势发展,顺势发展。而发展低碳旅游正是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对该意见的最佳响应形式。此外,国务院通过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推进节能环保,倡导低碳旅游方式。有关专家指出,该《意见》就是在减排的大背景下,国家为配合低碳经济发展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信号,而旅游业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行业。这表明发展低碳旅游无疑是响应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最佳手段。

4 我国低碳旅游的发展对策

发展低碳旅游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共同参与。

4.1 政府

4.1.1 设立低碳旅游标准

在刚过去的两会上,马元祝代表建议加快制定推进旅游业低碳建设的法规,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将低碳旅游标准化和制度化。政府部门可以对旅游景区、旅游交通和旅游饭店等制定严格的低碳标准,并将其纳入星级酒店和A级景区的评定标准中,加强旅游相关企业低碳的考核制度。对于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旅游企业按照其开发利用资源的程度和污染破坏资源环境的程度征收排污税、碳税、污染产品税等环境资源税,从而加快整个旅游产业抢先进入低碳旅游的步伐。

4.1.2 资金和政策支持

政府要制定政策鼓励低碳旅游企业的发展,对该种企业在税收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激发旅游业开展低碳旅游的积极性;同时,对于旅游景区的低碳旅游项目,政府应当投入必要的资金,鼓励旅游酒店、交通等相关旅游企业采用新能源、新材料,引进先进高效的节能减排技术。

4.1.3 加大低碳旅游的宣传力度

政府应加强各部门间的合作,共同宣传绿色旅游、低碳旅游;多做公益广告,强化公众的环保意识,使其了解低碳旅游,促进公众主动进行绿色消费,践行低碳旅游,追求低碳生活。

4.1.4 开展国际合作

低碳旅游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世界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产生的,我国发展低碳旅游必然要与国际接轨,采用国际国内先进的低碳管理模式,实现技术共享,以促进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高其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

4.2 旅游企业

4.2.1 旅行社

作为旅游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行社在低碳旅游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首先,旅行社要积极开发设计低碳旅游产品,倡导农业旅游等新兴旅游形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其次,设计低碳旅游路线,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景区景点为重点,可适当设计徒步旅行路线、自行车旅行路线等,引导旅游者走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减少碳排放,从而维护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2.2 旅游景区

旅游景区作为整个旅游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减少旅游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渠道。旅游景区要从规划开发建设时就着眼于低碳,建立并执行低碳评价制度,合理确定景区容量,科学设置游览项目与设施;景区建筑应尽量采用环保型材料,以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景区管理也要注重低碳,尽量减少办公用电、办公用纸等;此外,景区还可推广重复使用的电子门票,使用生态公厕、环保垃圾箱等,发展低碳旅游环境卫生设施。

4.2.3 旅游交通

交通是旅游的重要支撑,有着较大的节能空间。发展低碳旅游需要提倡公共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低碳或无碳的旅游交通方式,对于需要燃料的交通工具,要采用无污染的新能源,对于一些短程旅游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选择徒步旅行或自行车旅行,这种环保的旅游方式既可以让人接近自然、放松心情,又可以最小限度地减少碳排放量,从而为低碳旅游创造了更多机会。

4.2.4 旅游酒店

发展低碳旅游,酒店必须继续坚持“绿色饭店”的经营模式,通过前厅、餐饮、客房等各部门的节能降耗来推动酒店的全面低碳化发展。酒店应深入了解自身的能源消耗情况、能源的比例和种类、能源的使用效率,在此基础上制定全方位的酒店能源管理计划,并针对能源的性质进行相应的诸如时间、温度、压力、洗涤量等方面的控制。同时,酒店要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节水节电,合理利用常规能源,如煤、石油等,采用节能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尽量利用可再生能源,促使酒店向无污染的绿色方向发展。

4.3 旅游者

旅游者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是促进低碳旅游发展的主要力量。旅游者可以将低碳贯穿于整个旅游过程即吃住行游购娱之中,实现其自身真正的低碳旅游。在吃方面,旅游者可选择以蔬菜和植物性食物等低碳食物为主;在住方面,旅游者可选择绿色酒、小规模酒店或青年旅馆等,减少能源消耗;在行方面,旅游者可选择环保型交通方式,不乘或少乘飞机,减少自驾游,选择徒步旅行或自行车旅行,尽可能减少乘坐出租车的频率;在游方面,旅游者可选择生态旅游景区或去郊外旅行,自觉处理垃圾,维护环境,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为低碳做出贡献;在购方面,不购买过度包装的旅游纪念品,使用帆布购物袋,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率;在娱方面,去一些放松心情的低碳娱乐场所,享受低碳环保的娱乐方式。这样,旅游者在享受健康的旅游环境的同时,也创造了健康的环境,有利于促进低碳旅游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25(1):13-17.

[2]刘啸.低碳旅游――北京郊区旅游未来发展的新模式[J].北京社会科学,2010(1):42-46.

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范文第5篇

一、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变化

元丰二年(1079年)发生“乌台诗案”后,苏轼谪居黄州,《卜算子》就是他初至黄州寄居在定惠院时月夜感兴之作。到黄州之初,因罪废,他灰心杜口,谢绝交往。又由于牵连甚广,这时,“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彼此音问,一时尽绝,苏轼不能不深怀幽居离索的内心隐衷。在《卜算子》中,作者描写了一只深夜徘徊于天,“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鸿,通过它塑造了一个孤独寂寞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形象,是他贬谪生活中苦闷、孤独心理的写照。苏轼在前期一直是积极入世的,他少年得志后平步青云,本身又文笔非凡,辩才出众;而在“乌台诗案”时期,他的境遇一落千里,前一日还在兢兢战战想着怎样赴死,后一日便又被皇帝开恩贬谪到黄州,人生的遭遇很离奇,这对他内心有极大的摧残,所以我们看到了《卜算子》中孤独失意的“幽人”,在“漏断人初静”时咀嚼着无人可解的“恨”与哀伤。

而黄州团练副使,只是个虚职,没有官俸,为糊口苏轼只得开荒种田,却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自得其乐,取雅号“东坡居士”,大有“审容膝之易安”的满足。元丰五年三月,也就是他被贬黄州两年之后,东坡到黄州东南三十里的沙湖买田,途中遇雨,“同行皆狼狈”,独东坡杖藜徐步,心定气闲,并引以为乐,写下了《定风波》一词。

《定风波》塑造了一个雨中吟啸徐行、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这首词虽然是因一次道中遇雨的偶发小事而作,却表现了一种难得的轻松,一种高居于现实苦难之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笑傲人生的乐观豪放,这正是苏轼后半生应世态度的写照。“回首向来潇洒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政治上的浮沉起落,人生的荣辱逆顺,在苏轼的心中早已泯然一物,平和泰然的内心让身处逆境的苏轼保持着旷达的心胸,傲岸的心性。苏轼家人大多信佛,可以说苏轼自幼便受佛教思想的浸润;被贬黄州后,与住于庐山的佛印禅师常相往来,两人吟诗唱和,参谒佛理。从《定风波》这首词中,我们看到了佛法对苏轼的影响,他写自己在雨中洒脱安然的态度,实际上暗示了面对人生际遇的风雨飘摇,能够处之泰然。料峭的春风,让人更加清醒,“山头斜照”给了他淡淡的喜悦,却不知,在经历了山路上气候变化莫测的洗礼后,作者内心始终保持“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定。能把“风雨”和“晴”反差如此之大的现象,在心中等同视之,面对世事宠辱不惊,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二、词风的成熟演变

虽然苏轼诗词一直被归为豪放一派,但总体上苏轼诗词是风格多样的。在题材、立意、语言、境界等方面苏轼全面开拓了词的表现世界,且有时这种拓展是有意而为之的。他在《与鲜于骏》中说: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颇壮观也。”

在被贬黄州之前创作的《《沁园春》(孤馆灯青)》《江城子·密州出猎》等词中,苏轼突破了晚唐以来的香软词风,洗尽软媚少骨的的儿女情,表现出刚强雄健、渴望建功立业的英雄气。这一时期是苏词的发展期,词风在豪放之中不失细腻真切的情感。而“乌台诗案”成了苏轼生活的重要转折点。沉重的政治打击使他在地理环境上越走越远,在心灵上也越趋于独立不群。这使他诗词的思想感情和风格再次转变。贬谪黄州,使苏词的风格进入了一种更加纯熟的境地。

《卜算子》是苏轼贬居黄州时心情与处境的写照,用比兴之法,借孤鸿衬托,表达其“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张惠言《词选序》语)。它的艺术很高妙。黄庭坚评此词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其抒情吞吐含蓄,深刻体现了传统诗词婉约深美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