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区别

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区别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区别

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区别范文第1篇

关键词:web2.0;社会化媒体;共享;互动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一、社会化媒体的产生

社会化媒体是人们彼此分享见解、信息、思想并建立关系的平台。相对于主流媒体而言,每个人都可以在上面创建、评论和添加社会媒体内容。主要的形式有博客、维基、播客、论坛、社交网络和内容社区等。

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而在《2011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社交网站用户数量为2.44亿,社交网站用户网民比例为47.6%。庞大的网名和社会网络用户为社会化媒体在中国的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社会化媒体的诞生标志是1994年中国第一个论坛――曙光BBS的建立。随后,随着论坛、博客、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不断诞生,显示着社会化媒体在中国的繁荣发展。

二、社会化媒体的特征

社会化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给予用户极大的参与空间,它的特征如下:

参与:用户除了可以通过社会化媒体浏览信息之外,还可以贡献、创造信息。

公开:免费使用的特性使得社会化媒体拥有大量的用户,在不侵犯他人利益的前提下,用户可以畅所欲言。

交流: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的传播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交流方式,双向传播,增强信息的分享,增大用户之间的互动。

对话:评论、转发等功能使用户之间能进行沟通、对话。

社区化:以共同的爱好形成一个个小社区。

连通性:通过链接功能,可以将多种社会化媒体联合起来,实现转换媒体形式的方便性。

三、社会化媒体的主要形式

国外社会化媒体主要有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虽然社会化媒体由国外传入,整体格局与国外相似,但却有所区别。以社交网站为例,在国外,Facebook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在中国,则会有人人网、朋友网等社交网站,形成相互竞争的局面。

中国社会化媒体主要有:博客、微博、维基百科、播客、社交网络、内容社区博客。是一种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于2000年进入中国。在博客上,个人可以自由表达思想,对自己的知识进行积累和分享,是一种深度交流沟通的网络新方式,还能对自己或者产品进行博客营销。

微博。即微型博客,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有点类似于国外的Twitter。2007年带有微博色彩的饭否网诞生,标志着微博开始中国之旅。随后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出现丰富了该行业。CNNIC在2007年7月19日公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微博用户从6331万增至1.95亿。

维基。是一个自由、免费、内容开放的百科全书,于2001年成立,其大部分页面都可以由任何人使用浏览器进行阅览和修改,具有广泛的参与、共享性。相似的有百度百科、互动百科等。

播客。是数字广播技术的一种,通过将网上广播节目下载到便携式播放器中收听,或者将自作的视频,录音上传进行分享。如优酷,土豆。

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是社会媒体的一个子集,是人们在社会化媒体上的互动而形成的社区或者群,如人人网、开心网、豆瓣网等。

内容社区。组织和共享某个特定主题内容的社区。社区目标客户集中,传播内容的差异化,促进目标受众的分化和融合,既独立又互补。内容社区具有强互动性和信息分享便捷性。如百科社区、BBS交友社区等。

以上是中国社会化媒体的主要形式,区别于国外市场的一枝独秀,形成相互竞争的局面。社会化媒体以其极强的互动性、分享性、参与性引导新一轮营销潮流。

四、社会化媒体在中国的应用

传统媒体是强迫式的营销,通过“推销、推销、再推销”的方式“强迫”你认知或者购买产品。而今天的消费者购买商品除了获得使用价值外,还希望购买到企业对自己的关注度。社会化媒体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需求。

如今消费者购买商品,除了询问身边朋友意见外,更多的是到社区、论坛或者微博等搜索其他人对它的评价,大家都是好评,他会毫不犹豫买下。这就是社会化媒体的影响力,五粮液葡萄酒的博客营销就是很好的例子。

2006年底,五粮液葡萄酒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国内第一跨媒体营销博拉网,在博客爱好者中组织一次就红酒新品国邑干红的大型体验活动,利用社会化媒体――博客进行大规模的网络产品市场推广。效果出奇的好,短短几天报名参加体验的人数突破六千多人,五粮液公司从中挑选出来自全国各地的五百名知名博客红酒爱好者寄送新产品供其品尝。参与者品尝后在自己的博客发表品尝后的评价,随着自己的博客粉丝等一级人脉的转发或者口头相传,告知了众多的二级人脉的人,然后再由二级人脉的人在传播……形成的病毒式营销的效果使品牌知名度上升,销售同时增长不少。

利用社会化媒体,容易形成病毒式营销,这是传统媒体所不能达到的。社会化媒体利用其强大的参与性和互动性,让消费者参与到企业产品开发或者销售过程中,提高消费者对企业的责任感和对产品的忠诚度。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用低成本维护客户。

社会化媒体强势进入中国,掀起营销的大改变,孰能拥有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思维,谁就是未来营销的胜者。有人说,如果社会化媒体在未来的某天消失了,社会化媒体营销还能进行吗?社会化媒体营销还有意义吗?其实,社会化媒体只是营销的一个介质,真正要学的不是如何操纵这些社会化媒体,而是学习这种营销的思维,核心还在,就不怕不会营销了。

参考文献:

[1]David Meerman Scott.新规则:用社会化媒体做营销和公关[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0.

[2]文武赵.微博营销手册:企业和个人微博营销全攻略[M].合肥:黄山书社,2011.

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区别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媒体;志愿服务;影响

一、新媒体的内涵与特征

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技术和传播方式,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传播方式。从传播模式而论,是指“所有人向大众实时交互地传递个性化数字复合信息的传播介质。从外延上看,新媒体主要以搜索引擎、网站论坛、微博博客、IPTV、网络报刊等网络传播形式,以及手机报刊、短信彩信、客户端APP等移动互联网传播平台等。

新媒体改变了原有的志愿服务交互模式,具有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广泛性、交互性和时效性三个方面。其中,广泛性打破以往受地域条件、时间、以及其他因素造成的封闭性的传统模式,随时随地传播志愿服务信息;交互性打开了者与受众双向信息反馈的渠道;时效性即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紧急的志愿服务或者公益活动。

二、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社交媒体比例最高的国家, 2015年可能要载入中国媒体发展史。因为,这一年,中国用户花费在数字媒体上的时间已经过半,一举超过传统媒体。伴随而来的是广告进一步从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目前,社交媒体依旧是新媒体中最为活跃且最有发展潜力的领域。中国用户各类媒体花费时间据eMarketer的最新报告,2015年中国用户所有媒体每天总用时为6小时08分。根据凯度的《2015中国社交媒体发展报告》,社交媒体用户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日趋主流。社交媒体用户在城市居民中的百分比已经从2013年的28.6%上升到2014年的34%,90后成为最大人群。微信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25%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30次。55.2%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公众号是微信的主要服务之一,近80%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截止2014年9月30日,微博月活跃用户数(MAU)已经达到1.67亿人。微博用户年龄结构较为均衡:从月活用户的年龄比重上看,19-35岁用户占月活跃用户总量的72%,80、90后为微博活跃用户主体,且年轻化用户有较为明显的增长势。客户端越来越普及,诸如志愿龙江手机客户端,专门为志愿者提供资源和信息。2015年,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动下,新媒体迅速全方面广泛渗透,是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因此,建立网络志愿平台是社会公益发展大势所趋。

三、新媒体对志愿服务活动各个阶段的影响

新媒体以其强大的传播群体和新兴的运作模式,影响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它的出现和发展对志愿服务的运作模式和传播方式有着重大启发。其传播的广泛性和强大的交互性和及时的时效性,极大地增强了志愿服务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一)新媒体极大地推动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发起

青年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群体,是最先接触到新媒体的群体。传统媒体的信息量及更新速度在信息化发展如此迅速的现在,很难满足青年人的需求,而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新媒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青年人也是传播公益理念、践行公益事业的中坚力量,当前的志愿服务需要富有活力和行动力的青年力量。

因此,青年人借助新媒体成本低、传播快、效率高及覆盖广的特点,可以提升志愿服务工作的参与度和关注度。借助互联网及新媒体平台,对志愿服务项目的策划、组织、发起及交流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也能更加迅速、广泛的动员青年群体参与更加专业、富有主题的慈善公益事业和志愿活动。

与此同时,还能借助社交平台,如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大V、校内论坛等形式志愿服务的信息,更加轻松、便捷且有针对性的召集志愿者,更好的完成志愿项目。

(二)新媒体在志愿服务活动实行过程中凝聚正能量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传播中具有广泛的社交性,提升了读者的参与度。因此,新媒体已发展成为增进彼此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利用在志愿服务项目中,已经发展成为对外宣传志愿理念、凝聚志愿者精神的最佳方式。

志愿服务中的各类资源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有效整合,提供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同时获得更强的关注度。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吧志愿服务工作和新媒体有效结合,不仅使开展志愿服务更加方便,也使得获取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信息更加便捷、高效。

“新媒体+志愿服务”的工作形式将逐渐成为社会各界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弘扬社会风气、凝聚志愿者精神的重要方式,给青年志愿者群体诸如了许多“正能量”,为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三)新媒体更好的延续品牌活动

新媒体的社交性是志愿者群体中最受欢迎的部分,越来越多的人也正是通过诸多社交平台获取志愿服务信息。微博、微信及各类论坛成为了最为活跃的部分,志愿者们通过这些平台志愿生活、典型人物和志愿者风采,与社会各界关注志愿服务的人充分互动,不断扩大了志愿服务的品牌效应,过大了组织影响力。这种志愿服务交流平台将有效促进青年志愿者的交流,提高志愿服务质量,引起更多人关注并影响更多人加入,有利于对品牌活动的延续。

参考文献:

[1]张朱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6.

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区别范文第3篇

@任谦: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传统媒体的垄断优势必将被打破。无论是国家级媒体,还是地方广电媒体,都面临着变革。我认为,3.0版本广电媒体特征包括:媒体内容极大丰富、终端丰富多样、受众极为主动、影响极为扩展等几方面。目前传统电视行业改造升级面临的困境有三个方面:第一,宏观方面,前瞻性的理论准备不够,系统行业还缺乏顶层设计。以前行业基本是各自为政。如果行业没有前瞻性、理论性规划会滞后;第二,微观上,真正有主动改革精神的媒体有,但不够多,大多数媒体满足现状,小富即安,危机意识不强;第三,体制机制问题、人才问题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

@钱岳林:广播的特点是移动,广播的优势是分众,广播的趋势是碎片化。广播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特性:伴随性、应急性、资源优势等。电台制作的节目可以利用互联网传播,多渠道分发,覆盖面突破了原有广播的区域限制,主动拥抱互联网是发展的一条道路。在20世纪初,车轮和干电池救了广播,相信在新媒体层出不穷、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广播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谢家谊:全媒体不是几种媒体形式的简单组合,而应该是能够结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特点,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实现内容的整合和资源的共享。因此,全媒体既代表一种全新的运营模式,也代表一种新的技术模式,对广播电视台技术建设而言,全媒体体系的建设是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和延伸,除了提高完善现有的生产播放能力以外,还要通过建设IPTV、OTT、网络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将分散的播控集成公共平台转变为面向公共用户、PC宽带用户、手机用户等多种新兴平台,以满足广播电视、体平台要求基础上扩展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IPTV等内容。

@顾建国: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新兴媒体形态的出现,对现有传媒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传统媒体的影响面越来越窄,收视、经营都遭受分流,面临全新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站在国家和行业的角度,认真反思我们发展新媒体的历程,认真思考融合的策略,在“危”中寻“机”,加快转型调整和融合发展,加快做实,增加我们媒体的传播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展过程中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传统媒体建设新媒体阶段;第二,最近两年出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动阶段;第三,转变机制,推进互联网团队和人才队伍建设。

@宋繁银:当前视频行业和市场结构正在急剧变化,用户被越来越多的屏幕所围绕,却对于屏幕界限的感知越来越模糊,电视和互联网正在一步步融合交汇。由于客户端、网页端、移动端乃至电视机顶盒等平台的界限正越来越模糊,作为主流的视频平台,必须统涵不同平台,包括客厅、家庭娱乐视频平台的定位,是这种多屏战略的体现。

@曾会明:台网融合就是电视台新媒体化的路径。这里的网,指的是互联网,并不单指某个互联网公司,而是学习、利用互联网的思维、互联网的技术和商业模式,使自己互联网化。尤为重要的是,要学习互联网企业的扁平化组织结构与决策机制。因此,台网融合,绝非简单地与互联网视频网站就电视台的内容传播、版权或广告的二次销售进行合作。不少电视台成立一个独立运作的新媒体公司,而并未对电视台自身的节目制作流程、播出流程以及版权战略、商业模式进行一体化的考虑,这是没有意义的事情。即便这个新媒体公司能够赚钱,不过是拿着台里的资源炒冷饭,或者跑到社会上去找了些食来吃,对整个电视台的变革与演进没有根本性的意义。

@中国文化报:随着电视台纷纷涉足互联网业务,视频企业不仅要应对同业的竞争,还必须应对来自电视台的竞争。视频网站的优势在技术、产品、平台运营、用户体验等层面,但在内容的采编、制作和传播能力上,电视台更胜一筹。在这种情况下,台网之间的融合和相互渗透成为必然。

@张建平:我认为电视台在构建全媒体平台方面要实现五个“求”:第一,求变,电视台思维方式要改变;第二,求新,渠道建设要求新,充分挖掘广电资源,加速模拟信号关闭的步伐,把渠道建设好;第三,求全,内容生产求全,未来要在新闻、综艺、体育方面突出广播电视的优势;第四,求好,比如终端匹配求好,未来是手机终端的天下;第五,求创,追求商业模式的创新。

@王祺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有线电视行业原有功能和业务模式多元变异,视频服务领域重新洗牌。湖北省广电网络行业要按照视察湖北关于着力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新突破的重要讲话要求,清醒认识外部挑战和自身问题,积极应对,转危为机,调整战略,主动作为,抢占“三网融合”及大数据时代先机,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优势,在整合融合中做大做强。

@刘兰兰:在全媒体的格局下,内容生态正在迅速变化。音视频制播技术的进步,使得大中小屏播放同样内容已经没有太大的技术障碍;电影、电视机构正在互相进入;视频网站进军大荧幕表现不俗;以IP化思维对待内容产品,内容制作机构可以发挥的空间愈加放大。此外,已有案例显示,内容制作机构有可能通过内容所带动出来的消费需求,与电商平台分成,由此,基于内容盈利的商业模式也处于丰富和变化之中。

@洛神:面对视频网站的激烈冲击,电视台开始不再把商业视频网站视作传统电视的合作伙伴,而是强劲的竞争对手,2014年也成为台网分道扬镳的首年。谋求转型的电视台们如何在电视互联网化时代转型为新的主流媒体,还是一片迷茫。

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区别范文第4篇

门户网站到底好不好?在5年前这是天大的好事。因为网民终于可以在一个地方轻而易举地获得任何自己想要的信息,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但这种呈现方式极大地破坏了大家的阅读品味。

门户网站会不会就此消失?

在门户网站,最初从事内容制作的是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在选取内容的时候把“流量”作为唯一的考量标准。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做了大量按照现在的标准不入流或者说是糟粕的内容。

大概在三四年前,门户网站又发生了一次内在的变化。这种变化以什么为标志呢?那就是在传统媒体有过长时间磨练、受过良好新闻训练的人越来越多地加入到网络之中。我们现在在招收从业人员的时候,会越来越多地考量他们对于新闻的理解、对于内容的专业性把握。所以,新闻网站的从业人员慢慢从程序员过渡到了有专业素养的人员。迈过了短暂的技术门槛之后,我们会发现,网络媒体越来越像真正的媒体。

前两年搜狐网的口号还是“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网络媒体”,我们想在价值观、观点、立场上像传统媒体那样撑起一面大旗,用新的媒体形式承载媒体应尽的责任。但是很快我们发现,网络媒体本身又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像谷歌这样的新型搜索引擎,QQ这样的即时通讯工具,然后又有了像Facebook、Twitter这样交互型的社交媒体接连出现了。这些新型的网络媒体在目前对传统的门户网站构成了挑战。但是,门户网站会不会就此消失?因为社交类媒体的兴起,大家会不会不再依靠门户网站获取新闻呢?我个人的判断,5年之内,这种情况不会出现。

从“稿子控”到“新闻流水线”

网站如何制作新闻?从功能的意义上说,网站更像是一张日报,一张不停出版的日报。但是在流程上、在新闻的生产上,两类媒体的操作截然不同。

报纸总编辑最为重要的工作是“看头版”,决定哪条新闻上次日报纸的头版。但是,到了互联网,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到目前为止,和搜狐网签约合作的媒体超过1000家,来自全国各地。这些媒体每天截稿之后送印厂之前,会把自己的稿件用电子版的方式传送到我们的发稿平台上。假设1份报纸有100条新闻,1000家报纸就有10万条新闻。这还不包括通讯社的新闻,新华社的、中新社的。每天进入我们稿件库的新闻超过5万条。5万条的稿子如果都需要搜狐网的总编辑逐条审定、改标题、编辑才能上网的话,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所以,当我从平面媒体转战到互联网,第一个让我感到手足无措的事情就是从一个“稿子控”(每件稿子必须从我手下过,才能出现在版面上),到突然发现我对稿子无能为力。因为作为总编辑,我没有办法从源头上控制稿件的质量。

像搜狐这样的新闻门户网站,按照我们国家现行的政策是没有新闻原创权的。我们只有转载权,所有的稿子都是别人写的,我们无法干涉。即便我觉得稿子写得有一些问题,也不能给记者打电话,让他重写。来的是什么料,就得用什么料去炒菜。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此外是整个新闻生产流程上的倒置。互联网新闻的开始阶段是大量的、繁杂的、没有经过梳理的消息,没有经过编辑把关,是自发形成的。

在搜狐的编辑流程中,我们分为四个级别:

第一个级别是报纸编辑。报纸编辑所从事的就是从5万条报纸库里把新闻挑出来往上“批发”。报纸编辑的功能就是过滤报纸中的“垃圾稿件”,把一些看上去似乎有用、还能成稿的东西找出来,提供给上一级编辑。

上一层的编辑就从送上来的上万条稿子里认真选择,再提交给更上一层编辑。

这时就出现责任编辑,他的责任就比较重大了。他需要选取上页面的新闻。大家最终在网页上看到,能够被搜索引擎检索到的新闻就是由责任编辑负责的。他们需要把稿子选出来、修改标题。很多人觉得,网站经常乱做标题,非要把传统媒体的标题改掉。其实,这是网站排版自然形成的规律。纸媒的标题可以比较随意,长标题、短标题,字数不一,但是网站标题的字数是固定的。所以,任何一条传统媒体过来的稿件,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标题改到我们需要的字数。这是一个基本功、技术活,你要在二十几个字之内把新闻的意思表达清楚。责任编辑把上页面的稿子改好了标题、通读无误之后就把稿子推入了最后的稿件库。

到了最后一层,就是值班编辑。值班编辑的工作职责类似纸媒的总编辑,决定哪些新闻出现在重要位置上。如果大家关注搜狐的话,你会发现,搜狐页面有两块地方是最重要的“阵地”:一个是打开搜狐首页,左边的那22条新闻,相当于传统媒体的头版;新闻中心首页的要闻区,也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位置。一个网站看上去有无尽的新闻,实际上,我们80%的流量来自于这两块地方。

“不脏、不黄、不那么下三滥”

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在操作流程上是完全不同的。

刚到搜狐网做总编辑的时候,我曾经有段时间很痛苦,因为我觉得所有的流程我不介入,它也会自然地滚动。我在哪个环节插入好像都不太对,好像会干扰一条自动流水线的过程。

但是,我很快就发现了我的价值和用处。“提供什么样的内容”永远是一个媒体关注的重点。干新闻的总相信“内容为王”,但对于互联网而言,内容只是它不很重要的一部分,技术和产品可能更为重要。在互联网企业当中,没有技术和产品,你的内容是完全没有办法呈现的。但是,做内容的人依然觉得内容是很重要的。

我的作用就在于要让原来那种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呈现到页面上的新闻变得更加体面、更专业,并且更有价值。我们原来的新闻很多是为了吸引流量出现的,杂乱无章。所以,我认为应该把传统媒体在新闻领域里积累下来的宝贵的东西一点一滴地移植到网络媒体中来,比如说新闻伦理、新闻道德、新闻的规范、新闻标题的制作、新闻内容的选取、新闻人的责任感等。互联网的编辑们应该意识到:做网络媒体的人也同样可以做出令人尊敬的内容。我们的内容也可以很正规、很权威,有令人信服的消息来源。这点听上去非常简单,但是要做到非常难。因为互联网的操作方式,由最底层的编辑运转到最后的终端上,是没有全面质量管理的。新闻制作是一种纯理念的东西,你要接受她,感受到她,发现效果不同,最后才能够实现。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非常漫长的过程,大概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我个人才觉得搜狐新闻才有点模样了。新闻不脏了,新闻不黄了,新闻也不那么下三滥了。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说我们想做一份事业。

从内容管理到关系管理

网络媒体是一个转载平台,在日常新闻的处理上,我们可能没有太多的手段去改变,但是我们有很多个性化的策划,这是我们自己的原创。我们可以用新型的表现方式、互联网的手段,传递自己想传递的信息。在特定的时刻,网络媒体生产出来的产品会超越传统媒体。因为,它的表现形式更丰富,传递的信息和价值也更立体。未来,全媒体时代形式本身就是内容。所以,立体的媒体和平面的媒体有着本质的区别。

谈到微博,大家在看待它与门户网站关系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它们一个是1.0的,另一个是2.0的。1.0的媒体有强烈的编辑介入,内容由编辑意志来体现,微博是一个个性化的东西,主要是用户产生的内容。社交媒体和之前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以前的媒体管理的是内容,社交媒体需要管理的是关系。原来是单向的内容的管理,现在已经成为人和人、内容和内容关系的管理。当事人必须要在里面,成为一个像发射塔一样的人,必须和很多很多的人主动地、被动地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然后交流、沟通,最后你在网络当中成为一个连接点。这就不是靠编辑推荐或者放在某个位置上就能实现的。所以,我觉得微博这种社交媒体和我们传统媒体完全是两回事。要成为一个水中的游泳者,你在岸上观望永远看不明白,必须要成为它的一份子。

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区别范文第5篇

【摘要】微博等社交媒体迅猛发展,成为各级政府打造阳光政务的一个有效平台。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政务微访谈,佛山电台连续三年成功运作“两会热线———市长微博访谈”,使其成为一个全新的政民互动平台,一个佛山“两会”的另类市长见面会。通过巧妙借力新媒体,既增强了电台———这一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又成功树立了政府的良好形象。点滴做法,对于传统媒体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政务微博 传统媒体 共赢 互动

诞生于2009 年的微博,在两三年的时间里就以几何级数的用户增长迅猛扩张着。尽管2013 年个别微博大V 被整肃,微信异军突起,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微博的发展势头。2014 年4 月17 日,“新浪微博”抢滩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依然彰显着微博的巨大市场潜力。

近两年,传统媒体早已一改最初的“欲迎还拒”,纷纷在如何利用微博、提升自身影响力上下功夫,寻求“主动融合”。2012 年初,佛山电台“两会热线———市长微博访谈”顺势而生。经过连续三年的成功运作,“市长微博访谈” 这一全新的政民互动平台,已成为每年“两会”期间佛山市民的期待。

作为电台策划组织的政务微访谈,“两会热线———市长微博访谈”以微博访谈为网络发动形式,通过网络和广播两个不同平台同步直播呈现,是传统媒体借力新媒体手段的有益尝试。

一、取长补短,广播媒体与新媒体各展所长

一般意义上的所谓“微访谈”,是建立在微博基础上的访谈类产品。与传统访谈不同,“微访谈” 的问题来自于普通网友,并且由访谈嘉宾直接进行回答,体现着访谈嘉宾与网友之间的零距离交流。

传统的广播新闻访谈,由主持人围绕话题对嘉宾进行深入访问,嘉宾对主持人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回答,主持人与嘉宾乃至听众通过交流完成对话题的阐发和意见的表达。由佛山电台策划的“两会热线———市长微博访谈”创办伊始,就融合了微博访谈和广播新闻访谈的主要特征:既即时回答网友问题,又回应访谈现场主持人和媒体记者提问,将广播新闻访谈与微博访谈的特点融合发挥得淋漓尽致。

分析佛山电台操作“两会热线———市长微博访谈”的流程,不难看出其取长补短,各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所长的种种努力。

访谈之前:在确定市长参与微博访谈的准确时间之后(通常会有一到两天的提前量),通过电台宣传声带、官方微博预告消息,同为传媒集团兄弟单位的三家报纸、电视台也同步预告消息,并以各自媒体官微征集网友及听众提问;主持人对事先征集到的问题进行分类和梳理,以此为线索,搭建访谈节目框架,草拟访谈提纲及文案。

访谈进行中:由佛山电台新闻综合频率FM94.6 及合作微博平台———新浪微博进行同步直播。访谈过程中,主持人并不只是承担一般微博访谈中的串场角色,依然像传统广播访谈节目的主持人一样掌控访谈进程和节奏。在与访谈嘉宾———佛山市市长刘悦伦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一方面选择微博上网友的问题即时进行回复;另一方面穿插访谈开始前搜集并梳理的重点问题予以回答。此外,还在访谈的多个节点引入采访记者的现场提问。整场访谈由此变得主题突出,内容丰富且现场气氛热烈。

二、借力双赢,媒体与政府共筑政民互动平台

经过三年的实践之后,“ 两会热线———市长微博访谈”与其说是一场广播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访谈节目,不如说更像是一场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播优势的“记者见面会”,巧妙地构筑起一个全新的政民互动平台。

众所周知,社交媒体与生俱来的开放性使微博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成长为“公共议事厅”,成为公众了解和讨论热点事件的重要渠道。据统计,“佛山现有网民600 多万、微博用户400 多万”①,这些数字和例证是微博访谈在佛山成为政民互动新方式的传播基础。

2012年1 月11 日“两会热线———市长微博访谈”忐忑试水,成就了佛山主要官员的首次微访谈;到2013 年,微博访谈已成为佛山各级政府官员网络问政的主要形式。据统计,仅2013 年,佛山市、区、县及各镇街、各职能局开展的微访谈“合计超30 场”。②

在如此多频次、高密度的政务微访谈中,“两会热线———市长微博访谈”能够独树一帜,在于它借力共赢取得的传播实效。

区别于由政府部门主导的网络问政,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两会热线———市长微博访谈”是由媒体直接策划组织的。搭建这个政民互动的“议政”平台对于推进政府工作、树立政府形象能够带来什么样的正面效果,这样的“议政”平台对于增强媒体影响力、采集第一手新闻信息能够带来什么样的正面影响,是评估这一微博访谈成功与否的两个维度。

维度一:每年“两会”,为政府全年工作确定目标任务,围绕政府工作展开的市长微博访谈关注度自然高于日常的网络问政。以2014 年的“市长微博访谈”为例,访谈围绕本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的核心议题展开,从宏观层面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到微观层面广佛两市交通对接、为百姓解决看病难等问题,此次微博访谈佛山市市长刘悦伦高度重视,除自身亲临访谈现场外,还第一次带同十一个市直职能部门主管参与,为诠释政府新年工作思路提供了一个平等对话和交流的平台,很好地展示出市长本人以及本届政府睿智、务实、坦诚的整体形象。

维度二:网友问题点多面广,由于宣传发动较为主动,不少问题能够经过事先的梳理整合,在微博访谈时一一抛出,有效对应了政府的全年工作部署。整场访谈,市长及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回应传达出了多个首次的有效新闻信息,如:佛山下辖五区的医保整合时间表;本年度广州佛山市长联席会议的召开时间、公租房申请向非户籍人口开放等等……为此次访谈在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的二次传播提供了充分而鲜活的新闻素材,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作为整场访谈的“操盘手”,佛山电台的媒体影响力也在实践中获得巩固和提升。

与此同时,作为佛山电台“两会”报道的传统项目———“两会热线”,辗转至2014 年已是第十一个年头。2012 年之前传统的做法是由选定的代表、委员就当年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的热点话题直接接听市民热线电话,听取市民诉求。因其面对听众听取民意的接近姿态,以及民意由此可能转化为议案、提案,反映问题能够进一步得到解决的实际效果,广受好评,逐步累积成为佛山电台两会报道的一大特色和品牌。

近三年,“两会热线” 开始引入微博手段:包括开设“两会热线”官方微博、邀请代表委员开设个人微博等方式,将热线的影响力逐步向网络世界拓展,基于网络平台的微博等新方式更为年轻一代所喜爱。连续三年市长微博访谈的成功举办,无疑为“两会热线”增加了新的关注点,“两会热线” 的品牌效应得以扩展和增强。

三、求新求变,业务转型资源整合并行不悖

可以说市长微博访谈,既是新闻访谈节目的业务展示平台,也是传统媒体运用新媒体的实操呈现。其中带来的业务转型和资源整合、效应裂变值得总结。

从访谈节目的业务层面来分析:“两会热线———市长微博访谈” 从一开始采用的就是网友微博在线提问和传统媒体现场提问相结合的方法。鉴于媒体问题偏于宏大,网友问题偏于细微的实际,要求主持人注意引导媒体提问时从小的切口进入避免语言空洞;而在协助市长对网友问题进行挑选时,注重及时归纳和分类,让有限的访谈时间能够更为有效和生动。

与此同时,主持人在提问时也注意回应当下的网络热点和热词,尽量跳脱传统时政访谈的话语体系,给听众和网友更为灵巧的感觉,更好地契合网络传播。正因为有意识地在做这样的一些改变,2014“市长微博访谈”开场设计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今年春节期间有首歌特别火,叫《时间去哪了?》。刘市长,过去一年您是否曾经也感叹过‘时间都去哪了’”?此问题一出,市长会心,整个访谈的基调变得轻松和缓。而在访谈的实际推进中,主持人也放弃了传统时政访谈的逻辑推演和层层递进,对问题的选择注重长短结合(即问题内容本身的长与短)、轻重结合(即问题涉及领域的大与小),合理掌控访谈节奏,张弛有度,增强了访谈的可听性。

这些业务层面的变化固然是为了迎合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语境,但对于一直固步于传统操作模式和方法的广播访谈节目未尝没有借鉴意义。

从新媒体运用的体验层面来看,像佛山电台这样的传统广播媒体对微博等新媒体的运用虽说不上得心应手,但也在一年又一年的摸索中不断总结提升,取得了一些实际成效。

首先,是新媒体手段推陈出新,传播效果得以扩大。经过2012、2013 年两次市长微博访谈的历练,2014 年的微访谈,在新浪微博外,加入了人民网广东频道等力量,传播渠道更为广泛。特别是,首次与人民网这样的中央媒体网站合作,提高了传播报道的层级,提升了微博访谈的影响力。人民网广东频道除对访谈文字内容进行直播外,访谈结束后的当天下午关于此次微博访谈的详细报道就已播出,新华网等其他重点门户网站进行了转载。在传播手段上,除延续网站文字直播、电台音频直播之外,电台新媒体项目组小试牛刀,在微信平台上进行推送,不仅集纳了访谈精彩语录,还融入了访谈现场的视频精选,起到了有效的传播补充。

其次,是资源的整合利用和传播效应裂变。佛山电台在操作市长微博访谈时,除利用电台自身官方微博和“两会热线”官方微博外,发动同属佛山传媒集团子媒体的报纸、电视等媒体官方微博共同策动,加之部分重点节目微博和记者主持人个人微博的转发加入,构建起一个微博矩阵,通过

关键词 搜索共同将问题呈现在新浪的微博墙上。一连三年,微博访谈持续的短短60 分钟时间里,仅“两会热线”官方微博及集团各子媒体官方微博接收的有效提问微博就在一千条以上,围观者达两百多万。可以说,这是传统一小时广播访谈节目无法想象和无法实现的。

佛山电台“两会热线———市长微博访谈” 是传统媒体对新媒体结合运用的具体例证。其间的一些做法、一些体认,可实行之、改进之、丰富之,以“见微知著”、共同探索,在新媒体环境中为传统媒体的生存发展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和天地。

参考文献

①②郭伟豪,《佛山市微访谈创新网络问政———借载体升级,步步营造“微气候”》[N].《南方都市报》,20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