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服务行业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 我国通信服务行业诚信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服务行业的服务补救分析 SAP 新业务分析软件服务行业客户 汽车服务行业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中国自助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英语专业学生在移动通信语音服务行业就业情况及前景分析 浅谈金融服务行业创新 留学服务行业优秀品牌 浅谈服务行业如何选址 服务行业品牌创立研究 信息通信技术在服务行业的实际性运用 集群化发展:电力技术服务行业成长路径探析 论我国节能服务行业发展概况 转向服务行业还是高科技行业 加强工程技术服务行业发展HSE管理的分析 博弈论维度的服务行业消费者维权分析 我国服务行业投入产出分析 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知识管理的分析 福州物业服务行业安防人员流失问题分析 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现状及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009.
[3]张厚明.我国“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问题研究[J].发展研究,2014,( 08) .
[4]尤靖.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信息界,2014,( 06) .
[5]史炜.节能减排应变被动为主动[J].世界电信,2015,( 04) .
[6]刘炜.通信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20) .
[7]马秋卓,宋海清,陈功玉.碳配额交易体系下企业低碳产品定价及最优碳排放策略[J].管理工程学报, 2014.
[8]赵道致,史功明.节能服务公司参与的低碳供应链减排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5.
【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 问题 现状 对策
一、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实际情况
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发展起来,在服务贸易方面还落后于西方发到国家,从我国目前的服务贸易发展情况来看,旅游业仍在服务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几乎占据着服务贸易行业的一半以上。基础性运输服务,是我国第二大服务贸易行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一项基础贸易行业,运输服务还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继续发挥着支撑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国际服务贸易在国内发展呈现的不足
(一)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而水平较低
虽然我国的国际服务贸易起步较晚,起点较低,但行业的总体发展速度快,潜力大。十余年间,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出口的年增长速率达到了16%,出口量平均年增长为6%,是国际上平均增长水平的两倍。但我国在知识和资本密集型的服务贸易方面明显落后。
(二)服务贸易体系没有形成平衡的结构
服务贸易行业是在世界科技产业化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产生的新兴行业,这一新兴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新的服务贸易正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崛起。自21世开始,整个世界范围内保险行业、金融行业部、技术服务行业、数据处理行业、通讯服务行业、广告业行业等均实现了快速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传统服务贸易已经明显失去竞争优势。在此国际背景下,我国过于依赖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型服务贸易的弊端更加明显,虽然以运输、旅游等为代表的服务贸易实现了稳步发展,但是金融行业、保险行业、信息服务等领域没能取得重大突破,使得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发展缓慢。
(三)没有构建完善的服务贸易法规与健全的管理制度
发展到今天,国内尚没有出台关于服务贸易方面的完整法律,尽管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如《海商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对外贸易法》等,但这些法律最大的缺陷就是不够完整,没有形成系统。很多服务行业像电信行业、旅游行业等,至今缺少立法,没有构建与行业配套的相关法律;国内政府部门在对国际服务贸易纠纷处理时,基本上依靠自上至下传达的红头文件与通知来化解矛盾。而依靠这种方式势必会产生很多问题,已经出台的相关法律大多十分宽泛,配套的相关法律条款处于空缺状态,不具有可操作性,这些法律法规相对来说过于抽象,普遍立法层次不够高,缺乏可协调性与可操作性,受国内尚没有建立完善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制约,国际化水平较低,因此难以对需要保护的服务行业给予真正有效的保护,而且和别的国家进行贸易的过程中容隐发生纠纷。
三、对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坚持开放与保护相结合
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开放国际贸易市场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吸收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更好的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技术,拓展新的服务贸易渠道与行业,从而带动我国服务贸易行业向世界先进行列发展,全面提高我国服务行业的水平与竞争力。虽然我国的服务贸易行业起步晚、水平低,但很多服务行业已经萌芽并在茁壮成长,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空间更大,前景更好。由于服务贸易行业的性质独特,目前国际上还有很多国家都没有固定的相关于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这也导致了国际服务贸易机构无法协调统一各国家的服务贸易政策,这也形成了在国际服务贸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贸易各方更多的通过谈判来协调合作条件、达成合作协议。
(二)优化行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
我国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急需摆脱过于依赖传统的旅游、运输服务业的现状,加大对金融服务、咨询服务、保险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等领域的投入,扶持教育培训、法律服务、网络咨询等现代服务行业,积极寻找新的发展渠道,大力拓展新的发展领域,优化整体行业结构,进而推动我国服务行业的产业升级,使我国服务贸易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优化政府管理机制,加快行业体制变革
21世纪以来,我国在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进一步改革政治体制,特别是党的十强调:必须“加强对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大力改进”,“充分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发展目标。在此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各级政府加大了政府管理的透明度,对相关的方针、政策、法律等都予以了最大化的公开,这就为服务行业的发展清除了很多不合理的障碍,方便国际服务业企业了解我国当前服务业市场的现状,有利于我国服务企业寻求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政府体制的改革,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政府对企业的限制,有利于我国克服贸易体制弊端,提高我国服务行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四、总结
国家外汇管理局给出这样一组统计数据,2014年国内国际服务贸易创造了11380亿元人民币的总收入,累计23543亿元人民币为服务贸易支出,大概累计12163亿元人民币为实际逆差。总体来看,我国的国际服务贸易发展飞快,但对外贸易的水平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3年,我国就已经跃升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贸易虽全球排名第三,但贸易逆差并没能得到根本性好转。因此,要想消除我国国际服务贸易逆差,首先必须提高我国国际贸易竞争力,这就要求我国各级政府要积极调整与优化服务业发展政策,进一步完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提高服务贸易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我国国际服务贸易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施菁.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时代金融,2013(08).
关键词:汽车 金融 资金链
20世纪初期,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和用户可以分期付款买汽车的实现,汽车金融服务行业也随之产生。其不但实现了长期分次付款的买卖方式,而且打破了传统的汽车买卖方式。这样的变革,虽然提高了汽车行业的销售量以及调动了汽车制造商的积极性,但在汽车制造商的资金周转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无形中给制造商增加了资金压力。面对这种压力,汽车生产厂家不得不想尽一切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想要刺激市场购买力,就必须生产出让顾客愿意购买的产品,所以汽车生产厂家就从产品服务的创新方面去寻找机遇和解决资金周转的困境,所以汽车金融服务行业就随之产生,形成了一个“融集资金―银行信贷―信用管理”的完整的体系。
一、我国汽车金融资金供需现状
我国汽车金融的资金链,主要包括了资金的筹集和运用两方面。一方面,资金的管理模式和筹集是汽车金融的资金链的关键。另一方面,其关键是进行资金的投资外放,把汽车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作为载体,以汽车的销售促进汽车的生产,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一)我国汽车金融信贷主要的资金来源
目前,针对我国的国情,金融行业的主导是银行,国家对汽车金融服务进行宏观调控是首先从银行开始的。我国汽车金融服务和其他经营汽车金融的非银行机构投放的资金也都是源自银行的,可见银行在我国汽车金融行业是非常重要的。在汽车产业和服务市场的背景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开始允许外资汽车厂成立汽车金融公司,有利于引进国外汽车融资业务的先进经验,使我国消费者接受金融服务时有更多的选择。我国本土的汽车金融正在逐渐探索和完善着汽车厂商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建立汽车金融公司的模式。
运作汽车金融机构,不但可以创新汽车金融服务产品,发展壮大汽车金融服务市场,而且汽车金融服务市场和专业化机构的运作是相铺相成的关系,其为专业化机构的运作提供更大的赚足利益的空间,使汽车金融服务得到了发展壮大,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我国汽车金融要把汽车金融公司作为主体,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厂商的汽车金融公司本身具有的优势,还可以使金融机构能参与汽车金融业务的竞争和创新产品,从而建立健全汽车金融市场结构体系。目前国内汽车金融公司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融资:一是接受境内股东单位3个月以上期限的存款;二是向金融机构借款。2009年8月31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制定并公告,允许符合条件的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并明确规定了申请发行金融债券的具体条件。允许汽车金融公司发债,有利于拓宽其融资渠道。但是汽车金融公司的资金的主要来源仍然是股东存款和商业银行贷款,这是由于我国的债券市场还有很多的弊端,还有待发展。
(二)我国面向消费者的汽车金融产品
目前,我国汽车金融服务的机构主要有专业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商业银行和汽车租赁公司。其中,我国汽车金融服务的大部分是商业银行。国内所有的汽车贷款和金融服务业务几乎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股份制银行垄断了。另一方面,国外的资金和汽车产品已经融入到我国汽车金融业中来,给我国的汽车金融行业造成了极大冲击,增加了竞争的激烈。我国的汽车金融还有很多问题,如其产品的设计单一,资金运用十分有限。汽车金融服务产品基本上还只是停留在辅助汽车销售的环节,基本没有涉及销售之后的服务。
二、我国汽车金融的资金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机构主要有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这两种机构。汽车金融已经开始蓬勃发展,我国汽车金融市场还是以商业银行为主。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各金融机构共发放汽车消费贷款余额1583亿元,而截至2011年年底,汽车金融消费金融市场余额已突破3000亿元。据专业在线贷款交易平台统计,2012年上半年汽车贷款市场业务额增长超过30%。其中各类商业银行余额总计达65%以上,汽车金融公司勉强达到20%的市场份额,而其他机构更不用多说,所占市场份额比例更少。这种相对单一的汽车消费信贷的机构模式不但阻碍汽车业与金融业的发展,而且也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各种各样的服务需求。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共同竞争的完整体系是一个健全的汽车金融市场所必须拥有的。
我国目前汽车消费信贷状况对于汽车金融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其局限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性不足。祝文华在其著作《商业银行对于汽车金融产业的影响》中提到:“由于商业银行在汽车方面有很多问题,缺乏专业性,在与消费者进行沟通的时候无法深入,市场产品创新的灵活度不够,所以汽车金融服务不是只有银行就能够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的金融机构的参与。”二是发展的动力不够。银行的信贷服务是有一定的宽度的,对汽车信贷来说是没有专业性的,银行的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利润率不高,这就使得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成本逐渐增加,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
三、对策
国外的汽车金融市场的发展是非常好的,这值得借鉴,而中国的汽车金融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美国、欧洲与日本在汽车金融方面各具特色。
美国的汽车金融行业在100多年的发展创新下,汽车消费信贷种类繁多,业务发展模式众多,除了传统的长期分次付款和储存货物融集资金模式之外,融集资金和租赁、购买汽车作为储蓄的一种方式、在汽车的所有消费上购买保险以及信用卡、汽车应收账款保理等汽车消费过程中的金融服务全部都有。目前,美国汽车金融市场信贷是消费者最主要的购买方式之一,信贷渗透率也已达到80%。日本的服务非常便捷。日本的汽车金融已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而这么多年的金融服务经验和其品牌资产的积累,已经走在了整个市场中的前沿。其独特的创新服务,给了汽车金融服务行业更加便捷的发展很大的启迪,这其中包括:客户可在日本国内很多的大城市,申请和办理专业汽车金融服务的信贷业务、使客户体验到最方便最便捷的金融服务,最有效率用时最少的申请审批程序,从客户申请开始到得到贷款有时最快只要1个小时左右,甚至差不多两天就可以提车。这都是非常好的精华,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
中国汽车金融想要发展起来,就必须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在此提出以下几点,虽不是很成熟,但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1、建立竞争合作关系,向汽车制造和规模小和没有建立汽车金融公司的商用车品牌经销商发放贷款。应当对于运转资金不足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建立竞争机制,吸引规模小的汽车公司投资合作。2、以建立互补联盟或者竞争联盟,联盟的加入,既提高了资本的数量,又增加了业务的数量,一举多得。例如,通用金融公司为了实现对通用乘用车与福田商用车的全系列贷款覆盖,邀请了福田汽车公司入股,这是互补联盟。通用金融公司为了实现对抗大众、丰田等公司的目的,邀请奇瑞汽车公司合作,这是竞争联盟。不断的强化经销商的贷款业务份额,支持优秀经销商增加周转车辆、库存配件、4S店建设等,这样不但增强了汽车厂商的网络经销竞争力,同时建立了经销商为汽车金融公司服务的开始。3、建立融资母公司,设立股东制,这和北汽投资公司很相似。可以通过股东的各种融资手段,实现持续的资本输入,解决资金运行周转的问题。4、可以建立合作机制,打破区域性的限制。可以几家金融公司之间建立联合作业解决不能够建立异地分支机构的问题,达到实现互为分支机构的操作的目的,这是互惠互利的。
参考文献:
[1]刘许明.对中国建立汽车金融公司的思考[J].北京汽车,2010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制 现状 改革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经济体系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农村金融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目前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和专营贷款的子公司等形成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点,完善建立健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业发展和农民提供有力信贷成为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主要目标。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结构不合理,资源供给不足
在我国,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农村主要的政策性银行,目前只对国有企业进行贷款服务,并不能直接贷款给农户和农民个人,这就大大局限了其服务范围和功能,随着农业发展银行商业化改革不断加快,导致银行更加减少了对农村经济的投入;在我国,中国农业银行主要负责于农村信贷业务,同样在商业化改革的进程下,农业银行的农村金融服务也逐步弱化,对农户和企业投放资金少;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强大,作为正规金融机构,与农业和农民的业务量多,但是近年来,其商业和利润性越来越明显,并且由于受到政府干涉和自身规模小等原因,也面临着不能与现有农业结构相适应的问题。
(二)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法律制度不健全
在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方面,目前仍然没有专门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保护的法律制度,在农村金融机构运营中出现问题也主要依靠于行政管理部门解决,没有权威的法律制度作为农村金融机构的有力保障,由于我国农业金融法律不全面,导致很多政策性银行不得不寻找自身发展的突破,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受阻,带有一定的狭隘性,另一方面,由于法律体系的不健全,许多民间金融缺乏必要的规范和保护,非法融资和不正规金融活动猖獗,社会危害性大,影响恶劣。
(三)农村信用担保体系落后,保险力度较弱
在我国,农业经济一般比较薄弱,乡镇企业或者农户到银行办理信贷业务,往往缺乏较有效的抵押物,加上我国目前缺少专门的担保机构,政府又没有加大力度投放担保基金,导致“担保难”成了目前农户和乡镇企业贷款时面临的最大难题,在办理贷款担保过程中,贷款担保手续繁多,浪费时间久等因素导致耗费一定的人力和财力,加上农业保险的力度弱,今年来农业保险业务不断减少,导致农村企业和农民贷款难,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水平的发展。
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创新
(一)推进农村金融机构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针对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和弊端,首先要积极发挥政府的能动作用,稳定宏观的经济环境,农村信用社应在继续发挥其主要作用的同时,完善自身经营机制,争取不断改革和壮大;加强农业银行对农村市场金融的需求服务,政府积极引导农业银行为农业开发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大规模资金;加快储蓄银行服务运行速度,使资金良性循环到农民手中,加快农村企业和经济发展。同时政府应深化商业银行改革,提高其信贷积极性,鼓励银行完善借贷服务。
(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法律制度
一个国家的法律是否完善标志着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在我国,由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缺乏完整有效的法律保证,导致在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遇到一些问题时没有有效解决办法,进而影响其发展,所以无论是银行还是民间金融,都应有健全的法律作保障,出整的法律法规不仅能遏制犯罪活动猖獗,打击非法融资,而且可以有效保证农村金融体系安全发展的大环境,针对银行管理,农村融资及农业贷款都应有相应法律,保障农村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
(三)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信用体系
由于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信用体系不完善,没有专门的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导致乡镇企业及农户个人贷款“担保难”,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对农业金融服务的信心,影响了农村经济,农业发展,减少农民收入。目前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应积极建设法律法规,为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政府积极鼓励发展农村信用中介服务,完善农村中小型企业和农民个人的信用评估;另一方面国家可以加大力度建设部分担保基金,鼓励农村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小结
农村金融业的发展对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历史和客观因素,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阻碍和问题,如何加快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建立多种金融机构共同发展,解决农村企业和农民的信贷问题成为当前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面临的重要任务。这要求我们从农村经济和农民切身利益出发,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晰.市场竞争视阈下的农村金融创新研究[J].现代商业,2010(03).
[2]衣文明.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体系发展取向[J].大众商务,2010(02).
[3]吴依然.论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农村金融[J].现代商贸工业,2010(01).
关键词:生产贸易进口 生产业FDI
随着世界服务贸易的广泛开展,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1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为719亿美元,到2013年增长为5372.1亿美元,位于美国和德国之后居世界第三。同时,我国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利用外资的规模也得到了迅速的扩张。从2001年的238942万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2897800万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5%。但是服务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比例还不足40%,与欧美国家的60%-70%的比例相差甚远,这意味着服务贸易和服务业FDI在我国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的生产进口和生产业FDI现状如何?有哪些共性和不同之处?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这些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关概念及范畴的界定
生产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中和下游诸环节中,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本文借鉴王晶晶(2013)等学者的思想,将服务业各部门的中间需求率超过50%的行业定义为生产业,选取的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生产贸易是那些跨越国界为满足全球价值链的中间需求及进一步的社会物质生产提供各种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性活动。服务贸易有四种:跨境交付、商业存在、境外消费和自然人流动。本文将这四种服务贸易分成两组:一组为商业存在,用服务业FDI替代表示;另一组为跨境交易,包括剩下的3种服务提供方式。本文借鉴邱爱莲、崔日明等(2014)的方法,选取运输、通讯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广告宣传和其他商业服务作为生产贸易。
中国生产业FDI与生产贸易进口现状
(一)总量对比研究
由于2001年之前对生产业的统计比较粗略,仅有部分行业的数据,所以本文主要对2001年以后我国生产业FDI(即商业存在)的数据进行研究。为了便于比较,生产贸易进口(即跨境贸易,对应BOP数据)的数据期间也定为2001-2013年。
1.总量。从图1看,二者的发展趋势几乎是呈一致的稳步上升的态势,生产贸易进口由2001年的250.7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2010.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9.1%。2001年到2013年我国生产业FDI则是由238.9亿美元上升到2897.8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5.75%。两者的发展又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1-2003年,二者的总量都较小且发展速度缓慢。这是由于我国刚刚加入WTO,市场还远远不够开放。第二阶段为2004年到2008年,总量增加都比较明显,尤其是生产业对于外资的引进增加幅度比较大。这一方面是因为从2004年开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FDI值才开始统计进来,因此总值比2003年以前明显增多。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生产贸易的规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导致的。第三阶段为2009年到2013年,生产业FDI增速放缓,2009年生产贸易进口总值更是呈下降态势,这主要是因为受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生产贸易的进口受到的影响更大一些,之后随着欧美经济的缓慢复苏,两者都又恢复了稳步上升的态势。由于2013年生产FDI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金融业和租赁商务服务业的数据没有给出,所以相比2012年有所下降。
2.增速对比。虽然我国生产业FDI和生产贸易进口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上升的,但两者增速的表现不尽相同(见表1和图2)。前者的增长波动幅度相对比较大,2004年因为统计的口径发生变化导致增长率表现异常(为168.46%),2008年的增速达到最高值(为51.36%)。生产贸易进口的增速则一直都比较平稳,平均值为19.41%。除了2008年,2005年到2013年生产业FDI和生产贸易进口的增速大体还是比较一致的,说明两者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并没有出现FDI替代进口的现象。2009年生产贸易进口(出现了负增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比FDI严重的多,说明前者受市场短期需求变动的影响比后者大的多。2013年FDI出现负增长则可能是由于国家统计局金融业和租赁商务服务业2013年度的数据缺失造成的。总的来说,除了2009年和2013的负增长以及2012年的增速较低(为7.6%),生产贸易进口增速的波动都比较平缓,大都在20%到40%之间。
3.发展趋势对比研究。从图3和图4一方面可以看出二者的发展趋势,印证了前面讲到的稳步上升的发展特点;另一方面还可以看出我国生产业FDI与服务业FDI以及全国FDI发展的趋势类似。生产贸易进口与服务贸易进口以及全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即:都呈稳步上升的态势。这充分说明了随着我国利用外资和服务贸易规模的扩大,生产贸易进口和商业存在也得到了同步的发展,但进口的发展速度更快。从图4可以看出,生产贸易折线的斜率比图3中FDI的更大。但从总量来看,生产业FDI和生产贸易进口的绝对规模都还较小,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比重对比研究
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生产业实际利用FDI占全部服务业FDI的比重与图3表现出了相同的阶段性特征。2001-2003年比重较小,分别为21.37%,17.61%,17.61%,之后则开始迅速增加,2005年达到了最高值(54.65%),之后有轻微的波动。2010-2013年呈上升趋势,比重分别为43.13%,46.46%,51.96%和51.08 %,生产业FDI在服务业FDI中占有相当大优势。但是就全国FDI总额来说,生产业FDI规模偏小,虽然比重也是稳步上升,但即便最高的一年(2013年)也才占到全国FDI的24.64%,这充分说明我国对于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利用的外资还比较少。同时,生产贸易的进口在服务贸易进口中的比重较高,都在60%以上;但在服务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较低,其中2008年的比重最高仅仅为39.94%。从整体的情况来看,比重变化幅度不大,都在35%到40%之间。
(三)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对比
不管是生产业FDI还是生产贸易的进口在我国GDP中的比重都是很小的,分别不到4%和3%,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绝对规模甚少,对GDP的贡献有限,需要进一步发展。其中,生产业FDI在GDP中的比重虽然在提高,但是增速很缓慢。2001年仅为GDP的1.8%,2004年上升到3.3%,之后的几年虽然总值在增长但占GDP的比重增长比较平缓,但还是没能突破4%。生产贸易进口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2001年的比重只占到1.9%,2007年达到最大值(为2.84%),之后的几年还稍稍有所下降,2013年仅为2.2%(见图5)。
(四)结构对比
从图6可以看出,从2001年到2012年我国生产业的FDI 总体在逐年上升(2009年和2013年除外),各分行业的FDI值也在上升,但是具体数值差别比较大。其中传统的生产业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稳定,发展较好,超过了生产业FDI总额的一半。现代服务业FDI总值相对较少,但是金融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吸引的外资额增长速度相对较快。金融业从2001年的3527万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211945万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45.11%。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从2006年以后增长较快,年均增长率高达43.7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由2004年的91609万美元上升到335809万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0.39%。
我国生产贸易进口从2001年的250.7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2010.6亿美元,十二年增长了7倍,但是具体到每个行业,其发展也有很大的差别(见图7)。运输服务占据主导地位,2013年运输服务的进口额是 949.1亿美元,占我国生产贸易进口总额的47%,占服务贸易总额的18.26%。同时,新兴的生产业――咨询服务和计算机、信息服务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咨询服务从2001年15亿美元的进口额增长到2013年237.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6.55%,占我国生产贸易进口额的比重从5.99%上升到11.27%。计算机信息服务虽然基础薄弱,但其进口额2013年增加到6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24.54%。其他商业服务也有良好的发展趋势,由2001年57.4亿美元的进口额增长到2012年的207亿美元。更加具体的生产业FDI结构和生产贸易进口结构的变化见图8和图9。
2004年生产业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中(此处没有选择2001和2013年的数据进行对比的原因同上文)比重最大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到44%;其次是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占到20%;再就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比重为15%;最少的是金融业仅为4%。20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FDI值达到最大,为3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下降为28%,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也下降为12%,最低的还是金融业但是比重有所上升,提高到7%(见图8)。
从图9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服务贸易进口中,运输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2001年比重46%,2013年提高到47%。2001年中其他商业服务位居第二占到23%;金融业占到11%,再就是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建筑服务等。在2013年中,保险服务和咨询都迅速发展,分别上升为11%和12%。其他商业服务下降为10%,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上升为10%。金融服务,通讯服务和广告、宣传的贸易进口比重依然比较低,但是增长比较快。
结论
从总量变动来看,近年来我国生产业利用外资以及生产贸易进口都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在2009年都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总值有所回落,生产贸易的进口受到的影响更大一些。
从增长速度来看,我国生产业FDI的增长波动幅度较大,生产贸易进口增速的波动比较平缓。
我国生产业FDI占服务业FDI的比重逐步提高,但就全国的FDI而言,其比重虽然也在逐年上涨但总量明显偏少,即绝对规模小;我国生产贸易进口绝对规模也是较小,但在全国贸易进口的比重中是逐年上涨的,且发展速度快于我国生产业对外资的利用。二者占全国GDP的比重都只是1位数,进一步说明了绝对规模甚少,对GDP的贡献有限,需要进一步发展。
对于生产业利用外商投资的结构而言:传统的生产业增长稳定、发展较好,超过了生产业FDI总额的一半;新兴的现代服务业的FDI总值相对较少,但金融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吸引的外资额增长速度较快。即生产业FDI进行投资偏向于传统型行业,较少投资到新兴服务行业中。但从它们的发展趋势来看,生产业FDI逐步向现代型服务行业转移,一些资本密集型服务行业吸收FDI的比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这对于我国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贸易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我国服务业竞争能力的提高和结构的调整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于生产贸易进口结构而言:运输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位居第二的是其他商业服务。新兴的金融服务,通讯服务和广告、宣传的贸易进口比重依然较低,但是增长较快,说明我国服务贸易的结构正在发生转变。计算机和信息、金融、保险、咨询等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表明了我国的服务贸易正在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转变。
参考文献:
1.王海峰,方军.区域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的文献综述[J].装备制造业技术,2010(6)
2.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 应用及实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刘绍坚.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动因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10(7)
4.陈凯.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态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国际贸易问题,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