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4-011-02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历史与现状
自1984年以来,由团中央组织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历时已20余年。社会实践在探索和摸索中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由零散到集中,由单一到全面,由小规模到大规模的发展过程,逐步建立起了符合自身发展的运行机制。
时展对社会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式、方法、形式、途径等环节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许多院校组织社会实践的形式呆板,内容陈旧,流于表面,缺乏深度。由于经费和其它方面的原因,学校通常在寒暑假象征性地组织几支队伍,用短短的几天时间下乡参与社会实践,或组织学生到风景区、工厂参观考察,最后,做些简单的调查便草草收场。大学生的参与面较窄,学生的专业特点、知识结构特点与实践内容结合不紧密,对社会实践的成果消化不彻底。这种社会实践模式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但要真正达到深层次的教育目的却比较困难。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缺失,使实践流于形式,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收获少,从而使社会实践失去应有的意义。
二、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主要问题
社会实践在计划安排上与教学脱节,随意性强,覆盖面窄,内容单调。多数高校未将社会实践作为必要的常规教学环节,而是随上级意见、主管领导、工作安排、客观环境的影响而变化,带有一定随意性和临时性,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其次,许多高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暑假社会实践小分队或者是某一类社会实践活动上,缺乏对全体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再次,大多数社会实践内容单调,专业特色不明显,显得层次不高,少有突破,常出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局面。
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缺乏认识,重视不够。由于大学生真正接触社会的时间较少,仅凭学校和教师对社会实践的宣传和动员而被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实践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入,目标认识不到位,甚至许多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实践目标都是模糊的。另外,部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为了完成任务,动机和目的都不明确,为了实践而实践。这些学生往往草草应付,甚至弄虚作假,没有真正把社会实践当作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监管不严,考核评价机制存在缺陷。一些高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缺乏一整套严密的质量监控体系,容易出现“重两头轻过程”的现象,对活动的前期宣传动员与后期的评比表彰比较重视,而轻视了在实施过程中的指导与质量监控。仍有不少高校对社会实践活动采取“运动模式”管理,重形式轻实效。在实践规模、主题、形式上大力宣传,追求轰动效应,但对实践的内容和效果却没有给予更多关注。
活动之初,层层传达文件,组织召开全体学生大会部署动员;活动结束,各院、系、班及时提交实践报告开展评比表彰,召开专题会议总结社会实践的过程、收获、心得体会。但至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具体怎样搞,实际效果如何却无暇顾及了,以致于不少学生实际并未认真落实,敷衍了事,甚至弄虚作假。然而在评比表彰时,个别学生因文笔不错,实践报告纸上谈兵、“引经据典”却受到嘉奖。如此这般,既使得大量的实践报告注水,也会严重影响踏踏实实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的积极性。
2、问题产生的原因
应试教育体制带来的影响。目前,我们虽然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事实是只要高考制度不从根本上改革,各个层面看重的仍然是考试,而轻视了实践。长期传统的生活成长理念和应试教育理念,导致大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往往只习惯于立足校园内学习专业知识,记忆了大量的知识,但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多数学生觉得自己在还没有学业有成时没有走入社会的资本,甚至惧怕进入社会。
毕业、就业、升学压力带来的影响。进入高校后,面对今后毕业、就业、升学的压力,学生也会更多的将重心放在学习上,热忠于考级考证升学,只注重眼前所得,一心只为获得毕业文凭,不注重实际能力的训练。
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非主流思想冲击着我们的生活,一些学生的思想带有一定的功利化,重视眼前利益,而忽略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学生 缺乏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真正认识,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很少能认识到社会实践是将理论联系于实际,巩固所学,帮助升学和就业的良好途径。
各方面对于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当前,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性都在唱高调,但实际上大家对于这个问题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每年的社会实践活动,往往由各高校团委负责组织,各院系辅导员实施,学校其他部门很少关心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多数学校雷声大雨点小,不管是学校或是学生个人,在社会实践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在思想上的重视不够,这给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加上由于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认同有限,社会实践的社会渠道窄,社会实践基地较少,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难以开展。
三、构建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以此,大力宣传社会实践,努力建设高水平的社会实践基地是当前高校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笔者在本文中对其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其重要性缺乏认识
高校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为一种负担,没有对其重要的意义有深入的认识,没有发掘出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成长的有效性。一些高校在社会实践建设的过程中仅仅单纯的考虑为大学生提供稳定的实践场所,忽视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应该考虑的深层次问题。
(二)没有明确双方在基地建设中的职责、义务
我们应该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经过两方相互讨论、协商,以书面形式规定实践基地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然后以此为依据开展相关活动。事实上,一些社会实践基地没有协议,学校和实践基地对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职务没有清醒的认识。学校只知道要派学生去实践基地去实习,但是对实践基地的建设情况莫不关系,更不会主动了解实践基地存在的困难。一些企业和基地在接受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时候,往往出于上级主管领导的压力,敷衍接受、安排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但是怎样向大学生提供服务或者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知道的比较少。同时,学校在安排学生社会实践的时候,有的企业可能会提出各种理由拒绝,更不要说主动建设社会实践基地,另一方面,实践基地或者一些单位需要学校配合工作的时候,学校也会推脱,双方缺乏信任,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基础丧失。
(三)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难、稳定性差
导致出现这一情况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当前一些建成或者正在建设的大学生实践基地进行改建,其二,高校扩招,导致在校生数目不断增多,专业设置更加精细。无法完全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作用。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摆脱传统教育观念,引人竞争机制
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进行宣传,向地方教育教学主管部门寻找帮助。其一,学校对实践人员进行安排的时候,引入竞争机制,让同学的市场意识得到锻炼。把学校能够联系到的实践机会进行岗位编制,然后在同学中宣传,同学通过竞争获取社会实践岗位。其二,学校要降低姿态,在市场中寻找机会,这可以通过调查同学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其三,很好的把握机会,充分利用每年的毕业季,对学校相关情况以及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进行宣传,为实践基地建设奠定良好的生源基础。不仅如此,还应该向地方政府寻找帮助,教育教学主管部门应该重视素质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给予政策性的支持。
(二)在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开展相关工作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需要承担教育作用,学校和相关单位,作为协作大学生实践基地的一方,需要付出各种努力,当前,各单位比较强调效益,建设基地的时候出现一系列推诿、敷衍的地方。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没有应有的姿态,眼高于顶,艰苦工作不愿意干,好的工作能力又不足,一些高校也为其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不愿意付出最终付出代价。因此,我们必须强化高校社会实践基地的合同建设,要想保障项目的开展,就必须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二者共同发展。因此,要想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应该秉承共同建设、共同受益的原则,最终实现主办方、承建方二者互赢的局面,二者均在其中倾注自身的优势资源,共同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三)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利用假期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建设,因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无法保障,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对此事加以重视,把安排活动作为学校除了教学、科研工作的头等大事。为此,要合理安排社会实践调查工作,:对学校的安排意见进行分析,把此作为活动的重点,以此为中心编排活动人员、事项、区域、工作等等,如果有细节问题一时难以决定,需要提交院校会议进行商议,然后把相关内容向教师通报。不仅如此,应该规模化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受益面拓展,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互动的活力,促进大学生积极的参与。
(四)提升专业教师的参与度
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最重要的力量是专业教师,需要对其积极性加以调动,让其专业特长切实发挥,让基地出现的问题得到科学的解决,这是保障社会实践基地的关键。针对此,学校应该强化专业教师社会实践工作重要性的教育。在进行社会实践工作之前,召集专业教师研讨相关工作,以此补充学生在校内知识面不足的现状,同时还能锻炼教师理论联系实践,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等,提升其参与这项工作的积极性。学校应该把每次社会实践的相关意见箱相关教师传达,让他们深入认识和了解社会实践的正确性、全面性。
四、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知道应该从多方面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刘锴栋,袁长春,魏伍川,郑侯锦.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对策探讨――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01).
[2]王鑫,鲍金勇,徐聪聪.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探索与实践――以天津大学为例[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01).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问题 对策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述
马克思认为:“一切历史活动,归根结底都必须通过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也只有通过人的认知和创新实践活动才得以推动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实践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既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长远需要,也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快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重要形式,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开始,已经开展了近四十年,每年约有数十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分析
1、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重视不够
目前,部分院校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深远的现实意义认识不足,将其简单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的过程设计。部分学校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大学生群体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只是开开眼界,增长点知识。二是高等教育投资机制的变革使得学校用于社会实践的经费投入趋于收缩状态,难以满足更广泛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需要。三是部分高校师生的科研水平和现有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很难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引不起社会实践单位的兴趣和积极性,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实践话动的广泛开展。
2、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流于形式的倾向
据统计,相当一部分学校把社会实践当作搞“运动”一样,每年6―9月抓一抓,然后就放下;实践活动的主题每年随上级主管部门发文而定;实践的组织管理,除了团委和各院系外,其它部门只是流于形式,尚未形式规范化管理。由于投人少,经费短缺,许多学校难以组织大规模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大多数以分散返乡调查实践为主。
3、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环节薄弱
多数高校没有自己的社会实践基地,这造成了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时常常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推广,也不利于实践活动的不断创新。缺乏相对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需花大量精力四处奔波寻找社会实践场所,直接影响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缺乏针对性
很多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往往局限于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文艺演出、生产劳动、支教扫盲等形式,仍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而缺乏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改革与创新。内容方面则是空泛不丰富,缺乏多样性和针对性,与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不紧密,不能学以致用,没有针对社会实际,与社会热点结合不紧密。很对院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仍然存在宣传得多,实际做得少,假期响应号召临时做得多,平时坚持经常主动做得少的现象。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对策
1、提高认识,加强研究和宣传力度
要充分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要把社会实践纳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作为一项常抓不懈、常抓常新的工作,在人员、经费上予以充分的保证,确保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开展。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宣传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宣传这项活动对大学生、对社会的贡献,提高社会各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保证这项活动能健康、顺利、持久地开展下去。
2、建立科学的社会实践管理制度
首先要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统一领导,设立对内组织和对外联络的专门机构,统筹规划,全面安排。其次要逐步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制定与大学生各学习阶段和各专业特点相适应、系统的社会实践教学计划、大纲,并编写教程,规定实践课时数、学分,规定实践目的、任务、内容、形式和要求,配备专门指导教师,使之成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并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各种评优评奖挂钩。对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师,应制定鼓励政策,把社会实践工作与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同等看待,并与教师职称评定、评优挂起钩来。最后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并给予适当的奖惩。
3、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
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应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要与专业相结合。通过在基地的实践,既检验学生所学知识又提高实践能力。二是要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如为了使大学生深刻地接受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可以选择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地方作为实践基地。三是要把社会实践活动与振兴地方经济结合起来。一方面,基地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锻炼的场所,另一方面,基地为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同时,利用基地的便利条件,帮助地方解决了科技难题,体现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只有这样,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才能既利于学生思想和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建设,最后达到实践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4、建立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
社会实践本身就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社会实践环节的管理各级各类的学校一般都有专门的制度或具体的规定,高等教育法规,中央的文件也明确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作为我们基层组织部门,更应该从更加详细的方面开展工作,比如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领导实施机构,按照课题研究的方式设立社会实践项目的申报制度,社团组织制度,导师指导制度,经费扶持制度,实践成果考核制度等,特别是激励机制,对于富有创新,而且卓有成效的社会实践项目给予综合测评加分,提高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理论课;社会实践能力;作用;措施与路径
一、理论课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作用
高职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说是高职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指保证高职大学生顺利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1]理论课在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是深化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理论课教学质量,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第二,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是促进理论课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高职大学生认识我国国情,增长才干,服务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第三,培养高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检验高职大学生所学专业理论正确与否和促进知识转化为素质的重要环节。高职大学生在校学习主要是理论学习,但高职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是否正确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同时,将高职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关键是看其能否将所学知识用来解决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如果学生们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来解决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说明知识已被自己掌握,已经内化为自身素质。因此,培养高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既是检验高职大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也是促进知识转化为素质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
二、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在理论课教师的共同努力,理论课在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积极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很多高职院校思政课部、学工处和各个院系总支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和打工实践。有的学校把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作为学生必须完成的寒暑假社会实践作业,有的学校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进行评比,对于优秀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给予奖励。第二,把高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纳入理论课教学计划之中,为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制度保证。有的学校把高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纳入理论课教学计划与大纲之中,规定了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定的课时量,确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并且理论课教师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严格的考核,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内容。第三,很多高职院校的思政课部、校学工处等部门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打工等社会实践。在学校思政课部、学工处等部门的鼓励下,很多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外出打工,一方面可以取得一定收入,减少家庭负担;另一方面通过打工了解社会,进行社会实践,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还有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在不影响上课的前提下做社会兼职,这也是进行社会实践,提高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在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对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有关部门不够重视。首先,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其次,对学生的寒暑假社会实践没有作出明确的要求和指导。例如应怎样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怎样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等事先都没有对学生进行培训。同时,有关部门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考评也不够重视,从而挫伤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第二,有的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不重视。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有的学生就是临时在网上下载一份资料,作为自己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交给老师。第三,部分教师对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虽然有的学校在理论课中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落实不够。有的老师只重视课堂的理论教学,而忽视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计划规定的社会实践教学没有得到落实,只是流于形式。有的教师虽然在教学中进行了社会实践教学,但是学校对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没有作出统一规定,学生也没有真正的进行社会实践,而是凭空杜撰了一份社会实践报告,有的甚至直接在网上下载社会实践报告交给老师应付“差事”。我认为,上述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一是在思想上对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有的学校有关部门对社会实践教学监督检查不够,虽然学校将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纳入了教学计划,规定了相应的课时量,但是由于没有进行监督和检查,因而使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计划流于形式。三是经费不足,制约了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计划的落实。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有的时候必须走出校门,深入到农村和企业进行社会实践,这必然需要一定的经费。四是担心高职大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出现意外安全事故。五是少数教师的责任心不够强,对学校教学计划规定的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学任务落实不到位。
三、理论课教学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措施和路径
第一,把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纳入理论课教学计划中,分配一定的课时量,规定社会实践的内容,要求和考核标准,并且作为学生理论课学习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学校有部门要加强对理论课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教学环节的监督和检查。第三,转变思想观念。首先要提高对理论课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要转变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害怕增加学校资金投入的思想。有人认为,要培养高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必须要花费较多的资金。不可否认,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需要一定的投入,但是高职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期间进行社会实践并不需要多少投入。寒暑假是高职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最佳时期,同学们可以回到家乡帮助父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一方面可以成为父母的重要助手,减轻父母的劳动负担,另一方面,也可培养自已的实践能力。同时,高职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在外打工,既可以增加一部分收入,又了解了社会的情况,培养并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第四,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社会的实际,既要讲清理论的基本原理,又要让学生了解社会实际,注重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高职大学生的要求。第五,制定高职大学生寒暑假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的方案,规定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的内容、要求和方法,加强马克思理论课教师对高职大学生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的的指导,通过高职大学生寒暑假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第六,要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需要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社会实践教学法,要建立固定的实践基地,建立马克思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效接轨的机制。
参考文献:
【关键词】社会实践;就业能力;企业;大学生
【Abstract】In today's societ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competition is increasingly intense pressure on employment, followed by a business for a lot of growth in demand for talent,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main force, not as people imagine that have good employment prospects, on the contrary,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creasingly grim. Talent demand and supply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ability dislocation country has drawn wide attention, the community, the paper so from both students and businesses to analyze the problem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for college students on how to improve their employability, enterprise employment system reference.
【Key words】Social practice;Employ ability;Enterprise;College
0 背景
当今社会,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毕业生也越来越多,但是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高校的高招生率伴随而至的是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居高不下的就业压力。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业越来越难;另一方面,企业也因招不到合适的人,尤其对应届毕业生日益增长的不满情绪使一些企业在招聘时设定更高的招聘门槛,招聘条件往往设定为有工作经验者为先。如何解决这样的窘境,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应该主动了解企业用人需求,有针对性的锻炼提升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企业要主动为大学生提供锻炼发展的机会。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现状,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就业能力的影响,为学生,高校,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
1 企业用人标准探讨
就业的最佳原则是职业和能力相匹配,即企业职位的要求与任职者能力素质相符,同时要求企业的回馈与任职者的工作动机也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任职者达到企业所要求的工作能力水平,进一步为企业带来效益。
为了解企业对于应届大学生的接纳程度及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看法,我们制订了调查问卷并对企业进行了走访。本文调查时发送调查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76份。
问卷中,在“企业招聘员工时,是否要求员工有一定工作经验或参加过社会实践”问题中,有四个选项,分别是:A.不要求,B.参加过社会实践即可,C.参加过社会实践并能证明,D.不要求,但要证明自己能力,有176家企业参加了调查,见表1。
从此表可以看出对于能力和社会实际经历不要求的企业仅占18%,绝大多数企业在招聘应届大学生方面还是相当注意能力和社会实践经历的。82%的企业中有35%的企业虽没有要求社会实践经历,但是亦要求大学生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而社会实践又是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企业仅凭面试是无法确切了解你的真正工作能力,你若想在企业做事将能力证明给企业看,也要企业给予机会才行。总而言之,参加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能否获取就业机会的重要因素之一。
问卷中在“企业对招聘员工时,招聘应届毕业生主要是因为”问题中,有四个选项,分别是:A.应届毕业生待遇低,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B.国家对企业招收应届毕业生有一定政策优惠,C.企业主要考虑社会责任,培养新员工,D.企业主要考虑优化员工结构,有176家企业参加了调查,见表2。
表中结果显示企业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的心理,以考虑优化企业员工结构的居多,可见,大学生的加入有利于企业员工结构优化,使员工队伍更加趋向于年轻化,素质也可得到大幅提升,大学生应利用自身这一特点,把握机会;其次是考虑社会责任,为大学生提供提升自身能力的机会,亦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做出努力;还有一部分企业是出于降低经营成本,享受国家相应的优惠政策的考虑才招聘应届生的,可见,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认识到自己在解决应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所起的主要作用,只是单纯从企业角度和自身利益出发,忽略了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对于企业不喜欢招聘应届大学生的原因,其一,企业的用人心理存在偏差;其二,大学生的能力确实达不到企业要求,那么企业为使自己的新员工达到企业要求,更好完成企业目标,要对新员工进行培训,而员工培训势必会耗费巨大的成本。企业以创造利润为目的,注入新鲜血液,也是为了给企业创造效益,而应届毕业生自身的不足使得在很多企业看来招聘应届大学生是得不偿失的。
问卷中,在“贵单位认为应届毕业生存在哪些不足”问题中,有三个选项,分别是:A.心态不稳定,B.能力达不到职位要求,C.不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工作节奏,有176家企业进行了回答,见表3。
从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来看,其实招聘单位对于新毕业的学生的看法并不偏执。企业是能够看到新毕业生身上的优点的,如可塑能力强,充满活力和热情,工作富有激情等等,对于应届生是可以接受的,从表3可以看出,妨碍他们选择应届生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心态,企业可以向应届生提供工作机会但他们忧虑的是应届生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便认为自己有工作经验了,于是选择跳槽或离职。这种情况的人才流失,是企业最不希望看到和面对的,因为在新员工入职初期企业花费的培训成本并没有获得应有的效益,使企业产生了损失。因而应届毕业生身上存在的这些不足在很多企业看来招聘应届生是得不偿失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招聘时强调工作经验就不足为奇了,因为这样招聘来的人,一方面是工作更容易上手,减少培训成本;另一方面,就是他们的心态更稳定,更务实,更脚踏实地,从而使人才流失的概率下降。
大学生存在的种种问题,不管是心态还是能力,还是适应环境的速度,在社会实践中都可以得到锻炼提升。把实践单位当成日后就业的模拟训练场,了解企业环境,运作机制,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和节奏,接受挫折教育,培养自己的良好心态。延长从大学生到职场新员工的心里过渡期,从大学期间就开始调整适应,就会大大降低在就业过程中面对身份转换时的不适应感。他们通过社会实践接触了社会,提前面对将来的工作环境,也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那么在就业过程中就更容易摆正心态,避免眼高手低,放不下身段等种种问题,入职以后能很快的适应工作,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迅速融入工作环境,进入工作状态。
再者通过对下面两张表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企业对能力出色的应届毕业生还是很欢迎的。
问卷中,在“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在成绩与社会实践方面的要求”问题中,有五个选项,分别是:A.成绩优秀,同时社会实践经验丰富,B.成绩优秀,同时有与企业要求相符的实践经历,C.首先考虑社会实践能力,成绩其次,D.成绩一般,E.其他,有176家企业做出了回答,见表4。
在表4中,企业在面对成绩与社会实践经历的的比较时,可看出,成绩优秀固然会吸引企业,但是仅凭此还不足以完全打动企业,若在成绩优秀的同时还能有出色的社会实践经历,那么求职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在表5在面对求职者有出色的社会实践经历的基础上,有90%的企业表示愿意考虑放宽其他方面的要求,也在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
2 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剖析
问卷中,在“在校期间您是否参加过社会实践”问题中,有两个选项,分别是:A.参加过社会实践,B.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有143名同学做出了回答,见表6。
从此表可以看出在校期间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参加社会实践,说明了这部分同学意识到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并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为自己累积经验,提升能力。
另一部分同学并未参与社会实践的原因可在下张表格中得到进一步解释。
问卷中,在“请问您在校期间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原因是”问题中,有四个选项,分别是:A.没有时间,B.认为没有必要,C.没有渠道,D.社会实践内容与期望不符,有35名同学回答了该问题,见表7。
表7中,在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同学中,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不参加社会实践的原因是没有渠道或者认为社会实践内容与期望不符。也就是说大部分同学认识到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也知道利用寒暑假业余时间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但在实际过程中却发现缺少社会实践的机会。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是想对企业,社会有提前的了解,可是有的企业拒绝为大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或者是提供了机会也是把大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使其花费了时间精力,却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这就涉及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一方面企业认为大学生不具备相对应的就业能力,而另一方面在可以很好锻炼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式――社会实践上,企业拒绝提供这样的社会实践机会给大学生。这就涉及到政府的层面,一方面,政府需通过某种激励机制,激励企业接纳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另一方面,政府为补偿企业,提高企业在此方面的积极性也做了包括税收减免,发放大学生社会实践补助等方面的尝试。但这都是较低层次的一些措施,如何进一步激励企业和提高企业接纳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则是下一步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3 结语
一方面,从企业和大学生两个主体来分析,可以看出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影响是很大的。大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提升自身就业能力,亦可通过社会实践来改掉自身的缺点,不断进步。企业既可以招到合适的员工,也可以因为招聘到参加过社会实践而具备相应能力的大学生而节省培训成本。
另一方面,归根到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是单方面使力就可以的,需要关联此问题的多方共同努力才可,谁都不能逃避自己身上的责任。企业不能一味指责招不到合适的员工,应届生综合素质,就业能力太差,也应反思自己有无承担起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而大学生在抱怨就业难,企业招聘条件苛刻的时候,也应反思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有无达到企业的招聘要求。总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要多方不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也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彼此协调,才能敦促问题的最终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