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气象服务意见和建议

对气象服务意见和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气象服务意见和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气象服务意见和建议

对气象服务意见和建议范文第1篇

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二阶段工作指导意见》,意见中指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二阶段的分析

检查阶段是承前启后、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向深入的重要阶段,也是把认识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的关

键阶段。做好这一阶段的各项工作,对于确保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实效至关重要。

该意见要求,省气象局各直属单位要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第二阶段及时开好民主生活会,要紧紧

围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现代气象业务、提高服务水平、促进科学发展”为实践载

体,大力促进陕西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协调发展为主题。各单位要紧扣近年来我省气象事业发展的实践经验,结合本

单位确定的实践载体和工作实际,确定民主生活会主题。

同时,各单位要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学习调研阶段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征求基层职工、服务对象、

班子成员、上级领导、业务部门对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找准影响和制约本单位科学发展的突出

问题、影响部门稳定的突出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方面职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要原汁原味地

进行梳理,真实反映到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中。在开好民主生活的同时,领导班子主要领导要带头谈心,班子成员

之间要相互谈心,交换看法。党员领导干部与分管单位领导之间、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员之间要普遍开展谈心活动,

开诚布公地谈问题、找原因、提意见,认真查找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找党性

党纪党风方面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意见还指出,各单位在搞好以上环节工作的基础上,领导班子召开检查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情况的专题民主生

活会。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领导班子成员要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结合各自分工,积极分析问题、

查找原因、提出建议,肯定对的、坚持好的,纠正错的、调整偏的。

在开好民主生活会的基础上,各直属单位、机关各处室要认真起草好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对近年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分析,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新

认识,今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方向、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和主要举措,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加强领导

干部党风廉政教育和作风建设的具体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分析检查报告要充分反映实际情况,真实体现群

众意愿,更好地凝聚集体智慧,进一步形成领导班子和领导机关、基层单位和干部职工对科学发展观的共识。

同时,各单位、机关各处室要积极组织召开会议讨论修改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报告,对落

实效果进行客观分析。各单位、机关还要积极发动和依靠职工群众找差距,倾听民声、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对领

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

意见中要求,各单位党支部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充分发挥表率作

对气象服务意见和建议范文第2篇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下称《规划纲要》)和《气象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20)》(下称《气象科技规划》),规范和加强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经费项目(以下简称“气象行业专项”)的管理,根据财政部、科技部关于《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试行办法》(财教[**]219号)(下称《试行办法》)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气象行业专项主要支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号),围绕《规划纲要》和《气象科技规划》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开展支撑“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发展的应急性、培育性和基础性科研工作。主要包括:

(一)气象行业应用基础研究;

(二)重大气象技术前期预研究;

(三)气象实用技术研究开发;

(四)国家标准和气象行业重要技术标准研究;

(五)气象监测、检验检测技术研发等。

第三条气象行业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的原则:

(一)气象行业专项支持的项目要面向气象事业发展需求,直接为气象业务和服务提供科技支持。项目要有明确的绩效目标,充分体现气象行业科研的特点、重点和急需,并且与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的项目合理区分层次,做好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衔接。专项经费使用要避免分散,专项下只设项目层次,项目不分解。

(二)气象行业专项经费管理各方权责明确、各负其责,坚持政府决策与专家咨询相结合,实行决策、实施、监督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

(三)严格按照项目的目标和任务,科学合理地编制和安排预算,杜绝随意性。要加强气象科技资源的统筹协调和有效整合。

(四)严格按照国家和中国气象局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将气象行业专项经费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并建立面向结果的追踪问效机制。

第四条根据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类型特点,一般采取择优委托或招标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承担单位一般为中国大陆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事业单位和内资控股企业等。

第五条中国气象局系统外单位承担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的财政资金需占专项经费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由中国气象局确定后报财政部备案。

第二章组织管理体系

第六条中国气象局在财政部、科技部的指导下,组织有关部门、气象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方面的科技、管理、经济等领域专家成立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组成员和其他可能影响公正的人员不得担任委员会委员。委员会可根据需要设立若干专家组协助工作。

委员会成员不少于9人,其中气象部门系统以外的人员占40%及以上,委员会主任由中国气象局领导担任。委员会成员名单报财政部、科技部备案。

第七条设委员会办公室,挂靠中国气象局有关职能司,为委员会办事机构,具体办理委员会交办的日常事务。

第八条中国气象局负责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的组织、管理与实施,其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气象行业科技发展规划;

(二)负责委员会的组建和管理工作;

(三)负责征集气象科技发展需求,建立项目建议库;

(四)建立项目评审专家库,建立并完善评审专家遴选、回避、信用和问责制度;

(五)审核委员会提交的项目建议;

(六)组织项目实施方案的评审和协作攻关,提出项目年度预算安排建议方案;

(七)确定项目承担单位,签定项目任务书;

(八)协调项目执行中的重大问题,组织项目监督检查、财务审计、项目验收和对项目经费的绩效考评,成果管理。

第九条委员会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气象科技发展规划,提出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建议;

(二)提出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承担单位建议;

(三)对项目执行的全过程发挥咨询评议作用;

(四)受中国气象局委托,参与气象行业专项项目管理工作。

第十条项目承担单位主要职责是:

(一)按要求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预算;

(二)按照签定的项目任务书内容具体实施项目,按规定管理和使用项目经费,落实项目约定支付的自筹经费及其它配套条件;

(三)接受监督检查、验收和绩效考评,及时报告执行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四)在项目实施前与各参与单位签定协议,明确对项目执行中产生的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权属;

(五)按要求进行成果登记,并对项目形成的成果资料(包括技术报告、论文、数据、评价报告等)进行归档,推动项目成果应用、转化及推广。

第三章项目申报及其预算审批

第十一条中国气象局结合《规划纲要》的目标和任务,紧密围绕气象工作的重点及气象科技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国家五年规划期第一年制定本行业科技发展规划,报送科技部和财政部备案。

第十二条委员会依据气象科技的总体布局和发展需求,提出科研开发需求和重点项目建议。

第十三条委员会办公室根据委员会建议,结合《规划纲要》和《气象科技规划》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结合气象业务和服务发展需求,公开征集项目建议,形成气象行业专项备选项目建议库。

第十四条委员会对委员会办公室提交的备选项目建议库进行评议,并根据气象行业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实际需求,提出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建议。

第十五条中国气象局对委员会提出的项目建议进行审核,于每年的4月底前报科技部、财政部。

第十六条中国气象局根据科技部的反馈意见,委托委员会对项目进行调整,并由委员会提出项目承担单位选择方式建议报中国气象局。

第十七条中国气象局根据委员会提出的项目承担单位选择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组织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预算。

第十八条中国气象局组织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评审。

第十九条中国气象局根据评审评估结果,提出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预算安排建议,按照优先顺序排序后于每年7月底前一并报送财政部。

第二十条中国气象局根据财政部批复的项目总预算,与项目承担单位签定项目任务书,下达项目总预算,并纳入全国科研项目预算管理数据库统一管理,分年度滚动安排。

第二十一条中国气象局根据财政部部门预算编制的要求和批复的项目总预算及年度预算,在部门预算“一上”时报送项目年度预算。

第二十二条中国气象局根据财政部批复的年度经费预算安排项目承担单位年度经费预算。

第二十三条实行招标投标管理的项目,按照国家招投标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预算安排鼓励实行“项目先启动、依据成果后补助”的方式。

第四章项目申请有关要求

第二十五条专项申请者人要求

(1)项目负责人年龄不超过55岁,院士不超过65岁,应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有固定工作单位,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开拓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无不良科研行为,主持或参加过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

(2)每人作为专项项目负责人只能承担一项,并最多只能以参加者或合作者的身份再参加一项项目。每人作为参加人参加的项目不得超过三项。

(3)已获支持尚未结题的,不能申请主持新项目。

(4)前一个承担项目未通过财务验收或业务验收的不得申请。

第二十六条项目建议的要求

(一)面向气象业务、服务、行业管理对科技支撑的需求;

(二)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考核指标,完成后能直接投入应用或具有较强应用前景;

(三)与国家科技计划及其他科研计划层次区分清楚,避免交叉重复;

项目建议书主要内容包括:

(一)立项的必要性、紧迫性;

(二)与规划纲要、国家科技计划、专项之间的衔接;

(三)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

(四)项目研究任务及技术路线、难点、创新点;

(五)建议承担单位及产生方式、前期研究基础;

(六)项目研究周期及工作计划安排。

第二十七条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

项目实施方案应技术路线清楚,研究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任务明确,绩效目标和考核指标明确,具备可操作性。

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概述

(二)项目总体目标、年度目标;

(三)项目研究任务、技术路线和组织实施方式;

(四)项目分年度实施方案;

(五)项目承担单位已有科研条件;

(六)项目组主要成员信息;

(七)科技成果共享方案。

第二十八条项目经费开支和预算编制按《试行办法》要求执行。

第五章项目实施及其预算执行

第二十九条实行项目专家负责制,项目承担单位根据批复的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预算与中国气象局签订项目任务书,签订后由第一承担单位监督组织具体实施。

第三十条项目执行过程中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的,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及时报中国气象局:

(一)市场、技术等情况发生重大变动,造成项目原定目标及技术路线需要修改;

(二)项目依托的工程已不能继续实施;

(三)项目负责人调动单位、项目或项目承担单位变更;

(四)其他不可抗拒因素,致使研究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第三十一条需要调整或撤销的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提出书面意见,报中国气象局核准后执行。必要时,中国气象局可根据实施情况及专家评估意见等直接进行调整。

第三十二条需要撤销的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对已开展工作、经费使用、已购置设备仪器、阶段性成果、知识产权等情况做出书面报告报中国气象局核查备案。

第三十三条项目经费的拨付按照财政资金支付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经费使用中涉及政府采购的,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项目预算执行的有关问题按照《试行办法》要求执行。

第三十五条气象行业专项形成的固定资产属国有资产,一般由项目承担单位进行管理和使用,中国气象局有权调配用于相关科研开发。气象行业专项形成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气象行业专项实施中所需的仪器设备应当尽量采取共享方式取得。气象行业专项形成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学数据、自然科技资源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放共享,以减少重复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建立规范、健全的项目科学数据记录和报告制度,并按照中国气象局的要求及时上报项目有关数据。

第六章项目验收与绩效考评

第三十六条中国气象局结合《试行办法》就财务审计和财务验收的要求,逐步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的绩效考评制度和项目成果管理制度。

第三十七条中国气象局按照《试行办法》的规定负责组织项目验收和绩效考评。验收和绩效考评的结果将作为项目承担单位预算规模调整以及未来项目立项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八条滚动执行项目应在每年第四季度,按照项目任务书和年度实施协议,撰写年度执行情况报告,并提交财务支出明细,拟定下年度实施方案。中国气象局对项目承担单位提交的报告和方案进行评估。未通过评估的,视情况调整下年度经费额度,情节严重的将中止项目执行并做相应处理。

第三十九条项目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在3个月内向中国气象局提出项目验收申请。项目验收分为财务验收和业务验收两个阶段,财务验收是进行业务验收的前提。

中国气象局负责组织对项目进行财务审计与财务验收,财务审计是财务验收的重要依据。有关财务审计和财务验收的具体要求,参见《试行办法》。

第四十条财务验收完成后,中国气象局组织业务验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不得通过业务验收:

(一)项目目标任务完成不到85%;

(二)所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不真实,存在弄虚作假;

(三)未经申请或批准,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等发生变更;

(四)超过下达的项目任务执行年限半年以上未完成,并且事先未做出说明。

第四十一条项目承担单位如对验收结果存在异议,可向中国气象局书面申请进行复议。需要复议的项目,应在首次验收后的半年内,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或提交材料,再次提出验收申请。未再提出申请或未按要求进行改进或提交材料,视同不通过验收。

第四十二条项目通过验收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在一个月内及时办理财务结账手续。项目经费如有结余,应当及时全额上缴中国气象局,由中国气象局按照财政部关于结余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三条项目验收结论由中国气象局书面通知项目承担单位,除有保密要求外,向社会公示。

第七章监督管理

第四十四条未通过验收的项目,或不按照规定及时上缴结余经费的,中国气象局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通报,并取消有关单位或个人今后三年内申请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的资格。

第四十五条对不按时上报年度报告材料或信息,以及不接受监督检查的项目,采取缓拨、减拨、停拨经费等措施,要求项目承担单位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项目,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追回已拨付经费,取消其参与气象行业专项经费项目资格等处理。

第四十六条对于不按规定管理和使用专项经费、不及时编报决算、不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的项目承担单位,中国气象局将会同财政部予以停拨经费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可以终止项目。

第四十七条项目负责人弄虚作假,剽窃他人科技成果的,一经查出,撤销立项,追回已拨付项目经费,并向社会公开,取消其承担或参与气象行业专项的资格。

第八章附则

对气象服务意见和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培训;评估;评价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气象培训作为气象基本业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气象系统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培训评估作为气象培训业务的基本组成部分,在改进培训项目设计、客观评价培训效果、发挥决策咨询功能三个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一、气象培训评估业务现状

在气象培训评估中,引进应用柯氏培训评估理论模型并结合气象培训特点,探索实践气象培训评估工作。在全部面授班型都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的基础上,开展了对全国气象部门预报员轮训和全国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两个全国性轮训项目的反应、学习、行为、结果四个层面的全面评估,逐步开展对全国性培训项目、上岗培训项目、探索性的培训项目及成熟性的培训项目的全面评估,并正在探索气象培训效益评估。随着气象培训评估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探索,气象培训评估工作正在日趋完善,教学质量评估针对性越来越强,培训效果评估工作正在从临时性、阶段性工作向常态化的业务过渡,开始进行培训效益评估的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并在实践中探索应用。

二、气象培训评估业务体系建设的探索

科学、严密、规范及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程序,是培训评估科学、客观的最直接的保证。通过近年来培训评估业务的实践,在柯氏评估思想的指导下,气象教育培训评估结合气象培训工作的特点,总结探索了气象培训评估业务的评估策划、评估实施以及评估应用三个关键环节,把气象教育培训评估活动的各项内容,按照先后顺序有机的组织在一起,形成气象教育培训评估业务体系。

(一)评估策划

气象培训评估策划阶段主要完成两项目标任务:一是确定评估目标;二是设计评估方案。

1.确定评估目标

评估目标是评估方案设计依据。在气象培训评估工作中,为了科学制定培训评估目标,评估人员需全面理解计划评估班型的培训目标,参与到培训班教学计划制定及培训前期筹备过程中。通过培训策划阶段核心工作环节的参与,结合培训工作实际,确定评估要实现的目的及达到的效果。

2.设计评估方案

评估方案是评估实施的依据。在气象培训评估工作中,评估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七个要素:

一是描述评估目标。准确描述评估要实现的目标,便于领导、评估人员及相关人员了解本次评估的目的。

二是确定评估对象。明确界定评估的班型、班次、相关学员及学员所在单位、上级单位、服务单位等具体在本次评估中要评估的对象。

三是确定评估层次。明确在现有的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和效益层五个评估业务层级中,评估要具体执行到哪个层级。

四是确定数据获取及处理方法。明确采用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小组访谈、焦点访谈等一种或几种评估中计划采用的数据获取方法及评估中拟采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五是制定评估进度计划。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明确评估工作的进度计划。

六是制定人员和预算计划。明确承担评估工作的人员及相关的经费预算计划。

七是设计调查问卷。问卷调查是气象培训评估中的一个最重要获取数据的方法。在评估策划阶段,需根据评估目标,完成调查问卷的起草工作。

在完成上述基础工作后,开展专家咨询,对评估策划工作进行质疑、论证和不断的修订完善,确保评估的科学性、可行性及针对性。

(二)评估实施

评估实施阶段主要是根据前期设计的评估方案,完成具体的评估任务。评估实施阶段主要有三项目标任务:一是评估人员要进行培训班跟班,参与核心教学环节;二是在培训班结束时,完成反应层和学习层评估;三是在培训班结束半年后,完成行为层、结果层和效益层评估。

1.培训班跟班,参与核心教学环节

评估人员进行培训班跟班,参与核心教学环节,是做好培训评估的最基本的前提。评估人员在进行培训班跟班过程中,主要是掌握培训班实施运行过程中的基本情况,包括了解学员的基本信息和了解教师及学员对培训班的意见及建议,为后续进行评估分析及评估报告撰写做好数据收集工作。另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确定培训后评估的重点跟踪对象,为培训后效果评估做好基础工作,这是确保培训后效果评估客观有效的可靠方式。

2.反应层及学习层评估

培训班结束后,根据前期确定的数据获取方式及评估人员根本情况及来自培训班的一手资料,及时进行反应层及学习层评估。反应层评估主要是了解学员对培训设计、培训安排、培训内容、培训教材、教学方式方法、师资素质、培训保障等的观点、看法,了解培训中存在的不足,获取学员对改进培训的意见及建议。学习层评估主要是了解学员对所传授知识、技能等的掌握情况。在实施反应层和学习层评估过程中,注重形成性评价,随时跟踪每个培训班收集学员的意见及建议,结合问卷调查,撰写评估报告,评估报告逐渐开始在培训内容、方式、对象调整等方面发挥作用,成为培训班改进的依据。

3.行为层及结果层评估

在培训班结束半年后,实施行为层和结果层评估,了解培训后学员行为转变程度、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及培训对业务的促进情况,掌握培训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的效用。在行为层与结果层评估中,注重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行为层与结果层评估,客观评价培训效果。

4.效益层评估

针对需要开展效益评估的培训项目,在进行行为层及结果层评估的同时,进行效益层评估。效益层评估主要是通过核算培训收益与培训成本的比例,计算培训带来的经济效益。目前正在探索以新一代天气雷达培训为例,估算气象培训的投入产出比。

(三)评估应用

科学、客观、全面的完成反应、学习、行为、结果、效益五个层次的评估后,撰写评估报告,评价培训班的质量、效果和效益,同时根据评估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及建议,为培训班改进相关培训班教学计划制定及相关决策制定提供支持。

三、气象培训评估业务未来发展设想

气象培训评估从最初的教学质量调查,发展到将国际上的培训评估理论模型引进应用到气象培训评估工作中,并结合气象培训的实际特点,开展了反应、学习、行为、结果四个层次的评估,探索进行气象培训效益评估,进行了一定的培训理论及技术方法研究,初步建立了培训评估业务流程,评估业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未来气象培训评估将在基础数据积累、评估系统构建与开发、评估理论研究、评估数据处理方法研究及应用、评估业务完善、评估结果应用六个方面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不断完善符合气象培训工作实际的气象培训评估业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马旭玲,林秀芳.气象培训评估业务现状与展望[J].继续教育,2013,(7).

[2]范柏乃,阮连法.干部教育培训绩效的评估指标、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对气象服务意见和建议范文第4篇

(福建省浦城县气象局 福建 浦城 353400)

摘 要: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站日常基本工作之一,也是重要工作。可以说,气象观测质量直接影响着气象服务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气象观测业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随着改革而来的问题也不断增多。鉴于此种情况,文章以某气象局为例,从其观测改革必要性出发,分析改革后气象观测业务面临的问题,提出有关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发展;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P421.2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5.026

依据中国气象局的统一规划,各地气象局逐渐进行了改革工作,随着改革深入,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做出了一系列调整。改革之后的气象观测业务不仅对气象观测的实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气象观测技术和气象观测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优化改革后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以提高本市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提高气象服务质量。

1 地面气象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在日常工业生产建设中需要用到气象服务,而且在人们出行等日常活动中也逐渐参照气象服务。所以说,气象服务在人们生产生活中逐渐占据重要位置。人们在选择气象服务不但要求其具有准确性,还必须具有实效性。此外,更多高新软件科技的产生给传统的气象服务带来了巨大挑战。

以本市某气象局来说,虽然已经基本实现了气象自动观测,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也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在部分观测工作中仍然需要使用传统人工观测方法,降低了工作效率,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在编写气象电报和地面观测记录等工作中也仍使用着传统方式,没有将自动观测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些问题都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额外的人工工作量。简单来说,就是目前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无法适应时代的进步,在新科技面前稍显落后,所以对地面观测业务的改革工作势在必行。

2 改革后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现存问题

2.1 观测技术水平不高

现阶段,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经过改革工作之后,对云和某些天气现象的观测技术还未实现完全的自动化观测,其中有很多观测内容还需要人工判断。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人工观测的主观性过强,不可避免会产生小误差,而且人工观测的次数有限,难以保证观测的科学准确性,所以在人工扶持观测过程中,有很多观测数据不能够使用,不仅浪费了人资力量,也降低了工作效率。此外,一些仪器开发设备不够完善,不能为自动化检测提供支持。这些技术问题都影响着地面气象观测技术水平。

2.2 观测数据量繁琐,难以保证实效性

目前,有关地面气象观测的软件广泛使用在气象服务工作中,所以传统5码报文已经不再使用,而是使用新型的长Z文件,其中包括了很多气象观测数据。使用的自动化软件一般在整点4分钟后就可传送数据。可见,在改革之后对地面观测业务的实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提出高实效性的同时,相关观测人员就要对数据进行严格检测,这对观测人员的工作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2.3 地面气象观测人才力量不足

随着地面气象观测改革任务的落实,很多观测人员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气象观测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在人工观测向自动化观测转变时期,气象观测人员的思想意识和观测技术尤为重要。在改革后,需要一大批符合自动化观测水平的观测人员。然而就目前气象局的观测人员构成来看,观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改革后要求差距较大。

主要表现为:气象观测员的年龄偏大,思想意识落后,专业素质不高,现有的观测技术不能完全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所以在此情况下急需提高气象观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对气象观测人员作出整体调整。

2.4 观测工作流程需要完善

地面气象观测不是一项简单工作,数据的收集到传输和等众多环节比较繁琐。气象局对工作流程和工作质量等多方面的控制还不到位,也就是说对工作质量的保障力不强,从而使观测数据得不到有效保证,最终影响气象服务的整体水平。

2.5 运行模式有待调整

传统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是以人工观测为主要方式展开,但是随着改革变化,地面气象观测基本实现了自动化观测,提高了获取数据的有效性。但在实际中,地面观测业务的基本运行模式并没有发生较大改变,仍然以自动化观测和人工观测等多种方式共同存在,这样就没有从根本上解放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没有完全发挥自动化观测的作用。

3 提高地面观测业务技术的意见

为了进一步在地面观测业务中深入落实改革意见,保证地面观测业务在改革要求下能够更好更顺利进行,本文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改善地面观测业务,保证气象服务水准。

3.1 提高改革思想意识

上文已提到地面观测业务改革的必要性,改革对地面观测业务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有关气象局应该以提高地面气象观测质量为主,积极落实改革发展建议。为了保证地面气象观测改革的有效性,首先应该转变观测人员的基本思想,将改革的主要思想贯彻到观测人员的意识中去,使其充分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提高观测人员工作责任感与自觉性,从基础上保证改革在地面气象观测中顺利进行。

3.2 重视服务需求

气象服务是为社会大众提供的,所以地面气象观测必须要以服务需求作为主要指导目标,尤其是在改革的推动下,更要深化这一思想。使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气象服务,合理调整气象规划服务,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保证气象观测业务质量。

3.3 提高观测人员的业务水平

在改革的背景下,观测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必须提升一个新高度,高素质的观测人员才能够有效掌握自动化观测技术,熟练使用自动化仪器,提高观测数据的有效性。高素质人才是地面气象业务改革的必要条件和支持动力。相关部门要定期组织观测人员进行业务学习,使其全面掌握气象观测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术。此外,需尽快加强观测人员的实践能力,使其具有实际观测业务能力,有效应对现实中的基本问题。从做好观测人员的培训工作入手,提高观测队伍的整体水平。为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提供长久发展的动力。

3.4 加强管理体制

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健全的监督管理体制,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当然也不例外。从观测人员入手,保证观测人员工作严谨性,建立有效的业务监管制度,保证观测人员按制度工作,避免违规操作。狠抓气象观测纪律,确保观测人员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工作中,避免疏忽导致的气象观测问题。建立奖赏制度,明确观测人员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严格守纪。通过采取有效的管理体制保证地面气象观测质量。

4 结语

近年来,气象服务已经成为了社会日常生产和人们生活出行必不可少的参照依据,气象服务在社会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改革措施的深入,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也面临着种种问题。面对这一情况,培养改革意识,提高观测人员业务水平,建立健全监管水平等方法能够促进在改革背景下地面观测业务的发展。在实际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有关人员还需要结合实际观测情况及自身实践经验水平,综合改革思想全面提升地面气象观测质量,为我国气象服务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 林铂岷,黄红辉,黄菊.应对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的一些措施[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2(6)

2 沙依拉·哈吉白,夏买提·赛依提.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后面临的问题及建议[J].北京农业,2014(8)

3 周柳丽,曾建平,黄金石,等.浅谈如何适应地面测报业务改革[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3(6)

4 张淑莹,魏正全,彭俊峰.地面观测业务改革调整给气象观测工作带来的变化[J].贵州气象,2013(8)

对气象服务意见和建议范文第5篇

中国的门户网站正处于以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为主导的发展时期,加强网站的服务质量建设是当前的工作重心。气象门户网站既是相关气象部门对外交流和形象宣传的平台,也是气象信息、使公众获得所需数据的重要渠道。本文对目前的服务型气象门户网站进行思考,总结其特点,提出服务型气象门户网站的功能模型和设计特点,升级服务方式,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关键词】服务型网站 气象门户网站 网站设计与建设

服务型气象门户网站是气象科技服务面向社会的主要窗口,现阶段正由单纯的信息式向公众互动参与式迈进,形成良性互动的美好格局。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公众对于气象信息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对信息多样程度和咨询效率的要求也有了巨大的提高,对建设服务型气象网站提出了新的要求。

1 特点

服务型气象门户网站要实现真正的为民众服务,其特点就应具备相应的服务元素和创新元素,总结服务型气象门户网站的几个主要特点如下:

(1)信息及时。服务型气象门户网站要想吸引更多的用户,应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信息获取的便捷性。

(2)良好的互动。服务型气象门户网站需要设置互动板块,如咨询问答、留言建议等,有利于加强民众与政府的交流,进一步提升网站的水平;同时可以整合其他的信息传输渠道,利用便携式设备按照用户的需求推送特定信息。

(3)重视用户体验。当今时代,各类产品都更加注重用户的体验感,让用户轻松体验到科技带来的便捷。

2 功能设计

服务型气象信息的产品主要包括各种气象实况、历史气象资料、预警预报服务和贴近公众学习、工作、生活需求的农业、旅游、灾害预报、赛事指导、生态环境等气象服务信息。

(1)常用类气象信息服务。气象预报:三天、七天等短期长期的国内外各大城市天气预报查询,气温变化曲线图,24-48小时降水量预报,以及数值预报形势等专家用图。短时天气警报,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旅游气象预报,pm值、紫外线、环境等方面的天气指数预报。气象要素实况:环境预报、降雨量实况、温度实况、卫星云图、雷达图、自动站资料、遥感资料,雷达回波图、全省主要城市天气实况――包括气象观测站点的气温、降水、能见度、风向风速、气压等实时气象要素查询。气象历史资料:提供气象检测和预测站点历史上任意时段和日期的最高、最低气温、降水量、平均温度等气象要素。月度或年度气候信息:包括气温距平、降水百分率等气候分析与月预测产品,全国主要城市历史气候背景资料。

(2)公众指导教育服务。定期更新一下热点专题,对广大民众进行气象科技、环境气象、旅游气象、气象与健康、气象与农业和养殖业等方面的科普。并提供科普书籍、影像的下载。

(3)管理信息模块。给民众提供气象系统内各级单位的信息资料,包括单位基本情况介绍、机构组成、领导组织、联系电话、地址等。同时也对气象部门进行简讯报道,国家、省及气象部门防灾减灾政策、工作的最新动态,气象部门关于防灾减灾和公众服务的管理工作介绍等。

(4)新闻模块。集中各种气象新闻,包括防灾减灾、科研教育、科技服务、政策法规、文明建设、神州气象、台站风貌、气象科普等人文栏目。

(5)互动模块。评价留言板:实现访客与网站工作人员的交流,收集群众的反馈,顺应市场发展的规律,改进产品,提高服务。

还可以开设意见信箱、咨询投诉、在线访谈、微信微博接口、网上调查和投票等功能。

3 页面设计

网站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层次清晰,简洁干练。布局上要简单,不要有太多、太大的动画和广告,内容上要主次分明,言简意赅。

(1)首页设计要简单出彩。首页是网站的门面,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将热点消息和留言放到醒目位置,利于调动公众的积极性,及时反馈对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不断的改进服务产品、提高服务质量。

(2)标志鲜明。一个成功的网站需要有自己的标准,也就是大家所说的Logo。Logo是站点特色和内涵的集中体现,因此要设计的有特色,让用户印象深刻,见到就能想起。

(3)色彩雅致舒适。网站给人的第一印象来自色彩视觉,确定网站的色彩基调相当重要。色彩要用于网站的标志、标题、主菜单和主色块,给人整体统一的感觉。字体色也要便于阅读。可以对主体或重要消息运用强烈的对比色,但整体的原则是淡雅宜人。

4 常用技术

目前的服务型门户网站有很多是采用ASP+SQL+IIS的建站模式,具有技术成熟、管理简单、源代码通俗易懂、维护方便的特点。

网站通过Dreamweaver、FrontPage等网页编辑开发工具进行开发;结合Java开发语言和Javascript或VBscript开发脚本进行功能模块的实现,网页外观可以通过Flash和Photoshop进行美化和设计;网站后台数据库模块则可以使用C#或C++语言进行开发,提供Oracle或SQL数据库的接口,实现数据的快速便捷存取与检索。

5 结语

服务型气象门户网站要达到对海量数据的科学收集、筛选、分类、及时更新,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为便捷的查询手段,更加及时公开、更新相关信息,提升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网站部门可以更灵活、准确、高效、智能的多样化气象产品;客户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查询所需的气象产品,或者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互动。

参考文献

[1]傅希德,唐俊,徐静等.基于WebGIS 技术的专业气象服务网站业务系统[J].水电能源科学,2011,29(8):128-130.

[2]郝永晶.平定县气象服务网站设计及气象数据处理[D].电子科技大学,2013.

[3]朱斌,吴智君,姜殿荣.柳州气象信息服务网站设计[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1,32(2):100-102.

[4]罗雪玲.市(州)级气象台公共气象服务与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