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创新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新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创新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土木工程;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5001704“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推进高等工程教育适应中国新型工业化和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是中国高等工程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1]。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有关学者在制定本科层次工程师培养的通用标准中明确提出,创新意识和开发设计能力是“卓越计划“高校工程专业4年制本科毕业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一个基本要求,同时指出作为本科层次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除了实践能力外,重点应放在创新意识的培养,而不能“跨越式”地谈创新能力的培养[2]。基于“卓越计划”下的工科专业本科层次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主要不同在于:一是更加突出了创新意识培养的前提是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以此作为必要条件;二是创新意识作为“卓越计划”对本科生提出的11条基本要求之一,与其他要求存在着相互关联,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构成要素;三是“卓越计划”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体现了本科、硕士和博士不同层面的基本要求,更加明确了以“胜任在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和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2]”为本科层次培养目标下的“较强创新意识“的培养,而非硕士层面的“开拓创新意识”和博士层面的“具有工程创新能力”。

基于“卓越计划”对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重点分析土木工程专业在本科生创新意识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并探讨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深化实践教学等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以形成的前提[3]。总书记强调: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人才”。过去近30年,中国基本建设得到飞速发展,被国际建筑界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工地”,土木工程领域成果丰硕,“施工技术已有部分项目赶上或超过了发达国家,在总体上也正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4]。但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方面并未有很大突破,中国科学院一项调查表明:中国工程科学方面的原创性创新成果少,工程技术上模仿性创新不够,拥有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产品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5]。这与当前工程教育中创新意识培养不足或缺失不无关系[6]。显然,教育部启动“卓越计划”正恰当其时,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更是“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和教学中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探索也是土木工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

二、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建设人才的重任,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毕业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偏重知识教育,忽视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培养的现象在高等教育中依然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

(一)重视应试能力,忽视综合素质培养

传统教育观念下实施的应试教育把考试和升学作为主要教育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片面强调高分和高升学率。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知识的机械性记忆和重现成为重要内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基本得不到重视。

(二)重视理论教育,忽视实践环节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注重实践,学会如何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这是土木工程专业特点与内涵要求。然而,长期以来受传统封闭式教学理念的束缚,片面强调对教材知识、经验理论的把握,忽视将理论与生产实践及实际工程相结合,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单一,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学生常处于被动地位。

(三)重视共性培养,轻视个性发展

传统教育模式下整体划一的人才培养方式和高等教育扩招带来的人才培养批量化[7],已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天性,很少注意学生的针对性、可接受性、多样性和差异性。

(四)重视教师主导,忽视学生主体

创新欲望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内在动力,然而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过程单向化培养模式下,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学生独特思想常遭到批判和挑剔。学生未意识到学习目标的多重性,追求真知的动力缺乏,更感受不到创新的乐趣。

三、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意识培养途径与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卓越计划”实施呈现的三个鲜明特点之一[7],更是其目标与要求。河南工业大学作为教育部第二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之一,至启动以来,按照有关要求进行了有关教育教学改革,笔者结合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实际,从优化课程体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深化实践教学三个方面探讨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一)课程体系优化

课程体系对人才培养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作用,优化课程体系内容,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起着很大作用[8]。以往土木工程课程体系过分注重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三大模块,忽视了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的选修课程模块,学生缺少创新意识培养的机会。基于此,在课程体系改革上,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原则,加强文理渗透和理工结合,重点作了如下优化。

一是,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通识平台、学科平台、专业平台和实践环节(具体学分构成详见表1)。

二是,通过整合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内容,精简原计划必修课程内容和数量,增加土木工程专业新技术及前沿选修课,适当增加以工程经济、项目管理、工程法律法规、人文与社会科学为主的选修课。

三是,以开放性创新实验教学方式,将教师最新科研成果纳入创新实践培养环节,增加工程实践课程内容。这样使课程体系中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课更好地相互协调,为学生自主设计学业计划,实现个性发展,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更大发展空间,更好地符合知识结构的要求及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要求。

(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在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的各个环节中,以教师传授课堂教学占比最大,因此加强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并对学生持续、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为此重点进行了以下三点课堂教学改革: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根据课程特点和自身实际进行课堂教学组织和设计,深入研究教材,及时补充最新研究成果,精练授课内容,增加学生自学和课堂讨论内容和学时。二是,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联想,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通过各种浅显工程实例,使学生产生联想,加强基本理论理解与创新意识培养。三是,要设计具有创新意识的综合性题目,进行小组讨论,要求学生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充分利用所学基本理论与知识研究讨论,撰写报告并进行汇报答辩。在此环节,追求过程享受,让学生体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带来的乐趣,开拓学生思维,探索未知。

(三)实践教学

实践环节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与课堂教学不同,可以使学生得到直接集中的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来源于实践,创新能力是在不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9]。目前,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四年)设置的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卓越计划“对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基本要求,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了实践教学。

一是,推进实践课程内容的改革和创新。针对材料力学、土力学、建筑材料、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等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逐步减少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想象空间进行方案设计,并动手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启发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是,依托行业和省内外工程设计施工企业,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通过学生到企业去实践、学习、锻炼,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选取专业素质较高的学生,按照具体工程项目要求进行校企联合毕业设计,收到了良好效果。例如:2011届土木工程专业约25%毕业生的设计题目源自实际工程项目,并在正从事着设计任务的指导教师带领下,通过必要任务分解,学生按照正式施工图要求进行设计,毕业答辩时,优秀毕业设计均来自这批学生。

三是,将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纳入正常的实践教学中,结合“挑战杯”竞赛、结构设计大赛、力学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建立工程实践科技创新环境平台,将创新活动赛事、教师科研活动、专业前沿和热点问题作为创新活动内容,按照不同年级和层次定期开展创新活动,锻炼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例如:由学院教师指导的第十二届“挑战杯”科技竞赛作品—《非规则球形网架结构构型原理与方法及其力学性能数值模拟》,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和专业前沿,由大四、大三和大二不同年级学生,土木工程、建筑学和力学不同专业学生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取得了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

四、结语

创新意识是“卓越计划”对高校工程专业4年制本科毕业生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卓越工程师”应有的基本素质。研究专业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高校应将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转变观念,在课程体系建设、课堂教学组织与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深化改革与实践,为提高学生整体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型土木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Z].2011

[2]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2-29.

[3] 宋佩维.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1(7):25-27.

[4] 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上海建筑施工新技术[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 张玉娥,白宝鸿.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高等建筑教育,2005,14(3):16-18.

[6] 应惠清,顾浩声,俞国凤.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加强创新意识培养的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1):55-58.

[7] 周懿.谈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所存在的主要问题[J].科教导刊,2010(3):20-21.

[8] 郑杨.卓越工程师培养恰当其时[N].经济日报,2011-2-26(3).

[9] 易萍华,邓治平.土木工程专业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1):38-41.

[10]施菊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与实施[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5):179-181.

Innovative ideology cultivation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ed in civil engineering

XU Qikeng, ZHANG Hao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01, Henan Province, P. R. China)

创新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主体性;大学生;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3-0019-02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自主创新成为社会进步的内在需要,创新型人才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未来的生力军,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创新意识已成为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组织部分。如何进行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认为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发展人就要发展人的本质属性。以主体性的视角探讨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为教育、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一、主体性和创新意识的基本内涵

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它是在人作为活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体现的,具体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基本特征。首先,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主性是主体性的首要表现。人的自主性是指主体在主客体的对象性活动中自己主宰自己的本质力量,自己选择客体以及发展方向,体现着主体对自身及客体的支配权。“主体性本质上是主体在与客体的关系中所呈现的能动性”。其次,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能动性是指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能够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客体和改造客体,对客体发挥作用和影响,而不是消极、被动地认识和实践。如果说自主性侧重于主体权利,表现为主体对活动诸要素的占有和支配,那么能动性就侧重于主体能力,表现为主体活动的自觉选择和能动改造。再次,主体性表现在主体的创造性。创造性是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正是人的创造性活动,使人成为活动主体,且与动物分离开来,也正是有了创造性,人的主体性才显现得越来越强。

对于创新意识,在相关资料中尚无完全统一的说法。综合各种表述,创新意识有驱使个体进行创新行为的心理动机的含义,是心理上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推动力。有着求真求知的主动意识、追求新异事物和真知灼见的强烈欲望,大胆质疑、标新立异的思想观念,不满现状、勇于开拓的奋斗精神。与创新思维比较,创新性思维的本质在于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而创新意识作为内在的驱动力,更多地处于感性阶段。另外,创新意识是引起创新思维的前提和条件,创新思维是创新意识的必然结果,二者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人的主体性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在分析创新意识和主体性两者内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创新意识和主体性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1. 确立主体地位是形成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

“人的发展必须先靠主体性的发挥来获得,人的主体地位也是在主体性发挥过程中呈现。”对于形成创新意识,确立主体地位是一个重要前提。当人们用已有的方法和手段仍无法使心理恢复平衡时,就可能寻找新的方法和手段或革新旧的方法和手段,这种意识就是创新需要的意识,即“问题意识”。它是创新的最初动因和原动力。岳晓东教授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中指出,当前学生创新中存在的两个主要障碍是思维标准化和知识无活动力化。特别是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思维标准化的情况更加严重,思维标准化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起到功能固着、权威迷信、思维惰性等负面影响。主体地位的确立,才能保障主体权利的实施,也才能保障主体性的发展。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确定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人,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师生教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主体性的发展,为形成创新意识提供基础。

2. 形成主体意识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

主体意识是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包括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只有当他能够自主活动并意识到自己活动所具有的社会意义时,他才最终成为主体。只有在这时,他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并不断学会按照自我的意愿,同时也按照社会的要求来设计自我、完善自我、创造自我、造福社会和人类,将自我变成真正的实践主体。主体意识越强,参与自我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越大,从而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力量,不断地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从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内涵来看,没有主体意识,是不可能产生满足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而进行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也不可能产生独立思考的主动意识、发表独特见解的意识。

3. 人的主体性发展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

人的主体性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主体性发展好的人,就会做自己发展的主人,就会主动地发展自己。正是在主体性发展的过程中,人对自身逐渐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且进行自我改造;也是在主体性发展的历程中,人能动地适应、改造外在客观世界,而不是被动地受外在世界的支配。主体性的发展过程,就是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外在世界的改造过程,也是不断创新、突破的过程。主体性发展得好,就会主动关心自身、社会、外在世界的发展,关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关心问题的解决,发扬对出现的各种现象质疑的精神,并产生解决困难的内在动力,这也正促进了创新意识的形成。

4. 创新意识是主体性发展的高度体现

创新意识作为驱使个体进行创新行为的心理动机,是与创新有关的一切思维与活动的起点。“创新意识的实质就是问题意识”,强烈的问题意识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创新。人的主体性具有一些比较稳定的外在表现,如人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创新性等,对学生来说,在学习活动中独立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都是他们独立思考的一种创新,正是他们自主性、能动性、创新性的结果,也是他们主体性发展的体现。主体性的这些外在表现,与创新意识的实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可以认为创新意识是主体性的体现。“创新是人对已有认识和实践的超越和突破,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体现,也是人之所以能发挥创造效应的深层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一项报告曾明确指出,个性的多样性、自主性和首创精神,甚至是爱好挑战,这一切都是进行创造和革新的保证。正是在创新的过程中,体现出创新意识是主体性发展的产物,是主体性发展的高度体现。

三、主体性视角下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以主体性的视角推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但需要形成一种以人为本、有利于创新意识培养的教育理念,更需要在教学方法、校园环境、培养平台等方面加以改进,以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

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主体性教育理念

要摆脱传统教育的弊端,首先必须确立主体性教育理念,明确教师与学生同为教育教学过程的双边主体。“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教师与学生同为教育过程的双边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教育教学活动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是两个不同的认识和实践过程,教师和学生分别是这两个过程的主体。在第一阶段中,教育者为实践的主体,受教育者及知识要素属于教育者实践和认识的客体;在第二阶段中,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教育者和知识要素属于教育者学习的客体。在双边主体的教育理念下,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发挥和发展教师的主体性,给教师更大的自,在遵循教育目的和遵守教育法规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来设计、规范教学,自主选择教材、教法、教学组织形式。

同时必须认识到教育的实质在于建构学习主体,授人以渔。特别在大学阶段的教育,要更加注重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通过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主体性的途径,实现教育过程成为建构学习主体过程,同时通过建构学习主体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2. 保障学生主体地位,形成有利于主体性发展的良好校园环境

要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就要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和自主性发展的良好校园环境。具体要从管理、校园氛围等方面入手,改变传统教育中束缚主体性发展的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并保护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发展。一方面,通过发展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允许专业转换,大力开展选修制、辅修制、导师制,不断减轻学业负担,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另一方面,通过营造民主、开放的校园学术氛围,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钻研,从传统的继承性学习转向自主、研究性的学习;还可以依靠学生、服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

3.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对比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差距可以看到,发达国家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极大地推动社会的进步。究其原因,与西方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注重启发式教学不无关系。如美国等西方国家虽然也采用讲授法,在课堂中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学生在讨论与思考中掌握新的知识。讨论课上学生与教授一起,就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授只在其中起引导协调的作用。正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思维碰撞、整合,极大调动了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启发式教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课前预习,主动思考课程的相关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突出重点,重视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结合不同的课程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如社科类课程可以通过搞调查、写论文、演讲、案例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掌握研究的方法,数理类基础课宜采用精讲多练的方法,教给学生推理方式和逻辑思维的方法。

4. 改革评价体系,鼓励自主创新而教

教育评价具有导向和反馈等重要功能。长期以来,高校评价普遍都是期末考试定结果,教师为考试而教,不顾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育评价不但要完善评价的内容,而且要完善评价过程及方式。首先,在评价内容上,不能只注重学业成绩,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在评价过程中,必须将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有效结合。再次,在评价模式上,不但需要教师的评价,更需要自主评价。只有对自己的活动做出正确的评价,并善于分析自己活动的人,才能称得上一个有主体性的、会独立自主的人。

5. 打造培养创新意识的平台

通过完善培养创新意识的平台,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强化图变创新的意识。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做好对实践教学的保障工作,完善实践教学的比重,构建开放式实训室,注重实践教学与自主探索相结合,重点放在研究方法的培养及实践能力的提升上;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使他们尽早熟悉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在动手动脑的科研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特别是加强学生中学习型社团的培育,让学生在社团内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培训、自我发展,以此为平台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技能比赛;还可以推广研究性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研究性学习强调教师的“教”转变为强调学生的“学”,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为善,刘奔.主体性和哲学基本问题[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陈德.主体性发展与创新精神培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9(12).

[3]李世海,高兆宏,张晓宜.创新教育新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吴定初,唐安奎.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人的主体性提升[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

创新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教育学视角;大学生;创新意识

教育学视角涵盖教育原理方方面面,本文基于教育学的视角,从高校师生关系、研究型课程的开设、大学生自身、德育等几个与大学生创新意识密切相关的方面来论述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即从教育与大学生创新意识关系的视角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挖掘,从而促进高校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一、从高校师生关系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并受到重视的一种主体关系。它是以教学任务为中介,以“教”和“学”为手段构成的特殊社会人际关系,是高校最基本、在教学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人际关系。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是一种重要的激励因素,它能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关系也是一种连接纽带,对课堂教学组织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关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谁占主体地位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赫尔巴特主张“教师中心说”,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否定学生的独立地位,学生是教师加工、改造的客体。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倡“学生中心说”,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唯一主体,教师则是教学目的的外在条件。显然,这两种观点都否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民主、互动的关系,不利于活跃高校课堂气氛,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实际上,师生互动的关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下面着重阐述如何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

第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广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前提,教师要使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并能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认识能力。教师应营造积极活跃的学术氛围,使各种新思想火花迸发。

第二,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更多自我发展的空间,充分信任学生,鼓励学生的新想法、新观点,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中使学生对现有的结论甚至教材大胆质疑,使学生批判性、创造性研究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好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尊重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创设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教育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主动、批判性学习,鼓励学生探究式及富有个性的学习,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采用民主的管理方式与学生交流,尊重和信任学生的创造能力,给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大胆尝试,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从高校研究型课程开设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课程是教育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课程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概念,人们对课程一词有着不同的理解。狭义的课程定义认为,课程是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教学设计方案,是一整套以教学计划的具体形式存在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广义的课程定义认为,课程既包括教学计划、大纲及教材所阐明和安排的信息,也包括潜在或隐性的内容。下面从研究型课程的角度探讨课程与学生创造性意识之间的关系。研究型课程是应时展需要,在课程改革和教育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研究型课程的本质是研究型课程与其他课程形态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研究型课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解释说明,比较代表性的观点有:一种观点认为,研究型课程是以问题为基础、以探究活动为过程的一种综合性学习;另一种观点认为,研究型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开展研究,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研究;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研究型课程是指主要为发展学生的研究能力与态度而设计的一系列学生主体性研究项目。研究型课程之所以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研究型课程的课题大都由学生自主选择,或者在教师指导的参考范围内做出选择,在选择课题的过程中,要求高校学生突出教材的界限,用更加广阔的视角来选出新颖且符合要求的课题。学生在探究式的学习中,学会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进一步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和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其次,研究型课程主要表现为学生独立自主的活动,教师在学生课题的选择中起辅助作用,真正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在研究型课程的探究中,学生亲身参与,摆托了单纯接受的被动地位,始终处于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人,创新意识得到提高。

再次,研究型课程在内容上不是由课程开发者预先设计确定的,而是由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探究中展开的。其内容大多表现为有待学生探索或研究的课题或项目。这样能打破学生的僵化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总之,研究型课程以研究型学习作为实践活动方式,鼓励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展开研究和探索。在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寻找对问题的解答,从而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高校应积极开设研究生课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从大学生自身方面探讨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育对象是教育学研究范畴中一个重要方面,学生既作为教育对象而存在,又是狭义的受教育者。学生在教育活动、教育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动参加者,他是在主动地和其认识客体的交往中来获得知识的,学生在接受教育影响时具有选择性,受自己思想意识的支配。学生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培养自身的创造力。总之,其自身创造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大学生自己。下面从大学生自身方面探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一,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博览群书,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在学生拥有广博的智力资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扎实的专业知识、系统的知识体系、健全的知识结构是激发学生自身创新意识的前提。因此,大学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学习新知,发挥更大的创新潜力。

第二,大学生应在学习中积极质疑问难,培养自身的创新品质。良好的创新品质是创造性思维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大学生仅仅具备勤奋,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还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学习知识应“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不拘泥于课本的现有定论,对所学知识保持求知欲和好奇心,运用批判性的思维看待问题,在自己对新知不懈的追求中逐步形成创新的品质。

四、从德育即教育观念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德育是“教育”大范畴当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对于什么是德育,定义的角度不同,认识就不同。大体可以把德育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广义的德育,即,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狭义德育指道德教育,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教育。教育观念可以说是德育的表现形式之一,教育观念作为一种文化氛围,深深影响高校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下面从教育观念的角度来谈一下高校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育观念作为一种德育的力量,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树立“以学生为本”,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德育对其它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提供精神动力作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三大主要任务。高校的全部工作都要围绕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培养优秀人才来进行。高校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是衡量人才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只有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才能充分挖掘高校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范文第4篇

一 小学数学教育中创新意识的研究意义

创新就是任何事情都需求保持持续的发展,继续存在的必要手段;创新也是一个国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创新更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在文章《大学》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其主要说的是创新的灵魂,若是不可以进行创造性革新的,则避免不了灭亡,不可以进行创新的民族,就意味着它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民族,举个例子,中国在清朝时期是个闭关的国家,以至于最后国家面临衰败,更让中华民族有着亡国灭种的险境!再说个例子,一个人总是墨守成规,思想固执僵化,也不上进,那么就注定他一生不会有什么大的成就,纵观以前的历史,这样的例子到处可见!最大可以谈及一个国家,最小可以说到一个组织,个人也是这样!从而知道创新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强调创新的重要性,以及知识的传播,包括小学数学教育的普及也是如此,如果时间跳转到21世纪的信息时代,而教师们的教育概念还滞留在古代,其中包括讲座的方法;并且他们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沟通方法,仍然止步不前,或是抱着: 老师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决定一切,的态度,当然是不可行的!因此一定要要求老师能不断推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学方法。在日益发展的今天,思想教育观念等各个方面都要不断的改善。

简而言之,就是在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的创新,这样做的目标就是一个,即:为适应学生而完成自身教学任务,让这门学科能够受到同学们的青睐,从而培养学生全面的,独立的思维方式,为日后的学业留下过硬的基础。

二 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

1.诱发灵感

灵感其实是一种直觉思维。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会突然产生富有创造性的点子,这就称之为灵感。在认识上它是质的飞跃。它的发生通常都带有突破和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捉到和引发学生学习中闪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巧妙的构思,突破常理的回答,哪怕是一点点的奇想,要及时给予肯定。此外,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产生灵感,这样就可以越过逻辑推理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相关的数学问题,有效的进行引伸

在数学的解答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举一反三,来进行反复的练习和总结。这是在小学的数学教育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因为我们并不是要求学生简单的通过某种方法或是某种途径来解答难题,而是通过数学的教育,遇到相似问题,能灵活的去解决相关的问题。教师在这一点上应相当重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学生的思维培养要是全方位的,并不是拘泥的,这样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和创新是密切相关的,它可作为创新意识培养的源泉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小学的数学教育工作中,我们不要只是要求学生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还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样学生才会用新的思维解决部分问题。在数学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营造和假设一定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们发挥想象,同时引导他们在实际的情境中发掘一些问题。虽然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科目,但在严密逻辑的背后创造性问题也会出现。

创新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小学生 创新意识 数学学科 培养策略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的课程设置,由于受到陈旧观念和教育方式的限制,小学数学教学大多都以应试为主,学校在课程安排上,通常都只注重重视成绩,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没有过多地考虑。大多小学数学教师所用的教学方式属于填鸭式教学,没有深入地进行针对性教学。许多数学教师都乐于为学生讲解,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使得课程少了很多趣味。根本原因在于当下学习机制使得教师的教学策略过于偏向应试,教师的安排势必会忽略对创新思维培养有效性的考虑。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

1.培养质疑精神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得到创新,所以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通过设置相关疑问,为学生解答,以此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由此衍生出创新意识。学生作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十分不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帮助学生树立自主意识、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学生不断探索和前进。

2.肯定思维差异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在性格、心理、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是学生个性所在,也由此体现学生的创造潜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对学生的差异性给予过分批评,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能力因材施教,实现对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摒弃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固定化的教学标准,进一步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1.教师转变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驱动力,所以教学观念决定了教师的基本行为。从科举制度诞生以来,教师都以一种知识观点为核心,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忽略对学生学习、思考能力的培养,这样就更难顾及学生的创新思维。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当下教育界已经达成共识。要在课堂中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就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从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向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转变,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2.加强思维训练

在具体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加强思维训练可以使得教学效果更好。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远远比教师花费心机讲解课程更深刻和具体。思维作为行动力的源泉,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这些是他们平时在言语上无法表述的,但是脑海中却可以有无限的能量。

所以,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采用课堂训练的方法。例如布置一道有针对性的题目,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题,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鼓励,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最重要的是在这个环节中,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题,本身就是让学生参与创新的一个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思维训练是实现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

3.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教育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心理前提。如果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就会主动地探索、积极地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就要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点的乐趣。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才能使得学生印象深刻。数学课程要结合学生的优势,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在数学教学中,要真正实现学生的思维创新,最重要的还是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此作为课堂的切入点,这样才能更具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创新意识的培养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情况,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相互配合,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期间有很多互动,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当下的教育中,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上,应更注重素质教育。在课堂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进行恰当地引导,让学生真正拥有创新意识,以此更好地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参考文献:

[1]王晓琴,王永松,王新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04: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