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多样性的重要性

社会多样性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多样性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多样性的重要性

社会多样性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营林技术;重要性;植物多样性;保护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3055

随着林场改革的不断推进,私有林场的营林成为林场经济收益的关键技术。近年来,每年私有林场营林面积不断增长,丰富了林场植物种类,使得植物多样性表现较为明显,对大环境来说,也起到保护生态的作用。

1 现代营林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林业改革的进一步实施,现代营林技术是林业经营的关键技术,对促进林场经济效益的提高,林场多种经济树种的布局起到直接指导作用。从表1中可以看出,不同林场的营林布局各不相同,但对于植物多样性保护起着重要作用,在丰富林场植物的同时,对植物保护、环境保护起到生态保护作用。另外,像马头国有林场,营林以杉木和马尾松为主,其目的是培育杉木、马尾松以及乡土珍贵树种为主[1],这样的营林重点,同样能够对地方树种保留生存空间,是保护植物多样性的又一例证。因此,现代营林技术从单纯的营林经济性逐渐过渡到营林生态性和营林社会性转变,是林场经营的生态转变和社会职责转变。这种以保护植物多样性为主的营林技术是现代林场营林的主题。

2 现代营林技术中的植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2.1 植物病、虫害的科学防治

林场营林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林病害、虫害,而且时常会发现次要植物出存在不同程度的病、虫害。此时,进行病、虫害的科学防治,采取必要措施来挽救这些植物的生命则成为现代营林育山的又一责任。这种责任的驱使过程同样是植物多样性保护的过程。营林工人应该注重平时的细心观察和及时上报,配合管理人员进行积极的病、虫害治理。科学防治就要从生态角度、经济角度和社会角度进行综合立意,以提产量为目的,以保证植物成活为标准,以提高绿地面积为责任,并且要保持可持续化利用理念,以增加涉危植物生存空间为使命来进行营林的病、虫害防治原则。总结多发性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和传播途径,转变治理理念,从源头进行切断,从而实现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科学防治方案。同时,在进林营林前期,要做好林木自身的检疫工作,以保证林苗的健康,避免治理的经济投入,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同样起到保护作用。

2.2 林场有目的性的混交营林

混交营林是现代营林技术应用较为广的模式之一。混交林营林,本身就丰富了林场的树种类型,有效利用了乔、灌木的高低差别,将林场垂直空间利用率上大大提高。而且混交林在经济效益上更好,病死株损失率少,不同种植物间的病虫传染概率大大下降。混交林在经济林营林中应用十分广泛。混交营林过程,能够扩大林场生态群种类,改变植物结构,对于丰富植物多样性有直接作用。营林混交林的原则首先要根据阳光分布选择合适的林木种类。其次要根据垂直空间结构进行营林,最后还要根据立地条件进行营林植物选择。因此,不同林场根据林地的现有条件,要有目的的进行科学营林,增加混交林的面积,对于缓解营林风险具有一定的意义。有目的的混交营林后,还要配以科学的水肥管理和防灾减灾管理,促进混交林的快速生长发育,缩短混交林育林周期,提高林场的经济效益。

2.3 推广不炼山营林

2003年张运根[2]在对将乐国有林场进行研究中,对营林过程中是否炼山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对比。结果表明,不炼山营林对植物多样性保护起到重要作用。不炼山植物种类多,林中动物种类多,绿地面积大,经济再投入小。由此可见,现代营林技术中,采用不炼山营林,更能够实现林场植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意义。推广不炼山营林技术,能够保证林场绿地不被破坏,保土保湿,促进小生境的和谐统一。而且林中有益动物多,在一定程度上对病、虫害起到生物防治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林木的生长发育,提高林木产量和质量。

2.4 营林除草要保证绿地面积

现代营林中,为了提高营林的成活率和质量,多采用林下植物人工全锄或是药物喷洒全除。这种做法虽然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从国家绿地保护方向出发,从生态角度出发,又是相背离的。因此,在解决矛盾时,必须从矛盾点入手,进行综合考虑。找到兼顾的方法才行。目前,最好的做法是容易寄生对营林树种有损害的虫类植物将其全除,处于涉危状态的植物加以保护,对于不影响营林树木生长的植物加以保护,对于有利于水土保持的植物加以保护等。这些措施要综合考虑,兼顾经济、生态和社会三者,才是营林除草的同时,保护植物多样性。

2.5 营林需要有计划的封山育林

有计划的封山育林,可以降低人、家畜对于林地植物多样性的破坏,促进林地植物生长,保护林地植物多样性。所谓的有计划封山就是在林木生长的重要时期采取的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林中植物的生长。保护林中所有生物的繁衍生息,促进营林中植物多样性保护的真正落实。

3 总结语

现代营林技术中,植物多样性保护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是林场生态环境稳步提升的重要措施。因此,无论是国有林场还是私有林场,都必须以植物多样性保护为己任,在营林过程中真正落实,才能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促进生态效益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专刊.福建省顺昌路马头国有林场[J].福建林业技术,2010,(03).

[2] 张运根.将乐国有林场可持续营林技术探讨[J].福建林业科技,2003,(03):102~104.

[3] 严丽蓉.浅论植物多样性保护中营林技术的运用[J].中国农业信息月刊,2014,5:49-51.

社会多样性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以市场经济和信息传播全球化为重要标志的全球化浪潮冲击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全球化弱化了文化的边界,也带来了新的冲击,如何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与文化多样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的定义及其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宽泛,包括以下方面: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长期以来用于行政性、地方性规范性文件和学界探讨中的“民族民间文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同义。

2005年10月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文化多样性”被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他们内部及其间传承。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来说,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这样表述多样性文化的重要性。然而,当芭比娃娃成为全世界小女孩梦寐以求的玩具时,达斡尔族的哈尼卡纸人玩偶开始渐渐“失宠”;当好莱坞的大片、NBA的球星红透亚洲时,这些国家的部分传统剧种、民间体育却面临濒危。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从经济向各个领域扩展,传统文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缺乏保护而破败,民间艺术由于资金缺乏、保护不力而后继乏人。

新加坡新闻、通讯与艺术部部长吕德耀说,在如今的开放社会中,文化发展却面临着消极的影响。借助互联网、进口大片这些渠道,西方的理念正冲击着传统价值观。不丹内政与文化事务大臣明朱尔·多尔吉在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上表示:“面对全球化的浪潮,我们必须全力保护好我们的身份,而保护好我们身份的唯一办法就是存续和弘扬我们的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战中,人类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了无情地破坏和残酷地摧残。二战后,世界各国政府开始普遍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1954年联合国专门就“战争状态下”如何保护文化遗产,通过了一个国际性的海牙公约。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际社会逐渐接纳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的国际公约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于2003年10月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4月正式生效。

为了复兴各国传统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鼓励世界各国政府以各种手段和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手段和措施包括官方承认、法律保护、减免税收或提供补助等,对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群体或个人给予激励,并且政府还将通过各种节日或电视宣传活动来强化保护措施。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103个国家作出的调查,大多数国家开始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并把它纳入到国家发展的战略之中。

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损害、破坏和不断消失的严重威胁,尤其是亚洲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威胁的程度正在不断加深,并且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陷入商业化的误区。如何有效保护中国等亚洲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实面临许多挑战。

三峡大学的陈廷亮和中央民族大学的张磊就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濒危状况及保护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认为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和消解十分严峻。时代的进步、多元文化的冲击、传承人的锐减和因为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财政困难与保护意识的欠缺等因素而导致的保护机制的脆弱,都在加速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与消亡。他们通过深入调查发现,湘西土家族苗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虽然很丰富,但其濒危和消失的速度是十分惊人。民族语言的濒危使湘西少数民族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或绝迹;传承人的不断减少和老龄化使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传承危机;工业文明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使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飞速消解;学校教育与民族民间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之间存在着断层;“重申轻保”、“保护性破坏”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田青则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对民族音乐的出路进行了思考。他认为,无论是民族器乐还是民族声乐现在都面临着巨大的困境。民族音乐要坚持民族化、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我们的音乐不但要和国际接轨还要和民族传统接轨。

针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提出的建议包括:一是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立法;二是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现代化,要坚持整体的和谐的发展观;三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体系化;四是要关注一些重要的民族文化形式并及时抢救和保护;五是在全国各地学校教育中开设相关的课程等。中央民族大学的石亚洲就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建议: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建立土家族地区整体联动协调机制。从土家族文化整体发展的高度,建立四省市及州县联动协调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建立多层次保护机制,即政府、立法、利用、科技、分类、民间、区域保护;积极鼓励民间参与。

总而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整个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根基、源泉和生态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和根本属性,是各民族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的前提条件,也是世界各民族应该得到尊重的社会观、和平观和发展观。正如《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所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文化的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虽然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要求相比,无论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仍然有相当的差距,这也是以后的研究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社会多样性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景观异质性;景观规划设计

Abstract: Since the birth of the landscape ecology, heterogeneity,an important part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has been the focus of landscape ecologists' research. This paper expounds on the concept, causes, and spacetime features of heterogeneity. The relations between heterogeneity and landscape stability and persity are studied. Finally, it analyzes the functions and significance of heterogeneity i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in particular, the building of scenic and historical resorts with unique features.

Key words: landscape ecology; landscape heterogeneity;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景观(landscape)一词,在不同的学科范围内有着不同的定义。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地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为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森林景观等;艺术界和设计师把景观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类似于风景;生态学家把景观定义为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的系统。[1]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们开始重建对自然界的新观念和价值理想,并倚重生态科学来使人与自然回归和谐。[2]作为景观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将景观生态学及景观美学的理论运用于实践,使规划更趋于合理,以求得人类与自然的长期和谐共存,是景观设计师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异质性是景观生态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景观稳定的源泉,也是提高景观美感的重要途径。

一、景观异质性的概念与产生机理

景观异质性是指在一个区域里(景观或生态系统)对一个生物种类或更高级的生物组织的存在起决定作用的资源或某种性状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程度或强度。其理论内涵是景观组分或要素如基质﹑廊道﹑动物﹑植物﹑生物量﹑热能﹑水分﹑空间矿质养分等在空间中的不均匀分布。当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扩大,对于某些地区景观的变化更是起到了控制性的作用,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在景观规划设计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已引起生物学家的高度重视,用Wilson的话说:“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专业,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环境日益人工化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林地、绿带、水系、水库和人工池塘及湖泊的巧妙布置来使生物多样性保持在很高的程度。总体规划不但考虑经济效益和美,同时考虑生物种类的保护。”[3]

景观异质性可降低稀有内部物种的丰度,增加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景观要素及边缘物种和动物的丰度,因此可增强总体物种共存的潜在能力。对景观视觉吸收来说,景观的实质承载力提供了发展及维持其原有视觉特性,视觉穿透力和景观的复杂性程度影响这种承载力。有两种景观的吸收能力的主要因素分别为视觉穿透力之程度和景观的复杂性。视觉穿透力(即你可于一处观看景观中的远景)受植被和地形影响。穿透力越高,景观之视觉吸收发展力及维持其原有视觉特性之能力越低。同样,景观中视觉复杂性越高,视觉吸收力越大。视觉品质即视觉的重要性,给予景观一个以文化价值与景观本体物质性的判决。当许多因子贡献于一个视觉品质时,可以将之整合成三个标题——生动性、完整性和统一性。[4]

近年来,景观生态学家在探讨景观异质性的发生、发展、维持机理以及温度方法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景观异质性研究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等特点,使得当前景观异质性研究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需对此做进一步研究。

二、景观异质性的特点

景观异质性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属性。人类和动物均需要两种以上景观要素的事实也证明了异质性存在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对景观异质性的特点进行系统分析。

(一)景观异质性的时空特点

目前,景观生态学研究对于异质性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景观及景观要素的空间结构上,如对于空间组成(生态系统类型﹑数量及面积比例)的统计;空间型(各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斑块大小﹑景观对比度)及空间相关性(各生态系统的空间关联程度﹑整体或参数的关联程度﹑空间梯度和趋势度)的计算和分析等。然而,景观异质性不仅体现在景观及其组分的空间结构变化上,而且还体现在它们的时空动态上,即空间异质性(在空间中的不均匀分布)和时间异质性(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对于空间异质性而言,多数指二维平面空间异质性,如城市中的建筑物﹑河流﹑湖面﹑街道绿地的平面分布。其实,在垂直方向上也存在着空间异质性,例如,建筑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参差不齐,城市大气中的尘埃﹑二氧化碳﹑有害金属离子含量随高度的变化,植物的高低层次等。以上二者相结合,就形成了三维立体空间异质性。同时,由于时间与空间的耦合作用而产生了时空耦合异质性。[3]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仅仅考虑二维平面上的异质性是不够的,目前,许多景观设计人员还存在着过于注重平面形式的错误观念,对于景观素材尤其是植物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差异及动态变化的考虑和运用还不够充分。

(二)景观异质性的尺度效应

空间尺度通常是指观察或研究的物体或过程的空间的分辨度。从生态学角度来看,空间尺度指的是作为研究对象的生态系统的面积大小。尺度越大,分辨率越低,反之亦然。异质性与尺度是紧密相关的,尺度越大,景观的细节分辨率就降低,看起来就越模糊,景观就越趋于同质,也就是说,对于一异质的景观或景观要素,如在更大一级的尺度上去观察,它就成为同质的;相反,对某一尺度下的同质的景观或景观要素,如在更小一级的尺度上去观察,则为异质的。因此,异质性取决于尺度大小,也就是说异质性是绝对的,同质性是相对的。例如在对城市绿地的研究中,如果从大尺度的角度来讲,各类绿地可看作是同质的,各类绿地以不同的大小、形状分布于城市的每个角落,但是,如果从小一级的尺度来分析,作为绿地的斑块,由于种植布局的不同,它们所形成的景观是有差异的,也就是有异质性的存在,比如疏林﹑密林和草坪,或是由于植物种类不同,它们在形态和功能及美学特征上也都是存在着差异的。

景观规划设计的范围有大有小,导致在研究的尺度上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也就决定了在规划和设计时所要考虑问题的侧重点是不同的(表1)。

三、景观异质性与景观几种特性的关系

景观本质上就是—个异质系统,正是因为异质性才形成了景观内部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才导致了景观的演化、发展与动态平衡。因此,了解景观异质性与景观其他特性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景观异质性对景观美感的塑造、景观稳定性的增强及景观多样性的维护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景观异质性与景观美感

对于“景观”一词的意义,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种是美学上的概念,与“风景”同义;第二种是地理学上的理解,将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等各种成分的综合体,这样理解时,景观的概念就很接近于生态系统或生物地理群落这些术语;第三种是景观生态学中对景观的理解,景观在这里是指空间上不同生态系统的聚合。从“景观”的三方面含义来看,景观美感是景观不可缺少的特性,也就是说,提高景观的美学价值,是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目的之一。从美学角度来看,美的形式有其一定的法则:如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匀称﹑节奏与韵律等;然而,美的最高法则则是多样统一(又称“和谐”)。“多样”是指构成整体的各部分形成一致的差异性,“统一”是指这种差异性的彼此协调,其中包括各部分之间的对称﹑均衡﹑比例﹑均匀﹑节奏等,“多样统一”体现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对立统一的规律。[5]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景观的异质性越高,其内部生境的多样化程度越高,必然带来生物的丰富多样,从而形成景观的多样性,也使景观更趋于稳定;稳定也就是秩序,通过秩序,景观也就达到了自身的和谐。可见,异质性与景观美感的形成有着最直接的联系。

(二)景观异质性与景观稳定性

景观稳定性是一种有规律地绕中心波动的过程,反映了一个景观抵抗和适应干扰的能力。景观异质性与景观稳定性之间也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生物正负反馈不稳定性可导致种群区域隔离,增加景观异质性,从而减少干扰的传播;反过来则有利于景观的稳定。另外,资源斑块的内在异质性有利于吸收环境的干扰,提供一种抗干扰的可塑性,而均质性一般可促进干扰的蔓延,不利于景观的稳定,促使景观发生变化。另外,景观异质性是保证景观稳定的源泉。实际观察和模拟研究均显示:景观异质性有利于景观的稳定。尽管表面看来异质使景观显得好像是杂乱无章,但这种状态和交替恰好抹去了景观中的剧烈性变化,而使之趋向一种动态稳定的状态。[6]

(三)景观异质性与景观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三大热点之一,它反映在景观生态学中即是景观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异质性之间既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均是自然干扰、人类活动和植被内源演替的结果,对物质、能量、物种和信息在景观中的流动均有重要的影响。但景观多样性描述的是景观结构、功能、动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景观异质性是指景观类型的差异,类似于景观类型的多样性,代表的是景观镶嵌的空间复杂性,是土地镶嵌固有的特征,存在于任何尺度上,可以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结构基质。

景观异质性的存在决定了景观空间格局的多样性和斑块多样性。异质性创造了边界和边缘,因此可以增加边缘种,但却相对减少了内部种,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动物的迁移、植物种子的传播等过程,进而影响着生物多样性。一般来说,景观异质化程度愈高,愈有利于保持景观中的生物多样性。维持良好的景观异质性,能够提高景观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有利于景观的持续发展,反过来讲,景观多样性的保存也有利于景观异质性的维持,由于多样性造成的不同斑块间的差别创造了新的生态过程,影响到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进而又会对异质性产生促进或抑制。

四、景观异质性在风景名胜区特色构建中的重要性体现

景观异质性研究是景观类型划分的基础,也是自然保护区区划的基本原则之一。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在对景观的异质性有了足够了解的基础上,对景观要素的数量、比例及时空配置进行有效的规划、调整和管理,使景观中资源组合在结构和功能上接近或达到优化;而且景观异质性是形成不同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基础,直接影响到资源的分配、干扰的传播以及景观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对景观整体功能及生态过程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所以景观设计、规划和管理应是为发展和维持优化的景观异质的,即景观异质性的发展、维持和管理应该是景观设计、规划与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其考虑的重要原则之一。

风景名胜区是风景名胜资源集中,自然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游览、观赏、休息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一些大型的风景名胜区由于幅员辽阔,所占地域包含了多个相邻城镇,因而在历史演化进程中,依托各城镇自身特点逐步发展形成了地缘相近邻、景观风貌相类似、地域文脉相关联而又相互独立的子一级风景名胜区。在该类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保护和建设过程中,准确把握其发展定位,突出风景名胜区的特色,对于区域风景资源开发和整合、区域经济实力提升及各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

对于地缘相邻的风景名胜区而言,为突显风景区资源优势,构建风景区自身特色,“同中求异”是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对风景区内各类景观资源要素进行异质性对比分析,即通过对风景区内不同类型景观资源分布及分级对比分析,挖掘地缘相邻风景区之间的本质区别特征,从而科学提取风景区典型景观风貌特征,为风景区特色定位的确立提供有利的依据。[7]

五、小结

景观生态学发展到现在,虽然在广度和深度上均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景观异质性的基本属性的分析,探讨了它与景观的几种特性的关系,结合风景名胜区特色构建,深入地分析了景观异质性在实践中的应用及对规划的影响。景观异质性的发展是在生态理论研究的初期,它还不够成熟,不能被广泛地接受和使用,因此还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2002(1):1417.

[2]姜艳,陈超.景观设计的“四维”价值体系探讨[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791.

[3]肖笃宁,布仁仓,李秀珍.生态空间理论与景观异质性[J].生态学报,1997(5):453461.

[4]李团胜.城市景观异质性及其维持[J].生态学杂志,1998(1):7072.

[5]司有仑.新编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181182.

社会多样性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基层警察;工作特征;职业倦怠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4-101 -03

职业倦怠 (job burnout) 一般是指工作中的个体,无法应对工作之中或者工作之外的,超出自己个人能力时所产生的生理、情绪、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包括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低三个方面。职业倦怠现象是员工在工作中出现的情绪问题,较多地发生在服务业或者教师、医护人员等助人职业的从业人员中。目前我国对警察群体职业倦怠的研究不在少数,但从其工作特征本身进行的研究较少。而独特的工作特征是与员工情绪极其相关的因素。研究职业倦怠的成因是对其提出消减对策的前提,因此本文意在从警察的工作特征入手,研究工作特征五维度与其职业倦怠的相关性,以期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准确的数据结果,从工作再设计着手,为消减警察的职业倦怠,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警察的工作质量提供准确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被试样本简介

本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山东某市的200多名基层派出所警察作为调查对象。在反馈的问卷中,共有258位基层警察参与了问卷调查,其中三个人未作答职业倦怠问卷,还有三个人问卷不完整,故删去此六个存在严重缺失的被试,最终合计有252名有效被试。样本基本组成情况如下:样本中有152名男性,有100名女性,男性比例为60.3%,女性比例为39.7%,在该调查中,男性被试比例远高于女性被试,这一定程度是由工作特殊性质决定的。年龄方面,被试分为四个年龄层,但高于46岁的只有一个,所以45岁样本在做年龄段分析时被去掉。其他为25岁及以下组37人,占14.7%;26~35岁组145人,占57.5%;36~45岁组69人,占27.4%。婚姻状况方面,已婚144人,占57.1%;未婚108人,占42.9%。教育程度方面,高中和中专人数较少,合并到一起总人数为27人,占10.7%;其他样本最多的为本科学历,有一半以上的被试学历为本科(57.9%);其次为大专学历,占25.4%;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数为15人,所占比例仅为6%。工作年限方面,参加测试的被试有约半数的工作年限为2~5年,数据为138人,占54.8%,其次,21.8%工作了6~10年,15.5%已工作10年及以上,剩余的7.9%的被试工作时间在1年及以下。

(二)研究工具

1.关于职业倦怠的问卷

研究采用的是MBI-GS量表。MBI-GS量表是目前职业倦怠研究领域采用率最高的调查问卷,问卷经过国内外研究者的反复验证,显示其拥有较高的有效性。职业倦怠量表共15个题项,分为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无效能感三个维度,分别对应量表中的1~5题、6~9题和10~15题。量表采用七点计分法,按事件出现频率从1到7依次计分:1表示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2表示极少出现这种情况,3表示偶尔出现这种情况,4表示经常出现这种情况,5表示频繁出现这种情况,6表示非常频繁出现这种情况,7表示每天都出现这种情况。得分越高,表明职业倦怠的程度越高。

2.关于工作特征的问卷

研究采用的是Hackham和Oldham的工作特征量表,此量表是当下工作特征效度最好使用频次最高的量表,最为广泛接受和应用。量表共有技能多样性、工作完整性、自主性、工作重要性、反馈五个维度,分别对应量表中1~5题、6~9题、10~14题、15~18题、19~22题。采用5点积分法,按照时间出现频次从“1”到“5”依次计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2”表示大部分不符合,“3”表示部分符合部分不符合,“4”表示大部分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像职业倦怠量表一样,得分越高,表明越符合自己工作特征。

3.数据分析软件

本文运用SPSS 22.0进行频率分析、描述统计、信度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t检验和方差分析。通过分析对变量进行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验证假设,分析变量间的关系。

Mplus 7.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评价工作特征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的结构效度,得到各个模型的拟合指标及因子载荷,对量表结构效度进行评判。

二、工作特征及职业倦怠各维度及总体分值描述统计

(一)工作特征各维度及总体得分均值

工作特征包含技能多样性、工作完整性、自主性、工作重要性和反馈五个维度,计算各维度对应小题得分的均值,合成得到每个维度上得分的均值,计算在工作特征问卷22道小题上的得分的均值得到工作特征总体的均分。由于各小题分值均为1~5,所以如果均值高于2.5为高于一般水平。

由上表可知,被试群体在技能多样性维度上分值较高,为3.68,作答者倾向于认为自己工作的技能多样性比较高,在自主性和工作重要性两个维度上的分值接近3,略高于中间分值2.5,倾向于认为工作自主性和工作重要性较高。在工作完整性和反馈两个维度上被试的评分较为趋中,没有明显的倾向性。

(二)职业倦怠各维度及总体得分均值

职业倦怠问卷各小题均采用1~7评分的方式作答,中间分数为3.5。职业倦怠氛围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等三个维度,计算各维度各小题的均值及总体的均值,结果见下表:

由表可知,情感耗竭维度平均值为4.9,远高于3.5,偏高,说明总体被试的情感耗竭程度较高;人格解体维度的平均分为4.5,远高于3.5,说明总体被试的人格解体程度也比较高;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的平均分为3.99,偏高,说明总体被试感到一定程度的个人成就感降低。

三、工作特征和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计算工作特征五个维度与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及总体职业倦怠之间的相关性。如下表所示:技能多样性这一维度与职业倦怠各个维度及职业倦怠总体均值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程度比较高,工作特征其他四个维度(工作重要性、工作完整性、自主性和反馈)与职业倦怠各个维度及职业倦怠总体均值之间均为负相关。从相关的绝对值大小来看,技能多样性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联最强,其次为工作完整性。

四、工作特征各维度对职业倦怠的预测作用(回归分析)

使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以职业倦怠总体均值为结果变量,以工作特征的五个维度为预测变量,建立回归方程。

模型的R2为0.600,调整的R2为0.592,由此可见,工作特征的五个维度共解释了总体职业倦怠平均分数60%的变异。

总体回归分析显著,说明总的来说,工作特征的五个维度可以显著地预测职业倦怠总体均值。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回归系数的显著性和各预测变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评价各个预测变量的预测作用大小。

由上表可知,工作特征五个维度对应的回归系数均显著,p均小于0.05,说明工作特征的五个维度对总体职业倦怠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从标准化回归系数β来看,除技能多样性的β为正值之外,其他均为负值,说明技能多样性可以正向预测职业倦怠,亦即技能多样性程度越高,总体职业倦怠程度也越高。同样的,工作完整性、自主性、工作重要性和反馈对总体职业倦怠的预测作用为负向的,即这几个维度的越高时,总体职业倦怠程度越低。

五、讨论

本研究发现,技能多样性对基层警察的职业倦怠有显著的正向预测。在此工作技能多样性指的是不同工作的不同技能要求,也就是说基层工作中,警察往往一人承担多项工作。工作技能多样性本来可以缓解员工工作枯燥性,增添挑战性和趣味性,但在问卷中显示的结果却与预期相反。究其原因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治安形势日趋复杂,相关配套机构的不完善,以及“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的承诺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基层民警在原本的主要工作职能――巡逻、治安、社区服务、调节治安纠纷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各种各样的新职责①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2~5万人口的基层派出所的正式干警约有10~15人,一般分4各班,一个班值班24小时,值班期间负责整个派出辖区的所有接处警,平均每天接警15~25个,节假日要达到40几个,其中家庭矛盾、邻里矛盾居多,近年,房地产类纠纷也上升很快。这就要求民警在出警过程中既要懂得如何进行现场物证勘察、现场口供记录、出警视频全程记录,又要具有心理学矛盾调节等能力,样样精通,因此频繁出警而导致身心俱疲。除技能多样性以外,工作特征的其他几个维度,都显示了与基层警察的负相关关系。其中工作完整性与基层警察的负相关关系最为明显。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由于基层民警人数少,工作重,频繁接警,导致有些出警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换句话说,有些问题不能马上解决,但新问题又不断出现,民警只能投入到新的案件当中去,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的问题,往往就成为无尾案件。很多时候不能完整地处理案件,使得基层警察苦恼不已,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倦怠心理。

基层警察是警察队伍的中坚力量,是警察群体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窗口,其工作状态的好坏、工作效率的高低都将直接影响到警察群体的整体形象,进一步影响社会治安,因此对警察群体的职业倦怠状态必须高度重视。鉴于基层警察独特的工作特性,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措施,缓解基层警察的职业倦怠情况。具体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

加强工作专门化、规范化。通过扩宽警种数量,严格招聘,招录适合不同工作岗位的警察加入警队,规范工作责任,使每项工作都有专门部门承担,减少一人多职责的混乱情况,减轻基层警察的职业倦怠机会。

增加警察编制。给基层派出部门增添警力,严格把关每项案件,充分发挥民警主体意识,尽量减少无尾案件数量,减少基层民警因无法完整解决案件带来的无力感,进一步消减职业倦怠感。

提高基层派出单位工作的重要性。重视基层民警工作,将接警出警等日常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评估体系中去,进一步增加基层民警评奖评优的机会,使基层民警时刻重视组织,增加荣誉感,进而减少职业倦怠感。

完善心理培训机制。建立专门的心理培训、治疗部门,定时的对基层民警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的缓解基层民警日常工作中的情绪问题,防止情绪积压导致职业倦怠。

招录环节严格把关。在招录工作中,着重考核待用人员的心理素质、品德价值观,优先录用抗压能力强、有崇高责任感和强烈服务意识的人,从源头上减少基层民警产生职业倦怠的机率,进一步保证基层警察队伍的思想健康。

参考文献:

[1]李昌庆,何木叶,张鑫.警察职业倦怠的元分析[J].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5,(06):112-116.

[2]张跃进.浅谈构建公安职业特点的政治思想工作体系[J]. 公安教育,2015,(02):22-25.

[3]李瑞,张腾. 监所民警职业幸福感培养策略――从职业倦怠走向职业幸福[J]. 法制与社会,2015,(01):167-168.

[4]王楠.对影响我国警察职业化发展因素的分析[J]. 辽宁警专学报,2015,(02):79-82.

[5] Cherniss C(1980a).Staff Burnout:Job stress in the human service organizations.New York:

社会多样性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1农业生物多样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从研究层次看,农业生物多样性可划分为遗传多样性(品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农地景观多样性。在遗传多样性方面,多数的研究集中在农作物品种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作物品种多样性的研究多集中在栽培作物上,特别是对农户生计具有重要作用的物种,如稻、玉米、菜豆、辣椒等,因此导致研究的作物种类相对狭小。作物遗传多样性的方法可以采用农户问卷调查,也可以采用基因组学的方法和田野作物性状调查的方法,后两种调查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成本较高。作物遗传多样性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它是国家种质资源调查的重要对象,农业生产中保留的种质资源不必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由此可以认为农业文化遗产的生物多样性评价不用过多追求传统种质资源种植的面积和均匀度。国内对农业生物多样性的评估多集中在农业物种多样性。但是,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物种多样性的调查具有较高的难度。在类型上,遗产地的农业物种多样性可能包含了森林、草地、农田、湿地等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也包含了草本、灌木、乔木等不同植被类型,农田生态系统按照作物的种类也可以分为瓜菜种植系统、果园生态系统、稻田生态系统、茶园生态系统、林下作物种植系统等等,因此增加了农业物种多样性调查的难度。另外,农业景观的斑块性特征使得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调查方法不再适用。这些复杂性造成了迄今还没有农业生物多样性评价的标准。对农业物种进行调查,常见的有按照生物类群进行研究;按照用途进行研究;按照社会组织单元进行研究等。典型的做法是把农业生物多样性按用途划分为粮食作物、蔬菜、果品类、畜牧业养殖类、水产养殖类、药用类、观赏类和用材类,在该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还有森林子系统、村落子系统、梯田子系统和溪流子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在每一子系统中又区分了动物多样性、植物多样性和微生物多样性。此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简便地了解到系统存在的物种类型,但是由于农业物种多样性是由农业物种种类的数量以及均匀度决定的,物种数不能反映农业物种多样性的大小。另外,这种调查方法不能评价特有种、濒危种等农业生物类型。长期以来农业生物的栽培和管理都在农民自己的土地上进行,相关的农业生物资源也掌握在农户手中。农户之间的经济状况、生产管理方式和农业生产技术差别导致了农户管理的物种多样性的差异较大。农户管理的农业生物多样性是一个社区、一个地区和国家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可以认为,农户水平的物种多样性是农业生物多样性评价和就地保护的基本单元。农田生态系统的管理强度较大,人为影响很大,采用户级水平的生物多样性评价的方法效果更好[1]。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中,进行的多是户级水平农业生物多样性评价,调查技术包括农户选择,样地选择,实地调查。对于物种多样性核心资料的搜集有直接关系的用词包括:土地利用阶段、土地田野类型、样区、样方、镶嵌样地、单一物种的数量、物种丰富度己取样频率。资料分析上最有关联的用词包括均匀度,物种多样性,以及相似度指数。资料分析的方法包括土地利用类型物种下相似度分析和管理多样性分析[1]。从定性到定量化的研究过程中,农业生物多样性的计算基本都是按照自然群落植被生物多样性的计算方法,考虑自然植被群落的丰富度、均匀度和生物多样性,出现了10多种评估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指标:Margalef指数、Gleason指数、Pielou指数、PIE指数、Audair和Gof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等。也有一些以指标赋权的方式把这些指数综合起来形成了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2]。农业景观中,农田及周边的沟渠林路、灌丛、荒草地、果园、庭院等半自然生境构成的复合景观维系了全球约50%的野生濒危物种[3]。但是,国内对农田边界景观生态功能的研究还比较少。在农业文化遗产筛选标准中,农业景观的价值已经得到充分的阐释。但在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中,农业景观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农业景观被认为是农业美学景观的现象依然存在。实际上,农业景观多样性具有多种功能,景观中的自然和半自然生境的多样性有利于保护害虫天敌、促进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传统农业景观,由森林、草地、水域等组成自然和半自然生境所占面积高,并与农田构成复合的农业景观,为生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地类型,使生境专一种和生境泛化种都能占有合适的生态位;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的增加能够提升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和提高作物产量。不同的生境类型维系了不同生物群落类型,并且生境多样性的测量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参照对非自然生境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可将农业景观分为点要素、线要素与面状要素。按照这种分类标准,农业生态系统中点状要素包括池塘与其他公共基础设施等;现状要素包括道路、树篱、墙壁等;面状要素包括草地、水域、灌木林、自然林等。郭辉军等[1]把农田复杂景观的调查建立在不同土地利用阶段内进行,样地面积的确定可以综合采用最小面积法、权属边界法和标准样地面积法等。郭辉军[1]认为户级水平的农业生物多样性评价通过归纳和总结,可以形成景观水平和社区水平的农业生物多样评价结果。实际上,农业物种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是不同的概念,景观多样性不是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物多样性的简单集合,尤其是在调查和评价方法的选择上,户级水平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和景观多样性调查具有明显的区别。

2影响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因素

在多样的生态条件下,经过自然或人工选择,农业文化遗产地形成了丰富而稳定的适应性农业生物种质资源。这些农业资源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密切,易受人类文化、民族习俗、耕作方式和经济方式等变化的冲击。在一些地区,育成品种或杂交品种不能完全适应当地的多种生态条件,原有的传统农业生物资源因此被保留下来。但在粮食需求的压力下,现代育成品种被广泛种植,传统遗传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冲击。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快速减少与农村文化多样性的丢失有关,传统作物也会因文化的传承而被保留下来,如在云南当地的节庆和婚丧嫁娶惯用老品种祭祀和庆祝。在农业多样性形成的过程中,农户是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农业生物多样性的改造者,他们的文化特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农地景观和农业生态系统。大量研究已经表明,农田生态系统或农业景观中的生物多样性降低都和农业集约化的种植方式以及传统农业管理技术的消失有关。一方面,农田农地的过度开发、田块的规模化经营、乡村沟渠路面的过度硬化导致了农业半自然生境的减少或消失,世界范围内45%的稀树草原都转化为农业用地,70%的草地以及森林被开垦成农田。另一方面,农业集约化管理过程中对高产和稳产的过度追求,大面积种植单一作物导致农业景观均质化、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减低;集约化的农事管理中大量使用的农药、化肥造成农业环境质量急剧降低,直接导致农业生物多样性减少[4]。农业的集约化经营通常导致自然生境破碎化,使得农田和般自然生境、自然生境变成相对离散化分布状态,减少了农业景观的复杂性。破碎化的自然生境不仅减少了某些物种的丰度,还会影响物种之间的关系及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农用土地向低级、简单的生态系统退化,空间异质性减少。另外,农用地闲置或撂荒均会导致某些生境类型的消失,进而会威胁生物多样性。

3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

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是保证我们现在以及将来能够获得和应用这些农业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相关的技术。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对其进行保护就比自然生物多样性保护要艰难得多。对于农业遗传生物资源,我国很多科研单位进行了作物遗传资源的收集、保存和迁地保护等工作,但是这些工作多为种质资源的搜集和保存,而且局限于少数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对半栽培、采集利用的野生物种开展的保护工作相对较少。动态保护的理念下,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还是强调就地保护。就地保护是由农户以储存的种子或繁殖材料为基础进行农业生产和管理的一个过程。目前在大部分地区,就地保护对多数传统品种、野生近缘种来说仍然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我国建立了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通过这种自然保护的形式对野生植物进行保护。但也存在缺点:第一,保护的目标物种较为单一,保护的投入相对较大;第二,除了对少数野生近缘种有效外,对栽培品种、半驯化品种等农业生态系统的多数物种是无效的。就地保护的另一种措施就是扩大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多样性被认为是一种很好的提高农业生物多样性的手段,例如庭园系统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蔬菜、观赏、药用、材用植物,被认为是野生植物的避难所,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也是野生植物向栽培植物进化的重要试验地。庭院管理者会从周边野生环境中引入半栽培植物,以较小的管理强度保护了很多的生物多样性。非作物生境或半自然生境类型,如林地、田块边缘区、草地、灌木篱墙等,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异质化空间,这些非作物生境可以作为捕食性昆虫、传粉昆虫等动物的避难所,有利于它们迁入邻近的作物生境中对害虫起到调节和控制作用[5]。因此,对农业景观重构和提质,不仅可以提升农业天敌害虫调控、水土涵养、授粉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还可以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增加粮食产量的目标。国外已经采取了很多积极的措施来保护农田边界,欧美国家就采取了很多农业景观保护的具体措施,如将少部分农田建设为保留地,用于小片林地、坑塘湿地;鼓励种植作物的多样化和种植模式的多样化,鼓励间作套种、发展农林复合经营;建立农田边界缓冲带种植;保护传粉动物、害虫天敌的栖息地和生境。2005年欧盟就开始对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增加生态补贴,以生物多样性为保护目标的高价值农田占到农用地的20%。虽然我国在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开发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进展,但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面进展缓慢。在我国有一些支持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如鼓励立体种植、间套作、野生动物廊道建设、防护林建设等,但对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其他方面,如缓冲带建设、带状耕作、保护性耕作、植物篱种植、植被屏障建设、农田边界建设、农田植被提升、河流缓冲带、农地灌丛管理等,还没有产生综合的农业景观保护政策。

4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议

就农业遗传多样性和农业物种多样而言,对其就地保护最基本的动力来自自我消费价值和市场价值。就经济价值而言,如果传统作物的产量及价格得到提高,市场价值通过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增值作用而提高,那么受到直接利益驱动下农民会主动种植传统作物。因此,允许对传统品种、半栽培种、采集和管理物种进行提高品质和产量,可能对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一定的作用[6]。结合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对调查出来的物种及相关的传统技术,可进行有规划地开发利用,通过建立规划区和博物馆等,发展生态旅游业,提高相关传统资源的利用,以便扩大传统农业生物资源的市场效益。就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而言,农业文化遗产地可以借助遗产的申报和保护工作开展以下保护措施:(1)开展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和评价。需要建立综合评估农业文化遗产生物多样性特征的方法,识别农业文化遗产系统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完善现有的农业文化遗产监测体系,定期获取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保护发展措施的影响;探索结合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和属性数据变化形成预警机制。(2)开展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建设技术示范区。在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过程中,强调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并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重要标准。鼓励对遗产地居民维持、保存和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对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要鼓励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包括与生物多样性紧密相关的社会学、生态学和经济学研究。对于景观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地区,可以在研究其维持的机制的基础上形成示范。(3)对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开展生态补贴,提高管理者、农户对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和功能的认识。探索不同管理情景下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推动基于农业生物多样性长期价值的深入研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重点研究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和发展经济之间的协同,使利益相关者都能够从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受益。另外,积极探索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到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市场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