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

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

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设备 设备信息化管理 设备监控系统 设备管理软件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b)-0000-0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生活中已遍布移动互联网的身影,同样,在建筑施工领域中,移动互联网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公司近几年在建筑施工中大力发展设备信息化建设,通过实践、改进、完善,逐步建立了一整套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借助引动互联网,从设备资料管理、设备实时监控、设备运转及能耗记录、数据汇总分析等多环节进行科学、规范、创新、及时、有效控制设备管理,确保施工工期、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保证工程顺利达产达标。

1、设备资料管理

设备资料管理是一项系统而繁杂的工作,如设备的规格、型号、使用说明书、维修保养手册及设备的租赁费用、修理费用等均需记录归档备存,我公司为此自主研发出一套设备管理软件,用以记录、处理设备的各种相关数据与资料;同时该设备管理软件设有权限管理,根据层级划分各自使用权限。

设备进入工程施工现场后,管理人员对设备进行编号,设备编号是设备在设备管理软件中的身份识别码。编号完成后设备管理人员进行设备各项资料收集工作,并将收集的资料数据分类录入设备管理软件,管理软件将录入数据传输至公司服务器,公司各级设备管理人员可通过电脑软件或手机APP随时随地查看设定权限内的设备相关资料。

2、设备实时监控

公司统一对进场施工设备安装实时监控系统,通过设备管理编号将监控系统与设备管理软件对接。实时监控系统由GPS芯片组、多功能摄像系统及数据无线传输系统组成。整套系统具有防拆卸功能,一旦有人试图拆卸系统,系统将自动启动报警功能,并将报警信息发至设备管理人员手机上。

GPS芯片组能实时记录设备的位置信息与运行轨迹,通过服务器能保存三个月内的设备运行轨迹数据;多功能摄像系统能360°全方位观察设备运转情况与施工现场情况,并可自动保存一周的视频文件;数据无线传输系统将GPS芯片组记录的各项数据和多功能摄像系统录制的视频画面上传至服务器。设备管理人员通过电脑与手机APP登陆设备管理软件后即可对每台设备进行实时监控,查看设备运行轨迹与施工现场实时画面。使用设备管理软件后,减少了设备管理人员施工现场巡查次数,大幅降低设备管理人员劳动强度;同时通过设备管理软件也可查看设备以前的运行轨迹与视频记录,使设备管理人员更容易了解掌握设备操作人员的真实工作情况,督促设备操作人员规范施工,从而达到规范现场设备施工行为,有效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3、设备运转及能耗记录

工程设备使用成本除了设备租赁费用外,还包括设备燃油费及修理费用等,其中租赁费用相对固定,燃油费用变化较大。要想降低工程施工设备使用成本,除了合理调配现场施工设备,提高设备利用效率,对利用率偏低的设备进行退场外,还可以通过减少燃油浪费现场,降低燃油消耗率来实现。公司对工程现场每台设备安装了能耗记录装置,使用燃油的设备安装燃油消耗监控系统,使用电力的设备安装单机电表(用电设备因其局限性,在“一机、一闸、一表、一漏、一箱、一锁”模式下,很难有偷电现象发生)。

燃油消耗监控系统不仅能准确监测设备的燃油消耗量,还能准确记录加油次数与数量。同时对使用燃油设备均装有燃油防盗装置,结合燃油消耗监控系统,能有效避免盗油行为,减少工程经济损失。燃油消耗监控系统通过数据无线传输系统将设备燃油消耗情况传输至服务器,结合GPS芯片组记录的设备运转记录,通过设备管理软件进行汇总分析,能显示设备各时段的燃油消耗率。此举代替了传统方式依靠操作人员与现场调度人员共同签认运转记录、物资管理人员统计设备加油数量,然后设备管理人员人工汇总分析各项数据,最后计算出设备能耗率,大幅度降低各人员工作量,同时也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误差,增强了各项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

4、数据汇总分析

公司结合多年施工经验与各项目施工实际情况,针对性的设计出多种分析设备使用情况的图表,如设备运转时间、利用率、能耗率等图表。设备管理软件通过将各设备上传数据进行汇总,自动生成各种分析图表,不仅能具体至月分析、日分析、小时分析,而且能同类多台设备横向、纵向对比,直观易懂,使设备管理人员对各设备运转情况清晰明了。

利用设备管理软件进行设备月度、季度、年度经济活动分析时,设备管理人员告别了传统的海量数据汇总、筛选、计算、分析等大劳动量工作,能快速、准确的找出工程施工设备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及时制定纠偏措施,调整管理模式,确保项目施工生产高效、有序进行。

借着移动互联网的东风,设备管理人员通过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完善,已找到一条符合设备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后的建筑施工中设备管理将更加信息化、智能化,现场所需设备管理人员将大量减少,同时设备利用效率提高,设备使用成本降低,为项目工程施工生产创造更大效益。

参考文献:

[1]余建辉 林通 叶敏. 路面机械的施工信息化管理研究[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2年01期

[2]王兴华 陈丽萍. 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浅析[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6年10期

[3]刘卫军 李占民 文显武. 基于GPS的远程监控系统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07年06期

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应用

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建筑施工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众所周知,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工程量高居世界之首,在建筑施工管理方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是可观。所以,共享设计信息资源,快速、高效地组织管理技术文档,使工作流程自动化已成为提高工作效率的当务之急。为了和国际接轨,建筑施工迫切需要强化信息化管理。

1.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的特点

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的主要特点是利用信息设备替代传统的手工方式进行作业处理,高度信息化的系统具有许多传统手工操作无法比拟的优势,突出表现在信息收集自动化、信息交换网络化、信息检索工具化、信息利用科学化等方面。信息化的发展,通过增加可利用信息的数量提高信息利用的质量,促进信息资源在施工生产中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对于施工行业的发展具有加速器与倍增器的作用。而且由于施工信息种类多、数量大,采用电子媒体可用较低的价格与极小的空间保存大量的信息,使得工程的施工成本大大降低。施工过程中信息交换总是客观存在的,在这方面,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使工程施工的各协作部门间的高效信息传递成为可能,可提供工期、质量和成本分析,排定下一阶段生产计划,还可以及时汇总成本,找出节支或浪费发生的主要环节,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2.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建筑施工具有生产周期长、资源使用多、空间流动性高等特点,对建筑施工过程涉及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是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且大量的信息交流也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手工传递,信息的检索更是依靠对纸质文档资料的翻阅和查看。也就是说,在传统的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从它的产生到利用,整个过程都在以一种较为原始的方式运作,这明显地降低了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现代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施工技术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各部门之间需要交流的信息量不断加大,交流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这些都导致了建筑施工管理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越来越突出。建筑施工的信息化管理正是基于信息技术对管理过程中需要处理的所有信息进行高效地采集、传递和适时共享,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建筑施工的信息化管理还可以使监督检查等控制及信息反馈变得更为及时有效,使工程的计划经验变得更为先进合理,使建筑施工管理活动流程的组织更加科学化,有效提高了施工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建筑施工的全部信息以系统化结构化的方式存储起来,便于施工后的分析和数据复用。因此,对建筑施工实行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用尽可能少的费用、尽可能快的速度来保证优良的工程质量,获取项目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之道

由于在初始阶段,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的经济效益往往不仅不能直接显现,并且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在现阶段,传统管理模式还有效的情况下,有的企业将信息化管理视作一项单纯技术工作,应用深度不够,只停留在肤浅的日常工作文件数字化处理的层面上,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所能提供的集成优势进行信息交流,忽略了信息技术互动性带来的管理效应。从总体上看,由于缺乏整体观念和系统规划,实施中只是关注某一项具体业务或者局部管理功能,注重单元技术和眼前利益,所用的软件之间缺乏集成和沟通,信息的一致性无法保证,造成数据失真。而且信息不能及时共享,管理层看到的永远是业务流程中不完整的部分,使得远程管理和决策支持成为空谈。

要成功的完成建筑施工信息化建设,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过程。在建设的初始阶段,信息化的经济效益往往不仅不能直接显现,并且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和各业务部门的配合。而这些投入和配合往往是信息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对此,企业的领导层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坚定的信念,要能够统一思想,要能够持续不断的给予支持,要带头使用信息系统。建筑施工企业要真正想通过信息化来提升管理水平,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进行系统实施时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包括企业的规模、管理模式等多方面因素。信息化规划应该采用自顶向下的策略,从规划企业经营与投资等战略决策的信息系统开始,向下发展到各个专业职能管理子系统,发展基层生产管理子系统,并使所有子系统服务于战略决策的需要,最终形成上下融会贯通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

4.BIM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一组来自美国的统计数字显示,37%的材料浪费是来自于建筑行业;38%的碳排放来自建筑行业; 2%的业主对设计师的图纸精准程度表示怀疑;30%的项目缺乏计划和预算评估;9项目中10%的成本耗费在建设期间因沟通不畅而造成的返工上面。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和大规模基础建设的历史阶段,在建筑行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当前大家都在探求借助建筑行业信息化来解决上述问题,建筑信息模型(BIM)在此得到了应用,其技术核心是一个由计算机三维模型所形成的数据库,不仅包含了建筑师的设计信息,而且可以容纳从设计到建成使用,甚至是使用周期终结的全过程信息,并且各种信息始终是建立在一个三维模型数据库中。建筑信息模型(BIM)可以持续即时地提供项目设计范围、进度以及成本信息。建筑信息模型(BIM)能够实现三维设计,能够在综合数字环境中保持信息不断更新并可提供访问,使建筑师、工程师、施工人员以及业主可以清楚全面地了解项目。这些信息在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加快决策进度、提高决策质量,从而使质量提高,收益增加。

5.结语

在我国,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为更好地深入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制,使信息技术更有效地为施工生产服务,我们应该遵循以下的步骤来进行:首先是做好前期周密的准备工作,从深入的文献调研开始对已有信息管理系统的优缺点做一次认真详实的调查及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深入工地进行调研,采用科学的系统分析方法结合我国国情系统地建立起适合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多角度的信息管理模型。接下来再对这些信息管理模型进行全面的系统设计,主要是系统配置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以及系统的总体设计等。最后通过具体的编程、测试等环节,应用一定的开发方略来开发一个科学实用的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系统,并通过初步的工程试用,来证明该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由于信息传递障碍和交流不畅造成的管理和决策失误,这是提高施工项目的整体效益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钱建春等.建筑施工项目施工管理信息系统.施工技术,1999.

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重要性

1建筑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从实际情况来看,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为施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经济效益,甚至帮助施工企业提高了核心竞争力。在这种背景下也给一些小型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带来威胁。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无论是小型企业还是大型企业都需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企业经营过程中,才可能长久立足和生存。建筑工程项目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工期长、多样性、项目庞大,因此对于施工企业的管理工作相对复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对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中,需要实施全过程的管理,一个工程项目会涉及到多个阶段。只有保障每一环节不会出现问题才能建造出高质量的建筑,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而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管理过程中融入信息化技术,一方面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相对传统的管理方式信息化技术管理的效果要好,而且减少人力的投入。由此可见,推动信息化管理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施工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实现信息化管理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2.1在施工企业中的运用

存在制约因素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利用一些专业技术和管理软件。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大多是按照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管理软件的操作,通过管理技术帮助施工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因此在施工企业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并未改变组织结构或相关机制。但是,网路技术和管理软件不仅包含了技术,还有一些非技术因素,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施工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不断优化业务流程,使其更加规范、标准。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属于粗放型管理,很多中小施工企业中传统管理的观念比较重,难以接受新的管理技术,以至于影响了信息化管理在施工企业的应用。

2.2没有与实际管理工作结合

管理者认为信息化管理是专门技术人员的工作,因此对信息化管理缺乏重视,并没有在施工中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建筑企业只是将业务搬到计算机上,没有意识到将业务与技术结合起来的重要性;施工企业缺乏对信息化管理的宣传力度和培训工作,相关人员的管理技术水平偏低,甚至仍然选择传统的管理方式。

2.3过于追求技术

先进建筑施工企业过于重视设备和软件的选择,忽视了系统是否满足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需求。在管理模式上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将信息化管理技术作为企业的实际需求,而不是引进先进的设备就可以实现管理效率的提高。

2.4信息化管理基础薄弱

目前,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中信息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中已经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初步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是还有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没有完善的信息基础平台,专业管理软件涉及的业务范围较小,未能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传递,所以从实际情况来看,施工企业是根据自身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开发了软件,并且这些管理软件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人才素质水平普遍偏低。此外,在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技术建设过程中,缺乏协调的制度,比如在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中缺少标准的共享数据库,在信息传递和共享过程中存在问题。

2.5缺少专业的技术人才

在建筑施工行业中,施工人员大多来自农村,没接受过太多的教育,文化程度低,这也是制约信息化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应用的重要原因。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由于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普遍偏低,导致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整体偏低,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施工企业的需求,如果不及早引进信息化管理技术,必然会被市场淘汰,影响施工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所以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对现有施工人员进行再教育,提高施工企业的整体素质水平至关重要。

3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实现路劲研究

3.1做好总体规划,推进信息化管理

在信息化管理技术建设前,施工企业应做好总体规划,对于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好预防措施,需充分了解企业发展目标和面临的环境等问题,在根据战略目标,分析管理系统实施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充分考虑好以上这些问题,施工企业在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开发,选择适合施工企业的管理模式,逐步推动信息化管理技术在施工企业中的广泛应用。

3.2组建专业的、素质过硬的团队人才

对于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一个企业没有人才,是难以在行业市场中立足和生存。尤其对于建筑施工单位来说,涉及的范围广,施工过程相对复杂,施工企业必须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水平的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企业可以采取高薪资,优厚的待遇等条件聘用专业的人才,为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引进提供人才保障;另一方面,对现有的比较优秀的人员进行再教育,组织定期培训,提高综合素质水平。

3.3不断更新信息化管理系统

施工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是影响相对复杂的工程,需要为之付出很多,投入很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深入,推动了信息管理系统和软件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所以施工企业要重视管理系统和软件的更新,便于满足施工企业发展的需求。在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时,企业需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管理系统与技术设备。信息化管理是一项相对繁琐的工程,不仅需要资金投入,还需要企业具备专业的技术人才,所以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需要投入的很多,但是信息化管理技术一旦成功运用到施工企业的管理中,必然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施工企业需要与时俱进,针对实际施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和更新管理系统,从而满足施工企业的需要,促进施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加快我国建筑行业朝着国际市场发展的进程。

3.4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管理

在完成信息管理系统的初始化和对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后,需要逐步在企业内部推广和使用。施工企业需要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完成信息管理系统的试运行,在试运行成功后进行验收环节,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并正式运行信息管理系统。在投入使用后,必须对系统进行定期维护检测,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提高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效率,推动建筑施工企业尽早实现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管理;优化模型

0引言: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为了可以更好地是施工企业在施工中安全高效的展开作业,必须更有效的强化信息化管理工来解决人工方式在施工行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刮泥优化模型应用范围较广,因此它的使用价值很高,发展空间也很大。

1.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 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蓬勃发展,在东南亚、中东等很多的地区进行建设项目的建立。而同时,很多国外的建筑施工企业也进入中国发展, 这种情况的出现,使我国的建筑市场更加的国际化。然而国外的承包商的比起国内的建筑承包商有很多的优势, 特别是是在施工及管理的信息化方面 ,国外的建筑承包商在信息化管理方面远远地领先国内,管理上更加的有效率有质量。这使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面临的大问题。而我们正确的面对这种外部压力的冲击,,采取正确的面对方法, 我国的建筑行业才能更好的发展。我们要充分的学习国外先进的设计方法、施工技术、管理手段。从我们整个国家来看, 每一个行业都在快速高效的发展, 这就使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也必须要以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率地完成工程的施工。它与我们整个国家建设发展速度息息相关。伴随着我国的建筑市场的规范和整顿,相关的建筑法律法规也更加的健全,我国的建筑行业才能更好的生存在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在压力下成长进步,更好的与国际上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相结合,促进自己的额发展。

2.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管理优化模型的建立

2.1建立建筑施工经济支出子模块

建筑施工行业需要考虑很多问题,最需要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就是经济的支出这一方面给。 经济支出子模块的就是根据建筑行业中经济支出来建立的。首先假设一项建筑施工项目可以用的的所有资金用D来代表,w1用来表示建筑材料所需要的支出费用, w2来代表人工支出的费用, w3来代表收购土地所需要的费用,n来代表材料的增长的参数, k来代表人工费的变量参数。那么该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在u时刻的累计支出参数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现将建筑材料在不同的时间点上的增长参数构成以下一个数据集合:z(u)={z1(u),z2(u) ,……zn(u)}, 因此建筑材料的累计增长参数的公式可以为:

我们将时间段设置在在区间[0,U]内,则可在此基础上建立出一个关于建筑施工的经济支出模块 对建筑经济支出模块进行解答就可以了解到建筑行业的经济支出费用。

除此之外,离散方程也可以用来描述,上述的问题可以用非线性规划问题来代替,假设人工支出费用在第I个时间段内的费用增长参数为zI=z(I),通过下面的公式则可得出人工费的费用增长情况:E1(y)=max(zk*y)-z1*y.

人工支出费用每个月的增长幅度也可以采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S(y)=1/eD*zp*y。

建筑施工行业的平均的支出费用的增长的情况可以采用下面这个公式来计算:Max1/eD*zp*y。

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想以最小的成本来完成这项施工,就可以建立如下的经济支出子模块,其目标函数为:Max1/eD*zp*y。

其约束条件为:

通过约束条件得出最优解,也就可以得出完成该项施工的最小成本。

2.2 建立建筑施工安全性能分析子模块

我们用Zj来代表建筑的第j个安全性能系数, 用Yj来代表第j种建筑材料的安全性能系数,用βj来代表其对应的权值系数,该建筑的整体安全性能系数可以用如下的公式来计算:zj=β1y1+β2y2+…+βnyn+dj。公式中的dj代表的是建筑材料安全性能系数所允许的误差。

在大多数情况下,建筑的安全性能与经济支出的多少实诚正比例关系的,可以通过这个比例找出最优的经济成本,而同时又能保证建筑的安全性能。在通常情况下,建筑在施工之前, 因为建筑材料的价格是随时变动的其变动趋势充满了不可预测性,我们可以用qk带代表某建筑材料最原始的报价,但qk不好确定其取值大小。那么假设在第k个时间段内, 用yk来代表材料所需要费用的原始值,则就用q+k来代表施工建设过程中所允许消耗的材料的费用的最大值,从而可以得到关于建筑工程安全性能分析模块的目标函数: ,其约束条件为 。

通过此约束条件对目标函数求解,得到最优解,从而可以选择最优的方法进行安全施工。

通过建立上述两个模块,从而构成了建筑施工信息管理化的最优模型,大大提高了建筑施工业的管理效率,使资源得到更合理应用。

3.实验以及结果分析

在得出一种计算方法后,往往需要对算法进行实验分析,来确定算法的正确性,以便更好地应用到建筑行业中。实验分析的步骤如下:

(1)首先选取某建筑工地作为实验对象,对该建筑工地进行施工行业里的管理实验

(2)建筑施工行业管理的实验有可以利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采取本文所提出的的方法,采取本文的方法需要分别建立了建筑施工经济支出子模块和建筑施工安全性能分析子模块和建筑施工经济支出子模块。

(3)人工法结果:

从表(1)和表(2)的数据来看,本文所述方法在相同的建筑面积条件下的计算出的合理性参数更高,因此如果在建筑施工方面采用本文的方法进行施工管理,可以更好地控制经济成本,使经济成本支出的更少的同时又能保证安全方面的可靠性。

4结束语

综上,我国建筑行业需要不断优化信息化管理模型建设,通过减少施工成本支出和提高施工安全型,从而使建筑行业施工信息化管理更加合理化,形成与自身实际相符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逐步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晓翔,吕丽平.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管理优化模型研究与仿真[J].科技通报,2013,2(4):123-125.

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监控服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也在与时俱进,许多企业也将推出一种新型的信息管理技术,促使企业的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相比较其他企业而言,建筑企业相对落后,信息技术还没有渗透到这类企业中,导致此类企业的管理相对落后。信息管理的构造,方式和技术还停留在陈旧的形式上,严重阻碍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蓬勃发展。所以,在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唯有掌握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优化的业务程序后,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只有将新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企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拓展企业经营空间,实行管理创新,增强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竞争环境,提升该类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是一种运用现代信息化的技术手段进行管理,通过以会计的信息系统化作为基础,实现一种全新的电算化,并运用网络信息管理,进行财务方面的核算、分析,进而对其进行监督和有效管理,形成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实现更多的信息化功能,使财务管理更加便捷和具有时效性。这种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体现在财务管理中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更加适应了现代化的企业发展需求,更具综合性,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能够有效提升企业财务的管理水平。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特征

(一)财务信息的实时性

传统的财务报表,都是将数据以纸质的方式体现出来。例如在施工企业如果进行例行检查,想要查看一个单位的年度报表,这份报表并不能立即能看到,而是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因为会计需要进行整理和汇总。然而如果一个企业实施了财务信息技术,那么财务方面所有的报表都会收集在这个体系里,想要查看可随时上网下载,同时还能与外部系统协同工作,例如网银、采购管理、OA等系统。只要连接网络,需要什么信息实时就可以用到,非常便捷。该体系能够直接和企业内部交易系统相连接,如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还可以通过银行等外部系统实行数据的互换,拓宽了交易的渠道,为工作人员节省了时间不用天天跑银行。使用财务信息化技术可以立即反映每个业务的施工情况,通过编制最新的盈利报告,完成信息的实时更新。在该体系中,财务报表和数据可以同步上传,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保障了投资者的权益。

(二)数据资源的共享性

数据资源共享是财务信息管理的主要特征。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中,重要的软件和数据存储备份的信息是由有关部门统一维护,其他部门不能随意查看或是下载这些信息,进而保障了信息的安全。但是同一个系统的客户端可以共享数据和资料,从而解决网络不兼容的问题,这样不仅使各种信息的使用效率提高,同时也使办公成本降低,还可以让财务人员跨平台进行操作,节约了时间成本。

(三)工作流程的可视性

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平台具有很多新的特点,如集中化、规范化、统一化等,各部门要互相协调工作,同时带动和协调施工企业整体业务,这样才能达到财务管理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电子签名的审批和认证都可以在网上进行,所以应把各种报表和表格扫描进入该体系,形成统一的格式。这样,企业领导需要登录企业信息平台,对财务方面的各项业务进行监督和审核。

三、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几年来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也呈现出飞速发展的趋向,而企业规模越大、发展越快,财务管理中暴露的问题也就越多,这些问题制约着建筑施工企业的变革和完善。

(一)财务信息化需求不明确

我国的许多施工企业,对信息的需求不明确,对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明确,导致很多工作没法正常进行,停滞不前。相关财务管理者长期使用手工操作,工作方式和工作习性逐渐养成,突然改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后,工作方式和之前的明显不同,导致了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接纳新的工作方式。特别是对以前没有任何电脑操作经验的财务人员来说,这项工作就变得非常艰难。他们完全不明白信息化管理建设的大致框架是什么,这样就会出现信息化需求不明确,不能按时按点完成工作,导致浪费时间。

(二)制度不健全

从总体上说,施工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模式缺乏一定的技术指导,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体系。在企业内部制度和管理上,由于大家各司其职,工作任务不同,所以制定的制度也要符合实际。同时企业财务信息管理还没有系统地指导,也没有被相关部门进行规范,导致信息系统不完善,没有合理的管理依据。

(三)财务信息化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为了将信息管理技术应用到工作中,企业需要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以及企业人才培养的技巧。因为在此之前,很多的财务人员对于电脑的操作水平远远不足,之前一直是手工入账,突然转变入账模式,很多人会存在不适应。并且尽可能多启用年轻人,因为他们学东西快,而且容易上手操作。把信息技术引入到工作中,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相关人员。懂财务的不懂电脑,懂电脑的不懂财务,所以企业要综合培养既懂财务又懂电脑的人才,唯有这种方式才能促进企业的蓬勃发展。

(四)上级主管部门缺少财务信息化技术监控手段

施工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在决定和管理基层财务时,应当在充分有效的前提下,取得有效的信息。但是,由于缺乏信息平台和制度的可控源,施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不能对下属单位提交财务信息进行正确判断,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误区。

四、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发展对策

(一)对财务的信息化需求进行全面分析

财务管理信息化主要包括以下6个系统,分别是:财务管理系统,它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实时的数据分析;会计决策支持系统,能够最大化的完成会计决策的智能化,更好的分析数据资源;全面预算系统,能够运用多维的数据库,将企业的整体情况进行剖析;标准成本系统,对不同产品的成本增长点进行分析;存货控制系统,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为其提供可靠地存货管理方案;业绩评价系统,把企业绩效与信息化结合,预先制定绩效总的目标,运用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来实现对每个人业绩的实时考评。作为施工企业,首先要明确财务信息化的需求,要熟悉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操作流程以及六大财务信息框架的构成系统,从而确保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效率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建立健全的信息化制度

一个企业想要发展,那么就需要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只有完善的制度才能制约一些不可预测的问题。由于财务管理的环境并不是固定的,它会随时产生变化,因此要时刻对其进行调整。财务信息管理分为软硬件两部分,管理系统是软件部分,唯有完善管理制度,才能保障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三)加强财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不管问题是什么,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而施工企业实施财务信息管理也是如此,归根到底是人才的运用。因此,对于财务信息化管理的人才来说,需要进行不断的打造和培养,多采取激励政策,重视人才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发展。

(四)改善财务信息化建设规划和规范体系

建筑施工单位的财务信息化管理不同于一般企业,它与很多相关联的企业都有财务方面的联系,比较系统化。因此,对于这类的财务信息化管理要具有比较完善和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从而才能顺利开展工作。

(五)财务信息系统设计

为监控服务值得注意的是,建筑施工类企业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建设不仅是统计报表类的工作,还需要对建设过程中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所以,在建设这类型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时就需要考虑一些实际业务信息的搜集,以便建立合适的监督系统。

五、结论

综上所述,信息化管理是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进行改革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率,从而形成全面提升的综合平台。其中,财务管理信息化构建是一个重要而关键的部分,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从根本上阻止消息的泄露。并且对于相关人员的缺失,则需要不断的引进和培养,这才有利于施工企业动态管理的形成,促进中国建筑企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海鹰.信息化形势下施工企业财务管控刍议[J].中国证券期货,2011(02).

[2]陈仕莲.关于施工企业进一步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14).

[3]张建伟.浅谈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