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闻与传播专业评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闻专业;教学体系;实践;构建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7-0207-02
目前,各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教学形式大致有实验课教学、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看似周密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际上存在一定的弊端,实验课教学基本上属于印证性实践,其目的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理论难点,这种远离社会完全在封闭的设定环境中完成的工作对于特别需要创新能力的传媒专业的学生而言其作用是有限的。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及社会实践等一般为分散实习,不利于学校对毕业生教学指导和管理,无法根据专业和教学的具体要求去进行实践。
为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围绕新时期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一套与现代新闻传播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教学内容体系。
一、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目标
(一)新闻传播基本业务能力的培养目标
新闻传播的基本业务能力是实践能力构成要素中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1.采编能力。要求学生能掌握采访的一般规律和技巧,学会撰写各类新闻稿件并进行编辑处理。
2.写作能力的目标要求。要求学生能写一手规范的汉字,能够规范地写出各种体裁文章,尤其是各类新闻作品。
3.策划能力。要求学生熟悉策划运作规律、掌握策划的基本方法,形成综合的各项策划技能,能做出采访的具体策划方案。
4.评论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新闻评论的特性和写作要求,可以撰写出有深度的评论作品。
5.社会调查能力。要求学生能结合实际工作中的某一课题来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写出有一定质量的专题调查报告。
(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新闻学、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及基本业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
1.分析判断能力。要求学生在观察和采访人和事物、事件的时候能够分析有关的新闻素材,能够辨别真假、好坏、善恶,所做作品立场倾向正确且具有深度和广度。
2.人际交往能力。要求学生能够与形形的人打交道,能跟不熟悉的人做深入交谈,能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3.团队协作能力。这种协作能力主要包括团队协作能力和与被采访者的协作能力。新闻采访或写作往往需要多名记者集体作战,在采访中遇到要打交道的人时,要能充分与人交流协调,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在协商中取得共识,善于接纳和尊重他人,在工作中相互合作,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求得自身发展。
4.语言表达能力。普通话能力测试成绩应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并且能够准确地把握日常人际交往中的交谈技巧,掌握各类采访表达的技巧。
5.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掌握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基本操作和方法,熟练运用办公自动化软件,掌握网页制作和网站开发技术,能熟练运用网络获取和处理相关信息。
6.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一般性的英文新闻,可以在对外交流、采访中使用外语进行表达。
(三)发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创新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能力之一,只有创新才能创作出好的新闻作品。培养创新能力需要一个过程,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具有敏捷的思维。在进行新闻实践的过程中要多动脑筋,力求有所创新。
二、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一)专业基本能力训练平台
1.学科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应以厚基础、宽口径、应变性强的培养模式来提高传媒人才对飞速变化的社会的适应性。新闻传播学科要根据媒介形势发展的新态势来设置新的专业方向。另一方面,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也相应增加新的课程,如媒介经济、媒介管理、网络传播、新闻伦理、新闻法规、媒介素养教育等,供学生自由选择。
2.在教学方法上应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新闻实景采写、版面编辑创新评价等新方法,这也是高校新闻教学方式创新的重要内容。
3.开设综合性实训课程。构建“模拟媒介环境”,通过对采、写、编、评以及摄、录、播等各单个实验项目进行整合和调整,设置既满足新闻业务理论教学要求又训练学生综合能力的“采写编评一体化”课程。
4.给学生提供多元的、分阶段的专业实践机会。新闻院系应该创造条件、广搭桥梁, 与媒介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机会。新闻实践所解决的不仅仅是新闻操作方式和方法的熟练问题, 更是对新闻意识的挖掘与培养。学生参与新闻实践的目的在于及早地熟悉媒介环境, 以期将来更快更好地适应传媒职业生活。
(二)综合实践能力训练平台
1.打破专业界限,加强对学生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着眼于培养传播通才,以适应复杂环境中不同媒介的需求及学生更广阔的从业趋向。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上,要把反映社会科学基本原理的相关课程列入其中,以扩展学生宽厚的理论基础。要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性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有计划的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引导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参与专业实习之外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亲身体验生活,在了解国情、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制作出有深度、有实际意义的新闻产品;同时,学生可以在各种综合社会实践中直接和社会各阶层、各部门的人员打交道,有利于增强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一般是在一个比较开放的环境下,面对着不断变化的对象,学生自行组织活动,要独立面对和解决各种问题。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创新能力训练平台
1.开设研究型实践教学。在新闻传播专业的本科教学过程中,研究型实践教学相对薄弱。各新闻院系可以尝试搞“项目制实习”,让学生们参与到专业教师的某个研究项目中去,在某个子课题上独挡一面,将探索和发现新闻传播学中的理论热点及提高独立思考能力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研究型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
2.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科竞赛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创造,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无疑是一条培养高素质和创新能力新闻传播人才的重要途径。
3.发挥毕业论文对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训练的作用。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校接受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对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前,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非常丰富,可以涵盖新闻学、传播学、媒介经营管理学等专业的学科前沿问题、学科经典问题、学科交叉问题以及新闻传播专业的应用热点问题等。要通过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培养学生对新闻传播学科知识的敏锐性和新闻传播实践的创新能力。
三、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保障
(一)制订科学合理的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培养计划
教学计划是学校人才培养思想的具体体现。注重实践教学,加强能力培养,也是新形势下制定新闻传播学科教学计划的一个指导思想。在新闻传播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课时压缩的情况下,应认真规划专业课程的实验环节,以收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之效。同时,对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的学时学分也要有所增加,以提高实习和论文的要求。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境建设
1.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新闻传播实验室建设。完善摄影实验室、报刊编辑实验室,电视编辑实验室、演播实验室等各类实验室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在组织设备配套更新的同时,组织教师编制相应的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指导教材,以保证学生尽早受益。
2、加强实习基地建设。首先要重视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将校内报纸、刊物、电视台、广播台、校园网等媒体资源整合起来,做大做强校内实习基地,为更多学生提供短期见习机会。其次要建立一系列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逐步形成和完善学校和媒体双向推动、双向管理运行机制,为创新实践教育的实施提供良好支撑。
3.加快实践教学队伍建设。一方面要保证新闻专业课教师有一定时间参与新闻实践;另一方面, 可引进媒体资深从业人员直接参与课堂教学,造就一支“双师型”的新闻教育师资队伍。媒体从业人员参与高校新闻教育,能使封闭的新闻教育出现开放和活泼的局面,使单纯的从书本到书本,变成从书本到走向实践,从沉闷的课堂走向丰富多彩的社会和事件现场,由理论到实际进行采访和写作。
关键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国内高校;专业设置;理念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4-0049-02
目前,我国的新闻传媒教育已从单一的本科教育向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方向发展。改革开放前,只有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广播学院等几家大学设有新闻系本科专业,发展到今天,全国已有新闻专业和传播学硕士点数十个、新闻博士点十多个,每年培养新闻传播专业学生上万人。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外交流合作亟需加强,国际传播的作用日益明显,在此背景下,须加大对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力度,而国内部分以培养优秀国际传播人才为重要办学目标的高等院校都对人才培养模式作出不同程度的探索。
一、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主要经验
(一)办学模式的创新
国际新闻传播高端后备人才的培养,需要办学模式的创新。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这五所院校采用了一种新型办学模式,有别于我国现行的新闻教育体制,且不同于西方新闻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政府主管部门作为主导的前提下,有效调动各方资源投入来培养国家急需人才。为此,国内的诸多主流媒体都参与其中,如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和中新社等6家媒体直接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从而解决了教育与媒体实际工作相脱节这一长期困扰教育部门的老问题[1]。而这5所院校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点,制定并实施具体有效的培养计划。
(二)依托本校资源,发挥“外语”与“新闻”的优势
国内高校依托本校的教学资源,目前已经形成了三种较为特色的教学模式,分别是“外语(新闻)”,“新闻(外语)”,以及“外语新闻”。其中,“外语(新闻)”模式的典型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他们偏重外语教学,学生入学后必须进行2年的基础语言学习,然后采开始接触各类用汉语或者外语开设的新闻实践及新闻理论课。在此培养模式下,学生的语言水平能达到较高水平,借助这一优势,并结合新闻知识,逐渐成长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而厦门大学采用的是“新闻(外语)”这一模式,在优秀的本科教学背景下,厦门大学尤其注重新闻专业课程以及人文学科课程的开展,因此,该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深刻的人文基础,该校国际新闻专业毕业生在国内众多媒体中担当编辑,记者,以及管理人员,在国际传播领域作出巨大贡献。
最后,“外语新闻”模式,即外语与新闻并重,其典型则为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入学后进行一年的外语学习,然后进入新闻相关课程的学习,高年级则加入国际新闻采访、编译、写作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去,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语言水平上要比普通的新闻专业学生要高,而新闻素养则比一般的外语专业学生要好,具备这种素质的学生往往深受新华社、国际台、人民日报社等大型媒体的青睐[2]。
(三)课程体系和评估体系的日益优化
众所周知,课程是高校教育的核心,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础。高校必须要积极探索如何设置课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在课程体系方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这5所高校针对国际新闻报道的实际需要,在设置国际新闻传播课程的过程中尤其突出英语新闻采编、国际新闻采编和多媒体采编等课程,将新闻理论、采访以及英文写作融于一体,使学生具备从事英语新闻报道的实际动手能力,且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英文采访与报道奠定基础。
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传统的媒介界限日益模糊,新的传播手段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传媒迫切需要能熟练使用目标语言,国内外环境,以及融合媒介特征和综合性采编方式的全能新闻人才[3]。为适应这种趋势,国内部分高校如中国人民大学就设置了媒介融合和融合新闻等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旨在培养通晓新闻传播理论和方法,掌握媒介融合规律,知识和技能,能够创造性地解决现实传播问题,适应传媒,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需求的高级传播人才,开设《调查性报道》、《人物报道》、《新闻编辑》、《媒介融合与新闻实务》等主干课程。
另外,评估体系的日趋完善是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保证。为此,不少国内高校新闻专业学生毕业论文不再限定为纯粹的学术性论文,它的形式也可以是对学生完成的新闻报道和实习实践成果的研究报告。采用“学术型”与“应用型”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能使学生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得到全面提高。
(四)师资队伍向业内延伸
师资队伍建设是关系教育发展和改革全局的先导性、基础性工作,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是建立在复合型师资队伍之上的。“与业界衔接、与学界衔接、与技术行业和相关专业领域衔接、与国际专业教育机构科研机构衔接”,是新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除了培养自身优秀的专业教师以外,聘请具有海外和进修经历、外国专家、资深新闻工作者等为高素质应用型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
中国传媒大学称得上是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典型,聘请新闻业内人士,或有过新闻从业经历,同时具有较高外语素质的教师。此外,还聘请国内外各大新闻机构的主编,优秀记者,制片人,编导等举办各种讲座,让学生真正接触到新闻界的精英,丰富其阅历,为未来的新闻从业道路做好铺垫。
二、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设置较为模糊
目前国内不少院校已开设国际传播专业,而在教育部的培养目录中并不存在这一专业名称,有的在英语语言专业名下,有的挂靠在新闻专业名下,还有的则挂靠在中文专业名下[4],这一现状并不利于国际传播专业的发展。
(二)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
课程设置是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新兴院校如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国际传播类专业,包括播音与主持艺术(英语节目主持)、播音与主持艺术(法语节目主持)、播音与主持艺术(西班牙语节目主持)、英语(国际新闻)等专业,由于专业方向的特殊性,在课程设置上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并没有将外语与新闻课程实现融合,充其量只是叠加在一起。由于该专业培养掌握本专业相关理论与语言技能,熟悉对外传播规律,能够熟练运用外语、汉语两种语言从事播音与主持及语言文化交流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因此,学生的外语语言技能培养不能忽视。同时,新闻传播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也要加强,但在实际课程设置中,这两大模块并没有有效融合,由于没有统一的专业导向,在实际操作中给“外语+新闻”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带来了难题。
(三)师资力量相对匮乏
师资队伍建设是优化课程体系和专业设置的关键,也是一所大学存在的根基所在。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复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求其教师队伍具备不同的学科及专业背景。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国际传播学院所配备的师资队伍上来看,毕业于综合性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或者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博士或硕士仍占据多数,他们的外语水平高,专业知识扎实,但是缺乏新闻传播理论知识及实践经历,而真正具有媒体工作经验,同时又具备较高外语水平的教师并不多。这不仅导致教育与实践相脱节,国际传播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不能及时充实到课程体系中去,课程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
三、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路径
国际传播人才已被国家广电总局《广播影视“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列为我国未来广电行业第三大紧缺人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一)专业设置问题的路径:树立“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的理念,提高专业课程内涵和质量
高校应将学科与专业同步发展,“将专业建设的系统工程纳入学科建设规划,并通过政策、制度创新,形成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动机制,促进学科建设的优势资源有效地为本科专业建设服务,通过学科建设提升专业水平,构建品牌专业,提升专业的社会声誉与竞争力”(唐纪良,2008)[5]。
(二)课程设置问题的路径:完善课程体系
课程是高校教育的核心,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础。高校必须要积极探索如何设置课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国际传播专业过于杂乱,需要主管部门统一规定教学大纲,培养体系以及培养目标等,以提高该学科的专业性和层次性。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对学生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以及国际视野的提高
此外,要顺应媒介融合趋势,拓宽专业口径,有效加强课程内容的融合[6]。媒介融合趋势对国际传播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性。另外,为顺应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需要,要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国际传播人才是建立在扎实的中外文语言文字能力基础之上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中英文口语表达与文字组织能力是决定学生是否具备从事国际传播业务能力的基础与根本。同时,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知识、人员的国际流动,教育的国际合作等等都使得如今的高等教育必须树立开放办学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胡芳,高晓虹.论新时期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应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J].现代传播,2009(5).
[2] 张毓强,尚京华,唐艾华.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历史沿革[J].当代传播,2010(4).
[3] 高钢.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四大基础元素的构建[J].国际新闻界,2007(7).
[4] 刘笑盈,赵卓伦.关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J].对外传播,2012(2).
关键词广州日报大数据排行榜
一、对标国际样板研制国内首个权威媒体大学排行榜单
在国际上,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由权威媒体生产和的媒体大学排行榜主要有美国的“USNEWS大学排行榜”,英国的“THE世界大学排名”,这两大知名大学排行榜,皆由独立的第三方(媒体),已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其中USNEwS大学排行榜由《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推出,在美国多个机构对大学进行的排名中,已经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排行榜。“THE世界大学排名”是由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与汤森路透集团合作推出的新的世界大学排名。
在我国,此前一直没有媒体涉及这一领域。2015年,国务院出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推进高校的“管”“办”“评”分离,“积极采用第三方评价,提高科学性和公信度”,对学校的学科、专业和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
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的“2016广报世界一流大学学科排行榜”是国内首个由权威媒体研制、的公益性大学排行榜,填补了国内主流媒体大学排行榜的空白,旨在抢抓国内乃至亚洲媒体在大学排行领域的话语权和标准权。
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是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在媒体融合转型过程中涉猎大数据传播和推广的有益探索,旨在通过以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为载体,呈现专业的数据新闻,借助专业的数字化技术,进行信息产品或咨询产品的开发,并提供解决方案和符合时代要求的传播方式,最终推出覆盖若干行业领域国内有影响力的新型智库,为报业挖掘新的赢利模式。“2016广报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则是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通过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研发的重要新闻信息产品。
二、“量身定制”大数据探索传统媒体生产和传播新模式
对媒体行业来说,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使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产业边界更加模糊,产业链条更趋于多样化,掌握大数据思维能促进媒体转型,重塑传统媒体。但从国内媒体发展的现状分析,要真正理解大数据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性,首先需要厘清大数据理念如何在传统媒体转型中的应用。
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大数据概念的核心首先是“海量”。对于传统媒体,获得“海量”数据存在很大难度。因此,在探讨传统媒体利用大数据方面,可以先从以下三个相关概念描述数据利用的现状:数字新闻、数据新闻和大数据新闻。数字新闻(Digitaljournalism),是指对文本、图片、视频等进行数字化,从而通过互联网技术能传输的新闻报道;数据新闻(Datajournalism),是指用数据驱动的新闻,是内容量化了的报道,是用数据作为表述形式的新闻。
在国内,尽管已有大数据新闻试水,如腾讯位置大数据,推出《十一国庆旅游人气排行榜》《五一出行利器》等媒体新闻产品,但数据在传统媒体(尤其是报业)新闻生产方面的应用,更多的是对不同领域、层面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可以通过可视化和叙事化的手段创作出的数据新闻,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新闻”,也不属于在大数据基础上生产的媒体产品。
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改变传统报业信息生成模式,借助大数据技术,结合受众对国内高校改革的关注,以及对高校“双一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大学排名的兴趣,运用大数据理念,采取“量身定制”的方式,通过对国内327所大学(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高校以及军事类院校除外)的“海量”数据进行收集、挖掘,在建构科学的评价数据模型后,在大数据的基础上进行“量身定制”的有益探索与尝试,生产出不同于数字新闻和数据新闻的媒体产品――“2016广报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并通过广州日报全媒体。
在传播模式上,“2016广报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的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内容传播模式,有效实现“二次传播”。因其专业性、权威性,排行榜的“二次传播”效应很大,扩大、增强了排行榜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同时,排行榜也得到学界、业界和高校的关注和认可,在国内外引发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三、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抢占标准权和话语权
评价体系是关系到榜单科学性的关键所在。为制定一个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评价体系,在推出排行榜前,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邀请国内教育专家研讨指标体系,同时听取高校负责人、教师及关心高等教育的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评价体系。
在评价体系方面,排行榜在遵循数据易采集、可采集、具权威性的基础上,设置四个操作性强的一级评价指标:科学研究指数、人才培养指数、学科声誉指数和二次评估指数,对国内327所大学40个学科进行科学评价,从而树立国内权威媒体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推动建立起更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价体系,并希望借此增强中国在世界大学评价领域的话语权,打造世界大学排行榜第三极,建立中国乃至亚洲在世界大学评价领域的话语体系。
伴随互联网发展而来的媒介融合,尤其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入融合的趋势,突破了各种不同传播媒介的界限,新闻传媒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功能一体化态势。与此同时,社会化媒体特别是公民新闻的崛起,形成了专业媒体机构与普通大众共同参与新闻传播的格局,媒介社会化和社会媒介化趋势加剧,对社会、新闻传播等所产生的影响广泛、深刻而又错综复杂。目前新闻传播教育以培养传统媒体人才为目标,面临着媒介融合带来的冲击与挑战,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显得尤为迫切。为了应对媒介融合趋势的客观需要,国内外新闻教育界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其中最突出的是部分高校所倡导的融合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旨在培养适应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一专多能的新型新闻人才,比如能够从事跨媒体采编的全能记者即“背包记者”等。
但也有人指出,这种融合新闻教育模式只停留在浅层次的技术或技能融合层面,与媒介融合时代传播业界的实际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①融合新闻传播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新闻传播技能教育,着重于多媒体新闻信息产品的策划、制作、传播等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与培训,它不失为媒介融合下新闻教育改革的一种可贵的探索,但能否成为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目标与方向,值得商榷。有学者提出新闻传播教育应该在新的传媒业语境之下转型为“传媒教育”或“传媒业教育”,②确实有一定道理。那么,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与能力结构?新闻传播教育是否仅为新闻媒体培养专业人才?等等。本文拟从高校本科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以下统称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转型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抛砖引玉。
新闻传播教育:“专业化”还是“大众化”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领域“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壁垒已经模糊,新闻传播教育的定位如何转变,“专业化”还是“大众化”?建国以来我国新闻教育事业发展很快,但我国高校新闻教育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适应新闻宣传体制的需要,主要是为各类传统媒体培养专门化的新闻宣传人才,搞报纸的不懂电视,搞电视的不懂互联网,新闻人才培养模式过于专门与单一。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培养目标,需要从面向传统媒体培养专门的新闻宣传人才,向适应社会需求培养专业化复合型传播人才转变,这就要求新闻传播教育以社会与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新闻传播专业培养目标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要求,培养复合型的“多面手”。新闻传播学科的课程设置需要突破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学科的组织架构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使各个专业方向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不过培养复合型人才并不是简单地培养技术复合型人才,而是知识结构的复合、能力的复合,包括对专业知识领域的深入了解,认识社会的能力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③
新闻传播教育在知识体系与能力的建构上应处理好“一专”与“多能”的平衡,做到突出专长,兼顾其他,不能只重视“多能”而忽视“一专”的培养。为适应媒介变化对复合型新闻人才的需求,培养专家型记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2级本科生专业教育采取“2+2”的模式,要求学生在大学4年中通过紧凑的学习安排,系统掌握包括新闻传播学在内的两门学科本科专业知识。④媒介融合是“合”与“分”两种发展倾向的对立统一:一方面是“合”,即各种传播媒介多功能一体化整合趋势,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媒介产品的融合、组织结构和产权等的融合;另一方面是“分”,和而不同,也就是说媒介融合带来受众的需求日趋多元化,传媒市场呈现出分众化或专业化的特点,即媒体的多元化、信息的广泛性和技术的交互性导致的传播小众化、专业化趋势。所以媒介融合时代还需要在某个领域、某个学科有较深造诣的专才,这样媒体才能为不同阶层、不同背景、不同知识层次的人群提供贴近性的精细化信息服务。⑤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传媒市场的日渐细分,媒介产品的生产与质量控制、市场分析、价格策略、营销策略、广告、销售渠道和终端的建立,以及媒体内部的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等,都需要专业人士来运作。
媒介融合时代人人都可能是记者,那么新闻传播人才的核心能力是什么?著名新闻教育家、新闻史专家,复旦大学教授丁淦林曾对新闻专业技能即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综合能力作了精辟的概括:一是沟通能力,能够在各种情况下,同各种人打交道,并获得新闻信息;二是分析判断能力,能够把纷繁复杂的情况梳理清晰,分清主次,辨明是非;三是组织能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图整合人力物力,开展活动;四是表达能力,能够运用文字,或语言,或图像,或其他方式,进行报道与评论。⑥这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同样适用。简而言之,新闻传播人才的核心能力或竞争优势就是对于信息的搜集选择、组织整理、判断分析到最后的呈现等能力。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整合资讯,生产和管理知识的能力,不管是应用型人才、经营型人才,还是基础研究人才,这种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媒介融合时代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新闻传播教育不应也不能够仅仅局限于为媒体培养人才的狭窄定位。如前所述,媒介融合下新闻传播教育培养的人才,表面上看是新闻传播人才,在某种意义上则是适应知识社会需求的知识生产者与传播者。记者、编辑面临着角色的转换,即不再是单纯地生产信息,而应具备极强的信息选择与解读能力,有极强的鉴别知识的能力和合理传播知识的能力,洞察所的信息的深刻联系和意义,从而帮助受众迅速将信息转化为知识。⑦
媒介融合导致信息传播的媒介与渠道越来越多,而有价值的信息与知识则成为稀缺资源。整合资讯,发现有价值的信息,生产出知识等,越来越重要,新闻与信息传播进一步延伸到知识与服务领域。对于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不仅各种新闻媒体需要,企业或组织
机构同样需要,新闻传播教育就是培养能够处理信息、生产知识等的人才,所以为媒体培养人才已经不是新闻传播教育的唯一目标。
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新闻媒体对人才的需求不是增加而是减少了,于是出现了新闻传播专业不断扩招与传媒人才需求渐趋饱和之间的矛盾。事实上,国内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约70%以上的毕业生走到了非媒体岗位,在企业、社会、政府部门找到职业归宿。即使是到传媒单位,也未必就是在采编岗位,而是面向媒体传播业务本文由收集整理全流程的不同环节。目前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基于为单一媒体培养人才的定位与就业指向过于狭隘,过分强调专业对口,束缚了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的想象力,在一定的程度上不利于业界相关需求的满足,从而阻碍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⑧
在媒介融合和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应该扩大人才培养的范围,也就是面向整个文化产业培养新型的知识生产者、管理者与传播者,新闻传播教育也应相应地调整课程设置,一方面加强专业化教育,即传统的采写编评等专业技能,同时打通不同专业课程与学科之间的界限,培养面向传媒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的信息处理能力等,以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化复合型传播人才。
从专业的新闻职业伦理教育向面向社会的媒介素养教育转变
媒介融合改变了新闻业务操作方式,对新闻传媒业的职业要求、道德原则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以往适用于传统媒体的新闻道德已显滞后。如网络空间的隐私权问题、著作权问题及虚假信息问题等。新闻教育者有责任在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同时,教会他们遵守网络的道德规范,使他们肩负起网络中的社会责任,学会对有关问题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和评判,并帮助其树立适用于网络传播的新闻伦理道德观。如对于网上五花八门的信息资源,网络记者怎样对其真实性作出正确判断,并能有效、符合道德地使用这些资源;如何避开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等等。⑨专业的新闻传播者应该具有比公众更高的媒介素养,因为他们不仅要尽环境守望之责,更要扮演社会领航者的角色,如何坚守伦理底线,如何在有效驾驭媒介融合技术的同时又不沦为媒介的奴隶,关系到新闻传播事业乃至整个社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
媒介融合进一步加速了媒介社会化和社会媒介化的程度,包括新媒体在内的各种传播媒介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人们通过媒介接受文化已经成为社会教育的普遍方式”。⑩在人人都可能是记者的时代,职业新闻传播者的地位降低了,但对新闻传播伦理的要求反而提高了,或者说对传播者的素质要求更高了。一些专业媒体从业者及媒体机构面对滔滔而至的网络舆论,放松甚至放弃对新闻伦理的坚守,新闻传播界出现低俗化、庸俗化趋势。比如网络“艾滋女”事件中,别有用心之徒利用网络诽谤中伤他人,网民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鉴别力,助推了虚假信息的泛滥,而部分报刊等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未经核实就跟风传播,无论是对当事人还是对社会都造成恶劣的影响,足以说明包括专业新闻工作者在内的社会大众的媒介素养存在严重缺失。
媒介素养教育本身就包含了对新闻传播者的职业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从专业的新闻职业道德、伦理教育向以培养公民意识为核心的媒介素养教育转变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新闻传播专业对培养新闻记者、编辑等的职业伦理道德一直比较重视,但这种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面向专业记者、编辑的,而不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在媒介融合时代显然是不够的。
普通公众借助新媒体都有成为新闻传播者的可能,但他们没有受过专门的新闻传播方面的训练,带来了信息鱼龙混杂、真伪莫辨等一系列问题。非职业的新闻传播者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需要与职业新闻工作者一样遵守新闻伦理、法规等。媒介素养教育通常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会判断媒介知识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与技巧,了解如何利用大众传媒增强对信息的鉴别和过滤能力。
美国学者瑞妮·霍布斯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在三个方面提升公民的素质:一是提高公民接触、分析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二是培养公民的领导能力、自由负责地表达个人意见的能力、面对冲突的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促进公民对主动获取不同来源信息的兴趣和对不同意见的容忍能力。⑾
当下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随着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走入误区,即人文理想、新闻专业理念逐渐被实用主义、技术主义所取代,使新闻传播教育走向世俗化、功利化的歧途。⑿加强新闻传播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是避免新闻传播教育落入纯技术教学陷阱,克服实用主义、世俗化倾向和浮躁之风,以及提升大学生专业能力、完善和提高其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清楚地显示了当前美国新闻界虚假新闻泛滥和公信力下降的状况。是什么让虚假新闻泛滥至此,并让那些享有盛誉的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不断下跌?皮尤的结论将矛头指向虚假公民新闻的泛滥。本文拟分析美国虚假公民新闻的新动向,并概括归纳业界人士提出的一些防范思路。
美国虚假公民新闻新动向
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美国。关于公民新闻,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大致可以理解为“公民通过大众媒体、个人通讯工具,向社会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或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或者把它称之为“来自业余新闻工作者的第一手新闻报道”。在美国,这样的新闻被称作“citizen news”或“user-generated news”。公民新闻随着以博客为趋势的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而虚假泛滥。量大质差是当今美国公民新闻的总体特点。美国数字新闻学网站甚至载文质疑:公民新闻真的可信吗?总体看,美国虚假公民新闻呈现三大新动向:假新闻从博客流向主流媒体;新闻来源泛滥;传播者普遍素质偏低。
1.假新闻从博客走向主流媒体
公民新闻发端于博客,在微博、空间、个人网页等媒介蔓延。它本来是业余信息者自由地在非专业新闻媒体的一些及时信息。它要么因为由普通公民采写,具有贴近生活的亲和力;要么因为由突发事件亲历者,具有超强时效性;要么因为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具有广泛性。因此,公民新闻逐渐成为一种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形式。然而,尽管人们乐于关注它,却只不过把它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对它的可信度却保持怀疑。公民新闻的虚假如果仅仅在博客或者那些非专业和非权威的媒介出现尚可宽容,因为其本就不具有公信力,然而,虚假的公民新闻正在向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等一切主流媒体蔓延。
《华盛顿时报》执行编辑john solomon说:“公民新闻正在改变新闻界,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如他所说,公民新闻正全面进入主流新闻媒体,如:cnn、福克斯、《今日美国》等都开辟专栏、专版或专门渠道采纳公民新闻。但是,这些媒体也时不时被曝光虚假新闻。2009年,cnn ireport关于苹果公司时任首席执行官steve jobs心脏病发作的报道就是一则典型的虚假公民新闻。当时,cnn在未做核实的情况下了这条新闻,瞬间的轰动之后,引发了人们对主流媒体的深度不信任。尽管ireport是cnn专门设立的公民新闻的网络渠道,但它分享着cnn的知名度和信誉。由于它的信息不真实也让cnn的公信力大幅下降。
进一步问,是什么导致公民新闻能够不加过滤地进入主流媒体?是对新闻来源的渴求。这就引出下一个动向,公民新闻的来源从广泛走向泛滥。
2.新闻来源泛滥
在媒介高度商业化的背景下,美国新闻媒体都以拓宽新闻来源并捕捉到爆炸性的消息作为衡量新闻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由于公民记者生活在不同社会阶层,接触着各色人等,经历着纷繁复杂的事件,因此在搜集新闻素材方面往往比专业记者更具优势和灵活性;在新闻方面,比专业记者的采写更具时效。正因为此,很多专业媒体看到凭借专业记者努力拓宽新闻来源的效率远不及鼓励公民记者采写新闻。
利用公民新闻是目前美国新闻媒体拓宽新闻来源的主要手段。据《坦帕湾论坛报》统计,截至2007年末,旗下22张周报40%的内容来自在线用户。明尼阿波利斯州的《明星论坛报》已经将用户内容整合进了自采新闻,并建立了专门这些整合内容的网站vita.mn。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新闻与观察家报》最近也创立了share.triangle.com 网站,通过这个网站,用户的内容可能很快被编辑成规范的格式为报纸采用。而该报本地新闻版上近三分之二的内容来自该报网站的在线用户在博客或论坛上的图片和信息。纵观美国报业,凡是支持融合新闻生产的编辑部,都允许读者在线各种内容,读者自然地成为公民记者。读者的内容一般以帖子的形式出现在报纸网站的bbs板块,帖子的内容大多保持原创性,包括文字、图片、音乐、视频、博客等。这些用户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报纸的新闻来源。但另一方面,由于这样的内容匿名、数量庞大、来源不明,其包含信息、数据、人物和事件的准确度都很难得到充分把关。业内人士认为,用户的所谓公民新闻一方面确实将新闻的触角伸向了专业记者所不能覆盖之处,但由此导致的新闻来源泛滥同样不可忽视。
此外,由于传统媒体裁员加剧,专业记者数量减少的同时也收窄了媒体的新闻来源,为了弥补由此带来的新闻来源不足,用户提供的良莠不齐的内容成了填补媒体内容空白的必要补充。以往,传统媒体有着一整套核对新闻来源的措施,如:美国广播电视新闻制作人协会(rtnda)评估消息来源的几点方法,包括:消息来源是如何获得信息的;消息来源过去的可靠性和声誉如何;为什么使用此消息来源等,现在,这类措施都没有也不可能用于评估公民新闻来源。
3.传播者从爱好者走向低素质
公民新闻的传播者原本是一群执着于及时信息的业余爱好者。随着微博时代的到来,每个人通过“织围脖”的方式似乎都可以成为公民记者。每当有人质疑公民记者的身份、地位和素质时,业内也会涌现出诸多反对声音。在美国数字新闻学网站发起的关于公民新闻可信度的讨论上,自由新闻工作者stephen dohnberg就反问道:“你能说信息者不是记者吗?记者难道不是公民的一员吗?”事实上,并不是公民记者乐于传播新闻的行为导致了公民新闻的虚假,而是他们普遍偏低的媒介素养导致他们对新闻工作基本准则的淡漠,进而造成了公民新闻的虚假泛滥。
首先,公民记者对新闻真实性的地位缺乏认识。公民记者通常按照自己的喜好拼凑新闻素材,这就容易造成事实的部分失实,或者新闻并不能表现客观事物或事件的全貌。其次,公民记者容易把新闻当作自娱自乐,而忽视对受众澄清事实的责任。除了著名的专业新闻人以自由身份的新闻外,公民新闻的通常是匿名的,信息一旦甚至被传统媒体不加把关地采用,也不会有人对它的真实性负责。第三,公民记者常在信息中加入主观判断。加拿大知名媒体人jack kapica说:“我常在公民新闻中发现‘我认为’、‘在我看来’这样的字眼,如果他们出现在传统媒体上,早就被公众指责为‘有偏见的报道’,然而,在公民新闻中,人们容忍它,是因为人们根本就不准备完全相信它。”第四,公民记者传递的信息通常缺乏准确性。关于数据、数字、人名等信息,在专业媒体的新闻上是需要严格核对查实的,在公民新闻中,这些信息再模糊似乎也“没有关系”。
在美国的公民新闻网站上能够读到很多疏于对新闻素材加工和编排的文章,甚至有错误的信息。他们能够出来一方面是因为缺乏把关,另一方面也说明公民记者的媒介素养亟待提高。
对虚假公民新闻的防范
虚假新闻总是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而变异。在信息高度冗余的时代,完全遏制它的产生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如何防范。在美国,人们在预测未来新闻媒介形态的时候,有一种说法认为它将是专业媒体和公民新闻媒体的“混血儿”,这就预示着,公民新闻或将成为未来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探讨防范公民新闻中的虚假内容的途径,使之真正成为专业采写的新闻的有益补充已成为美国新闻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业内人士在以下三点形成了一些初步的共识:
1.区别对待
要区分公民记者提供的内容。目前,美国的公民记者大致可分两类:一是具有专业身份的记者,当他们在自己的博客、微博或公民新闻网站上信息时,不代表所属媒体的立场,他们的身份是公民记者;二是业余信息提供者、报料人或者通过媒介自主信息的任何人。公民记者的分类导致了内容质量的悬殊,需要区别对待。首先,像上文提到的stephen dohnberg这样的记者,他们以自由的身份在媒介上的信息可以算作公民新闻。尽管他们不受所属机构的束缚,但他们依然具有专业精神,重视新闻的真实性。如果排除为了某种政治或经济目的的可能性,他们一般不会提供虚假新闻。其次,业余信息提供者的新闻只能作为新闻线索,不能不加修改地见诸专业新闻媒体。编辑部可以将用户提供的内容作为扩展的新闻来源,但内容必须根据所提供的信息重新核实、深挖、整合。目前,《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基本上都采取了将用户内容专门设立网站的做法,与本报及本报网站分离开。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既通过用户内容开辟更广阔的新闻来源,又避免了虚假的内容流入权威的媒体平台。
2.提高公民记者的媒介素养
提高公民记者,尤其是那些业余信息提供者的媒介素养有利于减少公民新闻的虚假成份。新闻失实可以分为故意失实和业务失实两类。大部分公民新闻的失实属于后者,这显然是由于信息提供者缺乏专业训练所致。
stephen dohnberg在谈到公民记者媒介素养问题时概括了三点:一是投入资金培训公民记者。公民记者需要通过实践更好的新闻采访报道方法来提升自己的能力,但除非有专业的媒体负责培训,否则很难做到让每一个公民记者都熟悉新闻伦理道德规范、新闻工作准则和新闻采访报道方法。二是让公民记者弄清身份。对于公民记者来说,将自己的博主身份和记者身份区分清楚是义不容辞的事情,这意味着他们理解新闻工作的基本常识,但这同样需要专业的媒体人士对其进行引导。三是在新闻报道写作上,专业记者和公民记者在呈现客观事实上的要求是相同的,而不是把新闻报道当成一件好玩儿的事情。这需要编辑在和公民记者的沟通中反复强调他们作为记者时传播真实信息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