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三农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大清早,嘉陵区大通镇的集市已经热闹起来,赶场的人们三三两两逐渐聚集起来,国家级送金融知识宣传服务站一一嘉陵联社大通信用社摆开了宣传摊位,宣传队也开始忙碌起来。金融知识宣传片吸引了路边行人顿足观看。摩托车、电瓶车在人群中穿行,悠扬的喇叭声提醒着路边的行人避让。这是9月1日,大通信用社举行的“金融知识进万家”集中宣传活动的热闹场面。
嘉陵联社针对农村留守人口众多,金融知识水平总体上较低、如何争取银行业机构金融支持了解不够深入的现状,拉开了“金融知识进万家”宣传活动的序幕。特别是在大通信用社,LED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的“提高自我防范,杜绝金融诈骗。记牢银行热线,防范短信诈骗。金融诈骗手段多,多听多问多防备”宣传口号格外耀眼;“多一份金融知识,多一份财富保障”易拉宝宣传展架格外醒目。集中宣传点上,6名农信工作人员身披绶带,精神抖擞。他们有的正在围绕个人贷款、信用卡、借记卡、银行理财、电子银行、自助设备、代销业务、非法集资等内容向客户进行耐心讲解,有的正在为客户发放金融知识宣传折页。
宣传点上还特意摆放了便民袋、金融知识宣传扑克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小礼品,深受客户欢迎。活动吸引了一大批对银行业务不甚了解的群众,尤其是老年人前来咨询,他们对资金安全颇为关注,宣传人员结合宣传资料,详细讲解各种类典型的电信诈骗手段,为老年朋友筑起一道金融安全的“篱笆”;而对于中青年群众来说,当下发展迅猛的电子银行业务吸引了他们的目光。宣传员借助信用社日趋完备的电子银行产品,就如何开通网上银行、转账汇款、缴费支付、投资理财、个人贷款等各项个人金融服务进行了详细讲解,为广大青年实现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金融服务普及了知识,在场咨询的群众无不对此称赞。
活动当天,就大通一个宣传点就向群众发放了便民袋5000个,宣传资料10000余份,不仅宣传了农信社先进、便捷的结算网络和品种繁多的金融产品,树立起了嘉陵联社现代金融服务的崭新形象,更提高了社会对提升金融素质和加强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的重视程度。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区联社每个网点将更深入地开展金融知识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入户宣传活动,把送金融知识下乡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建立普及金融知识长效机制,真正让农信金融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文/吕泉材 刘大勇)
关键词:“三农” 金融支持 对策分析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青壮年农民离土离乡,大量土地抛荒,粮食进口逐年增加,我国农业生产向产业化、组织化、集约化转型,农村经济发展的这些变化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空间。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积极引导和推动辖内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对辖内新型农业生产组织及金融创新支持情况进行了实地深入调研。调查结果表明,新型农业生产组织在引导农村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生产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金融政策必须与国家产业政策、财政政策有机联动,实现创新性突破才能将真正的实惠带到农民身边。
一、典型案例
(一)“安邦模式”
1、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农业生产组织与服务模式。衡阳县安邦公司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它以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为核心,以农业科技专业服务为重点,采取“管家”、“帮扶”、“点餐”三种套餐模式,为粮食生产提供育秧供种、测土配肥、病虫害防治、机耕机插机收、谷物烘干等专业化技术服务,形成完整的新型农业生产组织与服务模式。目前,安邦公司已成功流转土地近5万亩,服务面积达20多万亩。
2、金融支持解决保险、担保两大难题。人行衡阳市中支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政策信贷+商业信贷+商业保险”支农新模式,解决了保险难和担保难两大难题。一是解决了农业生产“靠天吃饭难保障”的难题。安邦公司与中华联保签订合同,为流转经营的土地投保自然灾害险,农民种田免去后顾之忧。每亩16.4元的保费中,国家政策性保险补贴12.6元,农民仅需负担3.8元,有效降低保险费率、抵御种田风险的同时,还为银行信贷资金安全提供保障。二是解决了规模经营“资金借贷缺担保”的难题。安邦公司利用自身信用,按每200亩贷款5万元的标准,统一为种植大户办理财政贴息商业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同时对农机、优质稻种植、病虫害专业防治3个专业化合作社申请银行贷款提供信用担保支持。
(二)“石仙路径”
1、以注重生态建设为目的的新型城镇化模式。石仙农庄经过10年不懈努力,将曾经穷苦落后的偏远山村,建设成为新型农村社区、远近闻名的省生态村,带动邻近5个乡镇、20个行政村、3500户农户走上致富路。农业产业化。以“公司+农户+基地”模式、“公司+合作社”等多种生产组织方式大力发展种养产业。流转8598亩土地集约化生产,其中95%为荒山。以优质稻、苗木、能繁母猪、生态鸡等特色种养业为基础,拓展生态旅游、户外拓展、鲜活冷贮等服务业。农村社区化。村民集中建设居住区,规划土地用于集约经营,农庄自建自来水管网、水渠等公共服务设施,对村民实施生活保障,每人每年按市价发放500斤稻谷款,为村民购买养老保险,不够条件按月发放300元生活费。农民职业化。农庄每年为村民提供万余工时就业岗位,购买工伤、意外伤害险,农民年均收入达8000余元,农民身份逐渐向职业属性转变。
2、金融支持实施配套投入杠杆作用方式。针对“石仙路径”特点,人行衡阳市中支引导金融机构转变观念,及时跟进,配套服务。一是与产业转型、社会资本配套投入。石仙农庄将煤炭贸易收益累计5000万元投资绿色环保特色农业,农发行、农信社、农行抓住产业转型过程中社会资本、民间资金大量投资农业契机,创新开拓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蓝海”业务,累计发放公司及个人固定资产抵押贷款、合作社农户联保贷款、山地林权抵押贷款、小额农贷等各类贷款3000万元。二是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配套投入。在国家扶农助农产业政策和补贴措施基础上,2008年,石仙种养合作社争取特色养殖财政补助42万元,农信社配套贷款100万元,用于扩建良种养猪场;2010年,石仙村争取农业综合开发立项扶持资金105万元,农发行贷款260万元,修建高标准河堤与灌溉基础设施,支持“三农”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庙山经验”
1、以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为主导的专业合作社模式。2012年,常宁市罗桥镇庙山村种植大户陈玉荣发起组建御园专业合作社,投资260万元,流转土地300亩,采取“基地+农户”模式因地制宜种植食用和药用价值高的农山百合,带动全村农民脱贫致富,年利润达150万元。
2、金融支持以信用为突破口转变服务理念。针对庙山村是信用村、86%的农户被评为信用户的特点,人行衡阳市中支引导金融机构转变信贷服务理念。一是信贷理念由侧重抵押担保向农户信用转变。农信社依托信用村、信用农户长期信用档案记录,在缺乏有效抵押担保情况下,权衡贷款项目的自身效益与还款保障条件,向种植大户发放60万元信用贷款。保险公司承保百合种植的自然灾害险。二是信贷服务由侧重贷前审查向贷后风险管理转变。农信社加强贷款后续跟踪与风险管理,建立专门信贷项目电子服务档案,跟踪生产经营状况,实时监测项目资金流,及时掌控和化解信贷资金风险,确保贷款本息顺利偿还。
二、成效初显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种植规模小、效益差,复种指数逐年降低、荒田增加等加剧了“三农”矛盾,“安邦模式”“石仙路径”、“庙山经验”为破解“三农”发展瓶颈不断探索新方法。
(一)破解了传统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安邦模式”种田,育秧、犁田、配肥、插播、杀虫、收割、烘干等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可享受专业的机械化、科技化服务,大大减轻了单亩生产劳动强度,吃公司“套餐”的农民只需做好日常的田间管理。
(二)破解了传统农业“不能跨行业生产”的界限。“石仙路径”建设,社区农民既可在农庄从事传统农业种养业,又可在农庄的宾馆、饭店、户外拓展训练营、CS真人实战基地做服务工作,还可以在农庄原有的煤炭厂打工,整个农庄跨一、二、三产业运作,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农业带动服务业。
(三)破解了农民种田“一年到头少收益”的贫穷。“庙山经验”生产,专业合作社为农民种植百合提供种、产、销一条龙服务,大额农户信用贷款解决了百合种植成本投入高的难题,每亩百合纯利润可达5000余元,农民规模种植收益超过城里人不是奢望。
三、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新型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在发展过程中,资金缺口问题一直存在,制约其加速发展,产业发展急需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体系建设等急需国家政策支持。
(一)制约因素
1、农业生产经营自身条件受限。农业生产存在先天弱质性,生产周期长、易受自然灾害影响。村、组、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组织既不是法人又非自然人,不符合信贷授信条件,偏零散、资本少、规模小、缺少抵押物,相对风险更高。
2、信贷需求培育体系尚不健全。衡阳市目前没有专门的农业担保机构,更没有专业的评估机构,直接制约着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发展壮大;农业保险品种、投保时间、投保覆盖率等受政策影响保障功能尚未充分体现;部分企业和农民诚信意识不足,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较为缓慢,已成为制约信贷培育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3、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不足。?目前,金融机构对“三农”的贷款中,信用贷款很少且额度很低,主要为抵押贷款,抵押物仍以土地、厂房为主,品种单一。林权抵押贷款、农产品抵押贷款等抵质押方式由于抵押物的流动性限制和自然风险,价值低估严重,其发放规模有限;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如农业科技企业的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在价值认定上存在一定困难,评估也有难度;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因违约风险较大,且缺乏相应的风险分担机制,贷款要求严格担保,抵押率较低,融资成本较高。
4、支农惠农政策联动效应不佳。近年来,国家为保障农业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补贴政策,从免农业税、种粮直接补贴、最低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到农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但据调查,财政贴息迟迟不到位情况很严重,财政支持风险补偿机制还未建立起来,这一系列原因造成金融支持力度严重降低。加之政策宣传不到位,农民对国家一系列扶农助农补贴政策、银行贷款政策知之甚少,也弱化了政策实施效应。
(二)对策建议
要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组织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农民切身利益出发,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金融业要在构建立体的、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基础上,积极转变经营理念,创新金融产品和模式,提供贴身产品,贴心服务,实现与产业政策资源和财税政策资源的配套支持。
1、加大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建设投入。要更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桥梁、水库、电网、自来水管网、通讯设施、然气设施等的投入。完善农村社保、医保体系,政策向农村倾斜,增加政府补贴和资助比例,减少个人缴费比例,普及新农保、新农合。
2、加紧农村立体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充分发挥其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生力军作用。二是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农业资源开发项目的资金支持。三是鼓励并规范民间融资的发展,发挥其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补充和辅助作用。四是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减少农民承担市场、自然双重风险压力。五是建立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实行优惠费率,降低农业产业化担保门槛。六是建立评估机构,促进加快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使其流转便捷、抵押合法,提高山林、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禽畜渔养殖等物权评估价值,与其实际价值相匹配。
3、加速农村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创新。一是要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加快对村、组、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组织的身份认定,使其符合银行授信条件,这样,此类经济体投资诸如果木种植、观光旅游业等实业时,除国家政策性补贴外还可以获得金融支持。二是要贴近农业生产实际开发金融产品,在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基础上开展信用贷款,提高信用贷款额度;创新符合农村特点的抵(质)押担保方式和融资工具,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如应收账款质押、专利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质押、林权抵押、确权土地抵押等;推出适合农业生产特点的保险业务,加强涉农信贷与保险协作配合,支持传统农业向现代规模农业发展;以供应链金融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解决农业生产上下游融资难、担保难问题,同时减少融资风险,降低融资成本。三是要提供优质服务。根据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新业务发展需要,改进资金支付结算方式,创新结算工具,提供更好的融资和结算服务。四是要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各级政府要建立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考核奖励办法,设立专项奖励基金,提高涉农部门服务“三农“积极性。
关键词:三农 陶行知 乡村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10-179-02
20世纪20、30年代,随着农业生产的衰落、农村经济的凋敝和农民生活的恶化,中国农村生死攸关的现状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在建设农村的社会浪潮的推动下,乡村教育应运而生。中国当代先进的乡村教育改革者们都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乡村教育的重要性,陶行知作为其中积极地倡导者,对中国的乡村教育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三农问题是中国有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之首就要从乡村教育改革开始。
1、乡村教育的地位――立国之根本大计
陶行知出身于贫苦的家庭,他深知如果中国农民得不到受教育的机会,不懂科学知识,就会长期处于愚昧的落后状态,国家也无翻身之日。他强调,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农业为主、人口众多的大国里,农村的教育问题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和走向,进而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他明确指出:“教育是立国的根本”,乡村教育则是“立国的根本大计”。为了改变中国当时农村的社会现状,陶行知结合我国的时代特点和改革需求,指出当前的紧迫任务就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教育没有农业,便成为空洞的教育,分利的教育,消耗的教育:农业没有教育,就失去了促进和发展的媒介”。陶行知几度提出,中国历来不重视农村的教育,即使创办了一些乡村学校也走错了道路,指错了方向。因此,陶行知提出教育下乡运动,以建设切合农村实际、适应农民生活的活的农村教育。这种活的乡村教育要使农民从根本上脱离贫困,为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发展农村的经济状况和改善农业的生产技术开辟了新道路。
2、乡村教育的内容――生活教育
陶行知在乡村教育改革运动中,本着乡村教育是立国之本的根本大计,从1926年开始积极投身于乡村教育事业之中。他极力批判传统的乡村教育,积极提倡“整个的乡村生活就是乡村教育的内容”。他指出只有活的乡村教育才能开辟新的农村发展道路,他极力主张“乡村学校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育不仅要依据农村的需要培养农民,还应该将出发点设置在乡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上,成为乡村改造的中心。当时中国农村教育完全脱离了社会现实,让广大农民产生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错误的价值取向,使乡村教育陷入危机。
陶行知认为乡村教育必须在乡村实际生活的基础上开展,才能把握好乡村教育改革的方向,取得良好的效果。整个的乡村生活就是乡村教育的活教育,乡村教育的内容要紧密与生活结合。过去开展的乡村之所以没有实际的效果,就是教育与农业生产严重分离,因此陶行知提出乡村教育要和农业生产“携手”,开展一条教育与农业携手的新道路。教育如果不能为农业生产结合,不能为农业生产服务,那么教育就是无稽之谈。而农业生产没有教育的支持,就不会改变落后的状态,无法脱离贫困。教育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才是活的乡村教育,才是乡村教育发展的正确道路。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内容都是在他“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展开的,他所讲的“生活”,是指人民群众改造社会和农村的生产生活实践。因此,乡村教育的实质就应该是以人民群众和乡村社会生产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而人民群众的生活是不断变化的、前进的,所以陶行知也积极主张要对随着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生活而赋予乡村教育新的目标和内涵,在不同的时期按照社会的需要,给予农民不同的教育。
3、乡村教育的方法――教学做合一
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本无法适合乡村教育的发展。为此,陶行知提出了适合乡村教育的教育方法论,即“教学做合一”。在乡村教育的过程中,他认为只有从农业生产经验里产生出来的知识才是适合农村需要的知识,而当时的乡村教育只注重传授书本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教学在学”。陶行知特别强调“做,是“教”和“学”的基础和中心,教学做要在学生的生活生产实践的基础上相互结合,才能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学会本领,才能达到改造乡村生活的目的。可见,教学做合一是以生活为基础,以做为中心,以教会学生学的教育方法,在乡村教育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4、乡村教育的实践
4.1乡村幼儿园
陶行知十分重视幼儿教育,人的一生的重要习惯、态度等大多可以在幼儿时期形成,他认为幼儿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儿教育是最重要的的教育。在乡村教育运动中,他极力主张创办乡村幼儿园,并希望有志于幼教事业的人应该投身到乡村幼教事业的建设中来。早在1926年陶行知发表了《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和《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的文章里,他就明确提出来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他提出开办幼稚园有利于让广大农村妇女走出家门得到解放,能够让农村的孩子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
但是,在当时处于贫困中的乡村中创办幼儿园还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阻碍。陶行知在确立创办幼儿园的目标和方法的同时,也极力建议政府用自身的行政手段去推广和创办乡村幼儿园。在陶行知的努力下,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在1927年11月诞生了――南京燕子矶幼儿园。与此同时,陶行知也亲自创办了几所乡村幼儿园,以推动乡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在陶行知看来中国幼儿教育事业的推进阻力,除了费用较高、所收儿童多属贵族之外,还存在仿效国外,不适合我国国情的严重弊病。为此,陶行知提出,我们现在所要创办的幼儿园,要把外国的幼儿园换成中国的幼儿园,把费钱的幼儿园转换成省钱的幼儿园,把贵族的幼儿园转换成平民的幼儿园。他所提出的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就是创办乡村幼儿园的总目标。
4.2乡村师范教育
陶行知坚信:“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他对师范教育认识的见解,不仅注意到师范教育对未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而且从我国实情出发,把师范教育的重心放在了救济落后的民族,改造旧社会,创立新国家的角度上把师范教育同国家命运和民族存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陶行知要求乡村教师成为学校和乡村的指导者,成为社会改造的领导者,成为真理的传播者。他在《介绍一件大事》一文中,又从小学教师的角度进一步阐述了教师的作用。而且指出教师要靠师范教育的培养,由此可见,师范教育对于民族振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在教育体制上,陶行知主张要从乡村师范教育的实际出发,在适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建立我国特有的乡村师范教育。陶行知为解决“中国学务不发达”的问题,在1922年《新学制与师范教育》一文中提出了师范教育的三原则,即教育界要什么人才,就该培养什么人才;教育界各种人才要什么,就该教他什么:谁在那里就教谁。在此基础上,他明确提出了我国师
范教育的体制,包括了初级一中级一高级―研究院的各级师范学校。其中,对乡村女师范教育的建立尤为重视,他认为乡村师范教育是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重点。他提倡大办乡村师范教育,号召开展“师范教育下乡运动”。为了实践他改造乡村师范教育的主张,1927年3月他在南京北郊的小庄(后改晓庄)创办了南京实验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师范无论在招生、课程、考试各方面都打破了传统的办学模式。陶行知把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健全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趣味”、“改造社会的精神”作为全新的培养目标。1932年秋,陶行知先生又在上海宝山创办山海工学团,在办学中提出了著名的“小先生制”,其最重要的方法是“即知即传”,每个小学生既是学生又是先生,小先生不但要教人,还要教会人去教人,充分显示了中国普及教育的强大力量。乡村师范教育在迎合农村的生产生活特点之上,深入农村,引导他们不断向前,创造新生活。
5、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为三农服务的启示
国家建设新农村的政策调整,使农村教育受到极大地关注,甚至人们将重建农村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种种希望寄托在农村教育上。在此改革过程中,教育是关键的影响因素。“农村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无疑,陶行知的乡村教师社会改造观的思想无疑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和政策的影响之下,我国农村和城市学校的教学培养目标仍然是以考试和升学为中心。在现阶段的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单一的教育培养目标已经不适合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在县、乡一级领导衡量农村办学质量的标准还是升学率,农村教育的工作重点也仍是抓升学率。农村教育就是为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农民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借鉴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要在意识到乡村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培养目标。端正农村教育的办学方向,把升学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生存教育、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等等,转移到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道路上来。农村学校的课程设置也应以以实用性为前提,多开设一些与当地实际情况密切结合的实用技术课程。这样以农为本。从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根本需要出发建设的乡村教育才是真正的乡村教育。陶行知为我国乡村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教育理论,在乡村教育实践上开拓创新,开创了中国乡村教育的新道路。他为乡村教育所提供的理论和实践的依据,对当今我国教育为三农服务提供了历史借鉴。
参考文献:
[l]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
出版社,1981.
[2]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5卷[M].长
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161-162.
[3]程斯辉.把农村学校建成农村礼区的中心[J].教育理论与实
践,2006.6.
农业普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它是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方法、统一时间、统一表式和统一内容,主要采取普查人员直接到户、到单位访问登记的办法,全面收集农村、农业和农民有关情况,为研究制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政策提供依据,为农业生产经营和社会公众提供统计信息服务。
(二)农业普查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合肥市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普查,将会查清我市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掌握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等新情况,反映农村发展新面貌和农民生活新变化,对科学制定“三农”政策、促进我市实现农业现代化、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农业普查的对象都有哪些?
合肥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登记对象是我市境内的农业经营户、农业经营单位、居住在农村且有确权(承包)土地的住户;填报对象是列入农业普查范围的村(居)民委员会、乡镇(街道);遥感测量对象以农作物种植地块为主,并包括其他与之相关的土地覆盖要素。涉及我市大约122个乡镇(街道)、1308个村(居)委会、125万农户和7千多个农业经营单位。
(四)农业普查的行业范围包括哪些,普查内容是什么?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行业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普查内容包括:农业从业者情况; 土地利用和流转情况;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情况;农业现代化进展情况;农业生产能力和结构情况;粮食生产安全情况;农产品销售与农村市场建设情况;村级集体经济与资产状况;乡村治理情况;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农民生活状况;建档立卡贫困村与贫困户情况;主要农作物种植等空间分布情况等13个内容。
(五)农业普查采用什么样的普查方式?
这次普查将创新调查手段和普查方式,采用手持智能数据采集终端(PDA)、互联网直接报送、遥感测量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普查在数据采集、报送、汇总、审核等方面质量和效率。
(六)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标准时间是什么?
农用机械用的脂俗称“黄油”。它的主要作用是对农用机械轴承起保护、和密封作用。它按不同性能分为以下三大类。
1.钙基脂 钙基脂是由机油、动植物油和石灰制成的稠密的油膏,一般呈黄色或黑褐色,结构均匀软滑,易带气泡。它具有良好的耐水性,沾水不会乳化,适用于与水分或潮气接触的机件的。由于它用水做稳定剂,耐热性差,当使用温度超过规定值时就会失水,使脂的结构破坏,所以它不耐高温,通常不超过70℃。钙基脂根据其针入度的大小又分为5个牌号,其代号分别为ZG―1、ZG―2、ZG―3、ZG―4和ZG―5。号越大,针入度越小,脂越硬。1号适用于温度较低的工作条件;2号适用于轻负荷且温度不超过55℃的滚珠轴承;3号适用于中负荷、中转速且温度在60℃以下的机械摩擦部分;4号、5号适用于温度在70℃以下的重负荷低速机械的。例如中小功率柴油机的冷却水泵轴承、农用水泵轴承注入4号钙基脂为最合适。在加注这种脂时,正确的注入方法是用油枪、刮刀或用手指抹入轴承腔内。
2.钠基脂 钠基脂由机油和肥皂混合而成,主要特点是:颜色由黄到暗褐,甚至黑色,结构松、呈纤维状软膏、拉丝很长,粒性较大、耐热性能好、熔化后也能保持性,但亲水性强,遇水后被溶解即失效,所以不能用于与水接触或安装在潮湿环境中的机械轴承上。钠基脂按针入度分为ZN―2、ZN―3、ZN―4三个牌号。2号和3号适用于温度不高于115℃的摩擦部分;4号适用于温度不高于135℃的摩擦部分。钠基脂一般用于转动较快,温度较高的中型电动机、发电机和汽车、拖拉机的发电机、磁电机的轴承上。
3.钙钠基脂 钙钠基脂为混合皂基脂,这种脂的性能介于钙基和钠基两种脂之间,是黄白色,呈微粒状,结构松软,不光滑、不粘手的软膏状。分为ZGN―1和ZGN―2两个牌号。其耐水性比钠基脂强,耐高温性强于钙基脂,一般用于工作温度不超过100℃的机械部位上,不能用于低温和与水接触的部位上。轴承加注脂,均只能给轴承腔内加注1/2或1/3的容量,不能装脂过多,否则会使轴承发热,起动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