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环境修复专业

生态环境修复专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环境修复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环境修复专业

生态环境修复专业范文第1篇

江西省属国有矿区生态修复中存在生态补偿制度不合理;生态补偿体系不完善;生态补偿管理不健全;生态补偿市场不充分;生态补偿资金不到位等问题。完善江西省属国有矿区生态修复补偿的原则包括:开发与治理协同;新账与旧账分治;政府与市场结合;分类与共建并进。文章提出江西省属国有矿区生态修复补偿的对策建议为:构建生态监测和生态标准两种体系;建立补偿评估与补偿谈判两种机制;完善事前补偿与事后补偿两种制度;优化环境税制和补偿费用两种手段;运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加强环境法规和生态管理两种保障。

关键词:

江西省;矿区;生态修复;补偿机制

作为矿产资源大省,江西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开发与利用比较活跃,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环境的破环,仅江西赣州因稀土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而需要治理的费用就高达380亿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江西矿业经济总产值对GDP的贡献度很高,丰富的矿产资源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保障作用。与此同时,我省正在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探索建立省属矿区生态修复补偿机制,对促进我省绿色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江西省属国有矿区开发与利用情况

2014年江西省地矿局共实施各类地质矿产勘查项目293项,合同总经费约7.5亿元。其中: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27项,经费6234万元;中央财政项目7项,经费4436.6万元;中央地勘基金项目6项,经费7508万元;省地勘基金项目28项,经费8182.9万元;自有矿权投资项目73项,经费8299.17万元;地矿单位矿权合作项目28项,经费8029.7万元;对外矿产勘查项目120项,经费3.18亿元。为客观、准确地反映我省国有矿区开发与利用现状,我们基于中部六省的视角,分别从矿业单位个数、固定资产投资、主营业务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率、产品销售率等方面来分析我省矿区经济发展水平。

(一)中部六省矿业企业单位数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来,2013年中部六省采矿业中湖南和河南的企业单位数最多,分别为1442个和1236个,而江西、安徽、山西处于一个层次,分别为520个、479个、446个。其中,四大类采矿业中,江西矿业企业分布较为均匀,而山西、湖南多集中于煤炭开采业。

(二)中部六省矿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从表2可以看出来,2013年在中部六省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山西是投资最多的,达1475.01亿元,江西是最少的,为252.17亿元。其中,四大类采矿业中,江西非金属矿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最高,为115.39亿元;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最低,为27.74亿元。

(三)中部六省矿业主营业务收入情况从表3可以看出来,2013年中部六省矿业主营业务收入差距明显,山西采矿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最高,达5654.19亿元;其次是河南,其主营业务收入达5339.33亿元,江西采矿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最低,为940.49亿元。其中,四大类采矿业中,江西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最高,为384.56亿元,而非金属矿采选业最低,为170.91亿元,这与对应的固定资产投资不相符合。

(四)中部六省成本费用利润率情况从表4可以看出来,2013年中部六省矿业成本费用利润率高低不平,例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湖北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1.59%,而安徽为0.06%。对于江西四大类采矿业来说,其成本费用利润率相对较为平稳,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分别为8.23%、10.6%、8.55%、10.3%。

(五)中部六省产品销售率情况从表5可以看出来,2013年中部六省矿业产品销售率相对平稳,例如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安徽、山西的产品销售率分别为99.13%、99.13%、96.92%、99.2%、99.39%、99.61%。对于江西四大类采矿业来说,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产品销售率最高,为100%,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产品销售率最低,为98.68%。

二、江西省属国有矿区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

为保护与修复我省省属国有矿区的生态环境,实现我省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省国土资源厅2008年出台了《江西省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等,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力推动了我省省属国有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省属国有矿区生态环境恶化凸显,矿业开发与矿区保护的矛盾严重,已成为矿产经济发展的瓶颈。

(一)生态补偿制度不合理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相关税(费)包括两大类:第一类是资源税,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中的各类矿产资源税收;第二类是资源管理的相关税费:包括资源补偿费、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国家出资勘探形成的探矿权价款和采矿权价款。[1]在高层次的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中,没有矿区生态补偿方面的条款。2006年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保总局《关于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及2008年《江西省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原则上提出了对矿山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但是在具体的分区域、分种类如何进行补偿方面没有细则出台。

(二)生态补偿体系不完善生态补偿是相关利益者之间关于生态环境的责、权、利统一对等的过程,需要相应的制度支持和技术支撑。我国现行矿产资源开发的法律法规中,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对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只提出原则性的补偿,不但没有界定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义务,更没有明确补偿方式和标准等,导致各矿区生态环境补偿主体单一、补偿标准偏低、补偿资金不足、补偿期限太短,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影响矿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矿区生态环境补偿的技术支撑还不够:生态补偿标准体系、生态价值评估体系、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没有完善,缺乏统一、权威的指标体系和测算方法。[2]

(三)生态补偿管理不健全生态补偿管理涉及国土、环保、农业、林业、水利、税务等众多政府部门,各部门都有相关的管理职能,有些职责交叉,难免产生冲突,有些职责缺失,难免产生真空,没有形成一个统一、高效的协同管理机制,因此在矿区生态环境补偿管理上难以形成合力,容易出现管理越位或缺位问题。与此同时,“重规划轻监督”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对于矿区企业事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事中对矿区受损者的补偿、事后对生态环境的修复等缺乏全程监督和控制,因而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往往流于形式。

(四)生态补偿市场不充分现行的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出,缺乏市场化运作的多元化投资。这种补偿方式一方面导致政府负担过重,无力主导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另一方面市场化运作的不足使得矿区生态环境修复补偿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矿区生态补偿市场的不充分还包括:一是缺乏生态补偿价格评估机制,表现在评估机构不一、评估体系不清、评估技术不高,导致生态补偿价格随意性大;二是缺乏生态补偿公平谈判机制,表现在生态补偿方式、补偿标准都是由相关政府部门确定,矿区生态环境受损者缺乏参与的平台和积极性,导致生态补偿不合理;三是缺乏生态补偿市场融资机制。目前,我省矿区生态环境修复补偿仍以政府主导模式为主,多是由政府财政支出,生态补偿资金获取渠道较少,生态补偿资金获取总额不大。

(五)生态补偿资金不到位现行矿区生态环境补偿资金大都是“杯水车薪”,难以完全治理和修复矿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一是因为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任务重,历史欠账多。2012年国家42个部委组成的联合调研组认为,赣州的污染问题比较严重,稀土开采污染遍布赣州的18个县(市、区),涉及废弃稀土矿山302个,遗留的尾矿1.91亿吨,被破坏的山林面积达97.34平方公里,仅残留1.9亿吨废渣的治理就需要70年。初步治理需要26亿多,而整个综合治理大概要380多个亿。[3]二是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资金来源单一,矿山企业补偿不够。目前,我省矿区生态补偿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几乎全靠财政投入,而财政支出不足,补偿标准过低,不能充分地起到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的作用。同时,矿山企业多只重视自身利益,对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对矿区的生态修复治理工作更是能拖就拖、能赖就赖,补偿资金不是不足就是不到位。

三、完善江西省属国有矿区生态修复补偿的原则

(一)开发与治理协同原则生态补偿不是采取矿区“先开发、后治理”的旧模式,而是要把生态补偿纳入矿区开发的全过程,从一开始就要实行“边开发、边治理”的新模式,从矿区开发之始,就要在矿业权转让中明确生态补偿问题,就要在矿区开发的时候明确企业恢复矿山的责任。

(二)新账与旧账分治原则矿区面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应该视具体情况新旧账分别对待。对省属国有矿区历史遗留的生态破坏问题即旧账,由政府负责治理,通过财政支出解决;而对于矿区生态补偿制度出台后出现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即新帐,必须由开采企业承担对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对矿区受损者的补偿等一系列责任。[4]

(三)政府与市场结合原则生态补偿模式包括政府主导、政府直接补偿和市场化运作等多种模式。原来的制度更多倾向于矿区生态环境由政府“买单”,通过财政解决相关的费用。现在要引入市场机制,探索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补偿方式,多渠道筹措矿区生态补偿资金。

(四)分类与共建并进原则一方面要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类型的生态补偿机制,根据不同的矿区开发现状和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区、分时、分类、分层地补偿。另一方面要全局统筹,建立矿区生态环境共享共建机制,整合各个相关利益者对矿区进行共同的生态保护与建设。

四、江西省属国有矿区生态修复补偿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生态监测和生态标准两种体系一是构建矿区环境信息采集和统计体系,加强对矿区生态破坏程度的实时监测分析,提高矿产资源环境统计资料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真实性。同时,建立矿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通过监测及时掌握矿区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为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提供科学依据,便于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二是构建矿区生态补偿标准,明确生态补偿内容。应根据矿区的实际生态环境破坏状况,确定生态补偿的主体、客体及标准,避免补偿内容的不完全或重复,低估或高估矿区生态环境损失的程度,对矿区生态环境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并结合相关利益者的补偿意愿,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矿区生态环境补偿标准。

(二)建立补偿评估与补偿谈判两种机制一是建立科学的生态补偿评估机制。矿区生态环境破坏损失涉及土地、植被、水污染和居民健康损害等方面,应由第三方生态补偿体系评估机构来进行生态损失估价。并且,不同的环境污染损失采取的评估方法不同,比如农作物的损失可以用生产率变动分析法、土地损失可以用替代市场法、居民健康受损可以用人力资本法等等。[5]因此,需要尽快制定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的具体评估方法,提出各种评估方法的具体适用范围、操作原则,寻求多种方法结合的最佳途径。二是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谈判机制。生态补偿谈判机制是指矿区生态环境破坏者与受害者双方就补偿方式、补偿标准、补偿期限等进行平等、自愿的一种协商机制。要改变目前完全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补偿机制,转向基于市场化的生态补偿协商机制,确立矿区生态环境受损者(包括政府)在生态补偿中的市场主体地位,与矿产开采企业进行公正、公开、公平的谈判,就生态补偿达成协议。

(三)完善事前补偿与事后补偿两种制度一是完善事前补偿制度。要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区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对矿山开采涉及的生态环境问题要与环境保护规划充分衔接,列入规划的许可范围,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分类要求保障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因此,矿业权管理机构批准出让矿业权时,必须要求申请开采者在报告中含有相关的矿区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计划。对于已经取得矿业权,并进行矿产资源开采,但未履行或履行不足生态环境修复义务的企业,可以暂停开采,限期进行生态环境治理整顿。二是完善事后补偿制度。矿产企业在开发过程中或事后,必须采取足够的行动,实行矿区生态环境的补偿修复。例如,对短期开采的实行“一次性补偿机制”;对中期开采的尝试“年度租金制度”;对长期开采的探索“股份制补偿方式”。[6]

(四)优化环境税制和补偿费用两种手段一是适时开征环境税。应循序渐进,逐步构建矿产资源环境税制。资源环境税的征收可按产量或价格进行征收,税率确定与对环境的损害程度挂钩。在初期,主要针对水、土推行易征的污染排放税目,条件成熟再考虑开征全覆盖的环境税。矿区生态环境修复的税收机制应包括两个方面:(1)惩罚性税收机制,主要是通过强制性税收,迫使企业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2)激励性税收制度,主要是通过税收优惠或减免,鼓励企业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二是适当收取生态补偿费。生态补偿费主要针对矿区环境污染征收,因此可根据矿区面积大小进行征收。有人认为,对于生态补偿费,因与环境税的重合,可考虑“费改税”,将生态补偿费的征收制度设计融入到环境税中。我们认为两者不同,环境税应主要针对修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生态补偿费主要用于对矿区受损者的补偿。三是可以探索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备用金征收模式。对于矿区资源开发的企业,政府可以充分利用采矿许可的权利,强制其交纳一定备用金,保证金的交纳可以在银行建立专门的企业生态修复账户,根据企业在实际开采中对生态环境的损害程度来确定账户金额。

(五)运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一是探索公司化运行机制。由政府发起,社会资本进入,成立专业性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投资公司,由公司具体承担矿山生态修复资金筹措、运行和治理项目管理。在所有制性质上,公司可以是政府投资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也可以是政府委托的纯民营企业。二是推进矿山生态资产证券化机制。资产证券化是一种金融创新,它可以通过灵活的融资方式,应用于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中。矿区生态资产证券化基本上可以采取两种方案,第一种是直接将矿区某些权利如矿业权投入证券市场,可以称为直接证券化;第二种是将矿区的某些资产如矿业权抵押贷款进行证券化,可以称为间接证券化。三是探索矿区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的市场化运作。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按照“谁投资、谁治理、谁收益”的原则,通过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的市场化运作回收资金并获得土地出让收入,即通过出让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后的土地使用权和土地增值收益的方式,拓宽矿区生态环境修复资金渠道。四是探索组建生态银行。生态银行是以促进矿区生态环境建设为目的而经营信贷业务的银行,应和相关银行构建专业性的生态银行或开发相关的生态银行业务为我省矿区生态修复提供资金支持。企业、团体、家庭和个人在“生态银行”开户后,就成为了银行的正式“储户”,并将获得银行发放的“绿色存折”。[7]储户们通过参与矿区生态环境修复获得的“绿币”,这些“绿币”可以兑换旅游景区门票或其他公共服务,以此提升公众参与热情,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矿区生态建设中。五是建立矿区生态环保创业投资基金。尽快设立江西省属矿区生态环保创业投资基金,并主要用于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资金或来源于政策性银行联合出资,或向外部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通过建立生态环保创业投资基金、发行生态建设彩票、培育生态环保信托业等方式为江西省属矿区生态补偿提供资金支持。

(六)加强环境法规和生态管理两种保障一是加快生态补偿立法建设。我省尚未建立完整、规范的生态补偿法规制度,在矿区生态补偿领域中的实践活动依据的是各级政府制定的带有生态补偿性质的规范性文件,比较零星、散落。要紧紧抓住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战略机遇,全面强化生态治理制度,根据省属矿区生态补偿的需要,尽快制定或修订江西省属矿区生态补偿修复的指导意见,为矿区环境修复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二是加强生态补偿行政管理。矿产资源开采造成的生态损害涉及水、土和植被等,而不同的生态损害分别由不同的行政部门管理,不利于矿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应由环保厅、水利厅、农业厅、林业厅协助,在国土厅成立跨部门的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机构,负责全省编制全省省属矿区生态环境整治专项规划,确定工作目标任务,组织分期分批实施。同时,成立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土厅,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制度,负责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工作的实施、监测等工作。

参考文献:

[1]刘云中.关于完善我国矿权和资源税(费)政策的建议[J].中国市场,2013(36).

[2]王尔德.国家拟扩大生态补偿机制试点,跨省补偿或将破题[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4-30.

[3]任明杰,刘兴龙.赣州稀土污染样本[N].中国证券报,2015-1-30.

[4]刘洋,李文华.生态补偿应新旧账分开算[N].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0-5-25.

[5]李启宇,曾凡英,何凡论.盐矿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问题与对策:以四川盐矿区为例[J].生态经济,2014(9).

[6]骆云中,许坚,谢德体.我国现行矿业用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资源科学,2014(3).

[7]邹睿思.生态价值评估、资源证券化与生态补偿机制探讨[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8).

生态环境修复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生态保护;修复;环境禀赋不优越;用水体系;

Abstract: as the our country economic society to increase of water consumption, make of the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this problem increasingly sharp. Develop the water ecological protection is the focus of the ecological system guarantee maintain normal water cycle in the amount of water needed to balance relationship. In addition to the ecosystem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work,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exploring, adhere to the person and the nature harmoniously concept. But the atmosphere only part of precipitation form water quantity, and the rest of the natural ecological systems for use, this part of the natural ecological system directly for the use of the precipitation in maintaining regional vegetation ecosystem stability is very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the water ecological system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and promot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work the sustainable, st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Keywords: water ecological protection; Repair; Environmental endowment not superior; Water system;

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近些年以来,随着水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水资源保障的要求日益提高形成尖锐矛盾。而且在我国逐渐出现了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水土流失等水问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形成了致命的威胁。因此国家对水问题的认识不断的进一步深化,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受损的水生态系统,成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治水理论又有了不断的更新的发展,使得治水实践发生了巨大地变化。

1.水生态环境禀赋不优越

水是不仅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生物群落生命的载体,同时也是能量流动以及物质循环的介质。由于受到气候以及降雨量的影响,我国现大概有39%的面积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人类活动易引起土壤侵蚀、沙漠化和盐渍化;在半湿润、湿润地区,也有一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约有占国土面积10%的地区属土壤侵蚀中度敏感区,占国土面积2%以上的石灰岩地区易发生石漠化;再加上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等由于特殊地貌和气候等因素造成的生态脆弱地区。长期以来,在经济建设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由于对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重视度不够。对水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利用,以及过度的强调防洪,洪灾发生更加频繁;河道工程中大量的使用混凝土、浆砌块石等硬质材砌筑河床,导致河流被完全人工化、渠道化;并引发江河断流、地下水超采、地面下沉;过度围湖造地,侵占河道,降低了河湖的调蓄能力和行洪能力,加剧了洪水灾害;不注意生态保护,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江河湖库淤积。人类既要适当控制洪水,改造自然,又必须主动适应洪水,协调人与洪水的关系,这样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约束人类自身的各种不顾后果、破坏生态环境和过度开发利用土地的行为,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协调共处。认识到生态环境用水的重要作用,提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要满足经济用水、生活用水的需要,也要充分考虑生态用水、环境用水。

2.生态环境用水体系及其分类

我们根据对流域生态系统中水循环过程的分析探究,得出水汽凝结以降水形式降落到地表的过程中,其中有一部分会被植被拦截或被植物散发掉;另外一部分会渗入地下转变为地下径流;而其他的部分降水则会形成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和返回地表的地下水,最终沿江河水系或地下水系注入海洋或蒸发到大气中去。在流域的整个水循环过程中,可以概化成形成水资源之前和形成水资源之后的生态环境用水循环过程,则可分为四个方面。

(1)降水在形成水资源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水量被天然生态系统所利用,主要形成流域的蒸散发量,以维持流域的天然生态系统。降水是维持区域天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稳定性和多样性的主要水源,这部分生态环境消耗量对流域天然生态状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降水形成的河川径流,在人类用水以及沿途汇入支流和与地下水发生转化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水量以维护河流生态环境健康,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是指维持河湖给定目标下生态环境系统一定功能所需要保留在河道内的水量,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兼具航运、发电、水产等河道内生产功能。

(3)降水形成的地下水系统具有一定的环境地质和生态功能,为了维护这种生态功能,需要维持一定的地下水水位或维护一定的地下水循环而需要的水量。

(4)河道外生态建设的用水,专指保护、修复或建设生态环境需要进行人工补充的水量,包括城镇生态环境用水、农村生态环境用水和林草植被建设用水等。

3水资源承载能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坚持合理开发水资源,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配置工作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水资源承载能力,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首要条件。水资源承载能力即是在一定的流域或区域内,其拥有的水资源能够持续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并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的能力;如果经济社会发展超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就会失去必要的物质基础,就会造成生态的破坏,发展就是不可持续的。

其次,我们必须要看到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是可以提高的。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可以大大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为此,提出了一系列带有方向性的对策措施。如: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国策;节约用水是减少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消费的手段之一;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通过节约用水,减少无效用水需求,减轻供水压力,减少污水排放,减轻污水处理的费用;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水行政部门的重要职责等。

4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路线图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水生态环境调查与问题分析、目标分析与标准确定、生态环境用水配置和主要对策措施等内容,技术路线见图1。

图1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路线

5发动群众,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机制

单靠我们水利专业的人去治理这些河流是远远不够,只有不断去增强公众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意识。不断去增强各级干部和广群众的环境意识、生态理念和法制观念。列入工作计划,大张旗鼓地传生态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及时报道和表扬先进典。各级教育、宣传、劳动及其它有关职能部门要重视生态系统方面知识教育、培训,面向社会、面向基层,让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人心,把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建设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建设。坚持专门队伍和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工作思路,积极发动、组织和引导人民群众参与环保工作,形成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广泛群众基础。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涉及群众利益的规划、决策和项目应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继续实行有奖举报制度,积极探索调动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机制。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继续实行有奖举报制度,积极探索调动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机制。如何有效地做好保护与修复工作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充分重视水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搞好水资源的利用是实施生态修复的关键和保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生态修复这一新思路、新举措落到实处。

(2)明确思路,扎实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其实施的内容、组织管理方式与通常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有着显著的差别,同时,在不同的区域,生态修复的建设内容各异。

(3)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基于创新的生态修复要进一步创新。调整作物种植比例,实行增麦、压豆、增经、增饲措施,即轮作制改为豆、麦、经饲制,坚持耕作制实行耙茬、深松、少耕制的水土保持耕法,同时推行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生态环境修复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生态修复;特色

中图分类号:S75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古人们依水而居,城市滨水区不仅是构成人类生活空间环境的重要区域之一,也是最易凸显城市特色的敏感地带。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集聚效应,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经济发展问题与滨水生态问题的矛盾日益突出,对人居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以生态修复为导向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是改善滨水生态环境、保障生态系统健康、实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城市滨水区景观核心生态问题

1.1 滨水区景观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城市化浪潮中,滨水区不合理的开发与建设性破坏,许多生物丧失了原有的栖息空间。生物种类日益锐减,失去了原有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环境调控功能,破坏了滨水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加之周围区域农业、工业等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导致水质恶化、生态系统调节功能下降、生态退化等问题,人们对于亲水性的需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

1.2 滨水景观特色丧失

滨水区景观设计时,盲目追求于景观的美学价值和良好的视觉效果,没有充分挖掘所在地域的地脉和文脉资源,不能满足具有地域特色的滨水区景观设计要求和城市形象的表达,景观特色丧失。

由于滨水区所处的特殊环境,涉及领域范围广,对于土地空间利用的控制和调整不到位,造成现有景观格局和原有生态格局的矛盾冲突,致使景观环境混乱。在设计中应深入了解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自然环境的原生态,保障滨水区景观的历史延续性和用地布局的合理性。

城市滨水景观生态空间构成要素分析

20世纪80年代末,德国首先提出“近自然型河流”概念和“自然型护岸”技术[1]。日本于1986年开始学习欧洲的滨水治理经验,他们运用“多自然型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滨水设计理念,逐渐改建了以往的滨水混凝土型护岸。1988年日本土木学会出版的《滨水景观设计》结合实例分析了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法,并强调了规划中公共参与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国的滨水景观设计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刘滨谊教授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针对滨水景观设计提出了“尊重自然,维护生态”的建议,并提出了“生态化驳岸”的设计理念。

城市滨水景观生态修复是指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运用一定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来改善和提高滨水区景观生态环境质量,使城市滨水区景观格局优化、空间环境美化、滨水生态完整,成为一处特色鲜明、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生态是滨水景观环境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优质的滨水景观环境应具备较好的环境承载功能、景观体验功能和休闲娱乐功能。整体来讲,滨水景观生态构成要素分为两大类:自然构成要素(从构成因子上分为空气、气候、水体、土壤、动植物等;从平面形态上可划分为水域、缓冲带和周边陆域)和人工构成要素(历史人文、建筑小品、休闲活动设施、内外交通及护岸、提防等安全防护要素)。不论景观是均相的还是异相的,景观中的各点对某种生态过程的重要性都不是一样的。其中有一些局部、点和空间关系对控制景观水平生态过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2]。这些景观生态要素共同构筑了滨水区景观的生态空间格局,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统一于整体的滨水景观生态环境修复过程中。

3 城市滨水景观生态修复策略

3.1 整体控制、局部调整

滨水景观生态修复,不仅仅只是解决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它还涉及到政策规划、公众参与、经济文化等诸多的社会因素[3]。因此,在滨水区规划设计时,应重视滨水区与城市环境关系的处理,协调该城滨水区景观设计与其他相关规划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滨水空间在城市中的定位和价值,并综合考虑滨水区各景观功能形态的组织与建构。通过这样的逻辑关系,使整体与部分相互协调、相互制约,达到整体最优的目标。

3.2 生态修复、理念指引

在遵循景观生态学为核心的设计原则下,理性运用生态修复机理,正确处理好斑块、廊道、基质等景观格局指数之间的生态关系,构架滨水生态走廊。滨水空间的整合上,尽量避免对滨水地表机理的破坏,恢复河道自然形态,优化滨水景观生态格局。

其次,深入挖掘区域自身特色,通过功能的组织、对地域文化元素的提取与植入,运用设计手法,达到一种意境美的营造,以更好延续滨水景观的地脉和文脉。此外,应充分利用景观生态系统的自净化、自修复等功能,寻求自身独特的景观生态修复模式。

植物生态保护方面,恢复滨水区受损的植物,保护乡土植物和原生性植物种群。依据滨水区不同的水湿条件,对植物群落进行合理配置和有序恢复,营造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植物景观群落。同时,利用植物四季色彩的变化,丰富的植物群落季相景观,为滨水生物提供繁衍栖息的优质生态环境。

3.3 修复技术、合理运用

(1)GIS和RS技术。运用GIS和RS等技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标准,建立滨水区景观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对滨水区地形环境、生态环境和水文环境做出定量分析与评价,通过对功能空间的组织、景观系统的重构,总结滨水特色景观营造的生态安全策略和规划调控方向。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应做到及时检测、反馈与再修复,以促进景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2)水质生态修复技术。在保存现有水系自然形态的前提下,利用底泥疏浚、气体抽取等技术进行水体污染物的收集与处理,控制水域外源性污染源。由于气候因素,水系有丰水期和枯水期之分,应及时实施水体的调度对策,以确保良好的供水、补水和弃水状态。

(3)生态驳岸修复技术。生态驳岸是指恢复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是基于对生态系统的认知和保证生物多样性的延续,而采取的以生态为基础、安全为导向的工程方法,以减少对河流自然环境的伤害[4]。这种驳岸应具有提升生态环境、亲水性、安全性等综合功能。从分类上生态驳岸可分为自然型驳岸、柔性生态驳岸和植物生态护坡驳岸等。

在生态修复技术实施过程中,应做到因地制宜,探索出适合自身的生态修复技术。保障生态修复与景观控制相结合,促使滨水景观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

4 结论

城市滨水区是人们休闲交流的重要空间,也是人与自然对话的宜游场所。针对滨水区生态修复问题,在此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生态修复理念为引导的滨水区景观设计方法,塑造特色滨水生态环境,同时采用生态修复技术维护滨水生态环境。滨水区景观环境的生态修复不仅需要设计理念的升华和生态修复技术的运用,更需要运行机制与实践过程中的密切配合和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 吴丽萍.景观一致性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07.36

[2] 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01

[3] 付飞.以生态为导向的河流景观规划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09

[4] 张国忠.城市河道生态驳岸设计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8.05

生态环境修复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港口施工;生态影响;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港口建设陆域征地也会改变现有土地利用类型,进而使陆域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对工程建设引起的生物资源经济价值进行定量计算,可以为建设单位对其实施的港口、码头等建设项目 (甚至是区域开发活动) 所造成的生态影响进行补偿与修复提供重要依据。本文以位于长江口地区的上海外高桥港区某期工程为例,阐述港口建设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主要生态影响,着重定量计算潜在的渔业资源和底栖生物损失,并提出相应的影响缓解措施。

1 港口施工的生态影响

1.1 对潮间带与近岸水域生态环境及渔业资源的影响

1.1.1 悬浮物浓度增加的影响

施工期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源于港池挖泥、码头工程、引桥工程、引堤工程、闸门墩及防汛钢闸门建设等过程。工程施工有相当一部分内容需要在水体中完成,尤其是在港池疏浚挖泥 (包括疏浚物倾倒至指定海域时)、码头与引桥桩基等工程施工、闸门墩及防汛钢闸门建设以及沟口清淤过程中,会使河床受到扰动、泥沙上浮,令施工范围内的局部水域悬浮物浓度增大,水体浑浊,从而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1.1.2对潮下带及潮间带底栖生物的影响

港池疏浚挖泥 (包括疏浚物倾倒至指定海域时)、码头与引桥桩基等工程施工、闸门墩及防汛钢闸门建设等均将破坏底栖生物生境,使局部海域底栖生物生物量有所降低。其中,港池疏浚时底泥将受到扰动,底栖生物在疏浚和抛泥过程中可能受到物理损伤,甚至物理性窒息死亡;而疏浚物倾倒区的底栖生物可能因疏浚弃土堆积而被掩埋,导致某些生物生存条件的突然变化而迁移甚至死亡。打桩和闸门墩施工过程中,将造成桩基和墩桩位置底栖生物的直接死亡,且桩基和墩桩周围的底栖生物也可能因打桩活动受到损伤。

1.1.3 含油废污水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船舶等水上设备的含油废水、码头梁板现浇养护废水、船舶上和陆上职工生活污水等若处置不当,易造成废水溢流,污染水体,影响水生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对水生生物如鱼、虾等的运动造成直接影响,降低其生长速度和降低对疫病的抵抗力;妨碍水生生物卵和幼体的正常发育;限制水生生物的正常的活动路线;使水生生物得不到充足的食物等。因而必须加强管理,防止废水溢流现象发生。

1.2 对陆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工程建设前,陆域征地范围内涉及的现状土地利用类型为住宅用地、农业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交通运输用地、绿化用地、水域和其他土地等。陆域清基过程中需要清除耕植土、建、构筑物 (含建筑垃圾)、废弃泥浆、基坑弃土、鱼塘淤泥、河浜淤泥、沟口淤泥、树根等,从而原有的土地利用类型和生态环境将被彻底改变。另外,施工料场、施工营地等占地将控制在工程征地范围内,但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占用部分现有绿化等用地,由于运输车辆的碾压、建筑材料散落后的不及时清理,可能会导致施工期结束后,植物在短期内无法正常生长。因此,施工料场、施工营地、施工便道等的设置应合理选址;同时应当注意对原有表层耕植土的收集、对绿化的保护和对弃土(淤泥、建筑垃圾等) 的处置问题。

1.3取弃土及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取弃土活动在施工过程所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有:破坏临时堆场占地区域的植被,增大水土流失强度;临时堆放弃土将使堆置弃方地块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地表植被消失以及新堆放的弃土如若不做好防护措施,在暴雨时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破坏景观等。

2 生态影响缓解措施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见,在施工过程中,水域疏浚挖泥、打桩等行为,陆域施工场地等的设置,以及取砂抛泥等活动,均可能会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必须积极采取相应的生态影响缓解措施,努力将生态影响减至最小,具体建议如下。

2.1 妥善安排施工时间

尽可能避开渔汛、产卵期与高峰洄游时期,以及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在长江河口出现的高峰时期;建议将疏浚与水工建筑作业时间安排在 9—12 月进行。若发现施工水体内有珍稀濒危水生生物活动,应立即避让,并上报当地渔政主管部门和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发现受伤或死亡的野生保护动物,也应立即上报以便及时救治和妥善处理。

2.2 合理选址施工场地

将施工场地、施工营地等选址于工程征地范围内的荒地或劣质土地,远离住宅区与河道等环境敏感目标。施工便道尽量利用现有道路。

2.3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抓好施工组织和现场管理,做到文明施工;加强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其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增强对施工船只与施工机械的检查,以减少油污水的跑冒滴漏。对溢油事故应有防范措施,并建立事故报警、应急处理程序。

2.4 注重绿化保护与建设

妥善保护和移植施工中涉及的树木;通过绿化来对被永久性占用土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损失进行补偿,从而也使对植被和土地结构的影响范围得到控制。

2.5 落实好水土保持工作

委托具备资质的专业疏浚公司进行疏浚,并在获得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将疏浚所产生的弃土按规定倒入指定的、具备许可证的水域,不得随意弃置。做好综合排水设计;挖方立即运走或回填使用。临时堆放场采取挡护设施。较大土石方工程施工尽量避开雨季;备

有土工布覆盖。尽快落实好植被恢复措施。建立防治水土流失的预案。

2.6积极实施生态补偿与修复

建设单位应划拨经费用于生态补偿与修复。例如,于工程附近水域投放适量当地物种以弥补损失,建议将生态修复人工放流计划与当地渔业部门密切结合,统一实施;或对有关长江口生态系统修复或其他环境保护科研项目给予适当的经济资助。

2.7 持续开展跟踪监测

建立水环境和生态系统保护管理制度和监测体系,定期对工程周边区域进行生态监测 (包括潮间带生物、前沿水域水生生物及渔业资源、鸟类资源、水质等),这同时也是对放流的效果进行跟踪监测。若发现水域或陆域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明显降低,或出现渔业、鸟类资源明显减少的现象,应及时对污染进行治理,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生态恢复和补偿措施,保护生态系统健康。

3 结语

港口建设活动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一系列环境问题也将接踵而至。而在施工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生态影响缓解措施,对于实现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补偿与修复是多年来部分国家与地区为了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产生的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而采用的一种环境经济手段,在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方面发

挥了较大作用。

[1] 沈国英,施并章. 海洋生态学[M]. 2 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21.

[2] 毛文永.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M]. 修订版.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312-313.

[3] 王云龙,成永旭,徐兆礼,等. 长江口疏浚土悬沙对中华绒螯蟹幼体发育和变态的影响[J]. 中国水产科学,1999,6(5):20-23.

生态环境修复专业范文第5篇

1.环境适应性

环境适应性是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特征之一,环境适应性是在变化的生态环境之中,可能出现全部情况造成的影响。这其中包括人类对自然变化的适应能力,还有不同物种之间的适应能力,还包括自然变化使物种被淘汰。有些自然变化属于良性变化,并不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但是近年来恶性变化不断增加,已经影响到了人类居住的空间,对人类的生存能力提出了更多挑战。为了降低人类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必须努力降低恶性影响,尤其是能源短缺、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等问题,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所以在不会永久损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求,是生物适应性的重要表现。生态环境在变化的过程中,往往都会遭遇多次极端危险情况,这些危急情况会导致生态环境受到永久性损伤,使生态环境寿命下降。如果在极端危险的状态下,生态环境也可以发挥出调节功能,那么就可以在正常的情况下发挥功能。但是这种适应功能有一定限度,例如在人类使用氯氟烷烃时,往往都会在流层大量堆积,而且会分离出氯游离基,臭氧层与游离基发生反应,臭氧浓度不断下降,最终导致臭氧层产生空洞。这种空洞一旦产生,自然环境根本无法恢复,这就是环境适应性存在的局限。而这种能力是生态环境特有的,所以环境适应性存在于生态环境之中,是生态环境的基础属性。

2.环境可靠性

环境可靠性也属于生态环境的基础属性,但是二者存在一些差别。首先,虽然两者都是强调生态调节能力,但是环境适应性主要强调可能发生的极端危险情况,环境可靠性主要强调日常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具体情况,并不是特指极端情况。在描述生态环境破坏时,环境适应性主要通过定性方法进行微观诠释,环境可靠性则是通过定量方法进行宏观诠释。当然,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互相存在一定联系,环境适应性越强,生态环境的可靠性就越高,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在进行环境保护试验的过程中,必须考虑适应性与可靠性的区别,环境试验尽可能选择可靠性试验,可以获得准确的生态环境基本数据,在模拟生态环境的过程中,需要添加环境适应性试验,检验环保措施的实际效果。

二、环境工程的预防与治理

由于生态环境存在一定破坏承载力,如果超过承载力就无法进行自我修复。所以在破坏性过大的阶段,需要采取环境工程进行修复,在自然环境恢复适应性后结束环境工程。目前我国常用的环境工程为以下几项。

1.水污染防治

水污染是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基本资源,也是生态环境中的主要因素。根据2010年我国开展的水资源调查数据发现,我国全部城市中,有50%以上的城市存在缺水问题。在世界水污染城市中,前十个城市中有8个是我国的城市。所以进行水污染防治已经是我国环境保护部门面临的重点问题之一。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水资源保护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水污染。例如漂白粉、活性污泥法等水污染治理技术,都起到了十分优秀的效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污染物排放标准,相关部门格局实际污染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水污染控制规定,完成水污染防治工作。

2.大气污染防治

社会经济发展更加迅速,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各类家电数量急剧膨胀。虽然家电为人民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大气污染问题却更加严重,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而且还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冰箱与空调,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释放氟氯昂,这种物质会破坏臭氧层。而人们最常用的出行工具就是汽车,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会排出大量尾气,这些问题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降低大气污染,我国采取了工业气体净化、除尘等空气净化技术,使空气污染呈现下降趋势。

3.固体废物防治

固体废物防治难度非常大,不仅因为无人面积广,还因为固体废物污染源较多,无法采取全面控制措施。我国常用的固体废物处理方法是填埋法,这种方法在公元前3000年由古希腊发明,通过填埋有效降低固体垃圾数量,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得以提升。目前我国进行了多种工业废渣研究,已经将部分工业废渣转换为建筑材料,减少了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固体废物防治方法将不断增加。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