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自动化技术;综合环境;发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T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9-0126-02

自动化技术的开发,建立在先进的科学技术上,随着行业资源的优化发展,自动化技术得到大规模应用,体现技术自动化的优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改善市场环境,明确运行目标,规范运行方式,满足社会供电与配电需求。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水平,逐步成为衡量其应用的标准,发挥自动化的技术能力。电力与机械行业是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典型代表,正是由于两大行业的存在,促使自动化技术得到应用实践,在应用中规划技术的发展方向。

1 自动化技术的主要特点

自动化技术发展以及应用的过程中,体现明显的技术特点[1]。如:1)专业性,自动化技术可以提供专业的服务,不论是控制还是监督,都可体现最专业的水平,不会对行业造成不良影响;2)高效性,自动化技术提高行业工作能力,促使行业运行处于高效、快速的状态,确保整体运行环境的质量水平,体现自动化技术的效率特性;3)准确性,在自动化的环境中,优化各项信息,提供准确的运行方式,严格控制信息变动。所以,自动化技术在发展和应用方面,表现出积极特性。

2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结合自动化技术的运行实质,分析在综合环境作用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我国自动化技术有待提高,发展空间巨大,重点以电力环境和机械环境为背景,例举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2.1 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环境中的发展

2.1.1 配网自动化技术

电力系统的配网部分,实现GIS定位处理,结合地理信息,强化设备控制[2]。例如:电力系统出现配网故障,自动化技术协助配网迅速识别故障位置,自动得出故障数据、图表,提高自动化处理故障的能力。配网自动化技术强化用户结构,严格管理用户信息,完善配网故障的定位环节,有效判断用户用电的故障问题。

2.1.2 馈线自动化

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实现线路监控,有利于保障运输电荷的平衡性,及时记录线路故障,避免线路问题[3]。馈线自动化技术分为两类,第一,无通讯状态技术,农村电网中比较常见,此类馈线自动化技术在发展中,体现不足点,如:自动化技术对电力设备产生冲击影响,干扰设备运行,妨碍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第二,计算机参与下的馈线自动化,主要用于高运行标准的电力系统中,提高电网系统安全运行的能力,配合运行模式,提升自动化水平,实现隔离、监控等多项作用。

2.2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环境中的发展

2.2.1 机械集成自动化

集成自动化的发展是机械制造的新领域,集成多项计算机技术,辅助机械制造,确保机械制造更为准确,体现高精度制品。例如:数控集成,利用计算机控制数控信息,以自动化系统为运行中心,集中控制多项数控操作,由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数控领域的灵活性不断提高,既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又可以实现自动装配。自动化技术在机械集成中的发展非常明显,取缔大量传统技术,稳定机械生产环境,提高生产制造的能力。

2.2.2 柔性应用

柔性能力是机械制造的特殊能力,有效适应需求变化,满足机械市场。机械制造处于多样化的市场,承受快速的变化和改进,基于自动化技术的柔性应用,机械行业根据制造需求迅速做出反应,保障制造零件的精密性,结合机械制造的内外环境,提升应变水平。自动化技术在柔性应用中的发展,体现信息可靠性,促使机械制品达到个性化制造的标准。例如:传统机械制造只能提供特定服务,诸多客户要求无法实现,为适应现代化的市场竞争,机械制造加快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规划客户需求,提供高标准的机械制品。

3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强,体现高效的稳定性,分析自动化技术在现代行业中的应用。

3.1 仪表控制

仪表是现代行业运行的主要构成,因此自动化技术在仪表控制方面的应用较为明显。例如:智能监测仪表,为现代行业提供可靠的信息,分析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结合自动化技术,取代传统仪表,监测仪表的精度等级较高,有效支持电力分配,避免出现控制问题。电力企业非常注重电量供应,利用自动化技术,严格控制电量,提高电量运行的质量。目前,电力企业推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满足仪表控制的需要,自动化技术还可改善故障判断能力,通过仪表感应系统故障,迅速传输故障信息,切断故障传播。仪表属于精密零件,如果缺乏高效的处理能力,不仅影响仪表本身使用,对行业系统也会造成一定的运行负担,所以积极应用自动化技术,提高仪表控制的能力。

3.2 安全领域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取代很大一部分人力资源,特别是在相对比较危险的操作环节,利用自动化技术,保护人员安全。例如:某大型焊接企业,作业人员处于高危环境内,工作负荷量大,导致作业人员处于疲劳状态,该企业由于人为失误,引发诸多安全问题,直接影响该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该企业积极发展自动化技术,主要应用在比较敏感的安全领域,实现自动操作、自动指导,取代危险环境中的人工作业,由此既可以提高该企业的安全能力,又可体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水平,提升该企业的社会地位。由此可见:自动化技术在安全领域中占据一定的应用比例,一方面关系到现代行业的安全发展,另一方面联系行业效益,保障企业运行处于安全状态。

3.3 数据处理

自动化技术在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规模比较大,体现在诸多行业。数据是现代行业的主体内容,属于不可缺少的部分。大多数企业的运行由数据反映,自动化技术实现共享和整合。共享实现不同属性的数据集中处理,促使工作人员可以在共享的环境中处理企业数据[4]。整合是数据处理的一种能力,自动化技术确保数据整合准确,完善企业数据。

4 结论

自动化是现代技术的发展方向,优化行业运行,自动化技术融入多领域技术,积极利用计算机系统,表现出自动、智能的特点。自动化技术在综合环境中的应用,得到不断发展,深入各个方面,体现自动化技术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效益,提高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综述[J].科技信息,2012(23):19-21.

[2]朱淋.浅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力[J].科技风,2011(4):16-18.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范文第2篇

一、如何发展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

首先介绍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的主要手段和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就如何发展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从四方面进行阐述。

1.结合生产实际,注重实用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

只有对合适的产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自动化方式进行生产,才能收到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我国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结合实际,注重实用,即对国民经济产生实际效益。那种盲目搞自动化、自动线的做法,全年生产任务只需1~2个月就完成的低负荷率生产也要搞的倾向应当纠正,对国民经济不产生显著促进、效率低下的要缓搞。我们要的是效益,而不单纯的是速度。

2.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低成本自动化技术

发展低成本自动化技术,潜力大,前景广,投资省,见效快,提高自动化程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经济效果,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要和国情。我国机械制造业各企业有大量的通用设备,在发展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时,应以原有的设备为主,合理调整机床布局,添加少量的数控设备,引入CAD/CAM技术,充分发挥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优势和人的创造性,共同构成一个以人为中心,以信息自动化为先导、树立自主的单元化生产系统,为我国机械制造业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提供了一条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符合我国国情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新途径。

3.结合国情,实现机械自动化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

只有建立了自动化工厂后,生产过程才能全盘自动化,才能使生产率全面提高,达到自动化的高级理想阶段。中国实现机械自动化技术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中国机械制造业同世界先进水准也存在阶段性差距。在我国这种国情下,普遍发展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全盘自动化”或“高度自动化”,并不具备必要的基础技术、经验和投资能力。因此,要不要普遍发展全盘自动化或高度自动化CIMS技术,一定要慎重行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考虑一切生产技术问题时的前提必须是适用。我国目前在消化呼吸、融会贯通国际上有用的自动化技术理论的基础上,要努力做到从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创新,形成有国情特征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理论和学说,进行围绕计算机技术的柔性自动化技术的开发研究,以适用为前提,急需什么就解决什么,取得实践经验再推广应用。

4.抓好基础,注重配套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

发展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要扎扎实实地抓好自动化技术应用项目的基础工作和从实际出发的推广应用工作,既要发展主机,也要配套发展自动化元件及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微处理机、各种传感器、新型刀具、控制系统及系统软件、电子计算机等将是今后机械自动化的主要技术基础。研究生产大量性能优良、自动化水准高的机电产品是发展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关键。总之,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应用自动化技术,不但要起点高,瞄准世界先进水准,而且必须包括各种灵活的低成本、见效快的自动化技术,坚持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方针,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应应用才能健康地走上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益之路

二、注重实用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

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的主要手段和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水准,不仅影响整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而且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进步有很大的直接影响。如何发展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应实事求是,一切从我国的体国情出发,做好各项基础工作,走中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之路。

1.结合生产实际,注重实用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的全部真谛在于应用。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应以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及具体条件为导向。我国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结合实国际,注重实用,即对国民经济产生实际效益。那种盲目搞自动化、搞自动线的做法,全年生产任务只需1~2个月就完成的低负荷率生产也要搞的倾向应当纠正,对国民经济不产生显著促进、效率低下的要缓搞。我们要的是效益,而不单纯的是速度。

2.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低成本自动化技术

发展低成本自动化技术,潜力大,前景广,投资省,见效快,提高自动化程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经济效果,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要和国情。我国机械制造业各企业有大量的通用设备,在发展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时,应以原有的设备为主,合理调整机床布局,添加少量的数控设备,引入CAD/CAM技术,充分发挥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优势和人的创造性,共同构成一个以人为中心,以信息自动化为先导、树立自主的单元化生产系统,为我国机械制造业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提供了一条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符合我国国情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新途径。通用机的局部自动化改装有重要意义。近期内我国对成本低、维修方便的通用机的需要量还是不会急剧下降的,因为有广大的乡镇企业市场,有小工厂、试验室、大型企业的工具车间等。

3.结合中国国情,发展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

实现机械自动化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当机械的操作采用自动控制器后,生产方式才从机械化逐步过渡到机械控制(传统)自动化、数字控制自动化、计算机控制自动化。只有建立了自动化工厂后,生产过程才能全盘自动化,才能使生产率全面提高,达到自动化的高级理想阶段。中国实现机械自动化技术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中国机械制造业同世界先进水准也存在阶段性差距。在我国这种国情下,普遍发展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全盘自动化”或“高度自动化”,并不具备必要的基础技术、经验和投资能力。因此,要不要普遍发展全盘自动化或高度自动化CIMS技术,一定要慎重行事。而且全盘自动化或高度自动化的CIMS技术也并非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当务之急,只能列为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应该发展工艺成熟的大批量生产的自动化技术。

三、机械自动化的产生

机械自动化技术从上个世纪20年代首先在机械制造冷加工大批量生产过程中开始发展应用,上世纪60年代后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为增强机械制造业对市场灵活快速反应的能力,开始建立可变性自动化生产系统,即围绕计算机技术的柔性自动化。它是在制造系统不变或变化较小的情况下,机器设备或生产管理过程通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自动地实现预期的操作或某种过程,并能够自动地从制造一种零件转换到制造另一种不同的零件。社会实践证明,这种定义下的制造系统自动化与当代大多数企业的实际不相容。目前,世界各国的机械自动化水准除少数工业发达国家的某些生产部门外,大多数还处于操作阶段的自动化。我国也不例外,需要循序渐进,不断努力,创造条件,向自动化的高级理想阶段迈进。

四、机械自动化的现状

机械自动化技术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发展应用以来,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机的高度集成化,开始采用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大大加快了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但我国仍处于初级操作阶段的自动化。目前,世界各国的机械自动化水准除少数工业发达国家的某些生产部门外,大多数还处于操作阶段的自动化。我国也不例外,我国机械制造业目前有11.4万个企业,发展很不平衡,有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准的产业,手工劳动占有相当的比重,我国能独立开发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企业可以说没有;我国机械制造业企业中自动化装备少、水准低,不仅在数量上同世界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而且在品种上、质量上、使用上,同世界先进水准也存在阶段性差距。实现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不断努力,创造条件,向自动化的高级理想阶段迈进。

五、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机械自动化技术从本世纪20年代首先在机械制造冷加工大批量生产过程中开始发展应用,60年代后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为增强机械制造业对市场灵活快速反应的能力,开始建立可变性自动化生产系统,即围绕计算机技术的柔性自动化。它是在制造系统不变或变化较小的情况下,机器设备或生产管理过程通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自动地实现预期的操作或某种过程,并能够自动地从制造一种零件转换到制造另一种不同的零件。目前,世界各国的机械自动化水准除少数工业发达国家的某些生产部门外,大多数还处于操作阶段的自动化。我国也不例外,需要循序渐进,不断努力,创造条件,向自动化的高级理想阶段迈进。实现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六、总结

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农业机械自动化。近些年来,国外农业自动化飞速发展,农业机械设计向高速、宽幅、大功率、舒适的方向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已相当普及,一些著名厂商把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遥感等现代尖端技术、装备应用于农业机械上。由于历史、观念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传统农业机械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已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的科技进步。近些年来,自动化的研究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自动控制在农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总之,机械自动化作为便捷和廉价的自动化技术,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脚踏实地,放眼未来,经过行业的共同努力,我国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一定能走进一个新天地。

参考文献

[1]翁贻方,赵长德.现代控制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2]冯辛安.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 发展 技术 发展

一、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

1、机械制造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

先进制造技术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2、机械制造技术是一个综合性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应用的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和促进国家经济和综合实力的增长。因此,它应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便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机械制造技术是市场竞争要素的统一体

市场竞争的核心是如何提高生产率。随着市场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制造业要赢得市场竞争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以时间为核心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的三要素的矛盾。先进制造技术把三个矛盾有机结合起来,使三者达到了统一。

4、机械制造技术是一个世界性技术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发达国家通过金融、经济、科技手段争夺市场,倾销产品,输出资本,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应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同时,机械制造技术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应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应有明确范畴的新的技术领域。

二、机械自动化在我国的特点及作用

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水准, 不仅影响整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而且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进步有很大的直接影响。如何发展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 应实事求是, 一切从我国的体国情出发, 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走中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之路。

1、机械自动化的特点

机械自动化的特点很多:第一,机械自动化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是具有明确的范畴的新的技术领域;第二,机械自动化技术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可以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三,机械自动化技术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同时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是市场竞争核心时间、质量和成本三要素的统一。

2、机械自动化的作用

在工业生产中,机械自动化的作用很大:第一,机械自动化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第二,机械自动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第三,机械自动化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第四,机械自动化可以减少,生产过程的原材料和能源损耗。

很多方面机械自动化的特点与作用相辅相成,在工业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并且我国处于机械自动化的初期,需要循序渐进,不断努力,创造条件,向自动化的高级理想阶段迈进。

三、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1、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农业自动化

近些年来, 国外农业自动化飞速发展, 农业机械设计向高速、宽幅、大功率、舒适的方向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已相当普及, 一些著名厂商把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遥感等现代尖端技术、装备应用于农业机械上。由于历史、观念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 我国传统农业机械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 已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的科技进步。近些年来, 自动化的研究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自动控制在农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2、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是由传统的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既保持了过去制造技术中的有效要素,又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并渗透到产品生产的所有领域及其全部过程。

20世纪80年代,随着扫描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进入纳米尺度,纳米技术对制造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应用范围将非常广泛,包括纳米材料技术、纳米加工技术、纳米装配技术和纳米测量技术等……

超精密加工的加工精度在2000年已达到纳米级,在21世纪初开发的分子束生长技术、离子注入技术和材料合成、扫描隧道工程(STE)可使加工精度达到0.0003―0.0001μm,现在精密工程正向其终极目标――原子级精度的加工逼近,也就是说,可以做到移动原子级别的加工。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向上:一是精密工程技术,以超精密加工的前沿部分、微细加工、纳米技术为代表,将进入微型机械电子技术和微型机器人得时代;二是机械制造的高度自动化,以CIMS和敏捷制造等的进一步发展为代表。

(1)精密成形技术成形制造技术包括铸造、焊接、塑性加工等。精密成形技术包括:精密铸造(湿膜精密成形铸造、刚型精密成形铸造、高精度造芯)、精密锻压(冷湿精密成形、精密冲裁)、精密热塑性成形、精密焊接与切割等。

(2)无形切削加工无切削液加工的主要应用领域是机械加工行业,无切削液加工简化了工艺、减少了成本并消除了冷却液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废液排放和回收等等。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特点

1.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综合性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技术涵盖的范围较广,与实际的电气自动化控制工作密切相连,特别是与火电工程、钢铁行业、建筑领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就形成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综合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需要一定的综合能力才能全面把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质。

1.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涉及范围广

电气自动化技术涉及到软件技术和硬件设备,在不同的行业、不同地域和不同位置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技术要点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会形成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难度,导致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困难。

1.3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依赖性强

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有着特殊的依赖,没有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就不能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因此,发展和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需要以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作为基础,这也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特征。

二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

2.1火电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火电工程的电机、锅炉和机械实现一体化运行,这有利于火电工程的管理与控制。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火电工程隐患和故障的排查与检验,使火电工程的隐患在早期得到有效处理,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减少火电工程因事故带来损失。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火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将管理、操作与控制三大系统进行统一,使火电工程各项管理、操作与控制工作做到无障碍、自动化,在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操作准确性的基础上,实现电气工程精确地自动化控制。

2.2钢铁行业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全面应用是建设现代化钢铁产业的重要标志,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为基础,钢铁行业可以加大对原材料质量的监测,实现对钢铁生产环境的安全保障,这是传统管理手段和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钢铁产品的质量更有控制的功能,通过对钢铁生产工艺、过程、细节的自动化控制可以提高钢铁生产效率,加速钢铁行业的深化发展。

2.3建筑领域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一方面,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对电气系统给予实时、数字化监控,能够有效将控制中心的指令顺利传达到系统,并将系统反馈信息成功传递到控制中心,以实现对整个电气系统“高效、实时、不间断”的控制和管理。另一方面,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利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建筑设备和设施的联动性,建筑中配电、照明、消防、空调等系统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配合下可以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进而大大地提高这些系统的联动效果,同时解决了电梯系统依照各层用户流量实现其速度的自动调节,以及紧急情况下(火灾、水管爆裂等)系统的自动识别与判断,及时实现预设的应急处理方案,开启紧急照明系统、调整水压或开放喷淋灭火系统等。此外,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安全性高的优势,建筑电气系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设备故障、人员操作失误以及工作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均可能导致电气系统产生比较严重的安全事故。但是,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有利于系统对工作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做出反应。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建筑数据的完备和计算结果的精确,以便为建筑工程的后期工作和决策工作提供全面而精确的信息支持,便于建筑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

2.4煤炭工业机械设备中所应用的电气自动化技术

采煤机在中厚煤层起步,逐步发展为大功率、高强力、大开采、薄煤层的滚筒采煤机。由有液压牵引、无液压牵引的方式,发展成为电磁滑差无链电牵引、变频调速无链电牵引方式。液压支架高度是从薄煤层、中厚煤层再到厚煤层,支架型式则是由掩护式逐渐发展为多样化的型式,比如低位两掩护式放顶煤液压支架、低位四柱支撑式顶煤、高位两柱式的放顶煤等等。在煤炭生产发达国家诸如澳大利亚、美国等,其采用的普遍为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此系统是实现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的技术设备,是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立足于我国的经济、技术和效益,主要是在年产大于400万吨的开采工作面中应用电液控制液压支架,并且应用在年产大于600 万吨的开采工作面。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后,煤炭工业的作业过程将会更加的人性化。我国国产采煤机所研究的内容主要是装备远程监控系统、综采工作面专家诊断系统以及系统的工作可靠性,这些系统能够实现远程监控综采装备液压支架、采煤机,进而可以使采煤机切实的根据煤层相应的变化情况,实现采煤速度的自动调节,并且有效的完善综采支架液压系统,正确的检测受力点的压力及状态,实现支架推移输送机自动调节位移等。目前,在正在进行的项目选型和调研工作中,解决的主要是采煤机的故障诊断、故障预报、自动控制运行系统、显示及传输系统和工况在线检测等一系列问题,以此提高综合机械化水平。

三 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3.1操作人员专业化

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设计时十分复杂,需要专业人士,而其操作方式往往十分简单,所以许多公司是等到整个系统安装完之后,对直接操作人员进行简单的操作方法培训,而很少涉及内部的构造原理,这样操作人员了解的只是皮毛,只会机械的观察、操作。以后的操作人员也应加强设计原理的培训,最好是在系统安装过程中就让操作者进行学习、观察,了解内部构造可以帮助操作者更加深入理解整个设备,操作时更加得心应手,再出现简单的故障时可单独进行检测、维修。

3.2由低频向高频发展

随着电子时代的发展,电子设备的运行速率日益提升,“频率”是运行速率的重要指标,随着人们对高速电路的需要,低频向高频发展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例如电流变换器,早起时是使用晶闸管来进行相控整流,速度过慢,已无法满足现在的要求。随着技术的发展,后来采用了PWM技术,功率得到了提高,并且可减小对电网的高次谐波影响。但PWM变换器中的低次谐波会对转自产生干扰转矩,使电机在运行时产生震动和噪声。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可以提高开关频率,降低振动和噪声。但开关损耗比较大,开关频率也不可能进行大幅度提高,美国科学家提出了谐振式直流环逆变器,可使电力电子器件工作在零电压、电流状态下,最大程度减少开关损耗,提高开关频率。

3.3与计算机技术结合更加紧密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就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更加舒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工作与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计算机发生关联,当今电气自动化技术中,计算机已经得到应用,但依赖程度不是很深,大多只是进行简单的监控。未来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中,计算机的使用将会占到更大比重,并且计算机的作用也将不会仅仅局限于监控和简单的操作,一些现场的控制设备都可以集成到计算机中来,例如现在的很多虚拟仿真软件就可以代替一些现场的控制器,节约成本、操作方便、不易出错。电气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的联系日益加深,是电气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3.4技术更新更加频繁

我国整体的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很多先进技术都是依赖国外进口。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速时期,国家对科技研究的投入力度加大,大力培养科研人才,推动科技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创新极大的依赖与电子与信息技术的更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者们会不断吸收其他领域的成果,同时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增加设计的技术含量,研究出更多更先进的电气自动化装备,满足日益复杂的工业与生活需求。

3.5通用性提高

现在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大多只是应用于某一方面,例如工业上,一般只应用于生产部门,并且是独立操作,外界无法干预。将来企业在规划网络时,要考虑将办公网络与生产控制网络进行连接,这样管理部门可更方便的进行生产管理,生产部门的数据也可方便的传输给办公部门进行分析保存。

结束语

众所周知,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当今世界最活跃的技术,更是一项充满生机、有着良好开发潜力的综合性控制学科和技术控制手段,其在控制的过程中是采用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设备管理手段进行相结合发展的过程。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也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海龙.浅谈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6).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形势;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方向

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3-0220-01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概念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领域包括生产过程的自动检测,调节和控制,系统和元件的自动安全保护,网络信息的自动传输,系统生产的自动调度,以及企业的自动化经济管理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目标是保证供电的电能质量,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

二、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具体内容

按照电能的生产和分配过程,电力系统自动化包括电网调度自动化,火力发电厂自动化,水力发电站综合自动化,电力系统信息自动传输系统,电力系统反事故自动装置,供电系统自动化,电力工业管理系统的自动化等七个方面,并形成一个分层分级的自动化系统。

(一) 电网调度自动化。现代的电网自动化调度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包括实时信息收集和显示系统,以及供实时计算,分析,控制用的软件系统。

(二) 火力发电厂自动化。火力发电厂的自动化项目包括(1)厂内机,炉,电运行设备的安全检测,包括数据采集,状态监视,屏幕显示,越限报警,故障检出等。(2)计算机实时控制,实现由点火至并网的全部自动起动。(3)有功负荷的经济分配和自动增减。(4)母线电压控制和无功功率的自动增减。(5)稳定监视和控制。

(三) 水力发电站自动化。需要实施自动化的项目包括大坝监护、水库调度和电站运行三个方面。(1)大坝计算机自动监控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计算分析,越限报警和提供维护等。(2)水库水文信息的自动监控系统:包括雨量和水文信息的自动收集,水库调度计划的制订,以及拦洪和蓄洪控制方案的选择等。(3)厂内计算机自动监控系统:包括全厂机电运行设备的安全监测,发电机组的自动控制,优化运行和经济负荷分配,稳定监视和控制等。

(四) 电力系统信息自动传输系统。电力系统信息自动传输系统简称远动系统。其功能是实现调度中心和发电厂变电站间的实时信息传输。自动传输系统由远动装置和远动通道组成。远动通道有微波,载波,高频,声频和光导通信等多种形式,远动装置按功能分为遥测,遥信,遥控三类。

(五) 电力系统反事故自动装置。反事故自动装置的功能是防止电力系统的事故危及系统和电气设备的运行。在电力系统中装设的反事故自动装置有两种基本类型。(1)继电保护装置:其功能是防止系统故障对电气设备的损坏,常用来保护线路,母线,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等电气设备。(2)系统安全保护装置:用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防止出现系统振荡,失步解列,全网性频率崩溃和电压崩溃等灾害性事故。

(六) 供电系统自动化。包括地区调度实时监控,变电站自动化和负荷控制三个方面。地区调度的实时监控系统通常由小型或微型计算机组成,功能与中心调度的监控系统相仿,但稍简单,变电站自动化发展方向是无人值班,其远动装置采用微型机可编程序的方式,供电系统的负荷控制常采用工频或声频控制方式。

(七) 电力工业管理系统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自动化通过计算机来实现。主要项目有电力工业计划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人事劳资管理,资料检索以及设计和施工方面等。

三、 电力技术新技术的运用

(一) 智能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自动控制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历了三大主要发展阶段:第一是基于传递涵数的单输入,单输出控制的阶段。第二是线性最优控制,非线性控制和多机系统协调控制的阶段。第三是智能控制的阶段。智能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实践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是:电力系统是一个动态性的大系统,具有强非线性的,变能数等特性。在未来的工程应用中,智能控制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新型的电力系统工程应用方面,具体可以应用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励磁,快关综合控制系统,电掣动,多机系统的新兴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控制等。

(二) 柔流输电(FACTS)和配电(DFACTS)技术。(1)FACTS概念的提出。在电力系统的发展迫切需要先进的输配电技术来提高电压质量和系统稳定性的时候,一种改变传统输电能力的新技术―柔流输电系统(FACTS)技术悄然兴起。所谓“柔流输电系统”技术又称“灵活交流输电系统”技术简称FACTS,就是在输电系统的重要部位,采用具有单独或综合功能的电力电子装置,对输电系统的主要参数(如电压、相位差、电抗等)进行调整控制,使输电更加可靠,具有更大的可控性和更高的效率。这是一种将电力电子技术、微机处理技术、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应用于高压输电系统,以提高系统可靠性、可控性、运行性能和电能质量,并可获取大量节电效益的新型综合技术。(2)ASVC的研究现状。作为FACTS的核心装置,ASVG的发展也迫在眉睫。当前FACTS系统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运用逆变器的逆变作用和大功率的电力电子器件开关的瞬间切换作用。ASVG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较为简单的静止无功发生器,采用了FACTS中的核心技术。并联电容器和二项逆变器构成了ASVG的基本结构,它的三相输出电压和三相输出电压是同步的。ASVG具有很多优点:当系统运行正常时它可以校正电压,当系统出现电压故障后在恢复阶段它可以用以稳定电压,由此可见它对电网的电压控制力是非常强的;由于ASVG不是机械设备,因此和旋转同步调相机相比,它没有机械设备运行时的机械惯性、机械损伤和机械噪声;它对电压的调节范围比旋转同步调相机更大,反应速度更加敏捷;它不仅能对网络中的暂态做出反应,对网络的稳态变化也能够做出及时的响应,所以它的控制力也比同步调相机优越得多(3)DFACTS 的研究态势。随着高科技产业和信息化的发展,电力用户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越来越敏感,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使用寿命也与之越来越息息相关。可以说,信息时代对电能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DFACTS 是指应用于配电系统中的灵活交流技术,它是针对配电网中供电质量提出的新概念。其主要内容是:对供电质量的各种问题采用综合的解决办法,在配电网和大量商业用户的供电端使用新型电力电子控制器。(4)基于GPS的动态安全监控系统。当前使用的电力监测系统主要是用来记录电磁暂态过程的故障状态和波形数据,还有就是在系统稳态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监控和数据样本的采集。前者主要记录数据冗余,记录的时间很短,各种期间缺乏信息的交流,从而使系统的整体性的动态分析变得异常困难;

四、.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现代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技术正逐步朝着以下方向发展:在控制策略上逐渐朝着最优化和智能化发展;在控制手段上逐渐增加了微型机、远程通信以及电力电子器件的使用;在理论工具的使用上更多借助现代控制理论;在设计分析上越来越多地要求面向多机系统模型去处理问题;在研究人员的组成上也越来越多地需要多工种的联合。

结束语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初期发展较为缓慢,但到了中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电力自动化产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各种原来看似不相关联的技术会逐步彼此渗透,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越来越成为技术发展的共识,最终实现电力高度集成化、高度职能化和高度自动化,实现电力系统全面自动化、一体化的管理已是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求、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陈翘.浅析电力自动化系统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风,2010(19).

[2] 朱大新.电力系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5.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