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别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别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别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别范文第1篇

饮食文化、餐具、进餐方式以及一系列的餐桌礼仪等则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样式和文化取向。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 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 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经验而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的要求也有许多差别, 了解了两者的不同防止失礼于人。

1. 餐桌气氛上的差异

总的来说是西方餐桌上静, 中国餐桌上动。西方人平日好动, 但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地去静静切割自家的盘中餐。中国人平日好静, 一坐上餐桌, 便滔滔不绝, 相互让菜, 劝酒。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反映出了中西饮食文化上的根本差异。

2. 餐桌举止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 人们在出席各种正式的会餐时也是比较讲究的, 但是在现代风俗变迁和发展中, 有进步的一面, 也有落后的一面, 有对传统的观看来, 这种超负荷的饮食不仅造成浪费, 而且危害人体。尽管中国人讲究食疗、食养, 重视以饮食来养生滋补, 但我们的烹调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 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破坏, 因此营养问题也许是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

3. 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

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 因此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菜谱的使用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 制作菜肴,但相比起来, 还是一个非常机械的东西, 而这导致了西餐的一个弊端) ) ) 缺乏特色。当人们身处异地想品尝当地美食时, 肯定是不会有人选择肯德基或麦当劳之类食品的。另外, 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准确, 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 烹调时间精确到秒。由于西方菜肴制作的规范化, 使其毫无创造性。令西方人不能理解的是, 中国烹调不仅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 反而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的菜谱, 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的概念。而且中国烹调中, 不仅讲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 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 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 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爱好特点有变化。同样是一道/麻婆豆腐,为四川客人烹制和为苏州客人烹制, 所用的调料肯定是不同的。而在西方, 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面对不同的食者, 都毫无变化。

4. 崇尚自由的西方人重分别与个性

在中西饮食文化之中也明显体现出这种文化特征。西菜中除少数汤菜,正菜中各种原料互不相干, 鱼就是鱼, 牛排就是牛排, 纵然有搭配, 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 这体现了继承, 也有对传统文化习俗的违背。比如就餐时的衣着, 要远比过去随意多了, 可着中山装、夹克或西服等, 这也正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变迁和发展, 这正是中西方文化融汇, 相互发生正迁移作用最好的。

例证。

当今许多西方人, 尤其是美国人不喜欢吸烟或喝酒, 许多人也不喜欢别人在他们的住处吸烟喝酒。而在当今的中国, 许多人既吸烟又喝酒, 有一种社会怪现象似乎是/ 不吸烟不喝酒0 就无以社交。所以在中国的餐桌上依旧存在吞云吐雾、烂醉如泥的/ 陋习0, 尽管他们知道这有伤风范, 但依旧不能禁绝之。想必这就是文化迁移和发展的不完全性、不彻底性的表现, 我们有必要在正确理解和认识文化现象的基础上, 不断推动人文文化的发展, 提高民族人文素质。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别范文第2篇

再如,我们都知道,在我们中国传统的文化制度中,对于“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弟”“表姐”“表妹”这些源于父母两支不同血脉的八种平辈关系,以及“姑父”“姨父”“舅舅”“叔叔”“伯伯”这五种血缘关系的亲属都有着相当严格的区分,可是在英语的文化传统习俗中却只是将其简单而笼统地称之为brother,sister,cousin或uncle。这种源于传统文化的区别形成的语言表达差异,是不同民族之间沟通交流的很大障碍。就以上面的亲属称谓为例,其实在中国传统的家庭中,其最主要的核心关系是以父子血脉为尊的一种血缘习俗,深受这种传统习俗影响的东方民族,将父系亲属放到至尊的位置,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区分这种血脉上的差别,在中国传统家庭亲属的称呼上就产生了这样细致的分类。

可是在西方的文化习俗传统上,特别是在英美等国家的传统文化中,没有像中国家庭这样多的错综复杂的亲缘关系,只有最为简单的夫妻关系来作为一个家庭最主要的核心关系,因此,西方人的观念中根本就没有必要去那么细致地区分其他各种亲属关系。这样也就难怪国外那些翻译家们在翻译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时,为了其中错综复杂的各种亲属称谓而绞尽脑汁。还有我国著名京剧《沙家浜》中的阿庆嫂,在翻译时曾为有些人直接翻译为SisterAqing,在我们中国传统的称谓中,“嫂”是指嫁给了自己兄长的已婚女子的称呼。可是在英美等西方的民族文化中,sister这个单词的含义除了“姐妹”以外,还有一个意思是作为修女的一种称呼来运用的,这样的翻译就使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沟通有了很大的差距。

传统习俗文化对中西方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界定一下何为“习俗文化”。根据《汉语大辞典》中的定义,习俗文化,就是指那些贯穿于人们日常社会生活以及交际活动中的,源于不同民族风俗习惯而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习惯。这种源于不同民族生活习俗积淀下来的不同的社会风尚、伦理习惯,往往会使翻译者在翻译时较难准确地传达出这种来自民族习俗的内在含义。例如在法国的习俗文化中认为,男性与女性之间亲吻嘴唇,就意味着可以同床共枕相拥而眠了。因此,为了在翻译中尽量照顾到这种不同的民族习惯,以防伤及目标语言国家的民族风化,译者在翻译英语文学作品的时候,就将英国文化习俗中的接吻,翻译成法国文化习俗中能够接受的、与其意义相当的拥抱。像这种与作品原文有所差异的翻译策略,其实并不能够真正传达出源语言文化习俗的风貌。

而在英汉翻译中,最典型的习俗差异是这两个民族对待某些动物的不同态度,以及在这不同态度背后蕴涵的深层的文化习俗内涵。例如在中国人的习俗文化中对于猫的喜欢是十分鲜明的,因此,我们就常常用“馋猫”来比喻那些有点小可爱的喜欢吃东西的人物对象,这其中含有了很大程度的亲昵成分。可是在西方的习俗文化中,cat则是用来喻指那些“包藏祸心的女人”的,这一源于习俗文化的差异,使我们在进行英汉翻译时,不得不慎重考虑。在汉语的习俗文化传统中,“山羊”是个没有任何情感色彩的中性词,可是在英国人的文化习俗中,goat这个词却有“色鬼、不正经男人”的含义。也正因如此,我们国家出口到西方英美等国的五羊牌自行车,遭遇了空前的冷落,不管是男式的还是女式的,都乏人问津。

我们再通过一个笑话的翻译来说明不同民族国家之间习俗差异导致的语言文化障碍:Alittlegirlatherfirstchurchweddingsuddenlywhisperedloudlytohermother:“Mummy,hastheladychangedhermind?”“Why,dear,whateverdoyoumean?”Hermotherasked.“WellMummy,shewentuptheaislewithonemanandcamebackwithanother!”在这个笑话中,最后一句直接翻译成“和一个男人走上礼坛,和另一个男人走下来”。这句话是这个笑话理解的关键之处,需要对英美文化的婚礼习俗有所理解才能够真正品味出其中的含义所在。在西方婚礼的传统习俗中,新娘是由自己的父亲牵着手带到婚礼的神坛,然后在神父的祝福声中将新娘亲手交给新郎。因此,在翻译中假如译者并不深谙西方的婚礼传统习俗,就有可能产生这种因习俗文化传统而导致的理解差异,而真将这句话理解成了新娘在婚礼过程中换了两个男人,这样就根本谈不上幽默的品味与欣赏了。

就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一样,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姿绰约而又为本民族所标榜的饮食文化。我们汉语中的“甲之熊掌,乙之砒霜”这句民间俗语,翻译成英文就成了“Oneman’smeatisanotherman’spoison”。这种翻译时单词意义上的差异其实恰恰反映的是这两个不同民族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性存在。还有例如西方人在形容某一个地方人很多、非常拥挤时,常用这样的句子来表达“Itwaspackedlikesardines”,根据字面的意思翻译成汉语就是“塞得像沙丁鱼罐头一样”。而同一是形容人多拥挤不堪,我们中国人则常用“人多得像下饺子一样”来形容。

曾经有人认为在翻译类似于这样的句子时应该采用同化的翻译策略,因为在西方民族的饮食文化中没有“饺子”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食物,而在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对于“沙丁鱼罐头”这种食物知道的人也寥寥无几。不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的平台日益增多,因此,沙丁鱼罐头这种原本属于西方民族饮食传统中的食物也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并逐渐被中国人所熟悉、接受,而“饺子”这种蕴涵着中国民俗传统文化的食物,在两国各方面的交流中也逐渐被别的民族国家所熟悉并接受。这样,在进行英汉翻译时,我们就可以直接翻译,将这种具有东方民族传统习俗的饮食文化直接转达给英国读者。这种习俗文化上的交流,促使各自的民族文化超越了国家民族的界线达到一种大同的效果,进一步增进了两国文化的相融。

结语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别范文第3篇

关键词:衣食住行 集体主义 个体主义 价值观差异

Abstract: When all people are creating a new civilization world on the earth, the collision of their different world views and value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 in all respects of their life. Generally, the collectivism reflects the nature of eastern culture, especially, the Chinese culture is a typical one. But, in the west, individualism is widely accepted by people. Thi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impedes the understanding of people from different nations. However, by contrasting the different values of the two cultures reflected in food, clothing, housing and traveling, it becomes easier to make people from different nations understand each other better, which can be helpful to create a more inclusive and harmonious world.

Keywords: culture differences; food, clothing, housing and traveling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221

一、引言

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当今世界,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联系日益密切,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越来越频繁。不同文化、不同族裔、不同语言共存的多元文化结构已是当今普遍现象。然而,由于地域的差异、阻隔以及交流上的障碍,各民族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习俗传统,在价值观上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标准,这些常常使得跨文化的交流变得复杂、困难。人们习惯用自己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去衡量他民族的交际行为,这种经由文化的影响所产生的主观性,往往会造成个人的偏见。因此,在沟通中常常遇到各种文化障碍,难以实现相互的理解。而要改变这一现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异域文化,开展两者间的和平对话,以理解与包容的心态对待对方,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理解基础上的沟通,从而共建一个和谐的跨文化交际环境。而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行为模式的对比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对中西方人们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进而亦可以解读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各种障碍,以促进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二、中西方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文化的建构

在人们沟通过程中,符号语言或行为常常被用于反映交际者内在的动机,但如何表达则取决于人们自己所拥有的价值体系[1]。而价值体系则是在长期的文化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由于世界上各个民族所处地域的不同以及习俗宗教的差异使得文化价值取向也各不相同。 Hofstede(1983)在其National Cultures in Four Dimentions一书中就提出了文化价值取向的重要理论即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维度论说[2]。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这一维度里,各民族都可找到自己不同的价值观特点。这一研究方法让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

(一)中国集体主义文化观的建构

就集体主义而言,东方特别是亚洲地区较为典型,而其中中国文化表现得尤为突出。几千年的儒家伦理文化对中国人稳定的群体意识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儒家所要求的三纲五常、君臣父子、贫富贵贱使得整个社会等级制度根深蒂固,使人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形成一种意识:群体利益始终高于个体利益。人们也会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遵守一定的礼节和仪式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服从群体的要求。这一深厚的文化底蕴给群体文化中的每个成员打下了无形的烙印。因此,集体主义文化观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让人们无论是在家庭还是社会中都更加关注人际关系的维系和和谐,认为只有有了集体才会保障个体存在的安全;只有融入了集体个体的利益才能有保障。这也就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渐变成不知不觉的习惯,无论是在精神世界还是物质世界,集体主义发展成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二)西方个体主义文化观的建构

相对集体主义而言的另一极端是个体主义。个体主义是西方文化发展到近代的产物。十六世纪席卷整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为个体主义文化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人本主义、人权主义思想在西方得以确立和深入人心,之后美利坚的形成更是将此发挥到极致。这种文化认为个体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和出发点,人必须为自己个体利益而奋斗,为自己奋斗才能为他人和社会奋斗,有个体才会有社会整体,个体高于社会整体。这种文化观强调了自然权利、平等和自由的思想。这也正如美国《独立宣言》中写到的:所有的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也正是这种价值观让西方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重视个体的一切利益和行为,张扬个性,尊重个体也就成了西方社会的流行价值观。

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不仅造就了不同的思维模式,也使得中西方在衣、食、住、行等各层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了解了价值取向的成因才能更好地理解人们在日常中的不同行为举止,价值判断标准,才能能去包容不同于自己的异文化,成功地实现跨文化的交际。

三、中西方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文化在

衣、食、住、行方面的差异分析

不同价值观的取向决定了人们不同的沟通方式和生活模式,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各个层面无不彰显着中西方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文化差异[3]。从这些层面的对比中可清晰地了解中西方不同文化沟通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促进相互间的认识与理解,构建和谐化的国际环境。

(一)服饰文化:中国服饰“天人合一”的宽衣博带对西方服饰“人体之美”的个性张扬

中国人的“群体”“整体”意识随处可见。服饰是衣、食、住、行中最能直观体现中西价值观差异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服饰最初的功能是为了防寒保暖、遮蔽身体。但在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外,它也是体现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政治、经济、心理、习俗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4]。在中国服饰文化中常常可以体会“群体”“合一”的概念。中国传统服饰追求写意,重在表现人的“气质”“神韵”,以宽衣博带体现“天人合一”的和谐文化。力求社会伦理规范与个性心理欲求交融统一,服装的社会功能也因此被无限放大,个人审美则被逐渐摈弃。中国服饰要求呈现色彩的和谐,款式的整体呼应。服饰文化的色彩以等级标志为主体,青蓝,赤红,黄,白,黑乃尊贵之色,与五行相对应,构成五方正色的图式,被用来别上下,名贵贱,成为等级差别的象征。而其宽体式造型上的领襟,滚边则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和谐与统一,其集体主义价值观巧妙地融入其中。

然而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对个性解放和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崇也使得服饰文化更有别于东方文化。在这里人们把自己看成是自然世界的主人,以自我为中心,张扬个性。立体紧身的服饰强调、夸张的人体之美,个性突出对胸、腰、臀等形体的显露,充分体现个体中心论,显示了写实的服饰风格。

因此,从服饰中不难看出,中国“天人合一”的宽衣博带写意服饰观正体现了集体主义“合”的思想,而西方体型显露裹身窄衣的服饰写意风格也印证了个体主义文化的特性。

(二)饮食文化:中餐“合”(集体)对 西餐“分”(个体)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不仅体现在服饰上,就是在饮食文化中,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文化不仅在服饰上体现了“合”的理念,在饮食文化中也讲究“全”的思想。集体主义无不深入人心。从菜的名称,就餐座次的安排,美食的享用方式到餐后的付账处处都体现着集体主义观念,突显一个“合”或“全”字。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都是共享的方式,而且聚餐是人们寻求集体温暖和归属感的日常社交行为。单从菜名“全家福”“烧全鱼”“四喜丸子”“桃园三结义”等我们就不难看出这种群体意识的存在。其次,在就餐座位的安排上,更是突出了群体与等级的概念。中国人常用的餐桌是圆形的,这使得就餐的人很容易向中心凝聚并有归属某个集体的感觉,并且在座次上也是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群体的结构非常稳固。用餐时更是讲究通力合作,共享美味佳肴,绝不吃独食,甚至吃完付账时也不忘对这个集体的忠心,个个争先恐后地去付账。正是因为这种聚餐方式,一个又一个群体才得以建立巩固,个体才得以生存[5]。

然而在西方饮食中,虽同是聚会聚餐,却另有一番感受,完全不同与这种群体行为。首先,西餐文化中所使用的餐桌是长方形的,这种几何图形很难给人有向心凝聚的吸引力。就餐座位的安排也不重长幼之序,更无男女有别,即使在这种聚会中他们也要体现人人平等的精神,张扬个性。进餐时更是冷冷清清,个人端上一盘“自扫门前雪”。吃完之后在中国人看来也更显尴尬,他们各付其账,恐有占他人便宜和被占之嫌。可即便这样你清我楚,大家也还相处泰然。充分保障个体的独立性。

从以上不难看出,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价值观即使是在普通的日常饮食上在中西方也完全有别。

(三)居住文化:中式的“天人合一”房包院(群体)对西式的“独立 宏伟”院包房(个体)

在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使人们时时刻刻都需维护与捍卫。本着个人服从集体,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就连我们用以遮风避雨的房屋也印上了“群体” “合一”的色彩[6]。中国传统思想的“儒、释、道”精髓也渗透到了中国建筑的设计理念中。由于“天人合一”的思想的影响,中国建筑大多都为庭院式或花园式的。所有窗子皆向院内,外面则全封闭形成一个整体,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无论是北京皇宫的紫禁城,普通百姓的四合院还是福建民众的圆形围屋,处处让人感觉集体是个体存在的基础,整个建筑显得沉稳,柔顺,含蓄,形成一个合体,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西方具有严密的几何性建筑常常给人傲然屹立,与自然对立的感觉。住宅居中,所有窗子向四面开放的“院包房”尽显个性的张扬与宏伟壮观,更能加强个性的力量之势,与中国的房包院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建筑的“集体”性与西方的“个体”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出行文化: 中式出行重人际网络维系与构建对西式出行求个体体验与享受

在衣、食、住、行中过去最为人忽略的算是出行了。传统不发达的经济自然使得人们还无暇顾及这一层面。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现在人们对出行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中西方就此方面的认识仍然有一定的距离,其对出行的认识也依然受制于其固有的文化价值观。出外旅行时,人们所要面临的是去适应与自己文化背景不同的异地文化环境。在中国向来视“家庭”“集体”为生存之本的人们会突感不适,尤为安全性感到不安。中国有句俗语“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此处的父母和朋友实指个体所期依赖的某个群体。外出行游一时脱离了原有群体,致使中国人在出行中更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更重视“集体主义”的各种规范,并积极发现能融入其中的新的集体。人们通常认为游玩并不重要,关键是和什么样的团体一起出行。一方面是体验出行的快乐,而更大程度上是在随行中结交好友,建立巩固群体基础。而西方人在出行时,要么旨在完成所负重任,要么完全融自身到行程的体验之中去。与谁交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个体在体验中得到了极大的生活享受,个体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提升,一切以个体的经历感受为主,与中国人的出行相比似乎更简单明了。个体主义精神再一次得到充分体现。

四、结语

跨文化交际实际上是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理解和相互包容的过程。但不同的文化所形成的价值体系,意识形态对人们的各种行为起着制约的作用。由此所产生的误解与冲突常常影响了人们之间的正常交往。因此,通过对人们衣、食、住、行中所反映出的不同生活模式的了解,分析其认识的差异可有利于不同民族的人们了解相互交际中所产生的文化冲击现象,以便更好地理解对方,创造出一个更宽容、更自由、更民主、更平等的国际对话平台,丰富地球文化,创造和谐的全球生活。

参考文献:

[1]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3).

[2]Hofstede, G. National Cultures in Four Dimentions[J].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1983: 46-74.

[3]杜学曾.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王维堤.中国服饰文化衣冠古国[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5]易中天.闲话中国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123.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别范文第4篇

关键词:武汉饮食文化 翻译问题 研究与策略

一.前言

1.1研究背景

武汉,位于华夏中部,非南非北。武汉饮食文化,包罗万象,融汇南北。人人都说,武汉饮食:杂而有味。确实,武汉人,什么都尝,什么都学着做。但是做出来又总带着一股子武汉味。因此,武汉饮食文化也成了中国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且独具特色的一部分。然而,武汉饮食文化的翻译却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以下是几类较突出的问题。

二.武汉饮食文化的翻译问题

1.1小吃名菜的翻译问题

1.1.1翻译版本多样化,缺少统一性

有的武汉食物有很多种不同的翻译,有的翻译甚至相差甚远。直到现在都还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翻译。以武汉热干面为例,热干面有将近9种翻译。如:

Wuhan Noodles(武汉面条);Han-Coo Noodle(汉口面条);Chinese style dry mix face(中国风格的混合面);Hankou Style Noodle(意思是汉口风味面),是武汉大汉口食品公司生产的方便装热干面出口欧美包装上的英文翻译;WuHan HotNoodles with Sesame Paste(意思是加芝麻酱的武汉热面),这是上海世博会对热干面的官方翻译;Hot Dry Noodles(热-干-面),是日常生活中用的翻译;So Cool Noodle(非常酷的面条);Hot-Cool Noodle(谐音“好酷面条”);以及Regan Mian(热干面的汉语拼音)。

为了促销进口,所以采用了Hankou Style Noodle(意思是汉口风味面)这种意译,这种翻译表明了热干面的所属地,但忽略了热干面的原材料,人们只能想到是一种面,具体如何,则无法得知。因此,出现了WuHan HotNoodles with Sesame Paste(意思是加芝麻酱的武汉热面)这种译出了热干面的主料以及调料的翻译,此种译法则是为了介绍热干面而服务的;而作为一个武汉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般是采用Hot Dry Noodles(热-干-面)这种字对字的直译,这种翻译使用起来更为简洁方便,但外国人看见此译后可能会误解为一种辣的干的面。而So Cool Noodle(非常酷的面条)和Hot-Cool Noodle(谐音“好酷面条”)这种翻译则和热干面相差较远,而且此译很容易误认为又热又凉的面条。而最新提出的由台湾东吴大学的曾泰源教授提出的Regan Mian(热干面的汉语拼音)这种翻译又重新掀起了热干面翻译的争议。曾教授主张为了将热干面推广出去,热干面的翻译应采用音译法,并专有名词化。

再以豆皮的翻译为例。豆皮有Three fresh bean skin、Three delicacies wrapped in tofu skin、Tri-delicacy doupi(Changjiang Weekly上的翻译)、Seafood tofu(舌尖上的中国的翻译)、Fresh bean curd、Fried tofu skin、Bean curd sandwish、Bean curd

sheets等多种翻译。

豆皮是由面皮和熟糯米两部分组成一种食物。表层是脱皮绿豆和大米磨成的糊做成的金黄色的脆皮,底层则放置夹有豆干,肉干,脆笋块等食物的熟糯米。Three fresh bean skin这种翻译是字对字的翻译,虽不见的能表明豆皮的特征,但好在简洁。Three delicacies wrapped in tofu skin这种翻译主要是通过形容豆皮的外形来翻译豆皮,但tofu skin对应的食物应该是豆腐皮,而不是豆皮。Curd是指牛奶凝结后的胶状物,虽然可以形容豆皮表皮那种嫩嫩软软的口感,但是完全忽略了豆皮底层的熟糯米。Sandwich虽然和豆皮有点像,都是一层叠一层,但是原料不同,借用起来有些勉强。

以上种种翻译都各有其特点,每种翻译的产生都是有其使用价值的。但是,大部分翻译未经过深思熟虑,简单套用,往往忽视了原物的特征,原材料等重要因素。另外这种翻译不统一的现象会带来多方面的问题。国际上,这种不统一的翻译,不利于武汉饮食的宣传和推广。国内,这种现象会使本就尚未成熟的翻译市场愈加混乱。

1.1.2中翻英忽略地方性,套用不当

有些食物可能存在于全国各地,因选材、制作、外表等的差异而形成了地方特色。这种称呼相同,但实际上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东西最容易引起错误套用。如:武汉烧麦就和北方烧麦以及广式烧麦不同,虽同叫烧麦,但北方烧麦和广式烧麦重肉馅,北方烧麦多以牛肉、羊肉为馅,加以大葱,萝卜等东西,而广式烧麦多以鲜虾为主,武汉人却喜欢以糯米为主,掺以肉丁的重油烧麦。但是烧麦的翻译多以以下形式出现: steamed open dumplings、steamed pork dumplings、steamed crab dumplings、shelled shrimps ravioli、steamed dumpling with the dough gathered at the top等形式出现,可以发现,以上翻译多对应北方烧麦或广式烧麦,并不适应于武汉烧麦的翻译。

武汉豆皮和恩施、孝感的豆皮就有所不同,虽然各地日常都称其为豆皮。恩施和孝感的豆皮是用米粉和淀粉经过烙制出的一种粉,成品色泽乳白,有淡淡香味。因此上文所说的Fresh bean curd、Bean curd sheets更多的可能是指的恩施或孝感的豆皮,而非武汉豆皮。但是,当你在网上搜索豆皮翻译时,多会出现这类翻译,大家也图方便,未经考究就使用此种翻译,最终使用错误,贻笑大方。

还有同是糍粑、年糕一类的“糯食”,苏州糕团就习惯重油厚味,武汉却使用少量的糖和油,在淡淡的甜味中引出本味来。糍粑的翻译多以以下形式出现:cí bā,cooked glutinous rice pounded into paste、glutinous rice cake,年糕的翻译多以以下形式为主:Chinese New Year's cake、rice cake。很显然这种翻译只翻译出了事物的原材料却无法翻译出糍粑和年糕作为一道菜时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吃法上。

1.1.3没有可靠翻译,文化领域有较大空白

总所周知,武汉人把吃早饭叫做“过早”,将早饭的食物称作“早点”。武汉早点种类丰富,多以米食为主;过早的地方一般是分布在街边小巷的早点摊。清晨,你可以看见,武汉人穿行于各街各巷,或随手买一些饼子边走边吃,或坐在街边小摊上吃早点。因此,过早也成了武汉的一大饮食文化特色。“过早”一词在百度百科上的翻译时have breakfast,这种翻译虽然能让大家知道过早的主要意思,但是完全丢失了武汉“过早”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甚至,在查找“过早”的翻译时,找到了大部分单词是对应过早(即提前)的意思。

“煨汤待客”是武汉的又种特色饮食文化,是指吃饭之前,先给客人盛一大碗汤。武汉人讲究煨排骨汤待客。如果贵客来了没有排骨汤,那是很失礼的,好像降低了待客的规格,对客人不够热诚,大方。作客的也会觉得没有受到盛情的招待。因此,每逢客人将至,武汉人都会用沙吊子煨一大罐汤招待客人。但是这种本应人人知晓的武汉饮食文化却难以找到稍好的英文翻译。只是在百度等翻译软件上查到一些机器翻译:Simmer soup hospitality。

2.烹饪方法的翻译问题

烹饪方法的翻译存在随意应用的现象,缺少可辨性。有的翻译直接借用了非英语的外来词汇,如“熘”有sautéed这种翻译,很显然sautéed是一个非英语词汇,它可能对应该语言中的“熘”的单词,但不一定和中文中“熘”的烹饪方法完全对应。有的英文翻译还是比较完善的,但是专业的网站,书籍或者字典等其他媒体的宣传,普及度不够,人们很难简单的接触或寻找到这类翻译。如煎:fry、炒:stir-fry、 爆:quick-fry、炸:deep-fry、扒:fry and simmer的英文译文都以”fry”(本意是To be cooked in a pan over direct heat in hot oil or fa)这个单词为基础,然后配以一定的单词,从而来区分这些烹饪方法的不同。再比如说最具武汉特色的“煨”这种烹饪方法,英文解释为simmer:to be cooked gently or remain just at or below the boling point.中文解释煨:用温火烧熟或加热。两者释义非常贴近,着实是一个很贴切的翻译。但是,煲、炖、焖、煮的英文翻译也是simmer,那外国读者应该怎样区分这几种烹饪方法呢?而且你看见simmer时能首先联想到武汉烹饪方法“煨”吗?因此,这种翻译缺少可辨性,也不能体现武汉特色,缺少地方性。

3.厨房用具的翻译问题

厨具的翻译存在忽略实物差异性,用词不贴切的问题。就拿最有武汉特色的沙吊子为例。沙吊子是武汉的方言称呼,在普通话中称为砂锅。砂锅有以下几种翻译:earthenware cooking pot、casserole、earthen pot、marmite、bellied stew pan。earthenware cooking pot这种翻译,译出了沙吊子的材料以及用途,但pot既可以指壶也可以指罐,一般是指那种口大较浅带盖子的罐子,而沙吊子属于那种容器肚子较两头粗,比较深的一种砂锅。因此此译仍需改进。casserole,指的是法式的砂锅,一般用陶瓷或者玻璃制成,可以放入烤炉的一种厨房用具;和中式的用石英、黏土等烧制而成的砂锅是完全不同的东西。Marmite比较符合沙吊子的形象,但有时这种砂锅是用金属做的,这又和砂锅的材料产生了矛盾。bellied stew pan,bellied带有肚大的意思,stew有炖肉的意思,但是pan则指的平底锅,和沙吊子较深的形象不符,另外,此译也无法表明砂锅的制作材料。煨汤时和砂锅搭配在一起的还有煤炉子,一般翻译为Coal furnace或Coal stove。第一种翻译中furnace指那种在内部加热的熔炉,和武汉这种外部加热的煤炉子不太相符。第二种翻译中stove:An apparatus in which electricity or a fuel is used to furnish heat, as for cooking or warmth.这个词搭配coal很简单的就表明了煤炉子的用法以及使用材料,而且stove一般是指在表层接触加热的炉子,这种翻译就要优于第一种翻译,但是中西方炉子外形有较大差异,西方一般是壁炉,或者是金属的长方体型的炉子,而武汉的煤炉子则是圆形的。因此,此译仍不完全准确。

三.武汉饮食文化翻译的研究与策略

针对以上武汉饮食文化翻译的几类问题,笔者通过借鉴一些饮食文化翻译研究者的方法,加以个人观点,总结出了如下三种较有针对性的翻译方法。

3.1巧用小吃名菜原材料,确定菜名中心词

任何翻译都讲究一个“信”。对于食物更是如此。为了更好地将食物介绍给译者,在翻译时借用食物的原材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一道食物,一般都由主料,配料和调料组成,因此,可以将主料作为中心词,将配料,调料以分词或形容词的形式放在中心词前后作定语,有时也可以将烹饪方法译入其中,如以上的热干面的翻译,写者个人就比较欣赏WuHan HotNoodles with Sesame Paste这种翻译。这种翻译以HotNoodles为中心词,以地名作为前置定语,再加上with连接的酱料作为后置定语,没有见过这种面条的读者也基本可以猜想到是怎样的一种食物。有人可能会说,热干面是一种碱面,和noodle大不相同,但是为了使翻译更加简洁,有时可以省去一切不太重要的成分,如果确实要翻译出来,也可以在 加上备注,注明该面条的成分,以示和noodle的区别。以后碰见这类食物的翻译,都可以借用“地名+中心词+调料”或其他搭配中心词的方法。

3.2小吃厨具重视地方性,与具体实物相对照

针对那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厨房用具或食物的翻译,我们要多方查找,求证实物,明确其外形,原材料等差别,不要因为在汉语中的称呼相同就直接借用。多找找其相同点,确定不同点,着力修改不同点。用英语的形似来替换汉语的音似。如上文中武汉烧麦的翻译,由于各地烧麦外形基本相同,都是顶部有一个花型开口的“包子”,但是使用馅料不同,并且是以重油为主。因此,我们可以在馅上做文章。试译武汉烧麦为steamed oiled sticky dumplings。以后碰见这类食物的翻译,是采用三步走模式:一去掉相同点、二确定不同点、三换掉不同点。

3.3关注风俗文化,试创其翻译

很多饮食相关的武汉文化现象都难以找到对应翻译,写者觉得对于情感性较弱的特色饮食文化,我们可以用汉语拼音翻译这些文化风俗,然后加以简短的备注。如过早可试译为:Guo Zao(the same meaning as eating breakfast in Wuhan dialect); 如“靠杯酒“这种武汉人之间相互表义气,增感情的文化现象可试译为:Kao Bei Jiu(an special Wuhan activity that good friends usually men gethered to drink shows friendship between them)。”煨汤待客”这种表现武汉人对待客人热情友好的文化现象,可以试译为:Wei Tang Dai Ke(a special Wuhan custom for showing hoster’s hospitality by treating guests some delicious soup)。而对于蕴含某种特定的情感因素的饮食文化,我们可以借用英语中一些对应的典故或单词,加以中心词的翻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此类饮食文化现象都能在英语找到对应的典故,因此这类翻译同样也可以使用汉语拼音加备注的方法,今后,这类翻译可以试采用:汉语拼音(备注)的方法;或者是接典的方法。

四.小结

一直以来,武汉特色饮食文化的佳译寥如星辰,本文参考借鉴各种文献资料以及《舌尖上的中国》等翻译,对武汉的饮食文化的翻译现状进行了宽泛的搜集和整理,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翻译案例,旨在简洁明了的指出武汉饮食文化翻译中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以望能引起广大翻译界人士的关注,并提出了一点个人观点,为促进武汉饮食文化翻译的规范化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刘晓航.老小吃、老味道.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熊正安.武汉饮食文化地域.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6(9).

【3】付巧玲.从武汉饮食观武汉文化.

【4】刘清波.中国菜名英译的技巧和原则.中国科技翻译.2003(11).

【5】李芳.热干面英译应统一为RenganMian.长江日报2014(3).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别范文第5篇

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果教师为了教语言而教语言,而忽视语言中所包含和传递的文化知识的教学,必然使教学过程单调乏味,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没劲。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或掌握一门外语,还要让学生能够运用该语言与外界进行沟通,汲取知识,获取信息。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呢?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言者与非本族语言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涉及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沟通交流,必然存在着文化差异,表现为不同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而这些文化差异会造成交际障碍,只有理解和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才可以减少甚至消除这种障碍,使交往获得成功。

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相应的文化因素,以跨文化意识进行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当今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下面就简单介绍下我在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交际教育的内容和策略。

一、语用失误案例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在英语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往往把学习词汇和语法当作英语学习的全部,只注意词、句的理解,而很少注意篇章的理解,跨文化理解能力差,在用英语的交流中常会出现跨文化语用失误。跨文化语用失误是异文化冲突的常见现象,具体来说,“说话者不自觉地违反了交际规则、社会规约,或者不合时间空间,不看对象,不顾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场合等,违背目的语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使交际行为中断或失败,使语言交际遇到障碍,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或达不到完满的交际效果,这样性质的错误就叫做语用失误。”语言失误很容易得到对方的谅解,而语用失误会导致交际失败,会令人怀疑是一种故意的言语行为。

例1:几年前,我们学校请了一位名叫Steve的外教,在Steve的一次口语课堂上,Steve讲课讲得非常生动精彩,学生都非常认真地听课,课堂上笑声不断,突然Steve幽默地问了学生一句:My lesson isn’t boring,is it?学生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Yes. 这时只见Steve面露不悦,表情有一些尴尬。其实,学生们回答“Yes”本意是想表达“是的,不单调。”但由于对英语中反意问句的回答没有掌握好,回答错误,被误解为“不,很单调。”对英语中反意问句的回答反映出不同语言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

例2:当别人患了感冒,我们不能依照国内的习惯说:“You should drink some water.”“Put on more clothes.”“Take some medicine.”等。这种劝告性的关心中国人普遍可以接受,而对强调个性独立的欧美人来讲,无异于“教训”,是不易被接受的。我们应该学习欧美人的习惯,只笼统地说:“I do hope you’ll be feeling better soon.”或“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就可以了。

例3:当我们想向他人提出建议把门打开时,我们不要说“Why don't you open the door?”它虽然是一句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但它含有强硬的命令口气,不适合对长辈或初交的人说这句话,可用“Why not open the door?”来表达。

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分析语用失误案例,把语用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既学好语言知识,又了解和掌握了语用知识,以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中西方文化差异主要包括:中西方交际行为方式的主要差异,中西方在处理主要社会关系上的差异,汉英姓名和称谓的异同比较,中西方非言语交际的主要差异,汉英中常见的成语、谚语、俚语、委婉语及禁忌语的对比。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地进行语言教学,还应不断渗透相应国家的文化,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美国外语教学专家Winston Brembeck说:“采用只教语言不教文化的教学法,只能培养出语言流利的大傻瓜。”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我经常有意识地将中西方文化差异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西方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体会学习英语的乐趣。下面就列举一些我在教学中渗透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内容:

1. 餐桌礼仪差异:东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除了饮食结构外,更大的差别是餐桌礼仪(table manners)。作为主人(host),中国人总是面对一桌佳肴却说粗茶淡饭(homely fare),招待不周;用餐时则一个劲地劝菜敬酒,大声说笑等。这些行为会让外国朋友感到不安,因为这全然不同于他们的餐桌礼仪。西方人崇尚节约,讨厌饭桌上的浪费,在宴请时,主人不会为客人夹菜,而是让客人自行选择,建议客人“Please help yourself.”或“Make yourself at home.”。

2. 送礼礼节差异:中国人送礼的礼节比较复杂,走亲访友一般都要赠送礼物。人们比较注重礼物的数量和价格。一般来说,礼物越贵越好,而且要双数,因为双数吉利。中国人接受礼物时为了表示礼貌,往往再三推迟后才接受,并放在不被注意的角落,以表示重情不重礼。西方人送礼不在乎贵重和数量,精心准备的小礼物尤其是亲手制作的礼物是最珍贵的。主人收到礼物要马上“识货”,立刻开包,还要说“It’s very nice.”“I really like it.”“That is just what I wanted.”等表示对礼物赞赏的话,否则就是失礼的行为。在送礼物时, 中国人常谦虚说“Here’s something little for you,it’s not good”,不太了解中国文化的外籍人士自然不知道这是“谦虚”的说法, 他们会很纳闷为什么要送一件自己认为“not very good”的小礼物给别人。

3. 交谈禁忌差异:中国人的隐私保护概念不如西方人强,中国人聊天的话题几乎无所不包,甚至包括西方人不愿涉及的隐私方面的话题,如年龄、工资、价格等,见面聊天时,问及年龄是为了能够适当称呼彼此,以示尊重。英美国家人士对问及年龄、婚姻、收入等个人隐私问题比较反感,避免问“How old are you?Are you married?How much do you make every month?What’s your religion?”等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在语法上都是正确的,可是提问的内容涉及英美人的私事,使他们误解中国人爱干涉他人的私事, 从而造成文化障碍。

4. 其他礼仪习俗的差异:社会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沿袭下来的一种生活方式,习俗文化一般包括称呼、问候、道谢、打电话、告别等。如中国人常用“吃饭了吗?”作为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如按字面译成“Have you eaten?”外国人听起来就觉得很奇怪,有时会误以为你要请他吃饭。

三、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在英语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应向学生介绍相关英语国家当时的社会背景知识,包括与语言本身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及与社会文化有关的背景知识。如何将背景知识贯穿于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如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应介绍英语词汇的社会文化内涵,切实把握中西语言在词汇方面的差别。如学习“Thanksgiving Day”,可以从西方宗教文化角度和感恩节的来源等方面来提升该词组的内涵,再补充一些关于西方人如何过感恩节的知识来加深学生对该词的理解。当课文出现music话题时,可以给学生介绍音乐的大致发展历程,介绍音乐的派别和风格。可以着重介绍美国音乐的发展是如何从blues经历country music,jazz,rock music,rap,hip hop发展到现代音乐,特别要介绍一下美国乡村音乐发源地——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并播放几首优美动听的乡村歌曲, 如卡彭特的《Yesterday Once More》、约翰·丹佛的《Country Road》和《Taking Me Home》等歌曲。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越丰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就越强,学习英语的信心也就越足。

四、对学生实施跨文化交际教育的策略

1. 创设交际语境,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交际场景。教师要尽力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或模拟的交际情境,力求创设学生能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氛围,让课堂成为学生语言实践的场所,将语言知识的学习融于语言使用的活动中。可以在课堂内加入大量的以学生为主导的练习方式,如角色扮演、对话、小组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交际能力。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信息量大和速度快的优势可以帮助教师传递大量的信息,给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和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学生可以看到、听到纯正的现场语言交际,有身临其境之感,有利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使课堂教学真正交际化。

3. 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英语活动,强化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可以视情况开展口语培训班、英语口语技能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广播和英语角等活动,让学生沉浸在英语的文化氛围里,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异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教师应该重视跨文化交际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教师有责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学会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逐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 王才仁. 英语教学交际论[M].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 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