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服装设计的理解和认识

对服装设计的理解和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服装设计的理解和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服装设计的理解和认识

对服装设计的理解和认识范文第1篇

扩展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内涵,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对服装设计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必须厘清和明晰它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就比较完整的概念而言,服装设计是指遵循一定的设计程序,运用造型这一手段,根据形式美的法则,通过多个环节或类别的再次设计,赋予抽象的设计构思以材料、形态、色彩、节奏和韵律感,使之以实物的形式与人体进行优化组合的活动,并且通过其外形在某种程度上展现其内在的精神气质以及时代感。因此,服装设计是多个环节的、有目的的、需要多种手段的行为和创意的总称。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可以将其划分为服装的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三个主要环节。所以,教师必须将三个环节的教学内容融合贯通,使学生在大局观上有整体性地把握。服装设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课堂上的理论教学,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生缺乏实践机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以及实践空间和环境有限等困境,这往往导致很多职业学校在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并相沿成习。基于此,很多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师都认为,除了相应的提高教师本身的实践经验和能力,完善学校的实践场地,加强校企合作以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外,学校更应该鼓励教师和学生广泛参与全国乃至全球的各类服装设计大赛,提升教师和学生的设计素质。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一旦有了良好的参与意识,不但使本校师生在比较中知道自我的优劣,也自然培养了本校师生的见识和辨别能力,这些都是教师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无法获得的。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典型工作转化为一体化课程

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对学习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理论知识存在心理上的畏惧。时间一长,势必引发他们对专业理论学习兴趣的下降,最后还可能产生厌学情绪。例如,在上服装设计课时,怎样确定主题、强调款式与造型、注重色彩与材料、凸显风格与个性等,这些抽象的理论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既缺乏实物的生动展示,又没有具体事物如主题、造型、风格等情景的丰富体验,往往使学生有置身于云里雾里的感觉,即便有所认知,也难免是模糊的。显然,对这些学生来说,他们更适合形象思维的认知特点。理实一体化教学实实在在地顺应了这一特点,“在做中学,边做边学,工学结合”,使理论的东西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具体实践中加以消化吸收,并逐渐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能力。为此,必须将服装设计的三个环节有效结合,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精心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工作和任务,给学生以直观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兴趣。理实一体化教学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将其设计为三个层次(面),按知识层面、技术等级、技能标准等,分别归合、附属三个主要阶段。第一个层次是通过教师从企业项目中分解出来的单个任务的完成,让学生了解成衣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各种零部件的制作工艺,侧重解决成衣技术的基本技能,故将此培养过程设定为第一阶段———即基本实践能力培养。第二个层次是让学生完成典型的单个服装品种(服种)的设计与制作,让学生熟悉各种产品的生产工作过程和各种服装的制作工艺,重点解决成衣技术的专项技能,并从中了解企业产品项目的开发与设计过程与制作步骤,此过程为第二阶段———即设计构思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第三个层次以企业真实案例的企划与实现,借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侧重培养学生完成一个完整项目的综合能力。启动与企业运作相对应的实训系统,直接使用企业实际项目训练学生,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和完成产品设计及生产工序分解、分析、编排、分派及工艺文件地编制,将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通过实际项目的生产过程加以固化、延展。此为第三阶段—即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显然,三个层次(面)、三个阶段以及培养目标、实施计划、实施过程作技术上的细化、量化与归合是确保实施理实教学的重点。服装设计课典型任务的确定,要讲求时效(时装)、实效(流行成衣),剔除过时的、重叠的课程内容,注重改造重组,适当的减少抽象理论的灌输,尽可能做到造型设计与结构设计相互渗透,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学做合一。教师要深刻领会组合形式的目的是使学生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加深对造型设计的认识,在造型设计过程中增强对结构设计的理解,在工艺设计过程中强化对前两个环节的认识。一般来说,服装设计课的典型工作任务以设定14至17个为宜。再根据不同款式和造型以及工艺的精简和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挑选出8至10个定向款式实施重点教学。

推行项目法,将服装结构构件教学技术分解,化整为零实施教学

所谓项目式教学,是指将服装局部造型变化较多的几个主要构件分解开来,进行单个项目的结构设计教学。如领子结构、袖子结构、前后衣片省道和分割线等等,把它们分解为单个项目后再做处理。具有特定含义的技术处理,是指依据项目的附属关系、结构变化、技术等级、技术要求等教学归类,并将其串联起来,使之成为“理实合一”、“知行合一”的环环相扣的课程安排。在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的同时,需要将课程中的知识和技能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并围绕具体的教学项目组织相关人员编写教材和开展专项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逐步了解服装设计的各个环节。并且让学生在每个单个项目中直接参与,以使学生在参与项目的全过程中重新组织概念,以获得思维过程的连续性、多向性、跨越性和综合性,并最终形成完整的新概念。在服装设计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是为了更加有效地适应职业学校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这些相对集中的具体的教学项目,通过教师的传、帮、带,可以有效弥补学生操作技能上的不足。而由局部结构设计到主题结构组合设计的项目教学,又能够促使学生在各个环节中就单个细化项目展开分析和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后迅速动手解决问题。

对服装设计的理解和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服装设计 教学实践 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Develop Creative Thinking in Fashion Design Teaching

ZHANG Jing

(College of Arts and Crafts, Kaifeng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4)

Abstract Costume design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disciplines, the essence of repeated mastery of the practice of art, its vitality is the innovation of the apparel design. So, simply put, a clothing design education with innovative fashion design concept as the core educational competition. The innovative concept is a sense, depends on an unprecedented, ultra bondage, to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thinking. Fashion design teaching how to develop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has become the key issue fashion design teaching requires careful research, investigate and resolve.

Key words fashion design; teaching practice; creative thinking

培养服装设计创新思维是一种艺术想象,它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既对已存在的形式认同,更力求探索新的形式,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是在过去的规范、传统的感觉或形式的基础上,利用一些新的手法,组合这种感觉、形式而产生的新形象。要实现创新形式,扎实的基本设计素养不可缺少,提高审美能力,加强美学修养也尤为重要。设计的基本素养包括道德素养、艺术素养、文化素养、专业知识素养、心理素养等。高尚的道德素养与全面的艺术素养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在服装设计教学中,作为“教书育人”的最直接实行者,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正如孔子曰:“亲其师,则信其道。”服装设计教学中,教师的亲身传教就学生而言,是一种榜样的树立。为使学生能在原本枯燥的服装设计教学实践中乐于接受和理解老师的工作。实践也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不仅容易接受和理解、还易为学生所灵活应用,激发动手灵感。

因此,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展现服装设计理论的奥妙之所在,不失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捷径。

1 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意义

现代社会,源于人们的生活需求,服装设计也在日益更新,高速发展。服装设计不仅是一种产品设计,更是一种艺术创作。当今这个追求时尚,追求个性的年代,服装设计多元化的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在人们享受服装美的同时,也要求服装设计师有更全面的素养,更丰富的信息,更独特的创造个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使服装设计专业学生适应这一以创造为本质属性的行业要求,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样才能抓住服装设计创新这一永恒主题,实现服装设计教学的可持续发展。①对于一位有现实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教师来说,关键是如何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

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师生合作,探究,呼唤教师关注学生这一动态生命体,为了学生计,教师应该让学生大胆设想,充分讨论,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在服装设计教学引导,启发,归纳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探索中学会探索,在创造中学会创造,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既定目的。

2 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设计教学工作的内容和方式也有了变化和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因地制宜,根据学生的智能水平和接受程度,及时赋予它新的内涵和艺术化的手段,使服装设计教学工作与时俱进,顺应新时代的发展。②因此,服装设计教学工作更应该注重方式与方法。

2.1 追踪溯源法

服装设计相关理论看似简单,其实不然,需要具有扎实的艺术功底基础,较强的设计综合能力,为今后能够掌握并且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做准备,这不仅是制约学生专业角度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其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尺度,有着其外在的表现形式。众所周知,服装设计都有着其特定的实践背景,试问一个毫不理解实际运用之人如何能灵活在实践中运用服装设计理论?缺乏文化土壤的服装设计理论教学只能是无源之水,缺乏生命力。不可否认,一个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只有广泛接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才能激发创新灵感,不断提高设计水平。正基于此,在服装设计教学中,要从源头上培养学生服装设计创造思维。因此,在传授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经常鼓励学生阅读艺术和设计相关书籍,引导学生不断地涉猎各种艺术门类,并学会触类旁通,经常分析美的事物,接触高雅的艺术和环境,从而提高自己的欣赏和鉴别能力,激发创作灵感,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刻理解审美艺术以及设计原理相关理论,从而为将来在实践中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③

在编写教学课件时,笔者以服装设计理论所涵盖的服装历史、面料识别、设计、平裁、立裁、缝纫、服装市场营销等方面,从相关理论中选择符合这些章节的理论,追踪溯源,配备照片,现身说法,让学生领略服装设计运用的意境,鼓励学生通过创造性想象,以自己的眼、自己的脑去观察世界,思考世界,将无数形象在头脑中储存起来形成表象,设计服装时再将记忆中的表象经过分析、选择、归纳、整理,重新组合成新的形象这便是所要培养的形象思维。如:可以运用现有的服装设计工艺手段,使面料呈现凹凸的立体效果,折叠或转曲成螺旋状外形,营造新奇别致的服装效果,以迎合现代年轻人追求时尚,追求个性的需要;又或将贝壳表面的斑斓的色彩与丰富的纹路应用于服装面料图案色彩的渐变中,以迎合某些女性对于服装艳丽的要求;将具有喜羊羊等家喻户晓的动漫形象应用于服装装饰设计或零部件设计,以迎合孩子们对于某个形象喜好的需求等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领会服装设计教学的真谛所在,灵活运用服装设计所学理论,真正创作出优秀的服装设计作品。

2.2 身临其境法

不可否认,服装设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基本功的训练必不可少,使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基本技能,这也是服装设计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如:面料识别、设计、平裁、立裁、缝纫等专业技能,学生只有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够真正融会贯通。服装设计运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一种无止境的学科追求,不同于有些自然科学,如何将服装设计理论应用于实践往往无法具体量化,缺乏可操作的具体标准模式。因此,我在服装设计教学中探索出身临其境教学法,通过发现,通过想象,鼓励学生深刻理解服装设计的相关理论,让学生于寻常之处发现出实践运用之所在。实践中,鼓励学生发现人所不能发现之处,让学生领会到服装设计学习的本质在于创造性思维的灵活运用,充分发挥探索精神和想象力,以所要解决的问题为中心,由一点向四面八方多个角度联想开去,突破已知领域,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而在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进行创意构思。在题材中创意,如自然题材、历史题材等;在服装造型中创意,如方形轮廓、圆形轮廓等;在服装色彩中创意,如中性色调、对比色调等;在服装面料中创意,如印花面料、皮革面料等;在工艺手段中创意,如拼接、刺绣、编结等。

总而言之,要充分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去思考服装主题与服装造型、理解色彩搭配以及面料、工艺等的关系,创造出最佳创意方案。如:借学校举行服装设计大赛的契机,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多看,多学,多揣摩服装设计的实践基础,通过各种服装设计工艺运作过程的学习、分析,使学生敢于想、敢于做,使学生对服装设计从实践的角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便于学生将这诸多理论和技法应用到服装设计后期的实践中去。

3 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之思考

服装设计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在教学中,角度的选择,控制的灵感,信息的技巧等,无不受老师教学理念和创作技巧的支配。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受自身智能水平,经验阅历所限,心中所想难以在服装设计中表现出来。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则情况必然大为改观。总而言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言传身教的意义在于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努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服装设计工艺的把握能力、对灵感瞬间敏锐的感知能力,就服装设计的面料、工艺、设计,经过一定组合方式的组合,加强实践运用,创造出优秀的服装设计作品。唯此,才能为服装设计教学持续地、健康地、蓬勃地发展从源头上打好基础。服装设计教学不仅要考虑学科的文化背景、形式的独特个性、学生的接受水平,更重要的是赋予教学一种理念,一种文化的传达,灌注服装设计教学更多的文化含量和更高的人文关怀,以达到实用性与教育性的完美结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学生为本的角度研究课堂设计,通过言传身教,使课堂教学更能引起学生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共鸣,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期达到服装设计教学应有的目的。这不仅是素质教育对服装设计教学的外在要求,也是服装设计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保证。

4 结语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最为重要的中心内容之一,也是服装设计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难以从简单的书本理论中学习领会其真谛,必须依赖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师亲力亲为,言传身教与学生密切协作,在教学中灵活的转变教学方式,准确的把握教与学的地位,决定学生本身个体的发展。所以,服装设计教学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形成,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创造和思维能力。对服装设计专业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中不仅要以学生为本处理教材,设计主题,更要注意设计的情景融合,通俗易懂。还要精心挑选语言材料,根据教学内容改编为难度恰当、生动有趣的服装设计范例,使学生爱听、爱看、爱想,为服装设计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释

① 周丽宏.浅析服装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10(4).

对服装设计的理解和认识范文第3篇

高尚的道德素养与全面的艺术素养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在服装设计教学中,作为“教书育人”的最直接实行者,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正如孔子曰:“亲其师,则信其道。”服装设计教学中,教师的亲身传教就学生而言,是一种榜样的树立。为使学生能在原本枯燥的服装设计教学实践中乐于接受和理解老师的工作。实践也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不仅容易接受和理解、还易为学生所灵活应用,激发动手灵感。因此,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展现服装设计理论的奥妙之所在,不失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捷径。

1 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意义

现代社会,源于人们的生活需求,服装设计也在日益更新,高速发展。服装设计不仅是一种产品设计,更是一种艺术创作。当今这个追求时尚,追求个性的年代,服装设计多元化的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在人们享受服装美的同时,也要求服装设计师有更全面的素养,更丰富的信息,更独特的创造个性。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使服装设计专业学生适应这一以创造为本质属性的行业要求,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样才能抓住服装设计创新这一永恒主题,实现服装设计教学的可持续发展。①

对于一位有现实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教师来说,关键是如何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师生合作,探究,呼唤教师关注学生这一动态生命体,为了学生计,教师应该让学生大胆设想,充分讨论,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在服装设计教学引导,启发,归纳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探索中学会探索,在创造中学会创造,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既定目的。

2 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设计教学工作的内容和方式也有了变化和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因地制宜,根据学生的智能水平和接受程度,及时赋予它新的内涵和艺术化的手段,使服装设计教学工作与时俱进,顺应新时代的发展。②因此,服装设计教学工作更应该注重方式与方法。

2.1 追踪溯源法

服装设计相关理论看似简单,其实不然,需要具有扎实的艺术功底基础,较强的设计综合能力,为今后能够掌握并且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做准备,这不仅是制约学生专业角度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其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尺度,有着其外在的表现形式。众所周知,服装设计都有着其特定的实践背景,试问一个毫不理解实际运用之人如何能灵活在实践中运用服装设计理论?缺乏文化土壤的服装设计理论教学只能是无源之水,缺乏生命力。不可否认,一个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只有广泛接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才能激发创新灵感,不断提高设计水平。正基于此,在服装设计教学中,要从源头上培养学生服装设计创造思维。因此,在传授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经常鼓励学生阅读艺术和设计相关书籍,引导学生不断地涉猎各种艺术门类,并学会触类旁通,经常分析美的事物,接触高雅的艺术和环境,从而提高自己的欣赏和鉴别能力,激发创作灵感,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刻理解审美艺术以及设计原理相关理论,从而为将来在实践中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③

在编写教学课件时,笔者以服装设计理论所涵盖的服装历史、面料识别、设计、平裁、立裁、缝纫、服装市场营销等方面,从相关理论中选择符合这些章节的理论,追踪溯源,配备照片,现身说法,让学生领略服装设计运用的意境,鼓励学生通过创造性想象,以自己的眼、自己的脑去观察世界,思考世界,将无数形象在头脑中储存起来形成表象,设计服装时再将记忆中的表象经过分析、选择、归纳、整理,重新组合成新的形象这便是所要培养的形象思维。如:可以运用现有的服装设计工艺手段,使面料呈现凹凸的立体效果,折叠或转曲成螺旋状外形,营造新奇别致的服装效果,以迎合现代年轻人追求时尚,追求个性的需要;又或将贝壳表面的斑斓的色彩与丰富的纹路应用于服装面料图案色彩的渐变中,以迎合某些女性对于服装艳丽的要求;将具有喜羊羊等家喻户晓的动漫形象应用于服装装饰设计或零部件设计,以迎合孩子们对于某个形象喜好的需求等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领会服装设计教学的真谛所在,灵活运用服装设计所学理论,真正创作出优秀的服装设计作品。

2.2 身临其境法

不可否认,服装设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基本功的训练必不可少,使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基本技能,这也是服装设计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如:面料识别、设计、平裁、立裁、缝纫等专业技能,学生只有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够真正融会贯通。服装设计运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一种无止境的学科追求,不同于有些自然科学,如何将服装设计理论应用于实践往往无法具体量化,缺乏可操作的具体标准模式。因此,我在服装设计教学中探索出身临其境教学法,通过发现,通过想象,鼓励学生深刻理解服装设计的相关理论,让学生于寻常之处发现出实践运用之所在。实践中,鼓励学生发现人所不能发现之处,让学生领会到服装设计学习的本质在于创造性思维的灵活运用,充分发挥探索精神和想象力,以所要解决的问题为中心,由一点向四面八方多个角度联想开去,突破已知领域,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而在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进行创意构思。在题材中创意,如自然题材、历史题材等;在服装造型中创意,如方形轮廓、圆形轮廓等;在服装色彩中创意,如中性色调、对比色调等;在服装面料中创意,如印花面料、皮革面料等;在工艺手段中创意,如拼接、刺绣、编结等。

总而言之,要充分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去思考服装主题与服装造型、理解色彩搭配以及面料、工艺等的关系,创造出最佳创意方案。如:借学校举行服装设计大赛的契机,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多看,多学,多揣摩服装设计的实践基础,通过各种服装设计工艺运作过程的学习、分析,使学生敢于想、敢于做,使学生对服装设计从实践的角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便于学生将这诸多理论和技法应用到服装设计后期的实践中去。

3 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之思考

服装设计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在教学中,角度的选择,控制的灵感,信息的技巧等,无不受老师教学理念和创作技巧的支配。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受自身智能水平,经验阅历所限,心中所想难以在服装设计中表现出来。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则情况必然大为改观。总而言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言传身教的意义在于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努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服装设计工艺的把握能力、对灵感瞬间敏锐的感知能力,就服装设计的面料、工艺、设计,经过一定组合方式的组合,加强实践运用,创造出优秀的服装设计作品。唯此,才能为服装设计教学持续地、健康地、蓬勃地发展从源头上打好基础。服装设计教学不仅要考虑学科的文化背景、形式的独特个性、学生的接受水平,更重要的是赋予教学一种理念,一种文化的传达,灌注服装设计教学更多的文化含量和更高的人文关怀,以达到实用性与教育性的完美结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学生为本的角度研究课堂设计,通过言传身教,使课堂教学更能引起学生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共鸣,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期达到服装设计教学应有的目的。这不仅是素质教育对服装设计教学的外在要求,也是服装设计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保证。

对服装设计的理解和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服装设计 创新性 重要意义 方式

服装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面貌,是我们时代的表情。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对服装的多元化、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服装设计具有更高水平的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动力。在服装设计的整个创作过程中,一个理想的服装设计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创新性。

服装设计创新性的含义

服装设计创新性,是指在材料、服装造型、色彩、工艺、流行性等因素的思想、手段、方式上的创新。创新是服装设计永恒的生命, 对服装设计的最终效果起着关键性作用。

在一些设计者看来,服装设计的创新性似乎就是面料、样式、色彩、、图案等表面所看到的设计变化, 真正的服装设计创新关键还是要从服装与时代潮流的关系、与生活的关系、与人的关系等因素去考虑,努力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心里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一位设计师都知道要从材料、造型、色彩、图案等元素上创新,服装设计的创新性,还应包括生活方式的创新、流行因素的创新、功能性的创新、艺术因素的创新、技术因素的创新、人际关系因素的创新等。单就生活方式的创新,似乎就是新品种的设计,冬季到了,领子要高些,衣服加长些,加厚些,夏天来了,衣服短些,尽量的就一层丝料,但这仅仅只是服装设计创新性中最基本的一个元素,并没有融入更宏观的创新因素:例如因气候的因素带来了男性在炎热的夏季穿裙子的趋势;高科技的发展带来防辐射服装设计方面的款式设计以及药物辅助治疗服装设计; 高科技纳米技术面料带来了服装纤维精巧的结构,以至于人们的服装不用水洗而带来的高新变化;同时还有因情感需要的情感化服装设计,如情侣服,亲子服等等都是服装创新的范畴。所以,服装设计创新性的真正含义,不仅仅是指直观元素的创新,它应融入更为宽广、更为复杂的多层次因素。作为一个设计师,要勇于在服装设计上寻求各种新的设计元素,以将服装设计推向一个更具创新理念的新时代。

服装设计创新性的重要性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服装设计已经有了20多年的丰富经验,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当然这与服装设计的创新性有着紧密的关系。俗话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动力。如果一件服装作品在服装设计上没有创新性,缺乏新意与内涵,缺乏时尚与审美情趣,那它将不被大众所喜欢,这样的服装作品不仅失去了市场价值,也失去了艺术价值。

服装设计的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改变人们的审美观,还能改变着人们的精神思想。法国伟大的设计大师――波尔・波阿莱,勇与打破一向的传统的设计思维,抓住新时代潮流,把束缚在妇女身体上的紧身胸衣换成宽松、自然、流畅的高腰身的细长形希腊风格。这不仅使妇女们摆脱了身体束缚,而且使人们在精神上从封建传统束缚中解脱出来。这次创新性的行动,在服装史上起着划时代的作用。

如今,我们已经加入WTO,这意味着中国服装将要面临众多国外的知名品牌的挑战;但是,我们的服饰还没有国际知名品牌,在出口创新的服装中,没有原创产品能与发达国家相比高低,我们的产品缺乏高附加值,因此,尽快提高自己品牌的高附加值已迫在眉睫。增加品牌的高附加值,需要创新设计思路,创新是21世纪继续前进的动力,不创新我们的服装便没有出路

今天,服装设计的创新性已成为服装行业不可缺少的元素。创新性作为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源泉,在服装行业上更能突出它的特性,服装设计的创新性使得服装不仅具有市场价值以及艺术价值,还融入了众多的情感因素以及文化气息等。要想让中国的服饰走出大门,走向世界,还得靠服装设计的创新性。

提高服装设计创新性的思维方式

创新性思维需要知识、生活、经验的积累,需要用心仔细地对人、对事、对生活、对社会各方面的观察与思考。对于设计师来说,一件服装设计作品的完成可能是凭直觉,是突然的灵感作用的结果,但不管是什么因素促使作品的完成,它都离不开服装设计的创新性。提高服装设计的创新性,可以运用发散思维、横向思维、纵向思维、逆向思维等技法促其产生。发散思维是创新性思维的典型思维方式,是由一个点向四面八法出发,不受任何框框架架的限制,是充分发挥想象性和探索性,尽可能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过程。横向思维是指接受和利用其他事物的特征、功能和性质的启发而产生新思路的思维方式,它是从同一时间段不同方面去认识、分析事物,通过各种不同途径寻求答案的思维过程。通过认识事物的基础上,多角度、多方向的比较研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关系,有效地把问题解决。“东方不亮西方亮,亮了南方有北方”,人们把这句俗语当成横向思维最好的诠释。纵向思维是指通过对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上的功能、特征和性质的变化进行逻辑分析而产生新观点和方法的思维方式。它注意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比较分析,使我们能够更进一步地认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事物发展认识的复杂性和反复性。逆向思维指的是对所思考的问题开展逆转、对立或者反面等角度的多方面观察,帮助产生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方案。逆向思维能够帮助人们摆脱习惯性思考带来的弊端,本身没有固定的逻辑和规律可以依照,这要求设计师借助自身能力标新立异,摆脱固有观念的束缚,从而取得创造性的服装设计灵感。

参考文献:

[1] 周汛, 高春明 中国历代服饰[M ] 上海: 学林出版社,1991.

[2] 李泽厚 美的历程[M ]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对服装设计的理解和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创造力;培养

作者简介:蔡蕾,女,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服装品牌策划。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7-0090-02

一、目前对服装设计师创造力认识的误区

(一)“创造力”与消费者无关,重要的是设计师的“才华”和“个性”

中国目前每年举办的各种服装节、服装博览会、服装设计大赛此起彼伏。在接二连三的流行趋势会和T台秀上,似乎具有“创造力”的设计师大有人在,奇特的造型、绚丽的色彩、夸张的饰品、古怪的材料,尽显自己的艺术才华,一副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做派。这些年下来,做秀成名者不少,甚至出现了做秀大师,但其产品在市场中的份额几乎没有,于是时隔不久,许多品牌、设计师由于不能适应市场需要,在热闹几年之后便无声无息,甚至无奈地退出了服装界,T台表演的辉煌与市场产品的黯淡同时存在的现象屡见不鲜。

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现象,根本原因就是由于设计师没能很好地理解创造力的本质,不尊重生活,曲解服装设计的本质。设计师们没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进行艰苦的积累,研究如何真正提高品牌的附加值,真正得到市场的认可。而是本末倒置,轻本质而重形式,轻为市场和消费者创造价值而重个人功利。这种对创造力的浅薄认识,不尊重市场规律的后果,必然是被市场所抛弃。

诚然,为创建和推广品牌,宣传企业理念、展示设计师的创造力而进行T台表演是必要的,甚至T台表演可以更夸张、更艺术化,但这种创造力,其传达的理念和定位必须与其市场产品设计思想和市场定位相一致,否则这种创造力的表现是无助于产品的市场推广,无助于品牌的树立,甚至有害。因为服装首先是具有设计意味的商品,而不是完全摆脱实用功能的束缚来追求精神人格自由的艺术品。只能做秀,没有市场份额的创造力,不是真正的创造力。

(二)会模仿和抄袭,就是“创造力”

当以哗众取宠之态冠以个性创造之名的“创造力”遭到市场否定后,似乎又有另一种论调:现在资讯如此发达,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品牌的最新流行趋势,马上就能掌握到,何须标新立异,什么服装好卖就跟着设计什么服装,只管模仿和抄袭就是,只要能赚到钱,就是最好的创造力。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目前市场上服装品牌目不暇接,但风格、设计都似曾相识,大同小异,缺乏个性,毫无新意。市场一流行什么,就一哄而上,定位摇摆混乱,品牌个性更是荡然无存。正是由于对创造力的另一种歪曲理解,从而在设计中容易表现出盲从和幼稚,表现出囫囵吞枣、生搬硬套和引进以后的不吸收、不消化。视巴黎、米兰等地为服装业的圣地,奉行彻底的拿来主义,甚至全盘照搬照抄,缺乏对国内外服装市场的宏观把控和全盘考虑,丧失了对自身品牌如何走出特色的深度思考和研究。这不仅造成市场竞争的无序混乱,而且很难在竞争中形成强势品牌。

二、服装设计师创造力的真正内涵

(一)服装设计师创造力的根基是消费者的核心价值诉求。创造的确切定义众说纷纭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创造的定义侧重点有所差异,但是基本涵义是一致的。我们可以确认,站在服装设计的角度来研究和探讨服装设计师的创造力,创造力应该包括设计的独特性、新颖性和设计对社会创造的整体价值和利益这两部分。其中对社会创造的整体价值和利益更为重要,其直接的体现就是为消费者创造价值,被消费者认同和接受,价值的判断权掌握在消费者手中。也就是说,服装设计师创造力的根基和源泉是消费者,是源于消费者的核心价值诉求。

目前,中国高职服装设计教育中有一部分人对服装设计师创造力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一些学校在教学中过分强调设计的新颖性、独特性,认为这是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重要的,误把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创造力理解为设计师个人的自我表达和发挥,我行我素,不知道为谁而创造,自然更关注的是设计师自我个性的张扬,那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进入社会,其设计的服装显然难以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因此也不可能被消费者接受,为社会创造整体价值和利益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创造力。一些学校在教学中又走入另一极端,片面理解设计与市场相结合的关系,反对学生适当的个性表达,而鼓励学生“勇敢”地、肆意地、不解其意、不分青红皂白地对一些世界著名品牌的设计抄袭模仿,使得对国外设计和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模仿、借鉴只能停留在形式上和表面上的。

世界著名品牌设计的新颖性和独特性之所以被接受,恰恰是因为这些新颖性和独特性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更主要的抓住了消费者内在核心价值诉求。是在认真研究消费者需求、研究市场的基础上的完美表现。

(二)服装设计师的创造力具有引导消费的社会责任。服装设计的本质是生活方式的创造,因而从更高层次来说,设计创造的价值比价格更重要。诚然,正如一再强调的,服装设计师创造力的根基和源泉是消费者的需求,是满足市场的需要。但是,进一步分析,这种能为社会创造整体价值和利益的创造力,不是对消费者需求欲望的简单迎合,作为一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服装设计师,引导消费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当前“娱乐”化社会思潮的影响下,设计中的低俗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在形式上表现出视暴露为性感、把肉麻当幽默的倾向。粗陋的搭配被解释为个性的张扬,浅薄的被宣扬成提前与国际化接轨,片面追求感官的愉悦性。在当代生活更加崇尚和迷恋形象或影像的时代,往往把刺激、吸引眼球作为设计的关键,它尽管在形式上逐新猎奇,但在实际上却与真正的创新无缘。这种设计是对文化的一种嘲弄,是不符合时代精神和追求的。诚然,在当今如此快节奏时代,让人在消遣、娱乐之中获得轻松和愉快,当然是一种合理的要求。但是,如果只是毫无节制地放纵,也只能带来消极的后果,那就是尊严感、崇高感和责任感的丧失。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是高的,但对于人文关怀、精神价值的“配置”,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往往是失效的。因此,具有真正创造力的设计不仅仅是在款式、色彩、面料等方面有所创新,更为重要的是要注重于情感价值和精神内涵的探求,引导消费欲望,表现出对文化、价值和人类命运的深刻理解和关注。

三、如何在教学中实现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一)专业素养的培养

把专业素养认为就是有关服装方面的讯息和知识,这种理解是比较狭隘的。许多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存在的问题是,眼界不够开阔,知识面过窄,只关注有关服装方面的知识和讯息,缺乏对各类艺术、各设计门类的学习、理解和领悟,这将极大地限制其创造力的培养。假设三宅一生对音乐很迟钝,恐怕很难在服装中把条纹图案运用得如此有节奏感,如果伊夫·圣洛朗对绘画一窍不通,其70年代和90年代分别以蒙特里安和梵高作品为主要元素设计的服装,不可能得到社会如此高的评价和赞赏。各类艺术、各个设计门类都是专业素养的一部分,学会触类旁通是我们真正提高专业素养的根本保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对各类艺术、各个设计门类的学习和欣赏。以线在服装中的运用为例,除去一些经典的服装范例外,可以将绘画、建筑、雕塑、平面设计、工业设计中线的运用极为出色的经典之作展示给学生,组织大家进行分析、讨论,甚至辩论,在这样的氛围中,一方面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成为教学的主导,同时,学生在认真的思考和激烈的讨论中对线的特色、韵味等会有更多的心得和体会。通过对相关艺术、设计门类的学习、欣赏,不断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层面,提高审美情趣,提升他们观察世界和认识事物的能力,吸收有益而积极的思想,进而达至个人胸怀和素养的升华,其创造力也必然会达至一个新的境地。

(二)人文素养的培养

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教育最终目的,不是作为一个专家,而是成为一个和谐的人。教学内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科范围本身,还要在课堂上体现人文主义的教育精神。因此,一方面要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西方现代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同时更要加强学生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学生的眼光放得足够长远,而这无穷的宝藏,必将成为其创造力无穷的源泉。“也许未来就在眼前,但当我们转身,一样会看见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积累了雄厚的资源。只有能够在这两者之间从容穿行,才能够真正具有创造力。”[1]而在涉猎了文、史、哲学之后,更进一步认到,这些人文“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即对“人”的关怀,而这恰恰是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设计师最重要的情怀。而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同时,实现一个具有引导作用的设计,将成为设计师的终极使命。"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陆游的这句话大约该是最好的注解。这就要求我们从基础课到专业课的老师首先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并有意识地把这种理念贯穿到整个的教学当中去。从学生入学之时起,就不断灌输这种思想和理念,帮助他们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不断有意识的加强这方面的学习。更重要的是由此养成正确的观念和良好的习惯,贯穿到他的整个人生过程。

(三)产品开发素养的培养

服装既然是一种商品,就必须遵循商品的一般规律。服装产品开发是一套机制,是一个体系具有完整的流程。从产品策划、设计、生产到穿在消费者身上,产品设计开发才是真正意义的完成。要防止只能做秀,没有市场份额的创造力,首先需要把服装设计教育方向转变为以实验、研究、开发为中心,直接参与企业生产运作的过程中,专业课程的设置以课题为中心展开,通过市场个案教学,使学生通过真枪实干,掌握品牌服装的设计运作程序、规律和方法。

以《服装专题设计》课程为例,课题是为某品牌进行某季度新产品开发。该课题必须与相关企业联系,参与该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工作。要求学生分成几个设计小组,各自向企业交出一份完整的新产品开发方案。首先,在企业的配合和帮助下,老师首先带领学生通过公司人员讲解、亲身去卖场调查、广泛查找相关资料等方法,对品牌的定位、风格、受众人群、产品分类、价格、营销手段、销售情况及其市场其它竞争品牌等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撰写品牌分析报告。接着制定企划方案,内容包括下一季新产品的色系方案,面料方案、风格主题等。随后进入产品开发设计阶段,提交款式分类表,画出效果图和款式结构图,把整套方案交给企业后,由企业决定选择录用。学生通过跟单形式进入产品生产阶段,了解整个生产过程,最终跟进产品的成列与销售工作。最后,课程的总结也是关键。通过企业人员的评判,老师的提示,逐个环节认真分析,总结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好的经验和不足之处,并最终提交总结报告。通过这样的实战演练,使学生对服装市场的理解更加深入,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以更宽广的视野,激发更加激昂的创造力。

四、结语

我们有责任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服装设计师创造力的真正内涵,培养学生满足消费者真实需求的强烈意识,并使他们将实现具有引导消费欲望的设计作为自己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最终为社会输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真正有创造力的优秀服装设计师。

相关期刊更多

大众科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刊授党校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共产党员杂志社

探秘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