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可持续水资源管理

可持续水资源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可持续水资源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可持续水资源管理

可持续水资源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可持续利用

1水资源管理

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维持着经济生产能力、人类生活和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完整,有效进行水资源管理可以保证人类的长治久安,使人民免于饥饿、减少疾病和自然灾害[1]。由于水资源开发不断增加,水管理的重心逐渐从开发新的水源转为更有效、更合理地利用现有水源,用水需求管理也逐渐成为水资源管理的一项新内容,尤其是在缺水地区。

水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和精神价值,必须很好地在政策中得到体现。由于水资源具有有限性和脆弱性,因此,需要共同保护,并有明确的分配法规,即优先保证人类的基本需求、保护环境和其他所有经济性用水。政府应在考虑个人和集体用水利益的前提下保护和分配水资源,建立水法、水资源保护合理条款,这为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了法律保障。

水管理有许多方法,如运用法规、经济手段和其他鼓励措施促进各部门更有效地可持续性用水,保护生态系统。污染水源者必须得到严惩,赔偿所造成的损失。商业用途用水者可以为综合有效用水的管理提供捐助,也可以采用各种志愿协议的形式,促进受益者积极参与有关行动[2]。

水管理需要解决政府各部门之间如农业、环保、供水和卫生设施、工业、能源、交通及其他部门分散的用水和水管理局面,防止水资源过度开采和污染,预防和减轻因气候变化和水土管理不善造成的洪涝和旱灾所带来的影响。

2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合理利用公共基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有很大关系。发展中国家几乎所有水部门都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如水工程系统的初始投资或后期偿还、设备运行费用和折旧等。公共基金通常是水部门的主要资金来源,应由政府谨慎投资,以提高水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水部门要把所有公共资金用于投资、运行、维护和折旧,只有当牺牲其他所有部门(健康、教育、交通、研究、农业等)的利益,优先提供给水部门时才有可能,这有利于政府集中资金直接用于减少贫困和向未获供水者供水的水基础设施建设。

(2)加强培训与教育。成功的水管理需要有受过良好培养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员,他们可以在水行业的各个领域卓有成效地工作。完善的水管理还需要每一个人熟悉水的知识,因为每一个人都使用水并且有可能对水的有效管理做出贡献,对人进行有关水的教育是一个很有希望的起点。非常有必要在学校中(也可以在公众中)开展一些有意识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达到教育年轻人的目的。

(3)发挥公共和私营组织的作用。任何国家都会有许多组织涉及水管理,包括公共机构、研究和培训机构、公共和私人水服务组织和各种形式的非政府组织。只有通过这样的组织,人们才能利用他们的才能、知识和改善水管理的经验[3]。随着人们对水管理的认识的变化以及综合水管理的实现,许多组织需要进行相应改革。水资料的管理对综合水管理非常重要,需要增加资料的传送和共享。对水的研究重点是提高用水效率,研究和创新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如合用较少的水为人类获得同样或更多的效益。

(4)水技术推广。综合水管理要求用新的观点审视水利用技术,除那些加强供水的技术如脱盐、筑坝或长距离管道工程外,还需要进一步调查低成本使用技术,这对提高用水效率有积极作用。目前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水管理经验,包括节水技术、重复循环、废水处理、重复利用和分离不同质量的水等,需要找到将这些创新技术推广到城市的供水和废水系统以及推广到农业的方法和途径,以利于降低成本和节约资源。

(5)水管理的多方参与。新时期需要人们聚在一起共同考虑解决水危机问题,其中包括从最高政府到普通个人的所有阶层,动员全社会重视和关注水资源管理工作,这里包括多种组织形式的水资源管理。一是非政府组织管理。水的受益者参与研究水战略和政策目前已被认为是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前提。大的社区组织,如流域和用水户联合会、水社区组织等,通过正式的管理机制和明确的管理态度,分担有关责任,参与水的管理[4]。在做出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决策时听取广大公众的意见,专业组织和科学组织也可以起到重要作用。二是私营部门管理。对于私营部门是否应该在水服务管理中发挥较大的作用,曾有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私营部门采取怎样的形式参与水管理。为了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私营部门,不论是国际公司,还是小地方服务公司,都必须改变它们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因为水是生命,所以成为水管理中的一方也意味着必须承认应履行的相关责任以及履行社会、环境和道德上的义务。用水户、非政府组织和政府机构的联合运行以及接受新型的合作伙伴,各方都和谐地进行商业活动的环境就会出现,以便减小在有些问题上的分歧。三是国际组织管理。国际组织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促进国际间、地区间和国家间水政策的研究与实施。国际组织通过直接的技术或能力提供支持。国际组织可以为政府间的谈判过程提供进一步的帮助,并促进这种谈判过程中的透明度和多方的参与。国际上通过的原则是支持国家政策的研究,这样有助于政府建立和执行有力的规定、经济手段和机制。国际组织的另一个作用是通过工程、项目的实施和透明的评价,促进与水管理有关的国际机构和其他重要团体的合作和联系。这项活动的另一方面是对通过的双边、地区和全球性协议(包括联合国公约,如儿童权利、沙漠化、生物多样化、气候、国际水体的非航运用途)的批准实施加强国际支持。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还可能有助于研究开发一些好的方法,来促进国际水体效益和边界水体开发机会的共享,这对于地区开发和安全是一个重要的刺激因素。因为参与者较多,合作至关重要,联合国在建立新的全球水网络的合作伙伴中负有重要责任,它可以使水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并保证每个人为水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做出建设性贡献。

3参考文献

[1] 刘莉,张伟利.农业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创新管理机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4):237.

[2] 丁东华.陕西水资源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陕西水利,2009(6):7-9.

可持续水资源管理范文第2篇

1研究生国际化课程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已经意识到了国际化课程的重要性,并为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接受国际化课程教育的机会,甚至有些高等学府对本科生也同样进行了国际化的教育。但尽管如此,我国对于研究生的国际化课程教育仍处于初始阶段。其主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①在现有的课程中,添加一些国际上的最新研究技术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②开设与国际教育相关的新专业;③使用国外名牌大学的出版的教材;④进行校与校之间的交流,包括与省内其他院校、国内其他院校及国外院校交流;⑤聘请海内外各领域的知名学者为学生讲学,促进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

桂林理工大学作为一所普通高校,深知国际化课程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的有效措施,为了培养更优秀的国之栋梁,在国际化课程教育方面为研究生做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首先'基本保证每个月聘请海内外知名人士(包括教师、研究人员或是一些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为研究生同学开设专题讲座,过半数的研究生都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其次,大力促进研究生同学与高等院校、国外院校的交流,基本保证每年都会有许多同学外派到高等学府学习或是到国外交流学习。除此之外,不定期派一些教师出去学习,间接地拓宽研究生的视角,给他们带来更前沿的知识,同时也会根据当前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潮流趋势开设新的课程,研究生同学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进行选择。因此,许多受益的研究生都纷纷表示出了支持的态度。

其中,“可持续水资源管理”课程就是针对当今社会水资源危机这一热点问题所开设的一门新课程,许多研究生都积极报名参加,可见这门课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作为教师,会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很多关于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会给他们介绍最先进的一些理念、国内外的一些做法及国内的一些形势分析等。与此相应的,我们还专门请了国外教授给学生讲学,并且好评如潮。可见国际化课程对研究生来说是很受欢迎的,是对他们专业知识的一种补充与扩展。

2研究生国际化课程的必要性

2.1国情的需要,要求实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

纵观世界,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各国家的各领域都在相互合作中,因此对国际化高级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对于我国来说,我国正处于发展中国家,需要不断地与其他国家交流合作,不断地学习先进技术,这就需要大量的高级人才或是国际化高级人才。由此可见,研究生国际化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它能把国际理念融合到研究生教育的教学中,肩负起我国强盛所必需的国际化人才的重任。

具体就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来说,近几十年来,一些国家为了经济实力的增强,使资源过度消耗,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严重下降。人类这种不断向大自然索取的行为已经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因此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这其中就包括“可持续水资源管理”这一课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水资源短缺这一问题。所谓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就是指为支持实现发展战略目标,在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开发、治理、保护、利用过程中,所进行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协调控制、监督检査等一系列规范性活动的总称。然而,针对当前形式来说,能有效实施这些活动的便是那些国家化的高级人才,它们能运用自己专业的知识和国际化的视角来处理问题。可见,对人才国家化培养十分的重要,也是未来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对此,我校专门为研究生同学开设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这门国际化课程,让他们在研究生阶段就打下基础,为成为国际化人才做准备。

2.2学校自身特点决定了需要实施国际化课程学校作为为国家输送人才的基地,肩负着培养人才的使命,这就决定了学校必须努力培养符合国家需求的更为优秀的人才。就目前而言,国家所需要的就是国际化的高级人才,它们可参与到像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等这样的领域中。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学校为研究生提供更为国际化的教育,开设国际化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校深知国际化课程的重要性,在研究生原本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灌输各种国际化的理念。就像对于“可持续水资源管理”这门课而言,是在“水资源利用”、“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控制”等基础课的前提下开设的,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国际化的视野,才能使国际化人才培养事半功倍。

2.3研究生自身对于课程国际化的渴求

对于研究生来说,多年的学校生涯让他们知道在当前的形势下,必须要注自身的国际化水平,才能增强未来就业和发展的竞争力。随着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张,每年毕业的人数在逐年增长,这就意味着研究生就业将会越来越难,研宄生文凭也不在就业中再占有优势。因此,研究生必须要更高的要求自己,成为国际化人才巳经成为了他们奋斗的新目标。

“可持续水资源管理”一课吸引了大批的研究生,他们认为,这样的课程不单单能让他们学到什么是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了解目前在这一领域别的国家或是全球的发展趋势,最终它们能以国际化的思维视角来看待问题。不难看出,研究生对于国际化课程是十分渴求的。

3研究生国际化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正如前文所说,目前国际化教育正处于初始阶段,那就必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学校及教师拥有国际化的理念是国际化教育的基础;二是缺乏有力的制度与法律保障,目前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只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三是国际化课程的设置分散不均,许多研究生国际化课程多集中于个别专业和部分领域,导致一些专业的研究生根本没有接受国家化课程的机会;四是教材的问题。除了这些,学校资金不足、教学手段单一等也都是制约国际化课程发展的因素。

就“可持续水资源管理”而言,也遇到了些许问题。首先就是基本所有国际化课程都面临的问题--缺少法律保障,然而要想研究生国际化课程更为健全的发展,更多的法律保障是必须的。其次是对于本课程的老师来说,由于水研究领域的不断深人,每年都会有新的成果、新的形势出现,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因为他们每年的教学都要有所不同,只有不断更新他们的知识库,才能给学生带来国际化的东西。而这也是需要学校的支持,就牵扯着更多的因素。最后,就现在的大多数研究生来说,他们仅掌握有两门语言--汉语与英语,但关于“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教材被翻译成汉语或英语是有限的’这就成为了研究生接触更多相关知识的障碍。

可持续水资源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重要性

前言

水文工作要想得到顺利进行离不开水文监测,水文监测是保障水文工作获得发展的基础。众所周知,水文工作旨在科学地利用水资源,保护好水资源,使其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要做到以上这些就需要监测水质、水量的变化,利用科学的手段来达到预测的目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水文监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越来越高。

1 水文监测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1.1 水文监测的重要作用

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地管理和保护,实现其可持续利用都要依赖于水文监测得来的数据,这些科学详实的数据,能够给防洪和抗旱提供数据支持,为河流两岸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数据,也能够辅助水利规划设计工作。

1.2 水文监测工作面临的形势

现阶段很多行业都不再是单一的学科发展,而是多学科的融合与渗透,这无疑对水文监测要求更高,所以如今的水文监测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领域,还要从其服务对象的特点和要求出发,发挥水文工作的相关特点,为水资源地更好开发和保护提供支撑,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利用。

1.3 水文监测的服务内容

水文监测主要服务于水资源保护,对一个流域内,或者跨流域的水资源调动,河流两岸的农业及工业用水的分配,水源地的水质监测,上下游水质的变化,河流两岸生态环境的调整,汛期水文情报预报,以及污水排放进行观察和监督。其具有传统性、随机性、标准性、及时性等特点。

2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

现阶段我国可估测的水资源总量为2.81亿吨,这个数字是巨大的,也位于世界前列,但我国的人口基数大,那么人均占有量就很少,低于世界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深入,城市人口不断增大,所要求的水资源数量也逐渐增多。另外,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但水资源的分布并不均衡,南方的降水量较为充沛,水资源也就丰富些,而相比之下,北方的水资源就较为缺乏,有的城市全年的降水量比南方月降水量还要少,而这种情况还不少,这样城市在水资源的利用上就存在一定的难度系数,所以要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现阶段水文监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于防洪工程和其他人工设施的建设力度,除此之外,还有对水系两侧的综合治理,这些都是水文条件发生的新变化。对此,水文监测站要掌握管辖范围内的工程情况,并做到实时,预测水温变化,利用更为科学的手段规划河道行洪,监测水文资料,还要下大气力来分析和研究现有的资料,制定行之有效的预案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2)新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多先进的技术脱颖而出,如卫星遥测技术、微机测量系统、超声波水位测量计,这些技术在水文监测中的应用无疑是一次突破,极大地促进了水文监测的发展,而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也对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掌握新技术和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方法,这样始终保持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时俱进,能够良好的完成工作。(3)传统的工作模式被改变。上文提到我国的南方水资源较为丰富,北方则较为干旱,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来解决北方用水紧缺的问题,此外还有一些引水灌溉工程,再加上环境的变化使一些河流发生了干旱,甚至是断流的情况,这些也使水文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需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加强水文巡测和调查的工作力度,进一步控制流域水量变化,还要加强小流量的监测。(4)资料整编与监测工作的脱节,无法通过资料整编指导监测工作。上世纪九十年代,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兴起,计算机技术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水文工作中也不例外,有了计算机,传统的人工计算水文资料的整编工作得以摒弃,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但也有一定的弊端,那就是缺乏工作人员对原始资料的合理性检查,因为工作人员不会接触原始资料,计算机又不能代替人工进行审核工作,这样流域内各个观测点的一致性审查就难以进行,所得到的数据也存在一定的误差,有的站点资料不合理。这就需要在资料的整编时就审查观测的资料,而不是一味地利用计算机,计算机虽然解放了生产力,但要保证资料的准确可靠,也不能忽视人工的作用。(5)日常监测工作与分析研究没有良好对接。针对这种情况,要加大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还要在日常的工作不断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激发工作的创造性和e极性。在日常的监测中,工作人员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这不但提高了劳动效率,保证了监测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还为水文的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帮助。(6)仅就现阶段的发展而言,水文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的投入量还是比较大的,范围也很广,人员多,这就导致平均水平比较低,地域差距比较大,所以需要不断完善,缩小差距,将整体水平提升。另外,要进一步扩大在水文巡测系统的投入力度,重点区域和重点水域要建立自动测报系统,以应对社会发展的需要。(7)调整产业结构。有的企业用水量比较大,产生的污水也比较多,对于这些企业要责令其进行产业升级改造,尽快建设污水处理设备。还要加大高新产业、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以产业升级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8)加强污水处理,重复利用废污水。现阶段很多的发达国家已经修建了汇集城市居民和公共设施污水的管道,城市污水经二级或三级处理净化后可回收利用。我国要加紧建设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的处理量和二次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结束语

通过文章的分析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水文监测工作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所能够起到的积极作用,对于这一点相关的部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可以说,水文监测工作是做好水资源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而做好水资源的管理也是时展的要求。而要做好这些,仅凭水利部门是无法良好完成的,需要很多部门的协调配合,以科学发展为理念,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最终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目标。而相关的水文工作者也要与时俱进,对于新的知识和技术也要进行掌握,而不是墨守陈规,也要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之路。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彦东.控制ET是海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J].海河水利,2007(1).

[2]张年田.浍河灌区水资源现状与对策思考[J].山西水利科技,2009(4).

[3]徐智廷,杜登荣.小型水利工程水文监测和研究工作亟待加强[J].科学与管理,2006(1).

可持续水资源管理范文第4篇

据统计,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0%的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资源危机。水资源问题将是制约我国21世纪经济迅速发展的首要资源环境问题。目前我国平水年年缺水量358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缺水300亿立方米,因缺水少生产粮食350—400亿公斤;1997年,黄河断流长达700多公里,295天无水入海;全国50%以上河长被污染,其中严重污染占10%。21世纪,我国面临着16亿人口高峰的巨大压力,缺水总量将达1000亿立方米。面对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指出,“得认真研究水的问题……,应该未雨绸缪。”

2农业水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2.1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共存

现行的水资源管理机制,是一种非高效利用水资源的机制,由于造成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共存尴尬局面。众所周知,我国的农业水资源严重短缺,但与此形成明显对照的是水资源浪费极其惊人。我国主要灌区的渠系利用系数只有0.4—0.6,即约有一半的水被浪费。例如,我国北方旱区水资源极其紧张,浪费却相当严重,海河流域渠系利用系数约为0.45,引黄灌区下游输水损失达30-50%,河西走廊一些渠道,水量损失竟高达60-80%。

2.2现行体制和政策难以形成有效的节水机制

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导致管理单位失去节水的积极性,如灌区没有法律地位,缺乏经营管理自。灌区处于两难境地,具有“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说法,实际上,作为事业单位,没有人事部门下达的行政编制,财政部门不安排事业经费;同时又要求它实行企业办法管理,它既没有法律地位,又受多种限制,不能象企业那样追求利润。现行的政策不利于节水。目前的灌区收入主要依靠水费,在固定的价格条件下,水费的多寡取决于供水量的多少。一些灌区为了获得较多的收益,甚至鼓励多用水,有些灌区虽然节约了水,但被无偿地调给其它部门,无利可图,严重地影响了节水积极性,不利于节水机制的形成。

2.3灌溉工程老化,严重威胁21世纪粮食安全

据统计,全国现有220个大型灌区老化失修,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全国现有111座大型水库不同程度地存在险情。仅以渠道工程老化为例,在被调查的373座渠首建筑物中,严重老化损坏的占70%,失效的占16%,报废的占10%,完好的仅占4%。造成老化的原因是多样的,如自然老化、工程质量存在缺陷、规划设计不合理、资金短缺、管理不善等,其中由于管理不善和人为破坏造成老化损坏的占10.9%。如果不对这些老化的工程和设备进行改造和修缮,供水的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威胁,那么可能难以支撑21世纪我国人口对粮食的需求。

2.4过度超采,生态环境恶化

由于对地下水严重超采,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问题产生,甚至恶化。如在井罐区出现大面积地下漏斗区,全国出现56个漏斗区,总面积达8.2万平方公里,漏斗的出现,引起地面沉降或裂缝,甚至导致海水入侵。例如,全国已发现地面塌陷700点多处,秦皇岛市已经形成32.4平方公里的海水入侵区;黄河流域由于过量不合理使用,多年来不断断流,已经对相关地区产生重大生态环境影响。

2.5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收不低支,举步维艰。

由于水价太低,全国平均水费为运行成本的50%左右,导致经营单位亏损严重,生存处于困境,甚至难以维持生存。

3农业水资源管理机制探讨

为了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21世纪16亿人口高峰对粮食的需求,改革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势在必行。农业水资源管理机制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系统过程,作者认为,目前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面对市场,改革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实施“事企”剥离

目前,大中型灌区的经营管理以行政管理经营为主体,即地方行政(政府)或水行政(水利厅、局)行使水权(闸门关启和水量调度)、财权(水费收支和财务管理),灌区无调水权和财权,水费上缴地方财政后,在通过一定方式划拨,行政过多干预灌区管理权限和正常秩序,导致灌区事企不分,缺乏活力和积极性,既不利于灌区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灌区科学管理和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正因为如此,供水单位必须进行改革,其最终目标是:在水利行政部门的宏观指导下,灌区拥有基本的经营管理自,即自主行使水量调配的水权,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财权和工程管理权,使之成为按企业化管理的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其具体做法是改革现有的水利工程产权制度,真正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

对于大型的水利工程,由于投资的主体是国家,国家拥有该工程的产权。为了避免政企不分而带来的管理水平低下,效率不高的被动局面,尽量减少国有水利资产的流失,保证国有水利资产的保值增值,国家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经营其水利资产,其中一条重要途径是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改造成为国家控股的公司,用企业化管理方式管理经营水利资产,确保其保值增值,以维护水利再生产正常进行;对于小型的水利节水工程,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要求,通过股份合作制、拍卖、承包和租赁等不同方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以达到明确所有权、搞活经营权、盘活存量资产,调动所有者积极性的目的。

3.2拉动经济杠杆,建立节水灌溉经济激励机制

面对市场经济,无论是供水者还是需水者,都以追求最大利润(效益)为最终目标,充分拉动经济杠杆,对供水、需水及节水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经济杠杆在农业水资源分配过程中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下列不合理的现象发生:供水单位缺乏节水的积极性,需水单位不珍惜宝贵的水资源,节水成为可有可无的累赘,最终导致极其珍贵的水资源浪费,节水成为空中楼阁。所以,建立节水灌溉经济激励机制是十分迫切的。作者认为,建立节水灌溉经济激励机制应包括:

补偿奖励机制。无论水价是否合理,节水对供水单位的收入带来一定冲击,为了鼓励供水单位节水,国家或政府根据节水的实际情况,给予供水单位适当的补偿奖励,补偿奖励的数额足以调动节水的积极性;

惩罚奖励机制。需水单位是节水的主体,国家和政府制订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节水指标,对于完成节水指标的用户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没有完成的用户,给予适当的惩罚,奖励与惩罚相结合;

水权交换机制。水权是水资源管理的中心,研究水权的理论和可操作性的交换机制,通过市场的交换,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分配;特别针对大江大河,水权在科学调配水资源方面更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黄河流域,国务院已经批准了《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及干流调度方案》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可以在此基础上,研究水量交易的方法、程序,如果条件允许,可选择部分地区进行试点。

3.3建立用户参与管理决策的民主管理机制

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和实施,离不开用户的参与,一切技术和措施最终通过用户的实践来实现,用户是节水的主体,其行为和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节水的成败。因此,建立用户参与管理决策的民主管理机制是节水环节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可成立由各级地方行政、水行政、节水专管单位负责人和用户组成节水管理委员会,一切重大决策通过该委员会决定,或者成立用户自己选举具有法人地位的自我管理组织—用水协会,有关节水工作由灌区和协会共同协商解决。

目前,一种新型的经济自立灌排区的水管理机制值得关注和探讨。它是世界银行推荐的水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已在我国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和河北等五省进行了试点,效果较好。所谓的经济自立灌排区,是指在水利界限清晰、相对独立的灌排区上建立的旨在逐步减少并最终消除对政府财政依赖、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经济上自负盈亏、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强调民众参与的、非赢利的经济实体,其主要模式是供水公司+用水者协会。江苏试点表明,自流灌区可节水量3000—4500立方米/公顷(无工程投入)或4500—7500立方米/公顷(预计有工程投入),建议全国灌区认真研究该种模式,并结合各自的特点进行机制改革。

3.4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促进地表、地下及降水联调

科学的水价体系是水利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也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调解器。现行的水价政策基本依据是国发[1985]94号文,即《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该办法推动了水利工程水费计收工作的全面展开,使水利工程由无偿服务转向有偿服务,对水利工程正常运转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它是计划市场经济的产物,与目前市场经济难以接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定价原则极不合理,导致水费标准偏低。主要表现在农业按供水成本收费,其成本不包括农民投劳折资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使得现行水费标准不到供水成本的一半,造成水费偏低;

(2)没有将供水列入商品范畴进行定价和管理。长期以来,将水费计收作为有偿服务行为,收入当做事业性收费进行管理,有的地方政府将水费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并按预算外资金进行调控。由此出现了各种不正常现象:收费难,拖欠水费甚至拒交的事时有发生,清理行政事业收费时往往被列为清理和审查对象,导致水费标准难以达到合理水平,且水费难以落实到水管单位使用;

(3)水费标准背离市场价值,市场调节机制失灵。水费标准一旦确立,难以改动,其水费不能反应市场的价值,市场调节机制严重失灵;

(4)水资源本身的价值被抛弃。水资源本身具有价值,此价值的产生是有水资源所有全所确定的,在水价确定时,完全没有考虑其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国家所有权的丧失;

(5)缺乏科学的水价体系,现有的水价体系,没有充分地考虑各地水资源状况,缺乏调控的能力,导致地表水、地下水等价格比例失调,难以刺激地表水、地下水及降水等联调,导致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以水价改革为突破口,建立良好科学的水价体系和管理体制,主要包括:

(1)修改原有《水费办法》,尽早出台且实施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水价办法》,新办法水价制度体现市场经济运作原则,做到成本补偿、合理收益,体现一般商品的价值规律。考虑农业的具体状况,可以对农业粮食作物按完全供水成本核定,经济作物要加一定的利润;

(2)适当考虑供求关系,采取市场调节,允许部分地区,在适当部门监控条件下,按供求关系调整水价,实行动态水价和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

(3)改革现行的水价制度管理体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物价主管部门管理水价的核定、审批和调整,水管单位的收入是经营性收入,严格按照财会制度使用管理;

(4)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确保地表水、地下水及降水联调机制顺利实施。如对于河水灌区,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充分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适当提高地表水资源价格,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比价足以刺激地下水资源开发为限,对于地下水资源溃乏而地表水资源丰富地区,可以适当提高地下水资源价格,确保地表水资源合理利用,保护地下水资源。

致谢:本文得到我所罗其友副研究员的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姜文来著,水资源价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可持续水资源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务统一管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务局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1-0163-02

一、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人类有史以来,就逐水草而居。因此,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和生命线。尤其是在水资源紧缺的地区,水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命运的关联尤为突出。

进入21世纪,到2050年,专家们预测,我国总用水量将达到7500亿到8000亿立方米,比现状供水量要净增2000亿立方米左右(不包括生态环境用水),从总体来看,中国缺水的整体态势十分严峻。首先是农业干旱缺水。目前,全国仅灌区每年就缺水300亿立方米左右。干旱缺水已成为我国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供给的主要制约因素。其次是城市缺水。我国城市缺水现象始于70年代,以后逐年扩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缺水愈来愈严重。据1999年统计资料,全国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日缺水量约1600万立方米,年缺水量约60亿立方米。北方城市主要是资源型缺水,南方城市主要是水质型缺水。目前中国城市化水平为36%,未来50年要达到60%左右,城市对水的需求将会大幅度增长。

水环境的破坏、水污染日益严重,这在发展中国家加速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生产加大使用化学产品过程中更为突出。洪涝灾害威胁着城市安全。目前在世界上洪涝灾害己成为国家安全的隐患。很多城市位于各河流的下游,洪涝灾害频繁,加上这些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展迅速,地面产流条件的变化,更大大加重了洪涝灾害的损失和危害。因此,大城市的防洪安全问题决不可掉以轻心。

目前全社会对水资源战略地位的认识,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的意识、水的商品意识、节约用水等意识比较薄弱。水资源立法方面还存在着明显不足,导致水资源管理体制混乱,管理权属不清。

二、21世纪水利改革的战略重点在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从上面的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就可以看出,水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及其体制是21世纪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

(一)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与建立水务局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国际上普遍认为,现代化城市要建立统一管理的道路网、电力网、水网和信息网四大网络,水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种管理体制的科学基础,是以流域为基础对水资源进行管理的系统思想。发达国家城市大多建立这种机构管理城市水资源,取得了好的实践效果。例如,巴黎对水事物的统一管理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得到联合国的肯定和推荐。

(二)建立水务局管理体制的紧迫性

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的主题,人类对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从城市发展来看,世界各国都主张控制城市发展的规模,同时调整经济结构,加强以水为首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水环境恶化问题己经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而我国工农业又正处在调整结构的时期,因此,控制城市规模、调整经济结构、加强以水为首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优先解决水资源统一管理问题。

因此,针对水管理体制长期分割的弊病,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东部地区与一些大中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己经十分紧迫。特别是未来城市需水的增长,缺水的态势越来越严峻,城市水利部门不能统管水资源,其水行政主管的职能很可能会萎缩。

三、国际上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方式

世界各国都认为,水资源的管理是一件令人头痛的工作,在大多数国家,水已变成了一种稀少和昂贵的商品。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保障水的安全供给,在水资源的管理方面,大体上可归纳为可供选择的两种模式,一种是直接管理,另一种是间接管理,从这两种水管理模式来看:直接管理是指由市镇行政部门直接管理,比较单一,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普遍采用的是直接管理的模式。但有人认为,这种运作方法,水网比较小,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因此,这种管理方式,只适合小市镇,不适合大城市。

间接管理或委托管理,是指行政部门同私营部门合作,签订长期管理合同(20~30年)。一些大都市越来越倾向于这种比较复杂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又分为两种形式:租出经营和特许经营。租出经营是由市镇行政部门投资兴建,只把设施的经营权委托给一家私营公司。私营公司依靠收取水费赢得利润,并将一部分收入交给市镇行政部门,以弥补行政部门技术性拆旧开支和兑现许下的诺言。

中国水管理模式应当如何进一步改革是21世纪我们面临的新问题,但是从琛圳水务局的建立到各省市县水务局的成立,我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国际上的管理模式可以借鉴,但我们要从中国的水情、体制出发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运作方式。

四、主要对策与措施

(一)提高全社会对“水危机”的意识,加强需水和用水的管理

中国存在“水危机”决不是危言耸听。尤其是北方地区,以及大中城市缺水态势已经十分严峻,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下垫面产流和汇流的条件己经发生了变化,如果未来气候变暖,这两种影响组合,会加剧北方地区水资源的衰减,北方“水危机”的形势可能更加严峻,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二)水利部门必须转变观念,调整治水思路

要看到矛盾的转化和战略重点的转移,要在总量扩张的同时,把工作的着重点放在存量的安全、优化、质量和效益上,以确立新形势下的战略重点和任务。

(三)依靠现代科技把节水与水污染防治放在突出位置

全方位节水,急需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制定节水的法规和政策。要以节水为中心改造现有企业和水利设施。依靠现代科技控制水污染和污水的回用,急需改造污染企业的生产

方式。

(四)制定合理的水价机制

长期以来,国家水价政策不到位主要是认识不到位,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现在是全社会都必须转变观念的时候了,水不能再喝大锅水,水不能再作为福利水,水价改革的步伐必须加快。

(五)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急需理顺管理机构和体制

水资源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和生态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在行政区范围内,处理好水资源的社会和经济属性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对城市功能的整体开发更为重要。

(六)完善法规

要加快国家《水法》的修订,加快水价改革政策的出台。在没有修订和出台前,各地不要等待,应通过地方法规和条例加快运作。

(七)加大投入力度

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建立以后,原来是多龙管水,多渠道投资实行水务局一条龙管理体制后,原有的资金渠道应当继续保留,如果原有渠道被切断,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新的资金渠道,水利作为基础产业。

(八)加强领导、加强宣传

资源的统一管理要取得各级政府的支持,关键取决于水资源的紧缺,要加强对水危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影响的宣传力度,要将水资源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建立水务局体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向领导部门、兄弟部门,社会公众广泛进行宣传。水利部对各地已经建立的水务局管理体制成功的经验要进行总结,以供各地因地制宜地学习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育华,杜纲.管理科学基础[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相关期刊更多

桥梁建设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证券导刊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人民大学

出国与就业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