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陆地与海洋气温变化的特点

陆地与海洋气温变化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陆地与海洋气温变化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陆地与海洋气温变化的特点

陆地与海洋气温变化的特点范文第1篇

一、全球气温的分布

1.全球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同纬度的陆地海洋气温存在差异;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20°N―30°N的沙漠地区,最冷的地方在南极大陆(7月),北半球的寒冷中心在西伯利亚(1月)。

(1)全球等温线分布规律及原因

全球来看,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气温分布规律是无论冬季还是夏季,气温都从低纬向两极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北半球,等温线分布较曲折。1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而7月份正好相反。在同纬度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分布造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南半球,等温线分布较平直,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分布特点(海洋面积广阔,地表性质均一)。

同纬度地带,气温低,则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气温高,则等温线向高纬凸出。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寒流经过处气温低,暖流经过处气温高。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高低)和洋流(寒流或暖流)。

(2)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我国冬季等温线密集,1月份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温度越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差异大(纬度位置,即北方太阳高度小、白昼时间短,南方正好相反)和冬季风影响强弱(大气环流,北方冬季风影响大,南方冬季风影响相对小)。

我国夏季等温线稀疏,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差异不大(南方太阳高度大,北方白昼时间长)。

(3)世界最热地区分布及原因

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20°N―30°N的沙漠地区,原因是北半球陆地最热月为7月,这个月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附近地区,这些地区的地面充分吸收了强烈的太阳辐射而天气炎热。同时,这些地区又在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因而干旱、天气晴朗且气温较高。这些地区沙漠遍布,在强烈的太阳辐射下增温迅速,而沙漠向深层导热的能力较差,所以当沙漠表层的温度达到一定高度时,沙漠表层的热量就会不断地向大气中输送,使大气强烈增温。另外,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亚、欧、非三大洲紧邻且陆地面积大,而非洲半岛和海湾较少),广大内陆得不到海洋湿润空气的调节,这也加剧了这些地区的炎热。

2.气温的时间变化及原因

(1)气温的日变化

气温的大小主要受地面增温和冷却的影响,气温主要是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地面辐射量的多少又取决于地表吸收并储存的太阳辐射的多少。太阳辐射从日出到日落产生了日变化,气温也相应出现了日变化。由于热量传递有一个过程,不同的物质比热容有差异,所以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太阳辐射最强,而地面吸收、储存和传递给大气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的时间不是正午,而是14时前后。最低温也不出现在太阳辐射最弱的日落时,而出现在黎明前后。

气温日较差反映气温的日变化程度,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地形、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有关。总体来看,气温日较差由副热带地区向两极减小。气温日较差夏季大于冬季,陆地大于海洋,盆地(谷地)大于平原,沙漠大于湿润地区,晴天大于阴天。

(2)气温的年变化

气温的年变化与气温日变化原理一样。以北半球为例,一年中,北半球中、高纬度的陆地气温最高值不出现在太阳辐射最强的夏至日,而是推迟到了7月,最低值出现在1月。由于比热容的差异,海洋吸热和放热都慢于陆地,因此海洋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8月,最低值出现在2月。

气温年较差,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洋流、植被、天气等因素有关。赤道上气温年较差小,中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在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陆地大于海洋。

二、全球降水的特点

1.降水的形成条件

(1)水汽遇冷凝结(上升气流或水平气流由低纬向高纬运动)。

(2)来自海洋的气流,水汽足够多。

(3)凝结核较多,促使水汽凝结。

2.降水的类型

(1)锋面雨:当冷、暖气团相遇,暖湿的空气被抬升,冷却凝结形成降雨。锋面雨的降水时间长,雨区范围广,主要出现在中纬度地区,也是我国降水的主要形式之一。

(2)对流雨:湿热空气强烈受热上升,冷却凝结形成降雨。对流雨强度大,降雨范围小,历时短,常伴有风暴、雷电。其分布在赤道地区附近和夏季的中纬度大陆地区。

(3)地形雨:暖湿的气流在遇到高山等地形阻挡,被迫沿山坡抬升,上升时水汽因冷却而凝结成云,并导致降水。通常在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甚少,形成雨影区。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降水量随高度而增加,因此往往山腰降水最多,其后因水汽减少,降水量也减少。我国西南山地和东南丘陵的地形雨最为显著。世界雨水最多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其主要是受西南季风影响而形成的地形暴雨造成的。

(4)台风雨:暖湿空气围绕台风中心旋转上升,空气因上升冷却而成云致雨。台风雨的强度很大,多暴雨,伴有狂风、雷电,破坏力较强。台风雨多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夏秋季节。台风雨可解除或缓和江南地区的伏旱,给农业带来一定好处。

3.降水的时空分布

(1)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受纬度、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制约。从纬度分布看,全球可分为赤道多雨带、温带多雨带、副热带少雨带和极地少雨带。

(2)降水量的时间变化

①季节变化:降水量在一年内的变化或分配状况,称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世界上有的地方在一年内各月降水量相差不大,分配比较均匀,例如赤道地区、西欧等地;有的地方降水量在一年内分配不均,例如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夏季多雨,冬季少雨,而地中海地区则夏季干燥少雨,冬季多雨。

②年际变化:降水量在各年间的变化状况,称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海洋性气候地区的降水量年际变化不大,而季风气性候地区的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内陆干旱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最大。

三、世界气候类型

1.气候类型的形成机制及分布规律

2.气候类型、成因及特点归纳

3.气候判断的一般方法

(1)根据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确定南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或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呈峰形,则该地点位于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1月或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呈谷形,则该地点位于南半球。

(2)根据最低气温的数值判断热量带。最冷月均温>15℃,属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四种类型之一;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三种类型之一;最冷月均温

(3)据降水的季节分配(冬雨型、夏雨型、年雨型、少雨型)以及年降水总量确定气候类型。

四、几处特殊气候类型分布及其形成原因

1.4处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它们纬度较低,热量充足,且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有地形的抬升,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加强了地形雨,从而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2.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处赤道附近应当是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应当分布在雨林气候南北两侧,但东非高原却因为这里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

3.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但因为该地处于山脉东侧的背风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雨水稀少,因而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五、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气候作为自然要素影响着人类生产生活,而作为一种资源广泛被运用在农业、工业、建筑、交通、商业、旅游和医疗等领域,同时人类活动也影响着气候的变化。

1.气候资源的利用(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例,下为知识导图)

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业发展;夏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兴修水利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强烈,雨热不同期解决灌溉,有利于园艺业(水果种植业)发展

温带海洋气候降水有余、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作物成熟,但有利于牧草生长乳肉畜牧业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解决灌溉,有利于优质农产品生产(温带水果、棉花等)

2.近代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后果(以全球变暖的影响为例)

①对农业: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大,农业产量增加,热带半干旱地区更加干旱,农作物减产,中纬度地区“谷物带”产量下降,高纬度面积小,世界农业总产量下降。

②对海平面和海岸带: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海水入浸,地下水盐度升高,导致土壤盐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和破坏港口设施,影响航运和水产养殖业。

③对生态系统:全球变暖使大多数陆地生物不适应,物种减少或消失,也影响海洋渔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

④影响工业:限制产生温室气体的工业发展,鼓励节水节能技术发展。

⑤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导致疾病发病率升高,范围扩大。

六、小试牛刀

下图为南美大陆沿34°S纬线1月均温、7月均温、11―4月降水量、5―10月降水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气温年较差最小处位于横坐标( )。

A.200km附近

B.300km附近

C.400km附近

D.900km附近

(2)该大陆在图示纬度带东、西两岸气温和降水特征及其主要成因是( )。

A.西部自沿岸向内陆气温递减较快时由于大陆性明显增强

B.西岸各月平均气温低于东岸主要是由于洋流的影响

C.5―10月东岸降水少于西岸,是由于东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11―4月西岸降水少于东岸,是由于西岸位于信风背风坡

陆地与海洋气温变化的特点范文第2篇

摘 要:因人而异并因材施教,应当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出发点。而初中阶段的教育都应当是大众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下面主要分析当前初中地理分层次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分层次”教学;实施策略

一、“分层次”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分层次”教学指的是在一般化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班级内学生学习和思考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点,还应当充分认识和界定每一个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与不同。在教学的开展实施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差异,在内容目标、教学过程、习题练习以及教学评价中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

教师要对学生个体的差别进行了解和认同,特别是在新课程理念持续深化的新形势下,越来越强调教学面向的群体是学生的全体而不是其中某一个或者某几类个体,从而实现“人人都发展,个个可成才”的教学目标。

二、初中地理“分层次”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内容目标分层

课程标准针对教材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应当实现什么目标、达到什么效果都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标注和说明。分层次教学实施的目的就在于在国家的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针对教学面向的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目标的层次梳理和设计,在课堂开始之前的教师备课环节就应当明确学生按照层次所要达到的上、中、下三类学习目标是什么。以“气温变化与分布”章节的教学为例,笔者的分层次教学目标是这样定位的: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笔者的要求是掌握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规律以及气温在纬度上的分布规律;对于有一定基础和学习思考能力的学生,目硕ㄎ皇窃谡莆栈本知识的基础上,知道气温的海陆分布规律和垂直分布规律;对于学习基础好、探究思考能力强的学生,笔者要求他们除了要掌握前两类层次学生能够掌握的,还要能够对“气温曲线图”进行较为准确的判读和绘制。

(二)教学过程分层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实施导入法教学,如“在上一节课,我们讲到了气压的分布图,谁能告诉我,气压是如何呈现的?”先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他们能够答出“气压分布图”。然后进行气温的变化及分布一节的教学。在教学中,可以将“一天之内什么时候气温最低,什么时候气温最高”和日较差(当日的最高气温与当日的最低气温的差)问题留给基础较差层级的学生,将温差的计算留给中等层次的学生,比如,年较差的计算(最高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之差)、年均温(各个月的月平均气温加起来得到的和再除以12所得的结果)。在进行了一定知识的教学后,拿出等温线进行教学,问题为: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都相等吗?等温线闭合处如何判断是低温中心还是高温中心?等温线的稀密与气温差别有什么关系?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差有什么特点?将这样的问题留给基础最好层次的学生,让他们回答,让另外两个层级的学生进行听和看,逐步了解。

(三)习题练习分层

在习题的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实现分层次练习,根据最初制订的分层目标,让学生在自己所处层次的学习上都能熟练和提升。比如,让低层次的学生练习这样的题目:北半球陆地( )月,月均温最高;( )月,月均温最低;南半球海洋( )月,月均温最高;( )月,月均温最低。列出某地1~12月的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让学生计算年较差等。让中等层次的学生练习这样的习题:在相同的纬度地区,( )陆地、( )海洋气温高,

( )陆地、( )海洋气温低(括号内容填季节)。让高层次的学生进行这样的习题练习:已知某半球同纬度A、B两点,若A点为陆地,B点为海洋,判断图中所表示的季节是( ),以及让学生思考:“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这一诗句所蕴含的关于地理的道理等。

(四)教学评价分层

在教学评价上教师应当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在每一次作业的评改过程中,学生的作业应当按照较差、中等、较好三个层级进行上交,而不是全班学生都交或者可以按学号、按座位等交,教师每一次基于作业的修改应该立足于同一层级的评改上,并在评价之外提出不同的要求。笔者通常采用小组评改作业的“较差互评”方式,即在一个小组中有较差、中等、较好三个层级的学生,让较差的改中等的,中等的改较好的,较好的改较差的,而且要求不仅要评改还要对相关的知识进行交流和探讨。这样,较好的学生就能给予较差的学生知识的讲解和帮助,教师可以临时加入某一个小组中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探讨和评改情况。特别是对于上文提到的诗句反映什么样的地理原理,如果学生的答案是相同的,较差学生会得到A,中等学生能够得到B,而较好层次的学生则只能得到C的评价。

初中地理分层教学目前尚处于一个探索阶段,笔者认为,分层要重内容而不重形式,从目标设置到教学过程再到习题练习最后到教师评价都应当贯彻“分层次”的理念和标准。

参考文献:

陆地与海洋气温变化的特点范文第3篇

知识在人群的分布与构成,决定了这人群的进化级别与方向,人的生命只是人类知识构成,知识的质量,决定了生命的质量,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地理七年级上学期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地理七年级上学期知识1地球的运动(重点和难点)

一、会画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 填图册第7页(1)

1、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北逆南顺)、周期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2、地球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13页北半球的二分二至图(太阳直射点、日期、昼夜长短、极昼极夜、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影子长短光照面积大小)注意南北半球刚好相反。

1、地球的自转

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

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2、地球的公转

⑴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年(约为365天)。

⑷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

⑸产生的现象:

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②同一地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③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光热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

⑹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⑺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

3、4、5三个月是春季;

6、7、8三个月是夏季;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

春分:3月21前后,阳光直射赤道,北半球春季,昼夜平分。

夏至:6月22前后,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夏季,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极昼

秋分:9月23前后,阳光直射赤道,北半球秋季,昼夜平分。

冬至:12月22前后,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冬季,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极夜

地理七年级上学期知识2地图的阅读1、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三要素)

⑴比例尺

①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②表现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⑵方向的判读:

①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⑶图例和注记

①图例: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②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用说明地理事物数量的数字,称之为地图的“语言”。

③常用图例:(P18中的图1.25)

2、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⑴地图常见种类:导游图、交通图、政区图

⑵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详略的对应关系

地理七年级上学期知识3地形图的判读

一.等高线地形图

1、地面高度的两种表示方法:海拔(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叫绝对高度),举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

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等于两点的海拔高度之差)。

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连线,称为等高线;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

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之差

2、陡坡和缓坡的等高线疏密差异

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3、(重点)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5种地形部位(课本第25页)

①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升高)

②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③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一般发育有河流

④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合处)。

鞍部(相邻两山顶之间的低地)

4、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修路、爬坡水渠、水库选址)

水库宜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如下图中甲处)

大坝坝址则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的最窄处或洼地、小盆地的狭窄出口处(最好在峡谷处,工程量小,投资小,安全系数大,如图中乙处)

交通建设的线路选择要求坡度平缓(一般在两条等高线之间绕行如图中ABC)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1、定义,不同颜色代表的地形

绿色表示平原 , 蓝色表示海洋 ,黄色表示低山丘陵,褐色表示高山 ,

白色表示雪线以上

2、陆地表面的五种地形(海拔和地势特点)课本第27页

山地(海拔较高,>500米,崎岖不平、具有陡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高原(海拔较高,>500米,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平原(海拔较低,

丘陵(海拔较低,200~500米,崎岖不平的地形区,地势起伏较大);

盆地(海拔不定,四周高,中间低)。

三.地形剖面图

绘制方法(描点、引线、连线,注意处理好相同海拔的点之间是上凸还是下凹参见课本28页的图)。

地理七年级上学期知识4看图写出特殊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0°、180°)经过的大洲大洋(参照课本最后一页的世界地形图)

主要位于北半球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

主要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大洋洲、南美洲

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

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

完全在东半球——非洲,完全在西半球——南美洲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洲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

赤道横穿的大陆是——非洲大陆,南美大陆

赤道横穿的大洲是——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亚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

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同时被南北回归线穿过的——非洲、大洋洲

地跨热带、温带、寒带大洲——亚洲、北美洲

没有热带的大洲——南极洲、欧洲

没有寒带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热带面积最大的大洲——非洲

寒带面积最广的大洲——南极洲

0度经线经过北冰洋、大西洋,穿过欧洲非洲

0度纬线既赤道,经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180度经线经过北冰洋、太平洋

被五大洲环绕的大洋:太平洋、大西洋,被四大洲环绕的大洋:印度洋,被三大洋环绕的北冰洋

地理七年级上学期知识5一、多变的天气

1、天气及其影响

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 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 (变化)

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 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 析,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⑵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

⑶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

⑷天气预报的内容:

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与生活

⑴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

⑴日变化(P51中的图3.12)

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⑵年变化(P51中的图3.13)

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③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⑶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

⑷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

3、气温的分布

⑴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⑵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⑷分布规律:

①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P53中的图3.17)

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⑸等温线图的判读:

①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高的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的为低温中心。

陆地与海洋气温变化的特点范文第4篇

“我1989年参加工作到今天,21年,像今年夏天这么集中和频繁的爆发气候灾害还是第一次。”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对《望东方周刊》说,1998年的洪水固然厉害,但也只限于洪水,“今年夏天的灾害,种类之多,范围之广,历史上也很罕见。尤其最近爆发的泥石流,几乎是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

除了暴雨和由降雨引发的滑坡、泥石流,高温和干旱其实也是今年夏天中国天气的“关键词”。异常高温甚至导致大兴安岭发生森林火灾,内蒙古、华北和海南出现旱情。

不过,中央气象台原台长李小泉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今年夏天是中国季风气候非常极端的表现,“但是总体来说,符合中国夏季的气候特点”。

由于大陆及邻近海洋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而形成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具有这种大气环流特征的风称为季风。

与西伯利亚寒冷气团南下导致的冬季风相比,夏季风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更为多变和暴躁。比如它广泛地与复杂地形遭遇,形成强降雨,中国因此成为一个多暴雨的国家。

自5000年前华夏文明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开始播种,夏季风就这样固执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

极端的夏天

暴雨几乎是今年夏天最引人注意的天气现象。据中国气象局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为570.8毫米,比常年同期多11.3%,为1961年来第4多,仅次于1998年、1973年和1983年,也是1998年之后最多的一年。

与常年同期相比,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大部地区、东北、西北地区大部降水量偏多,江西、浙江、福建、吉林、辽宁、青海、新疆等省区偏多3成至1倍,而华北、黄淮、西南大部、华南南部及内蒙古、甘肃等地则降水偏少,河北、山西、海南等地则偏少3至5成。

6月以来,我国除青藏高原以外普遍出现了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华北、东北地区北部、内蒙古大部、新疆南部等地极端最高气温达38至42摄氏度。其中,新疆托克逊日最高气温高达48摄氏度。

在6月1日至7月31日,当整个长江流域都在抵抗洪水的时候,全国有102站的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全国平均高温日数比常年同期多2.2天。

虽然内陆地区旱涝频出,但生活在东南沿海地区的人们发现,今年夏天台风非常少。

截至7月31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今年共生成3个台风,其中有2个台风在中国沿海登陆。与常年同期相比,台风生成数偏少5.7个,登陆数偏少0.6个。而且,今年台风登陆时间此常年晚了17天。

任福民告诉本刊记者,今年副热带高压过强是台风偏少的主要原因,“今年的副热带高压覆盖的面积比较大,南北范围非常宽。西太平洋台风活跃的地区,正好处于副热带高压的稳定控制之下,不利于对流的产生,也就不利于台风的生成。”

台风与大陆上的“不平静”相对应。任福民说,在中国的夏季,如果台风活动多,台风就会阻断西南季风往北吹,截断西南暖湿气流向中国内陆的水汽输送,使内陆降水减少。反之,台风少,降水就必然多。

对于经常受到台风侵袭的沿海地区来说,这的确是一个舒服的夏天。但生活在降水带中心地区的人们则要面对洪水的威胁。或许,这就是大自然的平衡准则。

“今年,副热带高压比较强,雨带在五六月份位置偏南,到6月中旬以后,雨带本应该到达长江流域,结果雨带还盘踞在江南地区,造成强降水和南方的洪水。到了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才向北移动到我们国家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南部。”李小泉对本刊记者介绍说。

他说,今年副热带高压向西深入的幅度很大,所以在比较干旱的西部和西北地区也下了很大的雨。

任福民认为,今年夏天这一系列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最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异常。

“中国夏天最重要的环流系统,就是副热带地区的暖性高压。从今年入夏以来,副热带高压就很强,而且位置偏西,南北宽度比较大。”现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正停留在中国的南方广大地区,西北部的黄河流域和东北地区南部,处于副高的冷暖空气的有效交汇就形成了“东北-西南”走向的降雨带。

如果大气的环流出现了异常,作为整个地球气候系统元素之一的副热带高压。也必然受到影响,出现异常,“我国今年夏天的异常状况,是整个地球的大气环流异常造成的。”任福民说。

夏天的中国是“重灾区”

“在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是气象灾害重灾区之一。”任福民说。

中国地处东亚地区,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除北方受偏北气流影响外,其余地区主要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冬季除华南地区受偏南气流影响外,广大地区主要受西南季风、东北季风和西风急流控制。

除了中国以外,南亚地区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也是明显的季风气候,与中国同属于亚洲季风区,也属于气象灾害的多发区和脆弱区。

“正是因为季风的控制,多雨、炎热是我国夏季气候的主要特点。”李小泉说,冬天大陆上的高压很强,使中国几乎成为同纬度上最冷的国家。而夏季由于夏季风的不稳定,雨季长度、雨量和分布都有很大不同。“所以夏天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而且各地温差很大。”

对中国夏天影响最大的就是来自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它是一个很庞大的暖性的高压系统,主体在西太平洋上。它的强度和变动方向,对中国夏季天气具有决定性影响。它本身是一个弧形的带状,是雨带,这个雨带每年从5月到9月从中国的南部推移到北部,在它覆盖之下的地区,通常是高温多雨。在其他地区,则多是干旱天气。”李小泉说。

在正常状态下,夏季风雨季从南往北推进,汛期从4月中开始,在6月17、18日到7月10日左右从江南地区到达长江流域,7月下旬到8月上旬到达华北地区,最终到达东北地区南部。

之后,季风南退,西北地区会在9月份前后出现秋季降水。随后季风就非常微弱,逐步退出中国。10月末冬季风进入中国,这是一个完整的季风环流规律。

任福民说,除了副热带高气压带外,中国大陆的很多地区也受到大陆性高压的影响。“比如2006年四川盆地的大干旱,就是因为那个地区受到大陆性高压的控制,导致干旱和高温的天气。”

地球由赤道划分为南北半球。夏季时,南半球的冷空气通过赤道流向北半球,冬天相反。通常状态下,这股气流都是云贵川地区降水的主要来源。它绕过青藏高原南侧,经过孟加拉湾进入中国西南内陆。

今年春季西南地区的干旱,正是因为这股暖湿气流非常弱势:去年冬天北方的严重暴雪,导致冷空气位置偏北偏东,所以冷暖空气在西南地区交汇的几率非常小,不容易形成有效的降水。于是,极端的干旱天气就爆发了。

这一切似乎都是季风气候“惹的祸”。其根本原因,则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是强季风“元凶”

李小泉说,如果没有青藏高原,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气候版图都要重写。

“季风对我国内陆地区的巨大影响,跟青藏高原的热力系统有重要的关系。”李小泉强调说,“青藏高原因为地势的原因。夏季气温非常高,形成一个巨大的热源。这些暖气流必然会上升,于是就需要南方的暖湿气流来补充。如果没有青藏高原,西南季风就不会如此深入内陆,我们受到季风的影响也就不会这么大。”

他说,如果把青藏高原从地球上拿掉,那么紧靠青藏高原的东亚和南亚的季风,就不会有那么强,中国以及南亚地区,就不会形成这么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

另外,青藏高原每一年的热力状况,都跟这一年的季风活动有密切关系。如果前一年青藏高原的积雪过多,在夏季转化成热源的时间就会比较晚,那么这一年季风的爆发也会随着推迟。

任福民补充说,青藏高原积雪甚至影响到全球气候的中长期变化。“在对全球气候进行预测的时候,我们认为值得考虑的因素一般只有三个,一个是海洋气候的变化,一个是两极冰雪的情况,再一个就是青藏高原的积雪情况。”

同时,由于冷暖空气都无法跨越青藏高原到达它的北部,导致中国西北地区、内蒙古的中西部四季少雨干旱,而中国南部地区则经常出现暴雨、洪水。应该说,中国夏季的“南涝北早”和青藏高原有直接关系。

所以在夏季,中国各地的温度和降水区域性区别非常明显:东北地区一般不受季风的影响,属于温带气候,夏天凉爽干燥;西北地区夏季普遍高温干旱,华北以南大部分地区都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总体炎热多雨。

这种气候类型,决定了中国不同区域需要面对的灾害挑战。

任福民还认为,除了青藏高原这个大的地形影响以外,中国内陆地区主要山脉的走向,也加大了今年夏季的季风影响。“像秦岭等我国重要山脉都是东西走向,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干旱,这也让雨带的推移受到山脉影响而减慢,造成局部的暴雨和其他极端天气。”

说不清的夏天

其实,中国周边国家的天气在今年夏天也不“太平”。

“由于大气总体上是由西往东,绕地球一圈流动,所以大气环流的上下游之间出现的极端事件也会存在某种联系。”任福民说,今年夏天俄罗斯的大规模干旱,与中国共同受到北半球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

他介绍说,俄罗斯干旱的原因是有一个阻塞高压一直滞留在乌拉尔山附近,所以俄罗斯从7月中开始就异常炎热,“正是由于这个阻塞高压的存在,使得来自极地的冷空气得以经青藏高原北侧进入到我们的北方,促成了我国西部和北方稳定降水的出现。”

俄罗斯的夏天虽然没有季风“骚扰”,但产生于高纬度地区的阻塞高压经常带来麻烦。任福民介绍说,今年夏天,欧洲东部地区和俄罗斯都被高温笼罩。美国东部地区和加拿大气温也偏高。“今年巴基斯坦爆发的大洪水,都和大气环流异常有关。”

他认为,全世界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就是欧洲平原,“因为西侧有大西洋暖流,所以那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热。降水非常平均,也没有明显的干湿季。所以欧洲的夏天凉爽而少雨。它南边的地中海地区,夏季就比较干燥炎热。”美国也受到季风的影响,但是因为那里没有像青藏高原这样的地形,所以季风影响没有东亚和南亚这么强烈。但是在美国西部地区也有较大型山脉,但中东部夏季龙卷风比较多。

任福民说,按照正常规律,入秋后中国大的降水就应该结束,降雨带也将慢慢退出大陆,“但在西部地区,9月份还可能会出现秋雨。”1998年大洪水之后,中国中东部地区曾出现了大旱。今年夏天的气候现象是否会对今冬明春产生影响,任福民表示,天气现象之间都会有联系,但是现在还不好预测。

大气环流异常是导致各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他解释说,气候变暖、“厄尔尼诺”事件或“拉尼娜”事件是否对某一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有作用,需要深入分析后才能确定。去年年底欧洲、俄罗斯、我国北方爆发的暴风雪,以及目前发生各种极端事件,可能理解全球变暖是一个大的背景,全球变暖对这些极端事件是有贡献的,但是,其作用究竟有多大,应该说目前科学界还缺乏可量化的技术手段。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近60年来拉尼娜事件影响表明,“拉尼娜”事件发生后,我国一部分地区秋雨偏多。冬季全国大部以降水偏少为主,气温偏低。就目前气候状况来看,今年冬天有可能出现低温现象。

陆地与海洋气温变化的特点范文第5篇

根据新课程理念,地理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和问题、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提问与概括、假设与陈述”的课堂氛围,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地理课堂中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和探究,也要在情感上与学生进行不断的心灵之间的交流,心灵之间的交流能够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师生之间具有融洽的感情,并使学生处于心情振奋的心理状态之中,这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发挥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师生双方情感上的接近与默契,从而减少了人际间的心理冲突,因此“和谐的氛围、积极的情感”是成功教学的重要环节,应该值得教师们的关注,为此地理教师应该充分调动情感因素,时时处处从“尊重人、爱护人、促进人”的角度,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如果以爱为出发点,必然得到的是学生爱的回应,如果能够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如果在课堂上充满“和谐的情感、心灵的沟通”,那么学生也就能够感受有趣的课堂,能够感受教师的关爱,学生也就会产生尊师情感和爱学的热情,如果能达到这一点,地理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会得到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得到激发。例如,自然地理有很强的思维理性,尤其是学习“日照图、气候、洋流”等思维难度的内容,地理教师要尽可能做到,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挫折时,教师应该用一弯理解的微笑、一种耐心的态度,来化解学生的焦虑;当学生破解难题时,教师应该用一缕嘉奖的眼神、一种热心的祝贺,来焕发学生上进的动力,教师的这种积极的评价与适时的激励,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感受到课堂的趣味。

二、多架桥、建联系

新课程地理教材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知识之间的跨度大,这无疑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和思维的难点,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地理教师应该应通过“区域地图、地理略图”等途径来架桥铺路,来建立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能够达到破解难点的效果。由于图文转换能力是地理学科的一项重要能力,许多地理知识、规律可以通过地理简图来表示,许多地理原理可以通过地理简图(原理示意图)来直观呈现,为此在地理教学中就可紧紧围绕地理略图,进行知识整合,而通过地理简图的应用,有利于学生明确和理解地理知识的联系。例如,利用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简图进行知识的梳理和归类整合。

1.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昼夜长短判断。

2.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太阳高度大小判断。

3.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季节、日期判断。

4.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南北半球及直射点将要移动方向判断。

5.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纬度范围的判断。例如2000年文综高考题第36题

6.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风带气压带的移动规律。

7.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通过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思维规律的知识联系,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前后联系、因果联系、逻辑联系以及横向联系、纵向联系等)和理解知识难点,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升华、能力的提高。

三、多引导、促探究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如何让知识走向学生,如何在给定时间内完成知识的传递,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何种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其实知识掌握的过程,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如果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探究性不重视,甚至忽略了,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也就难以得到真正的、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个性也就难以得到发展与解放。为此在地理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师生间的双向交流,要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因此教学时地理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要让学生有充分思考和探讨的时间和空间,围绕地理的主干知识,提出一些有利于学生思维培养的,特别是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得出结论。例如,气温分布和等温线是高中地理的重点,教学中就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度的引导和启发,从而得出以下一些重要结论。

1.等温线的分布:(1)等温线分布规律:等温线的温度数值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即无论一月,还是七月,无论陆地还是海洋气温都是由低纬向两极递减)。(2)不论陆地还是海洋,如果表面状况较均一,等温线大致平行于纬线(即等温线与纬线基本一致,说明影响该地气温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南半球因陆地面积小、水域面积大,等温线较平直,大致与纬圈平行,说明影响南半球气温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3)北半球1月份等温线比7月份等温线密集(即南北向水平温度梯度冬季大于夏季,南半球相反),但是其数值仍然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等温线的凸向:(1)一月全球陆地等温线均向南凸,海洋等温线均向北凸;七月正好相反。(2)由于受洋流的影响,海洋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的流向一致。

3.等温线分布影响因素简析。由于受海陆分布、地形、洋流、季风等的影响,等温线与纬线不完全平行。(1)许多沿岸地区等温线近于与海岸平行。(2)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说明受地形的影响,如果等温线闭合,则说明受山脉(等温线数值由外向内递减)或谷地(等温线数值由外向内递增)的影响。在这种质疑与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科学性大大地增强了,同时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也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四、多设疑、缓坡度

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问题的愿望,是创新教学的前提,地理教师要创造性地设置问题的情境,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地理有很大的作用,还要引起注意的是,提出的问题不能跨度太大,要遵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问题的坡度要缓,要在渐进中不断加深。当然地理设疑应该掌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在新课开始时设疑。在上新课之前可通过地理小故事、热点事件来设疑,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因为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二)在思维分散时设疑。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不可能在一节课内,都集中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变化教学情境或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以调节学生的注意力。(三)在思维疲劳时点拨。教学中如果始终是一种枯燥的内容和平淡的氛围,如果长时间学习同一内容或长时间思考同一问题,学生的思维容易出现倦怠和疲劳,从而出现厌恶或不思的状态。因此在地理课堂中应该增加知识的趣味性和提高思维的含金量,以活跃学生的自主思维和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四)在课堂小结时设疑。一堂好课也应设疑而终,使其完而未完,意味无穷。例如在学习了高一《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后,让学生总结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1)中低纬大洋西岸为暖流,东岸为寒流。具体地说,中低纬太平洋西岸为日本暖流和东澳大利亚暖流,大西洋西岸为墨西哥湾暖流和巴西暖流,印度洋西岸为马达加斯加暖流和莫桑比克暖流;中低纬太平洋东岸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和秘鲁寒流,大西洋东岸为加那利寒流和本格拉寒流;(2)中高纬大洋西岸为寒流(太平洋西岸为千岛寒流,大西洋西岸为拉布拉多寒流),东岸为暖流(太平洋东岸为阿拉斯加暖流,大西洋东岸为北大西洋暖流)。在此基础上继续设疑:除了同学们总结的规律外,还能够概括出哪些分布规律(如中低纬洋流呈反气旋型流动;中高纬洋流呈气旋型流动等)?在一堂课结束时,通过提出新的问题,可以激发起学生新的求知欲望,为学生课后进一步的思维,也可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多归纳、显规律

地理知识总体比较抽象,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学生显得无所适从,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浮于教材的表面,而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知识的内在的线索和规律,从而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例如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规律、昼夜更替周期的长短变化规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纬度分布规律、海水表层温度分布呈现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分布规律、洋流的纬度分布规律、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水平、垂直分布规律)等。通过这种规律的总结,并进行知识的联系和思维的拓展深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盐度分布规律,当然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六、多训练、辅方法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发展性和创新性,关注的是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因此地理教学要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介绍其结果。在地理教学中应该讲练结合,并要处理好练习的强度和适度的关系,并应该让学生在训练中总结和体验思维方法,从而真正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例如、在高中地理的主干知识中,有关区位因素的知识主要有以下一些: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市场、交通、政策)、影响工业的因素(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气候、河流、地形、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和宗教)、影响港口的区位因素(航道条件、港区建筑条件、经济腹地条件)、铁路机场等交通枢纽和工程建设的因素(水域条件、陆域条件、经济腹地、城市依托、国家政策)、影响商业网址布局的因素(商品的供给条件、交通条件、客流量的多少、人群消费能力)、旅游资源开发的区位因素(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旅游的环境承载量)等等。在地理教学中就可结合一些典型试题,进行思维方法的提炼和总结,从中得出思维方法:1.问题归类。认真阅读试题要求,明确试题的考查意图和问题的属性即考查的是工业区位还是其它区位问题;2.区位展示。如果是考查工业,则展示工业区位因素“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等;3.综合分析。按照试题的要求,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与评价,应该结合具体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来深入分析,抓住关键信息、突出主导因素、把握动态因素。通过这种有意识的思维流程和解题方法的提炼和总结,不但能够促进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还能够帮助学生搭建知识间畅通联系的渠道,从而为学生自己的灵活解题奠定基础。

由于在新课程的推进过程中,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新课程理念发生激烈的碰撞和冲突,一些陈旧的教学观念仍在持续地影响地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为此地理教师必须主动更新理念,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地理教学方式的探索和研究,从而通过教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的变革来带动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的改变。

参考文选

相关期刊更多

内陆地震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棉花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