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流动人口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流动人口;犯罪;原因;对策
1.流动人口犯罪的特征及趋势
1.1 流动人口犯罪的特征
1.1.1犯罪类型以侵犯财产型罪居多
从犯罪类型看,侵犯财产型犯罪居多。这是由流动人口的性质决定的。由于出身贫困,他们到城市的目的是为了打工赚钱,发财至富。然而面对大城市里的灯红酒绿,再加上贫富差距使他们抵挡不住诱惑,于是采取了犯罪这种快捷的方式去获得财产。
1.1.2犯罪主体低文化、低龄化突出
调查表明,18岁至30岁年龄犯罪者最多,占87%。流动人口本身就以青年人居多,以目前的趋势看他们当中又有着许多未成年人。本应享有受教育权的适龄青少年由于贫困等原因过早的辍学使其只能流入大城市从事工薪低,工作条件恶劣的工作。由于脱离了家庭和学校的管制,其本身又缺乏应有的文化知识和谋生手段,判断能力差,缺乏法律知识,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在强烈物质刺激下,往往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从犯罪主体来看,以来自河北、河南、四川、安徽等地的40岁以下、以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农民为主。高中以上的外来人口犯罪只是偶有出现。流动人口多为贫困地区的农民,文化水平低,法律知识欠缺,对法律知之甚少,或是一知半解,总是把人之常情与法律相混淆,糊里糊涂就犯了罪。
1.1.3犯罪主体具有“区域共同性”
以亲缘和地缘的作为纽带建立的犯罪团伙,在流动人口犯罪案件中表现的非常明显。不同地区的流动人口由于犯罪主体自身条件的不同,所触犯的犯罪案件类别就有很大的不同。师傅带徒弟相互传授“经验”,因此,在作案手段上呈现出地域同一性。
1.1.4 犯罪目标的随机性与盲目性
流动人口的流动属性决定了其犯罪目标的随机性和盲目性。一部分居无定所的人往往抱着碰运气的心理,游荡于街头巷尾、车站码头、城镇乡村,寻找犯罪目标,捕捉犯罪时机。流动人口中的犯罪分子为了既易于寻觅、择取犯罪客体、犯罪对象,又易于逃避法律惩处,往往采取东游西荡的形式,往来于铁路、公路、江河交通沿线的市、镇,伏一处、害一片,窜一路、害一线,作了案即跑,异地销赃,而且作案的目标相当随意。既可能是见财起心,也可能是见色起心,可能起初只是想入室盗窃,发现家中有人后发展为抢劫,最后可能更进一步发展为杀人。这种犯罪目标的不确定性,使流动人口犯罪带有实施多种犯罪的突发性和盲目性。
2.流动人口犯罪的成因
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由各种因素决定的,犯罪原因问题一直以来倍受犯罪学的关注,各个犯罪学学者和学派都对犯罪原因问题做了深入地探究。犯罪学的研究表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管理、社会心理、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及社会环境、文化教育水平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等因素都会对犯罪行为的发生、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拟从经济原因、社会原因、文化原因、政策原因、心里原因多方面对流动人口的犯罪原因进行探究。
2.1 经济原因:相对剥夺感的强化和放大
相对剥夺论是由美国的J.布劳(Judith R.Blau)和P・布劳(Peter M.Blau)首先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与富人区相邻的穷人区的居民,由于看到富人的富有,自己又不能通过合法途径取得自己所期望的财富,于是感到社会不公正,这种不公正感会导致穷人气愤,最终可能使他们诉诸犯罪手段去夺取他们认为自己应得的财富。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逐步提高,户籍制的逐渐松动,农民的流动性增强,与城市居民之间开始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实质性的直接交往,在城市中的工作、生活经历,不仅使他们感受到了城市高度的物质文明,更使他们其中的许多人看到自己的生活水平低于绝大多数城市居民而产生深深的相对剥夺感,由此农民与市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开始逐步公开化、普遍化。
面对繁华的城市生活和自己生活境遇的巨大反差,他们感到迷茫、心理严重失衡,其中一些人找不到工作,成了无业游民,挣钱的正当途径受阻,一些人又不愿两手空空重返农村,有的人只好铤而走险,违法犯罪。
2.2 社会原因:社会控制力弱化,越轨行为增加
社会控制具有抑制和预防犯罪的功能,强有力的社会控制力量是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必然使过去计划经济中建立的社会控制机制失调弱化。而新的社会控制机制的形成和发挥作用,则需要一段时间和过程。这种新旧交替期间的失调失序,不但形成了对传统社会规范的冲击和改变,也造成了社会控制力的弱化。而社会规范被冲击的程度和社会控制力的弱化程度,决定了社会问题发生的严重程度,决定了“越轨”犯罪的发展变化和上升幅度。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犯罪率剧增,就是由于社会缺乏综合防范的管理体系而使管理空位造成的。由于对流动人口户籍管理和私房出租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法规,使得流动人口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之中,成为人口管理的真空地带,这样,容易滋生出众多的犯罪事端。
2.3 文化原因:文化冲突导致失范行为的发生
犯罪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犯罪行为总是受一定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支配的。观念形态的文化是最有活力的部分,其中尤以价值观念最为重要,它是文化的核心要素。来自乡土社会的流动人口根植于中国深厚的乡村文化秩序中,乡土秩序概念意在表述这样的涵义:乡土秩序是基层农业社会中人们相互之间稳定的联系以及周而复始、反复进行的交往方式的总体,即是“不流动的熟人社会,”所以乡土秩序下的犯罪许多是一种“自然犯罪”。由于流动人口的来源是处于这样的一种乡土秩序之下,所以他们的文化心理特性也就深深地打上了乡土秩序的烙印,这一群体的文化心理特性实际上也就成为了乡土秩序的缩影。但是,“不流动”的乡土秩序与“流动”人口本身存在着矛盾,并且当这一矛盾处于城市秩序的背景变换之后,许多问题也就随之浮出水面。另一方面,城市秩序这一概念意在表明:城市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们相互之间稳定的联系以及周而复始、反复进行的交往方式的总体,与乡土秩序对应,城市秩序的核心就是“流动”。显而易见,城市秩序与乡土秩序几乎在一切方面都有着严重的对立,因而也就与流动人口的文化心理特性格格不入。不幸的是,作为常量的流动人口的文化心理特性(有的时候它与乡土秩序在表象上就是二位一体)与城市秩序相遇时,前者如果不能融入后者,那么流动人口群体几乎必然要处处碰壁。在这样失落的情境下,在这样“亦城亦乡、非城非乡”的边缘状态下,流动人口犯罪也就几乎是不可避免了。
2.4 政策原因:公共管理政策的分割式偏向
在城市社区,对农民工的管理已经从一般的社会问题演变成为引起多方面关注的公共问题,已成为城市政府公共政策议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某些针对农民工群体的公共政策问题激化了农民工的犯罪倾向。日前,对流动人口管理的总方针可概括为:“分类引导,合理调控,热情服务,加强管理”;主要手段是各种各样的办证和收费。从实际的效果来看,这些政策措施,远未达到政策制定者所希求的控制外来人口过度增长、制约其失范行为的目的。不合理的政策设计和不规范的管理行为,往往成为诱发农民工发生失范行为的重要因素,使管理的实际效果与政策目标背离。
参 考 文 献
[1] 张晟.流动人口犯罪解析.法制与社会.2009.1(上)
资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互助县威远镇街道中7岁以下儿童中的流动人口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①自行拟定调查表,采取问卷调查及访谈,经预测调查修改后作为正式调查表。②向流动人口发放调查表,并教会如何填写,采取自填式的方法统一发放问卷、统一回收。③入户访谈,按问卷指导语进行,采用一对一填写方式,防止暗示。共发放调查表270份,回收256份,回收率达到94.81% 。
调查内容:①父母文化程度、从何地来、暂住时间;②儿童出生地、喂养情况;③对儿童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和保健需求;④其他。
结果
一般情况:经调查,流动人口中有7岁以下儿童的家庭共256户,7岁以下儿童共330人,3个子女的家庭有6户,占2.34%;2个子女的家庭有62户,占24.22%;1个子女的家庭有188户;占73.44%。流动人口256户中来自本省占80.08%,外省19.92%,暂住时间长者达8年,短者达几个月。
家长文化程度见表1。
从表1可见,流动人口儿童中有16位家长是文盲,初中文化程度的家长占的比例较大,接近一半,占45.70%,大专以上学历的家长比例较少,只占3.52%。
分娩形式和地点及喂养方式:足月正常产218人(85.16%),其中过期产6人。剖宫产38人(14.84%),其中过期产10人,早产2人。母亲分娩地点:在县级以上医院分娩152人(59.38%);在家中分娩46人(17.97%);在乡卫生院分娩58人(22.66%)。喂养方式:1岁以内母乳喂养214人;母乳喂养率达到83.59%;人工喂养12人(4.69%);混合喂养30人(11.72%)。
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了解情况调查见表2。
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需求见表3。
从表3可见,流动人口儿童家长保健需求排列前3位是:防止食物中毒、营养与保健、计划免疫基础知识。
讨论
从调查结果看,流动儿童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小学文化程度占22.66%,初中文化程度占45.70%,高中文化程度占25.00%,还有16位家长是文盲。调查中发现夫妇双方的文化程度相等的较多,而且初中文化程度的比例较大。还发现家庭中有2~3个子女者,占26.56%。加强流动人口的儿童预防保健知识教育和计划生育教育非常重要。
计划免疫知识中,对儿童应何时接种何种疫苗的问题回答正确率低,大部分家长不知道。儿童计划免疫是我国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一件大事,也是降低传染病发病率,保证儿童健康的有效措施。调查表明:防保工作在为流动人口服务方面还存在问题,儿童计划免疫知识宣传力度不够,为流动儿童办理计划免疫证的覆盖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庭条件不同,教育方式不同。
流动人口作为特殊性的群体,他们的组成五花八门,其中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但其生活理念、方式却未能真正融入城市,常常被边缘化。尽管其中有部分条件相对好的,但大多数是收入微薄、社会地位较低的小商贩、“打工族”。他们一般会选择地点偏、环境差、价格便宜的地方居住,而这些地方人员杂、素质相对低、生活设施简陋、学习条件匮乏,缺乏读书学习氛围,在耳闻目染中,这些孩子难免会受到影响。
2.家长本身的素质影响孩子的教育。
外来流动人员一般文化素质不高,对孩子的教育意识比较淡薄。一方面,他们缺乏必要的现代家庭教育方法,难于指导孩子健康成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停留在简单放任或粗暴阶段。另一方面,本身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指导孩子学习成长,把大多家务强加在孩子身上,耽误了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更有甚者,某些家长晚上在家喝酒、抽烟、打牌,导致孩子在家不能正常完成作业,不能按时睡觉,影响了第二天的听课。
二、重视孩子的成长,对家长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
1.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家庭生活环境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充分说明了生活环境对孩子学习的影响。老师建议家长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选择周边环境相对好的地方居住,在为孩子配置房屋时要选择那些光线充足、空气通畅的房间。父母何尝不想孩子有所出息,虽然生活压力大,但更渴望下一代能脱离自己一样的处境,有好的发展。为此,老师要建议家长学会在家中关注孩子的教育,引导孩子分配好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力所能及地为孩子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孩子学习、生活中的困扰,要及时解决,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2.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宽严相济,促进孩子个性发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为此,老师要利用家长会,教给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使他们明晰现代教育思想的方式和方法―“既民主又严厉”、“既宽松又严格”;清楚如果对于子女管理过于宽松,放任子女的个性发展,容易使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和行为;如果采用管制式、高压的方式教育,就会压抑孩子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形成,只有宽严相济才是促进孩子个性发展的最佳手段。明白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表扬更需掌握分寸,批评要注意方式方法,既让孩子认识到不足,又不伤害其自尊心;既让孩子得到及时的鼓励,又不使其产生自傲,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利用空闲,多和孩子交流,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使孩子感觉到父母是亲人也是老师,不仅在生活上关心他,在学习上也关注他。
3.改变评价方式,正确看待孩子的发展。
受本身教育水平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还处在“分数”这个简单数据上,缺乏全面认识,只以孩子分数高低论孩子的好坏,而对于孩子的行为习惯、健康状况、个性发展等关注度不高。因此,老师要介绍现代教育的评价方法,让他们知道成绩好只是一个方面,仅是成绩好并不能代表全面好,要用综合眼光看待孩子的发展与进步。一个“好”的孩子,应该是会读书、会做人,身体、心理都健康的人;是一个具备各种基本素质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人;是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均衡发展的人。
4.家庭沟通,共同促进孩子成长。
受工作时间、工作性质的影响,一些父母把孩子送进学校,就放手不管,把教育孩子的事完全推给了老师。这使孩子在家长和老师之间容易“留白”,教育成了单方面的“独角戏”,影响了孩子的发展。因此,老师要充分说明家校联系的重要性,建议家长与学校多沟通,重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父母要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多向老师请教教育方法、经验,与老师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5.注重安全教育,使孩子从小树立安全意识。
流动人口家庭的父母上班时间长,工作相对不稳定,对孩子的管理相对粗放,孩子单独在家的机会很多。为了防患于未然,老师要借家长会的机会,传授安全方面的知识,全面消除家里的安全隐患。如遇到陌生人敲门怎么办?要告诉孩子,只要是陌生人敲门,我们就坚决不开,要尽量记住陌生人的样子和来访的原因,等爸爸妈妈回来时将当时的情景完整地描述给他们听,让他们区分究竟是怎么回事;遇到陌生人抢劫怎么办?假若身上有钱,我们应该以生命为重,不与坏人争夺,假若身上没钱,我们要将情况说清楚,总之,要学会保护自己,要开动脑筋,尽量寻求成人的帮助,不要在危险时刻逞英雄与坏人搏斗,冷静沉着不慌张,保护好自己最关键。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审视家里的摆设、水、电、暖等设施,坏的及时修理好,有危害性的工具、设备要放在安全的地方,不能有一点儿马虎。还要教给子女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识,例如,教给孩子自己的姓名、记住工作单位、电话号码、会拨“110、120、119”等电话号码等。而且,随着孩子的成长,要让孩子懂得自防自卫,提醒孩子交友要慎重,禁止孩子去“网吧”、“歌厅”等场所。
关键词:人口流动;新趋势;机遇;挑战;江苏省泰州市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178-03
一、当前泰州人口流动的新趋势
自20世纪90年代建市以来,泰州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现已成为一座以工商业为主、投资环境十分优良的滨江城市。近年来,泰州全市上下不断与时俱进、奋力创业拼搏,已逐步形成了以重工、建筑、医药、化工、旅游为主体的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已步入新的历史阶段。截至目前,已有超过80个国家及地区的客商投资泰州经济发展。随着泰州建设“三大名城”伟大战略的顺利实施以及泰州“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全面落实,泰州的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城市化转型进程不断推进,泰州人口流动现象日益频繁并表现出新的趋势特征。
1.高层次人口流动频繁。近年来,随着泰州“三大名城”建设战略的提出和付诸实施,泰州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均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泰州“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中之重即为在充分彰显泰州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尽早建成“产城一体的医药名城”、“形神兼备的文化名城”以及“富有魅力的生态名城”。2006年10月,占地面积约50平方公里的泰州“中国医药城”挂牌成立,多个高科技医药技术项目先后在园区落户。泰州大学城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初见成效,为泰州社会和经济各方面的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泰州图书馆、泰州大剧院、“三水湾”时尚休闲街区、老省泰中文化旅游区、城北农业生态观光园、溱湖湿地公园等文化和生态设施以及文化旅游业、现代传媒业、文化演艺业等文化产业均已相继建成或正迅速发展。泰州医药、文化、生态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繁荣吸引了一大批非本地的高层次管理和技术人才扎根泰州、建设泰州、服务泰州。“江苏省医药产业暨中国医药城2012年冬季大型人才交流会” 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1.3万名各类人才前来应聘,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具有较高学历的医药研发、新药申报及工程管理等专业技术人员。另外,在泰州的各所高校中,均有较大比例的教学、管理人员属于非本地户籍的外来流入人口,他们的到来为泰州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随迁式人口流动出现。泰州的船舶制造、建筑业、食品及化工等普通制造业较为发达,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地劳动力前来就业。这些劳动力主要为泰州以外地区的家庭男性劳动力,他们为了改善自身或者所在家庭的整体生活状况而只身前来泰州从事某种形式的劳动服务,具有流动主体的个体性和流动方向的往返性等特点,这也构成了过去泰州人口流入的主要类型。家庭男性劳动力独自前来泰州在建筑业、制造业从事劳动,家庭的其余成员,包括配偶、子女、老人,一般不随同在泰州就业、就学或者生活。到了年关或农忙时节,或者为了处理其他人情事务,男性劳动力便离开泰州返回家庭。这种个体往返式的人口流动有着深刻的历史和制度原因,具有客观存在的必然性,但是也给流动人口及其家庭带来了诸多的不便。随着泰州工作、生活设施的完善以及社会管理制度的改进,外来人员的配偶、子女、老人等家庭附属人员随同迁入的现象日益增多,即举家迁入泰州定居生活的人口流动日益频繁,这也构成了新时期泰州人口流动的一大特色。随着外来人口住房条件的改善,子女就学和配偶就业问题的解决,家庭人员的随同迁移流动非但不再成为人口流动的障碍,反而有利于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流动人口的后顾之忧,进一步促进人口流动的规模和速度。
3.服务业人口流动增加。长期以来,泰州的制造业和建筑业等工业部门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劳动人口,这是与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出现以及低层次就业需要的形成相关联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多文化素质偏低,只能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加工制造型工作,这也刚好满足了第二产业迅速发展而对体力劳动者的大量需要。随着泰州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转型,特别是在泰州“三大名城”建设战略提出以后,泰州的第三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泰州医药、文化、生态产业的大发展以及大量高层次人口流入泰州、家庭附属人员随同迁入泰州,势必导致泰州金融、教育、餐饮、家政、医疗等各式服务的需求大增,相关的社会产业将获得膨胀式的发展机遇,这也将吸引大量的外来人口前来泰州从事各个种类的服务性工作。与此同时,近年来江苏及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学历和技能教育也继续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具备不同专业素养的多层次人才。泰州对于各类服务性人才的需求以及社会服务性人才的供给形成了泰州区别于以往第二产业趋向性人口流动的第三产业服务型人口流动新特色。
二、泰州人口流动新趋势所带来的发展机遇
1.知识的更新。泰州人口流动新趋势的形成,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大量流入,为泰州的整体知识更新提供了必要的现实基础。为了加快推进泰州的“三大名称”建设步伐、实现“更高水平的现代化”,泰州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及时地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及时更新,需要快速地学习、消化和吸收各个领域的最新知识和前沿成果,实现技术创新和产能进步。泰州的医药研发、新能源开发、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都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更需要频繁的技术升级改造和持续的人才投入。随着泰州的经济和社会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医药、金融、化工、光电、机械、管理等领域高层次技术和服务人才的大量流入泰州,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泰州知识分子群体的整体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水平,为泰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以及泰州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更新保障。
2.产业的带动。泰州人口流动新趋势的形成,为泰州相关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源泉。新时期的泰州人口流动是泰州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将极大地促进泰州各相关产业的后续发展。首先,高层次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入,对泰州高档住宅、高等教育、优质医疗、个人金融等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促进相关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高层次人才的社会贡献和收入水平能够满足他们对于生活质量和工作条件的更多要求,这也将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带动力。家庭附属人员的随同流动为泰州的教育、养老、培训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历史机遇,泰州将需要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学生就学、老人照料以及人员就业的要求。服务性人口流动的出现,对于泰州第三产业的发展繁荣以及各种各类服务性产品的提供,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服务性人口的大量流入为泰州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保障,同时也提升了各种服务技能的培训需求,促进了相关培训产业的发展。
3.服务的改善。泰州人口流动新趋势的形成,将对泰州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和改善带来巨大的内生推动力。泰州地处苏中地区,属于经济中等发达城市,一直以来社会公共服务的质量难以企及苏南地区以及其他长三角城市的水平。如今,高层次人才的大量流入泰州,形成了较为稳定和强劲的消费潜力,对于优质医疗卫生、教育培训、餐饮休闲以及家政管理等的服务需求将会出现迅猛的增长。随迁式人口的大量到来,对泰州基础教育、养老服务、就业指导与培训、妇幼保健、社区管理等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务业流动人口的出现,对相关行业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培训也将产生更多的需求。人口流动新形势下,高层次人才、随迁式人口以及服务业人员的大量出现,对泰州尚不完善的社会服务供给体系带来极大的改善空间和升级需求,这给泰州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带来动力。泰州政府和社会相关部门将从实际出发,努力做好各方面的改进工作,满足流动人口以及全体市民的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需要。
三、泰州人口流动新趋势所导致的社会问题
1.生存空间的萎缩。泰州的现代化建设已经步入历史新时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流动随迁人口以及服务业人员的到来。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泰州的城市居民人口为257万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例上升了16.23个百分点。十年间,泰州城市人口有了较大涨幅的增长,城市居民们势必深刻感受到城市拥挤导致的生存空间萎缩感。例如,随着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马路上的堵车现象日益增多,医院里的就医等待时间日益变长,城市社区的公共设施日益短缺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源于地理面积本就不大的泰州容纳了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口,人均资源拥有量及人均城市生存空间日益减少。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的物质财富不断增加,但是面对着日益萎缩的生存空间,人们的生活幸福感指数将不断降低,紧张、压抑、焦虑等各种情绪问题将会成为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在,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成为阻碍泰州社会进步和市民全面发展的重大因素。
关键词:流动人口;就业结构;优化政策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5-0013-02
在我国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化发展一直存在,使得一定规模的农民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促成了我国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的形成。四川省作为西部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省份,其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基于这一现实情况,研究其流动人口就业结构将会对其产业发展产生重要意义。
1 四川省流动人口就业结构现状
1.1 四川省流动人口主要从事产业
刘易斯二元结构中指出,城市的经济增长最终要靠现代化工业发展来主导,而现代化工业发展必然需要吸收农业部门剩余的廉价劳动力,这就造成了农村人口的流动。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四川省外来人口达1 173.52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仅占1.85%,从事第二产业的高达65.95%,从事第三产业的占32.20%。由此可见,第二产业吸收了大量的流动劳动力。四川省内只有少数民族区域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高于第二产业,这是由于其区域特殊性造成。
1.2 四川省流动人口的行业结构
四川省的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农村。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报告:36.3%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制造业,26.43%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建筑业;20.71%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服务行业,其中包括居民服务业、餐饮住宿业、批发零售业。由此可知,四川省大部分的农村流动人口主要从事非农行业,且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并且,仍有一些农村劳动力是非正规就业,或从事新兴行业。在特殊民族区域,流动人口流入其他行业的比例较高,在30%左右。
1.3 四川省流动人口的职业结构
从职业结构来看,四川省内部流动人口主要为商业服务人员和生产操作人员,分别占比38.78%和28.53%;专业技术人员及农业、渔业人员较少,总占比21.63%;政府机关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外省流入人口中从事商业、服务业的人员较多,占比高达40.56%;生产操作人员占比25.66%;专业技术人员和农业、渔业人员较少,仅占比11.86%和11.52%。根据职业结构可以看出,四川省的流动人口主要属于一般素质人员,高素质人员较少。
2 四川省流动人口就业结构形成的原因
2.1 四川省流动人口教育水平较低
四川省的流动人口主要从事体力劳动,人员构成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下岗人员及家属,还有城镇新增劳动力。这些人员的共同点即是受教育水平较低,人力资本存量有限。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四川省流动人口主要表现为低文化水平,大多数仅受教育程度仅停留在初中。尤其在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区域,几乎不存在受过专业教育的人员。这样水平的受教育程度将流动人口限制在了以廉价劳动为主的工作选择上,因为其只能从事一些低水平劳动,这也导致了其工资酬劳低且工作不稳定的特性。
2.2 四川省三次产业劳动力需求不同
就业弹性系数,即就业增长率比GDP增长率,通常代表各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弹性系数越高,产业发展对就业拉动作用越大;反之,拉动作用越小。表1为2003年到2011年四川省各产业就业弹性系数。
如表1所示,自2003年起,四川省第一产业就业弹性持续为负,即其存在挤出效应,劳动力向外流失,因此其经济增长并不能带动劳动力就业。据统计,四川省农村劳动力共有3 829万人,其中1 180万人已由农业行业转向非农行业,剩余2 649万人。但是据测算,四川省第一产业的发展仅需1 476万劳动力支撑,目前仍存在1 173万人需要从农业转向非农业。
另外,四川省第二、三产业在2003年~2011年期间就业弹性系数基本为正,产业发展存在劳动力需求,在发展过程中将会拉动劳动力就业。目前,四川省的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各企业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尽管需求很大,如表1所示,其就业弹性系数却并不高,即并没有真正的拉动就业。
之所以出现以上问题主要是由于各产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第一产业只需掌握基本劳动能力就可从事。第二、三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企、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对于高技术水平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而流动人口中具有这种水平的并不多,所以其进入这一领域的几率很小。因此,由于各产业的需求特性,流动人口的职业选择只能局限于第一产业或第二、三产业中文化需求较低的体力劳动。
3 四川省流动人口就业结构优化政策
3.1 政府推导促进流动人口教育水平提升
从前文可知,四川省流动人口由于教育水平有限,就业限制在低水平的职位选择中。目前,四川省第一产业劳动力供过于求,有大量劳动力需要转移向非农产业。第二、三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需要劳动力,但是由于流动人口的教育素质普遍偏低,并不能满足这两产业对于教育、技术的较高需求。因此,若要改变四川省流动人口的就业结构,提升流动人口的教育素养是根本途径。作为公共物品的提供者,政府需在这方面给予支持。考虑为流动人口设置专门的教育机构以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并且创造一些培训渠道,保证流动人口获得教育的权利。
另外,逐渐成长起来的农民工二代就业问题也应引起政府的关注。相比第一代的农民工,由于成长环境不同,他们缺少一些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工作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开始逐渐关注工作的稳定性、发展性、保障性以及强度性。但是他们倾向的职业对于教育程度有很大要求,而二代农民工的教育水平也并不高。因此,政府对于这一群体的教育也需给予关注。政策性引导学校接受打工子女,并且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促使学校放开对于打工子女的限制,以提升这一群体的教育水平。这样,既能保证四川省流动人口就业结构的优化发展,亦能促进整个省份的产业升级。
3.2 调整产业结构拉动流动人口就业
人口经济学中,产业需求决定人口就业结构。产业需求取决于该产业的经济发展水平。四川省今年经济增长迅速,创造了一定的就业需求。但是,由于其优越的发展水平,吸引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在供给超额的情况下,其就业空间确并没有很大。因此,更加快速的促进产业发展,创造出更大的劳动力需求市场,才能拓展流动人口的就业选择空间。
另外,从前文中可看出,四川省第二、三产业并没有完全吸纳第一产业中的剩余劳动力,除农村劳动力教育水平不高以外,第二、三产业结构也存在问题。因此,我们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拉动流动人口就业。近年,四川省在二、三产业上飞速发展,但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发展中,可依托自身环境资源优势,加大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积极贯彻落实两化互动,打造自身的产业优势,拓展就业选择空间,从而带动对流动人口的吸纳能力。
3.3 完善政策制度保障流动人口权益
尽管四川省在户籍制度上已出台了一些利于流动人口就业选择的政策,但是仍存在许多限制,使得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不能做到自由选择。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的政策壁垒,增加了成本投入及风险性。政府应进一步开展户籍制度改革,科学的制定流动人口的就业路径,给其以公平的平台,充分发挥流动人口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其次,公平完善的劳动力竞争市场对于流动人口亦然重要。政府应保障流动人口可自由进入市场,通过市场上的自由竞争,将流动人口中高学历、高技术的人才吸纳到高层次产业,以达到人尽其用。既提高了四川省流动人口的就业层次,又满足了第二、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同时,完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为其解决后顾之忧。
3.4 将流动人口就业纳入城市发展规划
四川省是流动人口大省,流动人口就业将直接影响城市发展。并且,这些流动人口长期居住在城市,已开始逐步转变为常住人口。因此,政府需要改变传统思想,将这一群体纳入整体城市规划中,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保障他们的生活、教育、就业。并且打造公平平台,使其充分发挥自身效用,在保障他们切身效益的同时亦促进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瑾.四川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4).
[2] 卢继宏.农村流动人口结业的趋势及公共政策选择——以四川省为例[J].农村经济,2011,(8).
[3] 王云娜.基于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流动人口就业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5).
[4] 李志,杜宁睿,宋菊芳.对武汉市流动人口结业状况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规划师,2000,(3).
[5] 王蔚.流动人口就业情况的实证研究——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J].四川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