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科学思维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科研活动 思维方式 优化与转型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一方面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日益密切,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科学技术发展的这一新特点和新趋势,不仅使现代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增添了许多新内容,而且对科研工作者也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其中思维方式的更新和转变就是摆在科研人员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如果说,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长期落后于物质生产,使得实践经验曾掩盖了思维方式和思维活动的重要性,那么,随着科学发展从积累经验向理论概括过渡以及科学技术在生产实践中指导作用的加强,使人们愈来愈加深了对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实践的需要,要求人们必须确立新型的思维方式以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历史事实证明,先进的、科学的思维方式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而陈旧、落后的思维方式则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思维方式的更新和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科研人员必须重视思维方式的更新和优化,力争实现以下六个方面的转型。
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各种条件的限制,过去人们的开放意识不强,就科学研究而言往往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里进行封闭式的思考和研究活动。人们只顾自己的身边事,很少考虑外界事物的发展变化。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人们在科研活动中只看到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而看不到其他学科的发展和各个学科以及科学和技术之间的联系;只看到本国和本民族的科学成就,而看不到别的国家和其他民族的科学成就;只注意科学本身的发展和理论成果的出现,而忽视科学的实际应用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结合等问题。这是阻碍科学技术正常发展和突破创新的主要因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要求人们在科研活动中必须摆脱封闭型思维的束缚,逐步转向扩展思维空间范围和时间跨度的开放型思维方式,从广阔的外界环境中汲取先进的、美好的东西,从而加速自身的发展。因此,转变过去那种封闭型的思维方式,进而确立开放型的思维方式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必然选择。
由静态型转向动态型
静态型思维习惯于用静止的观点和方法思考问题。因此,它容易使人思想僵化、不思进取,在科学研究中除了“唯上”就“唯书”,往往会导致懒惰和守旧的陈规陋习。客观世界是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的,科学研究作为对客观世界的探索活动,要求具备节奏快、反应灵敏、高效动态的思想品质。过去那种“静观待变”和单纯“守业”的思维习惯,已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人们在现实的科学实践活动中逐渐意识到只有敢于创新,勇于突破旧习惯,以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保守性的低效静态思维转向具有开拓性、创造性的动态思维,才能在科学研究领域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新现象,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实践的带动下,必须实现思维方式由静态型向动态型的转变。
由单维型转向多维型
单维型思维方式只有一个思维指向,一个思维角度,一个逻辑规则和一个评价标准,从而只形成一种思维结果。这种思维方式在科学研究中的集中表现就是单一化:“一刀切”、“一本经”、“一条道”。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和一个层次,只从一个角度、一种方法去观察和分析事物,因而不能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事物,无法达到对事物进行规律性的认识。我们所面对的客观世界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整体系统,会有许多新事物、新问题,瞬息万变,纷繁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探索客观世界的科学研究活动,必须摆脱那种单维型思维方式的局限,不断扩大思维的联想跨度和转换跨度,善于在多样性的统一中进行全方位、多变量的思考和系统比较思考,进而建立起一种多维型的立体化思维方式。否则,面对复杂的客观世界就会显得一筹莫展,无所适从了。与单维型思维方式相比,多维型的思维方式在现代科学研究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它有利于开拓新的认识领域;有助于人们接受真理;有利于增强科学精神等。总之,单维型思维方式使人喜一不喜多,而多维型的思维方式反对处理问题上的一刀切,它主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用多种方法去认识事物,用多种标准去衡量事物,用多种模式去处理问题。因而能激发人们的创造精神,导致思维的活跃和思想的开放。可见,确立多维型的思维方式不仅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分散孤立型转向群体合作型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化和综合化趋势,不仅影响着科研人员的思维方式,而且也改变着科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和结构。即由过去科学家个人以自由方式进行研究,逐渐转变为多人合作,共同攻关的新局面。当前,越来越多的科学家都在采用合作的方式去攻克科学研究中的难题,这表明了时展的特征。许多重大的科研项目,不仅需要国家组织的合作攻关,甚至采取国际间的合作。如美国著名的“曼哈顿工程”就曾动员了15万名各类学科的科研人员,而全球大气测量则有144个国家的科研人员参加。很显然,合作研究已经成为强大的动力,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向前发展正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如它有助于知识和能力的互补,充分发挥科研主体的潜能;有利于焕发创造热情,在竞争中获胜;有利于缩短研究周期,提高科研效率;有利于科技人才的出现和成长等等。因此,肩负历史重任的科技工作者,必须学会与人进行有效合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从单纯的定性描述转向定性定量的有机结合型
传统的科学思维方式在研究事物的发展变化时,往往以定性描述为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只局限在事物的质的规定上。这对掌握事物的内在本质以及区别不同事物都是必要的。但是,任何事物及其发展都是质和量的有机统一,只有掌握了事物的量,才能具体地认识事物的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人们不仅要把握事物的质,而且要求把握事物的量,并且通过量的规定精确地把握质的规定。在实际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并不是彼此对立和相互排斥的。而是互为前提,互相补充,互相规定和转化的。因此,只有把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由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带来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科学化程度的提高,对精确的定量研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论经济发展、科学研究、战略决策、工程项目还是其他许多复杂问题的研究解决,都要求有准确的数量上的分析和计算。同时,在现代社会中,决策、预测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而正确的决策和预测往往需要有数量化的模型作为前提和依据。所以,定量化的思维方式在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在对事物进行数量研究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新的数学工具以及先进的设备和精密的仪器。如数学方法的有效运用以及高精度分析测试仪、电子计算机等等的出现,对复杂系统进行定量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和有效途径。因此,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已经成为了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
由经验型转向科学型
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无疑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在过去的科学研究活动中,经验型思维方式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地位。“老马识途”,“老而为师”等等都是人们重视经验思维的明证。长期以来,人们在思维定向上往往偏重于过去,偏重于经验,习惯于面向过去,更多地用过去的经验、框框来看待和认识问题。而时至今日,科学研究的对象扩大了,难度也提高了。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单靠经验去思考问题和处理事物已经远远不够了。因此,人们强烈地意识到:要进行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必须树立科学型的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把握现实,更好地预测未来,有力地推动科学研究事业顺利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研究性思维;东方哲学;西方哲学;局部观;整体观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165-02
一、现代实证科学的困境
现代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形式逻辑和实证科学的结合。实证科学认为,科学研究应该是具有可重复性。也就是只要在相同设定的条件下,相同的实验就能够得到相同的结果。如果不满足可重复性,那么这样的科学研究就缺乏了客观的说服力。
然而实证科学只是理论模型正确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如果过于强调实证科学的作用,就会反客为主,导致科学研究走上歧途。科学研究发展到现阶段,实证科学进入了一个困境:实验能够证实的,预测能够应验的,并不一定代表着理论是正确的。关于这点,张长琳教授讲过一个很有说服力的科学寓言。在一个全都是盲人的世界上,忽然出现了那个世界上没有的东西:一头大象。三个盲人科学家研究团队开始从不同角度对大象进行研究。第一个研究组从象牙开始摸索,提出了“胡萝卜理论”,认为大象就像一个巨型的胡萝卜,并预测说上面还应该有叶子。当后来的探索摸到了大象的耳朵时,这个根据“胡萝卜模型”所作出的预测被认为得到了证实。第二个研究组从象腿开始研究,提出了“大树理论”,认为大象就像一棵大树的树干。后来摸索到了第二条象腿,于是科学家们对“大树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广义森林理论”。当后来的探索发现了第三条象腿时,这个根据“森林理论”所作出的预测被认为得到了证实。第三个研究组在“森林理论”的基础上开始研究,发现最多只能找到四条象腿,于是提出了“大桌子理论”。当后来的探索发现了上面的象肚子时,这个根据“大桌子理论”所作出的预测被认为得到了证实。后来三个研究小组的科学家聚在一起,讨论如何整合三个理论,建立一个“统一理论”。这个寓言故事用幽默的语言讲出了当今实证科学的尴尬处境。
二、局部观指导下的科学研究
在形式逻辑和实证科学体系里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其发展的历程就是从局部到整体的一个演化过程,这个演化过程深刻体现了西方哲学“局部组成整体”的思想。现代物理学从牛顿力学到相对论再到广义相对论的推演,以及爱因斯坦期望建立统一场论的这个发展过程,就是科学研究在西方哲学指导下从局部观向整体观发展的一个缩影。
有趣的是,当现代科学研究或者说实证科学的发展逐渐进入整体观的时候,发现其需要的思维方式也渐渐远离西方哲学的“务实”,而越来越靠近东方哲学的“务虚”范畴。
以物理学中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化发展为例。1803年,英国科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了实心球原子结构模型,认为物质是由实心小球堆在一起形成的;1904年,约瑟夫・汤姆逊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式原子模型,认为电子镶嵌在正电荷的球中,就像面包中的葡萄干一样,但整个原子结构仍然是实心球形;到了1911年,欧内斯特・卢瑟福提出了行星运转式原子模型,彻底打破了实心球的概念,认为原子核只占原子中非常小的空间,其余绝大部分空间都被电子的运行轨道所占据;后来尼尔斯・玻尔在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上把电子的运行轨道进行了分层量子化;1927-1935年,波恩提出的概率密度电子云原子模型和薛定谔提出的电磁驻波原子模型都在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电子的运行规律,为近代量子力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从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可以看到,这是一个从实到虚的过程,从最初的全部实心球堆积而成的世界,演变到目前除了占据极小体积的原子核和电子以外几乎全空的原子结构,让人不禁想到了东方哲学中广泛提到的“空”的概念。所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东方哲学的解释里,是指实相中的物质世界和虚空没有什么区别。现代物理学关于原子结构理论的演化似乎正在逐步接近这个结论。
当尼尔斯・玻尔获得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后,丹麦国王授予他荣誉勋章,为此玻尔亲自设计了族徽以镌刻在勋章上。在族徽的正中俨然就是一个太极图。玻尔用一阴一阳既对立又相生的太极图来诠释他提出的并协原理,他认为他的基本粒子原理、波粒二象性等原理均可以用太极图来诠释。无独有偶,玻尔并不是唯一被东方哲学思想启发的现代物理学家。获得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埃尔温・薛定谔也对东方哲学深感兴趣,尤其是印度教。他所建立的薛定谔方程式描述了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成为量子力学中的基本定律。
三、整体观指导下的科学研究
与西方哲学的“局部组成整体”的思维方式不同,东方哲学认为“整体组成整体”,也就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东方哲学里面,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圆满具足的,一切都是全息的。当代量子物理学家戴维・玻姆,受到印度哲学家、宗教教育家克里什纳默蒂(J.Krishnamurti)的影响很深。克里什纳默蒂在他的《第一与最后的自由》中提到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不可分的观点,这个与量子力学相似的议题,引起了玻姆的强烈共鸣。
根据这种观点,玻姆提出了全息理论,并用它解释了量子通信基础的同步超距作用现象。同步超距作用是指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发生量子纠缠的一对次原子粒子,即使距离遥远,也能同步变化,其中一个发生改变时,另一个也同时改变。好像有某种信息在它们之间传递,然而这个传递速度竟然大大超过光速,这违反了爱因斯坦的理论,没有任何通讯能够超过光速,否则就打破了时间的界线。超距作用是当今量子通信技术的基础,然而对这个基础的解释让物理学家们大伤脑筋。结合东方哲学中整体论的思想,玻姆提出了全息宇宙的理论,认为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各个部分之间紧密联系的整体,任何一个部分都包含整体的信息。根据这个理论,玻姆给出了对同步超距作用的解释。他认为,次原子的粒子能够彼此不论距离远近仍然保持同步,不是因为它们之间来回发射着某种神秘的信号,而是因为它们的分离是一种幻象。在现实的某种较深的层次中,这些粒子不是分离的个体,而是某种更基本相同来源的实际延伸。
这样玻姆不但解释了量子纠缠的本质,而且并不需要假设一个超越光速的通信速度,使人们能更为直观地把握量子实在的本质特征。他寓西方科学精神与东方哲学于一体,坚持受到现代科学支持的整体性实在观,超越了传统科学与传统哲学的疆域,对于科学和人类文明的未来具有潜在的深远影响力。
四、总结与展望
现代科学的发展开始越来越倾向于整体观的思维方式。在其启发下,不少基础科学研究领域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如生物学上的细胞克隆技术,用一个细胞就可以复制整个生物体;还有数学上的混沌和分形理论;以及当今大脑神经研究中科学家们越来越重视的大脑记忆的全息性;等等。
如果说西方哲学从局部到整体的思维方式在人类科学的启蒙时期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那么我们进入了21世纪,东方哲学的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为人类科学文明的发展照进了新纪元的曙光。
参考文献:
[1]张长琳.看不见的彩虹:人体的耗散结构[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2]何萍.卡西尔眼中的维科、赫尔德――卡西尔文化哲学方法论研究[J].求是学刊,2011,(38)2:12-22.
Eastern and Western Philosophy and Their Roles in Modern Scientific Research Thinking Development
YAN Jun,ZHANG Xiang-li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Hubei 430074,China)
【关键词】中医人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793-02
最近一百年是人类发展进步变化最快的一百年,人类几乎以超越以往数千年的速度发展变化着,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现代医学技术飞速发展,而中医则走过了坎坷曲折的百年,经历了民国的废止中医、建国初期的改造中医、后的发展中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西化中医到二十一世纪初的复兴中医等发展阶段,危机重重,中医“后继乏人”、“后继乏术”。中医继承与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是中医人才培养的问题,也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
21世纪, 我们应如何振兴与发展中医事业, 应培养一批什么样的中医人才? 培养一种什么样结构的中医人才群体? 这将直接关系到中医的前途和发展。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批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的中医药人才群体, 才能进一步发展学术,中医事业才能兴旺发达、代代传承[ 1]。
1 现代中医人才要姓“中”
1.1 建立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近代中医药院校教育照搬西医教育模式,重西医概念,轻中医特色。中西医学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认识世界和人体的方式,看待真理及获得真理的方式。如果不考虑中西医学的重大区别,硬把两者捆绑在一起,认为应该用西医学术来解释中医,尤其是以为可以用西医来规定中医理论中什么科学、什么不科学,然后按照西医来搞科研教学,那是行不通的。不但不会促进中医的发展,而且还会窒息中医。在现在的中医高等教育中,用西医理论诠释中医概念的现象普遍存在。如,六版教材的中医基础将“血”解释为“在血管里流动的红色液体”显然违背了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的核心问题。这不能不使人想起:当年余云岫到日本学了一年解剖,回头就骂中医不知五脏长在何处。
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是中医在诊断疾病与施治过程中的核心能力,是中医人才最不可或缺的专业技能。因此,对中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是中医人才培养的核心。
现代中医教育要培养具有深厚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中医临床医疗技能, 中医基本功扎实的高级人才。此类人才必须具有坚实的中医经典理论基础, 宽广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精通中医辨证和临床, 具备承载和传承中医“原始基因”的素质。在教育方式上, 实行传统师承教育与现代高等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师承授受, 学到名师纯正的学术经验和思想精髓。在课程设置上, 减少外语、计算机、西医类等课程的课时, 增加中医经典、儒家经典的学习, 真正做到使名老中医后继有人。
1.2 打牢传统文化根基
中医药学是在中国古代的人文、自然、思维成果和医疗临床实践经验中逐渐形成的一套独特医学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中医药学逐步构建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及病因病机学、证候学等独特的理论体系,发明了望闻问切、中药、针灸、推拿等临床诊疗技术,特别是创造性地运用了以象思维为中心的临床思维方法。这些医药学传统智慧财富,并不归属于现代科学的知识体系,因而无论它的知识构成还是学术思想和思维方式,都迥异于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为学术基础,以原子论、机械论、实验、定量、现代逻辑等方法论为思维特征的现代科学体系。
由于中医药学与现代知识这两种体系存在一定的“不兼容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尤其值得重视。当代大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几乎都是精究现代科学技术,如数学、物理、化学。各级教学只重视应试教育,忽略了人文教育,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于文理医理并重的中医药学教育来讲,单薄而贫瘠的传统文化背景很难体悟到中医的深邃和神妙。纵观现代成绩斐然的老一辈名中医药专家,很多从小接受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和熏陶,因此他们对中医药知识体系的把握和思维方式的运用,更符合中医药学科的规律。20世纪的蒲辅周、施今墨、陆瘦燕、董建华、姜春华、钱伯煊、时逸人、王渭川、魏长春等著名中医药专家,都是在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西式基础教育训练的少年时期,就开始学习中医药,从而为其奠定了中国式思维方式的基础。
现代中医人才培养应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基础,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为了更好地搞好中医药文化教育,从文化的角度帮助中医大学生解决学习中医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困难和困惑,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牵头组织福建、成都、广 州、上海、黑龙江、吉林等十余家中医药大学、中医院、博物馆等相关机构的专家学者,从文化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东西方文化学、中西医比较学、中医药临床优势等角度,编写了全国第一本专门针对中医药大学新生进行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启蒙教材——《中医文化入学教育》。该教材由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高思华主审、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 毛嘉陵主编。《中医文化入学教育》教材的编写和课程开设,可望填补中医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上的一项空白,而且也可望使刚入学的中医大学生能够从接触中医药的初期就能对中医科学知识体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2 现代中医人才要姓“博”
从目前中医院校输出的人才特点看, 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综合判断能力较差, 缺乏科学思维方式的指导;二是获取医学科研和医疗实践新信息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差; 三是道德素质滑坡, 缺乏应有的团结互助、公平竞争精神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四是人文精神欠缺, 普遍忽视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文学、美学等社会人文类课程的学习和对人文精神的崇尚。因此, 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 不能很好地处理医患关系以及高科技与人的关系, 缺乏奉献医疗卫生事业的精神和从事医疗工作应有的热情, 在医学科研活动中也不能更好地贯彻和体现医学医疗“ 以人为本”[2]的理念。
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 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现代中医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培养复合型人才。也就是说, 学文科的,应适当攻读理科范畴中的某些知识, 迎接自然科学的挑战; 学理科的, 更应重视人文知识的学习。这种复合型跨学科的学习势在必行, 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所以说21世纪新型复合型中医人才的基本要求应该是: 人文与社会科学( 包括法律、资源、经济、伦理) 基本知识与基础修养; 广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及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知识; 熟练地应用电子计算机与计算机化的本专业情报信息系统; 相当的外语书写、阅读与表达交际能力; 坚实的医学科学理论、技术基础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把握医学科学的发展方向; 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能力, 广泛的适应能力与竞争创新意识; 良好的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 以及参与社区保健及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
3 现代中医人才必须学习现代科技
传统中医诊断是通过望,闻、问、切的传统方法来实现,而远古西医是通过视、触、叩、听来诊断,现代西医则渗入大量的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诊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明、发展,CT、MIR、DSA、HIFU刀、血液透析、先进的生物化学检验、超声诊断、介入诊疗等先进的诊疗手段引入以及医院信息系统应用,更是极大地推动了医学发展。随着现代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西医在疾病诊疗中日益突显优势,在医疗份额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给中医药的发展以及大众对中医的认知度提出了挑战。我们不能把这些技术只局限于西医领域,更应该把它归结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实际上这是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国现代化发展所造成的,更是为了适应满足患者的需求所造成的[3]。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应该是中西医共享技术,这就要求现代中医人才必须学习现代科技。
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医院校教育固然应以中医为主体,但绝不能忽视对中医专业人才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模式及科研思路与方法的培养。应在强调以中医药知识和技能为主体的同时, 重视现代自然科学、现代医学、计算机、现代诊断仪器、统计学及科研思路与方法等科技知识的教育, 给古老的中医科学注入现代科学的新鲜血液, 以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 王新陆.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与构想[ J] .中医教育, 2005, 24( 5) : 1.
[关键词]思维方式差异构建
科学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正确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在现代科学研究活动中,精密的仪器和先进的实验手段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最重要的工具,无疑始终是人的大脑。人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学习和教育,来训练和武装自己的头脑。然而,对于如何充分利用头脑,我们往往缺乏技术细节上的考虑。我们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也深深体会到,尽管科学的思维方式未必会使每项工作都能取得成功,但是,毫无疑问,科学的思维方式肯定比拙劣的方法更有效,并且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尤其在谬误来源极多,某些现象较为复杂的学科中,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科学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提高科学素养,提高科学的鉴别能力。在研究工作中,面对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当今世界各类信息的急速膨胀,对各类假说的取舍,对层出不穷课题的选择,以及或明或暗线索的鉴别等等,都对研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研究工作者不仅要有高超的鉴别力和判断力,更应有渊博的学识做后盾。而实际情况是,研究者所要求具备的这些能力,又是与人们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青年一代进行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可以促进青少年较快地健康成长,并能激励他们尽早成才。在实践中,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人是有着别人不具备的天赋能力,但这确属风毛麟角,极为罕见。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属儿人,并非天才。对于天才,给予系统的、科学的思维方式的指导,无疑会使他们如虎添翼,取得更大的成就;对更多的普通人来说,给予系统的、科学的思维方式的指导,能够使他们在研究上少走弯路、少兜圈子,有助于他们的成长,促进他们早出成果。
科学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来讲,学习和研究科学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当前推行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及时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教师承担“传授”“解惑”的责任,既要向学生传授各种知识,使学生“知其然”,还要帮助学生“知其所以然”。但是,更重要的还是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古人主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谓的“渔”实质上指教给受教育者如何运用自己的头脑、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作为钥匙,去获取知识的方法,这才是终生受用的。虽然我们说,科学思维的训练应该强调学生的自我训练。但是我们也承认,每个人如果在学生时代,就能从老师那里获得某些研究方法的教益或启迪,或一般原则与思维方式指导,无疑会大大缩短苦寻苦觅的摸索阶段。
促进思想改造研究科学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促进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为科学思维方式要求人们坚持“观察的客观性”,以实践作为检验科学理论及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并要求人们要学会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观察客观世界。现今人们更加注重观察的科学性,由此导致了许多现代自然科学家更大胆地突破唯心主义的思想束缚,迈上唯物主义道路,最终取得辉煌的研究成就。当然,如果把思维方式当作一种灵丹妙药,认为用后就能立即见效,并且认为可以在研究工作中投机取巧、不劳而获,那就大错特错了。而且,这本身也不符合科学思维方式和世界观。
东西方思维方式之比较
东西方思维方式之差异。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学者们认为,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常常用辩证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常常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中和论、矛盾论及变化论原理。中和论主要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矛盾论指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而构成的矛盾统一体,矛盾是时时处处存在着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变化论则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中国人向来推崇“中庸之道”,已将“中庸之道”内化为自己的性格特征。所以大多中国人内敛有余、张扬不足。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排中性、同一性和非矛盾性。排中性认为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同一性强调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而非矛盾性则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西方人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不会去追求折衷与调和。
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之成因。美国著名文化心理学家尼斯比特认为,东西方文化有着各自的发展轨迹。西方文化是建立在古希腊文明之上的,亚里土多德的逻辑和分析思维对其思维方式影响极大;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深受儒教和道教影响,两种教义的辩证和整体思维方式影响深远。尼斯比特以古希腊和古代中国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东西方思维差异产生的根源。
首先是社会认知系统的差异。中国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得中国人会将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用来关注自身以外的世界,因此中国人的自我结构是依赖性的;而西方人生活的社会关系比较单纯,所以他们会把自己的注意力更多、更长久地放在客体和自身的目标上。这种认知特性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导致了中国人通常以情境为中心,西方人则以个人为中心;中国人通常被动的接受世界的影响,西方人则以主动的态度征服世界。
其次是社会背景的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仁爱”,注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古希腊强调个人和自由,推崇个人主义。两种不同的观点导致了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导向。
最后是生态背景的不同。希腊文明有着较高的科学成就并不完全依赖于农业,他们对狩猎和捕鱼的依赖性较强,这些产业并不强调集体劳动,对个人特征的要求比较高,与这种生态环境相适应,西方人的思维取向是个人式的。中国文化一直依赖于农业社会,强调等级与和谐。东西方思维的差异性对社会的发展并不存在危害,相反,两种思维方式的互补和融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这两种思维系统的维持引领着社会实践的进步,社会实践反过来又强化着思维系统。
构建现代思维方式
现代思维方式是由近代思维方式发展而来、并根植于现代实践基础之上的。它既是人类思维合乎逻辑的延伸,又是现代实践发展的根本要求。古代思维方式以模糊综合性、朴素整体性和直观猜测性为特色。近代思维方式则表现出机械性、静态性和分析『生等特点。现代思维方式并不是对近代思维方式的简单继承,其中包含着否定,它最基本的特征是自觉创造性、动态开放性和系统综合性。
系统性思维的人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观念性上的东西。从某种程度上说,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改变了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并进而发展为人机合一的现代化思维方式。但从它的本质来看,这依然属于观念性的范畴。据现代高级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意识和思维产生的整个生理过程,不仅是一个能量消耗的过程,还是一个对信息处理的过程。就现代电生理学的发展来说,它已能用利,学方法如实记录人脑对不同问题的思索和考虑,从脑电波上下摆动的差异状况就能看出,电脑这种人工智能机器模拟思维的信息处理过程是很明显的,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现代生理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因此,我们说这种人机互补的新思维方式只代表电脑,是对人脑容积的增加和反应速度的加快,而最终不能代替人脑的思考。
关 键 词 :室内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 运用
一、引言
室内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在世界范围内的真正确立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是室内设计专业诞生的直接动因。在这之前的室内设计概念,始终是以依附于建筑内界面的装饰来实现其自身的美学价值。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使室内设计从单纯的界面装饰走向空间的设计,从而产生了一个全新概念的室内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是包括空间环境、室内装修、陈设装饰在内的建筑内部空间的综合设计系统,涵盖了功能与审美的全部内容,代表了现代世界的主流。
室内设计与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设计师要完成创造具有民族的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室内设计,就要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的研究,结合历史文化和时代文化,扬长避短。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文化是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人类思想的产物,是精神文明的体现。现代室内空间里各种造型、装饰、陈设等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愿望。这些不同风格的现代室内设计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文化艺术为内涵,它的发展往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时代的发展有其基本的脉络,需要设计注入新的灵魂与血液。因此,很有必要将传统与现代美学及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思维方面借鉴
中国传统文化中整体的、辩证的、因果循环的思维方式,强调事物各方面辩证统一和相互间的联系,其思维过程重综合、重归纳。反映在自然观上,强调“天人合一”“浑然天成”“物我不分”和“因势就成”。其思想发轫于先秦的道家、儒家以及禅宗理念,是原始质朴的混沌思维方法论的基本核心。中国特有的思维方式,为现代科学技术解开某些知识密码提供了科学辩证的有力思想武器。现代科学的三大发现——量子力学、相对论和混沌论中所包含的概念和思维方法,与中国民族文化中所蕴含的注重整体、和谐、相对、转化的传统思想方式相当吻合。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创作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是意象思维。中国的意象思维着重从特殊、具体的直观领域中去把握真理,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它显示出了活泼不滞、长于悟性的特点。思维方式转化到设计上,往往促成创意的产生,它是人所共知的潜意识中存在的思想意念。一个好的思维意念的生成,能够超越任何阻碍人类之间相互交流的因素,达到更高层次的彼此交流。我们的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能够把作品的创作思维糅合到中华民族传统的自然观、哲学、思维方式中,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产生。
2.运用传统符号作为装饰元素
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练后,逐步形成各具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他们包括人物、植物、动物、图腾、几何符号等形式在内的图像,以及一些流传广泛的典故、成语、传说中的人物、景物,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及组合。这些传统符号既有具有传统象征内涵和比喻意义的图案和纹样,也有古代传统图腾纹饰,以及传统宗教纹饰符号。这些文化符号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练后都渗透出浓厚的历史凝重感,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其文化符号是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我们应该用今天的设计语言诠释与重现这种完美。在当代,这些符号仍有着积极的实用意义,直接运用这些传统符号作为装饰元素,是营造传统的文化室内环境的有效手法。一般的运用手法有:
第一,抽象简约。这种手法是对传统形式的整体或局部,进行艺术加工提炼与抽象简化,其原则是可失传统之形而不失传统之韵,使传统的儒、道、禅中的某一种文化,在结合现代的功能与技术的基础上,得到延续与发展。
第二,符号拼贴。其特点是将人们所熟悉的传统构件加以抽象、裂解或变形,使之成为某些典型意义或象征意义的符号,并在室内元素中拼贴运用,从而使新与旧、今与古带着某种联系。
第三,移植与嫁接。即对儒、道、禅历史文化进行移植嫁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象。现代设计不仅要让传统艺术和文化在各方面得以运用,还应该结合现有的技术与工艺对传统装饰艺术进行延伸与拓展。
转贴于
3.体现富有文化内涵的陈设艺术
陈设艺术从古至今一直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形式、质感、文化特征无不在空间与人之间传递着某种氛围、某种情感。陈设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鲜明的民族特征、强烈的地域特色,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重要的使命。中国传统文化丰富而久远,由于历史、地域、宗教、文化、经济、习俗、环境等因素的差异而形成千姿百态的陈设艺术,这是我国室内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传统的居室陈设以实用性陈设为基础,对室内装饰的最终效果往往起到一种灵魂的作用。中国传统的陈设风格已成为东方的一大特点,它蕴含两种品质:一是庄严典雅的气度,二是潇洒飘逸的气韵,象征着深奥超脱的性灵意境。继承传统文化的陈设艺术是人性化设计的基本归属。我们不能忘却传统,更不能刻意模仿传统,要继往,更要开来。
室内陈设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烘托室内气氛、创造环境意境,创造二次空间、丰富空间层次,柔化空间、调节环境色彩,强化室内环境风格、反映民族特色等。陈设艺术通过再现、点睛、提炼等表现手法在本质上传递着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可延续的传统。如在室内陈设一些原始情调的饰物,增加自然的意境;可通过红色的干辣椒或金黄的玉米串,抑或一束干麦穗、白色的芦花,还有手工蜡染的花布等等,巧妙点缀,匠心独运,就会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自然美效果;或者在墙上挂上或画上一些图片,画前再配上一些与之协调的盆栽植物,虚实结合,会使人感到清新、舒畅、视野开阔,有走进自然的感觉。格调高雅、造型优美,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陈设品使人怡情悦目,陶冶情操,这时陈设品已超越其本身的美学界限而赋予室内空间以精神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自然,对自然采取顺应、亲和的态度,对自然景物非常喜爱。这种淳朴亲切的自然情怀反映在室内空间的处理和陈设设计上,将自然要素尽量组织到内部空间中。在室内营建日益精巧、和谐、完整的景观体系,体现人与自然的相融关系。利用花窗、门、挂落等装饰构件形成开敞的和半开敞的空间,将室外景观“借”入室内;绿色植物和盆景,作为室内陈设部分,使室内增添更多的自然景观元素。中国传统室内陈设设计也力求表达特定的情感意境,以达到传情达意的最高境界。这些都可以为现代室内设计所借鉴。
结语
作为一名中国的设计师应立足于现实,深刻审视华夏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责无旁贷地发扬与传承传统文化,将其与现代艺术设计紧密联系起来,并将传统与现代美学及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中去,形成现代与传统结合的室内设计风格。
参考文献 :
[1]杨敏.中国传统陈设艺术理念浅谈[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9)
[2]潘吾华.室内陈设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