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视觉传达设计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视觉传达设计需要将符号与设计进行思维整合,在形式上体现设计构思。通过运用视觉符号形成思维,突出设计内涵。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需要以艺术为主体,采用发散性思维进行多元化的应用。在设计创造的过程中视觉符号的应用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对视觉符号进行设计思维的突破应用,更会突出视觉传达的效果,使人们能够全面的理解设计意义。本文对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视觉符号与设计内涵的融合进行相应的分析。
一、视觉符号与设计内涵的功能性
(一)经济促进
视觉传达设计对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市场经济中独特的存在。为了能够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要充分的明确自身的价值地位,在设计中发挥意识导向功能【1】。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构建公平的竞争环境。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以艺术发展为产业形势,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艺术设计,要融入科学发展观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可持续发展的正确导向下,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能够转变思维方式,深化对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研究,形成高效的交流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设计引导。符号与设计内涵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要辩证对待两者之间的关系,确定视觉传达设计的主体。
(二)文化传播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视觉传达设计主要是为了将信息传输出去,为广告服务。作为一种传播手段,视觉传达设计具有文化承载作用【2】。能够在一定范围上满足大众文化的需求,同时促进商品与服务的消费产生。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要重视这一点,强化对文化传播的理解。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更好地利用视觉符号进行价值观念与文化的互动。
(三)符号化设计中视觉张力
图形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要体现张力特点。教师要对环境信息进行准确的把握,并且能够将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的符号现象进行概括提炼,学生需要将细节繁多的画面最大限度的归纳成为统一的图示整体。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的图形具有符号特征,对于不同的人将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张力,学生要特别注意这一点【3】。每一个符号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学生要深入的挖掘符号内在特点,并且经过高度概括成为视觉图形。复杂的内在元素通过提炼之后将会在最大范围之内满足人们的审美观感。
二、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符号化表达
(一)具象图形表达
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要将简单相似的图形通过象征性的方式进行表现,这种具象化图形的表达在符号设计应用中最为常见。学生要对事物的整体形态进行把握,根据图形的特点和事物的完整性提炼出基本组织结构。因此,在教学的时候对于不同事物的具象化表达要进行分类,能够找出其中存在的规律性。同时将事物进行概括表达,不同具象图形在符号的运用上要体现多种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形态对视觉的特征进行阐释。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要根据事物的特征进行符号与设计内涵的融合讲解。比如:人的正面和侧面以及背面的轮廓就是完全不同的形态,其中正面和背面是比较大众化而缺乏特点的轮廓形,只有侧面轮廓能够比较准确和生动的描绘出事物的特征,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形成具有代表自己特性的图形符号。
(二)抽象图形表达
抽象图像的表达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可以发挥的空间较大,不会受到具象化图形的限制。首相事物在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上都具有更多的可能性选择。对于抽象事物教学需要教师能够进行充分的思想准备,教师要利用发散性思维对受到不同限制的同一事物进行符号设计,不能够受到惯有思维形象的限制。视觉符号与设计内涵的融合不能够局限在交流范围之内。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要树立品牌意识,能够确认符号设计为商业发展带来的巨大促进作用和宣传力。通过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使学生能够明确具象化和抽象化符号的设计应用,在不同环境中对符号多样性的转换。能够将抽象的符号进行具象化展示,深入性的了解到符号的设计特点。通过思维创新等形式创造出更多的符号符合教学方式,这样能够更好地为视觉传达设计服务。
(三)合理视觉符号激发学生兴趣
符号是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符号的应用对于设计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要重点讲解符号要素的对比,寻求符号与设计内涵之间的平衡关系。将符号安排在合理的逻辑设计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号要设计在最为醒目的位置,这样人们就会最先看到。学生在设计的时候要根据人们的固有习惯进行设计,不能够盲目的进行符号填充。符号应用过多将会阻碍设计目标的实现。同时整体视觉传达设计教学需要寻求符号共性进行教学,能够协调视觉符号与设计内涵的关系,通过调整色彩、主体、形态等进行组织关系的转换。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具有人文关怀特点,需要按照美学规律进行活动的创造。利用最为敏感活跃的符号强化视觉要素的体现,同时根据设计造型的特点强化思维美化形式,适当利用夸张装饰改变造型。这样能够使视觉符号的设计更加具有吸引力,同时也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
结束语
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发挥创造性思维,将符号与设计进行转换组合。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抽象符号进行直观具象化设计,形成设计思维。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创意施展的心理需求过程。学生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维跳跃性,不能够采用单一直线思维模式,要需求全面的突破。将自身置于设计和需求思维创作中【4】。视觉传达设计要将最为简单的信息通过二维空间进行传递,调整比例规范思维拓展。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创造思维,拓展学生解决抽象和具象语言的途径。学生对于设计的理解要由感性向理性转变,在实践学习中不断地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够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苏箐,昌蕾.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视觉符号与设计内涵的融合[J]. 学术探索, 2013(10):135-137
[2]张成琳.论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符号的形式与表现[J].现代装饰:理论, 2016(2)
关键词:民间美术;造型;视觉特点;广告图形;启示
中图分类号:J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043-02
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工业时代的信息媒介出现之前,民间美术作品可以算是较为普及的传承民俗文化的大众媒介之一。民间美术作品借助于造型等视觉元素在文化信息和广大受众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维持了信息的传递与交流。而作为现代信息传播媒介之一的广告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也扮演着传达各类信息的角色,两者共同之处在于信息的传播大都借助于造型去实现的,因此,从这个角度分析,对民间美术造型视觉特点的分析可以帮助广告设计师从中获得一些启示,进而指导广告图形的设计。总的来说,中国民间美术造型的视觉特点主要包括强烈的可视性、明确的指向性、清晰的可辨识性以及丰富的意会性。下文将就这些视觉特点及其带给广告图形设计的启示进行分析说明。
一、强烈的可视性
强烈的视觉可视性是民间美术作品的突出视觉特点之一,民间美术作为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具有其独有的价值。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大都采取意象性的造型表现手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其造型的视觉特点,民间美术的造型观念及丰富的表现手法造就了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具有极其强烈的视觉可视性特点,获得这种特点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把物象的造型进行符号化、程式化的处理。民间艺人依据主题内涵表达的需要通过对特定物象进行符合造型形式法则规律的表现,去增强造型强烈的视觉层面的可视性效果,以加强其本身所具有的视觉传达力,从而更好的实现其传达主题内涵的实用。从形象信息传达效果来看,视觉上的冲击力会大大提高传达的有效性。这种传达效果的获得殊不知正是无数广告设计师在进行主题图形构思设计时极力想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因此,民间美术中对造型的处理可以给广告图形的设计带来一定的启发。毕竟,从传播信息的角度看,民间美术造型强烈的可视性特点与现代广告图形设计中所追求的强烈视觉冲击力有异曲同工之妙,仔细研究各类样式的民间美术作品我们会发现其对造型的强烈可视性特点的突出和强化是非常明显的,这种对造型的视觉可视性的强化对广告图形设计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在广告作品构成要素中,图形符号是构成广告的重要视觉因素之一,通过各种视觉手段去塑造形式并传达信息,这在广告传播力的评判过程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广告图形的设计要力求准确的传达主题,图形的造型设计要简洁有力,也就是说,设计师理应努力提高图形造型强烈的视觉可视性特征,在创作理念、表现手法等方面去提高和强化这种视觉性,从而使广告作品拥有更强的的信息传播力。
二、明显的依附性
如果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分析,由于民间美术的实用性特点决定了其造型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它的创作大都直接或间接体现和反映某种文化信息。虽然各种丰富的视觉造型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下也具有独立的观赏性,但从整体上去分析可以明显的看出这些造型对主题文化内涵表现出明显的依附性,也就是所谓的“形式服务于内容”。 不管造型形象样式本身是如何的变化,但是它们都是为某种信仰、观念、情感等广大民众的精神诉求所服务的,它是“意义”、“内涵”的附属物,是传达、体现精神性方面内涵的媒介、手段。从传播民俗文化的角度去审视,民间美术中的造型符号更多表现出的是对主题内涵的依附性。也就是说造型符号是为主题信息的传达服务的,在创作时重点关注的是造型能否体现出主题内涵。
众所周知,广告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传播信息,图形作为视觉传达信息交流的媒介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强大的功能,美国的卢巴宁曾说过:“图形设计师的天职是用图像传播信息” 。这就决定了其图形的设计不可能是想当然的、随心所欲的,广告图形的设计必须依照主题内容传达的需要进行构思、创作和表现,因此,设计师从起初的构思创意开始到最终的设计制作完成,其贯穿始终的指导修正图形设计的原则之一就是图形是否很好的体现出了主题内容。这种情况恰恰与民间美术作品的造型创作追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对民间美术作品造型视觉依附性特点的研究分析可以帮助设计师拓展自己的创作思维,为广告图形的设计提供更多的创作途径。
三、明确的表意性
回顾历史发现,广大民众由于各种原因很难接受到正规的文化教育,民间不识字的人占绝大多数,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在这种情况下要让目不识丁的民众领会各种繁杂的民俗文化信息,通过文字媒介显然是行不通的,而用“看图说话”这种形式则较为可行。也就象冯骥才先生曾经说的那样:“文化知识有限的大多数民众,他们的信仰以及对传统文化观念的领悟、理解和接受,将会从民间美术造型中得到‘最权威和最动人的解释’”。 因此,这就要求艺人在创作时要把主题内涵意义通过造型清晰的显露出来以便民众更好的接收,围绕传播主题表达的需要在造型时抓住物象最本质、最关键的地方加以提炼、组合,使造型具有强烈的“典型性”特征,在这个过程中,使其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一目了然的为民众所接收认可。为了达到这种传达效果,民间艺人们智慧的发明创作出各类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造型方式以及材料,从而造就出了无数让人目眩的民间美术作品,从这些美术作品中我们可以深切的体会到其造型视觉特点明确的表意性。
这种特点也是广告图形设计时所要努力获取的视觉传达效果之一。广告自身的功能决定了其图形语言追求的是以最简洁有效的元素来表现内涵主题,好的广告设计作品无需文字注解,只需看图形后便能使人们迅速理解其所要传达的意义。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广告图形的设计时要从广告的主题出发进行图形语言的展开发掘,提炼图形语言,浓缩主题思想,概括传达出广告内容的精髓。而在民间美术作品的造型中我们可以强烈的体会到其形式对主题内涵清晰的传达,从中可以吸收和获取很多有益的营养。笔者认为,在广告图形的设计中设计师如果有针对性的借鉴其独特的造型方式、多样的表现手法以及灵活自由的创作理念,可以帮助自己提升图形的视觉传达力,大大增强广告作品的视觉表现力和冲击力,从而更好的把广告的主题信息传达出去被受众所接收。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不管是民间美术还是广告图形设计作品,好的造型,除了本身的艺术价值之外,更为重要的功能在于它所传递的信息,这是其造型的力量所在,是作品创作时备受注目的焦点。优秀的作品都以自己独特的造型语言准确又清晰地传达出主题内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民间美术造型视觉特点的总结分析会给广告图形的设计带来一定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学芹、安琪著.民间美术概论[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
[2]王受之著.世界平面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关键词:互补设计方法;互补思维;视觉传达;应用
1 视觉传达领域中的互补设计方法
1.1 互补设计方法简介
从互补的角度来分析,互相排斥的两个思想之间也可能一定程度地存在互补性,q证思考这两者的关系,更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和宽泛地看待问题,“互补设计方法”的思维模式是试着建立一个关系,这种关系互相之间可以互补也可以互相对立。在视觉设计传达领域中运用到互补设计方法,就是利用这种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模式,让相互排斥和对立的设计现象或者概念通过某种特殊的思维方法来使之互相协调、相容,这种新的思维模式和设计方法最终可以快速达到视觉创造的神奇效果。
在视觉传达的设计中,互补方法就是从互补理解的方向出发,让人们认识到运用其他的思维模式和框架无法体验到的视觉效果。老子说过“万物负阴而抱阳”,这种说法很好地体现了宇宙中一切生物的哲学形态阳和阴本来是不能共生的但是又是互相一村的,没有阳的存在哪来阴的说法,从辩证关系来看阴阳二中现象正是这里所说的互补方法的直接体现。在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这种互补方法也就是互为关系就像刚刚介绍的“阴”和“阳”一样,设计者不能用单一的视角去对待设计中出现的问题,用互补的视角,看到问题的“阴”的一面的同时,也要注意到问题的“阳”的一面。
1.2 互补设计方法结构分析
设计问题是否能够被设计者认识和了解从很大程度上依托于设计认知结构,一个合格的设计者,他的工具体系中必然包含创新的设计思维方法,一个别出心裁的创意能否成功地运用于设计者的思维中,最终体现在设计的目的和本质问题上。简而言之,在互补设计方法结构中,设计认知和结构模式互为关系,设计思维和设计的方法模式依托于认知和工具得到补充,最终完成的设计价值和结构模式体现出平衡发展的生态观念。
2 互补设计方法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
2.1 互补设计方法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过程
上面介绍到互补设计方法为建立互为关系的设计思维模式。在视觉传达领域中互补设计方法的应用重点在于怎么设计出创新的问题,问题的认知和形象转译在设计过程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互补方法是这样应用的:首先用互补的视角来理解和认识设计,互补的视角即为自我和其他、求同和存异、过去和现在、正向和反向、有序和随机等,从这些相互矛盾又相互依托的对立视角来分析和思考,才能宽泛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再使用互补方法实现视觉形象转译和生成模式,也就是说从单向和交互看视觉信息的传达、从具体与虚无分析视觉形象的成立、从简单与复杂分析设计主题的解释、从静止和运动来分析视觉形态的表现、从准确与大概分析视觉形象的表达。视觉传达设计中互补设计方法的应用如下图1所示:
分析图1可知,先提出问题,在思维创意的过程中各个方面去观察,尤其是在互补视角下(即为上图中的正向视角与反向视角、求同视角与求异视角、自我视角与非我视角、有序视角与无序视角、传统视角与未来视角)中全面的观察和理性地分析,下一步进入了互补设计的认知结构,在收集了很多的材料和信息以后根据归纳出问题症结,理性分析出问题的本质,在直觉归纳部分用简洁的思路提出相应的设计概念;其次是通过对应的联想和想象创造来发展成设计概念的转译,从而建立一个视觉形象,在联想和创造的进程中,互不方法能够让视觉信息更加全面、多元、系统和综合,互补中寻找协作和相融。具体的方法正如上段所说的从单向和交互看视觉信息的传达、从具体与虚无分析视觉形象的成立、从简单与复杂分析设计主题的解释、从静止和运动来分析视觉形态的表现、从准确与大概分析视觉形象的表达。综合整个设计思维,一定要明确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设计者与设计对象是什么、设计背景是怎样的、设计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最终达到了什么样的设计效果,从这几个方面考虑最终对整个设计进行系统的评价。
2.2 互补设计方法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特点
首先,互补设计方法在视觉传达的运用中具有相反相成的特点,即在相互对立的关系中找到相互依存的共生点。在视觉传达的设计过程中,设计问题不可能一直协调和谐,在遇到相互对立和矛盾的关系时,设计者就要运用辩证的方法思考对立和矛盾点,在二者中找到平衡;其次,互补设计方法在视觉传达的运用中具有叩其两端的特点,即为遇到对立关系时以互补视角为指导方针。一种思维模式不能宽泛全面地解决问题,互补的设计方法能够很好地扣其两端,在创新阶段就运用到互补的视角来研究和观察问题,才不会被单一思想而禁锢;再次,互补设计方法在视觉传达的运用中具有反经行权的特点,即在思路上着重于从矛盾面突破思想的禁锢,在思路上从矛盾的一个方面进行分析,能够让大脑从一个没有认知的视角来分析问题,这样就容易消去创新思维中的顾虑,理清思路;最后,互补设计方法在视觉传达的运用中具有和实生物的特点,即各种思路相结合。在视觉设计传达的设计过程中,每一个设计作品都不可能只是依靠一种思想模式做指导而产生的,在整个设计的创新性活动中,不难发现有很多种设计思想互相融合协作、互相矛盾统一,最终在综合的作用下达到了完美呈现,互补的设计方法主要的思想是在于视角多元相互矛盾统一,在这种互为关系的思想支撑下,通过各种思想、科学技术以及其他领域的思想方法协同合作的条件下,最终呈现出较好的视觉设计作品。
3 结语
视觉传达设计的思想也是人们对于自然界的理解和感知的表现,很多时候,设计者既可以是大自然的征服者,也可以是大自然的矛盾冲突者,如果设计者以人们为重点,只从人的角度来进行创新设计而忽略了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那么大自然可能也会以它的方式职位自己考虑,这种后果将不堪设想。只有在互为关系的设计理念下,用互补的视角看待人与自然之间互相排斥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才能在二者的矛盾中找寻到和谐共存的平衡点,从对立面进行分析,把人们和自然联系起来,设计者们需要人工自然、自然自然以及人造物等方面实现平衡,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 席春滨.返璞归真――视觉传达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
其一,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概念分析。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视觉,即人们能够通过双眼观看所有事物;另一方面是传达,传达是传播学中的重要内容,是指各种信息发送、传播与接收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发送者可以让大众了解到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从而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现代成功的企业无不是通过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使自身及其商品在大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企业的标志、商品的标志、商品的包装等。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者通过对企业的类型和文化及其商品的特点进行深入了解与调查,运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元素,如文字、色彩、形状对企业及其商品进行全方位的包装,给大众留下深刻印象,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其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发展现状概述。视觉传达艺术是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艺术类型,在我国21世纪以来的商业服务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视觉传达艺术来源于传统的商业美术,其发展到今天,经历了许多挫折。其在21世纪的发展日益迅速,在社会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在通过专业技术增强商品宣传效果的同时,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以及国外产品涌入中国市场,人们对于商品的包装设计的要求日益提升,我国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并努力通过创新满足企业对于商品设计的追求以及大众对于商品审美的追求。
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创新理念
其一,与时俱进在创新思维中的重要性。当今人们对于审美的需求和以前大不相同,而且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这就要求设计者具备与时俱进的设计理念。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于商品的便捷性要求增加,因此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者要通过设计,让商品体现出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方便、快捷的需要的特点,让人们有一种意想不到和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才能够有好的宣传效果,才能够让商品有好的口碑和销量。视觉传达设计者只有把握人们随着时展不断变化的需求,才能够取得良好的设计效果和宣传效果。其二,洞察社会生活中的艺术设计理念。创新理念并不是凭空就能够想出来的,设计者只有深入大众生活做深入的调查,才能够从人们平常的生活中获取设计所需要的灵感。在进行商品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之前,设计者首先要深入了解该商品的受众群体,然后对该群体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调查该群体的文化背景、审美水平、心理需求,通过统计分析,得出调查结果,依据调查结果进行最终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这样才能够从社会生活中洞察到真正符合大众心理的设计理念。
三、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创新理念开发途径
关键词:数字媒体 视觉表现 设计 多元化 综合化
中图分类号:J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0-0104-02
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进入了数字信息化社会。数字化信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艺术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当代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传达艺术不可避免地受到数字信息时代的冲击和影响:原有的表现形式由二维向三维和四维延伸和发展,而呈现载体也由传统媒体转向更为广阔的数字媒体。数字化信息时代改变了视觉设计的传达形式和艺术理念,同时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设计语言。在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视觉设计必须不断地对自身进行变革和创新,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
一、自媒体的概念
“自媒体”一词最早出现于2003年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出版的《自媒体研究报告》中,在这份报告中,美国人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提出“We Media”(自媒体)这一概念,并作出如下阐释:“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而国内有关专家则将自媒体定义为,“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邮件、手机、博客等现代化传播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特定个体传递信息的新媒体。”
从国内外对自媒体的阐释可以发现,与传统媒体专业化的传播方式不同,自媒体的传播形式更加平民化和自主化,传播内容时更加注重的是普通大众的主导与参与,是一种兼具提供信息生产、传播,公开性与私密性并存的传播方式。因为没有传播主题和传播空间形式的约束,因此自媒体的传播内容更加丰富,发挥空间也更加自由。同时,传播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微信、微博、博客、电子邮件等都可以作为自媒体内容的展示平台。
二、视觉设计的特点
视觉设计是当代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视觉效果表现的冲击力,吸引并引起受众群体的注意,进而实现信息传达目的、增强印象的设计图像生成和交流活动。根据有关心理学调查显示,人类对信息的接受途径85%来自于视觉,因此研究以传达信息为最终目的的视觉设计也就显得极为重要。
视觉设计的概念最早流行于上世纪60年代,当人们意识到传统的印刷美术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包含影视图像在内的信息传播时,视觉设计应运而生。与传统设计不同,视觉设计是以文字、图形、造型等视觉符号向受众群体传播信息,它同时具有设计和传播两种功能。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视觉设计的表现空间开始从二维向三维、四维等多维空间发展延伸,表现和传达方式由静态转为更加立体的动态空间,同时,传达媒介开始由传统媒体向数字化媒体转化。
三、自媒体为视觉设计带来新机遇
人类的视觉识别特点决定了接收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更多是通过视觉,而快速发展的网络媒体则为视觉设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表现形式,创造了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设计表达手段和传播途径,同时也为受众带来了更加丰富的信息接收方式和更加新鲜的视觉享受和审美趣味。
1.网络媒体成为视觉设计的新载体
与传统媒体对比,网络媒体具有许多非常明显的优势和特点:传播信息速度快,信息多样化、容量大,表现形式更加生动有趣,容易引起受众的注意力,人机在线互动性强;同时,网络媒体集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的传播特点,更加容易被受众接受。这些优势和传播特点,不仅促进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对传统媒体和依托于传统媒体的广告业、印刷业带来巨大冲击和压力。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对设计行业介入的不断加深,一名优秀的视觉设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各种软硬件技术,还要熟悉掌握网络媒体的视觉表现形式和语言,才能创造出符合网络时代的网络视觉设计作品。
2.网络媒体为视觉设计带来机遇与挑战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视觉设计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信息的传达。与传统媒体相比,传播形式灵活、设计手法多样的网络媒体显然更适合视觉设计的表现和发展。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新换代,视觉设计的表现手法也更加丰富和广阔:传播形式越来越灵活,设计方式由单一静态的表现形式转为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于一体的视觉呈现。互联网时代动态化的视觉设计带给受众不同于传统传媒的全方位、多感官的视觉体验,既拓宽了视觉设计者的思路和表现形式,也给新时期的视觉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网络技术促进了视觉设计新的表现手法的形成,而视觉技术也促进了网络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和影响的关系。
四、自媒体展示平台的视觉设计特征
(一)编排方式灵活自由
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视觉设计在表现方式上实现了在同一个平面上同时显示多个或多层信息,同时浏览者可根据浏览的需要显示屏幕内容或显示尺寸。浏览者根据个人阅读习惯和喜好,对同一个信息或多组信息进行阅读和比较。在实现了传统媒体新闻的有效表达的基础上,自媒体视觉设计又结合网络特点和信息内容发展了独特的、灵活的编排方式。
(二)图像的视觉张力强
与传统媒体重视文字表达不同,自媒体的视觉设计经常运用能快速吸引大众眼球的背景图片和颜色鲜艳的色块。这些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图像之所以能快速引起受群体的注意力,不仅在于它们使自媒体的画面充满了张力,还在于它们能在短时间内唤起受众者的互动体验,使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以各种具有视觉张力的图片、图形快速引起受众注意力,使其对信息产生兴趣,是自媒体信息传播的一种常用方式,并且随着信息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而在自媒体设计中被应用的越加广泛化。
(三)信息表达简洁化
与传统媒体设计重视内容的深度和延伸性不同,在信息海量化的数字化时代,“少就是多”是视觉设计师一以贯之的做法。从大量化、同质化严重的信息中提炼出最精炼、最具有意味的内容给予最简单化的设计,不仅是减轻网络传送负担的需要,也是自媒体视觉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叙事方式动静结化
数字化媒体的阅读方式与传统媒体相同,即都以视觉呈现为主,但在表现方式上却多用与日常生活经验相似的影像进行信息传播,信息呈现空间也由静态转化为能与受众群产生互动的动态空间:受视觉识别系统的影响,人们在接受信息速度上,动态的视觉设计显然要优于静态的信息传播方式,因此,自媒体视觉设计以时间和空间同时呈现的叙事方式,不仅是传播信息并达到预期效果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也是视觉设计形态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信息传达即时更新和互动性强
数字化媒体的快速发展,在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信息选择的同时,也为媒体的视觉呈现提出了更快的要求。在自媒体环境中,受众群多通过视觉参与信息的传播和分享,因此设计者在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媒体的整体视觉效果,还要根据不同信息的内容及特点,对视觉要素加以调整和修改,以便呈现的图像与传播新信息更契合贴近。与此同时,网络媒体信息海量化和同质化的特点,也使信息视觉呈现更加的丰富和复杂,为了能吸引受众者的注意,使其在浏览网页时能对者的信息产生兴趣,视觉设计必须依据新闻特点进行快捷而完善的导航设计,提供不同角度、足够吸引的链接,帮助受众在各个网页浏览跳转进行选择时,在视觉上对者提供的海量信息在视觉产生好奇和清晰的视觉接受。
建立在发达的互联网基础之上的自媒体,在传播媒介上具有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因素,这些因素意味着受众对媒体传播的信息不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而是多了更多的选择权和自。而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受众在接受和阅读信息时,更多选择自媒体的重要因素。
(六)呈现方式多元化
目前数字化媒体呈现信息的视觉方式主要为文字、图形、声音和视频等。这些具有个性的传达方式,不仅丰富和满足了受众对传播信息的获取方式和审美品位,也改变了数字媒体的视觉设计方向和形式表现。与传统媒体重视图文形式的表达不同,网络的视觉设计更注重通过视觉传达的艺术规律,运用更加先进和多元化的设计手段,创造更加自由和富有想象力的视觉空间,帮助受众从网络信息中获得艺术想象和视觉审美需求。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媒体的视觉设计在表现手法和传达方式都呈现出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表现。本章节研究和分析的六个特征在本质区别与传统媒体的视觉设计,但同时又为新媒体的视觉设计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和理论依据。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为借鉴,同时又促进了新媒体视觉设计的发展和创新。
五、结语
无论形式如何变化,视觉设计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将信息传达给受众。因此,视觉设计与数字化媒体之间始终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自媒体给了视觉设计更加丰富的艺术表现语言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它又影响和约束着视觉设计的发展;视觉设计的本质永远都是为了实现信息传递,传达媒介始终无法离开媒体,而它的表现空间又是媒w创新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如何在数字化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保持视觉设计的活力,促进视觉设计表现形式的创新,将是未来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金.数字媒体影响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D].燕山大学,2011.
[2]王海波.新媒体影响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与电子输出的对接[J].大众文艺,2013(8).
[3]高娴.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2(20).
[4]刘云玲.新媒体视觉传达的特征理论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4).
[5]蒋运生.网络媒体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