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文地理学导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开放型教学;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8-0116-02
一、人文地理学概论的定位及功能
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地理学科中一门专业基础性和导论性的课程,它在人文地理学课程群体中处于总括地位,具有综合性强、涵盖范围广的特点,内容上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实践性特点。课程教学任务主要是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它在学生地理专业素养的培养方面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功能:第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储备功能。人文地理学承担着除自然地理之外的人文基础知识、技能培养任务。让学生掌握地理学各种人文事象的时空特点,分支学科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了解与认识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掌握人文地理学分析问题的观点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第二,人文素质的培养育化功能。现代人文地理研究涉及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需要从综合性、空间性、社会性以及生态性等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分析和解决。通过具体区域实例对上述问题的讲授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得关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真知、培养他们解决区域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使他们形成生态环境伦理和对永续和谐发展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培养大学生对他人、对社会、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高尚品德,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开放型教学系统开发的基本理念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何来处理人文地理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关系,并实践现代教育创新理念,在突出广度的同时兼顾深度,既要保证让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人文地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又要突出前沿、热点,参与创新,并导向实践,是一个难题。我们提出了开放型教学系统的思路,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这一教学系统设计和开发主要体现为以下理念:
1.延伸教学空间,实现教学空间的开放性。由传统的课堂教学空间走向现代网络教学空间,并实现真实的课堂教学与虚拟空间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教学空间的延伸,可以相对增加课堂教学时间,有更充裕的时间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难点知识进行精讲,同时发挥传统面对面教学的优势,以引导为主,对部分专题进行深入介绍,点拨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拓展教学内容,由基本概念与理论的基础层面学习导向更深层次。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很强的学科,日常生活中具有大量的人文地理学知识。通过在网站、微信、QQ群等平台设置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和素材,如人文地理教学资源、社会经济热点和研究前沿问题等资料,通过网站和手机APP等供学生实时学习及讨论,实现有选择、自主灵活的学习;也可以开拓学生视野、积累和增长知识,把教学由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层面等导向更高层次的研究型学习。
3.集成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在教学中可以把传统优秀的课堂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整合,优势互补,使得教学手段更能人性化、多样化和丰富化。
4.注重实践技能,导向社会实践。通过在虚拟空间平台上展示一些人文实例资料,如当前人类社会、世界或国家正在经历的一些重大人文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将其展示到虚拟空间上,供学生进行讨论;在网站、APP上链接人文地理研究机构或规划管理机构、实习基地、生产企业、政府决策机构等网页,让学生参与或了解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获取实践真知。
三、开放型教学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实践
1.开放型教学系统的概念模式。人文地理学开放型教学系统由课堂教学系统和网络教学系统组成。体现了教学空间的开放性,由传统的教室扩展到了虚拟空间;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由教材扩展到了现实的社会;指导教师的开放性,虚拟空间教学可由人文地理专业教师团队进行指导(图1)。课堂教学和虚拟空间教学的关系可概括为“精讲核心,适当拓展,完成于课堂;实时指导,开阔视野,导向实践,提高于课外。”把课堂和课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师在有限的课程教学时间内既能很好地完成本科层次的教学任务,同时又把教学活动向更高层次延伸和深化。
2.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和分割。在课堂和虚拟(课外)两个教学空间,按照人文地理课程的自身特点以及本科教学要求、知识的重要程度、必要性以及难易程度,对知识点进行了筛选、整合,把课堂内和课堂外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科学地分割,明确课堂和虚拟空间教学的具体内容和任务。
课堂教学内容主要重点介绍人文地理的发展、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文化地理、人口地理、聚落地理、旅游地理、行为地理以及人文地理学面临的问题等专题。教学中精讲,突出基础性、启发性,同时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和技能。
虚拟空间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收集和展示人文地理学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研究实例、人文地理课程资料等。以供学生阅读,拓展视野、深化学习,并通过虚拟平台的讨论和答疑等方式实现实时教学的互动。
3.教学系统的构成及功能。本教学系统由课堂教学系统、课外虚拟自学系统和课程资料库三个模块组成(图2)。课堂教学课件系统,在内容设计上重点突出、重在精讲、点拨启发学生思维,注重培养创造性思維和基本技能。在教学方法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发挥传统面对面、有组织教学的优点。课外虚拟自学系统,以人文地理教学网站和手机等通讯终端作为平台,远程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答疑、自测和批阅作业,指导学生在课外自定时间、自定步调、自定内容进行学习,发挥远程虚拟空间教学的优点。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及其知识深化和应用能力。课程资料库则是人文地理课程资料、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时事等集成,按专题组织数据,集成到网站或虚拟终端上,在教学中服务于以上两个模块,并用于学生资料文献的查阅与学习。
因此,本系统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课堂教学、课外教学和自学有机、高效地结合起来,教学过程始终贯穿现代教育的基本思想,把现代知识传播及教育的各种手段综合集成到教学中来。
四、结束语
开放式教学系统通过多年来在本科地理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来看,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与以前的应用相比,在创造性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通过本课程教学,增强了学生对地理科学的兴趣。
作者:周忠学
参考文献:
[1]郑耀星.人文地理学课程建设与高校跨世纪教学改革[J].人文地理,2000,115(15):54-57.
[2]李刚,吴元芳.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方法改革新思路[J].福建地理,2004,19(2):42-44.
[3]陆林,凌善金,王莉.试论高校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改革[J].人文地理,2003,18(5):65-69.
关键词 旅游营销文本;地方;视觉表征;社会构建;文化研究
Visual Representation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lace:Cultural Turn in Western Tourism Advertising Researches
LIU Danping
(School of Tourism and Hotel Managemen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 In mid and late 1990s, western human geography saw a major theoretical incident―“Cultural Turn”, whose core was to put cultural studies and social theories into the analytical system of humane geography and stress on the shaping role of soci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process in space and place. For marketing many destinations use pictures to show their landscape, which some scholars named visual representation. And these marketing pictures just are texts which involves culture, place and man. The major conclusions of those western scholars have been made are: Firstly, the destination is an image and myths. Secondly, postcards are narrative texts involving many social signifiers. Thirdly, those visual marketing texts often make fake representation about the hosts.
Key words: tourist marketing text; place; visual representation; social construction; cultural study
一、 问题来源
二战后,西方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思潮呈现阶段性变化,从1960年代的“数量革命”(计量地理学),演变到1970年代的“行为革命”(行为地理学)和人文主义地理学(humanistic geography)①,再到1980年代中期的“转向”(即结构地理学,或称激进地理学)。到了1990年代,由于社会科学总体上对人类文化的兴趣大大增加,文化成为普遍性的研究热点,西方人文地理学也随之呈现出“后现代的”多元化属性,并最终导致经济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等各分支学科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转向,约翰斯顿称其为“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1]。
与上述理论走向相一致的,就是西方人文地理学方法论和哲学基础的某些变化。例如,西方学者逐渐意识到,实证主义影响下的那种强调空间分析、运用“经济人”假设和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methods)、对经济活动空间规律的探讨很少涉及社会过程和文化层面等做法,在解释现代资本主义复杂的地理现象时越来越显示出局限性和不合理性。于是,人本主义的、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的、社会批判(social critics)的以及后现代(postmodern)的方法论逐渐得到重视,一系列原本用于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的所谓定性方法(qualitative methods)[2,3]被采纳。其中,不少学者注重探究人类的视觉体验,通过分析摄影图片、影视光碟等视觉资料,来揭示地理现象中的政治和文化意义,有学者称其为“视觉方法”(visual approaches)[4,5]。
Tourism Science旅游科学“地方”的视觉表征与社会构建利用摄影图片进行旅游地的视觉营销一直是旅游企业所重视的策略[6,7]。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后,“文化转向”思潮在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中开始有生动的体现,众多西方学者对明信片、旅行指南、导游手册中的摄影图片进行了符号学(semiology)、修辞学(rhetoric)、叙事学(narratology)、语用学(pragmatics)的分析,揭示了旅游地(“地方”,place)如何被视觉表征(visual representation),以及如何被社会性地构建(socially constructed),由此形成了一系列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问题、研究内容和结论,极大地丰富了对人类旅游活动的理论解释。
自1999年起,我国学者就敏锐地预见到西方人文地理学文化转向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纷纷在《地理学报》[8]、《地理研究》[9]、《人文地理》[10-12]、《经济地理》[13-15]等刊物上进行介绍和评述,着重从研究体系或框架上概括出该学术事件在经济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以及区域地理学等分支学科中的基本特征,更有部分学者率先选择国内案例地做了某些前沿性的研究工作[16]。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对西方学者关于旅游地视觉表征的研究这一“文化转向”思潮中最活跃的学术活动尚缺乏了解,相关的综述与评价也鲜有见到。本文拟在此方面有所贡献。
同时,如果说国内先前已有的那些关于“文化转向”的综论性文章重在粗线条的勾勒,那么接下来该做的,就是在此基础上从微观层面考察国外同行如何进行地理学问题的文化研究。鉴于此,本文就将综述的起点放在西方学者的典型案例研究上,然后再对他们的理论工作加以评价和阐释。
二、 述评方法
本着从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角度探讨旅游营销图像的原则,笔者将文献收集范围限定于旅游研究中的视觉文本分析。文献来源主要有两类:国际旅游研究领域内仅有的两个被SSCI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收录的期刊《旅游研究纪事》(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旅游管理》(Tourism Management)一直代表了旅游研究的前沿成果,它们从1980年代以来的学术论文就成为本文综述的第一类文献;另外,2003年6月,英国Sheffield Hallam大学举办了主题为“旅游与摄影:静态的视觉影像与动态的生活”的国际学术会议,会议交流论文80余篇,集中反映出该议题的国际研究动态,它们是笔者关注的第二类文献。
在具体评述时,笔者将分两个层面进行。
第一层面是案例研究观摩。笔者从国外同行的诸多研究个案中选择三个代表性工作加以详尽的解析,目的是细致地观摩和学习他们有哪些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如何开展工作,以及做了哪些理论解释。
第二层面是关键词的抽取与阐述。借鉴近年来文化研究领域(也包括人类学、社会学、传播学等)日益推崇的“关键词”(keywords)研究思路[17-21],笔者从西方学者关于“地方”的视觉表征和社会构建的诸多研究案例中抽取他们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若干核心词语(这其实是学者们取得的某些共识所在),然后将这些核心词语视为该议题的“关键词” 逐个进行简要分析。显然,这些关键词彼此勾连应合,已形成一条西方学者关于旅游营销文本的视觉文化研究的理论主线。
三、 典型案例观摩
西方学者认为,旅游业的发展历史受制于一定时空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以及决定这种经济制度和结构的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某一“地方”之所以成为旅游地,成为旅游者消费的对象,实际上是历史的选择,是一定社会阶层和社会集团及其代表人物意志的集中体现。同时,他们还认为,探究旅游营销图像的产生过程,是洞悉旅游地形象问题的最佳切入点之一。国外同行的多项研究表明,旅游地是视觉表征的结果,是当地政府、旅游开发商与销售商、土著居民(indigenous people或host)以及游客共同地、社会性地重构原地方后形成的一个“非真实世界”[21,22]。
1. 旅游地是一个“意象”:苏格兰旅游委员会案例
Caroline E.等人以苏格兰旅游委员会(STB)为例,试图回答物质景观如何实现话语转换,成为导游手册里的图片影像这一问题[23]。研究发现,在导游手册里旅游空间被设计、转化成某种视觉表征需要经历三个媒介传播过程:市场调研机构提供游客需求信息,并由此提出形成苏格兰地方特色的关键性图符(icon);专业摄影师运用技术和社会文化知识选择性地拍摄景物;导游手册编辑设计人员使用媒介话语精心编排出一个极具劝服功效的导游手册,最终完成影像表达。三方在整个过程中都需要遵循当代社会关于旅游发展、关于导游手册角色的约定。作者不无幽默地描述导游手册编辑设计人员的工作之一就是将合适的东西放在合适的页面里,以引起游客注意,让他们想到:“哦,这很有趣”,或者“嗯,这地方看来值得一去!”
据此,Caroline E.等人认为,地理背景并不能单纯地决定一个地方是否成为旅游目的地。对某一地方而言,不是其自我评价,而是外来因素合力对它进行的描绘使其成为人们所说、所观看到的“地方”。即,旅游地实际上是一个“意象”(image),它由旅游运营商“经营”(operate),由市场营销人员“包装成型”(model),再由旅游者“使其具有生命力”(perpetuate)。供需双方共同建造了一个地方“神话”(myths)。
2. 自然界是一系列值得拍摄的机会:加拿大杰士伯国家公园案例
旅游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旅游一直是国内外旅游研究的热点,其中如何看待旅游地是西方学者关注的焦点。其中,加拿大学者Keri Cronin的研究可圈可点。他以加拿大杰士伯国家公园(Jasper National Park,简称JNP)这样一个典型的生态旅游地为研究对象,却一改不少学者从旅游地生态与环境监测、生态评价、旅游者行为管理等入手进行研究的惯例,而是收集有关JNP的旅游营销图片,对它们进行内容分析,解析图像中具体的构图元素(element)和修辞手法(rhetoric),探究图像所隐喻的自然资源管理人员、旅游开发经营人员对JNP生态环境的认知,以及资源利用的主张,由此剖析该旅游地生态环境问题的深层原因[24]。
Keri Cronin注意到,导游手册、明信片、旅行指南里关于JNP的图片的画面“主角”始终是广阔无垠的原始森林或其它自然景观,似乎刻意避免出现人类活动的痕迹,以塑造JNP“未被侵染的、纯净的、新奇刺激的野生环境”之形象。但这显然违背公园的发展实情:其旅游业发展得十分红火,某些地段和景点常常游人如织。同时在导游手册里,人们满眼看到的是公园内一长串适合拍照的景点,以及相应的取景角度和时间说明。对此,Keri Cronin不无讽刺地写道:“在旅游营销文本里,自然界变成了一系列值得拍摄的机会(photo-opportunities),导游手册简直就是一个为摄影发烧友服务的向导(shutterbug Guides)。”另外,研究者还发现,JNP的管理政策也大多是从有利于旅游发展的角度制定的,常常为取悦游客而人为干涉生态系统的自身循环。例如,公园有禁火规定,每年干燥季节里自然燃起的山火都会被立即扑灭,并在最短时间内原地补种树苗或草坪,目的就是保证游客的眼睛和照相机镜头所观察到的都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世界。
Keri Cronin进一步揭示,旅游营销图像树立的JNP“自然绝境(the sublime)”的形象诱使更多的游客前往观光体验。当这些被“艺术化唯美化”的旅游广告图片“洗脑”后的游客大量涌入时,很难期望他们能够自觉意识到JNP所面临的环境压力,以及过度的旅游、拍摄行为可能导致何种生态损害。研究者总结道,为了JNP的旅游业发展,公园管理者、旅游批发商和游客等群体的态度和行为都是“以人为中心的”(humancentered)的,他们不约而同地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认为野生地(wilderness space)是一个非人类世界(nonhuman world),人类可以不断地征服和利用它。就这样,摄影和旅游营销图像“进入了国家公园的生态过程(ecological processes)”,并在其中起到不容忽视的消极作用。
JNP案例再一次证明:但凡被营销者贴上“生态旅游地”标签的地方,永远维持“处女的” 形象和状态就成为它们的重要任务。因此,地方是表征的结果,被如何表征则受控于人类社会的选择。
3. 明信片是一种“社会能指”:札格勒布市案例
Sanja KalaposGasparac将前南斯拉夫克罗地亚共和国的首都札格勒布市( Zagreb )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二十世纪初到二战和二战后这两个历史时期内札格勒布市明信片中影像的不同[25]。研究发现,在第一段时间里,当地人一直有“札格勒布市是欧洲中心”这一地方认同感。明信片里的影像大都是展示该市精美绝伦的教堂、高贵典雅的文化场馆、古典厚重的城市雕塑以及奢华迷人的贵妇人等,那些五色琉璃、世界名画、人体线条、蕾丝花边等构图要素无时不在传递札格勒布市浓厚的浪漫主义文化气息。而二战后,作为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明信片里的影像则更多地试图树立“新札格勒布”、“人民的札格勒布”的形象,各种能集中反映“繁荣”、“进步”、“平等”、“祥和”、“兄弟手足情”等社会主义特质的生活场景成为明信片的画面主题,且这些特质通过陪衬物、拍摄角度、画面色彩以及文字说明等手段逐一突显出来。
同时,研究者还发现,以上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明信片都形成了强大的劝服诱导功效,它们为游客量身定做了一个札格勒布市,通过符号和象征规定和指导了游客如何选择该市的旅游景点、如何欣赏城市风景、如何选择拍摄对象、如何产生“合适”的情感以及日后如何形成“应有的”记忆等。当然,两个历史时期的旅游者,也都分别认为自己欣赏到了当时札格勒布市的精华所在。
这一案例表明,明信片很容易被人们操纵,它是政治、审美、修辞的合力结果,是具有多种意义的强有力的“社会能指”(social signifiers)。无论是二战前的浪漫之都,还是二战后的社会主义新城市,札格勒布市都是城市管理者(政府部门)、旅游开发商、景点销售商以及游客等一起为自己精心重构的一个旅游地。他们共同策划并联合演出了一幕戏剧,所有演员各取所需:旅游产品的供给方获得金钱,旅游产品的购买方获得畅快、愉悦或刺激等体验。
四、关键词的抽取与阐述
从西方学者的诸多研究案例中抽取、归纳他们频繁使用的核心概念,将十分有助于我们洞察旅游地被视觉表征和社会构建的基本特征和实质,准确把握国外同行的若干理论点。笔者视这些核心概念为“关键词”。通过串连、参照、对比、整合这些关键词,能够较为清晰地梳理出西方学者关于该议题的一条理论主线。
1. 抽取关键词
这些核心概念可划分为如下5部分:
第一部分属于旅游地视觉表征问题的研究基点,或者是一个理论分析工具,主要有“凝视/被凝视”(gaze/gazed)这一对关键词[26-34]。
第二部分是西方学者用以解释旅游地视觉表征和社会建构过程中的人及其行为的核心概念,主要包括“发送者/接收者”(sender/receiver)和“编码/解码”(incode/decode)这两对关键词[35,36]。
第三部分是西方学者进行旅游营销图片视觉分析时重点使用的概念,包括“图符”(icon)、“符号”(sign)和“符码”(code)等[37,38]。
第四部分是西方学者揭示旅游营销图片如何激发人们产生旅游动机时所频繁使用的核心词语,包括“表征”(representation)[39,40]、“隐喻”(metaphor)[41]、“叙事”(narrative)[42,43]、“修辞”(rhetoric)[44]、“象征”(symbol)[45,46]、“意指”(signification)、“能指/所指”(signifier/signified)[47,48] 等。显然,这些关键词分别援引自符号学、修辞学、叙事学、语用学以及文化研究和社会批判学派。现代西方人文地理学与其它学科的交融日益深刻和广泛的事实也由此可以略见一斑。
第五部分是西方学者用以回答旅游地视觉表征和社会建构过程之本质的核心词语,包括“文化再生产”(cultural reproduction)[49,50]、“话语”(discourse)[51,52]、“权力”(power)[53-55]等关键词。
2. 阐释关键词
上述5类关键词深刻揭示出旅游地被视觉化表征和社会性构建的原因与过程,其间有复杂多样的政治缘由和意识形态问题。笔者将选择其中几个关键词进行阐述。
第一,“凝视/被凝视”。它表明旅游者(凝视主体)与旅游地居民及其文化(凝视客体)之间的关系。旅游,原本就是一个看与被看的过程,游客正是通过欣赏旅游地不同于自己日常生活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而获得审美、愉悦、刺激、新鲜等情感体验的[11]。而在西方文化里,凝视主体与凝视客体之间客观存在着某种权力之争。“凝视/被凝视”这一对概念其实就暗含有这样一个观点,即,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不平等。显然,“凝视/被凝视”是国外同行回答“旅游地如何被视觉化地表征?其中的社会建构过程和意义是什么?”之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所有相关论述都由此深入展开。
第二,“发送者/接收者”和“编码/解码”。它们描述了旅游营销文本与游客之间的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广告设计者以满足游客需求的原则对旅游地景观进行重新设计,精心拍摄广告图片并撰写文字说明(即编码),然后以明信片、导游手册等形式销售或赠送(即发送)到游客那里;游客阅读和理解这些营销文本,并做出自己对旅游地景观和吸引力的判断(即解码),决定是否出游。
第三,“图符”、“符号”和“符码”。这是社会批判、传播学以及视觉文化理论中常见的核心概念。其中,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人的动作与姿态、服装、建筑、饰物等所有的社会与文化活动或产品都可以视为符号;而符码则是这一套受制于使用它的文化成员明确或不明确赞同的规则的符号系统[11]。换言之,文化成员不仅借助于这些符号和符码去表达、传递和构建某种意义,同时也有意无意地采用固有的文化惯例和规则破译并理解这些符号、符码。基于此,整个社会生活得以延续和推进。显然,旅游广告的设计者(我们完全有理由扩展到旅游产品的开发商、经营商)和旅游广告的阅读者(包括潜在游客和实际到访游客)都是这样一些文化成员,他们共同通过某些符号、符码来完成旅游产品的供给与消费。于是,在西方学者分析明信片或导游手册里的旅游营销图片时,画面主角、色彩、拍摄视角、背景物、附加文字等各个要素就被他们视为回答旅游地如何被表征和社会建构的理想切入点,国家公园的原始森林、城市街头的灯饰图案、女性衣裙的蕾丝花边等也都成为一系列符号被逐一探测和解释。
第四,“表征”、“隐喻”、“叙事”、“修辞”、“象征”、“意指”、“能指/所指”。国外同行通过这些词语揭示了一个事实:旅游营销图片其实就是使用一系列符号,通过隐喻、修辞、象征等手段引起旅游者的情感共鸣,促使他们产生旅游的欲望。例如,一望无际的绿色森林(森林是一种符号)象征生态旅游地的处女地性质,贵妇人华美的衣帽(衣帽是一种符号)隐喻城市古典文化,海浪、悬崖、野生动物意指未被征服的自然界绝景,等等。
第五,“文化再生产”、“话语”和“权力”。这些关键词揭示出旅游地被表征和社会构建的最本质问题――如何生产意义?如何使意义合法化?谁掌握了权力?首先,这里需要分别解释“文化再生产”和“话语”的含义。因为与前述若干关键词相比,它们并不为人文地理学家所普遍熟悉,而是国外同行从文化研究和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转借过来的概念,带有某种“后学”倾向[56,57]。
“文化再生产”表示文化领域作为一个各阶级为争夺社会利益而在意指方面进行不断斗争的场所所发挥作用的方式。其结果是文化在任何时代都或隐或现地有利于解释支配阶级的利益,有利于他们的表意实践(signifying practices)。于是,文化再生产就是使统治阶级集团利益的社会权威自然化与合法化的过程。同时,什么能够得到再生产不是一个可预知的结论,而是特定空间与时间中运行的文化力量此消彼长的结果[58]。
同样,在文化研究和批判学派那里,“话语”也决不简单地等同于“语言”。前者本身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属性,同时指涉思想和传播的交互过程与最终结果。同时,话语是社会化、历史化及制度化形构的产物,它体现着权力关系,而意义就是由这些制度化的话语所产生的。话语包括电视和新闻这些媒介话语,以及诸如医学、文学和科学等制度化的话语。因此,话语是一种社会控制力量,各种话语无不体现着社会权势的意志,无不对应着特定的权力机构[59]。
借鉴文化研究和社会批判的上述观点,西方学者揭示出旅游地被视觉表征和构建为某种非真实世界的深刻内涵,即,刻意设计、规划和选择性拍摄旅游地景观,然后通过明信片、导游手册等旅游营销方式将其大量复制和广泛传播,并最终强烈地影响游客的消费决策和体验,这一切行为说到底就是一种文化再生产。同时,这样的文化再生产并非随意或偶然地发生的,而是文化产业的各个相关机构(institutes)(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图片社、出版商等)通过国家各项发展政策、经济法律制度等共同界定和规范了旅游者的凝视主体地位和旅游地居民及其文化的凝视客体地位,其后暗含着复杂的制度化、政治化操纵意味。换言之,旅游营销图片就是媒介话语的一种具体形式,它具有强大的说服和洗脑功能;旅游者掌控了话语权,他们决定了究竟哪一地方能讲故事,为谁讲,以及如何讲。
至此,我们就可以勾连到第一类关键词“凝视/被凝视” 进行初步总结:正是因为要满足旅游者观光、凝视和消费的需求,旅游地才被表征和社会性地建构为游客所希望的“模样”。迎合旅游者的凝视偏好是塑造和强化旅游地形象的根本动力之一。
3. 简析西方学者的理论走向
在现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生“文化转向”思潮这一重大理论事件中,各个分支学科各有不同的表现。其中,文化地理学的要点就是借鉴“后现代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最新成果,将文化研究和社会理论纳入人文地理学的分析体系中。在“新文化地理学”看来,“景观”并不是传统文化地理学所定义的“那些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风景,或一片土地”,而是人类对世界的“多种解读方式”(ways of seeing)[60]。至于区域地理学,学者们则普遍关注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把“地方”定义为“利用空间来提供社会相互作用的场所”的观点,开始偏重小尺度的视野。于是,作为对文化转向的响应,“新区域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就由过去的“区域”(region)转变为被赋予了社会化涵义的“地方”(place)。在“新区域地理学”看来,“地方”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是个人和各种组织实现其功能的限制空间[61]。基于此,我们对比分析前文所述的西方学者关于旅游地的视觉表征与社会构建的前沿研究,就不难发现他们是在旅游研究领域里接受和演绎了人文地理学中关于“景观”、“地方”的某些新观点。在他们看来,所谓旅游地形象并非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相反地,它受制于人们观看的方式(即旅游者的凝视偏好),是社会意识形态作用的结果。
当然,我们还可以将思考范围进一步拓展到后现代地理学关于“空间”(space)概念的某些观点,来理解西方学者对旅游地视觉表征的若干结论。例如,后现代地理学的先驱者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在其专著《空间的生产》里指出:空间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社会关系的容器;空间具有其物质属性,更有其精神属性[62]。著名地理学家戴维・哈维(David Harvey)在其著作《社会公正与城市》一书的后序里写道:“空间和空间的政治组织体现了各种社会关系,但又反过来作用于这些关系”[63]。西方思想界大家、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学者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更坚信权力的分析就是空间的分析[64]。他论述道:“是的,空间在任何形式的公共生活中都极为重要;空间在任何权力的运作中也非常重要。知识一旦按照区域、领地、移植、置换、过渡来加以分析,人们就会捕捉到知识作为权力形式和传播权力效应的过程。”[65]并非巧合地,在剖析旅游地的视觉表征时,不止一位国外同行提出这样的观点:摄影术提高了人类操纵视觉空间的能力,它可以反映事实,更可以创造事实。摄影中常用的方法,如取景、剪裁、调焦距、柔化、布景以及对底片的技术处理等,都使它具有隐藏、神秘化和欺骗等功能。实际上,摄影照片从来没有描绘客观事实,它总是陷入社会、经济意义所编织的网中,参与社会历史进程。当与旅游营销目的结合时,摄影便表现为社会权力手段,旅游地(“地方”)按照人的意愿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被重新构建。因此,无所不在的旅游营销图像帮助人们搭建起一个想象的空间――旅游地。在那里,山水、树木、雕塑、街灯等景物都被赋予特殊意义;在那里,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及其文化之间凝视/被凝视的权力关系得以体现和强化。显然,这是后现代地理学和社会批判理论中的空间思想(space in critical social theory)在旅游研究中的某种渗透和引用[11,66]。
应该说,把艰深晦涩的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应用于旅游现象的研究是有相当难度的,西方学者的研究也存在不少或牵强附会或肤浅僵化的缺憾。然而,他们探索性的前沿工作却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拓展了人地关系、人人关系的思考方向。当然,对他们的某些社会批判思想也应该结合其国家发展状态和社会文化背景进行具体分析。可以肯定的是,西方学者的批判目的并非简单地否定一切(如否定旅游广告、否定图片营销、否定旅游需求),而是希望提出一种思考社会现象的方式来帮助人们理解旅游现象。
五、 对我们的启示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不仅成熟旅游地异常重视旅游市场营销,某些深藏于偏僻山区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也因其独特的旅游吸引力而被迅速纳入到旅游消费市场中。通过摄影营销图片和各种大众传播媒介,这些区域特有的人文事象被越来越多的公众所知。它们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某种审美与消费偏好,并获得了社会制度、政策以及相应组织、机构的引导和支持。虽然国情和文化背景决定了我们的研究对象和学术旨意不可能完全等同于国外同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借鉴他们的经验和学术观点进行如下思考:当下国内旅游营销文本的特征是什么?它们如何介入到旅游地的发育过程中?这又反映了怎样的文化的、经济的和政治的缘起与结果?
更重要的是,我们还不能仅仅停留于某一具体研究议题的层面,本文的写作初衷也绝非局限于旅游话题,西方学者在人文地理学领域内异常活跃的科研探索才真正需要引起国内同仁关注。一个有意思的事实是,在国内最近两、三年问世的传介西方学界关于都市文化和空间研究的若干新观点的译著或编著中,有不少是专业背景为文艺美学的学者完成的。例如包亚明[67-70]、周宪、许钧等[71,72]学者,他们对亨利・列斐伏尔、戴维・哈维、爱德华・苏贾②、米歇尔・福柯等学术大家思想的评述十分可贵,其中不乏对“地方”的文化研究和后现代地理学倾向。相反地,国内严格意义上的地理学家们却显示出某种缺席,无论是编译、述评还是实证研究,近来相关论著所见不多[73],这或许是一个遗憾。笔者谨借旅游地视觉表征这一小议题,提示国内同行应该对西方人文地理学及城市社会学的发展方向保持必要的学术敏感性。
注释:
① 虽然有译为“人本主义地理学”的,但文献检索发现国内学界学多译为“人文主义地理学”,参见:(1)马润潮:《人文主义与后现代化主义之兴起及西方新区域地理学之发展》,《地理学报》1999年第4期;(2)张祖林:《当代西方地理学中的人文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第4期。同时,该流派的创始人段义孚(Yifu Tuan)先生也同意“人文主义地理学”这种译法。故本文采纳之。
② 当代杰出的地理学家Edward W. Soja,国内也有人翻译为“爱德华・索雅”。
参考文献:
[1] 唐晓峰,李平.文化转向与后现代主义地理学――约翰斯顿《地理学与地理学家》新版第八章述要[J].人文地理,2000(1):79-80.
[2] Forbes D.Reading texts and writing geography[R]//. Hay, I.(Editor).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in human geography.Oxford/ Melbourne: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122-43.
[3] Bradshaw M. Contracts and member check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human geography: reason for caution [J].Area,2001,33(2):202-11.
[4] Crang M.Qullitative methods: the new orthodoxy [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002,26(2):647-55.
[5] Crang M.Qualitative methods: touchy, feely, looksee[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003,27(4):494-505.
[6] Richard M.Chalfen.Photography's role in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79,6(11):435-447.
[7] Marion Mark wick.Postcards from Malta:Image,Consumption,Context[J] .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1,28(2):417-438.
[8] 马润朝.人文主义与后现代化主义之兴起及西方新区域地理学之发展[J].地理学报,1999(4):365-372.
[9] 马润潮.西方经济地理学之演变及海峡两岸地理学者应有的认识[J].地理研究,2004(5 ):573-581.
[10] 杨青山.西方“新区域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地理研究的启示[J].人文地理,2002(2):90-93.
[11] 王兴中.社会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型的内涵与研究前沿方向[J].人文地理,2004(1):2-8.
[12] 苗长虹.变革中的西方经济地理学:制度、文化、关系与尺度转向[J].人文地理,2004(4):68-76.
[13] 庞效民.90年代西方经济地理学的文化研究趋势述评[J].经济地理,2000(3):5-8,17.
[14] 苗长虹,樊杰,张文忠.西方经济地理学区域研究的新视角――论“新区域主义”的兴起[J].经济地理,2002(6):644-650.
[15] 苗长虹,王兵.文化转向: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J] .经济地理,2003(5):577-581.
[16] 李蕾蕾.海滨旅游空间的符号学与文化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4(2):58-61,96.
[17] 约翰・费斯克等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第二版)[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18] 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第一版)[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9] 丹尼・卡瓦拉罗著.张卫东,张生,赵顺宏译.文化理论关键词(第一版)[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0] 叶舒宪,彭兆荣,纳日碧力戈.人类学关键词(第一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1] Berzins K.& Powell H.Rebranding Venice[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22] Mokhtar A.J.& Brychan C.The Significance of Photographic Images for the Marketing of Libyan Tourism[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23] Scarles & Caroline E.Mediating languages:The processes and practices of image construction in tourism brochures of Scotland[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 2003.
[24] Keri Cronin.On Not Seeing the Forest for the Trees:The Ec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Tourist Photography in Jasper National Park[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conference).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25] Sanja KalaposGasparac.A City's History in Postcards―Zagreb Now and Then[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26] John Urry.The Tourist Gaze―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M].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1990:2-5.
[27] John Urry.Consuming Places[M].London:Routledge.1995:14-28.
[28] Chris Rojek & John Urry.Touring cultures―Transformations of Travel and Theory[M].London:Routledge.1997:21-39.
[29] Roger Riley,Dwayne Baker Carlton & S.Van Doren.Movie Induced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25(4):919-935.
[30] Chris Ryan,Karen Hughes & Sharon Chirgwin.The Gaze,Spectacle andEco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27(1):148-163.
[31] Annette Pritchard & Nigel J.Morgan.Privileging the Male Gaze:Gendered Tourism Landscap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27 (4): 884-905.
[32] Andrew McGregor.Dynamic Texts and Tourist Gaze:Death, Bones and Buffalo[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27(1):27-50.
[33] Chris Ryan & Amber Martin.Tourists andStrippers:Liminal Theater[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28 (1):140-163.
[34] Lee YS.Tourist Gaze:Universal Concept Tourism[J].Culture & Communication.2001,3(2):93-99.
[35] Daniela Tommasini.Images,perceptions and representations of an Arctic place:TasiilaqAmmassalik[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36] Brain Stokoe.Picturesque Great Britain:Culture,Commerce and Ideology in The Work of E.O.HOPPE[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37] John Hannavy.Great Photographic Journeys:In the Footsteps of Pioneer British Photographers[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38] Sanja KalaposGasparac.A City's History in Postcards―Zagreb Now and Then[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39] Karina Berzins& Helen Powell.Rebranding Venice[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40] Alessandra Broccolini.“Genre” Photography and Tourism in Naples in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41] Tim Gale.Representing Rhy.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42] Alper Kirklar.Photographic Representations of Istanbul as a Touristic Space[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43] Santos Mota& J.da Paula.Tourist Experimentation of Place in Porto’s Old City[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conference).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44] Annette Pritchard& Nigel Morgan.Contemporary Postcard Representations of Wales[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45] Kirsty Robertson.Taking Quebec City[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46] Kelli Ann Costa.Constructing the Tourist Landscape Through Archaeological Heritage in Ireland[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47] Alireza Amrikazemi.Geotourism and Photography[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48] Elizabeth Carnegie.From Record Photography To Tourist Curiosity[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 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49] Don Carney.Technical Knowledge and Expertise[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50] Anouska Kornlosy.Photography,Ethnic Tourism and Self Representation[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51] Andrea Liggins.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ribution of photography towards the preservation and destruction of the rural environment[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52] Simon Foale,Martha Macintyre.Fujichrome Green[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53] Angela R.Demovic.Voyeurs on Voyages[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54] Elvi Whittaker.Photographing Race:Tourist Mythologies About Colonized People[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55] Mark Piekarz.Taking Beautiful Photographs of an Ugly World:The Ethics and motivation of Photographing Dark Tourism Sites[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56] 王岳川.“后学”话语与中国思想拓展[J] .天津社会科学,2001(4):71-76,95.
[57] 杨念群.“后现代”思潮在中国――兼论其与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复杂关系[J] .开发时代,2003(3):39-44.
[58] 约翰・费斯克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第一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69.
[59] 约翰・费斯克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第一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84-86.
[60] 李蕾蕾.从新文化地理学重构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框架[J].地理研究,2004(1):125-134.
[61] 苗长虹,樊杰,张文忠.西方经济地理学区域研究的新视角――论“新区域主义”的兴起[J].经济地理,2002(6):644-650.
[62] 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M].London:Blackwell.1993:86.
[63] David Harvey.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M].Baltimore: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3:23-73.
[64] 米歇尔・福柯著,严锋译.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第一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0.
[65] 李三虎.科学知识话语的空间转向与科学地理学[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6):32-38,31.
[66] 爱德华・W・苏贾著,周宪,许钧主编.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第一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4-35.
[67] 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第一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8] 包亚明.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第一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9] 包亚明.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第一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70] 包亚明.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第一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71] 戴维・哈维著,周宪,许钧主编.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第一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2] 爱德华・W・苏贾著,周宪,许钧主编.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第一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基本学科之一,在教育部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地理学类包括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三个专业,经济地理学也自然成为三个专业的主干课程。从2009年开始,中国科协开展了学科发展研究。在地理学学科发展研究中,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指出,“明确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经济地理学的科学地位得以进一步明确和巩固,这既体现了地理学学科结构的客观要求,也充分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但是,目前高等院校特别是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并未真正凸显人文-经济地理学的核心地位,而经济地理学教学在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经济地理学科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明显薄弱,同时,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更因为中学新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现实,加强高师经济地理学课程建设及其教学内容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一、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基本原则
国内高师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存在如下问题:课程体系设置重自然轻人文-经济;课程内容选择与学科根基有偏离倾向、重国际轻国内、与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脱节;教学环节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教学方法选择与学科综合性特点及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不适应;等等。要解决国内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顺利实现地理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优化和教学方法改革是目前国内经济地理学教学改革面临的当务之急。我们以为,经济地理学教学改革必须立足学科根基——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即经济活动地域布局体系研究,凸显学科特色,并遵循经典与现代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国际与国内结合、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结合、学科内容与教学方法相结合等原则对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整体优化改革。近年来我们主要围绕科学制定培养方案、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探索综合性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探索。
二、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优化
1.修订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科学架构经济地理学课程体系。修订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经济地理学作为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地位,应明确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分为理论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以突出课程的实践教学地位。鉴于课时及经费等实际情况,经济地理学课程实习可与人文地理学系列课程联合进行,并在培养方案中以“人文-经济地理课程实习”课程的设置来体现。同时,在理论课程设置上,增加区域分析与规划、中国区域发展论、可持续发展概论等必修或选修课程,适当时候还可以设置农业与工业地理、城市经济地理、乡村经济地理、第三产业经济地理、现代服务业地理等选修课程。
2.改革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创新经济地理学内容体系。针对目前流行的主要教材内容选择的缺陷,在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结合、国际与国内、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结合等原则指导下,经济地理学理论教学内容改革优化的逻辑思路是:
(1)人类经济活动必然面临区位选择: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结合关系,即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布局体系或经济活动的区位与空间组织的学科。明确经济地理学发展历史、研究对象、学科特点与内容体系等基本问题。(2)经济活动区位因素分析:经济活动区位因素的影响分析是经济活动区位选择与空间组织的基础。(3)区域产业部门结构与布局:产业部门差异与区位因素时空变化的交互作用导致产业结构演变和产业部门布局差异,该部分内容包括产业结构及其演变规律、第一产业布局、第二产业布局、第三产业布局。(4)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产业部门差异与区位因素时空差异及其演变必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该部分内容可以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模式、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模式、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等。(5)经济区划与区域发展规划:经济活动区域分异必然导致区域分工及经济区域形成发展,经济区域划分、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分工与协调则成为必要的内容。(6)经济活动全球化及区域影响:全球化发展使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空间扩大,主要包括经济全球化的地理特征以及区域影响等内容。(7)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论。
3.注重课程教材选择与建设,提高经济地理学教学效率。目前比较通用的经济地理学教材主要有: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经济地理学》(李小建等编)和国家教委重点教材《经济地理学导论》,这两部教材均为国家重点教材,但根据学科发展背景和基础教育实际,这两教材都不能很好地满足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之需。鉴于《经济地理学导论》教材符合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内容丰富且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结合紧密并与现行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内容衔接较好,通过教师优化更新教学内容,该教材更适合师范大学教学需要,因此,可以选择使用《经济地理学导论》(修订四版)作为本科教学的主教材,而将《经济地理学》作为辅助教材。当然,也可以将这两部教材的教学地位互换,还可以参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区域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原理、方法与应用》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唯教材是从,必须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充分突出科学性、理论性、系统性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教材。教师要力求实现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体系经典与现代、国内与国际、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相结合,从而发挥教材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科学高效的引领作用。
历
层
次
星期五(7月8日)
星期六(7月9日)
星期日(7月10日)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本
科
计算机及其应用
080702
02324 离散数学
02326操作系统
02325 计算机系统结构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4741 计算机网络原理
00015 英语(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建筑工程
080806 02439结构力学(二) 00420物理(工)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442钢结构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 英语(二)
汉语言文学
050105 00037 美学
00819训诂学 0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00015 英语(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英语语言文学
050201 00087英语翻译 00840日语 00832 英语词汇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04 英美文学选读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会计
020204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39西方经济学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00054管理学原理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58 资产评估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0015 英语(二)
工商企业管理
020202 00151企业经营战略
00139西方经济学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54管理学原理 00153质量管理(一)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52组织行为学
00015英语(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金融
020106 00139西方经济学
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54管理学原理 00078银行会计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79保险学原理
00015英语(二)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市场营销
020208 00139西方经济学
00185商品流通概论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00183消费经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国际贸易
020110 00097外贸英语写作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45企业经济统计学 00096外刊经贸知识选读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99涉外经济法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物流管理
020229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法律
030106 00249国际私法
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 00167劳动法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258保险法 00226知识产权法
00233税法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公安管理
030401 00369警察伦理学 00370刑事证据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15英语(二)
04729大学语文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71公安决策学
00859警察组织行为学
行政管理
030302 00318公共政策 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1848公务员制度
00034社会学概论
0092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护理学
100702 03202内科护理学(二)
03200预防医学(二)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3201护理学导论 03007急救护理学
03004社区护理学(一)
00015英语(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机电一体化
080307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224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00420物理(工)
02243计算机软件基础(一) 02200现代设计方法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应用化学
081209 08291环境影响评价 08306环境分析与检测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基础教育
040120 00266社会心理学(一) 04577中国通史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4578中国小说史
软件工程
080720 07028软件测试技术 07169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7172信息安全 07171项目管理软件
民商法
030116 00865证劵法 08957法律逻辑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5560破产法
汉语言文学教育
050113 06414汉语言文学教育学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541语言学概论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3709马克思主基本原理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英语教育
050206 00830现代语言学 06421中学英语教学研究 00600高级英语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832英语词汇学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地理教育
070702 02094人文地理学导论 06858中学地理专题选讲 02105地理教育学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6452中学地理教学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3144环境科学基础
02099经济地理学导论
思想政治教育
040202 00312政治学概论 00479当代资本主义 00033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00480中国传统道德 00483科学思维方法 05629思想政治课教学法
历史教育
060102 00768中国古代经济史 00775历史教育学 00771中国现当代史专题 00773世界现当代史专题 00774史学理论与方法 05632中学历史课专题精讲
生物教育
070402 02081 进化生物学 02084组织胚胎学
02078生物统计学 02082 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
02085 细胞生物学 02079 生态学概论 03709 基本原理概论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 英语(二)
法律教育
030113 04337中学法律教育专题选讲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00261行政法学
00230合同法
05678金融法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249国际私法
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016劳动法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226知识产权法
信息技术教育
080713 04340电视编导与制作 04344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 0434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0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科学教育
080745 07839计算机教学法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0441多媒体教学系统
数学教育
070102 0201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 02009抽象代数 06855微分方程 02018数学教育学
物理教育
070202 06129固体物理 02035热力学与物理统计 02032高等数学(三) 00413现代教育技术
化学教育学
070302 02053结构化学 00413现代教育技术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音乐教育
050408 00733音乐分析与创作 00735音乐教育学
美术教育
050410 00745中国画论 02200现代设计方法
体育教育
040302 00502体育管理学
教育学
040108 00471认知心理
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 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00472比较教育
00468德育原理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53教育法学
00467课程与教学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学前教育
040102 00024普通逻辑
00398学前教育原理
00885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 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02学前教育史 00467课程与教学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教育管理
040107 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 00455教育管理心理学 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53教育法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人力资源管理
020218 06092工作分析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00054管理学原理 06088管理思想史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41基础会计学 00034社会学概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旅游管理
020210 00199中外民俗 00200客源国概况
道路与桥梁工程
080807 06082筑路机械及施工 06076结构设计原理
06080高速公路 06079城市道路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6078交通工程(二)
006081隧道工程
应用电子技术
080735 02358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05694制冷技术与控制 02141 计算机网络技术
05693音响及视频技术
英语翻译
050134 05350中级英语笔译 05384科技英语翻译 05355商务英语翻译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5351高级英语笔译
汽车服务工程
082232 06904汽车保险与理赔 04946汽车发电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04447汽车维修工程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4444汽车鉴定与评估
小学教育
040112 00542文学概论(二) 00472比较教育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6230小学艺术教育
制药科学与工程
081204 03031药物分析 03026药理学(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7781药事管理学(一)
【中图分类号】F1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8—0226-01
1.学生活动在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1.1 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生活动是一种积极的活动方式,在活动中比要求学生要精力集中,只有这样才可能达到感知、思维及想象的目的。长期的学生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大脑均衡性,让学生智力及、体力处于最佳的和谐状态。
1.2 学生活动可以增强意志,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学生活动是和克服困难锻炼联系在一起的,在活动中学生要不断的克服困难,这样对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是非常有效的。另外学生活动又是充满激情的,每个参与学生活动的人都想在活动中玩的开心,学更多的东西,这样学生活动的锻炼精神就得到了很好地培养。为以后学生们走向社会打下了牢固基础。
1.3 学生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学生活动和老师的知识点拨,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活动力,提高学生自身免疫能力,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更好的科学锻炼。
2.学生活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现在我国正在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的中学学习阶段是人生最宝贵的时期,它对学生的品格形成非常重要,而学生活动又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格就要结合学生活动来进行。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活动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放到与科学知识学习一样的位置。学生活动必须要有目的、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把学生活动与和学生素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并把学生活动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相结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适应学生个体发展要求,提高每位学生的素质。
3.处理好活动内容与目标的关系
活动课的教学内容包含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通盘考虑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拟定学期活动课计划。对于某一节活动课来说,其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则相对集中,往往以某一内容为凭借,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重点地组织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某一方面的素质训练。
设计一堂活动课,教师应以提高学生某一方面素质为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如为了增强学生爱集体的情感,应设计例如“净美教室”这样为主题的活动课,激发学生怀着爱集体的感情来净化和美化教室,让学生在行动中感受到为集体做好事的偷悦,增强集体观念。
4.处理好活动载体与目标的关系
活动课的内容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必须通过活动的形式来实现,即以活动为载体。如何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参与活动,是实现活动课教学目标的关键。
活动中应设计游戏,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无味枯燥的事物变得活泼、生动、有趣。这样,学生在玩中不仅提高了计算和应变能力,而且也得到了竞争心理素质的训练。
活动中让学生了解如何观察,观察活动对学生认识事物能力的培养、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活动课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学习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事物的方法。这样,学生把观察目的、方法和思维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主动观察,有效地提高观察力。
依靠活动,提高学生操作能力,操作是提高劳动技能素质的重要手段,只有坚持多种多样操作实践活动,才能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
活动中应设计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方面的内容,表达这种活动不仅有利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对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心理素质起促进作用。比如,诗歌朗诵、歌曲演唱、故事演讲、相声以及表演等多种表达形式都可以在同一节活动课中进行。
以上种种的活动形式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它又与活动的内容相对应。活动课教学中,只有处理好内容与形式、形式与目标的关系,教学效果才能最佳。
5.处理好教学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活动课的教学效果不仅体现在学生活动结果的好坏上,而且体现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在一节活动课中能认真地、积极主动地参与,这节活动课便是成功的。即使他们的活动结果不理想,这也无关紧要。因为,他们在活动中发挥了自主性,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反之,如果学生在活动课中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不能表现自己的个性,而是按教师讲的机械地、按部就班地活动,那么即使活动结果再好,收效也不理想。因为学生在活动中毫无主见,素质并没有提高多少。基于这一点,活动课的过程比活动课的结果重要得多。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活动过程的引导,启发学生主动地活动。评价与总结时,教师应重于“过程评价”,切莫以单一的结果来论学生活动课收效的大校总之,鼓励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活动,不断进步,切实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最终实现活动课的教学目标。当然,学生活动的成功结果也能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教师对学生的“杰作”作适当的“欣赏”与“建议”,也是很有必要的。
结语:学生活动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要大量开展学生活动,增强学生的素质,学生活动要长期熏陶,言传身教,外化为一的进行实施。努力把每个学生培养为善良、有爱心、懂得感恩的人,使他们成为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积极向上、不断进取、胸怀天下的人。这就是学生活动与提高学生素质之间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