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规模经济的本质

规模经济的本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规模经济的本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规模经济的本质

规模经济的本质范文第1篇

关 键 词: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最优经济规模

中图分类号:F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02-0010-06

规模经济的概念,在中国经济界普及开后其实践热潮一直就未曾消退。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校到公司,从连锁店到企业集团,甚至政府机关单位,举国上下,各行各业言必称走规模经济的道路,规模经济似乎成为经济发展的理所当然的有效模式。[1]毫无疑问,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规模生产确实引起了降低单位成本、收益递增的经济作用,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的工业经济发展历程即是规模经济的明证。然而,与国内轰轰烈烈的规模经济实践相比较,对规模经济的理论深入探讨就显得过于冷清。国内大量的关于规模经济的论文也往往停留在对西方所谓成熟理论的介绍上,似乎对西方已经成熟适用的东西我们也必定适用,似乎已成熟的理论再也不可能发展了。事实上人们在得到这些理论启发的同时,也往往会产生许多误解。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网络知识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等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究竟该如何认识规模经济,把规模生产作为发展经济的模式是否仍然合理?本文将在已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规模经济的本质进行理论上的深入探讨。

一、规模经济与分工和专业化

“规模经济”的概念,在微观经济学生产理论中是从规模报酬的角度来分析、展开的。生产理论中,通常是以全部的生产要素都以相同的比例发生变化来定义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为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规模报酬的三种情况可以用齐次函数来定义,如果生产函数Q=f(λL,λK)满足f(λL,λK)=λnf(L,K),其中,λ是任何大于0的常数,则生产函数Q=f(L,K)为n次齐次生产函数。对于n次齐次生产函数Q=f(L,K)来说,如果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投入量随λ增加,则当n>1时,Q=f(L,K)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当n=1时,Q=f(L,K)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当n

一般说来,企业的规模报酬的变化呈现如下规律:当企业从最初很小的生产规模开始逐步扩大的时候,企业面临的是规模经济阶段,如图1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下方AB部分即表示规模经济。在企业得到了由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产量递增的全部好处以后,一般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此阶段成本最低,也就是规模最经济,如图1的BC段,[3]这个阶段有可能比较长。在此以后,企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规模报酬递减,单位成本随规模的扩大而上升,规模不经济,如图1CD段规模经济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张,企业内部的生产分工能更合理和专业化。也就是说,规模经济很大程度上根源于分工、专业化所带来的经济节约。规模经济和分工、专业化是相互紧密联系的一对概念,许多学者对两者间的相互关系作出过深入的探讨,但未曾得出过一致性的结论。譬如盛洪认为:分工和专业化的经济性表现为生产费用的节约,严格地说,是单位生产费用的节约,实现这种节约的途径,可以简单地归结为分工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性。在生产技术水平一定的前提下,从较长的时间角度看,分工所引起的劳动熟练程度的提高、间歇时间的减少和物质资料的节约等都可以概括为规模经济性。[4]很显然,盛洪认为是“规模经济性”带来了分工专业化的经济性,而不是相反。杨小凯则认为[5]:“分工经济概念与个人间的组织程度及相互依存度概念相关联,它与个人产出范围的内生化有内在联系,而规模经济概念则与个人专业化水平或企业内部专业化水平无关。一个企业的规模可能很大,而同时其专业化水平可能很低。”规模经济与分工专业化经济在杨小凯看来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杨并未探究两者产生的根源。规模经济和分工专业化经济都被当成公理在运用着。盛洪将规模经济性当作公理推导出分工专业化带来的经济性。亚当・斯密曾指出:“带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之后,绝大部分的经济学家就将分工和专业化带来的经济性作为推论的起点,于是萨缪尔森集他人之大成得出规模经济性很大程度上来自合理的分工和专业化。

图1规模成本曲线

分工和专业化的议题,盛洪和杨小凯都有专著论述,规模经济和分工专业化经济无论两者的关系如何,都有共性的东西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经济性。全面准确地理解分工专业化带来的经济性无疑对我们理解规模经济大有裨益。前辈经济学家已对分工和专业化的好处作了许多论述,归纳如下:分工和专业化的经济性大致可分为直接经济性和间接经济性两种。直接经济性就是指采用一定程度的分工和专业化的生产方式,较采用这种方式以前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或生产资源的节约。而间接经济性是指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为生产方式的其他创新提供了条件,而对这些生产方式创新的采用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或生产资源的节约。分工和专业化的直接经济性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1)分工和专业化使得劳动生产者越来越将其生产活动集中于较少的操作上,能够较快地提高其生产的熟练程度;(2)分工和专业化会使劳动生产者节约或减少因经常变换工作或变换生产活动中的不同操作而损失的时间,节约了生产的人力资源;(3)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使得劳动生产者可以节约生产时所使用的物质生产资料;(4)分工和专业化还可使人们的工作在既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变得简单;(5)企业的专业化发展还可以降低企业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分工和专业化的间接经济性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进步;(2)促进了迂回生产方式的发展;(3)促进了投资方式的出现和发展。

全面地评价分工专业化所带来的经济性还必须看到分工专业化所带来的坏处即不经济性。随着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劳动者越来越失去人的本性,即丰富性和创造性,越来越受到他所创造的产品――物质生产资料的支配,马克思称之为劳动的异化。从这一角度看,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带来了人类福利的损失,此即分工和专业化的不经济性。汪丁丁也有类似看法。不过他是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谈的。他认为:规模意味着只有标准化了的生产、交换、消费才谈得上“规模经营”;规模经济之下的生产、交换、消费往往要求以统一方式的调配资源,即要求权力集中;专业化,人类必须为规模经济支付两项代价,即允许“霸权”存在,允许人的异化。[6]

应该说西方传统主流经济学家对规模经济的描述是全面的,但他们却都只停留在现象的层面,其研究方法基本上只是实证,他们只是发现描述规模变动和报酬变动间的三种关系,规模变动既可能导致报酬递增(经济性),也可能导致报酬递减(不经济),也可能对报酬变动毫无影响,他们的理论最多只能算说明文。事实上对规模经济理论的研究如果仅停留在这种层面,将会阻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根据已有的这些理论,人们根本就不了解规模和经济的内在本质联系,因而也不能得出企业最经济的规模究竟在哪。当然已有的这些理论对那些只知道规模经济的人还是会大有启发;它明白地告诉我们,规模既可能经济也可能不经济,并不是一上规模就能经济的。但是,仅告诉我们这些并不够,我们还确切地想知道究竟规模和经济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什么样的规模才最经济?可以说,西方传统主流经济学家关于规模经济的理论只是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们并没解决它,甚至也不想解决这个问题。后来的经济学家们对这个问题似乎也不大关心,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已有的关于规模经济的结论已经够用了。

新制度经济学家似乎忽略了这个“问题”,我们在他们那里也很难找到答案,但却为我们对此问题作更深入的思考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科斯教授被视作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山大师,在他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并用此概念第一个提出并解决了企业为什么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换个提法就是企业为什么会有一定规模?既然互为专业化的个体生产者可以通过市场买他们生产的专业化产品(零部件或工序加工),为什么还要聚集在一个企业内?对科斯来说,市场和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可互相替代的手段;它们之间的不同表现在于:在市场上,资源的配置由非人格化的价格来调节,而在企业内,相同的工作则通过权威关系来完成,二者之间的选择依赖于市场定价的成本(交易成本)与企业内组织的成本( 也是交易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7]可以这么说,科斯是当代经济学家中对成本费用概念理解最深的人,他认识到市场交易是有成本的。同样企业内部的组织也是有成本的。之所以企业会出现,形成一定规模,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市场,只是企业内部组织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罢了。这一结论对我们研究规模经济有两点启示:其一,最初规模经济体现在交易费用的节约上;其二,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我们一直这么理解规模和经济的关系,即规模是因,经济是果,而根据科斯的理论,似乎经济是因,规模才是果。即企业的出现或生产规模的增长是因为节约交易费用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科斯的结论是在分工和专业化一定的条件下得出的。在科斯提出交易费用之前,传统经济学是不可能这样认识规模经济的。他们只能从现象到现象,描述性地介绍规模和经济关系的实证结果,再加上用分工和专业化经济来说明。综合新制度学派和传统学派的看法,我们可以把对规模经济的认识归纳如下:(1)在分工和专业化一定的条件,规模经济就是对交易费用的节约;(2)考虑分工和专业化发展的情形,规模经济其实就是分工和专业化经济,就是对生产费用的节约。考虑到企业的成本=生产性成本+非生产组织性成本=生产费用+交易费用,规模经济也就是对企业成本的节约。仅认识到这一层是不够的。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规模和经济两个概念其实是互动关系,因为节约交易费用的经济需要,出现了企业对市场的替代,企业是非个体的,即意味着规模生产,规模生产又促进了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费用,实现了经济。

二、规模经济与结构经济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经济学在讨论规模经济问题时,始终未明确指出什么是规模。他们明确指出规模变动是各种生产要素同比例的变动,却不明确规模的内涵让人十分困惑。他们似乎并没有考虑过此问题,便用跳跃性的思维把规模与产量一一对应起来,如图1的横轴Q本意是产出。“年产出多大的规模”已成行话,然而规模与产量是否存在一一对应,是否可以相互替代,令人十分怀疑。

事实上用产出Q来表示企业的规模,把企业规模和产出一一对应起来,是古典经济学把企业看作黑箱的延续,也正是因为把企业视作黑箱,不愿分析企业的内部构造,对规模经济的理论探讨就无法深入下去。对于企业规模的认识,绝大部分人都停留在似是而非的境地,西方经济学教材都找不到企业规模的定义。企业规模的内涵不是“企业的大小”这样简单的认识就能概括的。譬如说:工厂甲和工厂乙,工厂甲有4台A机器,4个工人,1个管理人员;而工厂乙有3台A机器,5个工人,2个管理人员。对工厂甲和工厂乙进行规模大小比较,我们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为了后面讨论的方便,这里对企业规模作如下定义:所谓企业规模是指企业内生产要素的集合,用S( F1 F2…Fn)表示,其中S表示企业规模,Fn表示第n种生产要素。显然企业规模是一个多元向量。在传统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中,是以全部的生产要素以相同的比例发生变化来定义规模变动,毫无疑问,这只是规模变动的一种特例。在解释规模经济时,却又要认为生产规模扩大会使企业能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机器设备等生产要素,企业内部的生产分工能够合理和专业化。这种解释与规模变动是各种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动的假设相矛盾。生产要素的内涵已发生变化,同比例变动还有何意义?生产分工合理和专业化反映了企业内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改变,企业内部结构都不相同,何来规模大小的比较呢?再回到企业规模是否会和产出一一对应的问题上,根据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当Fx≠n生产要素一定,Fn生产要素变化时产量Q曲线如图2。

图2产出规模曲线

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Fna、Fnb在Fx≠n一定的条件下,产量Qn 完全相同,也就是说不同的生产S完全有可能导致相同的产出,规模S与产量Q之间根本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但是当Fn≤Fno时,Fn与产量Q还是呈一一对应关系的,也只有在此条件下用产量Q来表示企业规模才有意义。

事实上传统经济学关于规模经济的解释还是给了我们深入认识规模经济的机会。规模变动是生产要素的同比例变动,规模的扩大带来新技术的使用和更合理的分工和专业化,这些都让我们思考到:规模经济的原因肯定与企业内部结构变化有关。所谓结构是指事物各个部分的配合、组织,反映了各部分间的相同关系。值得注意的是结构既有量的规定性,如生产要素间的比例关系,也有其质的规定性。把结构理解为各部分的质态组合更为重要,如分工和专业化就是对生产结构质的规定性,生产要素的同比例变动并不能保证生产结构质的不变。对于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导致的规模变动的情形,即Fx≠n一定,Fn变化导致的规模报酬的变化正是企业内生产结构变化的结果。而在同比例变动各种生产要素导致的规模变动的情形下,若企业内生产结构并无质的改变,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保持不变,如前面所提到的规模报酬不变的例子,规模变动对报酬将毫无影响;若企业内生产结构发生了改变,如重新进行了分工或专业化,则规模变动会导致报酬变动。产生经济或不经济的两种结果取决于分工或专业化是否合理或生产结构是否得到了优化,在全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水平恒定的情况下,规模经济的出现则是用企业结构组织生产对用市场结构组织生产的替代。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不难得出规模经济的本质其实是结构经济即结构优化而导致的经济。规模变动和经济节约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随着规模变动而带来的经济性或不经济仅是现象,规模变动必须通过结构变动才能产生经济作用。正是规模量的变化引起结构质的变化,结构质的变化产生了经济效应,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说规模经济是不准确的,结构经济才是其应有之义。但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我们在后面关于确定经济规模的讨论中仍将使用“规模”这个词,不过我们的讨论其实是在探索最佳的生产规模结构。细心的读者至此可能反问:只要生产规模结构一定,生产规模的大小对经济报酬并无影响。可是现实中,机器大生产的企业规模是大的经济效益好而小的差。事实上假如生产要素都是连续可分的话,生产规模结构一定,企业规模结构对经济报酬确实毫无影响,可是生产要素并不是可以任意取值的。比如厂房、机器,无论如何是不能让半个厂房、半台机器运作的,对于人力资源也一样,你不能只计算半个人。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制约了企业总规模的最小取值,即存在一个下限,达到结构最优的规模。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生产要素的非连续可分性,导致人们在规模和经济之间建立了牵强的联系。观察西方发达国家的机器大生产过程,表象上似乎是规模在起经济作用,其实不然,真正起作用的仍是结构,大机器生产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改善了生产结构,为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创造了条件。在现存的一些手工业中,生产要素的可分割性强,我们就可以明显地看到结构的作用,而很难看到规模效应了。

三、确定经济规模与结构

首先我们来看仅单个可变生产要素Fn变动时的规模变动效应。前面已经介绍存在Fn,当Fn≤Fno时,Fn可与产量Q意义对应,亦即S可以用产量Q来替代表示。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我们可得出如下图的成本-规模曲线:

图3不同结构的成本规模曲线

图3中选用的是具有典型意义U型成本曲线,其中MC为边际成本曲线,AC为平均成本曲线,P代表市场价格曲线,我们假定市场需求无限,或认为企业的产量在满足市场需求的份额中是微乎其微的,即市场价格几乎不受某个企业产量的影响。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当Q≤Q1时,Fn≤Fn1,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即单个生产Fn投入的增加,企业的平均成本逐步降低,收益递增;Q1点时,即平均成本最低点,企业的收益费用比=P-AC/AC时达到最大;超过Q1点后又呈下降趋势。

于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产生了:公司的最优规模究竟应定在哪一点呢?一般认为,公司为实现其利润最大化,公司规模会扩大到Q2点,此时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利润达到最大。然而Q2点是规模不经济的。从上面的分析已得知只有Q1点才是真正的规模经济点,此时才体现出经济一词的本质涵义,即“最少投入,最大产出”,从而实现资源节约。于是,这个问题又转化为公司究竟应追求利润最大化,还是应遵循利润率最大原则呢?我们坚持认为,后者会比前者更为优越。实现利润率最大才能真正地实现利润最大。理由是很明显的:在理想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可以自由转移(在此条件下,西方经济学认为完全经济利润为零,Q1 Q2两点重合)。一个公司其规模在达到规模经济点后,已实现利润率最大,如果还存在多余资本,完全可以将此资本投入到同行业中尚未达到规模经济的企业,或别的行业里去。这样,资本总量一定,而利润率最大,所获利润无疑最大。对规模经济的这点认识,不仅有助于微观的公司、企业实现利润最大,而且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虽快,而资源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低下的客观现状更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当企业的生产规模结构保持不变,即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一定时,规模收益不变,即规模扩大n倍,单位成本不变,产出也扩大n倍,此时规模与产出是一一对应关系。如图4中点A与B,直线AB、CD同特定结构下的成本规模曲线可表征规模收益不变。图中U形曲线是指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Fn,Fx≠n一定时平均成本曲线。规模经济的本质是确立了最佳的生产规模的结构,图中AB线单位成本费用最低,也就是最合理的生产结构,无论企业规模多大,产出的单位成本一定。CD线上的生产结构显然要次于AB线,但只要保持结构恒定,规模收益仍然不变。

图4相同结构的成本规模曲线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结构下的成本规模曲线完全有可能相同,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过程其实是结构优化的过程,即寻求最低的成本规模曲线。结构优化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结构优化是一种质变,其手段只能是创新,如技术创新、重构业务流程改善分工专业化水平、使用新型能源等,结构优化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是否降低了单位成本。

在企业结构一定的条件下,企业规模除受生产要素的不连续可分性限制外是否就没有约束呢?并非如此,企业的实际规模将受到来自市场的两个约束:

1. 市场交易费用约束

前面已经分析过,在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一定时,企业之所以替代市场,是因为企业的组织成本低于市场交易费用的缘故。如果企业的组织成本高于市场交易费用,则企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市场交易费用约束在这个意义上也可称为企业存在性约束。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市场交易费用(用市场组织生产的费用)会比企业组织成本增长缓慢[8],如下图:

图5组织成本规模曲线

当SCM,企业就会被市场替代。所以企业的实际规模将受SO限制。

2. 市场需求约束

前面的讨论都没有涉及市场需求对规模经济的影响。现实生活中,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产品量的丰富与质的提高,社会需求的品位也完成了由量到质的转变。传统的大规模生产同日益挑剔的社会需求产生了矛盾,商品生产者必须冷静地面对这一事实,因为在致命的飞跃中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生产者本身。商品生产逐渐向产品多样化、小批量化方向发展,我们在考虑规模经济的时候不得不正视需求问题。

图6反映了市场需求对规模经济的影响,曲线PC表示市场价格受产量的影响,AB则表示最优结构的成本规模曲线,而AC1、AC2则表示产品成本单受规模中的某个Fn的影响。

从图6中我们看到,A点的收益费用比率是高于B点的,对于厂方来说,生产规模应确定A还是B是很分明的。这就是说,我们得出了一个更不寻常的结论:在考虑市场需求的影响时,厂方应尽量选取最优结构下的最小规模。这样不仅可保持最高的利润率,而且受市场需求影响的风险大为减少。如果我们还因习惯认可规模经济这个概念(准确地说应是结构经济),那么,厂方在考虑实现规模经济的同时务必考虑需求对其影响。

图6需求约束下,最优规模的确定

图7知识经济条件下规模成本曲线

最后我们来简要探讨一下新经济条件下的规模经济问题。新经济对社会生活的冲击将是全方位的,许多概念、规律的内涵、外延都发生了变化。为了讨论的延续性,我们认定企业规模、结构及经济的含义都没有发生改变,但旧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新经济中失效。新经济区别于旧经济的一个最重要特征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讨论新经济条件下的规模经济问题就转化为探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下的成本-规模曲线,如图7。

AC是平均成本规模曲线,即对于企业规模S(F1…Fn…),Fx≠n一定,Fn扩大变化时呈边际收益递增,边际成本下降,AC、MC始终向右下方倾斜。图中清晰地告诉我们,规模越大越经济,即当Fn趋于∞ 时平均成本最低,但是企业的投资收益率受市场价格曲线影响较大。企业最适度的规模即投资收益率最大的规模为投资收益率=P-AC/AC。由于新经济条件企业本身的性质可能发生改变,如虚拟企业的出现,企业与市场的界限日益模糊。关于企业规模的市场交易费用约束还值得另辟专题探讨。

――――――――

参考文献:

[1]聂剑芳. 论当前国企改革的障碍与突破[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6).

[2]萨缪尔森,等. 经济学[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85.

[3]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4]盛洪. 分工与交易[M]. 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5]杨小凯. 专业化与经济组织[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6]汪丁丁. 自由人的自由联合[M]. 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

[7]张维迎.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 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5.

[8]迪屈奇. 交易成本经济学[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规模经济的本质范文第2篇

关键词:连锁经营;本质;优势

中图分类号:F76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j.ossn.1672-3309(x).2010.12.1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0)12-29-03

一、零售业连锁经营的成功案例

沃尔玛公司由美国零售业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经过40多年发展,沃尔玛公司已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商。目前,沃尔玛在全球开设了近6800家商场,员工总数达190多万人,分布在全球14个国家,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多达1.76亿人次。

沃尔玛1996年进入中国,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沃尔玛购物广场和山姆会员商店。经过10余年发展,沃尔玛已在全国46个城市开设了86家商场,在华总投资额达到17亿元人民币,创造了超过38000个就业机会。作为一个出色的企业公民,沃尔玛自进入中国开始就积极地开展社区服务和慈善公益活动,10年时间累计向各种慈善公益事业捐献了超过2600万元的物品和资金。

国美电器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成立于1987年1月1日,是一家以经营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为主的全国性连锁企业。国美电器集团在全国240多个城市拥有直营门店近千家,年销售能力达800亿元以上,2003年、2006年国美电器相继在香港、澳门开业,目前在两地已拥有15家门店,迈出了中国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国际化的第一步。2004年国美电器在香港成功上市。2007年1月,国美电器与中国第三大电器零售企业永乐电器合并,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连锁零售企业。

二、零售业的本质及特点

1、零售组织不是对市场的替代。笔者认为,市场产生也是根源于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个人的资源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生产全部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因此分工和专业化的产生成为必然,但从分工和专业化发展的历程来看,人的干预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专业化倾向,都在很大程度上将自己限制在一定的专业化领域范围内,所以就只能生产有限种类甚至是一种产品。当人们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这一有限的生产领域中时,必然会产生专业化经济的效果,这就意味生产出远远超出自己所需要的这一有限种类产品的数量,而人们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所以不得不用自己生产的剩余产品去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其他产品。从这个角度看,市场的产生、发展和繁荣同样根源于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因此,市场的本质也就是促使交易顺利完成,这一点恰恰就是零售业的本质所在。可见,零售业和市场之间不是相互替代而是相互促进的:市场越发达,也就意味着更频繁和更大规模的交易,也就越需要和依赖能够提高交易效率和节约交易次数的工具。因此零售业得以发展;反之,零售业越发达,也就意味着市场交易更加容易进行,因此市场也就越发达。再者,由于零售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企业实体出现在经济系统中,所以此时制造商与零售企业的交易仍是通过市场进行的。通过专业化的零售企业执行商品流通职能,制造商实际上是用与零售企业的少数几次市场交易替代了与消费者的无限多次的市场交易,从而实现了交易成本的节约。可见,流通企业是作为节约交易成本的工具而出现的,但交易成本的节约不是通过将交易内部化,而是更有效率的进行了这些交易(夏春玉、张闯,2004)。因此,零售企业创造了更加有效的市场制度,零售业是创造市场而不替代市场的中心。总之,诚如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所提到的,企业仅仅是指生产企业,它是躲避交易费用而替代市场的产物,流通企业则是提高交易效率而促进市场的工具。因此,在零售业连锁经营规模的扩大过程中,其组织管理费用不像生产企业那样难以控制,成功的连锁经营反而会利用统一管理的规模效应降低组织的平均管理费用。

2、零售企业的“类似性”生产特点。零售企业的交易专业化本质决定了其“类似性”特征。一个组织的能力可能依赖于某些具体技术,那些需要相同能力的活动,即“类似性活动”:当活动代表着一个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和孺要以某种方式协调时,即“互补性活动”。零售企业的“类似性”是针对生产企业而言的。生产企业的话动一般都具有互补性质,各个阶段或各道工序都有一定程度的技术独特性和信息私有性,且必须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协调。但零售企业销售业务是一种典型的“类似性活动”,商店内部各个柜台和服务区之间的活动,几乎没有任何先后的时序联系和技术联系(李陈华、文启湘,2004),而且一个商店与其他商店的活动也是类似的,无需协同互补。这导致了零售企业很低的不确定性,并进一步形成两种组织安排的可能:第一,因为“类似性活动”中便于采用统一标准,所以易于组织复制;第二,因为“类似性活动”的简单化和重复性,便于统一管理。零售业的“类似性”决定了其连锁经营的可行性。

3、零售业对信息技术的特殊依赖性。“交易”是一种无形的产品,生产“交易”这种无形产品的首要因素是信息,信息的收集离不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是决定零售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信息技术的投入成本是巨大的,必须实现信息技术的规模经济,因而需要面对尽可能多的消费者,进入尽可能多的细分市场。只有连锁经营能够做到这一点,因此只有连锁经营能够实现信息技术的规模经济。其实,连锁经营本身也是一个快捷、低成本的信息搜寻系统,分店与总部的直接联系以及EOS(电子订货系统)、POS(销售时点系统)等现代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的传输简单、正确、迅捷,这为连锁经营总部的决策提供了充足信息(郑文全,2002)。零售业对信息技术的特殊依赖性,决定了其复制粘贴(主要指连锁经营)的必要性。

三、连锁经营的理论支持

1、规模经济与连锁经营。传统规模经济理论通常适应于解释单店规模经济,但把所有连锁店铺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传统规模经济理论也可以部分解释连锁经营的规模经济。(1)信息技术规模经济。依据传统规模经济理论,规模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技术创新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大的规模经济。对于零售业的技术创新而言。那就是生产“交易”工具的创新,即能提高交易效率的信息技术的创新。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信息技术对零售业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规模效益,甚至可以说,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使零售业的规模向着无边界发展。沃尔玛正是依靠应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而称霸全球的。然而,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巨大的投入,考虑到消费的分散性趋势和原子化状态的消费者,想在一个店实

现信息技术的规模经济是不可能的,设想单就一家店铺或者某一区域的店铺而应用高端的信息技术(如发射一颗卫星),那显然是不经济的。为突破这一瓶颈,不得不摘跨区域、跨国家的连锁经营。如沃尔玛的商用卫星,能够为世界各地的分店提供快速有效的信息,其实就是实现信息技术规模经济的过程。(2)专业化协同规模经济。成功的连锁经营实现了有效分工,主要是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分工,各自在实现专业化经济的基础上,又自然而然的联合起来,发挥了协同效应,实现了整体上的规模经济。

2、次第理性(边际效应递增原理)与连锁经营。因为不同管理手段的内在矛盾,一个公司往往需要定期变换手段,或者说在不同时期轮流强调不同的管理手段,这是组织学中强调的“次第理性”原则。次第理性的背后是经济学的边际效应递增原理,这与微观经济学的边际效应递减原理恰恰相反。对于一个非常爱吃苹果的人来说,第2个苹果的效应往往就大于第1个苹果的效应:同理。零售业品牌的产生、发展以及成熟的过程,其本身就是边际效应递增过程。只要新增分店对已有分店的商誉不至于产生负外部性,品牌就会越做越大,消费者对品牌的依赖性就会越来越强。再者,在信息不对称的现实世界中,人们习惯于使用熟知的、可信赖的品牌,从而避免巨大的信息搜寻成本,零售企业的连锁系统的各个分店相互之间在品牌上存在很强的正外部性,能够强化人们对晶牌的认同,促进品脾的透力,因此连锁经营能够充分利用品牌的边际效应递增特性,

3、分工和专业化与连锁经营。在连锁之前,总部不仅要生产无形的产品,还要生产实体的产品,而连锁以后,人力资源能按其专业优势配置,一群拥有管理才能的企业家就聚集在总部。这样,总部就能专业于无形产品的生产。总部所生产的无形产品主要是指经营技术或者管理模式,而分部要运用总部提供的技术和模式进行生产,其表现为更强的创新能力和品牌渗透力。连锁经营实现了地区分工,使销售人员避免了重复学习的困难,能够专注于特定地区的市场,因此能够深入地对市场进行调查研究,进而准确把握市场的消费特点和趋势。连锁经营实现了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分工。从商流方面看,一个部门专业于商品采购。这个专业化的部门能够熟悉各种商品的货源,从而选择最好的供应商并与之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再者,集中采购增强了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降低了进货成本。从物流方面看,连锁企业往往具有专业化的物流机构,配备一批具有专门业务技能的人员和一套专业的、高效的商品储备设备,从而更容易实现物流的快速和及时效应。通过及时配送商品、及时采购补货,能够减少日常的周转库存,防止商品的积压或脱销,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物流费用,减少商品损失。在信息流方面,总部避免了信息收集的繁琐,能够专注于信息的汇总和分析,从而有效的研究和预测市场。

4、交易费用与连锁经营。零售组织同市场一样存在交易费用。连锁企业总部、配送中心和店铺一体化的企业组织结构,以及所实行的规模经营、统一管理制度,成功地把传统批发、零售企业之间不稳定的市场购销关系,转变为连锁公司总部、配送中心与分店之间长期稳定的配货送货(对直营店铺)和供货(对特许和自由加盟店铺)关系,这大大降低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和搜寻交易伙伴的费用。进而节约了原来因批零企业之间购销关系外部市场化而多发生的交易费用,为连锁公司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奠定了基础。达到规模经营水平的零售连锁企业,通常都拥有成百上千家店铺,而且实行统一采购。供货商与一家这样规模的连锁公司签订供货合同,等同于与相同类型的成百上千家单店企业签订了供货合同,这大大减少了双方交易的次数,进而为双方节约更多的交易费用。这种双的效果,必然会加强连锁企业和供货商之间的合作,促进连锁经营的发展。

5、信息经济与连锁经营。连锁企业在信息收集方面拥有巨大优势,主要体现在能够直接面对不同区域或不同国家的多样的、庞大的消费者群体。覆盖区域、全国乃至世界市场的众多店铺,几乎每时都在为连锁总部提供大量的、丰富的、可靠的市场信息,连锁总部对所有信息进行汇总,一方面,对市场进行研究和预测;另一方面,将顾客的需求信息反馈给生产厂家,或直接向其提出订货。这样。对连锁企业而言,因其掌握了买方市场条件下决定企业命运的信息,而飞跃性提升了其在市场中的地位,正如美国管理经济学家彼德,德鲁克的预言:“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经济权力正迅速从制造商向经销商和零售商转移。这种权力是信息带来的。”对于生产企业而言,这使预测性生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大大降低,并且很大程度上使得预测性生产转化为订购性生产。再者,连锁经营能够实现信息技术的规模经济。

6、简单化和数量化原理。简单是生命之源。简单是事物有序发展的必然条件,简单是企业扩张的基础,简单也是保证扩张成本低、防止扩张变异的运营原则。结构越简单,扩张成本和出错率也就越低,当企业资源的数量和种类都比较少时。种类比数量重要。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种类过多的负面效应会逐渐显现出来,此时,个体数量的重要性会明显大于资源的种类数量。因此。不要过分追求企业所控制资源的种类数量,而要重视资源个体数量和质量。零售业连锁经营通过6个统一,即统一商品采购、统一商品配送、统一管理制度、统一门店标识、统一商品价格和统一服务规范而实现简单化,在简单化的基础上,形成“标准店”样板,借助于品牌渗透力,通过“粘贴复制”,从而实现数量化。

三、启示

连锁经营是零售业做强做大的唯一出路,但这并不是简单的开分店就可以了。“成也连锁”是因为连锁是零售业成功的唯一出路:“败也连锁”不是因为连锁行不通,而是因为没有把握连锁的实质内容。

从连锁经营的优势来看:(1)连锁经营规模经济的实现过程并不是简单增设分店的过程,关键是实现信息技术的规模经济效应和专业化基础上协同效应。(2)连锁经营应注重品牌建设,以实现品牌的边际递增效应。(3)实现专业化经济是连锁经营的重要目标,分工是连锁经营的必要条件。(4)连锁经营存在替代市场的因素,正如生产企业替代市场节约交易费用一样,连锁经营一定程度上替代零售经营,从而节约了生产“交易”的费用。(5)连锁经营实现了信息大范围规模化收集。(6)连锁经营充分利用了零售业的类似性或简单化特征。

从零售业的本质来看:(Ⅱ)零售企业和生产企业有着本质区别,前者是促进市场的工具,伴随规模的扩大,能够降低平均组织管理费用;后者是市场的替代物,伴随规模的扩大,组织管理费用的提高是必然的。(2)连锁的目标是提高零售企业的特殊产品――交易――的生产规模和效率,脱离这个目标,连锁很容易变质而走向失败。(3)连锁不能破坏零售业的“类似性”特点,否则。连锁就变得不可行。(4)零售业对信息技术的特殊依赖性,决定了信息技术必须在连锁的经营中不断得到升级。因此,零售企业在进行连锁经营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自己是交易专业化生产者的本质特点,不要轻易的弱化。正是由于对这种经营思维的弱化,我国大多数零售类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分散,除批发、零售以外,还要经营房地产、酒店、餐饮娱乐、物业管理、广告等业务。这些业务之间本质上缺乏相关性。在这样的基础上。是不可能把连锁经营做好的,连锁经营做不好,也就意味着整个零售业务的失败。

参考文献:

[1]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2]李陈华、文启湘,流通企业的(规模)边界[J),财贸经济, 2004,(02),

[3]夏春玉、张闯,大型零售企业规模扩张的理论解 读――兼论流通企业的性质、规模与边界口],商业经 济与管理,2004,(11),

[4]郑文全,连锁经营的竞争力:经济学的分析m,财经问 题研究,2002,(08),

[5]Coase,R,H,the nature 0f the firmD),Economiea,1937,

(04),

[6]汪威毅,连锁商业的组织形式、分工与规模经济In,商 业研究,1999,(09),

[7]肖赞军、文启湘,流通企业规模、规模经济与核心竞争

力[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7,(04),

规模经济的本质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网络经济;竞争;垄断效应;产业组织

[中图分类号] F0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2-0139-02

[作者简介] 刘嘉俊,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济理论、计算机应用。

(江西 南昌 330038)

20世纪90年代,网络经济的出现,使市场结构又呈现出新的特征,传统经济理论的基本假定和前提条件都受到了实践的冲击。传统的经济模式推崇竞争,反对垄断,强调任何市场势力都是对市场效率的偏离。从经济学发展主线可以看出,从过分推崇竞争到逐渐认识垄断,是经济理论逐渐现实化的一种表现。从市场结构的演变看,垄断市场结构的形成是市场结构长期演化的结果,也是市场结构效率提高的内在要求。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基于对垄断效应的再认识,笔者认为我国产业的目标模式应该是建立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形成以垄断为主体的市场结构。

一、网络经济中的垄断效应分析

垄断一直是产业组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网络经济下的垄断无论在成因、特征还是效应方面都明显区别于传统经济下的垄断。因此,剖析网络经济下的垄断不仅有助于认识网络经济的本质,而且有助于理解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的运行规则和市场结构。

(一)网络经济中形成了“赢者通吃”特有的垄断形式。拥有技术竞争优势的企业,由于正反馈机制的调节作用,占有“赢者通吃”的市场,而劣势企业很快失去市场份额。这种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技术竞争效果,增强了网络经济中企业的市场垄断效应。在传统产业里,传统产品可以由不同层面的技术来生产,从而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而对于信息产品来说,更先进的技术总能以更低的价格很快占领市场,落后技术很快被淘汰。信息技术的市场不相容性决定谁掌握了为市场所接受的先进技术,谁就占据了市场垄断地位。再者,信息产品标准化的要求只能容忍一种技术的存在。这就更有利于先期进入或占有技术优势的强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他后来进入者的竞争难度,从而强化了“赢者通吃”的垄断优势。

(二)网络经济的系统性和互补性,强化了网络经济的外部性。在网络经济中,存在着信息网络扩张效应的梅特卡夫法则,即使用某一产品或服务的用户人数越多,消费者从中得到的价值越大。按照此法则,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的平方。这说明网络效益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呈指数增长。网络的价值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规模,更取决于网络用户,这就形成了网络的外部性特征。在网络外部性作用下,信息产品一旦拥有了足够大的顾客基础,市场就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了。当然,在未达到消费者的临界容量之前,产品定价往往高于边际成本。这种需求方的规模经济不同于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实现成本下降意义上的规模经济,它具有通过大量的消费和使用才能构成规模化的特征,有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规模经济。

(三)网络经济的边际成本递减与边际收益递增强化了规模经济性。传统经济是由物质变量决定的,由于物质禀赋是稀缺的,并具有不可重复使用的性质,所以成本约束使规模经济的有效范围受到限制,即合理的经济规模是有限的,超过这一限度,成本约束就会使得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递减出现停滞。在网络经济下,企业生产的主要是信息技术产品,这类产品普遍具有共享性、外溢性、扩散性的特征,这就使得信息技术存在特殊的成本结构。它们大多数在前期研究中需要大量的开发投人,意味着生产第一件产品的成本非常高昂,而再生产成本即复制成本很低。且信息产品不存在资源稀缺性的约束,这就使得信息产品的平均成本递减,甚至趋于零。规模经济的区间趋向于无穷大,从而使其边际收益处于递增区域。

(四)网络经济下的垄断结构更有利于技术创新。网络经济下,企业用不断创新追求一定时期的经营垄断。企业把新思想、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去占领和扩大市场,最终达到攫取垄断利润的目的。但继起的创新又使持久的垄断永不可能出现。创新对垄断的这种正反作用,使得创新的频率不断加快,新的市场规模和市场容量不断出现。所以在网络经济中,企业即使处于垄断地位,也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创造性地毁灭自己,否则就会遭到被别人创造性毁灭的命运。一般说来,在技术创新频率较高的情况下,技术创新越是集中在少数企业甚至个别企业身上,就越形成垄断,少数企业或个别企业就越容易长期占据垄断地位。反之,技术创新越呈发散型,处于垄断地位上的企业更换频率就越快。垄断与竞争在网络经济中的结合,就形成了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垄断市场结构。

(五)垄断结构更易实现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根据经济学理论,只要企业运营形成固定成本或沉淀成本,生产活动就具备“不可任意分割”和“附加利益效应”等特征,生产要素在合理匹配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协同作用,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决定着企业生产的“最佳规模”范围,固定成本越大,企业规模经济范围越广。夏基和鲍摩尔等提出的成本函数的部分可加性概念使超出仅用规模经济理论所能够解释的厂商规模得到了更加合理的解释,为不完全竞争均衡市场的效率增进功能提供了扩展的理论诠释。因此,真实经济世界中的行业集中度提高是规模经济规律和成本函数的部分可加性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资源配置效率的体现,绩效决定着市场结构,而不是相反。网络经济的主要资源是信息,信息产业的特点是早期投人即固定成本或沉淀成本巨大,而信息制造、使用和销售具有可重复性,信息的复制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且能重复销售和重复使用,也就是说信息产品的平均成本递减,且规模经济的区间不受物质元素的限制趋向于无穷大,这就使得网络经济下,垄断市场更易实现规模经济。同时信息技术之间的相容性,在同一种技术平台上,可以开发数种信息产品,这就使得网络经济下更易实现范围经济。

(六)垄断市场结构可以避免社会福利损失。传统产业组织认为,任何垄断市场结构,都将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其评判标准是“剩余”,包括“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达到最大化。依据威廉姆森的模型,垄断一方面会带来经济效益,由于存在规模经济,企业通过兼并等行为会造成边际成本下降,这种成本节省应带来效率的增长,对消费者有利,而垄断的代价是企业垄断力量的增强,对消费者不利。垄断的总效应就是这两种方向相反的效果的总和,是否对消费者有利要视情况而定。在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竞争已不主要表现在价格竞争,所以价格垄断对市场的影响已不重要了。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是需求创造,它受制于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只有不断创造出适合市场需求导向的新产品,才能刺激消费者的潜在消费欲望,增加需求量。而这种创造,需要的是敏锐的洞察力,不断的创新力,只有适应市场需求,才能形成经济垄断力量。这种经济垄断是凭借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所形成的,是在满足消费者潜在欲望即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实现的,它本身意味着市场的高效率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垄断不仅没有造成消费者利益的损失,反而大大增加了消费者剩余。如前所述,在网络经济时代,价格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价值判断,价格持续走低是一个必然趋势。经济权利已经逐渐由生产者转向了消费者,垄断企业必须实施“客户导向”战略,在质量、品牌、服务等方面迎合客户的需求。总之,客户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消费者的确立,垄断完全有可能降低总福利损失而加大规模经济的优势,从而减少传统意义上垄断的弊病。

二、网络经济中的垄断效应对调整产业组织政策的启示

总体来说,在经济网络化时代,垄断具备了不同于传统经济时代的一系列新的特征,垄断推动而不是阻碍技术进步,促进而不是排斥竞争,提高而不是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垄断结构并不必然导致垄断行为。所以,当前,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垄断。对垄断的认识应回到特纳的观点:“实际上,就起源和运动来讲,垄断与竞争一样,原来就属于市场经济范畴,二者如同哲学上所讲的静止和运动的关系,垄断只是绝对运动的竞争中的一个个相对静止点,不含垄断因素的竞争和不带竞争因素的垄断从来就是不存在的。”市场结构本身就是一个竞争的、动态变化的过程,竞争的作用必然导致市场结构转向垄断。

在正确认识的前提下,就必须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适时调整我国的产业组织政策。当前,我国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关键首先是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在网络经济时代,只有大型企业集团才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我国目前的主要问题不是垄断过度,而是集中度过低,规模过小的问题。我国产业组织政策应侧重于支持企业间的兼并、联合、重组,鼓励企业在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的垄断性竞争。其次,在网络经济时代要注重企业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协调。一方面,为了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我国企业应苦练内功,积极参与国际范围的竞争;另一方面,更应该注重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我国企业必须积极切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实现广泛的产业分工协作。

参考文献:

[1]苗小玲.对网络经济下垄断的解析[J].经济师,2002,(10).

[2]冯丽,李海舰.从竞争范式到垄断范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3,(9).

规模经济的本质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经济速度经济规模经济

“速度经济”一词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提出,它的意思是“因迅速满足客户需求而带来超额利润的经济”。全球最大的网络数据传输公司——思科系统公司总裁约翰·坎博斯说,在新经济中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这就是说:企业的发展速度将代替企业的规模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因为反映最快的企业总是能够占据最佳位置,从而能够最先获得市场。所以速度将代替规模而成为新经济自然淘汰的方式已成为必然。

一、传统“规模经济”之路将越走越窄

1.“反垄断法”的存在使企业将走向规模经济的误区。

西方“工业革命”之后的19世纪末,“新古典学振”和“剑桥学派”的创始人、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名著《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一个哥德巴赫猜想”式的命题:社会经济发展可能要长期面临规模效益和竞争效益的两难选择。马歇尔提出:高效大型机器设备的广泛应用必然导致规模扩大,而规模扩大可以带来单位产品的成本大幅度降低。用经济学的语言说,就是可以为生产者带来单纯要素追加以外的收益,这就是所谓的“规模经济”。但规模经济造就的生产集中又极易造成垄断,垄断又会使经济丧失活力。他认为:规模经济和垄断难以分割,社会要取得规模效益,就得失去竞争效益;要取得竞争效益,就得牺牲规模效益。但是,基于这种两难选择的情况下,西方国家还是更偏向于竞争效益。正如美国联邦司法部长雷诺所指出的“联邦司法部有责任为美国的企业制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保证消费者选择的权力。我们要的是竞争而不是超大规模的企业”。正因如此,才出现美国历史上利用《谢尔曼法》和《克莱顿法》棒打标准石油公司、分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以及目前的刀砍微软”。因此,如果企业一直沿着“规模经济”的路走下去,不免是个误区。

2.全球市场由于空间距离大,使’规模经济”实现难度加大

规模经济的形成是同一类型产品在同一地区通过大规模的经营而产生的,但是,由同一类型产品在不同地区组成统一管理下的企业,是否产生规模经济效益,这就不一定,因为规模经济一般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采购的规模经济。固一次大批量采购而引起采购成本的下降。比如价格的数量折扣,谈判和签订合同的时间节约。但是,如果企业采用垒球化经营,每个子公司分布在全球上相距遥远的各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如果由母公司实行全球统一采购,再把其分配到各地的子公司,这将会造成极大的运输成本,尤其是原材料体积大而重的产品,这种运输成本反过来把上述的成本节约进行了抵消这也是跨国公司为什么大多数情况下实行本地经营、地方采购为主的原因(2)生产的规模经济就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分摊到单个产品上的厂房设备、经营管理等固定成本就会减少而现在大多数跨国公司生产都采用本地化政策,实行分地生产,生产的规模经济很难取得(3)储藏的规模经济即由于投入品采购后,产品出售前的集中存放固存放数量的增加而使单位储藏成本减少,这种规模经济也会固异地生产而使其无法实现以上面的情况看,对于一个面向全球实行跨国化经营的企业来说,因为全球市场空间距离相距遥远和本地化经营的要求,使规模经济之路很难走得通。

3.产品个性化的需求和产品寿命周期的日益缩短.使“规模经济”逐渐失去其存在的基础

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个比较明显的消费趋向就是追求产品的个性化。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文化、教育、宗教、审美习惯、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不尽相同,使标准化这个规模经济的基础不复存在。同时,从企业角度看,产品的寿命周期日益缩短,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使企业只有采取小批量、快生产的方式才能生存。在日本电子行业,每隔30分钟就有一个新产品出现,在瑞士的钟表行业,每隔2O天就有一个新产品出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产品寿命周期变短的趋势还会加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怎么能通过大规模生产经营来实现规模经济呢?

4.规模经济”实现的时滞使规模效益受到稀释

企业的生产规模是由其市场规模决定的,没有市场规模的扩大,生产规模的扩大必须造成产品过剩。而市场规模的扩大往往不象生产规模扩大那样,这个月我引进生产线买进原材料.下个月就有可能上规模市场规模的扩大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的,至少要以年计算一般来说,一项新产品的市场寿命会经过介绍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在新产品介绍期企业往往高收入和性格较为开放的消费者作为目标市场,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企业在此阶段可采用高价策略以获取大量的超额利润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市场规模可能不断增加,但是,由于竞争者也日益增多,产品的价格也就会不断下降,利润空间也不断受到“蒸发”。虽然企业的生产规模因市场规模的扩大而扩大,但留给企业的利润空间已被“压扁”。这样“规模经济”所实现的规模效益就受到时间的稀释如果企业想重新获得超额利润的话,只有采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取得垄断地位采用垄断高价。这样.企业叉步入了“规模经济”的误区,受到政府“反垄断法”的打压。

二、速度经济”的路将越走越光明

1.时间在现代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速度经济”发展价值的根本所在。

时间的有限性正是这个世界为什么存在“价值”概念的根源。价值的本质是时间的有限性,按照经济学的说法,是作为一种最根本资源的时间的稀缺性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就把时间作为价值的度量。如果想办法替顾客节省时问,“速度”便成为一个竞争力工具。换而言之,顾客会对重视他们时问的企业心生感激,并愿意为之付出更高的价格。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副总裁伊斯凡是所谓“时间本位策略”的支持者。他说:“总有一天速度必将超过成本或品质,成为涵盖全体的首要经营目标。

2.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使“速度经济”成为企业赚取“超额利润的主要手段。

规模经济是通过经营成本的节省而获得的。对于消费需求变化快、时尚化和个性化特征的产品,则是创新的速度创造价值。因此,时间和适时在其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企业进入速度稍慢,就有可能面对一个步入衰退期的不断萎缩的低利润市场。正如《兵经百篇·速》中所讲:视而不见,人将先发。发而不敏,人将行发。难得者时,易失者机。迅尔行之,速哉”。这说明时间、速度的重要意义。比如我国目前竞争激烈的彩电行业,洋彩电虽然市场份额不占优势,但它的新品迭出,即它们已进入一个“速度利润时代”。别人没有的它们有,“舍我其谁”,赚取的是超额垄断利润。一年前,索尼,东芝的纯平电视登陆中国,当时的价格都在万元以上,几个月后等我国彩电企业跟进时,已吃饱喝足的洋电视迅速放水,价格打到5000—6000元,国内彩电企业的获利空问被压扁。等国内企业再一窝蜂进入争抢这桶清汤寡水时,洋彩电已整体战略性撤出,转而推出背投、等离子彩电和壁挂式高清晰度彩电,攀上新的市场制高点。洋彩电的制胜之道说明,以规模降低成本获得的利润是有限的,但通过自主创新以速度获得的垄断利润是巨大的彩电行业的前景应是看好的,但行业前景不等于每个企业的前景,企业制胜之道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抢占先机。未来的商战是速度利润战胜规模利润的时代,速度利润的获得主要靠企业快速的自主创新能力。

3.网络和科技的发展使“速度经济”如虎添翼。

规模经济的本质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规模经济; 研究;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3-0123-02

江南某地两个原国家级重点中专合并组建了高职院校后不仅优化了专业合理布局和资源配置,提高了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而且对盘活学校资金资产,降低办学成本,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总体上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合并效应,并走出了一条规模、内涵共同发展之路。

一、高校规模经济的形成机理

设定高校的教育资源投入,以单位人才成本计算,产出则以学生(在学或毕业)人数计算。学生人数增加的比例大于单位学生成本增加的比例,便是教育规模经济;如果人数增加的比例小于单位学生成本增加的比例,便是教育规模不经济。

如图所示,Y轴代表成本;X轴代表学生人数;MC代表边际成本曲线;AC代表平均经常成本曲线。教育规模经济应指单位平均成本因学生人数增加而下降的情况。反之,单位平均成本因学生人数增加而上升的情况则称之为教育规模不经济。

规模经济理论对高校办学的启迪表现在:第一,在师资等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扩大在校生规模,将提高师生比率,降低学生平均培养费用;第二,架构学科专业平台,拓展相近专业,提高专业集中度,平衡专业课与基础课教师的工作量,以利教师资源共享;第三,文理交融、多学科渗透,对高校的科研实力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将带来潜在的效益。第四,规模扩大带来的好处是有条件的,扩大规模的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规模与内涵的矛盾。

二、某高职院校的规模经济效应评判

Brinkman和Lesilie(1986)所做的综述被认为是一项很全面的总结。在研究整理四十篇以上美国高等教育规模经济现象的相关研究后发现,规模经济普遍存在于各种类型的大学。对于二年制的学院(相当于我国的高职院校)而言,当增加学生人数的三到四倍时,平均学生单位成本可以降低约25%;而四年制的本科则可以降低约22%。他们还认为通常原来学生规模较小的学校当学生人数增加时会显著降低单位成本。

我们在拥有2000-2003年原两所国家级中专校和2005-2008年合并后的高职院校会计数据及学生数据的基础上,对合并、转型前后的生均教育培养成本进行了核算,具体结果如下。

备注:2004年为两中专校合并、转型为高职院校的过渡期,故未考虑该年度的情况。

由上面两张表,结论显而易见:合并前的两所中专校在2001-2003年(除个别数据)均出现了生均教育培养成本下降的趋势;而合并后高职院校在2005-2008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呈现先递增后递减趋势。特别是07年生均成本大幅下降,这表明学校的扩招的确存在规模经济效应,主要原因在于:

(一)集聚资金效应

规模扩大有助于提高有限资金的集中使用度,缓解经费不足的矛盾。有利于提高科研能力的集中度,增加有限的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通过扩招,学校节约了交易费用,只要节约的交易费用大于增加的组织管理费用,扩招就具有规模经济。

(二)范围经济效应

原来两所中专学校合并建院之后,在一定范围内,学校规模以及学校内部系和专业的扩大,有助于带来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的节约。合并建院之后,行政工作人员已在原有基础上减少。这样,学校节省了大笔的人头费和消耗性开支,增加了办学收入。同时,有利于提高师生比例,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质量。

(三)有利于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物力资源主要是指校舍和图书、仪器设备。扩招后带来了生均固定成本的节约。合并建院后有利于减少资源配置浪费。同时,打破了条块分割和文理分家,扩大了学校的内在规模,改变了“小而全”的局面;发展了学科交叉,促进了“工商融合”、拓宽了专业口径,减少了重复设置,这就等于自然而然地节省了不必要的开支,减少了不必要的消耗和浪费,提高了高校人力、财力、物力的集中利用率和资金集中使用度,这样既可做到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保证重点投入,提高投资效益,又可缓解因高校数量太多,条块太多分配不匀的矛盾。有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高质量人才,更好地适应现代市场的需要。

但是数据表明,06和08两个年度,该校生均成本有小幅上升,经过分析得出:学校升格、培养对象转型是06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激增的主要原因。因为原先的两所中专校都是国家重点中专,教学设施、师资队伍等各方面对于培养中专生而言均已达标,很少有大规模投入。所以从2001年到2003年,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出现了生均成本下降的趋势,产生了规模经济。2003年升格建院后,原有的校舍、硬件、软件都已无法满足培养大专生的要求,特别是加大了对新校区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多方面的投入,从而导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激增。而从08年的数值上来看是不是就意味着存在规模不经济现象,还值得进一步研究。但是至少从目前有限的数据和当前学校实际情况来看,还不能支持上述结论。但是,相关的研究对我们思考下一步学校发展策略也许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三、高职院校效益的实现策略和本研究的反思

(一)应处理好规模与内涵、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

用学生平均成本作为反映一所院校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指标,用每所学校的在校生人数作为衡量每所学校规模的指标,那么当规模增大时,学生平均成本降低,即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提高。但这一过程并不是永无止境的,一旦学校达到一定规模后,学生平均成本,即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的变化将随着规模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不同的学校在学生平均成本相同的情况下,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其质量并不完全相同。即使是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的时期,由于师资力量、教学实验手段等的差异,其教育质量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合并规模扩大,对资源进行了充分利用,高校的生均成本降低了。但如何保持高等教育的质量,或者应该追求什么样的高等教育质量的矛盾就暴露出来了。不同的学校在学生平均成本相同的情况下,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其质量是不同的;或者,不同学校的学生平均成本不同,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质量是不同的。学生平均成本越高,培养出的毕业生质量越高。因为,优秀的师资力量、良好的管理和后勤服务、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手段、充足的教室和实验室以及适宜的生活条件都是与学校的教育质量联系在一起的,是教育质量的保证,可这些因素又是与学生平均经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如优秀的师资往往可以从学校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上体现出来。具有高职称的教师相对多,该校的师资力量一般就被认为相对强。而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高职称的人员具有的高工资将增加该校的人员性开支,从而使得学生平均成本上升。又比如,先进教学设备必然要求有充分的教学设备费和基建费,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教学设备费的增加将导致学校非人员性开支的增大,从而使学生平均成本上升。因此当我们仅仅以在校生数代表学校规模和以学生平均成本代表教育经费使用效率来谈论规模效益时,所得出的结论是有局限性的。我们将试图在考虑质量因素作用的条件下,检验规模效益现象是否依然存在,以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深化。

(二)应避免“大组织病”

应该深刻认识到,学校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内部效率的提高。影响内部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关规模效益的研究表明,如果一所学校达到了一定规模,但其内部结构并不合理,比如拥有很多规模过小的专业或规模过小的系,那么其内部效率仍不可能达到较高的水平。

(三)研究假设的局限性

规模经济理论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之上的。高校规模经济问题无论在理论假设上还是在实证研究上都依然是不完善的。企业追求的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但职业院校的最大化追求不仅仅在于其经济效益,所以其行为也不仅仅是成本最小化的问题。一流高校把培养最优秀的学生作为学校发展的最大效益,尽管要付出很大的经济成本。

今后对规模效益的研究应该关注学校内部更加微观的层次,既应该从定量的层次分析,也应该从定性的层次分析规模的变化对学校办学的方方面面产生的影响。从理论上,要加强对规模变化的内涵的分析;加强对规模收益的组织方面和技术方面的综合影响分析;加强对高校规模收益形成机制的深入的探讨。在实证研究方面,除从结果的角度开展新时期高校规模效益现象的调查分析外,还应该加强对规模经济实现机理的过程的分析,深化规模对其他投入要素影响的分析。这些是今后研究教育规模效益问题时需要关注的方面。

参考文献:

[1]曹利群.高等院校规模经济初探[J].教育与经济,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