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移动支付的意义

移动支付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移动支付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移动支付的意义

移动支付的意义范文第1篇

Abstract: Based on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 and investigations from users' usage experience , the paper probes into users' adoption intentions of mobile payment and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consumers' usage intentions. Finally,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usage intention, the paper puts forth several proposals for promoting and spreading mobile payment business.

关键词: 移动支付;科技接受模型;信任;感知风险;网络外部性

Key words: mobile payment;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rust;perceived risk;network externality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1-0206-02

0引言

移动支付由于其独特的支付方式,将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如何加快移动支付业务的普及和应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TAM模型对移动支付用户使用意向进行研究,尝试找出影响移动支付用户使用意向的关键因素。

1文献回顾

Davis以TRA为理论基础,提出了适用于研究信息技术采纳的科技接受模型(TAM)[1]。在技术接受的许多研究中,态度与行为意向具有一致性,态度显著影响用户行为意向。杨霖华和邵兵家在研究个人网上银行使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首次将感知风险、信任、计算机自我效能、结构保证同时引入TAM[2]。SY Hung等人认为已经存在大量理论文献证明网络外部性是影响网络接受的一个决定因素[3]。邓朝华、鲁耀斌和张金隆在短信服务使用行为研究模型中提出使用费用也是影响短信业务推广的重要因素[4]。

2研究模型和研究假设

2.1 研究模型本文以Davis提出的科技接受模型为基础,并将网络外部性理论作为本研究模型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加入使用成本、信任、感知风险三个变量,结合移动支付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特征,在总结其他学者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图1所示的概念模型。

2.2 变量的定义各变量的定义如表1所示。

2.3 研究假设基于上述模型和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用户对移动支付的感知风险与其对移动支付的使用意向呈负相关。

H2:用户对移动支付的感知有用与其对移动支付的使用意向呈正相关。

H3:用户对移动支付感知易用与其对移动支付的使用意向呈正相关。

H4:网络外部性与用户对移动支付的感知易用性呈正相关。

H5:网络外部性与用户对移动支付的感知有用性呈正相关。

H6:移动支付的使用成本与用户对移动支付的使用意向呈负相关。

H7:用户对电子渠道的信任与其对移动支付的使用意向呈正相关。

2.4 变量的测量

2.4.1 量表设计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了各变量的量表,如表2所示。

2.4.2 问卷设计、发放和回收

2.4.2.1 问卷初测在问卷初稿设计好之后,先请专业人士提出了修改意见,修正了诸如问项语意表述,页面设计等问题。在2010年1月初,发放10份问卷进行了小规模的问卷初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和完善形成了共35个问项的正式问卷。

2.4.2.2 问卷发放和回收在一移动营业厅随机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1份,问卷回收率为95.5%;由于部分样本数据填写不完整而无效,最终有效回收问卷为178份,有效回收率为89%.

3实证分析

3.1 信度和效度分析

3.1.1 效度分析问卷数据的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的观测值为6313.688,相应的p值接近0。同时,KMO值为0.842,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对35个问项进行因子分析获得7个因子,与研究模型提出的变量个数相同,而且相应的子变量没有差异,这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3.1.2 信度分析 对问卷数据进行Cronbach’s Alpha信度检验,得到其值均大于0.7,表明本文所采用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3.2 模型验证本文选取的路径分析法为多元回归分析。

根据本文提出的模型,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信任、感知风险、成本影响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意向。将五个变量作为自变量,使用意向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成本变量及信任变量的系数未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因此剔除成本变量及信任变量,构造新模型1再次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

从表3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VIF低于10,表明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强的共线性。回归方程整体的F值为10.558(p

使用意向=2.451-0.151*感知风险+0.247*感知易用性+0.279*感知有用性

同样方法,针对感知风险和感知易用性得到如下归回方程,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感知有用性=1.596+0.370*网络外部性+0.154*感知易用性

感知易用性=2.986+0.187*网络外部性

综合以上分析,各研究假设的验证结果如表4。

4结论与启示

研究表明,网络外部性和感知风险是影响移动支付用户使用意向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适当的营销策略,促成正向的网络外部性,降低感知风险将有助于用户形成积极的使用意向。

参考文献:

[1]Fred D. Davis, Richard P. Bagozzi, Paul R. Warshaw.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 Management Science, 1989, 35(8):982-1003

[2]杨霖华.个人网上银行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7,27(5):141-143.

移动支付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共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移动商务;系统分析

中图分类号:TP 202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交通一卡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的便捷支付工具,是营造优质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提升公共交通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重要举措,对方便市民的日常出行,U充运载工具的服务效能,提高行业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缓解交通拥堵,建设和谐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智能卡本身的研发、生产和应用能够直接扩大就业、拉动内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国研网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整个城市交通卡的年市场容量预计为50亿元,未来三到五年,每年至少需要3亿张以上城市交通卡被售出。

除了城市交通一卡通卡本身的市场规模外,城市交通一卡通卡的广泛应用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并能够带来可观的就业规模。同时也可以培育出一个城市通卡产业,包括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仿制、芯片封装、读写模块的设计制造、相关读写设备与系统等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本项目旨在研究新型的移动支付手段在区域性城市一卡通系统中的使用的可行性以及实现方案,深入研究各种需要整合的历史遗留系统,根据现行系统的软、硬件状况,从技术上探讨一个整体框架,使乘客通过各种手机移动支付手段,能够乘坐公交、地铁、出租等交通工具,并进一步探讨使用手机进行小额消费支付的架构设计和实现方式,将手机支付用在高速公路休息区购物、景区门票、商场购物、自动售货机、便利店、超市等场景。

1 基于安卓HCE架构的手机支付模式

Android4.4版本后引入了HCE(Host Card Emulation)模式的卡片仿真,不需要SE参与,CPU直接应答终端的指令。

HCE提供了如下能力使得厂家能够通过移动设备提供卡片功能:

・更简便的支付方案;

・闭环的非接触支付方案;

・实时的支付卡分发;

・更具有战略意义的是,不必改变终端软件即可实现便利的部署。

采用HCE模式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

・不依赖于手机运营商;

・完全自主实现,创新性的实现方案

缺点:

・安全性实现需要保证,如Token的使用、密钥的存储;

・成功案例少(2015年5月5日,工商银行宣布与银联、VISA合作推出云支付信用卡产品),实现风险大;

主要描述如下:

1、持卡人在注册应用时设置一用于持卡人身份的PIN码,持卡人可通过手机客户端对此PIN码进行修改;

2、HCE上存储黔通智联下发的Token(见4.3.2.2.2)及其对应的应用数据,此数据使用后台保存的PIN码进行加密;

3、Token的时效性可设置,建议为1天;

4、HCE中保存的是经过PIN码加密后的Token及其对应的应用数据;

5、在进行消费交易时,需要持卡人在手机上键入PIN码(PIN码保存在内存中);

6、手机上的APP配合HCE应用对,保存在手机上的Token及其对应的应用数据进行解密后进行交易;

7、可提供将PIN码保存在手机中的选项,方便持卡人的交易。

1.1 标记化(TOKENIZATION)

EMVCo于2014年3月了支付标记(Payment Tokenization)框架,旨在通过制定全球通用的标准推动支付标记的应用和推广。采用传统的加密形式来实现数据保护有两个潜在弱点:加密结果的可逆性和密钥管理的复杂性。

与加密方案有所不同,标记化是用数据替代的形式实现敏感信息的保护,不仅攻击者不能通过可逆的方法来获取原始数据,而且替代值的格式和结构可以同原有的数据完全一样,以减少对业务和应用产生影响。

方案中加以的TOKEN就是指数据替代的形式保护黔通智联卡内的敏感数据,如卡号、有效期、密钥等值。

1.2 和账户同步机制

手机黔通公交卡和实体卡不同,包括:

1.2.1电子钱包和账户余额同步

手机黔通公交卡内电子钱包与汇联通在线账户内的余额同步,联机(是指手机与后台账户之间通信正常)时电子钱包余额与账户余额同步;脱机(是指手机与后台账户之间无法通信)下,手机黔通公交卡采用记账模式,但设置“脱机消费限额和次数”,在限额范围内,手机黔通公交卡采用记账模式支付;超过限额部分,需要手机联机同步(如手机上网时Android后台程序自动同步、或手机无法上网时在空中充值、客服中心等场所联机处理)。

1.2.2.终端上手机黔通公交卡与实体卡一致

对终端而言,手机黔通公交卡与实体卡相同,支持交通运输部《城市公共交通IC卡卡片技术规范》的卡片规范,支持规范中的指令和流程。

1.3 电子钱包与后台账户同步机制

电子钱包与后台账户保持一致,需要同步机制确保电子钱包的数据与后台账户保持一致。同步方式有三种:手机发起同步;终端发起同步;系统发起同步。

1.3.1.手机发起同步

手机发起同步是指手机黔通公交卡刷卡支付后,手机端将最新的交易通知到后台,由后台对账户的余额等信息进行更新。

手机黔通公交卡在每次支付后,后台的服务将交易明细同步到后台,同时同步账户余额与电子钱包余额。

1.3.2.终端发起同步

终端发起同步是指手机黔通公交卡刷卡支付后,终端将最新的交易记录通知到后台(例如手机不能上网,或手机发起同步不成功),由后台对账户的余额等信息进行更新。

终端发起同步时,手机参与到支付过程,因此也无需系统再次将账户的余额同步到手机端。

所有实体卡电子钱包的余额更新均采用终端发起同步。

1.3.3.系统发起同步

后台账户的支付方式除了手机黔通公交卡外,还支持其他方式的在线支付方式(例如通过网页支付等),这种情况下需要系统发起同步,以通知手机黔通公交卡后台账户余额发生变化。

1.4 脱机使用场景

脱机使用场景是指手机和终端同时处于脱机状态――手机无法联机到后台,终端也无法联机到后台。例如,脱机的手机黔通公交卡在公交POS机上使用。

由于不同同步机制造成的账户数据不同步(例如客户使用在线账户通过网页支付,余额发生变化,但同步到手机失败,这时手机上的余额与后台的余额不一致),这种情况下手机的余额与后台账户余额的数据可能有较大出入,有恶意透支的风险。因此,手机脱机使用时,设置“脱机消费限额”――脱机情况手机支付的最大限额,以降低资金风险。

例如,设置“脱机消费限额”为100.

如果手机一直脱机,最大消费金额为100;

如果手机脱机消费的余额还剩下20,手机联机并且数据同步成功后,“脱机消费限额”重新设置为100;

手机脱机消费余额为0后,联机同步(手机自身、客服中心等)成功后,“脱机消费限额”重新设置为100。

对于部分实名制并且绑定了信用卡的高端客户,可以考虑授权一定程度的额度进行交易。在规范的框架内可以使用“小额复合消费的透支限额”或者“脱机借贷记流程中的累计脱机交易金额上限”进行实现。

对于上述两种方式中任何一种的实现都需要POS流程进行单独的修改。

1.5 联机使用场景

联机使用场景是指手机联机或终端处于联机。

在联机模式下,手机和终端需要将手机黔通公交卡在脱机模式下的消费明细同步到后台,并且同步账户余额与手机电子钱包的余额。同步发起可由手机或终端之一或同步发起。

2 基于蓝牙卡的手机支付模式

2.1 苹果蓝牙卡

现在市场上的主流机型主要为苹果和安卓两大阵营。

苹果对于支付和NFC的态度比较封闭,NFC相关接口都在苹果的控制之下,第三方App无法对其进行任何改动和使用(不论是作为卡片还是读卡器)。这就意味着如果要在苹果手机上实现移动支付则必须依赖外设进行。

现有的解决方案一般是使用外置的手环、手表和异形卡等设备进行非接触交易,通过蓝牙4.0接口连接手机和外设并使用APP对其进行操作。

通过在蓝牙卡中增加GPS模块,通过手机APP俘获GPS信息,以满足老人、小孩行动轨迹的追踪和查看。

2.1.1 标准蓝牙卡

制作标准大小左右的实体卡,内部含有蓝牙4.0芯片、射频模块,手机通过蓝牙与卡配对后通信,通过手机APP实现空中发卡、圈存等功能。

2.1.2 手环卡

可穿戴设备手环中含有蓝牙4.0芯片以及射频模块,实现机制与标准蓝牙卡相同。

2.1.3 手表卡

手表中含有蓝牙4.0芯片以及射频模块,实现机制与标准蓝牙卡相同。

2.1.4 钥匙链

钥匙链中含有蓝牙4.0芯片以及射频模块,实现机制与标准蓝牙卡相同。

2.2 安卓蓝牙卡

安卓相对于苹果来说就非常开放,现在主流的三种:

・SWP-SIM(和移动运营商进行合作)

・全终端(和手机厂商进行合作)

・HCE(APP所有者自主可控)

三种方案各有优劣,针对黔通智联不想受制于移动运营商和手机厂商的现状,HCE相对于前两个方案来说是更加适宜的方案。

当然 ,安卓系统同样可以使用蓝牙4.0连接外设的方式实现。

2.3 蓝牙卡支付方案

基于蓝牙卡的手机支付模式同样采用HCE(APP所有者自主可控)方案,由移动设备的CPU直接对蓝牙卡中的芯片进行读写。

在线支付时,需要移动设备与蓝牙卡先配对成功,才能进行支付操作;离线支付时,只需要蓝牙卡直接与NFC射频读卡模块接触即可完成支付。

在使用蓝牙卡的支付模式中,同样采用HCE的优化方案来加强数据安全性。

3 脱机消费交易流程

HCE模拟卡脱机消费交易流程主要涉及客户端和消费终端两部分。大致的交易流程如下:

前置条件:

(1)用户将客户端APP激活

交易流程:

(1)由终端发起交易请求;

(2)客户端发送token给终端;

(3)终端判断客户端token的有效性;

(4)客户端判断是否支持此处交易(判断应用密钥、余额等);

(5)终端生成MAC1供客户端进行身份确认;

(6)客户端确认终端身份后,进行扣费并产生MAC2供终端验证;

(7)终端验证MAC2通过后,记录交易记录,结束交易。

4 结语

本项目研究了基于安卓HCE架构的手机支付模式、基于蓝牙卡的手机支付模式。这两种手机支付模式主要问题都集中在脱机支付时的安全性上,存放在HCE中的安全数据可能被非法读取,用于卡片的复制、数据覆盖等,有不可控制的伪卡风险。

移动支付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第三方移动支付;科技接受模型;主观规范;形象;网络外部性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8. 071

[中图分类号] F7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8- 0116- 04

近年来,随着我国移动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支付市场经历着移动化发展的趋势,一些成功占领互联网支付市场的电子支付企业,进入移动支付市场,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目前国内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首先推出了支付宝钱包,拥有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社会化媒体――微信,与第三方支付平台财付通联合推出了微信支付。此外,还有银联、快钱、卡拉卡、易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也纷纷推出移动支付业务,加入到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的争夺战中。这些由第三方平台推出的移动支付业务,与其他移动支付方式相比,不仅可以大大提升用户信息体验感受,而且可以给用户创造新的盈利模式,并提高电子商务服务商的市场收益。但是由于第三方移动支付是一种新型的移动支付方式,还没有被大众广泛接受,因此针对第三方移动支付探讨影响用户采纳的因素有一定实用价值。

技术接受模型被认为是信息系统采纳研究领域最广泛使用的理论,对用户采纳意愿有很好的解释能力。但是,技术接受模型只对组织内部员工的接受具有很好的解释作用,模型仅涉及感知易用性与感知有用性两个外部变量,解释力度不足。在移动支付的研究方面,对笼统的移动支付采纳研究较多,针对某一具体移动支付模式的用户采纳研究很少,由于不同移动支付应用模式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对具体的支付模式的用户采纳研究是有必要的。因此,本文针对第三方移动支付的特点,在科技接受模型的基础之上,加入社会影响因素(主观规范和形象)和网络外部性因素,建立第三方移动支付的用户采纳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1 理论与假设

1.1 技术接受理论

Davis(1989)最早提出了TAM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对新技术的态度越积极,他使用该新技术的意愿也将越强。该模型主要是从用户对技术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两个方面分析影响用户接受信息技术的过程。当使用者感知到新技术产品的有用性越高,越容易使用,他对该产品的使用态度也将越积极。此外,Davis还认为,感知易用性会影响感知有用性,但感知有用性对感知易用性的影响不大。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H1:消费者对移动支付业务的使用态度对使用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消费者对移动支付业务感知有用性对使用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

H3:消费者对移动支付业务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

H4:消费者对移动支付业务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

1.2 主观规范

主观规范,指的是个人感知到对其重要的人(如亲朋好友)认为他/她是否应该采取某种行为,根据理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科技接受模型等理论,主观规范对使用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信息技术领域,一些学者证实了主观规范会显著影响用户的使用意愿。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5:主观规范对消费者的移动支付使用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

H6:主观规范对消费者的感知有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

H7:主观规范对消费者的感知易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

1.3 形象

形象指用户采纳某项创新技术时,感知其个人形象和地位的提高程度。研究发现,若消费者认为使用某种技术能提高自身在公众中的地位与形象,那么对这种技术的使用意愿也将提高。本文认为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使用对消费者感知的形象提升,将会对消费者对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使用态度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8:形象对消费者的移动支付使用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

H9:形象对消费者的感知有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

H10:形象对消费者的感知易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

1.4 网络外部性

Katz,Shapiro(1985)和ROHLF(1974)用网络外部性理论来解释产品的价值与使用产品的用户数量紧密相关这一现象。当一种产品对用户的价值随着采用相同产品或可兼容产品的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大时,就出现了网络外部性。在信息系统领域,用户对数量的安全感更为强烈。本文参考Wang(2005)的观点,用感知的用户数量来代替实际用户数量,认为感知的用户数量对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使用意愿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也会通过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间接对使用意愿产生影响。

H11:网络外部性对消费者的感知有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

H12:网络外部性对消费者的感知易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

H13:网络外部性对消费者的移动支付使用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初步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2 研究设计

2.1 变量测量

为确保变量测量的科学性,本文设计的量表都来源于已有文献,且经过多次使用。并根据中国的第三方移动支付的研究背景进行了适应性的修改,使之更符合本研究的需要。在正式调查之前,我们首先对本校师生发放了预测问卷,根据他们的反馈意见进行增减和修改题项,最终形成正式问卷。本文中所有的变量均采用Likert 5级量表,被测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在1~5之间进行选择,其中陈述的“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依次对应1~5的分值。

2.2 数据收集

第三方移动支付的用户分布十分广泛,由于本调查的时间、精力和成本等方面的局限性,对全国范围内的用户进行调查不具有可行性。考虑到问卷的回收率以及时间限制,本文采用了网络调查的方式。调查问卷首先在专业调查网站“问卷星”上。然后通社会化媒体(主要是微博、微信等)邀请用户填答。正式研究在2014年4月至2014年6月期间,为期3个月,总共发放了360份问卷。剔除问卷填答不完整、有遗漏项、 数据范围(大于80%)相同、有前后矛盾的答案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237份,问卷有效率为65.8%。

2.3 数据分析

2.3.1 描述性统计

本研究使用SPSS 17.0软件对调查样本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样本的个人特征情况分布见表1。

2.3.2 信度与效度分析

信度检验,通常使用Cronbach a系数和组合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 CR)来进行衡量。一般认为,Cronbach’s α在0.7以上、组合信度(CR)在0.6以上是可以接受的。本文运用 SmarPLS 2.0软件来进行信度分析,从表2可以看到样本中各因子的Cronbach’s α值和组合信度(CR)均大于0.8,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效度可以分为收敛效度与区别效度,收敛效度的评估标准是:①所有的标准化载荷系数(Factor Loading)要大于0.5且达到显著水平;②各个变量的平均抽取方差(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要大于0.5。区别效度的评估标准是:各潜变量的AVE的平方根大于该潜变量与其他变量的相关系数。本文运用 SmarPLS 2.0软件来进行效度分析,结果见表2,各变量在对应因子上的标准化载荷系数均大于0.7,各变量的平均抽取方差均高于0.6,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表3对角线上黑体数字显示的各个变量AVE平方根均大于相应的相关系数,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区别效度。

2.3.3 模型分析与结

果讨论

本文运用 SmarPLS 2.0软件来检验模型中的各条路径假设,结果如图 2 所示。

分析结果表明,用户的使用态度和使用意愿的方差解释率分别达到53.10%和69.92%,表明模型具有比较强的解释力度。从路径系数的显著性分析,本文提出的13个假设中,7个得到支持。

使用态度显著正向影响使用意愿(路径系数为0.836),H1得到验证,表明用户的态度是使用意愿的主要决定因素,其他的因子都通过使用态度对使用意愿发挥作用。

感知有用性对使用态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561),H2得到验证,说明对用户的使用态度影响最大的因子是感知有用性,这表明感知有用性是最关键的因素;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态度没有显著影响,H3没有得到验证,原因可能是感知易用性一般在信息技术使用初期对使用意愿的影响比较显著,而随着时间的增加,用户的使用经验不断积累,感知易用性对行为意愿的影响会逐渐降低直至消失。目前来说,第三方移动支付的研究对象对于移动终端等设备上的应用已经相对熟练,对于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使用可能并不会觉得太困难;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514),对使用态度有间接的影响,H4得到验证;这表明如果使用者在使用第三方移动支付时感觉困难,那么他可能不会觉得其有用,从而选择其他的移动支付方式。

主观规范对使用态度和感知易用性没有显著影响,对感知有用性有显著影响(路径系数为0.158),H5和H7没有得到验证,H6得到验证;说明当对用户重要的人(亲朋好友)推荐用户使用第三方移动支付时,将有助于提升用户的感知有用性,间接影响其使用意愿。

形象对使用态度、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均没有显著影响,原因可能是对于第三方移动支付这种实用型产品,用户在进行采纳决策时,不会考虑这种采纳行为能否提高他们在公众中的地位与形象。

网络外部性对使用态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228),对感知有用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255),对感知易用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522),H11、H12、H13得到验证,这一结果说明用户数量的增加对其他用户对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使用意愿有显著的影响。对第三方移动支付来说,如果被越来越多的商家和消费者使用,那么也会影响其他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

3 对策与建议

对于第三方移动支付的运营商来说,了解影响用户采纳的因素有着很强的实践意义,根据本研究的结论,为增强用户对于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使用意愿,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对第三方移动支付的运营商来说,要从用户的需求和习惯出发,开发能够提高用户支付效率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使用户真正做到随时随地可以安全有效进行支付,同时,运营商在开发第三方支付平台时也要考虑到系统的易用性问题,以方便用户操作为出发点,提供更易操作的移动终端、更便捷的支付流程,从而能够间接提高用户的使用意愿。

对于新用户来说,周围的亲人朋友的推荐会影响其对与第三方移动支付有用性的感知,从而影响其采纳决策,所以,第三方移动支付运营商可以借助社会化媒体这个平台来发挥社会影响的引导作用,通过亲朋好友的分享与推荐,建立起一个良性循环的用户群体;也可以通过一些优惠措施来吸引老用户带动新用户使用第三方移动支付;同时,第三方移动支付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针对目标人群,制定适宜的推广策略。

主要参考文献

[1]F Davis.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 MIS Quarterly, 1989,13(3): 319-340.

[2]V Venkatesh,F D Davis.A Theoretical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r Longitudinal Field Studies[J]. Management Science,2000,46(2):186-204.

[3]鲁耀斌.基于Trust-TAM的移动服务消费者采纳研究[J].信息系统学报,2007(10):46-59.

移动支付的意义范文第4篇

(①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 221008;②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221008)

(①Jiangsu Union Technical Institute,Xuzhou 221008,China

②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008,China)

摘要: 文章对移动应用内支付第三方支付方式中平台接入协议和技术存在的难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用于实现应用内支付的聚合支付平台的设计方法, 整合了目前主流的多种支付渠道,在用户端界面设计、开发者自服务平台、平台服务端设计、SDK设计四个方面进行了设计分析,其目的是降低应用开发者的技术门槛接入难度。

Abstract: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echnology and access protocol in the third-party payment platform, this paper studies a polymerization payment platform to implement the application within the aggregate payment platform, integrating the current mainstream multiple payment channels, and also carries on a detailed elaboration in users´ interface design, developers´ self-service platform, platform server design, and design of the SDK, thus reducing the degree of the difficulty for the developers´ application.

关键词 : Android;移动应用;IAP;第三方支付;支付平台

Key words: Android;mobile application;IAP;third-party payment;payment platform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4-0216-03

作者简介:李国庆(1966-),男,江苏徐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网络技术;程林凤(1967-),女,河北乐亭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论、密码学。

0 引言

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进入智能化时代,手机提供给人们的不再只是传统的电话、短信功能,通过在手机上安装各种移动应用程序,时刻为人们提供了包括衣食住行等各项服务。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的出现更是将移动应用推到了应用的新时代,各种基于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被推上市场,随之也出现了各种移动应用盈利模式,第三方支付平台得以快速发展及推广,移动支付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并使用。

1 IAP(In-App Purchase)应用内支付方式

纵观Android应用市场上各类应用或游戏,每一款都有其自身存在的意义和盈利模式,有些应用目的是品牌多维度延伸、有些是构建新平台,但大部分开发者或公司最终希望是通过应用本身获取一定盈利。其中IAP(In-App Purchase)应用内购买是当前采用较多的一种模式[1]。

IAP(应用内购买)模式是指用户不离开应用程序,直接使用应用内绑定的支付渠道进行付费购买,购买成功后自动返回应用。其模式是给予用户较好的使用体验,后续让用户产生付费,优点是用户在支付过程中不需离开应用,在支付完成后应用立即开通对应服务,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支付体验。IAP模式较其它模式而言,在支付计费策略上更灵活,支持的应用类型更广泛,同时为开发者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当前,IAP支付方式主要有短信支付、直接网银支付、第三方支付渠道。其中短信支付方式由于屡屡发生的短信诈骗案件和恶意软件“暗扣”事件,目前应用市场中基本上很少使用;直接网银支付在用户体验上相对第三方支付较差,用户在使用网银支付时需每次输入19位银行卡号,手机网上银行的ActiveX控件在移动设备上支持上不够良好,导致支付过程中出现问题;第三方支付有支付宝、财付通两种支付平台,其支付渠道发展迅速,目前基本上已实现了全平台覆盖,能够向用户提供了快捷、安全的支付体验。

2 聚合支付平台设计思路

从以上三种支付方式分析来看,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IAP支付方式的主要平台,采取种类主要是接入支付宝等,但是对于开发者而言,此种方式需仔细研究第三方平台接入协议和技术,增加了开发难度,同时延长了开发周期,已经成为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当前应用内支付的主要架构如图1。

聚合支付平台的提出即为解决这一问题。聚合支付平台的目标是将多种支付渠道进行整合,包括技术整合——降低开发者接入时的技术门槛;简化支付流程——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支付界面、提高用户体验[2]。聚合支付平台的架构如图2。

通过图2可以看出,应用APP通过使用平台SDK与聚合支付平台集成,聚合平台实现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互,聚合支付平台即架起了应用APP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桥梁。APP开发者只需将应用APP在聚合支付平台上提交申请进行注册、同时为APP提交申请需开通哪些支付渠道,然后按照SDK要求接入即可。SDK中包含了开发者APP的开通的支付平台信息等,对于未开通的支付渠道,SDK会自动判断不显示给用户,并且若以后申请开通,可在不修改APP的前提下,SDK将会自动更新。

为实现上述功能,聚合支付平台需完成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3-4]:

①支付综合处理平台:完成APP的认证鉴权,各支付渠道的支付逻辑和接口的封装;②用户端界面设计: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支付入口界面,且可根据开发者申请的开通情况自动更新,支持用户提交问题反馈。③支付数据统计:对于每个APP的支付进行统计,包括记录APP渠道、支付渠道名称、商品名称、商品数量、支付金额等信息。④APP开发者自服务平台:用于开发者注册、申请及管理支付渠道,获取下载平台SDK、获取开发者ID、安全检验码及账单等。⑤平台SDK设计:SDK包用于分发给APP开发者,APP开发者通过调用SDK中相关API函数显示支付界面,引导用户完成支付,最后从SDK中获取支付结果。

3 聚合支付平台的实现

3.1 用户端界面设计 聚合支付平台核心功能是将多种第三方支付渠道的支付逻辑予以整合,以简化开发者的接入流程,同时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支付入口,提高用户支付体验。用户界面设计应遵循一致性和可用性原则,对于移动应用界面设计还应综合考虑屏幕尺寸大小、用户易操作性等因素,因此移动应用界面设计还应遵循直观操作、简单易用性、即看即点、注重反馈等原则进行精细设计。

在应用APP内,当用户点击购买时弹出的支付入口界面和问题反馈界面设计[5]如图3和图4。

3.2 开发者自服务平台 开发者自服务平台是提供给APP开发者自行维护其APP在聚合支付平台中的信息,包括获取APP ID和安全检验码,管理开通第三方支付渠道等。开发者在自服务平台中申请注册后,即可为多个APP申请开通聚合支付,且可为每个APP指定开通的支付渠道。

平台中保存开发者信息包括开发者登录名、密码、登录日志信息、APP名称、APP ID、APP安全KEY,开通支付渠道名称、开通开始及结束时间、支付明细信息。开发者自服务平台功能结构如图5。

①开发者信息管理模块:此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了开发者注册、登录、获取开发者ID和安全检验码KEY,开发者个人或公司信息管理。②APP管理模块:此模块允许开发者在平台中注册APP,为APP申请开通第三方支付渠道,及进行APP管理。③支付明细查询模块:平台服务端会对用户每一笔支付进行记录,开发者可以在开发者管理平台即时查询用户记录。④统计报表模块:管理平台会按月进行报表输出,以便开发者与平台进行按月对账。

3.3 平台服务端设计 平台服务端是整个平台中最核心部分,服务端负责APP与第三方支付渠道通信,服务端将各种第三方支付渠道的支付流程、协议数据进行封装、简化,针对不同支储渠道进行二次封装为统一的支付接口提供给APP开发者[6-7]。服务端与APP交互流程如图6。

应用APP与平台服务端交互的流程总体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始化认证阶段。

应用APP使用平台下发的SDK完成支付的所有工作。APP在支付时的初始化即调用SDK中初始化函数来完成。APP在初始化时指定APP ID和安全检验码,SDK开发包将此信息发送到平台服务端进行验证,判断此信息是否正确。若验证成功则返回认证令牌Token给APP,此令牌作为后续支付的依据。令牌由平台服务端生成并在服务端注册,设置有效期。平台服务端授权的令牌作为接入平台的支付标识。此令牌不会发送给第三方渠道,对于类似Paypal贝宝、Alipay支付宝等支付时返回的令牌信息在聚合支付平台中向APP开发者是透明的。

在认证通信协议上,平台采用HTTP协议,数据采用JSON格式。JSON格式是目前互联网应用中使用最广泛的数据格式之一,其具有跨平台、体积小、可读性好等优点。应用APP认证时向平台服务端发送的数据格式为:

第二阶段:应用APP发送支付请求及处理阶段。

在经过认证获取服务端授权令牌后,应用APP可以向服务端发送支付请求。对于应用内支付而言,其支付请求大多为游戏内道具、关卡等;对于普通应用而言,其可能为某项服务(打印服务,图片处理服务等)。发送支付请求时可以单笔或多笔发送,服务端自动汇总结算[8]。

支付请求发送数据格式为:

平台服务端在收到支付请求后,其处理流程如图7。

①服务端首选取出APP发送的授权令牌,从服务端缓存中验证此信息是否为有效令牌。若不是有效令牌,则返回错误信息至APP。②获取支付渠道参数,到服务端数据库中验证APP是否开通此渠道,若未开通则返回错误信息至APP。③获取支付明细信息,包括产品名称、金额、货币类型。服务端收到此数据后封装为支付渠道所需格式发送到第三方支付平台。④用户完成支付。由于不同支付渠道要求支付方式不同,此部分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为在手机浏览器完成支付,由于目前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支会渠道更加注重支付安全性,因此要求用户必须在其官方网站上完成支付整个流程,对于此种方式SDK将返回一个浏览器对象(Android中为WebClient对象)给应用APP,用户在支付过程中SDK会监控进度,待完成后将第三方支付平台返回的支付结果(支付状态、订单号等)传给应用APP,APP再进行后续业务处理,平台服务端同时再回调APP服务端程序发送支付结果。第二种情况为不使用浏览器,直接由平台服务端与第三方支付服务端进行通信交互,支付完成后获取支付结果返回给APP,同时回调APP服务端程序[9]。

3.4 SDK设计 SDK开发包是聚合支付平台核心部分之一,开发者在管理平台下载包含其自身标识的开发包(SDK最终封装形式为jar文件),将其打包至APP中。开发者调用SDK中认证和支付API完成支付功能开发。SDK开发包的结构如图8。

SDK开发包在架构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10]。

①基础API:提供了数据加密算法、系统常量、字符串处理等工具类。②用户界面API:提供统一的用户支付选择界面,问题反馈界面。③支付逻辑封装API:此部分是SDK开发中核心内容,SDK中所封装的支付逻辑为不同第三方支付的简化后的支付流程,不包括与第三方支付平台交互的数据内容,与第三方支付平台交互的数据由平台服务端发送。④前置接口API:这部分内容由APP开发者调用,前置API封装了聚合支付在使用时的整个流程,从初始化认证到最终获取用户支付结果的全过程。

4 结束语

本文研究和讨论了一种用于在APP应用内进行支付的聚合支付平台,其目的是将目前主流的第三方支付进行整合,从而降低APP开发者实现移动支付时的难度。从应用范围来看,Android应用市场和游戏推广公司两者都拥有大量的移动应用资源,而且都依靠其线上或线下渠道进行推广,特别是游戏类应用是本平台的典型应用场合,Android移动应用内聚合支付平台的开发为上述公司目标用户提供了良好的应用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军伟,谷瑞军.一种以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中心的移动商务支付模型[J].华金金融电脑,2008,16(7).

[2]黄言态,钱硕.移动支付平台的设计及实现[J].农业网络信息,2009(5).

[3]邹杰.基于Android的移动支付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

[4]熊水柔.基于Android系统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2.

[5]范荣真.基于WAP的手机支付平台研究[J].华南金融电脑,2010(03).

[6]殷舒.面向移动支付业务领域的软件框架设计和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9.

[7]张周群.第三方安全支付平台设计与实现[D].复旦大学,2008.

[8]王会进,古鹏程.一种基于J2ME的移动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7(01).

移动支付的意义范文第5篇

现金支付实际是个成本很高的支付手段,如果换算成费率的话,完全不低于当前市面上所有的电子支付手段。原因包括:假币残币风险,现金保管风险,员工人力成本高(收银过程烦琐,清点储存问题,兑零问题)。之所以现金支付还是主流,主要是因为顾客的支付习惯。

2013年12月23日,美宜佳成为首家上线支付宝钱包条码支付的便利店连锁店,用户打开支付宝钱包客户端,亮出条码,店员用扫描枪扫一下,完成付款。

这个合作很打动我们的一个点是,没什么成本。不需要加硬件,扫码枪我们本来就有。我们做的只是在收银系统上进行小的软件改动。从开始对接到完成,两周时间就完成了。

收益方面,这种方式不需要找零、签名,收银效率能提高一倍。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它是实时到账的,比银联刷卡支付的T+1到账还要快,可以提高门店到总部的现金归集效率。费率方面,现在推广期免费,未来即使收取费率,相信也不会高过银联。

一个月下来,单日成功交易笔数超过1万笔,增长很快,但分摊到5000多家门店,这个数字还是很小。虽然广东地区支付宝钱包客户已经有1300万,但还是有很多人没有装,或者装了不会用。条码支付在支付宝钱包里入口位置不如余额宝、转账这些这么显著,加之比较新,要唤醒用户对这个功能的认识,还需要一个不短的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克服用户对于手机支付安全性的不安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