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认识生物多样性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讲授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同时针对中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多个探究实验,旨在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又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课外实践增强的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课外读及小资料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起积极作用。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对生物圈中各类群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有了大致的了解,并且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本单元与前面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本册的内容不仅对学生进一步理解生命世界、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重要意义,对于他们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同样十分重要。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对生物这门课比较有兴趣,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基础知识不够牢固,思维不够灵活,实验方面的问题也很多等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在新的学期,努力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对学生加以鼓励和引导,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三具体措施
1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钻研教学大纲,做好教学工作计划;按照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的特点,写出具体教案。
2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不仅要求具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掌握传授知识和开发智力的教学艺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法,善用启发式教学,重视实验和观察,充分调动同学的积极性,让生物课堂变成学生自己探索未知世界的途径,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同时,要将提问、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检查效果和布置作业等教学环节合理分配,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3班级工作的组织分配很重要。把每个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落实责任和要求,组长监督学习,检查复习及错误修改情况,提高整体效率。
4小测及考试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查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平时要做好课堂提问、小测等。期中、期末考试前要组织好复习,有针对性地进行章节的小测。
四教学内容及参考课时
《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第一节藻类植物(第一周)
第二节苔藓和蕨类植物(第一周)
第三节种子植物(第二周)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第三周)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第三周)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第四周)
第五、六周为复习时间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第七周)
第二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第七周)
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八周)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第九周)
第二节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第九周)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自于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认知加工学说,以其为基准的学习观与教学观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客观存在的,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是帮助引导者,以此达到学生在同化新信息时,能够有所创新,自主构建意义,提高认知水平,完成独立学习,因此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重视。
一、传统高中生物教学设计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设计观念落后和理论缺失。高中生物教学设计存在观念落后现状,许多教师没有系统学习过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对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知之甚少,导致教学设计中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重视学习结果的落后教学观。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没有明确的思想理论,仍以经验为主。更有教师将教学设计等同于教案,忽视教学设计的动态过程,导致教学过程单一死板。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情感,只以考试作为评价学生方式,造成评价方法机械单一。
(二)教师教学设计目标不明确,忽视学生主体性。许多教师在教学设计行为主体上并不明确,在设计中以教师为主体,认为进行生物教学是为了满足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需求,而不是为了学生的内在发展素养。在教学设计中仍以教授内容为主,重在考试结果,没有明确此节课需要学生了解……掌握……学会……导致一些同学上完课后也不知道需要做什么。
(三)教学设计操作性不强。教师根据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过于重视设计流程与理论定义,忽视实际学习内容与存在问题,导致实际教学过程中操作性不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教师开始重视多媒体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但由于不能将所学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实际操作效果不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关于教学设计的基本观点
(一)学习是学习者对信息进行主动加工建构知识意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上,接受外来信息进行主动加工,完成建构世界的意义。在此过程中,学习者是在不同背景和不同角度下出发的,老师不是统一的引导者,而是协助者。因此,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生物教学设计中,教师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在生物认识上的独特性,培养其自主学习认知能力,重视修正其错误。
(二)知识要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问题最终答案,只是一种暂时的假设解释,在社会发展中需要不断革新。知识在具体问题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境进行再创造。因此,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生物教学设计中,教师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尽力开展与现实问题相关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根据实际解决问题学习,从而积极构建生物知识的现实社会自然意义。
(三)建构围绕关键概念组成的网络结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形成的知识结构是围绕关键概念建构组成的网络结构,学习者从网络任何一点都可进入学习。因此,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生物教学设计中,教师注重协作学习,教师通过进行小组合作等协作学习展现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同理解,构建一个更全面的生物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几个生物教学设计方法应用
(一)支架式教学设计模式。支架式教学是为学生对知识进行构造概念框架,主要教学设计环节为: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如在学习“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课时,先要围绕此主题进行知识框架分支构造,了解都需要学习应用到何种知识,明确其在此章节“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中的作用。然后根据知识目标确立问题如“酶在代谢中的作用”,进入情境探究。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自主思考、自主实验并进行小组协商讨论,探索出结论。最后教师、小组、个人分别进行学校效果评价。
(二)抛锚式教学设计模式。抛锚式教学就是让学生到真实环境中感受,获得经验,主要教学设计环节为: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如在学习“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一节时,教师先和学生谈论酸奶,引出酸奶的生产是利用乳酸菌的新陈代谢这一探究问题进行“抛锚”,学生根据这一问题搜索相关资料,在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对新陈代谢的相关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最后小组经过不同观点的交流修正得出正确结果。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过程中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可直接作为评价。(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不是人教新课标的,是旧版的)
(三)随机进入教学。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和途径进入同样的教学内容获得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主要教学设计环节:呈现基本情境―随机进入学习―小组协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
如在学习“生物多样性”时,教师启发学生从多彩的生物界中的不同生物入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主题,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同一主题探究,随机进入到学习中。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构建思维模式,培养发散性思维,提高思考认知能力。最后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协作探讨,学习效果评价。
总之,基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高中生物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加专注、更加主动,提高学生思维创造能力。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理解生物知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一定要积极学习系统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模式,对建构主义进行不断探索完善,应用于生物教学设计中。
参考文献:
[1]陈雪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
一、改变历史认识,重塑学习信心
在学习评价方式上,教师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评价模式,注重科学性与有效性。要改变过去只让学生关心地理成绩而不注重地理学习过程的看法,要融入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情况,进而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可采取“优、良、合格、不合格”的等级评价方式[2]。如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地震逃生知识、旅游安全知识、环境保护等学生学以致用的知识,使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情感与行为与教学相融通,注重对学生的激励,特别是对后进学生,综合对学生地理学习活动与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形成等方面进行评价,重塑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
二、设置教学目标,明确学习内容
课程目标又分教师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目标两种。教师通过预期的设计要让学生明白通过教学将会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设计教案中要花功夫,整个学习的流程、活动的设计、数据的应用、信息的播放、问题的设置等都要经过思考,明确编写的目的性。在讲授下节课前,可先将学习目标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的预习中先了解,在课堂讲授后可以检查学习目标,这样的导向性学习和总结性小结可让学生在学习中也能有的放矢。学案中给出的学习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师可设置悬念、布置问题、捕捉生活常识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出目标,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多媒体教学成为现实,影音播放、动画模拟等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活动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可以成为教师的好帮手。在教学中可借助地理模型、地球仪、地理挂图等直观教具,尤其可借助投影、电视录像、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形象、直观地掌握地理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2]。例如在教学“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时,可以播放《汶川大地震》纪实片段,从地震灾情、地震抢险、地震救援、地震赈灾几个大层面,点面线体“四位一体”结合,配以音乐与声情并茂的解说,营造浓郁的氛围。相信学生看完片段后不少人已经泪流满面,在这种情况下导入课程,相信学生能大大地激发自身的爱国情怀,进而再教学生地震的逃生技能,相信这样的课程会让学生终身难忘。
新课改的背景,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扣住教学目标,以此为依据创设情境。一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培养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地理的有效性。
四、转变思维模式,提高认知能力
转变教学思维,可以让学生在教学中接受不同的模式训练,也可以尝试多样化教学,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多样的学习方法。思维模式的转变,可以大大地深化学习的层次,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头脑共识也能很好地展示课程内容,融学习、娱乐、引导、激发为一体,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2]。例如,在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时,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发动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课程的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请各小组的学生上台展示各自搜集到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的图片、资料、影像,并要求各小组依据收集的材料,反映存在的环境问题,指出该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危害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该环境问题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同时,也可以运用一点时间展开讨论,相信这样的课堂学生们都非常活跃,各抒己见。当然,人类面临的问题中还将涉及到很多,比如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的问题,生物多样性减少及其对策,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化污染等诸多的环境及污染整治问题等[1],此外还有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等问题。学生通过这样的课堂讨论,大大激发了自身的潜能和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师生的互动教学、同学之间的讨论进一步拓宽了知识视野,提高了认知感悟能力。
五、注重延伸教学,培育创新精神
一、成功导入新课
一个成功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和谐的教学情景,师生共同愉快地进入教学主体内容。那么,如何做到成功的导入呢?
1.采用多媒体手段导入
这种方式主要是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或影片,甚至听一段解说等等,由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热情,在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转入正题。
2.通过当地的资源特产导入
学生对家乡的资源特产都比较熟悉,如果以此来导入新课,不仅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他们了解家乡,关心家乡。比如在讲《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一节时,我以泰山植被的历史变迁导入新课,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在泰山上的茂密森林在建国前夕曾遭到人们的严重破坏,森林几乎荡然无存,并通过展示图片,激发了学生热爱泰山、保护泰山的情感。
3.以旧拓新,“启发式”导入
高中生物内容较多,知识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因此在授课时常常采用“启发式”导入。例如,在讲授“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内环境与稳态”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知识,以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做为桥梁,引出新课内容。这种方式能利用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真正做到有启有发,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另外还可以借教具导入,以名人轶事或科学家生平导入,通过练习导入等等。
二、优化教学方法
一堂课的核心是教学主体内容,怎样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首先是做好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目标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讲授法:这是传统教学中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学生只要把教师所提供的材料经过整合、贮存到自己的头脑中就可以了。当然不能整节课都采用这种方法,但对一些新知识的教学来说,讲授法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它可以节约大量时间用于其他教学活动。
2.谈话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或知识基础,有计划、有目的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师生间相互交流进行教学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是很常见的方法之一,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3.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指定的问题展开议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体现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之一。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有助于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这种方法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4.直观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用亲身实践或具体事物来激发起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和理解知识的教学过程。常见的方法包括演示实验、教具、多媒体课件等,这种方法能直观地展示学生周围不易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感性认识。
除以上几种教学方法外,还有许多方法,比如探究法、学生自学法、观察法、启发法、角色扮演法、调查法等等。一节课中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环节,可以选择不同的教法。如有些内容可能采用探索式最好,有些采用谈话法最好,而有些可能适于启发式。在选择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等因素,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
比如我在设计《植物组织培养》一节的教学内容时,对于原理部分,第一次讲课时利用了学生自学法和谈话法,先让学生自学课本有关内容,然后通过提问讲解。听课的指导老师建议这一部分直接切入就可以,因为学生在必修一中已经学习过细胞的全能性,而且原理部分不是这节课的重点,因此不必在课堂上留出时间让学生看课本,直接用谈话法启发学生思考有关问题就可以。后来我改用了这种教法,果然学生能对答如流,教学效果很好,看来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选择教法。
三、灵活驾驭课堂
“教师的生命在于课堂”,课前要精心备课,而在课堂中能否顺利发挥还要看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一个好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会时刻注意学生的变化,观察他们是否对讲解的内容感兴趣,是否在认真听讲,听懂的程度如何等等,相应地来调整课堂内容和节奏。当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时,教师可以适当调节一下课堂气氛,鼓舞学生振奋起来;当观察到学生不太懂的时候,可以用更明了的方法去讲解;当某个学生表现不错时,还可以让全体同学为他鼓掌,这些都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好方法。
有时候学生并不像预想的那样顺利回答出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先自问一下:是不是问题超出了学生知识的范围?是不是问题过于宽泛?还是问题指向不明确?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比如还是我在讲《植物组织培养》时,让学生从这样一段资料中总结出影响愈伤组织再分化的因素之一:“在快速繁殖植物时,如果我们将一个枝条平均分成三段,结果发现,靠近顶端的那一段枝条的侧芽离体培养时繁殖系数最高,中间的次之,基部的最低。”很多学生回答是生长素的浓度,就是想不到外植体的遗传特征。当时我很着急,事先并没有想到学生答不出来,那怎样引导学生呢?我灵机一动,又问:“是什么造成了生长素浓度的高低呢?”这时学生就能想到是芽体所在的位置了,从而总结出外植体的遗传特征是影响再分化的因素之一。在这里不是直接把答案和盘托出,而是让学生换个角度思考,逐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也避免了课堂的尴尬。
四、讲究课堂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当一个老师站在讲台上时,首先要自信,这样才能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状态去讲课,也才能赢得学生的佩服。当然,自信是要有基础的,一个老师只要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自然就会在言谈举止间流露出自信来。一个优秀的教师还善于与学生进行目光交流,在讲课时会面向全体学生,与每个学生都有目光接触,与个别学生的目光接触时还可以告诉学生老师对他的期待、鼓励或信任。
讲课的艺术还突出表现在语言和教态艺术上。教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生动、准确规范,富有节奏;善于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和高低强弱的音调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量和感染力量;还要善于以表情、姿态、手势等作为辅助手段,使自己的语言更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如同沐浴春风,得到一种振奋的美的享受。我认为自己在控制语调音调方面做的还可以,但不太善于用表情、体态来感染学生,尤其在听了语文老师高静的《祝福》一节课后,更是深感自己做得还不够。
高老师在课堂上的表情非常丰富,随着课堂内容的变化时而微笑,时而疑惑,时而愤慨,语音语调很有激情,师生共同融入了课文内容之中。在讲述课文对祥林嫂“眼神”的刻画时,经常把两手放在眼前来模仿,这些动作给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比较一下自己在课堂上表情比较单一,体态语言也不丰富,看来在以后的教学中很有必要改进啊。
[关键词] 生态学 人才培养 思路 关键途径
自上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危机、能源危机等,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实现既能满足当代人们生活的物质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生存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已成为广泛共识。生态学研究及其专业人才培养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全国40多所高校开办了生态学专业,并渗透到一大批相关专业,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有力促进了国家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教育观念和社会人才需求的根本转变,高等教育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如何培养适应新形势下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是高等教育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增强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积极探索与完善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改革与创新途径,调整和优化专业培养方案,从而适应新形势下对生态学专业本科人才的需求。
一、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
生态学专业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是:根据我国生态与环境建设对生态学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培养生态意识强、综合素质较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使之具备系统的生态学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能在农业、林业、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资源管理部门以及相关行业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也可为从事生态学研究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建设滞后于生态学的发展
一方面,国内大多数高校生态学专业成立时间相对较短,因而存在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现象。另一方面,虽然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起步较晚,但其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出现新的分支学科,如湿地生态学、分子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等,课程设置需要与时俱进,这对专业教师形成新的挑战,要求专业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性。
2.课程体系结构不甚合理,实习基地较为单一
不同课程之间存在内容明显重叠现象。比如,城市生态学、普通生态学中关于生态学基础知识理论部分重叠较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甚至导致厌烦情绪。在许多高校,尤其是新设生态学专业的高校,注重理论教学,但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实习基地相对单一,稳定性和持续性不足,严重影响到人才质量的培养效果。
3.就业形势影响学生对专业的正确认识
随着生活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意识日益增强。目前,社会对生态学人才的需求不容乐观,生态学专业本科毕业生难以找到直接对口的工作,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因此,许多学生无法体会到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为专业知识学的好与坏无关紧要,反正将来从事专业工作的可能性低,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4.重科研,轻教学影响生态学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
高校教师由于面临着科研、职称晋升等多方面的压力,难以妥善协调教学与科研的矛盾,或多或少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投入的精力相对不足,也影响到生态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不容赘言,以上这些问题显著影响生态学专业高质量本科人才的培养,因而需要进一步改革,并不断完善和调整专业培养方案,促进生态学专业的良性发展。
三、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思路
改革总体思路:处理好基础与专业、宽口径与专门人才的关系。加强通识教育的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具备多学科交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008年,笔者所在高校对生态学专业的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了系统的调整和优化,主要包括改革和优化课程模块与体系,加强实践教学体系,修订教学大纲与更新课程内容等三个方面。
1.改革和优化课程模块与体系
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为目标,重新构建和优化了课程体系结构,将原有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课外教学体系等三部分组合优化成理论课和实践环节两大部分。在理论教学体系中,将公共课、科学与技术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程等四大模块调整为公共必修、专业基础、专业课程等三大模块,课程模块更为清晰完善。在课程体系中,加强了素质教育类课程的比重,必修、选修课程中增设人文、社会科学等模块,构建了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
选修课学分比例和可选课程增加,以拓宽学生选择范围,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在新的专业教学计划中,降低了理论课程教学的“重心”,理论教学总学时数由原来的2476学时减少至2052学时,实践教学课程学分比例由原来的18.3%增加到目前的28.7%,进一步强化学生实验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了满足部分同学继续深造学习的愿望,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增加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等课程的学时数。新增“专业导论和科研基本方法概论”指定选修课,旨在加强生态学专业入门教育,使学生对生态学研究方法和内容的认识,培养其专业学习兴趣。在专业基础选修课中,新增了生态实验分析技术与方法,其目的在于增加学生对相关先进仪器的了解和使用,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同时,增设了生态规划、CAD等应用性强的课程,以适应将来就业发展的需要。
2.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主要以强化能力培养为目的,改革现有实践模块,具体包括:(1)进一步明确实验实训教学、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各环节的功能,使其与课堂理论教学以及彼此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明确的分工,形成循序渐进,以培养动手能力为目的的综合实践体系,避免了以往的重复或脱节。(2)将实验教学从理论课程脱离,共独立开设了十五门实验实训课。(3)更新了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开设了必做、选做、综合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4)单独设立素质拓展与创新环节。
3.修订教学大纲,更新课程内容
在课程体系结构与模块优化之后,教学大纲修订是教学内容更新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学体系优化的保证。在修订生态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组织重新编写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实验教学课程优化的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求在现有课时和经费条件下,与时俱进,结合专业需要,整合原有实验课内容,开设一些内容新颖,技术先进,与生产、科研密切的实验,以替换相对陈旧的实验内容。与教师科研课题有机结合,增加一些实践性较强的综合实验内容。
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的特点表现在实验内容的复合性,实验手段与方法的多样性,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并能够加深学生对一些基本实验操作规程的认识。
四、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途径
1.扬长弊端,形成自身特色
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是以人才规格类型多样化、质量标准多层面、办学形式多元化为特征。坚持分类分层次专业建设指导原则,就是要鼓励各类学校根据自身特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给高等院校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促使各类学校逐步办出自己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提高学生的竞争力,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2.构建有效平台,培养创新型人才
积极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实践操作能力。目前,大多数学生主要通过毕业论文的形式参与科研课题研究,但毕业论文环节一般在最后一个学期实施,由于面临就业或者考研等压力,其效果受到较大影响。因此,设置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实验室创新课题等,促使学生提前涉猎研究前沿,锻炼其独立科研工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培养高质量的科研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3.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培养成效
目前,在不少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其目的是为了挖掘具有研究潜力的科研人才,丰富本科生研究成果。但在研究生扩招的新形势下,本科生导师制面临流于形式的尴尬境地。因此,应适当加大本科生导师工作量的核算,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另外,建立鼓励机制,对成果显著的学生和指导教师予以奖励,包括物质奖励或者学分奖励,使高质量人才的培养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4.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增加教学效果
充分运用现代化先进技术,包括多媒体技术,网络教学、双语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和方法,优化理论和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大大提高课程的信息量,通过色彩逼真、形象直观的演示教案,使教学更具生动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教学效果。
网络教学则有利于延伸教学时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参考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对学生进行辅导并得到学生的反馈,可以较好地实现师生之间的及时互动,提供一个学术和情感交流的平台,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提高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激发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效率。
双语教学作为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使用双语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充分接触国外相关课程研究的最新成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文表达思维意识和能力,从而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交流能力强的创新性人才奠定扎实基础。
5.改革考核方式,丰富评估手段
考核方式多元化,改革传统上单一的以考试成绩评价和判断学生学习效果的基础上,增加不同的考核形式,比如,小型学术性论文的撰写、专题讨论等,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水平和能力。
高质量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模式应与时俱进,适应变化的新形势,这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改革与探索生态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需求,也是确保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前提。对于生态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改革与思考,其效果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并不断完善,从而进一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章家恩,骆世明,秦钟,等.我国高校生态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向探讨[J].应用生态学报,2009,20(7):1630-1634.
[2]周捍东.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03(6):29-31.
[3]沙景荣.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分类发展的实质[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4):62-64.
[4]陈书涛,胡正华,肖琼,姚祁芳.关于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气象教育与科技,2008,31(3-4):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