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农村养老的问题

关于农村养老的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农村养老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农村养老的问题

关于农村养老的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需求;养老保障

一、农村空巢老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社会医疗卫生条件的逐步改善,生育率和死亡率迅速下降,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2006年末,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5.31亿人,其中,外出从业劳动力约1.32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资源的25%。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人口流动由农村流向城市的人口激增。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农村向城市流动加剧空巢化。民政部中国社工协会副会长赵鹏奇谈到,中国老龄化的速度、规模已表现出“两高两大两低”特征,即高速、高龄;基数大、差异大;社区养老社会水平低、自我养老和社会意识低的现状。人口的老龄化给老年人口特别是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农村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状况及养老需求

(1)经济收入保障需求。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生活困难,劳动强度大。当前,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相对城镇而言,农民的养老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许多空巢老人只要尚有一丝劳动能力,就需要劳动养活自己。(2)日常生活需求及医疗需求。目前,我国老年人中70%患有各种老年病,其中15%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而这些患有严重疾病的老年人,有一部分生活在农村空巢家庭中,他们既没有儿女在身边照顾生活起居,也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请保姆进行日常生活的照护,其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农村空巢老人迫切需求日常生活的照顾以及医疗照顾。(3)精神需求。农村空巢老人普遍存在孤独感,文化生活缺乏。绝大多数农村空巢家庭的子女一般是年初外出,年终回家,在家待的时间很短,老人与子女面对面的交流更加有限。此时,如果配偶尚在,夫妻双方还能彼此相互慰藉,一旦丧偶,失去对方的沉重打击会给老年人带来严重的精神创伤,甚至引发身体疾病和精神障碍。

三、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的建议

(1)关于保障经济收入需求,要全方位探索农村老人经济保障新模式。一是促进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二是建立农村老人生活补贴制度。三是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扩大新农保覆盖面,不仅做到全民覆盖,更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四是完善农村老年医疗保障制,逐步提高住院费报销比例的同时,对60岁以上的农村参保老人门诊费给出报销标准,将慢性病管理列为医疗服务内容。(2)关于保障日常生活需求及医疗需求,一是建立社区和乡村养老模式。我国的农村社区主要特点是居民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人口密度低、人口规模小、同质性强,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受传统势力影响较大,社区成员血缘关系浓厚。二是积极鼓励打工青年返乡创业。(3)关于保障精神需求,一是大力发扬尊老的优良传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社会中形成“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二是动员各种力量兴办农村养老院或空巢老人文化村。实现空巢老人的集中供养,破解农村养老难题,将有助于解决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与精神慰籍方面的需求。三是鼓励低龄空巢老人与高龄空巢老人之间形成互助。用“助人自助”、“换位思考”的理念指导低龄空巢老人为高龄空巢老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四是加强空巢老人的维权意识。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周运清,彭锦.空巢老人玫瑰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9)

[3]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EB/OL].http://stats.省略.2008(2)

[4]魏太星等.现代老年学[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关于农村养老的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齐齐哈尔农村;养老;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12 ― 0086 ― 02

一、当前齐齐哈尔市农村养老的基本状况

齐齐哈尔市目前农村养老的主要模式有以下几种:

1.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是齐齐哈尔市农村最普遍的养老方式,本地农村社会风气淳朴,不孝敬老人的事极少发生。根据调查问卷统计,农村人口在养老院养老的人员仅占调查人数的0.87%,其余全部采取居家养老的方式进行养老,居家养老还是目前齐齐哈尔市农村最主要的养老方式。

2.集体养老

集体养老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的制度。齐齐哈尔市对五保老人照顾较好,全市现有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77个,其中中心敬老院21个,乡镇敬老院27个,五保家园29个,总床位15113张,入住人数12917人,床位入住率为86%。全市现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20374人,其中集中供养12917人,分散供养7457人,占农业人口的0.6%,集中供养率为63%。集中供养标准为年人3260元,分散供养标准为年人2370元,基本解决了他们的温饱问题。

3.养老保险

从1991年开始,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民政部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改革的试点。齐齐哈尔市的农村养老保险开展比较晚,大部分县区从2007年开始搞农村养老保险,养老保险金分成从100元到2000元共十二个档次,其中100元到1000元分10档,1000元到2000元分两档。到参保人60周岁时,个人账户基金积累总额除以139,再加基础养老金55元即为其每月的养老金。齐齐哈尔市农村人口养老保险参保率较低,全平均只有41.8%的人口购买了养老保险。

二、齐齐哈尔市农村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老龄人口增多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齐齐哈尔市人口的平均老化率达到13%,大部分县市的人口老化程度已达到15%,成为重度人口老龄化的地区。面对如此众多的老龄人口,国家对养老事业的投入却严重不足,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在内,我国的财政投入只占财政收入的17%,其中医疗保险的比重又远远超过养老保险,在养老保险投入方面又大范围向城镇倾向,所以,农村养老保险的政府投入是少之又少。齐齐哈尔市农村医疗保险基本做到了全覆盖,而农村养老保险呈现不均衡状态,最高依安县参保率达到98.1%,最低克山县只有29%。由于宣传不到位,农民的参保热情并不高,老年人很少参保,在抽样调查中只有22%的老年人参加了养老保险,即使参保的,一般也只交最低标准,每月100。在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情况下,每年100元的投保对于若干年以后的养老保障几乎没有任何价值。

2.农民收入低,无法保障养老需求

齐齐哈尔市是农业大市,农民以种地为主,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来说,齐齐哈尔市农民的收入还很低,农民的年人均收入都没过万,收入最多的讷河市的农民,年均收入9707元,大部分县都在人均8500元左右,而贫困县拜泉人均只有4793元。

3.农村社会化养老几乎是空白

在齐齐哈尔市的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几乎没有,村里的贫困人口都以“三无”及“五保老人”的身份进入到了公立的敬老院,由于农村没有养老机构,普通的农村居民想到养老院生活的话,也只能到县里的公办或私立的养老院,农村养老机构空白急需填补。

三、解决齐齐哈尔市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的对策措施

(一)在物质保障上要由国家承担起主要责任

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解决农民养老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农民收入增加,才能提高老年人的自养能力。国家要针对目前农村实际,改革土地制度,发展规模经营,提高闲置农田的利用率,这是目前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2.公共财政应向农村倾斜

在“未富先老”的时代背景下,农民养老,不应再遵循“只交给土地和家庭”的传统模式,政府应该是农民养老的第一责任主体”。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保证农民老有所养的物质基础。在我国长达50余年的经济建设中,农业和农民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为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理应通过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等保障机制反哺农业和农民,以促进更大范围的社会公平。2014年我国的财政收入已经达到了13.9万亿,经济发展已经上了一个大台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能力和手段都已具备了,国家应该拿出一部分资金建立普惠式的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直接由财政出资给予农民养老保障。

3.政府要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养老,狠抓养老政策的落实

目前,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严重,而我们国家却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养老问题。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管老年工作的部门很多,有民政部,有老龄委,甚至是老干部局都有管理老年人的职能,这种分割管理的方式,你管一块,我管一块,出现问题时很难协调,一般都是有好处争着要,有困难躲着走,使得很多有关养老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所以,中央需要设立一个专门机构来管理养老问题,具体抓政策的落实,保障政府给予农民的养老资金、优惠政策都能真正落在农民身上,使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

(二)在养老服务,生活照料上要充分发挥家庭、集体、国家三者不同的作用

在农村养老上,要三管齐下,三方共同努力,全方位的把为老年人养老服务的工作做好。

1.个人做好自家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

不管今后农村养老如何改革,家庭作为养老载体的地位是其他养老方式无法替代的。家庭养老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通过宣传教育,不断加大尊老、敬老、爱老的宣传力度。用身边的典型事例影响和教育人们树立良好的尊老敬老习惯,积极引导农民改变思想作风,积极主动的担负起养老责任,让老人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农村养老制度,必须将家庭放在重要的位置,农村老人以居家养老为主。

2.集体组织要建立养老互助组织以解决有困难老人的日常生活需要

互助型养老是最现实的,也是成本最低的解决那些不够条件进入敬老院,而子女又不在身边,身体不便老人生活的最好方法。村集体是老年人成长、生活、劳动过的地方,村集体的发展凝聚着老年人辛劳和汗水,理应承担助养老年人的主体责任,力所能及地建立多种形式的养老互助组织。

第一是“幸福大院”模式。像富裕县那样,发挥民风淳朴的优势,实行互助养老。做法就是由村集体利用村里闲置的房屋,如闲置的校舍、闲置的村办企业厂房,由县财政出资金把房屋改造成适合居住的格局。凡村里年满60岁,生活能够自理的空巢老人都可以申请无偿入院,入住的老人实行自我管理,互助服务。老人之间互相照顾、共同生活,既降低了生活难度,又提高了生活质量,老人在相互关怀帮助中得到温暖,满足精神慰藉的需求。这种模式使老人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在自己的家门口就能得到很好的照顾。

第二老年协会模式。在村里成立老年协会,每个村就是一个基层养互助老组织,聘请热心老龄事业,群众威信高,身体素质好的村级退下来的“老三位”任老年协会会长,吸收55岁以上老年人入会,协会里通过55―65岁的健康老人及村里热心养老事业的志愿者帮助其他老人的方式,实现互助养老。泰来县正在两个村搞老年协会试点,这两个村都非常有特色,一个是胜利乡的三合村,这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的村子。另一个是克利镇的曙光村,它是朝鲜族村。这两个村子都是少数民族村,突出特点就是村民非常团结,村长直接接手老年协会会长的职务,县财政支持一部分,村集体补充一部分资金,由老年协会具体运作,建立起村里的活动广场,成立村里的卫生院,腾出一部分村委会房屋和闲置的校舍改造成村里老人的室内活动室,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农村老人的精神需要。现在,这两个村的老年协会在互助养老上做的非常好,在生活、医疗、护理、文化等方面,重点考虑高龄、空巢和失能困难老人的需求,这些老人的饭有志愿者做,病有志愿者陪同看。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由于子女不在身边,现在农村30%老人在需要时都是找邻居帮忙的,老年协会充分发挥邻里之间相互照顾便利的优势,提倡互帮互助。

第三合作社延伸模式。每个村都有各种各样的合作组织,比如土地股份合作社、种植合作社、养殖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等等,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会集中到一起组成合作社,所以,每个合作社的合作内容稍加延伸就可以完成合作社里成员之间互助养老的合作,它的优势就是经济关联,沟通方便,互助合作容易,农民更容易接受。合作社可以扣留部分经营所得作为养老服务基金。合作社既是经济组织,又兼顾养老组织功能,社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养老成本又可降到最低。

村民互助养老没有改变农村老年人的人文环境,老人们能够与自己的亲朋好友保持经常的接触,精神上不会感到寂寞和孤独,有利于老人身心健康发展。

3.国家要提供政策和资金推动社会资金进入养老产业

关于农村养老的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孝文化;养老;农村家庭养老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060-02

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但从总体上看,农民的生活水平还有待提高。在中国绵延了几千年的家庭养老模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农村主要的养老方式。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转型,以传统孝文化为文化根基的家庭养老在当前农村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逐渐呈现衰弱的趋势。面对“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龄化浪潮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社会养老保障基本缺失的现状,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弘扬传统孝文化,发挥农村家庭养老的优势。因此,研究如何弘扬传统孝文化,对于传承民族先进文化,维护广大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家庭养老”是以家庭为责任单位,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由家庭负担起对老人赡养的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分担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诸多责任。完整的家庭养老包括物质供养、日常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层面。研究家庭养老问题,需要从这三方面来考察,进而试图弘扬传统孝文化,发挥农村家庭养老的内在优势,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一、家庭养老在农村养老保障中的功能呈现弱化的趋势

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转型,一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居民不断向城市流动,“空巢家庭”日渐增多,导致家庭养老保障功能下降。另一方面,现代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以及老年人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都使家庭养老的负担越来越重。传统的价值观念不断受到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的冲击,家庭责任观念、家庭义务观念等都在不断淡化,使部分年轻人不愿承担养老责任。总之,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功能日渐衰弱,家庭养老这一养老模式在农村正面临越来越强烈的冲击。

1.“奉养”观念淡化,子女不赡养老人的情况存在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对一些人的思想观念形成负面影响,赡养老人的观念日渐淡薄。部分年轻人过分强调自我,忽视赡养的义务,形成从社会到家庭“重幼轻老”的趋势。有代表性的是甘肃榆中一农民生有五个儿子,五子推三阻四,不赡养老人。原因是“一父五子嫌子少,五子一父嫌父多”。还有某农村一老人向儿子讨要生活费时,被儿子和媳妇一顿棒打之后,撵出家门冻死在路旁。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农村,类似虐待老人的事例不在少数。从中可窥见: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不赡养老人,虐待老人,侵犯老人合法权益的情况比较常见。

2.家庭养老的社会化削弱了农村家庭养老的日常照料功能

养老的社会化趋势,使子代向亲代提供资源的数量和方式发生了变化。首先表现在农村部分老年人有社会发放的固定养老金,减少了对子辈经济供养的依赖,其次,子女的尽孝方式将由直接地供养、照料向间接地供养、照料演化。这种养老的社会化趋势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在社区中购买养老服务以尽孝。如家庭料理、家庭理疗、全日制看护、日托、临托等。第二,社会支持、赞助老人在社会养老机构中养老的尽孝方式。部分老年人经济独立及自主意识的增强,自主选择到社会养老机构养老。同时,由于家庭规模的缩小,空巢老人的增多,也愿意到社会性的养老机构中集中养老。

3.“精神赡养”仍存在一定真空,不少老年人缺少精神慰藉

老年人精神需求的内容与其他群体不同。“年轻时重事业,年老时重家庭”,老人年迈体衰,家庭成为其人际关系的中心,家庭的天伦之乐,是老人最主要的精神慰藉。他们希望得到子女更多的关心、爱护和尊敬。希望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供养,更多的是家庭亲情与精神慰藉。一项关于湖南、江西、新疆三地的农村家庭养老的实地调查结果显示:46.5%的人认为老人吃得饱穿得暖就算是尽孝,而53.5%的人则不这样认为。这表明有近半数的人还没有意识到老人除了有物质需求之外还需要精神上的慰藉。这种“精神赡养”的真空状态,极大地影响了老人尤其是农村老人的养老质量。

二、家庭养老依然是农村养老的最主要方式

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在这种“未富先老”的现实情况下,家庭养老仍将负担起历史的重任。而且家庭养老的内在优势也已为西方国家的正反经验所证实。这便意味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家庭养老依然是农村养老保障的基石,是农村养老的最主要方式。

1.家庭依然是农村老年人物质上的重要依托

较之西方的“先富后老”,我国的老龄化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目前,即便是在城市,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在资金、制度,人才等各方面都还缺乏应有的准备,人口基数庞大又缺乏前期储备的广大农村更是力所不及。就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个问题在短期内是难以得到彻底解决的。显然,那些暂时无力领取养老保障金的绝大部分农村老人的物质供养仍离不开他们的家庭。

2.子女仍然是农村老年人的主要照料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该关心和照料老年人”,家庭成员有“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大多数资料表明,需要生活照料的老年人95%以上居住在农村。即使比较富裕的农村老年人住在养老院,仍离不开家庭,也需要家庭成员在生活上的照料。

3.绝大多数子女仍然比较关注父母的精神需求

家庭是人们情感的归宿和生活的港湾,家庭在为老年人提供主要的精神慰藉和情感维系方面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除了温饱外,年迈体衰老人对精神慰藉方面的需求更为强烈,更多希望在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中安度晚年。而且,代际“反哺”“老吾老”等伦理道德规范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已深入人心。家庭对于绝大多数子女来说,是一种牵挂、一种责任,他们会在百忙之中,“常回家看看”,让老年人能够得到情感满足。从关于湖南、江西、新疆三地的农村家庭养老的实地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46.5%的人认为老人吃得饱、穿得暖就算是尽孝,而53.5%的人则不这样认为。这说明尽管有近半数的人还没有意识到老人还需要精神上的慰藉,但值得欣慰的是绝大部分人认为精神慰藉是家庭养老的重要功能。

三、弘扬传统孝文化,发挥农村家庭养老的优势

孝文化是“孝”和“文化”的集合体。《文化词典》认为“孝的文化是古代文化的一种范式。它是指孝的观念、规范以及孝的行为方式的总称,是关于处理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关系的理念与行为规范”。“孝”本是一种客观的个人或家庭行为,无文化可谈。但这种行为一旦融入民族的观念系统,囊括了孝的观念、孝的内涵、孝的准则、孝与社会系统的关系等,就演化为一种特定的文化。

1.加强孝德教育,使孝观念深入人心

目前农村为数不少的老人处境艰难,拒不赡养、虐待甚至遗弃老人的现象屡屡发生,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了极大地冲击,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子女道德素质的高低。因此加强孝德教育,使孝观念深入人心,是提高老人生活质量的道德保障和必要手段。首先,必须重视学校教育在孝文化传播中的积极作用,加强青少年的孝德教育,使青少年从小树立良好的孝德观念,道德意识。其次要加强社区孝德教育,使农村青年正确理解孝文化的内涵和实质,将道德内化为自觉行为。树立正确的孝德观念是自觉承担父母养老的前提。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作用,使孝德代代相传,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

2.弘扬孝文化精华,为“居家养老”奠定文化基础

《礼记》指出:“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勿辱、其下所养。”意思是说,“奉养”是小孝,“敬养”才是大孝。这种传统孝文化提倡孝养父母,认为奉养是孝的基础,敬养才是孝的本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养老出现社会化趋势。但社会养老只能保障老人的物质生活,而无法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这就需要在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方式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中养老,养老资源除由子女、配偶和自身供给之外,还需社区或社会服务人员来协助解决的养老模式。它在减轻家庭养老经济负担的同时,提高了养老质量。在农村构建居家养老的养老保障模式,挖掘孝文化资源,加强舆论宣传、法制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孝文化资源。同时也要带动社区进行家庭道德、人际关系以及精神文明建设。

3.鼓励“精神赡养”,满足农村老年人的亲情需求

关于农村养老的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牧区 养老方式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一、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口老龄化现状

2007年,内蒙古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达到7.12%,由此,内蒙古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3年年底,全区总人口2481.71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437.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7.6%,高于全国平均值(14.3%)3.3个百分点;80岁以上的高龄80.7万人,占老年人的21%。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给内蒙古的养老保障带来严重压力,养老问题日趋严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开始大量流入城市,农村牧区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内蒙古老龄化过程中出现了老龄人口城乡倒置的现象,即农村牧区的老龄化程度和速度比城镇更快。尤其是2000年以来,内蒙古农村牧区开始实行“一退两还”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失去土地和牧业的农牧民开始到城里寻找新的生活来源,大量的青壮年涌向周边乡镇的城市,导致了城镇化速度加快,城市务工人员迅速增加。2001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内蒙古实行农村牧区中小学撤点并校,部分学生家长为了下一代的上学问题不得不选择进城,边陪读边打工,直接导致农村牧区家庭出现大批“空巢”、留守老人。内蒙古农村牧区出现了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现象,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更加突出。

二、养老方式的分类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会保险养老三种模式是基本的养老保障方式,而社区养老模式则是一种新的尝试,以上四者共同构成了农村养老体系。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是以血缘为纽带,由家庭或者家庭成员为老年人提供养老的一种养老方式,包括经济支持、生活照料以及精神慰藉。家庭养老作为中国最传统的养老方式,未来仍将是老年人主要的养老方式。但是家庭养老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子女的负担会比较重,尤其是对日渐增多的“四二一家庭”而言,经济负担会更为沉重。

自我养老,严格意义上而言也属于家庭养老的一种,是指老年人以家庭为核心,自己给自己养老提供经济来源的一种养老方式。自我养老的力量主要来自于老年人自身,对老年人自身的要求较高,经济方面和生活自理方面对老年人而言也是很困难的,所以这种方式最适合身体和经济条件较好的老人。

社会养老一般用的是集中居住的方式,可以分成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是指在由政府主导、社会提供的养老机构中养老的一种方式,包括政府负担的敬老院以及市场化运作的老年公寓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机构养老是未来老年人养老发展的主要趋势,但是机构养老的费用与服务水平呈正比,要想获得较好的养老服务,需支付的费用较高。社区居家养老是指以社区为依托,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要,为其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的养老服务。这种方式的特点在于:让老年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社区养老弥补了家庭养老的不足,是政府大力倡导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三、内蒙古农村牧区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样本数据与变量选取

1.样本数据

为了研究内蒙古农村牧区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课题组以内蒙古农村牧区以45-90岁的中老年人为调研对象,收到有效调研问卷200份,调研地区涉及呼和浩特、包头、乌海、巴彦淖尔、赤峰、通辽等地的农村及牧区。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2.变量选取

(1)解释变量

课题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解释变量大体分为四类:个体特征(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身体状况、文化程度)、家庭状况(收入来源、家庭月收入、家庭构成)、养老风险意识(养儿防老观念、未来养老态度、养老现状是否满意)和养老观念(是否愿意同子女居住、谁提供养老资金),选定参照组,目的是在有控制的条件下,检验各种解释变量对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

(2)被解释变量

我们以养老方式的选择为被解释变量,考察内蒙古农村牧区被调研人群是基于哪些关键因素做出养老方式的选择。被解释变量将养老方式分为三种形式:家庭养老、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其中自我养老也是广义的家庭养老,所以课题组以广义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为被解释变量,建立了第一个回归模型(广义家庭养老/社会养老)。被解释变量为 “1”时,表示选择“广义家庭养老”;被解释变量为“2”时,表示选择“社会养老”。在此次调研中,农村牧区被调研人群选择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的人数占到了80%以上。为了进一步考察养老方式的影响因素,课题组建立了第二个回归模型(家庭养老/自我养老)。被解释变量为 “1”时,代表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被解释变量为“2”时,表示意愿养老方式为“自我养老”。

(二)影响农村牧区居民选择养老方式的因素分析

1.模型一(广义家庭养老/社会养老)的结果分析

关于农村养老的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居家养老;社会工作;农村居民养老

随着我国农村家庭的日益小型化、农村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数的不断增长,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功能越来越弱化,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而居家养老是农村居民养老的理想方式。关于居家养老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早期有学者把居家养老等同于家庭养老,后来一些学者认为居家养老是一种将在家养老和在社区养老结合起来的养老方式;当前较为盛行的观点是把居家养老等同于在家养老、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三者结合起来的养老方式。居家养老之内涵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体现了人们对居家养老认识的不断深化。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我们可以把居家养老界定为在政府主导、民间组织运作、社区组织协助下,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的多层次、辅助的统称。这一界定强调了政府和民间组织的作用,将社区的作用限定为协助、监督和评估,同时也凸显了居家养老服务中老年人的中心地位。[1]本文拟在对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以期对更好地解决农村居民养老问题有所裨益。

一、农村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必要性

城、乡社会的断裂使得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养老方式的差异加大,相比之下,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更为严重,而老龄化步伐的加速使这一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如何让农村老年人与城市老年人一样,享受到改革和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我们认为:居家养老是目前农村居民养老的理想选择,因而在农村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不仅很有必要,而且适逢其时。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居家养老是农村家庭养老的有益补充

目前,我国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使得家庭养老的主体和客体发生了分离,再加上农村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家庭养老的功能不断弱化、农村养老资源有限致使供给远远小于需求,而居家养老恰好克服了这方面的不足,是目前农村居民养老的理想选择。提倡居家养老,并不意味着否定家庭养老,而是将居家养老看作是家庭养老的有益补充。

2.居家养老符合我国农村传统的孝道观

“养儿防老”是我国农村根深蒂固的观念,农村老人多不愿离家去养老机构养老,认为那是非常丢脸的事情,子女们也认为会让自己背上不孝之名。在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的大背景下,居家养老符合农村传统的孝道观,老年人不用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庭和社区环境,只是养老服务的提供主体发生了变化,除了家人外,还有政府和民间组织。同时,居家养老也减轻了家人的养老负担。当然,政府和民间组织虽然成为了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其要取代农村老年人的独立自养和子女的赡养义务,其在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中只是起到辅的作用。

3.居家养老能有效利用农村熟人社会的资源

相比于城市,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在这样的传统社会里,人们之间的熟悉度和信任度都较高,邻里之间愿意互帮互助,且人们之间的交往充满情感因素。居民养老是需要大量资源的,但农村的养老资源相对稀缺,充分利用农村人邻里之间的互助,无疑是农村居民养老的一条有效途径。居家养老模式可以很好地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它可以在农村老年人之间或中年人与老年人之间充分开展互帮互助活动。“时间储蓄银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做法是,身体健康的中老年人可以为健康状况不好的老年人免费提供养老服务,但是要计算服务时间,等到这些提供免费服务的中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好的时候,就可以获得同样时间的免费养老服务。

二、农村居民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

社会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强调“助人自助”,有独特的理论、价值、理念和方法。社会工作者虽被称为“社会的剂”“拿薪水的雷锋”,但对农村居民而言,社会工作者依然是陌生的面孔。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切入点,应是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因此,正确合理分析农村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显得尤为必要。农村居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主要表现在经济供养、日常照料、精神慰藉及医疗康复四个方面。

1.部分农村老年人经济困难

随着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多,打工成为部分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此情况下,农村老年人的经济供养状况虽有所改善,但是在农村尤其是在偏远落后的地区,贫困老年人依然存在。究其原因,首先在于老年人年事已高或身患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其次是子女不孝,不赡养老人;再次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额度低,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经济需求。在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中,农村贫困老年人要成为首要的关注对象。对于养老而言,经济供养是首要的内容,如果连经济供养需求都不能满足,就更淡不上日常照料、精神慰藉和医疗康复了。因此,缓解或解决农村老年人的经济困难,满足农村老年人的经济供养,既是子女的责任,也是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农村“空巢”老人日常照料匮乏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空心化现象严重,在一些农村,青壮年都外出务工,村里只剩下留守的妇女、儿童和老人;也有一些青壮年夫妻同时外出打工,只剩下留守老人和儿童;也有一些是子女大学毕业后留在外地工作,或居住在城镇,但老人仍居留在农村。这样,农村“空巢”老人的日常照料就成了问题。居家养老主要针对生活能够自理和半自理的老年人,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还是以机构养老为主。在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中,老年饭桌、日间照料中心的设立,虽然能够缓解这部分农村老年人的白天生活及照料问题,但是夜间的照料依然是一个问题。

3.大部分农村老年人精神慰藉缺乏

农村老年人生活单调,身体稍好的老人还要在家照顾孙辈、做家务、干农活等,他们缺乏娱乐的意识,也没有娱乐的时间。有些老人虽不用照看孙辈,但是孤独感较强,感觉生活无聊,一些年纪较大的老人尤其如此。由于子女在外务工或工作,与老人的联系不多,只是隔一段时间打一个电话,满足不了老人的情感需求。这就导致大部分农村老年人精神慰藉缺乏,他们需要倾诉、需要宣泄,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子女的“远游”,使得农村老年人需要倾诉的情绪只能自己慢慢消化。此外,农村也缺乏文化娱乐设施。这些主客观因素的叠加最终导致大部分农村老年人精神慰藉缺乏。

4.一些农村老年人急需医疗康复服务

根据年龄可以把农村老年人分为三个群体:低龄老人(60~69岁)、中龄老人(70~79岁)和高龄老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健康状况欠佳,处于低龄或中龄期老人的健康状况虽总体上会比高龄老人好些,但也有一些健康状况不好的,他们亟需相应的医疗服务和康复保健服务。然而,农村的医疗条件较差,几个村落才有一个诊所,缺乏医疗设备和专业医疗人员,不能做相应的检查,只能满足农村居民感冒、发烧等常见疾病的治疗。这样的医疗状况难以满足农村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的医疗需求。

三、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

如何以居家养老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工作服务,是众多学者都在关注的问题。笔者有幸参与了2014年河南省“三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服务的项目是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服务地点是河南省罗山县楠杆镇。依据农村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结合该项目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应包括以下内容。

1.开展个案工作,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经济帮助和情感支持

个案工作能够根据案主的个别化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老年个案工作的介入模式包括理性情绪行为治疗模式、行为修正模式、心理社会模式、过程行动模式、危机调适模式和任务中心模式。老年社会工作、老年个案工作须遵循一些必要的原则,这些原则包括个别化原则、有目的的情感表达原则、有控制的感情投入原则、接纳原则、非批判的态度原则、案主自决原则和保密原则。[2]42-45 这些原则的确立和应用,为老年社会工作者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活动提供了指导。如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楠杆镇项目中开展个案工作的有5人,分别解决案主不同的需求和问题,如健康服务、信息服务、情绪疏导、经济困难等。针对案主的不同处境和问题,项目组社会工作者进行了多次回访,采用了不同的介入模式,并整合资源,为他们提供帮助,最终解决了案主的不同问题,满足了其个性化的需求。

2.开展小组工作,有针对性地满足农村老年人对日常照料和精神慰藉的需求

老年小组工作的基本模式包括社会目标模式、交互模式和治疗模式。在这三类模式中,前两类模式可用于社区或机构中的老年人小组,而治疗模式一般在机构中运用。[2]204-206因此,在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小组活动中,应主要选择社会目标模式和交互模式。社会目标模式的目的是增强老年人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认同感。这些小组活动效果较佳,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了欢乐与情趣,也开阔了他们的眼界。正如河南省罗山县楠杆镇田堰村幸福院的院长项守枝在接受信阳电视台《特别关注》栏目采访时所说的那样:“以前农村中老年人只是忙着干农活、照顾孩子,很少有文化娱乐活动,自从郑州的两个社工来了之后,他们组织村中老年人做手工花朵、跳广场舞。村里玩牌打麻将的人少了,村民培养了新的兴趣,邻里关系更和睦了,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了!”交互模式的目的是通过小组活动中老年人之间的互动、沟通和交流,形成一个互助的小组,增强他们抵御生活压力和风险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的。小组工作的开展,使得组员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群体,在强调“助人自助”的同时达到了互助的目的,为解决居家养老中老年人的日常照料问题提供了帮助。比如,楠杆镇缺乏文化娱乐设施,村民们娱乐意识淡薄,参与活动较少,导致老年人精神慰藉缺乏,有些老年人孤独感较强。面对这种情况,楠杆镇项目组社会工作者开展了前期的动员工作,并为当地的老年人开展了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小组活动,组建太极拳兴趣小组、“妙手生花、快乐到我家”小组、“崇尚健康、分享快乐”广场舞小组、“跳出健康”老年健身操小组、“开心戏院”兴趣小组等。小组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主要体现在帮助老人解决心理困扰、精神慰藉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问题。

3.开展社区工作,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和医疗康复服务

老年社区工作的基本模式包括社区发展模式、社区组织模式和社区教育模式。扩大老年人的社区社会支持网络是老年社区工作的关键,老年人的社区社会支持网络包括个人网络、志愿者联系网络、互助网络、邻舍协助网络和社区授权网络。[2]255从形式上看,社区社会支持网络包括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前者的主体包括政府、群体和组织,而后者的主体包括家人、亲戚、朋友、同事、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与城市社区不同,农村社区文化娱乐设施缺乏,老年人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例如,在楠杆镇项目中,项目组成员根据农村社区特性,通过对当地社区的需求进行评估,以一些节日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的社区活动,如“情满中秋节,爱在夕阳红”、“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健康带给您”养生知识宣传、“青春暖夕阳”长者生日会、“爱在夕阳,情暖冬至”、“健康零距离,关爱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等,建立并扩大了老年人的社区社会支持网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深受当地老年人的欢迎,为老人的生活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社区工作的开展,不仅娱乐了老人、提升了社工,还培育和指导了当地居家养老相关人员如何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当然,在居家养老服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如何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医疗康复需求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在农村设立社区医疗康复中心,与村诊所一起共同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医疗康复需求。

四、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的展望与思考

1.调动农村老年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是社会工作服务活动开展的关键

一般来说,由于自身原因,老年人在参与活动时比较被动,因此,在活动开展前,需要做一些热身或者破冰活动,对那些身体健康状况不好的老人,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不断地鼓励他们、及时地表扬他们点滴的进步;在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地向老年人反馈信息。因此,调动老年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应贯穿活动的始终,这也是社会工作服务活动开展的关键。为了充分调动老年人的积极性,在活动开展前,要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看其是否适合参与该项活动,同时要询问其对此项活动是否有兴趣。在活动准备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适合老年人活动的环境,避免活动中伤害到老年人。

2.专业性是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要求

专业性是社会工作的生命力,无论是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还是在社区工作过程中,都要体现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否则,社会工作专业就失去了灵魂,这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区别于其他文科专业的一大特点。正是由于这一点,社会工作在解决一些问题上才具有自身的优势。因此,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尤其要关注社会工作介入的专业性,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3.充分利用农村现有居家养老服务资源,不搞形式主义

在农村,居家养老是老年人理想的养老方式,尽管还没有全面铺开,但是也有一些试点。在这些试点地区,建有幸福院、活动广场和活动中心等,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政府及民间组织投资兴建的这些居家养老设施,居家养老的优势将会真正体现出来。但是,在有些试点地区,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有人来参观、采访的时候,紧急行动,搞些表面活动;参观或采访的人走后,大门紧锁,冷冷清清。这种既浪费国家资源、老百姓又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养老服务的表面文章,应当为我国的社会工作者所摒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