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汉语国际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教学 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已经在 2001 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加,这也是凸显我国文化和艺术之美的关键阶段。因此汉语言文学的学习逐渐被学生们所追捧,同时这一课程的学习也成为各个高校中文专业最为基础的内容。但是在现阶段教学的情况中观察,汉语言文学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想要保证高校中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顺利发展,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校园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帮助高校中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进步。
1.1课程教育中教育理念模糊
在现阶段的高校中想要保证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快速发展,教师取得良好的教学成绩,还需要保证校园中的领导、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深刻的掌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当前的社会中,很多教师对于汉语言文学教学理念依然比较模糊,并且对于教学的核心内容,以及教学理念的掌握相对比较模糊,因此很难在教学的过程中良好的把握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向,所以难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尽管现阶段我国对于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最新的改革,很多校园中的教师也在一定程度上开展了最新的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这些教学方式进一步的研究却没有得出良好的结果,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进步,导致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出现了问题。
1.2课程教育体系结构欠缺
现阶段我国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其大致的教学方向主要就是为了建立起经济适用的课程结构和教学体系,主要就是由于现阶段汉语言文学在教学中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还没有得到良好的完善,并且课程的内容以及内部学习因素的结合都需要合理的优化,因此校园中的课程和整体效果难以得到良好的发挥,导致高校中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和人才质量的需求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在最新的形式之下,汉语言教学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需要树立起课程的教学结构和教学观念,并且宏观和整体的把握课程中的内部结构,这样才能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发挥出良好的指导和作用。
1.3理论与实际相脱节
在我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对于我国的文化传承,以及精神风貌的传播都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我国社会的进步,加强各族人民对于我国民族和国家的认同,因此汉语言文学的教育成为我国社会中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桥梁。但是在最新的改革和形式之下,很多汉语言文学的教师都在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研究水平,这样的环境中,教师汉语言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策略以及教学结构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且在其中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教学经验,但是依然存在着理论和实际相悖的现象。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都难以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甚至很难教会学生如何将成功的教学理论使用到实际的工作之中,即便是给予良好的教学,学生在实际的使用中也难以合理使用。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和实际内容脱节,出现教学内容空洞,学生难以长足发展的现象。
2、汉语言文学教学应采取的对策
2.1树立汉语言文学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师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基本认识与观点,我们要切合课程改革的要求,依据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汉语言文学基本教育理念:扣住汉语言文学教育核心,提升 学生汉语言文学素养,倡 导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建设富有活力的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要在日常教育实践中践行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全面、系统的进行学习,从宏观上把握汉语言教育的发展方向,用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此外,我们还要把握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本质,认识到汉语言文学教育是由文字、语言、文章等众多元素构成的,其中言语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它最显著的特征是工具性,其次是人文性、符 号性。在课改形势下,它的工具性特征愈发突出。“学科应用性是衡量学科体制健全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汉语言文学教育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文工具,提升学生应用汉语言文学的能力,并将之灵活的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2.2完善汉语言课程结构体系
我们要依据汉语言文学发展的趋势与大方向不断完善课程结构体系,使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能够与时俱进。“在建立好学生的道德体系和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贯彻汉语言文学的实用价值,着眼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价值不在于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我们要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内在各要素的结合方式,使之更合理、更科学,唯有建立科学的课程结构体系,我们才能高屋建瓴,从宏观上掌控课程内部结构,为汉语言文学课程优化、课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在课程结构体系构建过程中,我们仍然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课程设置要以学生汉语言素质的发展为核心,课程结构构建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为学生预留更多自主学习时间,努力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兴趣。通过完善汉语言文学课程结构体系帮助学生形成自我知识结构,从而提升汉语言文学课程整体功效,切实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发展学生的个性。
2.3强化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思想
理论没有经过实践检验是乏科学性的。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切实加强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思想。我们要将教育理论研究转化为课程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中深入思考,形成教学理论,将教学理论再回归到教学实践,实现从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在教学实践中寻找最佳教学模式与方法。此外,我们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反馈,学生的反馈也是检视教学理论是否科学、有效的重要途径,我们只有不断分析与总结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我们的教学策略才能发挥教学手段的应用价值。
2.4提升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技能
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师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技能。首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与时俱进。现代社会发展迅速,这要求汉语言文学教师要不断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提升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理论素质,更要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言文学的应用能力。要求我们能够真正的把学生作为中心,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提升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素质与应用语言的能力进行设计,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汉语言文学学习的主动性,将学习化为一种内在发展需求。其次,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新模式的创新必须要有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以最优学习质态参与到汉语言文学学习中,要彻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教师角色,使教师从课堂的权威转向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成为学生汉语言文学学习的伙伴,这样才能促进课堂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3、结束语
汉语言文学是培养中文类大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最重要的课程。它的教育培养目的是发扬与传承人类的人文精神风貌,探索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坚守国家、民族以及个人的精神认同和社会义务,具有很明显的社会人文教育印记。
参考文献
[1]陈岩春.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4,(8):136-137.
[2]张枫.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赤子,2014,(9):83.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实践课程
“汉语国际教育”是指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res”,简称MTCSOL。
近年来,随着中国政治影响的日益扩大与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各国学习汉语的人数急剧增加,对汉语教师的需求也持续上升。为了适应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解决对外汉语教学教师严重匮乏的问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7年4月3日发出通知,决定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对外汉语教学专门人才。作为一门强调实践和应用的专业,该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在探索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为推进汉语国际化可持续发展,加强国际汉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专业素质,必须推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一、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实践课程建设概况
1、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特点
(1)高度综合的前沿学科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是一门高度交叉、高度综合的新兴前沿学科,具有汉语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等多重学科的综合属性,而且要求有实践环节的训练。另外,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复合人才,不仅要能够承担汉语教学的任务,还要具有较强的汉语国际推广以及文化推广和交流的能力。
(2)复合应用型的人才培养
与对外汉语专业不同的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这些都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促进汉语以及中国文化的全面推广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除了要对汉语及汉语教学进行研究之外,更多地承担着汉语以及中国文化的国际推广,推动汉语教育从专业汉语教学向大众化、普及型、应用型教学转变。
2、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分析
根据《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规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
根据《方案》规定,设置了公共课,必修课,选修课(5大类),教学实习。其中,5门必修课程基本上能够保证培养对象对汉语和文化的教学内容、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掌握和基本教学能力的养成;而语言、教学、文化、教育和方法等五大类23门选修课以及在外语和实习方面的具体要求,则不仅细化和深化了必修课程的内容,也延伸和丰富了教学内容。
在这里,笔者想强调一个问题,就是实习和实践课程之间的区别。实习是研究生们走出校园,进入社会,进行教学实习,更多的像是一种社会实践,而非本文要强调的实践课程。
3、实践课程建设概况
目前中国的高校中,有多所高校都建立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关于实践课程的建设,这些高校都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作为国内首批建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校,该校在实践课程的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学校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能力体系(而不是单纯以知识体系)确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以应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围绕着汉语教学能力、中华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了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力争全面实现教学内容从语言、文化本体到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的根本转变。在教学模式上,推广案例教学,在国家汉办的大力支持下全力建设全球范围的国际汉语教育案例库,并进一步探索探究式、思辨型、充分互动和研讨的案例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努力构建并形成了从听课、评课、说课、试讲到顶岗实习的一整套实践实习体系。
虽然各高校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建设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由于《方案》缺乏对实践课程的规定,各高校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普遍在实践课程的建设方面有所欠缺。除此之外,由于各高校都根据自身的条件及需要探索和建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实践课程,在整体上缺乏统一性,没有形成系统的实践课程体系。
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实践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观念问题:缺乏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应用性认识
虽然在我国,专业硕士的产生和发展已经有较长时间的积累,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尤其是文科性质专业,仍然是沿袭了学术型专业建设的模式,缺乏专业硕士应有的实践能力培养。很多报考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学生可能大多数也只是对中国语言与文化有兴趣,作为学习者,其自身也忽视了其作为重实践应用的专业对学习者实践能力的要求。
2、体制问题:缺乏系统的实践体系建设
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原有的教育体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革。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基础知识的记忆,学而空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对实践教学能力重视度明显不够,没有真正的实践基地,更不要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整个实践体系的建设。
3、课程安排问题:缺乏对实践课程的安排和保证
从对课程设置的分析中可明确看出,在《方案》的规定下和实际制定教学计划过程中,都没有对实践课程做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使得实践课程缺乏制度上的保证。其次,由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理论课程本身的丰富,加之该专业生源的多样性,缺乏扎实的专业基础,因此在理论课的安排上,为了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课程占到了很多且集中的课时。这样一来,老师和学生都会将很多的精力放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上,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压缩了实践课程。
4、经费问题:投入不足,缺乏足够的资金和师资保障
目前,很多高校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术型硕士的培养上,给予了很多的课题经费,希望通过课题的建设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提升学校的名誉和竞争力,这样一来专业硕士在实践课程建设过程中经费投入就必然会不足。另一方面,开设汉语国际教育课程的高校大多还未形成一个稳定的、高素质的、专业的师资力量,很多课程由汉语专业老师、语言学专业老师等教授。这既反应出高校师资的不足,也反应出各高校对于专业硕士建设不够重视。
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实践课程建设策略
1、教师和学生都要转变观念,建立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正确认识
作为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当然也包括其他所有的专业硕士,要充分认识到自身专业的特点和发展要求,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除重视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巩固外,要注重对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积极参于各种实践课程和项目。对于教师和学校来讲,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要制定一套单独的培养计划,在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中,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标准。
2、各高校要转变教学管理模式,建立系统的实践课程体系
学校要对整个教学管理的模式进行改革,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乃至所有专业硕士的实践课程进行系统的完善。在实践课程的建立上,可以采取合作教学的模式,建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与在校留学生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教学实践。在这样合作教学的环境中,学生不仅锻炼和提高了汉语教学的能力,更能逐步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此同时在校留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汉语水平,可谓一举两得。各高校可以通过这种教学管理上的转变,逐步将这种教学模式固定下来,建立实践基地,完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实践课程体系。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就业规划
【作者简介】陈信存,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广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四川成都610031;谢仁敏,广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7-0192-06
2012年9月,中国教育部新版本科专业调整目录。此前的“对外汉语”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1999年之前。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仅有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4所高校,到2010年底全国已有285所高校开设该专业,每年招生人数达15000人,最近十余年增速之快可见一斑。该专业招生人数的迅速增长,显然跟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汉语热兴起直接相关。亦为满足汉语国际教育庞大的师资需求作出了重大贡献。
然而。随着招生院校、入学人数的增加以及汉语国际教育环境的变化,本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日渐凸显。因此,直面问题,辨清源流,顺应专业发展趋势,寻求改进途径,突破瓶颈,推动本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成了当务之急。
一、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存在的几大问题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近年受到莘莘学子的广泛追捧,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专业之一。但十余年的超常规发展,并不能掩盖其间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不够优化,针对性有待加强
教育部虽然给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提出了指导意见,但由于对专业性质的认识存在分歧甚至偏差(有的偏重于跨文化传播教学,有的偏重于语言基础教学,有的偏重于教学理论与实践),不少院校的课程设置混乱,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如有的院校过分偏重于才艺培养,花费不少课时学习传统的琴棋书画、太极、剪纸等才艺。却忽略第二语言习得教学理论和语言本体知识的学习,造成学生光有花架式,却无真功夫。有的则忽略专业特性和地域特点,开设大一统课程(往往偏重于母语为英语的国家,而忽略小语种国家),缺乏国别教学的针对性,造成部分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上手慢、基础薄、后劲不足等缺憾。对此。泰国汉学家巴功·林巴努颂颇有体会,他认为不少大学生“知识面狭窄”、“工作能力不强,缺少文化历史知识”,故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北京大学中文系陆俭明教授对此亦甚为担忧,“社会上有一种说法。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生,汉语不如中文系学生,外语不如外语系学生,教学不如师范生”。这无疑给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警醒。
另外,一些在教学实践中比较实用的课程,却并未列入课程目录。如汉语教材方面,泰国华文教师公会主席罗宗正先生就颇为感慨:“目前泰国汉语教学没有材。缺乏高质量的适合泰国人学习华文的优秀教材”。以笔者在泰任教一年多来的亲历亲见,确如其言。例如泰国收藏汉语书籍最多的图书馆之一——泰国华侨崇圣大学图书馆。近年大陆、港台等地正式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在这里基本都能找到,数量多达百种(其中不少为中国国家汉办赠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对外汉语教材大多是针对来华留学生使用,语境背景设计为中文环境。至于针对泰国学生编写的系统性教材则付之阙如,在教学实践中只能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己编选授课教材。于是,教材的选用和编撰理论及技巧。便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实用课程。又如,外籍汉语学生几乎都要参加汉语水平等级考试(HSK)。学生们也非常希望能掌握一些应试技巧,因此为教师们开设HSK研究课程同样很有必要。另如现代教学技术、教具的设计与使用等课程,都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然而。上述这些课程目前都没有列入正式的课程指导目录。可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仍需进一步优化。
(二)专业师资仍有不足。教学质量难以控制
稳定、平衡、合理的师资配比。无疑是学科教学质量的关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涉及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三大领域,其跨学科的专业特点对师资合理配比的要求就更加严格。然而,目前批准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200余所院校,有相当部分为非师范类院校,未开设有教育学相关专业。教育学方面的专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这难免要影响到学生的课程教学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有效培养(课堂教学又是整个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核心)。
同时,相对于近年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的超常规发展,高水平专业师资的培养和成长则需要一定周期,增长速度有限,这就造成了专业师资短缺严重的问题。高校师资的主要来源是博士毕业生。但目前全国设立对外汉语博士点的院校仅有20余所。培养的人才相当有限,供需缺口很大。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主席刘延东讲话指出,2009年来华留学生达到23万人,而汉语教师仅有3500人,生师比为66:1。同期(2009年)中国高校的整体平均生师比是17.23:1,针对国际上语言学习采用小班制的通行办法(语言班生师比通常约为12:1),可知专业的汉语教师所需甚大。而且,在目前高校扩招大势之下,这种生师比例失调的情况很难在短期内有根本性转变。
专业师资短缺的直接后果是,一些核心的语言本体课程只能借用语言学、文学专业教师授课,而这些教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入,大多只是生硬套用语言学、文学专业的培养模式,忽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殊性,结果造成培养方向上的偏差。目前,关于汉语国际教育师资标准的权威文件是国家汉办制定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文中明确要求“教师能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将相关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能结合自己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目标,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概念分析自己的教学对象”、“能了解并解释影响语言正负迁移的各种因素,能分析和解释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迁移现象”、“能选择和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教辅材料进行教学”等。以上诸多要求,显然是将师资的培养目标定位于“高层次、应用性、复合型、国际化”,这跟语言学、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不一致,故教学模式、手段也要相应改变。若只是生搬硬套,抹杀专业区别,必然跟专业设计的初衷相去甚远,甚至跟专业的实际需求相背离。使学生无法适应教学实践的要求,这就难免让他们产生类似的抱怨:“我大学4年基本都是在学校上课。我不觉得所上的课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有什么区别。等我到了国外之后才发现,会说汉语的,不一定能教汉语。”
(三)缺乏实践平台。就业渠道不畅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学生应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教学操作经验,这就需要培养单位为其提供实践机会和发展平台。目前,学生实践的海外平台主要由孔子学院承担,渠道比较单一;而孔子学院囿于其发展规模,使之提供给本专业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有限。截至2012年,国家汉办在全球已建立400余所孔子学院,500多家孔子课堂,注册学员65万人,成绩可谓斐然。然而,就派出师资来看,孔子学院每年派出的教师仅有1万余名,当中还包括了在职公派教师和研究生,若是本科生只能申请志愿者,且职位数量并不多,相对每届超过1.5万的学生人数而言,孔子学院提供的实践机会可谓是僧多粥少。特别是一些未建立孔子学院的高校,海外高昂的自费实习费用,让不少学生望而却步,结果实习只能安排在国内进行,甚至被安排到普通中小学实习。此类学生虽名日专攻汉语国际教育,但直到毕业仍未接触到外国学生,这无疑抹杀了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特性,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因此,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办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走出去”获得更多实践经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平台,这一问题依然有待探索和解决。
不仅学生实习遭遇困境,跟学生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就业问题就更为严峻。目前,汉语国际教育界陷入了奇特的“供需悖论”,令外界深感困惑:
一方面,海外汉语国际教育师资供不应求。有数据统计缺口人数甚至高达500万。世人惊呼“汉语教师荒”,包括国家汉办主任许琳,亦忧虑于海外汉语教师之不足:“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和‘汉语教师荒’的矛盾问题,已经成为我们汉语推广工作最亟待解决的难题。”这极易给人造成的印象是:在就业市场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们定然是炙手可热的香馍馍。
另一方面,当我们面对毕业生从事本专业者比例过低的客观现实时,则无法乐观起来。据2010年的统计数字,“只有百分之十几的学生走上教学岗位”;另据笔者调查,广东惠州学院2011届对外汉语本科毕业生,全班43人,从事汉语国际教育者仅3人,比例不足7%;另有研究者曾对华中师范大学2010届对外汉语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做过一项调查,全班48人,继续读研、出国深造者15人,待业11人,已就业者22人,其中仅有1人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工作。从事本专业者比率之低,由此可见一斑。上述供需悖论现象。显然有悖于本专业设立的初衷——培养优质外教师资。满意就业市场需求。
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就业观念有待改变,“走出去”意识不强。二是就业渠道不畅,缺乏有效的就业信息平台。目前在国内,针对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培训市场已近饱和,毕业生的一大出路是以汉办志愿者方式赴海外临时就业,若干年后需回国再就业,且大都只能转行从事非本专业工作,故学生赴海外就业的意愿不强。因此,如何让学生“走得出去”且“留得下来”,如何保持海外优秀师资队伍的稳定性。依然是有待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此瓶颈问题若是无法有效突破,必将有碍于本专业未来的发展壮大。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
显然,要想进一步推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就得冷静剖析该专业近年来“外热内虚”的尴尬现状,顺应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对症下药。切实解决其间的瓶颈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增开特色课程。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无疑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很大程度决定着培养出什么类型和何等层次的人才,未来胜任怎样的专业工作。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是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无论名为“对外汉语教学”还是“汉语国际教育”,本专业的基本内涵都没有改变:核心是“教学”,即具有师范性,这意味着往师资方向培养;“汉语”是基础,注重的是工具性,强调语言学本体基础,需要语言学底子做铺垫;最后是“对外”(或“国际”),即涉外性,涉及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知识。上述三大特性决定了专业课程的设置。
至于核心课程,笔者认为应该是教育实践理论模块(如综合式教学技法、分项式教学技法等)、语言本体模块(重点是现代汉语和文字学)以及第二语言习得相关理论。其中,语言学又是本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应该对之进行强化训练——扎实的语言学基础,也可为有志于考研深造的学生做好专业铺垫。
文化课程也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目前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大学生掌握的中国文化知识已足够应付外国学生,因此对文化课的学习不必过多强调,导致部分毕业生对中国文化知识掌握的程度有限(甚至还停留在高中水平),从而很难适应实际教学工作。以泰国为例,学生大多信仰佛教,对中泰佛教的差异、儒道文化在中国接受和影响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浓厚兴趣,会经常向中方教师求教。若教师对中国传统宗教文化没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则很难准确解答学生的疑问。其中,跨文化交流方面存在的障碍,可能比文化知识掌握不足带来的影响更为隐性和严重。比如中国教师说话通常音高调响,语速较快,让轻声曼语的泰方学生很不适应,还常常造成交流上的误会:而在泰国文化里,学生通常不会当面指责老师。此点若被中国教师忽略,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到教学质量。总之,随着中国与他国交流日繁,外国学生对中国文化了解的深度、广度的要求愈来愈高。教师在文化学养方面的要求亦应相应的水涨船高。巴功·林巴努颂的观点就颇具代表性:“目前我们需要更多的是精通中国文化的人才,而不是语言的人才,更不只是要汉语教书匠。”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许嘉璐先生走访国外多年,也是深有体会:“我在国外各孔子学院考察时,他们多次说:你们派来的人,只教汉语,不懂文化。”因此,他认为汉语国际教育“如果只教汉语,不传播中华文化,不能算是成功的。实际上,远离文化,汉语也教不好”㈣。值得注意的是,在2012年版的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中,教育部为了达成“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把旧有的“中国语言文化”、“中国学”两个专业也并入“汉语国际教育”,一定意义上,这也可以看成是对中国文化学习的重视,无疑是一个值得肯定的举措。
还需指出的是,本专业特性之“对外”(或“国际”),其实是一个泛指,但在课程设计的实际操作中,笔者认为应该突出针对性,突出地域特色,施行国别教育。比如广西,“对外”主要指的是东南亚诸国,若具体到广西大学而言,则主要是“对泰”。因此。可以设置具体课程,针对相关方面进行专门训练,比如泰语语言特点与汉语教学关系等。同时,还要给学生介绍泰国的教育政策和华文教育发展现状。比如泰国大、中、小学汉语课程并无系统衔接,每个阶段都可能遇到零基础的学生;中小学每周课时安排很少(通常一周只有一次课,每次两到三个课时),这跟大学中文系的系统性教学完全不同,因此如何开展好这些课程的教学就大可讨论。此外,崇尚自由学习的泰国学生,并不适应中国“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关于如何有效控制教学过程的技巧培训(若是管得太严,学生反感;若是课堂纪律松散,课堂教学很难有效进行),亦是不可或缺。因此,笔者认为以国别为方向设计课程是较为优选的办法,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英语、泰语、越南语、日语、韩语等若干方向,既给学生选择的自由,也能较好地体现教学的针对性和课程的实用性。
除了上述师资型人才培养以外,教育部1998年版的专业目录中对“对外汉语”还设定了这样一个培养目标:能在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因此,所设课程也应该照顾到有志于往这方面发展的学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培训的机会。例如,可以开设一些涉外文秘、跨文化传播等方面的特色课程,丰富既有课程体系。给学生更多选择机会,为有志于从事高级涉外文秘、涉外传媒的学生提供智力支持。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落实教师审定制度
G.Bereday在《教育年鉴·序言》中云:“一个教育系统之优劣,必然是大大地依赖于在这个系统中服务的教师。”可知教师在学科发展中无疑处于关键性位置。因此,面对当前汉语国际教育方面存在的师资短缺、结构欠合理等问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师资素质已经势在必行。
首先,应进一步加强对现有师资的培训力度,力求以质取胜。《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指出,汉语教师素质由五个模块组成:一是语言知识与技能。包括“汉语知识与技能”和“外语知识与技能”;二是文化与交际技能,包括“中国文化和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两部分:三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学习策略;四是教学方法;五是综合素质。可见,基于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的特殊性,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需要具备较为丰富全面的专业知识,也要掌握较为先进的现代教学技能。然而,由于汉语国际教育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学科理论还不太成熟”,依然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甚至“各种分歧还在所难免”。这就要求本专业的教师积极参与培训,随时关注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教学经验。在摸索中提高自身素质。遗憾的是,目前提供给教师们培训、进修的机会并不多。笔者随机调查了四所高校的10位本专业的教师,最近三年参加过培训、进修者仅有6人次,这显然不利于教师知识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因此,对专业师资的培训力度依然有待加强,高校也应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通过参加高端培训班、研讨会以及到国内外研修、攻读学位等方式,提高现有师资的知识水平。
其次,建立和利用教师研修基地,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大途径。为缓解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中“基础研究薄弱、师资队伍量少质差、汉语难学”等难题,汉办于2011年在全国设立了19所国家级“汉语国际推广基地”,为本专业教师的培训、进修提供了平台。不过遗憾的是,这些基地多集中在发达地区,以针对西方国家为主,而广西、云南等紧临东南亚的延边省区依然没有设立推广基地。因此,广西、云南等地不妨考虑建立省级区域性汉语推广基地,成为国家基地的有益补充。这些基地可以通过开展区域性的汉语国际教学研究、开设实践体验课程、举办学术夏令营等特色活动,加强本地教师的合作与交流,提高自身素质。
第三,可以建立客座教师和外聘教师制度,补充现有师资的不足。教师个体的眼界和知识水平毕竟有限,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文化知识,高校可以外聘一些在领域内有精深研究的专家,或者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开办专题讲座。汉语国际教育属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理论学习最终还是为实践服务,因此理论联系实际的专题讲座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讲授者的研究成果和亲身经历带给学生的触动,引发的思考,往往比普通的课堂学习更为高效。笔者的调查也印证了此点:那些具有海外教学经验的学者、教师开设的专题讲座,或一些中小学的资深老教师开设的教学实践课程,在学生当中受到普遍欢迎。因此,客座教师和外聘教师是本专业师资的重要来源,培养单位应对之予以足够重视,建立和健全相关引进机制。
最后,笔者认为,为了确保本专业教师的质量,很有必要落实汉语国际教师资格的审定制度。为教师的准人设立门槛。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教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而且。汉语国际教师还具有涉外的特殊性,一定程度代表着国家形象,因此对教师的要求当更为严格。国家教委为了加强对外汉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声誉。更好地做好中外文化交流工作。曾于1990年6月23日颁布《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定办法》,对本专业教师施行准入制,这一审定制度于2005年结束。最近几年,教师队伍迅速壮大。在缺少完善的准入审定制度控制之下。质量良莠不齐,出现了一些滥竽充数现象,若长此以往必会影响到本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若想让汉语国际教育从业者们自觉提高素质,保障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那么重启汉语国际教师资格审定制度,让教师们持证上岗,既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三)开辟国际合作道路。施行职业分流设计
目前,汉语国际推广主要采用孔子学院模式,孔子学院为吸纳汉语国际教育人员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由于孔子学院是非营利性机构,由国家财政拨款维持运行,且主要采用与目标国家官方院校合作的模式,故面对庞大的国际汉语教育市场需求,孔子学院模式根本无法满足要求,留下了很大一块蛋糕虚位以待(例如商务汉语培训、学位教学、中国学研究等方面,孔子学院基本没有涉足),这也为各地高校进军海外汉语教育市场提供了机会。高校应该灵活机动地利用自身学科优势,通过合作办学、建立研究基地等多种方式。在海外建立教学和研究平台。通过此渠道,可以将中国毕业生输送出去,同时也可以把外国学生吸收进来。这不仅可以扩大汉语国际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途径,也可为其提供实践平台。总之,盈利模式与孔子学院模式互补相辅,可以共同把汉语国际教育市场的蛋糕做大,推动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国际汉语教育;德国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作者简介]孙立峰,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北京100875
[中图分类号]H195: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2)01-0219-04
随着汉语走向世界步伐的加快和世界范围内“汉语热”的持续升温,加强海内外特别是海外汉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培养培训,已成为影响汉语国际化进程的重大课题。这一点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国际汉语教学界的高度重视。基于此,本文拟择要介绍和分析德国的汉语教学发展现状,对当前的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的培养重点及课程设置提出相关建议。供学界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单位参考。
一、德国汉语教学发展现状分析
自2002年中国成为德国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以来,中德两国在政治、经贸、文教等领域的交流更加频繁,德方对通晓汉语和了解中国的专门人才需求旺盛,从而为德国的汉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德国汉语教学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这种现状,总体上也体现了近年来国际汉语教学的发展情况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正所谓个别体现一般,因而个案的分析也才更有认识价值。
1、持续升温的“汉语热”
伴随中德两国在各个领域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深,德国的“汉语热”也日益升温。表现在:一是在校学习汉语人数持续增加。近年来在德国选学汉语的大、中小学生人数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日渐浓厚。二是汉语学习群体构成广泛。除高校、中小学等在校生以外,来自公司职员、政府官员、退休人员、家庭妇女等不同社会层面的汉语学习群体也正迅速增加,德国的汉语教学由高校专业化、精英型迅速向大众化、普及型转变。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到成人教育。汉语在德国得到了广泛传播。三是汉语教学机构多种多样。面对越来越多学习目标和学习需求不同的汉语学习者,社会上的各种汉语培训机构、中文学校、中文补习班应运而生。近年开办的11所孔子学院以及孔子课堂,更为汉语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中国语言文化的平台。
2、德国汉语教学和应用的新特点
“汉语热”的持续升温,使德国的汉语教学、汉语应用和汉学研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汉语专业成为热门。曾经只有少数学生问津的汉学专业,如今已由冷门成为热门学科。由于报名人数多,而汉语师资短缺,一些高校的汉学系不得不将汉语列为限选专业。二是汉语应用人才炙手可热。中德两国关系的递进加速了对汉语应用人才的需求。德国的汉语人才在对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与其他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形成反差。三是汉学研究获得新的发展。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进一步促进了西方的汉学研究,汉学成为西方人文科学中增长最快的学科。近年来,德国汉学发展迅速,许多大学开始增设东亚系,并将中国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汉学研究已不限于传统上对中国历史、哲学、文化等的研究,而是更多地关注和聚焦中国当代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问题。
3、德国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快速发展的德国汉语教学,目前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教师数量不足,资质欠缺。无论是专门的汉语教学机构,还是业余的汉语培训学校,师资问题都严重制约着汉语教学的发展。现有的专业汉语教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迅速扩大的汉语学习群体的学习需求。从教师资质上看,因为缺乏专业汉语教师,几乎所有的中文教学和培训机构(包括大学汉学系、中学、各类中文补习学校等),都不得不聘请兼职人员从事汉语教学。兼职汉语教师大都属于“半路出家”,缺乏汉语本体知识和教学经验,但其优势是德语比较熟练,应聘中很有竞争力。这种专职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兼职教师良莠不齐且比重过大的状况,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二是教材种类单一。内容缺乏针对性。德国目前使用的汉语教材种类单一,内容陈旧,缺乏针对性,不适用当地教育。以中小学教材为例,目前德国有300所中小学开设中文课程,由于教师无从选择适用于中小学生的汉语课本,所用教材都是针对大学生和成人的。高校所用的教材内容过于陈旧,不少学校还选用上个世纪80-90年代国内出版的教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信息不畅,教材流通和选择不便;国内现有的汉语教材在容量、教学背景等方面缺乏针对性,等等。这种状况已经引起德国汉语教学界的重视。
二、从德国汉语教学现状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
德国的汉语教学现状,特别是其存在的汉语师资和教材问题在现阶段海外汉语教学中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为此,本文结合对德国汉语教学现状的个案分析和笔者在德国从事汉语教学的经历与体会,对国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及海内外各类汉语教师培训提出如下建议,希望有助于面向海外培养的国际汉语教师更加适应海外汉语教学的实际需求。
1、加强汉语汉字知识的教学
作为前提,国际汉语教育硕士及各类兼职教师首先必须学习和掌握必要的汉语汉字本体知识。目前在海外的许多兼职汉语教师尽管他们有所在国的语言及文化背景,但往往因为缺乏汉语汉字知识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就很可以给我们的师资培养提供深刻的启示。据考察,目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考生中有70%以上的专业背景与“汉语汉字”相去甚远,也就是说,可能成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绝大多数人不具备或缺乏汉语语言学、语言学理论、汉字学、中华文化方面的知识。因此,应高度重视汉语本体知识及教学能力的培养。未来的国际汉语教师要把丰富、拓展和深化这些知识当做是首要的并且是终身研习的内容。汉语教师应该掌握必要的汉语、汉字知识和基本的语言学知识与理论,这似乎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但实际上未必如此。有意无意地以为“普通话好一点的中国人都能当汉语老师”的观念,在一些学习者和培养单位的管理者中都大有人在。而教学实践表明,海内外不少兼职教师缺乏的正是诸如汉语、汉字的结构单位、结构方式以及汉语的组合应用规则等知识,因而未能实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最大化。这就要求我们应加强而不是忽视汉语、汉字知识的教学,从而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益。
2、加强汉语教学能力的培养
如果我们培养的“汉语硕士”是为海外培养汉语教师或汉语教师志愿者,那么在加强汉语汉字本体知识教学的同时,也应加强对他们汉语教学能力的训练。这是因为目前在学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尤其是全日制专业硕士,基本上都是没
有任何教学经验。而包括德国在内的海外汉语教学情况复杂,许多大学、中小学和各种形式的汉语学校大都各自为政,具有相当的自主性;而一些国家的中小学语言教学大纲往往由州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决定,没有考虑汉语学习的特殊性;一些汉语学习者学习目的模糊、语言学习的水平标准也并不确定,因而遇到学习困难时其学习动力就难以维持;加之海外本土汉语教材匮乏等问题,都促使我们要更加重视对汉语专业硕士教学能力的训练和拓展,包括根据实际教学对象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规划和设计,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大纲、课程计划,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因地制宜编写教材等方面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以培养他们在海外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的能力。当然,教学能力的培养更要包括诸如课堂组织和管理、教学内容展示和活动安排等,以保证他们能够胜任各种类型的汉语教学。这些方面的内容在汉语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中有所体现,但还需要结合海外复杂的教学情况予以充实。更重要的是,要在专业硕士的培养实施过程中落实到位,训练充足。
3、加强外语能力的培养
外语在汉语教学特别是海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无庸置疑的。外语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际汉语教师的工作绩效。在海外普及型汉语传播的现阶段,外语强则教学易,外语弱或不会所在国的语言则教学难、工作更难,这是海外一线教学工作者的真实写照与切实体验。因此,应该加强外语,特别是加强非英语外语(小语种)的培养和培训,以适应所在国或可能前往国家的汉语教学能力。以德国为例,尽管接受中等以上教育的人基本上都不同程度地懂得英语,但英语对德国人来讲,和中国教师一样,也是一门外语,多数人的英语水平是有限的,因此,利用英语作为媒介语辅助汉语课堂教学,其效果不可能十分理想。如果教师能用学生的母语(德语)辅助授课,则不仅教学效果会更加理想,也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易于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实际上,“看中外语”是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等非英语母语国家,特别是一些更小的语种国家,对我国外派汉语教师或志愿者的普遍性的要求和标准。而海外的教学实践也正表明:外语(特别是学习者的母语)在汉语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教师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不少专家指出:小语种师资紧缺“是汉办所面临的挑战”,今后应该继续加强小语种汉语人才的培训。可以认为,加强专业硕士的外语特别是小语种外语能力的培养,是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更好地适应和开拓海外汉语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不仅是有关培养单位,在学汉语专业硕士亦应重视自身外语能力的强化和提高。
4、加强海外社交能力的培养
社交能力即社会交往能力,通俗地讲就是跟周围人员打交道的能力。就我们派往海外的汉语教师而言,其社交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之外与所在国同事的人际相处能力、与所在院校的工作协调能力、与我驻外使领馆相关部门的联络配合及获得他们支持的能力、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和友好相处能力,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和拓展所在学校及当地社区的汉语教学。外派汉语教师在海外的教学、工作和生活会面临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麻烦,具备较强的海外社交能力对化解这些难题至关重要。在机场和接机的外方同事初次见面开始,个人的人脉和社交圈子就开始形成了。若擅长交际,拥有人格魅力,社交圈子会不断扩大;反之,不注意发展社交能力,就会使自己处于相对孤立甚至隔绝的境遇。据我们了解,中方外派教师、志愿者和外方用人单位及外方同事相处不够融洽,乃至发生冲突的不愉快现象亦时有出现。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复杂,责任也不一定都在我方,但我方某些教师缺乏社交能力、情商不足是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诚然,搞好汉语教学是每位外派教师的首要任务。但作为中国政府语言及文化传播的“形象代言人”,教师的工作显然不能仅仅停留在有限的汉语课堂上。课外师生双方的众多互动和活动以及同国外人士的广泛接触、友好交往,特别是与所在院校的汉学家的良好关系,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开展尤其是发展汉语教学事业离不开有关汉学家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汉语的国际传播。而这些本质上属于汉语教育的拓展与跟进活动,显然要依托于每位海外教师的社交能力与人格魅力。“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态度和行为实不足取。海外教师应该在课余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主动与学生和同事搞好关系,积极结交当地朋友,主动融入当地社会,使汉语教学与社交活动处于良性的循环和互动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应高度重视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及汉语教师志愿者的社交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和历练,提高他们未来在海外进行汉语教育的“国际情商”。
5、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实际上,包括德国在内的海外“汉语热”的持续升温,是相对以前的低温而言的。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迄今真正坚持学习、研究中国语言文化的人在西方依然是少数,中西方之间的了解和理解还远远不够。中国人和欧美人在许多交际场合中,“语言上、思想上、跨文化的交流和知识上所存在的障碍和误会还是很多的”网。因此,应加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而这其中最为理想的教学实施是让我们的培养对象多掌握“赴任国”的文化知识和交往习俗,特别是跨文化交往的具体知识与技巧,这样才易于理解、对应、乃至融入异质文化,从而为顺利开展汉语教学和成功地进行社交活动提供保障。以赴德国从事汉语教学为例来看,中德两国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为此,教师应多搜集与德国人交往的各种“不和谐”案例,诸如个人收入、年龄、婚姻这些常识私、禁忌会引发诸多交际问题之外。敏感性政治话题也是造成中德不和谐交际的重要原因。此外,在跨文化交际中。德国人的公私观念、理性的民族性格亦需准确把握,否则就可能会使双方陷入误解、尴尬的境地。我们应充分理解、遵守德方的“文化规约”和观念。面对赴任国家与我们迥然不同的社会习俗和文化规约,我们在汉语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加以介绍或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以此强化未来的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交往意识,增强跨文化交往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德国的汉语教学现状,特别是德国汉语教学存在的师资短缺和资质、教材等问题,在现阶段海外汉语教学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体现了现阶段汉语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些共性。德国汉学专业的发展和研究领域的拓宽。同样反映出了有汉学传统的国家及其相关院校汉学研究新的发展和变化趋势。而所有这些新情况、新气象和新问题,都可以说是汉语快速走向世界这一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然而。这同时也给汉语教学界、国家有关部门及相关师资培养单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需要我们去面对并做出作为汉语母语国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普通话 调查
普通话是宪法规定的我国通用的语言,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群体,普通话的水平已经成为考核大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目前来看,师范类专业的学生都非常重视普通话,因为普通话的级别直接关系到个人将来的从业资格。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就有一些特别之处了,这个专业本身不是师范类专业,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也已经停考好几年了,所以目前这个专业对普通话没有一个硬性的要求,普通话测试的等级水平也不涉及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的获取,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普通话不重视的不良后果。本文针对陕西各大院校普遍存在的这样一种情况对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普通话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一方面是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另一方面是分析调查结果,发现问题,找到更有效的适合陕西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推广普通话的方法。
本调查以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中文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此专业目前在校生共183人:09级39人,10级46人,11级58人,12级40人。调查问卷有效率为89%。
一、调查结果剖析
1.普遍意识到普通话的巨大作用
调查数据显示有85%的同学认为说普通话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比较大或很大。其中39%的同学认为作用非常大,38%的同学认为比较大。不仅如此,97%的同学认为普通话水平是影响就业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其中39%的同学认为非常重要,48%的同学认为比较重要。少数几个同学认为说不说普通话无所谓,因为毕业后回家工作,周围绝大多数人普通话也不好,所以说不说普通话就无所谓了。但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即使回家工作也应该说普通话,因为我们不会只和本地人接触,而是要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而普通话正是我们沟通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并且绝大多数同学也将良好的普通话水平看作毕业后就业的一项优势。他们认为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如果自己普通话都不好,还有什么脸面教外国学生。他们表示一定要学好普通话,因为这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以后能把标准的普通话教给外国人,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化。
2.对待普通话的态度比较积极,绝大多数同学会主动说普通话
在调查中,86%的同学表示会主动说普通话,只有14%的同学在问卷中选择“自己说普通话是被迫的”一项。经仔细调查发现这些被迫说普通话的同学自身普通话水平都特别差,感觉说不出口、说出来不标准很丢人。认为自己会主动说普通话的同学中有89%的人在公共场合、在课堂、图书馆、寝室等地都会主动说普通话,11%的同学在公共场合主动说普通话,但在寝室时说方言。侧面调查发现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宿舍里同学都来自同一个地方,舍友都是老乡,说方言不影响交流。在调查中有6.5%的同学认为即使放假回家,在家里和父母交流也应该用普通话。这充分说明学生普遍对普通话的态度比较积极。
3.不利于推广使用普通话的因素、环境虽然还存在,但不起决定性作用
调查问卷显示,93.5%的同学认为方言、网络语言对普通话有影响,比如老乡和老乡之间更喜欢说方言,交流起来比较亲密,说普通话反而显得疏远。说方言和说普通话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并不冲突,完全可以做到普通话说得很好,方言说得也很地道,从而选择在适当的场合说适当的话。步入信息时代后,网络语言也对普通话产生影响,很多网络语言都是不符合普通话规范的,但学生表示都能够分得清楚,知道标准普通话应该如何说。虽然方言环境、网络语言都会对推广使用普通话产生影响,但只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就不会撼动普通话的地位,对普通话的学习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4.大一新生对普通话的级别要求还不是很清楚
在问卷中,我们设置其中一项是知不知道师范类专业普通话应达到什么标准,09级、10级的学生普遍知道并且答案正确,而11级、12级的答案就不是百分百正确了,11级有23%的同学答案是错的,12级比例更高。这一数字充分说明,我们在推广普通话知识时要加大对新生的推广力度,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提高新生群体主动学习普通话的意识。
5.对推广普通话的力度不是十分满意
调查问卷显示91.2%的同学认为学校推广普通话的力度不大或一般。这是很让人心寒的一个数据,充分表明该校推广普通话的力度有待加强。在对学生们期待的提高普通话水平的方式的调查中,45.7%的同学选择“通过开展各项活动来提高普通话水平”,31.5%的同学选择“不用任何方式”,这些同学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开设相应课程或老师在课堂上指导。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中文系虽开设现代汉语、教师口语、演讲与口才这几门课等专业课程,但是只有教师口语、演讲与口才偏重于实践,而且这两门课还都是考查课,学生不够重视。
二、原因分析
1.对外汉语专业自身的特殊性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以前各类院校中文系下设的对外汉语专业(学术硕士理论),今年统一改成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专业硕士有实践),这个专业本来是培养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人才的,现在名称上又带了“教育”两个字,似乎师范性质更明显了,并且汉语国际教育要求必须有实践,但奇怪的是,到目前为止,这个专业还是非师范专业。既然是非师范类专业,那么从专业性质的角度上讲,就不需要对普通话的级别、水平做要求。此外,汉语言文学专业有教师资格证考试,这个考试要求应试者普通话水平必须为二甲,正规的国家汉办组织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已经停考好多年了,没有相应考证需要的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也就没有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压力,这两个原因导致少数学生不重视普通话。
2.部分学生将来不当老师
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走上工作岗位后都偏离了所学专业,以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为例,60%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来自陕北,家庭比较富裕,毕业后不需要真正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只要拿到毕业证回家,家里会安排工作,工作时周围人都是说方言的,所以自己普通话不好也没什么,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说方言显得更亲密,在周围人都说方言的情况下,自己说普通话反倒显得孤立、不合群。
3.教学引导缺失
由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属于非师范专业,所以在平日教学中,教师也没特意强调师范专业普通话水平要求,但从对外汉语专业的角度,应该比师范类专业对普通话的要求更高,因为是到国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并且通过对外汉语专业实习,笔者发现在真正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外国人对教师的汉语普通话水平要求很高。
三、对策研究
推广普通话的策略有很多,但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而言,以下策略可能更有针对性。
1.准确定位。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划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教育方向;二是涉外文秘方向。专业必修课里开设普通话课程,只要是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方向课中,教育方向开设教师口语课,涉外文秘方向开设演讲与口才课。这样就兼顾学生的需要,想要从事教学的同学,不仅普通话要好,还要进行教师口语训练;不当老师的同学,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口才都非常重要,所以开设演讲与口才课。这样使不从事教学的学生也能重视普通话,并学到自己将来能用上的展示个人魅力的技能。
2.课程设置上增加实践环节。三门课程都有课前演讲环节,成绩将作为学科成绩的一部分。学校要有严格的课堂考勤制度,并且每门课程都有详细的平时成绩评定办法,除上述说的三门课程外,有课前演讲的课程达到总课程量的30%。这就强化了学生说普通话的意识从大一到大四,贯穿四年的学习,真正锻炼学生的普通话和口语表达能力。
3.参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习。这种集体实习让学生站到讲台上给外国人讲课,分为初级和中级两个班,给中级班上课的很多同学第一次见了外国人后都觉得脸红,好多外国人说的普通话比自己还标准,所以他们都觉得如果自己普通话不好的话都没脸站到讲台上,就自觉努力学好普通话了。
4.参加国家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考试。这个考试对应试者的普通话水平有要求,至少是二甲,并且要求上台讲课,这从侧面鞭策学生学好普通话。
虽然本文只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殊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但分析结果和解决办法中很多方面都具有普遍性。推广普通话绝非一日之功,只有通过不断的调查才能发现问题,通过不断的研究才能解决问题,通过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从而科学掌握各种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余雪芳,江海波.大学生普通话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黄山学院学报,2007,(4).
[2]丁同芳.我校师范生普通话水平状况研究[J].科教导刊,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