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于城市建设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城镇住宅投资;省际面板数据;区域异质性
一、 引言
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内在演化规律研究中的重要环节,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深度发展,探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内在驱动力及约束机制成为该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多位学者选取人口规模、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产业结构、财政收入、人均绿地面积等社会经济因素,采用相关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但由于选取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的时段不同、研究方法的不同,得到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在已有研究中关于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问题多通过具体研究某一特定区域,对于同一因素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的影响方向和程度的比较研究不够全面。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3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控制了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两大因素,以城镇住宅投资为解释变量,重点研究其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影响的区域异质性。为政府针对不同地区实行差别化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本文的主要贡献可以归纳如下:其一,采用城镇住宅投资对地区GDP的比重来衡量一个地区的城镇住宅投资水平,并基于全国、东、中、西部分地区的面板数据,对城镇住宅投资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其影响存在着区域异质性。其二,在政策建议方面,本文的分析为我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合理控制城镇住宅投资规模,防止城市建设用地过度扩张提供了思路。
二、 已有研究
中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归因与抑制因素,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学者们分别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房地产投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政府的管制等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影响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与人口增加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是共识。谈明洪等(2003)对中国近15年城市土地扩张的影响因子进行研究,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城市用地扩张的原动力是经济增长;他们(2004)运用GIS技术与数理统计方法,得出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区域差异解释力最强的是城市在职职工的工资总额增长。Shoshany M,Goldshleger N(2002),赵可等(2011,2013),实证分析得出人口增加的影响程度大于经济增长,两者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推动力。彭云飞等(2014)以深圳市为例,通过建立2002年~2007年和2007年~2012年两个阶段建设用地变化的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在第一阶段,固定资产投资能够很好的解释处于快速城镇化时期深圳以新增建设用地为主的建设用地变化;在第二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变化和人均GDP变化能解释处于高度城市化阶段深圳以存量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变化为主的建设用地变化。王海鸿等(2008)采用甘肃省1997年~2004年建设用地扩张的时间序列数据,基于多因素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定量分析方法,得出人口增长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与甘肃省建设用地扩张面积呈高度相关。
(2)房地产投资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影响的结论不一致。陈伟(2012)采用湖北省12个城市1999年~200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发现房地产投资推动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住房需求与投资需求的巨大推动力,提升房地产商拿地的力度,导致建设用地需求增加。鲍丽萍等(2009)在采用灰关联度方法定量研究中国大陆城市建设用地,通过各因素与建设用地扩展规模、扩展速度的灰色关联度系数,发现经济总量增加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灰色关联度系数很小,因而两者不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因素。可见,基于不同的范围不同时段内的数据,不同学者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作用的研究结论是相异的。
(3)产业结构对城市用地总量扩张的影响有较大争论。谈明洪等(2004)基于对中国最大的145个城市的实证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最主要的动力是第三产业的增长。赵可等(2011)的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东中西部地区的作用方向是不同的。王丽萍等(2014)得出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众多的驱动因素中将逐渐成为主要驱动力。第三产业的增长是正向推动作用,还是反向的抑制作用,不同的学者观点并不一致的。
(4)其他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在深入研究建设用地扩张的原因方面,还考虑到很多的其他因素,如土地开发利用政策、政府城市发展规划管制、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基础设施、外国直接投资、城市用的收益比农地高等。
三、 研究方法与数据
1. 研究假设。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人口规模之间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是多数学者的共识。但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存在非理性扩张,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人口规模没有保持一致。集中表现在我国城市空间成长的城市蔓延,摊大饼的现状。全国城区面积由2001年的24 026.63km2增加到2014年的184 098.59km2,14年间扩大了将近7.7倍,但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01年的37.66%上升到2014年54.77%,仅上涨了17.11个百分点。由此可得出,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速度远远大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从国内外文献的归纳当中发现,多数研究集中在房地产住宅投资,而忽略了非房地产住宅投资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因此本文选取的解释变量是城镇住宅投资。城镇住宅建设投资占GDP的比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用于比较不同国家住房投资规模。根据世界银行对全球近40个国家的经验数据研究发现,城镇住宅投资/GDP的比值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呈现倒U型。本研究初步建立以下假说H:城镇住宅投资对于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的影响方向不同且程度也不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的地区,城镇住宅投资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
2. 实证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本文主要考察城镇住宅投资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被解释变量是城市建设用地,解释变量是城镇住宅投资。控制变量是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计量模型如下:
式(1)中:因变量UJMit表表第i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第t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解释变量HIRit表示第i个省份的城镇住宅投资,控制变量POPit、AGDPit分别表示第i个省份第t年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表1表示的是各变量及其计算指标。
3. 数据来源及处理。考虑到尽量减少指标缺失值,研究采用的时间跨度为2003年~2014年。其中各省建成区面积2003年~2014年数据均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各省城镇人口数2003年~2014年数据均来源于《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人均GDP及城镇住宅投资2003年~2014年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城镇住宅投资比重由地区城镇住宅投资/地区生产总值计算得出。
该面板数据集的个体数量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时间跨度从2003年至2014年,因此N=31,T=12,这是一个短面板数据集。
四、 实证结果分析
2003年~2014年面板数据经过豪斯曼检验后,显著性P值(Prob>chi2=0.0022)远远小于5%,因此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更合理。分别基于全国数据,东、中、西部分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考虑到北京、天津、上海的特殊情况,其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在东部地区回归时,没有包括这三个城市的数据。回归系数如表3所示。
从东部地区来看,实证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人口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作用方向均为正,而城镇住宅投资的作用方向为负。与28个省的回归结果相比,人口因素与经济发展因素的作用方向均为正,但是人口弹性系数略降,经济增长弹性系数略增,但城镇住宅投资的作用方向与全国不同,弹性系数为-0.455。这说明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城镇住宅投资不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
从中部地区来看,实证结果表明在中部地区人口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城镇住宅投资对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作用方向均为正。与全国范围回归结果相比,三个因素的作用方向与全国相同,但人口增加,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均低于全国,且在统计上是显著的。城镇住宅投资的弹性系数高于全国的回归结果,但在统计上是不显著的。
从西部地区来看,人口因素、城镇住宅投资、经济发展水平对建设用地扩张都产生正向作用。三个因素中,人口因素对建设用地扩张影响最大,城镇住宅投资仅次于人口因素,人均GDP影响最弱,弹性系数分别为0.931,0.927,0.301。这说明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除人口因素外,城镇住宅投资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并且其作用力度远大于经济发展水平。
从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回归结果上来看,城市人口的增加、人均GDP水平的提高与城镇住宅投资对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的弹性系数均为正,分别为1.003,0.315,0.139。其中人口增加的作用远远大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大于城镇住宅投资。需要指出的是,城镇住宅投资的回归系数在统计上是不显著的。我国各区域的发展水平相差很大,城镇住宅投资在不同区域的影响不同,因此在28个省的全国层面上统计不显著。
总的来看,城镇住宅投资对东中西部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历了从正向趋向到负向抑制的过程。实证结果验证了我们的假设H。城镇住宅投资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方向是不同的,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是减缓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是主要驱动力。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国内外学者关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人口与经济方面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而对城镇住宅投资对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是正向还是负向的影响,结论并不一致,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或公认的研究结论。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3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控制住人口增加,经济发展两个因素后,重点研究城镇住宅投资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影响的区域异质性。实证结果发现,城镇住宅投资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有显著的正向驱动力,其作用仅次于人口因素,高于经济发展水平。对经济发展较发达的中部地区,其影响虽然也是正向的,但统计上不显著。对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东部地区,其影响是显著的负向作用。因而要根据各地区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采取差异性政策,合理控制城镇住宅投资,一方面可以防止城镇住宅投资过度引起的城市外延式扩张,导致土地资源的过度浪费,另一方面逐步推进实施城市内涵式发展模式,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鲍丽萍,王景岗.中国大陆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动因浅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8):68-72.
[2] 陈伟.湖北省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及利用效率研究――基于DEA方法的实证[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2.
[3] 陈春,冯长春.中国建设用地增长驱动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0):72-78.
[4] 李建新,钟业喜,蒋梅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用地扩张与城市人口增长时空协调性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319-325.
[5] 彭云飞,赖权有,钱竞等.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影响因素分析――以深圳市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2):17-20.
[6] 谈明洪,李秀彬,吕昌河.我国城市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分析[J].经济地理,2003,(5):635-639.
[7] 谈明洪,李秀彬,吕昌河.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中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及其对耕地的占用[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4,(12):1157-1165.
[8] 王丽萍,周寅康,金晓斌.港口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心城区为例[J].生态经济,2014,(12):133-136,141.
[9] 许家伟,张贺,李小建.一体化进程中建设用地扩张及驱动机理――以郑汴一体化区域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16.
[10] 赵可,张安录,李平.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1,(8):1323-1332.
[11] 张丽琴.城市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人类活动驱动机制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学位论文,2005.
[12] 谭永忠.县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及空间格局变化模拟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学位论文,2004.
[13] 蔡为民.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可持续性评价[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2004.
[14] 谭少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4.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号:2015012)。
一、城市特色象征
建筑物是城市的基本要素,是城市形象的象征和妆扮城市的艺术作品,它不但要具有实用价值,还应当具备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城市建筑必须考虑其艺术生命力。建筑物的艺术生命力,一是与环境的和谐,二是多个因素要有机结合,三是要融入民族文化的韵味,四是要体现现代气息。
二、文化底蕴诉求
没有创新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同样,数典忘祖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民族。中国现代城市建设,包括城镇建设,应当在保持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注入现代气息,既不能泥古不化,也不应“唯西是从”。楼越建越大、越建越高并不代表现代化,古建筑越拆越少也未必就能体现现代城市气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所取得的成就,曾对不少国家和地区产生过重要影响,至今有些国家仍然保留着相关的标志性历史建筑。
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充分展示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东方民族的审美观念,从各方面揭示了人类成长、社会演变的发展过程,对今天进行现代城市建设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在社会进步、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在现代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应当重视、保护和利用好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这既是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如陕西的汉长安城遗址、山西的平遥古城等,都是我国璀璨文化的珍宝。许多地方将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资源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充分利用遗产资源优势,打造提升城市品牌,从而达到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目的。
三、品牌形象入心
建筑的形式、环境是城市的公众形象,而建筑的内部结构则是建筑的主体,人们置身其中,往往会对它丰富而强烈的艺术形式赞叹不已。在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这种“建筑艺术意义”的精神,也是值得借鉴和发扬的。
城市形象对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一切事物都在更新变化,城市同样如此,城市建设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但是,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发展、如何建设,那种不顾自己城市环境、历史文化内涵,照搬照抄、完全仿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模式,或是不顾时代变化,拒绝现代意识,追求所谓的“民族风格”而一味求古的建筑思维,都是不可取的。根据自己的城市环境,充分利用城市既有历史文化内涵,积极引进现代意识,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建设的长处,建设有自己特色的城市,才是有生命力的。
我国的城市现代化应该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一个文化内涵丰富、富有时代朝气、积极向上的城市,一个具有独特艺术生命力的城市建筑环境,对外来投资者、旅游者都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对经济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因此,现代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在积极引进现代意识的同时,必须要对自己的建筑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做深入调查和了解。
综上所述,在我们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过程,就建筑而言,也要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推陈出新”的方针。作为现代城市建筑规划的主管部门,要在旧城的基础上对其历史、建筑资源优势、建筑物的组合结构,做全面的调查研究,使建设规划既有现代性、科学性,又有历史性、艺术性,从而使城市建设更合理、更和谐、更富魅力。
四、抢救遗产刻不容缓
首先,要加强遗产建筑的维修和抢救,认真贯彻文物维修“不改变遗产原状”“修旧如旧”的原则。这里的“修旧如旧”,并不是做“旧”的意思理解,而是指在结构、材料、形制上的历史一致性。经过历史的沧桑,许多遗产建筑损坏严重,有的已经破败不堪,必须争取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加大维修抢救力度,使重要的遗产建筑重放光彩,这也是遗产保护和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
第二,要加强文物宣传和遗产利用。遗产宣传包括遗产法制宣传、遗产不可再生的属性宣传和文物建筑的历史内涵、价值宣传等。许多历史建筑历史内涵丰富,有着不少历史典故和美丽传说,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具有鲜明的教育、认识、审美价值,一定要精心保护。在坚持保护的同时,合理利用现有的文物建筑,有的可以做博物馆、陈列馆使用,有的可以内部恢复原貌,对外开放为游览景点,文物建筑的使用要考虑与文物价值、原有使用功能相结合。
第三,配合城市建设,规划好重点文物建筑的保护范围和环境,加快环境治理和文物建筑的修缮工作,为城市多增加一些亮点,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对外吸引力。
关键词:桥梁景观;城市建设;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正面临城市化建设飞速发展的阶段,这对于我们建筑行业来说,无疑会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试图从桥梁景观角度略谈一下自己对城市建设的一些浅言拙见。
对桥梁造型进行符合美学规律的组织与优化一直是那些懂得桥梁结构规律的建筑师的行为,到上世纪下半叶人们开始认识到桥梁的设计不仅仅要“关心自己”,同时还要“关心别人”,如关心桥梁对城市、大地的影响,关心桥梁的地标意义;景观生态学更将桥梁上升到解决被道路切割的大地之物种的生存与繁衍的高度,亦即桥梁还要“关心”生态环境等。这些问题均非桥梁美学所能涵盖,而其综合解决之道是对既懂得桥梁美学规律又深谙景观科学构筑规律的专业人员的需要。这便是桥梁景观学的诞生基础!美国学者Frederick Gottemoeller于上世纪九十代将Bridge与Landscape合成了一新的词汇Bridgescape用于表述这种新的结合。
但人们对桥梁建设中景观问题的关注却较此为先。日本的本州——四国联络桥工程总长178km,如此超大规模的桥梁建设活动在人类历史上还是首次。人们不得不慎思桥梁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与干扰,也更希望新建的桥梁对所通过的历史、文化及自然保护区域在关爱的同时还能成为一具有时代特点的新景观。这使日本政府将桥位周边环境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与把发挥桥梁的观赏功能和文化功能、“追求世界一流景观”的目标链接为一体。类似的实践活动为桥梁景观设计在提供实践平台的同时,也奠定了桥梁景观学科的科学基础。
我国对桥梁景观的理解一般反映在“景观”一词的分解上,即“观”桥与桥上观“景”,两者合成便为“景观”。这种观念有其历史传统。古典园林桥梁在“景”与“观”方面便早有此独到考虑,中国的风景园林更是深谙此道。我们说“景”与“观”之关系确实反映了人、桥、环境的空间联系,其寓意颇具中国特色,这是我们文化智慧的结晶!但这种观念只有“与时俱进”地和景观科学的构筑理论结合才能产生具有更积极的尊重与改造自然意义。
一、桥梁景观学研究的意义
(一)推动景观设计在桥梁建设中的深化与体制化。
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建成了22.4万座公路桥梁,但桥梁景观设计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便发展成熟的以桥梁形式美为主导原则的水平。这完全不能适应物质文明大踏步前进的祖国对环境品质的更高要求。
(二)满足社会对桥梁景观的更高要求。
桥梁景观设计跟不上社会的要求,这是因为:
1.桥梁的大规模建设不仅意味着要耗费巨额社会资金,还反映出社会物质的频繁互动对空间跨越的要求。桥梁已成为遍布城乡的一道风景线,其景观面貌作为一种现象便与物质文明挂钩,使桥梁景观有物质文明特性。
2.桥梁景观因其巨大的体量及独特的造型成为城市居民的骄傲,在蕴涵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同时还表达出一种对社会制度、人类力量的讴歌。此外桥梁景观还有一种作为地理沟通的意味,亦即所谓“纽带”的战略意义,这使桥梁景观往往成为城市文化的聚焦及城市形象的窗口。也使桥梁景观有精神文明寓意。
3.桥梁景观除以其流畅的形态、简约的造型、大空间的跨越产生巨大物质景观的震撼外,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介入或其表现出的人类自我价值的实现又使桥梁横生出文化景观的韵味。
上述诸点使各地政府或投资商对桥梁景观的营造更为倾情,也是社会意识超前的原因。这是桥梁景观设计研究的压力,也是桥梁景观学发展的动力!
(三)塑造有特色的城市景观意义。
我国不少城市、乡镇因桥而名。大多城市几乎都有与桥有关的地点、街区或行政区划称谓。这里既有桥梁景观的历史沉积也有现代桥梁景观的功劳。这是桥梁景观对城市的地标作用。无论江河湖海上的水桥、城市立交之旱桥或高速公路互通,他们一般均处在城市或区域的结构要害,这使桥梁对城市或区域形象的塑造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国的桥梁之桥型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如50年代木桥,60一70年代拱桥,80年代梁桥,90年代斜拉桥,20世纪末悬索桥、立交桥。每个时代的桥型均是其结构技术突飞猛进的结果。桥梁结构技术的科技特征及结构技术的不断更新使桥梁景观有深刻的时代烙印。由于桥梁在城市中的战略性地位,其时代特征又会感染城市,从而产生以点击面,一俩拨千斤的作用。
桥梁所跨之处的地理、地貌或城市空间环境均有其特指性,与特指的周边空间环境的配合使桥梁景观有机地溶于环境,也使为人熟知的环境空间与有发展寓意的桥梁景观间蕴生出具有地方性的景观伴生。桥梁与城市的伴生使其复合景观成为标榜城市独特性、唯一性的象征,同时也是桥梁景观地域性的表现。
(四)对桥梁建设提供景观方面的理性决策参考。
我国桥梁景观设计还无相应的技术规范,这使桥梁景观的思考缺乏科学依据。在桥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中景观仅为结构后的包装或结构关系的美学调整。桥梁景观学研究除力图揭示更多的桥梁景观发展的新趋势,还从政治、经济、技术、环保等方面综合考量以便整理出景观设计原则,使决策或方案深化有据可依。
二、桥梁景观的特点
(一)桥梁景观的技术美学特性。
桥梁不能为绝对的美学而景观。其首先是解决通行功能并在技术可能与经济之间优化。这是桥梁设计规范的基本要求。因此桥梁景观设计必须符合桥梁功能、技术、经济要求,并以此为原则对景观构成元素进行美学调整。如桥型的美学比选,桥体结构部件的比例调整,桥梁选线与城市或大地景观尺度的和谐,桥梁的防护涂装与城市整体色彩中的联系等。桥梁景观的这种以功用与技术为重的特点即为其技术美学特性。但当景观价值有明显优势而功能得以满足、技术也可行的情况下,有时经济因素还可向后靠。如风景区的桥梁或城市结构要害之桥梁等。因此桥梁景观设计的某些关联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位次会有不同。
关键词:水利工程重要性手段对策
一、说说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质量始终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命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整体工程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甚至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质量管理是确保水利工程质量的核心问题。
工程质量的好与坏与否,直接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速度。劣质工程不但会增加维修费用和改造费用、而且缩短工程的使用寿命,同时还给社会带来极坏的影响。反之,优良的工程质量就能给社会方方面面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项目也可以尽早投入运营,早日收到效果。由此得到一个结论,质量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命线,不能求进度、轻质量,更不能因为求效益而轻言放弃质量管理。
二、目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技术力量单薄业务水平偏低。
一方面,基层水利技术人员从事上传下达等事物性工作较多,进行深造的时间较少,技术水平有待于提高,深层次的实践经验更是十分缺乏,无法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另一方面设计工作多由上级主管单位负责,基层水利人员从思想上就有了靠山因此产生了惰性,致使整体技术水平得不到提高,更有甚者还出现下降趋势。
2、只重进度不重质量。
在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施工进度的压力较大,为了不延误工期避免索赔,部分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施工时往往是以工期优先,重进度轻质量,这样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
3、水利工程前期勘测和设计不规范。
部分水利工程建设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分析深度不够,缺乏对环境和经济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致使设计常常不合理或不符合规范,严重影响了设计方案的比如选材、技术和工艺的应用,进而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4、行政的支持效力不够和资金的不及时到位。
在一些水利工程建项目中设中,行政方面的支持不到位还出现干预过多的现象,这些现象会造成违反工程建设程序,施工单位任意地压缩合理工期;而且资金不到位、资金运作有问题,建设方随意压价并要求承包方垫付,拖欠工程款,造成盲目压缩工程建设成本。从而影响了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
三、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要点与对策
这样看,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采取了一些对策与措施。
1、不断加强水利工程的测量工作,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搞好测量工作是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基础。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设计所需的坐标和高程等重要的基本数据,以及工程量计算等都需要经过测量来确定,而测量的准确性又直接影响到工程设计、工程的投资和工程的质量。
2、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
施工的质量决定着水利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保证施工质量,如:(1)完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三检制”的质量控制,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该工程正常有效地运转,使质量管理工作及时、准确到位;(2)加强法制建设,增强法制意识,认真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3)水利工程建设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工艺和方法、环境5要素。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紧密围绕5要素做好施工质量的管理;(4)施工时不偷工减料,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技术标准精心施工;(5)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加强信息交流和彼此沟通管理;(6)重视加强技术复核。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重要的、关系整个工程的核心技术工作,必须注重加强对其复核,避免出现重大差错,力争确保主体结构的强度和尺寸得到有效控制,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3、切实重视质量管理,落实责任制。
相关的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层层落实抓好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严格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如出现质量问题就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解决工程质量无人负责问题,提高相关人员的责任感。
4、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
加强原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加强施工质量监测,对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应严格监控施工质量。
5、不断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
关键词:地域文化;中原地区;美学思想;城市绿地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拥有广博多样的地域自然环境和特定的人文环境,中华民族善于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人居环境建设。我国主流文化的形成,与中原地区密切相关。中原地区的文化有别于一般地域文化,带有正统性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建设越来越突出地域性特点,传统美学在当代城镇建设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我国目前城市的建设受到国外“城市美化运动”的影响,在城市建设思维上出现了情与理权衡的偏差,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从而失去了地方特色。本文分析了中原地区城市绿地建设的思考,并试图从中原地区美学思想的角度,探讨符合国人审美心理的现代中国城市绿地建设的意义。
1对我们有影响的中国传统美学
我国从前秦时期就形成了以审美意象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美学思想。传统美学影响到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至今我们某些处理问题的方式还受这些思维方法影响。老子提出“道”是万物的起源,是宇宙的基本评价尺度,这影响到国人在看待空间界限上与西方人的差别:在老子的思想中,重点突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观点。孔子则重视个人的美育在社会教化中的重要作用,在欣赏自然美方面,孔子提出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观点,认为对自然山水的欣赏要符合欣赏主体的道德观念。
我国古代环境美学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其中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整体和合的思维方式在今天看来尤具借鉴意义。风景园林师们要善于吸取前人的智慧、他人的经验,科学分析和正确处理城市住区与城市景观、城市住区与周边环境、城市住区内部景观等关系问题。
2中原概念及其文化基本精神
2.1中原概念的形成及其区域优势
中原既是一个地理学的概念,也是一个历史学的概念。汉代以后称河南一带为中土或中州、中原,在这个地域内产生和流布的文化,学界泛称为中原文化。
中原一词最初不是作为地域概念出现的,只是一个普通名词,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中州之地的专用术语。中原地区历史悠久,中原文化的源头博大精深,其影响力辐射四方。北宋以后虽然趋于衰落,但其影响依然绵延不绝。
2.2中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原地区长期作为中国历史上政治的焦点和文明核心。因此,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主要区域,这一地区的文化有别于一般地域文化,带有很强的正统性特点。刚健勤劳,自强不息,中原文化基本精神的一个突出特点,即自强不息,刚健有为;主张大一统,崇尚和为贵,中原文化的基本精神另一个突出的方面,是崇尚和为贵的大一统思想;注重发明创造,是中原文化的一贯精神。
3美学思想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应用
3.1关学思想在城市建设中的结合运用
1992年,钱学森先生在《美术》杂志上提倡中国画要画关于现代城市的题材,“城市山水画”这一提法开始传开。画家祝林恩创作了一系列表现城市风光的作品,开创了“城市山水画”这一新的领域,祝林恩也被称“中国城市山水画”的开创者,“城市山水画”表现的是城市风光和都市生活,寄托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美好向往和艺术性追求,对现代化“山水城市”的建设也提供了参考。
生活的艺术是一种技巧,而艺术的生活则是一种境界。优美生活的体验要求城镇居民具有一定程度的审美意识与审美素养。城市美学正是通过城市的审美与艺术活动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城市绿地是城市环境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城市美学相辅相成,通过城市美学的指导思想创造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从而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内在修养,铸造城市居民的高品质生活。奥地利建筑师卡米罗·希特的《按照艺术的原则建设城市》正是现代城市美学艺术说的代表,他的艺术原则着眼于关系,特别是城市设计和景观规划设计者可以直接控制和创造城市环境里的公共建筑物、广场与街道之间的视觉关系,这种关系应该是民主的并且互相辉映的,每个物体之间应该无论从视觉体量或比例尺寸感受上都应有相对应的关系,人们可以从这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中找到城市环境景观的直观感受。除此以外,城市绿地建设相连更多关系的现代城市美学思想,就是我们不可不提的19世纪英国社会活动家埃布倪泽·霍华德的花园城市思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然说城市现代美学。其代表作《明日的花园城市》集中体现了他的美学思想。这种思想就是通过对城市地块的规划设计,使城市布满各种绿地并且每块绿地在空间上相互联系交织成网带有均衡的观点。
3.2山水园林关学与山水城市建设
中国古典园林其实是风景名胜之集大成的“集景文化”,它把山、水、建筑、花木作为造园的四大要素,四大要素都与山水有着极为深刻的内在联系,离开了山水就没有中国园林。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是以小见大的深远意境,山水在园林中,通过欣赏园林中山水可以联想到无限的自然景色,从而达到与自然亲近、驱除烦恼、陶冶性情的目的。现在,在建设山水城市的进程中,了解山水文化的特征,吸收古典园林中的美学思想,做到“古为今用”,对建设“山水城市”有重要的意义。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的美学特点是一致的,其所追求的都是诗画意趣和超越形似强调神韵,都是在“神似”上大做文章的。我们要全面地、正确地去理解山水城市的核心精神,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吸收中国山水美学的精神,营造出“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使现代化的“山水城市”真正具有中国特色和富有东方文化的内涵。4中原地域美学思想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应用
4.1城市绿地建设文化性的内涵
城市绿地建设本身具有文化属性,其可以凭借城市的合理利用来构建。城市这种形式在人类文明的长期进程中,与人类文化有机融合,从而向人们传达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城市绿地建设文化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化、民俗文化、宗教信仰文化等;物质文化主要体现在植物文化、生态文化、建筑文化等。
4.2城市绿地建设文化性的体现
城市绿地文化性在大都借风物抒感,借物咏志,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体现了华夏文化的无穷魅力。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市树市花及花卉展,如洛阳牡丹花会、开封展等代表着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植物文化性在宗教方面更是大放异彩,人们也常常表达对宗教神灵的敬仰,菩提树等成为沟通神灵世界的媒介。
4.3中原地域关学思想在城市绿地建设的体现
中原地区美学思想深受儒家道家哲学思想影响,要求无论是人的审美,对艺术作品的评析还是对自然景观的赏玩,都强调绿地空间按主次序列进行有效转换。如洛阳市在城市建设中突出城市“十字”景观骨架,以金谷园路一洛南行政中心轴线和隋唐洛阳城遗址轴线所构成的南北向城市景观风貌带,以洛河为轴,沿河两岸景观形成东西向城市景观风貌带。但也有一些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以及应用功能并没有把人的功能需要和情感需要作为基本出发点,城市的各个功能分区往往既不清晰、不合理,市民缺乏适宜的心理过渡空间,并没有考虑到普通市民的功能和心理需求,各地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没有充分考虑地域文化,一味引用名贵树种,而这些与儒家道德美学的初衷相违背的城市绿地建设应该回归到整体性的思考,应当从居民需求的角度出发建设舒适生态宜居的城市。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