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破坏的概念

生态破坏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破坏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破坏的概念

生态破坏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生态理念;环保设计;新能源

环境污染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为降低环境污染,为人们日常生活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环境艺术设计中落实生态理念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不仅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能改善人们生活的质量,为人们营造绿色环保的美好环境。为此,环境艺术设计时应该落实生态理念,促进设计水平提高,改善人们生活环境。

1.生态理念的概念及作用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增强和生活质量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对促进设计水平提高,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1)概念。生态理念是指在完成设计任务的前提下,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环境污染和破坏,推动环境艺术设计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它是随着设计经验总结和人们环保意识增强而出现的理念,具有高效性、持续性、多样性、循环性的特点,对环境艺术设计产生积极作用。

(2)作用。环境艺术设计中,落实生态理念具有积极作用。它能顺利完成设计任务,降低对周围环境带来的破坏程度,促进设计水平提高。同时还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设计工作顺利进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态机制良好循环,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设计综合效益。从而达到美化环境,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

2.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及其应用

尽管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具有重要作用,但一些设计人员对此不重视,未能严格落实各项要求。为转变这种情况,设计过程中应该改进和完善对策,促进设计水平的提高。

(1)应用天然材料。落实生态理念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根据设计工作需要,实现对天然材料的合理有效利用。为此,设计工作者应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详细和全面地了解各种天然材料的造型、用途、性能等,然后根据设计需要合理采用。例如,具有清淡香味的树木可以大量种植用来绿化,营造靓丽舒适的环境,既不破坏周围环境,也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时要合理利用天然材料,节约资源能源,落实生态理念,提高设计水平。

(2)注重环保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环保设计理念,这样不仅能营造更为舒适的环境氛围,还有利于促进设计水平提升。当今世界,环保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理念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这是每个设计工作者应该关注和重视的内容。因此,要将环保设计落实到设计工作中,促进资源能源得到有效利用,节约资源,改善周围生态环境,推动设计水平提升和周围环境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讲,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低碳生活的要求,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将节能和绿色环保作为设计目标和追求,尽量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促进环境艺术设计水平提高。

(3)维持场地原貌。设计过程中尽量降低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保持原地原貌,实现有效保护周围生态环境的目的。例如,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再生,节约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产生,取得更好的环境效益。某些地方环境艺术设计时,将人工湿地系统的污水,注入部分厌氧池、植物塘、养鱼塘等,让污水变清,避免污染水资源,还保持场地的原貌,取得更好的设计效果。

(4)保持生态平衡。生态设计理念要求保持生态平衡,尽量降低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保持生物物种多样性,促进资源能源有效利用。工业和社会发展不可避免对周围环境带来破坏,环境艺术设计时要综合考虑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手段,对遭到破坏的环境进行有意识地补偿和恢复。例如,对废弃地、垃圾场等遭到破坏的地方,用生态方式促进环境恢复,通过植物种草、美化环境等方式,让这些遭受破坏的环境恢复原貌,保持场地内生态平衡,完善场地内的生态系统,为人们营造舒适的环境氛围。

(5)开发利用新能源。生态设计要求合理采用科学技术手段,减少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资源能源的利用,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蓄热,保证自然通风,合理利用地热能采暖和供热,这是环境艺术设计中对新能源进行有效利用的重要方式。充分利用太阳能的光和热,实现对自然能源的有效利用;合理利用沼气 能、垃圾焚烧的余热等,达到美化环境,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目的。

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它尊重自然,倡导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作为设计工作者应该站在全新的生态审美角度,合理应用各种手段,促进设计水平提高,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减少甚至避免对周围环境破坏,为人们创造绿色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王 萍.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问题[J].设计艺术研究,2013,03(05):51―54.

生态破坏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生态文明认知; 消费行为; 经济性; 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 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4)03-0043-04

陕北是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区,能源重化工业的发展对当前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该地丰富的矿产资源给社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可观的经济收益,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问题,使原有就比较严酷的生态环境更加负重前行,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

一、陕北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特征

对陕北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要放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中进行考察。需要明确的是,“五位一体”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概念并不是具有严格上下属关系的逻辑概念,也不是五个严格区别的概念,而是从实践出发具有不同侧重点的基本概念。

陕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除具有生态文明的一般性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丰富的矿产资源拥有量和严酷的自然环境构成研究的逻辑出发点和研究重点。丰富的矿产资源给当地带来良好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但同时使本就严酷的自然环境变得更加严重,单一的产业结构和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使得该地区发展充满变数。

陕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入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各方面广泛参与,共同打造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社会。在其中,社会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和个体行为是一个基础性和根本性的要素,具有重大的宏观、中观和微观意义。在宏观上、陕北公众消费作为全国消费的构成部分,对再生产的有效实现、质和量都有着重要意义。在中观上,陕北公众的生态文明认知和行为将对当地政府的政策制定和行政行为、企业的生产行为形成有力的约束和监督,他们将成为构建生态文明的最终力量。当前各地所发生的由于公众反对而产生的高污染项目下马就已经证明这一点,没有比生存其中的人更关注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未来发展,更迫切需要生态文明。在微观上, 社会公众的生态认知和个体行为决定他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他们本身就是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具体实践者。

二、 陕北公众生态文明理念和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中社会公众生态文明认知和个体行为的重要性,为客观、具体、深入了解相关情况,课题组利用2013年暑假时间,组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北籍学生开展了此次调研。调研对象以当地年轻人为主,同时也兼顾其他不同人群。年轻人大都受过现代教育,对生态文明的感知较为敏锐和明显,代表着陕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力量,能够反映该地的长远趋势。从调研的可行性考虑,本次调研采取了滚雪球式的抽样方式,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7份,回收率为96.8%,有效率为96%。被调研对象情况如图1,图2所示:

(一)公众对生存家园的担忧

图3、图4表明,陕北公众对当地的生态状态高度重视,并表示了深深的担忧。58.82%的被调研对象选择了生态环境作为自己所认为的地区重大问题,21.5%和46.7%的对调研对象认为城市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这种状况的出现既和陕北生态系统本身的脆弱相关,又和随着这些年重工业化发展人们收入不断提高从而发展性需求不断提高相关。同时,从陕北公众视野来看,生态环境虽然重要,但并不是单一重要因素,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社会治安等问题都在调查中得到一定的关注。这和人们日常的感觉有所差异,从政府这些年实践来看,陕北政府在教育问题上做了很多工作,但从调查看,公众依然有所需求。这说明。陕北教育可能在教育质量、 地区差异等结构性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有待于解决。就业问题则可能由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国有为主的所有制结构决定。

图5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态势,39.46%和40%被调查对象分别认为未来陕北生态环境将变好和变坏,二者旗鼓相当,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分化态势。对此问题的回答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陕北经济、产业、社会、心理的结构性差异。虽然此差异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减缓和消除上述差异成为陕北地区进一步凝聚人心、整合力量、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步骤。

(二)陕北公众的浅生态意识和背后成因

图6和图7表明,陕北公众的生态意识确实是模糊不清的。对政府已提出和建设多年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只有21.9%的人理解深刻,而剩余被调查对象了解一点点,甚至不了解。对深层次的较为抽象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有半数以上的人仍然将自然当作征服、利用的工具,思想充满人类中心主义特征。更令人担忧的是65.77%被调查对象受教育程度为大学或大学以上,如此高的受教育程度却没有正确的生态文明认知,从侧面说明我国政府对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宣传教育非常薄弱,政府在实践中大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边缘化对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视和保护。以上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将深刻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一个不能够尊重、顺应自然的地区虽然局限于现实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保护和要求,但由于其骨子里不能够真正认识自然的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缺乏应有的敬畏和顺应,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图8表明,陕北公众对自身生态意识的不足或淡薄是相当清醒的,并主动自觉认识到生态意识的不足和政府行为、企业行为等原因共同成为生态破坏的原因。在形成生态破坏的原因上,尽管企业是生态破坏的直接实施者,公众认为政府比企业行为要付更多的责任,这表达了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不满和政府公信力的缺乏。图6、7、8调查结果共同要求政府纠正自身行为,摒弃以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无视公众生存环境的思维方式和做法,重新用整体和长远眼光审视经济社会发展,改变官员考核体系,以社会整体福利的增加作为考核标准,自觉主动地进行生态文明的保护和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宣传教育工作。

(三)陕北公众自身消费经济性特征

图9调查数据呈现一种非常好的调查结果,65.78%的被调研对象会有意识地节约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图10却呈现另外一种现象,只有23.66%的被调研对象十分关注自身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剩余的被调研对象要么只考虑一点点,要么完全不关注。仔细分析两题的结果差异发现,当前社会公众在对待自身的消费问题时仍然主要以个人为基点,在特定的生态意识下,必然产生不同的资源使用行为和环境保护行为。资源目前大多都是有偿使用,因此资源的节约和自身利益的考虑是一致的,而环境问题则表现为一个公共问题,对环境的保护自我激励则显不足,需要设计更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图11和图12从侧面印证了上述两图反映出来的可能性,陕北公众在绿色消费和价格之间往往从商品的经济性进行考虑,50%的被调研对象对于接受高价格有点勉强,20.43%的被调研对象明确选择不愿意。在更广泛的拒绝绿色产品原因的调查中,选择最多的是价格原因、质量原因,这种选择明确告知在当前发展阶段影响消费者选择的依然是经济因素,经济性考虑是消费行为的主要特征。27.27%的人表示不会识别,代表了仍有一部分人愿意选择,但苦于相关知识的不具备而无法选择,生态文明知识的匮乏再次凸显。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 出于自身生存家园的担忧,陕北公众面对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日益遭到破坏的生存环境,普遍表示深深的担忧,这种担忧将构成该地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和根本动力。

2. 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担忧和其他社会问题综合在一起,不相上下,说明了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问题纠结在一起,不同问题的解决需要不同的措施和手段,而这些措施和手段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些相互冲突和矛盾的地方。这既要求社会公众能够跳出狭窄的个人立场从整体和长远来思考问题,同时也要求政府有较强的执政能力,能够有效妥善解决相关矛盾和问题。

3. 社会公众具有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但仍待于进一步提高。表现在理念上,大部分陕北公众对于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社会的了解仍然停留在口号阶段,并没有深刻理解两型社会的内涵和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大多是从征服、利用的视角去看,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形成正确认知。在具体的生态知识上,公众也是缺乏的,很多人不知道绿色环保产品的识别。同时根本就没有垃圾的分类,更不要说让公众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

4. 公众的生态意识虽不深刻,也不丰富,但具有自觉性,同时公众对政府表达了自身的不满意。虽然公众的生态意识不够深刻,但公众对此有着清醒、自觉的认识,这种清醒、自觉认识和整体依然脆弱的生态系统会促使公众不断深化其认识。在对当前生态问题和危机的成因上,公众认为政府应该负有很大的责任,这种强烈认知要求政府转变思维方式、执政理念,同时改变官员考核方式,以及实践中对资本的重视。

5. 陕北公众的消费行为的经济性特征明显。这种经济性特征反映出在当前阶段,公众的消费层次仍然很低,对环境等发展性、舒适性消费需求不高,需要通过进一步发展和收入领域改革来解决。同时,这种消费特征会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建设,除了生态理念的树立和生态知识的掌握外,需要政府采取一些了经济、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

(二)建议

为了进一步增强陕北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改进个体行为,以生态文明千千万万个参与者为逻辑起点构筑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广大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掌握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克服商品消费的经济性。同时,社会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和个体行为的改进需要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作用的积极发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外部环境。

1. 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和掌握的生态文明知识。整个社会要就“生态是谁破坏的”,“谁是生态破坏的受害者”,“谁来保护生态”几个问题反复拷问和反思,使所有参与主体都能够感受到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形成一种休戚相关的感觉,克制物质欲望,注意消费行为,从思想深处真正转变,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的核心是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要明确认知:人是自然进化到某一阶段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根本上要受制于自然界的运行状况;人类和其他生物不同,人类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人尽管能够改造自然,但自然仍从根本上决定和约束人类的发展,因此,人类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来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类的活动要以自然界的正常运行和承受范围为前提和底线;人在广袤的自然界中是渺小的,是有限理性的,人最好对自然界保持敬畏之心,在自身不了解的自然领域最好不要恣意妄为。

2. 运用经济、法律各种手段克服社会公众行为的经济性。陕北公众,乃至全社会公众消费行为中明显的经济性特征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不应苛责。当前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和农村人均收入较之过去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仍处于生存性阶段,发展性需求和舒适性需求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面对消费行为中的经济性特征,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是通过收入分配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强社会总体消费能力,通过消费需求的转变来实现社会公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收入分配改革的意义在于,在现有收入水平下提高总体消费能力,抵消生态文明建设对中下层人群的影响;二是通过资源税、环境立法等经济、法律手段使生态成本反映到商品成本和价格中去,使商品的经济性本身就包含有对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的保护在内,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互统一。在生态消费的法律手段方面,要进一步加强资源税(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税的改革)和环境立法,改变资源免费使用和生产污染环境的局面,理顺定价机制,使资源产品的价格能够有效合理反映其成本,通过价格改变生产商和消费者行为来保护生态系统,建设生态文明。在生态消费的经济手段方面,利用税收、补贴、信贷等各种手段引导消费者选择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性产品消费,自觉抵制浪费、污染等一系列行为。

3. 科学发挥政府作用,从更广泛意义上改进公众认知和个体行为。政府作用要从资源配置领域退出,由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角色主要定位在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建设,具体包括社会管理、宏观经济稳定、重大结构调整以及战略性产业发展、市场环境维护和监管、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具体到公众认知和个体行为,政府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采取各种措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民众思维和行为不言而喻的逻辑出发点和前提。政府需要克服公众在生态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的不足,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期刊、杂志、网络、手机短信等大众传媒平台,使广大民众能够及时、有效、充分了解各种具体信息和知识。相关研究表明:消费者对生态消费的认知情况、对环保标识的鉴别能力、政府政策的宣传现状、商品质量的可靠程度深刻影响消费者购买生态消费型商品。[1]121-125例如各种资源的高效率使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类产品的具体识别,日常物品的分类和可回收情况等等。同时还要提供各种能够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的各种设施,比如声控电源、感应自来水、垃圾分类回收箱等,形成行为和思想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良性互动机制。

除了专门针对消费者的相关措施外,政府还需要通过各种手段促使生产者履行“生产者责任”。生产者责任是指厂商在生产中必须贯彻减量(reduce)、再使用(reuse)、再利用(recycle)的原则及其先后次序,明确生产者对于生态环境的责任。“生产者责任”强调社会不是在下游(消费)、而是在上游(生产)考虑问题。[2]91-96生产者责任从源头上解决消费问题,和公众认知和消费相互影响,构成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朱洪革.居民生态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经济(学术版),

生态破坏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旅游业;衍生思考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框架

在旅游业的各种概念中,生态旅游无疑是最多被提及和应用的一个,但在这众多的概念中,也存在着大量的误用和滥用。生态旅游已慢慢偏离其原本的目标,而只是成为一种招徕游客的“诱饵”。众所周知,旅游业的产生、发展是社会化大工业的产物。工业化的结果刺激了旅游业的需要,但同时也给旅游业带来了较多的负面影响。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旅游企业唯利是图、急功近利式的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破坏,都无疑给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久居城镇的人们更加渴望那种回归自然、天地人和的旅游状态和环境。“生态旅游”、“绿色旅游”、“替代旅游”应运而生。

首先提出生态旅游概念的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谢贝洛斯?拉斯喀特。他在1983年赋予了生态旅游一个清晰而权威性的定义: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1]

此外,还有一些国外学者也提出了自己对生态旅游的认识,生态旅游是环境敏感的旅游和设施,它所提供的宣传及环境教育使旅游者能够参观、理解、珍视和享受自然和文化,同时不对生态系统和当地社会产生无法接受的影响和损害。生态旅游是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将游客数量控制在适当范围内的旅游。生态旅游是以自然为基础的、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和环境教育的旅游(Buckley 1994年)。

随着我国近年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生态环境对对旅游业的重要性,一些旅游学家也开始逐步探索我国的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和思路。

王兴斌认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为主要旅游吸引物,以观赏和感受生态环境、普及生态影响和知识、维护生态平衡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

吴兆录则认为生态旅游是旅游者走进优良生态环境的一种活动。

上述定义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各不相同,反映出理论界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尚存在较多的分歧,生态旅游的概念还需要进一步统一和规范。

二、我省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黑龙江省是全国生态示范省之一,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有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有16个,以及37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全省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以冰雪、森林、湿地等风光著称[2]。但是在长期的开发过程中,由于没有遵循良好的生态发展规律,大量的生态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保护,一些生态资源已经遭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濒临绝迹。我省在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我省部分生态旅游景区由于追求短期效益,不顾及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为了片面追求经济经济效益,对景区的生态资源过度开采,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加之许多游客缺乏足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观念,旅游景区对环保设施的投入又不足。垃圾遍地、植被破坏、野生动物濒临绝迹,使原本就有限、脆弱的生态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据最新统计,我省现有44%的自然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质污染,13%存在噪音污染,7%有空气污染现象。

2、缺乏专业的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人才。我省生态旅游开发时间尚短,又缺少生态旅游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推广,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缺少大量的即懂生态学又懂旅游学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生态旅游的开发依托的资源分属不同部门,这些部门即是开发部门又是管理部门,这样无论从专业背景还是经营管理上均不能满足生态旅游对人才多样性的需求。

3、生态旅游的区域旅游品牌竞争力不高。区域旅游品牌是指将某一个区域当做一个旅游产品,它能给旅游者带来某种独特的精神享受。区域旅游品牌建立在该区域旅游资源相对优势的基础上,是由该区域的多项产品组合而成的精粹。而我省尚还没有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旅游品牌。

4、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近些年来,我省针对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已经制订和实施了一些法律法规。但出于一些客观原因,对一些违法行为没有进行及时和严厉的惩处,许多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在破坏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在破坏着法制环境。

三、建议

1、制定科学、可操作的生态旅游规划

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制定科学的生态旅游规划,并在其中充分贯彻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首先要确定自然环境的保护范围,尽可能地减少生态旅游活动给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做到“天人合一”。其次,生态旅游景区应合理进行功能分区,区划为原生态核心区、缓冲区和旅游接触区、生活服务区。以景区特定的生态环境资源特色为基础,合理布局景区必要的基础设施,尽量做到规划设计的生态化,减轻对景区生态环境的压力。

2、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

在旅游区,对旅游者的教育是生态旅游与一般自然旅游的不同特质之一,也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相应的宣传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获取生态知识。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把保护环境变为自觉的行为,尽量减少和避免对自然环境和地方文化造成负面影响。

3、生态旅游的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生态旅游发展实践证明:生态的开发和管理一定要遵循相应的制度和规则。确立政府主管部门的宏观指导地位和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对那些打着生态旅游幌子,却行破坏生态环境之实的行为一定要予以严厉制裁。将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纳入到法制轨道上来。

生态破坏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林业;营林;方法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B

当前阶段,我们国家已提出了新林业的重要概念,并且受到了极大程度的关注。对新林业概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新林业概念有部分对于林业经营而言,另一部分是对景观经营方式分析,通过对我们国家森林执行的部分采伐,并未是全部采伐,人们可设立出各样不同面积的和谐采伐,保留成熟的活力木,这样能够给我们国家生态带好好处。以下就对当前如何做好现代林业营林工作。

一、执行现代林业营林工作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随着目前城市的不断加大以及城镇化脚步加快,我们国家的林业土地资源已大大减少。所以一定要加大对当前林业进行管理,且执行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林业营林管理可以从本质上调节森林树木生长的能力,最大程度防止树木的断层情况,使所有人都可享受林木利用、使用。同时,执行有效营林造林可更好对水土进行保护,防止如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二、做好现代林业营林工作的主要方法

1 加大宣传,提升森林保护

营林的造林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造林同时要可发动起大家一起自觉参加到保护森林的过程当中。当前我们国家林业营造的工作当中,最主要缺少系统利用也发动群众的参与,造成很多群众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山区,还有非常多人为了短时间的利益对森林造成极大的破坏。结果导致了在部分地区形成边造林边破坏的情况,造林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所以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要从不同层次去加大相应的宣传力度,主要让广大群众去了解森林对人类社会和我们自身生活重要作用,特别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有非常突出的作用。同时还要展示森林破坏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等很多方面的带来不好的影响,让人们可全方位去了解森林。宣传目的在于积极创造保护生态环境的舆论氛围,提升大家对保护森林资源法律意识,让社会各界支持生态保护工作,动员全社会力量参加到森林资源保护。

2 适当适树,遵守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造林营林林业基础工作。无论是林业生态建设、林业产业的发展,同时生态文明的建设,都需要以丰富森林资源为支持。许多的地方政府和林业的相关部门都对造林工作投入了很大的重视,但许多造林都过于重视森林公益以及生态性,不重视森林经济性。特别是在一些山区中,在退耕还林以后,许多林区林农生活都很困难,造成退耕还林积极性,以及参与到人工林营造积极性都不高,还有许多林农都因大量营造人工林影响了其正常农业生产而产生了反感的情绪。所以造林工作要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充分考虑到林农经济性。调整好经济林比例,同时推广林下植草,在退耕的地内种植一些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以草来养牧,推进养殖业发展,解决农民生计问题。此外在一些地区造林过程当中,为尽快达到造林绿化效果,盲目种植单一快速生成的树种,而此单一速生树种大面积种植,非常容易造成病虫方面的发生。同时从长远形势分析,大面积种植速生树种也对土壤环境的保护不利。

3 加强法制的健全,提升营林造林管理以及技术水平

在我们国家的许多地区,只重视造林,轻视管理现象非常突出,造林只是管理造林,各地政府以及林业主管部门需正确对待此问题。首先要更多重视态度、意识,对此政府可将管理人员对于造林后林木管理情况记入工作的考核当中,在对树木进行管理时,要融入非常多农业科技,提升树木的成活率,促使树木更快的成长。由于造林工作发展,无法离开林业科技基础研究而单独存在,包括林木病虫害防治,林木遗传的育种、林木栽培管理技术等非常多的方面,因为林业持续发展,需以科技为导入,系统开展林业相关研究。第一步,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的监测以及虫害的预测工作。对已具有规模人工树木,可适当通过开发,以旅游的方式开发,即可做为一个名牌来宣传造林的好外;此外,还可以通过此方式来得到一定的盈利,更进一步促使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4 完善培训的体制,提升林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工作自身水平

当前,林业管理工作所涉及到的问题是非常多,包括农业科技方面、管理技术,还有包括如何和林区群众接触等等。知识快速更新,科学技术发展是不断加快伯,新事物也是不停出现的,现代林业建设需要和时代同步,这对营林造林工作而言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所以,各个林业的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现有干部职工培训的工作力度,包括反季节种植技术,不同时期林木的管理技术,不同树种搭配技术,盐碱地造林的技术等等。此外,因为造林工作主要以基层为主,工作环境比较差,许多地方的基层林业主管部门以及相关的林业技术的推广部门要想引进新人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学历一般来说都不高,工作环境和职称认定这些方面要多照顾,以此来吸引年轻、高学历、林业知识丰富的相关知识人才来参与到造林工作的基层工作中。也只有这要,才可以不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才可用更科学方法来开展造林的相关管理工作。最终达到实现造林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结语

森林有非常多的功能,林业一般都有三大效益,包括生态、社会、经济方面的效益。同时,这也是林业自然与社会属性所决定的。所以在此高速发展的社会当中,营林造林工作重要性开始慢慢突显出来。但是,真正做好新时代背景中营林造林的工作又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困难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部门配合,包括农业部门、林业部门、科技方面等相关的协调配合,才可获得更好的造林效果,给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超,彭道黎,谢晨,黄东.西南地区退耕还林现状与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2011(06).

[2]赵,刘笑飞,杨晓磊,夏晓燕,刘洋洋.关于困难地造林技术措施的探讨[J].河南林业科技,20l0(04).

生态破坏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成本人文生态成本微观企业文化

发展永远是人类社会不变的主题.可持续发展也已经突破地域和时空的限制,从最初的区域性问题演变成全球性问题,由暂时性问题演变成长远问题。

在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可持续发展成本不可避免.而且是研究的重点。陈明坤教授指出可持续发展成本是指在社会经济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因环境遭到破坏而产生的环境成本.包括人为破坏资源而付出的代价;或因环境差异而产生的差异成本,包括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而产生的差异损失;或因制度、观念差异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成本。这种特殊成本就是指人文生态成本。

根据可持续发展所考虑的主体不同,可持续发展可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微观可持续发展指局部、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如企业、乡镇等;中观可持续发展指区域、行业、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或省市、集团企业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宏观可持续发展是指国家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也可延伸为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这里我们考虑微观的可持续发展成本.既是企业中的可持续发展成本。微观可持续发展成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成本.是指企业为防止其经营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所付出的预防成本,以及为恢复已被破坏的自然环境所付出的补偿成本。广义的可持续发展成本不仅包括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所付出的成本,还包括对企业人文环境破坏所付出的成本。因此,从广义上来说,可持续发展成本包括自然环境生态成本和企业人文生态成本两个方面。

一、自然环境生态成本

自然环境生态成本是可持续发展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的使用成本、自然环境的保护成本和自然环境的恢复成本等。

自然资源的使用或浪费成本。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自然资源的耗用或使用是必然的,耗用的成本就是自然资源的使用成本。自然资源是一种稀缺性的资源.虽然有些资源可以再生或可以替代,但由于受到人们利用方式的局限,其使用效率不高,造成的自然资源的浪费成本也包括在内。

自然环境的保护成本。为了获得自然资源就必须保护自然环境不被破坏,这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加以保护,这就产生了自然环境的保护成本。环境保护成本包括环境预防成本、环境维持成本、环境发展成本。

自然环境的恢复成本。自然环境的恢复成本是指为恢复被污染、被破坏的自然资源的本来用途和自然环境的本来面目所耗费的各项支出。由于长期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企业在自然环境污染和破坏方面的防治和恢复支出也逐步增大。

二、人文生态成本

人文生态成本不同于自然环境生态成本.却也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它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成本、企业文化成本、地区差异成本等。

人力资源成本。Schultz于1960年第一次提出并解释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他指出人力的取得要付出代价,是需要消耗资源的。人力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是可再生资源.人力资源成本的形成过程分为养育成本、培养成本、维持成本三个部分。简单点说就是企业员工的生活、教育、再教育等方面的成本。企业文化成本。企业文化是指在企业管理领域内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倾向.它以无形的“软约束”力量构成企业有效运行的内在驱动力。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决定企业必须考虑塑造良好企业文化所发生的成本。

另外还包括企业文化被破坏所要的修复的成本。像之前的三鹿集团就因为三聚氰胺事件被迫破产告终.现在双汇集团也因瘦肉精事件面临文化困境.公开销毁火腿肠产品是一种补偿方式.这种补偿成本发生了,但是效果却不见得够好,只能说明计量考察企业文化成本在可持续发展成本中的重中之重。地区差异成本。这是与企业有关的企业外部的人文生态成本,各地区资源状况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别,以及各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传统文化的差别,使得企业要关注地区差异带来的成本。如跨地区投资生产带来的风险成本,投资前的调研成本和投资失败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