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地理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对于地理教学而言,高中地理教学新方案的设计是基础,是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和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观念的关键渠道。在高中地理教学新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能否吸引学生的兴趣和落实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已经成为地理老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新的教学方案是否有效,地理知识是否掌握落实,学生的地理能力是否得到提高,都是值得教师和学生重视的。所以,在新方案课程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唯有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含义。通俗来讲,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进步;在理论知识上,由不懂到渐懂,由不知到多知;在精神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毫无兴趣到感兴趣。通过新的教学方案设计,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分析地理理论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高中地理新方案教学有效性的发展意义。实施新的课程教学方案以来,为了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付出了很大的热情和努力。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对地理教学的兴趣,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改变教学方法;其目标就是增强学生的地理技能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提高学生的地理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所以,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对高中地理教学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是当务之急。这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铺平道路,使新的地理教学设计方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1)以学生为主体。高中地理课程制定的方案是针对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而设计的。在有效的课程教案上,教师必须明确学生的主置,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观念。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学生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发展。因此,要正确理解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努力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优秀的教师都比较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善于学习,善于研究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找准问题的关键,从而采取有效的设计方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变更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案。新的教学课程理念是灵活多样的,教学的方式也是活学活用。旧的教学设计是一味地老师灌输,学生被动接纳,使得学生无法消化课程知识,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就很困难。长此以往,难点和疑点积少成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影响,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压力。所以,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造平等互动的学习环境,才能达到地理教学方案设计的效果。
(3)完善自我,树立合格的教师形象。一个优秀的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是极为有利的。教师要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榜样,通过自我学习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反省自己,完善自我形象。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地理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4)及时加强地理教学设计的反思工作。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方案设计中,必须特别强调教学的反思工作,因为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进步和自我提高的有力因素。对于地理课堂教学来说,反思型教师会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不合理教案设计及出现的纰漏,进行客观上的研讨和探索。这样一来,就促使地理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进而提升教学水平。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反思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是否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不断研究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不断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及个性特征,才会不断进步,才会逐渐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经验,并运用于地理教学。
关键词:高中地理;双动双案;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091-01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关键,逐渐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新课程深入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有了新的发展目标。新课程教学目标中重点提倡培养学生更多自主学习能力。随着高中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提出,摈弃了传统的以“教案、大纲”为主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端正了教育教学理念,将“教”与“学”内容进行了合理规划,达到了兼容并蓄、融会贯通的教学目的。创新性地构建“双动两案“教学模式,能够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起到巨大作用。
一、双动两案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
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中的“双动” 模式的有效形成主要是依靠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彰显,使师生间形成良好的交流、互动关系,从而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有效性是通过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来体现,所以,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双动两案”教学内容的基础和重点。重点提倡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互相合作、互相讨论、互相交流及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教师需要以学生合作伙伴的身份进入到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中。
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中的“两案”是指教师的教案与学生的学案。教案需要教师认真阅读新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学案,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最后加工成行之有效的有关教学内容及讲授方法的教学设计案例。其中的教学重点是两案的“导入”环节,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中心,要对如何“教”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学案即“导学方案”,是依据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思维结构、学习方法等及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等的实际具体情况,由教师引导学生,师生共同参与设计来制定的相对完善的学习方案,是供于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有效完成学习任务的工具;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发展现状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地理教学方法的改进成为了当下高中地理教师追捧的热点话题。“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确立,使高中地理教学得到了突破式的发展。面对“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带来的巨大成果,许多高中学校也逐步确立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这大大促进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发展,帮助大部分教师突破了思维的局限性,强化了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意识,端正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了教师的责任感。
同时,帮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进一步促进了师生间的合作、交流,为师生间建立友谊关系搭建了桥梁;有效激发了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升。然而,目前“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发展仍存在局限性,还有一部分学校未普及,一些高中学校仍在使用传统的教案教学模式,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甚少,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自主学习意识较差等,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发展。
三、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
首先,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要将学案编写好,在课程教授前发放给学生,让学生依据学案指导,对课堂学习内容认真预习。学生可通过预习,大致了解了本课学习内容,进而带着学案中的问题深入进行探索,并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这种带着问题进行学习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技巧。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采用多种途径让学生自觉地对自己的预习情况进行反馈,从而进一步巩固预习效率。在课前预习阶段,第一要充分体现学案的导学功能,第二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这两方面是双动两案教学模式预习环节中的重点内容。
其次,是课堂讨论、探索阶段。在课前让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之后,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综合程序问题。对于较为简单的基础知识,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一方面巩固了学生所学,另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对于一些重点、难点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然后,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利用多媒体制作图、表等对学生进行充分展现,并及时诱导、点拨、归纳。另外,在提出诱导问题的同时,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范畴,切合学生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实际,创设出易于学生接受和正确思考的问题,同时要充分考虑到设疑的科学性、严密性、有趣性,并且,保证问题的难易相当,即要易于学生思考,又要易于学生能力及思维的突破发展。作为新授课,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应密切联系教学实际,综观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做到深入而浅出。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双动两案”在新课改的大力支持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可避免其弊端。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发展,抵达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我们还需要对这种教学形式不断深入钻研,密切结合实践教学对其不断进行完善,从而使“双动两案”教学模式进一步发挥其自身独特优势,进一步推动地理教学质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裴亚男.高中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构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2] 关海霞.高中地理“两案”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高中地理 课案教学 促进 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23
任何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都不是随意的或者是随性的,任何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都是在一定教育教学目标的指引下,综合应用各种教学资源,将各种资源融入到教师的课案之中,实施到课堂教学之上,拓展于学校教育之外。
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课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导线,课案教学既是新课改的需要,又是现代地理教学中应当遵循的模式,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适应时展的需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模式,熟练课案教学的教学原理,用心设计教案,增强地理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谈谈我对课案应用的看法。
一、课案概念解读
课案包涵那些内容?主要包涵有三方面的内容,所以课案也可以被称为“三案”。即预习案、教学案和当堂检测案,简称为三案。
“三案”教学就是将课堂的教学分为三大模块,包括预习反馈、精讲探究及当堂检测,是一种将课堂归还给学生的教学方式,以三案为载体,以预习反馈为引导,以互动教学为措施,以当堂检测为手段开展教学,并以课外作业的形式进行拓展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使得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主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非常重要,“三案”教学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非常适合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
二、应用策略
(一)预习阶段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为主
预习阶段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始阶段,也可以看成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预热阶段。预习案的准备,要以能够牵引课堂活动的展开为目标,所以,预习案的设计要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为主。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有的学生在上课时听讲非常认真,而且一边听讲一边仔细做记录,一直忙个不停,但是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主要是因为学生在课前没有做好预习,对上课所要讲的知识没有提前了解和思考,导致在课堂上只能顾得上听和记,没有办法进行很好的消化,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如果课前做过预习,则学习效果会完全不同。
人们常说,预习是决战前的火力侦察,的确如此,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问题,一般的问题自己可以解决,比较难的问题可以通过做上记号,留到课堂上再解决,这种带着疑问上课的方式可以在上课时有重点地听和记,有效增强听课效果。学习地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预习案的设计,为学生创设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预习新的知识和复习与新知识相关的其他基础知识,或者是以思考题或者填空题的方式列出学生通过预习能够掌握的知识。比如在讲授“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时,可以引导学生按照学习“农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内容和形式进行预习,并设置相关题目给学生完成,有助于学生加强对本章知识的理解和之前所学章节的温习。
(二)教学过程中以探究发展为主
让学生学会不如让学生会学,高中地理的知识学习也是如此,学生通过我们高中地理知识学习获得的不能仅仅是地理知识,更应该获得的是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与方法。所以在教学活动展开之际,教学案的设计要以能够使学生探究发展获得能力为主。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给学生传道授业,或者只是简单盲目地开展合作学习,课堂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渠道,所以教师应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空间。
比如,在设置问题的时候,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除了设置一般的讨论题外,还应当设置一些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和推理,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案的设计过程中,应在开展教学活动前精选材料,坚持科学性、多向性和挑战性的原则,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三)反馈过程中以促进为主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对于知识的反馈,知识的反馈形式有很多,也不一定局限于课堂之中。对于当堂检测案来说,其设计不要偏离教育教学活动的主旨目标,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及教师对重点内容的精讲,学生已经基本上对课程的内容有比较全面和深层次的了解,但是学生的知识还是零散的,缺乏系统性,这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就非常重要。
一、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具体做法
1.选编地理案例。这是实施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选编高中地理案例,一是学习地理案例的编写知识;二是根据学生身边的实际、高中地理教材和热点地理问题;三是在正确的原则指导下,符合地理客观实际,精选案例,切忌“信手拈来”。
2.高中地理案例的类型。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将所选案例分成四类:一类是讲读式,如《茫茫宇宙觅知音》、《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及分布》等;讨论式如《宁启铁路扬州段开通对家乡的影响》、《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活动式如《城市化给我们带来什么》、《身边的污染及人们的反映和能做的小事》;调查式如《扬州乡镇工业的类型、特点及发展方向》、《家乡河流的现状、变化、原因、危害及对策》等。
3.运用高中地理案例。这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步骤,主要在课堂内展开和进行。首先是教师提供和呈现高中地理案例,呈现的方式是多样的,有印发地理背景材料;有学生、教师描述、介绍;有电教手段放映、模拟再现实际情景;有学生角色扮演、记者采访等形式。
其次,分析和讨论高中地理案例,教师根据给出材料和相关的条件(包括课前),提出要求,进行师生互动分析:将高中地理案例的内容和相应的地理知识联系起来,揭示高中地理案例与道理原理之间的联系,讨论其发展规律。学生经过准备,包括阅读资料、调查访问(课前)、构建图示、分析资料、讨论问题、寻找方法、作出决策,进行发言交流。
教师的职责是启发引导、组织调控、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在宽松、自主的状态下研讨和学习、探索。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和评价:对前一阶段的案例教学进行概括和提升,即时表扬和肯定学生们的成绩,特别要鼓励那些虽有不足或明显错误但富有创意的发言、建议、想象等;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弥补。最后,给学生“布白”:提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留一段“悬念”,促使学生拓展视野、调整视角,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伏笔”。
这一程序可以看出: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必须进行独立的思考,略结论、重思维过程的养成。这与高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之一“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异曲同工。
二、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主要成效和不足
在三年多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主要成效:
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非常注意学生的兴趣、个性和能力,运用许多幽默、故事和儿童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对学生感兴趣的热点地理问题,我就以极大的热情去组织教学:
如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来西亚、孟加拉国、缅甸、马尔代夫等国,死亡人数超过16万,造成有史以来最为惨重的海啸大劫难。我结合到高中地理《地质灾害及其防御》一节的内容设计了《地震·海啸和高中地理学习》这一案例进行教学,满足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课堂上学生们非常活跃,教学效果比较显著。(本案例全文发表在2005年1月4日《扬州晚报》)
1.便于学生理解环境知识。高中地理案例具有相关的背景资料,而且具有直观、形象、典型等特点,利于学生感知认识的深化,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加深了对抽象地理知识和原理的理解。
2.培养了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是围绕着一个案例展开的,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为结束。在这过程中,许多学生在开放性环境中如从图书馆、INTERNET上学会了自主收集和加工处理资料信息,能力得到了提高。
3.训练了思维能力。教学中选择的一些高中地理案例来源于现实实际,有些是热门话题,如温室效应、人口问题、城市化等,其中包含有核心部分和次要部分。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及经验剖析案例,把握案例的关键;教师有意识地对案例进行引申和扩展,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拟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发展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4.获得了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案例教学是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积极参与类似科学家探索的活动,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交流中,获得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关注地理时势,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以及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存在的不足: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和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案例教学也不例外。初中和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存在的不足有:
1.高中地理是一门文理交叉的综合性课程,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使高中地理案例的选择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不是专职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时,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以教师的有效组织为保证,以精选的能说明一些问题的高中地理案例为材料;针对不同的地理教学内容,我主要设计了讲解式案例、讨论式案例、活动式案例和调查式案例。而要做到这些方面的有机结合往往较为困难。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地理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 (C)-0000-00
1 引言
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对高中地理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要求新理念、新思想,这就要求广大地理教师要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启迪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自行思考来解决问题。强调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加强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社会和科技发展等的联系,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经验的培养,教授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多动手、多参与、多探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 理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的特色之一,案例教学即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学习、锻炼地理能力。主要是以案例作为线索,围绕着地理案例进行教学的过程。高中学生心智已经较为成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能够辩证的看待周围的事物,客观的看待自身情况,自我意识相对理智。因此,对高中学生展开案例式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根据案例信息,围绕问题,结合自身知识和教材内容来探究地理规律和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改进的思路。案例教学能够让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结合,体验到自己解决问题并获取知识的快乐,增加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
3.1 地理案例教学的步骤
(1)教学案例要选择贴近生活实际的,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案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或者一些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教学案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2)让学生在课堂针对案例进行上自由发言讨论,分析问题,陈述分析结果产生的原
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学生可自行解组,各小组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小组成员分别陈述自己的观点,
在对其进行综合的评价归纳,集中小组内的集体智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从理论知识走向实际能力,从书本走向生活,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和竞争意识。
(4)教师对整个案例教学的过程进行归纳总结,给出相应的评价,引导学生对案例及遇到的问题的进一步思考,让学生对案例理解的更加透彻,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
(5)教师应针对每节课学习的内容给学生准备一些开发型的课外作业,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独立完成课外作业,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独立学习的方法,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课内外相结合,更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
(6)教师应结合学生所在地的地理事物信息进行教学分析和研究,学生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分析时,更能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
3.2 地理案例教学的注意事项
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与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和设计,必须要选择开发的,学生熟悉的具体
事物,并且学生在经过思考、分析、讨论、研究之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和教育性。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在阐述案例背景时,要注意以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为基础,要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能够激发学生开放思维、加强合作学习的能力。要以学位主体,教师为辅导,培养学生提出具有创作性的解决方法,要体现出对学生的能力、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等的培养。
4 地理案例教学的作用
4.1便于理解知识
通过地理案例教学,便于加深抽象地理知识及原理理解。由于地理案例不仅具有相关的背景数据或材料,而且具有直观、形象、典型等特点,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深化,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也有利于将抽象地理知识形象化、地理概念具体化。
4.2利于思维能力的训练
通过地理案例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地理案例来源于现实实际,包含有核心部分和次要部分,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及经验剖析案例,把握案例的关键,也需要对案例进行引申和扩展,创造性地评价案例,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拟定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
4.3有益于能力的培养
通过地理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的侧重点在于讨论和交流,清晰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力争说服对方。而且,案例是对现实问题和重现和预演,通过有针对性地剖析案例,可以加强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4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地理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学生经过准备、参与讨论、分析思考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能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探究的兴趣,有助于所学的地理知识及相关理论的深化和巩固,利于地理学习的内化。
4.5 地理案例教学实例分析
针对人教版地理教材中《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节进行分析,首先,教师安排学生连续收集一周当地的天气预报资料,包括温度、天气状况以及表示符号等信息,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收集的信息进行讲解。针对学生收集的信息展开教学内容,讲解温度、气压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判读冷锋、暖锋等情况以及冷、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情况等。天气系统的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此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行收集关于天气的资料,能够切身体会到不同的天气带来的环境变化,在通过教师的案例教学的讲解,使学生对课堂知识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加强理解和掌握。
5 结语
案例教学从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实际情况入手,针对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进行探究。案例教学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更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更好的将乏味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容易理解的实际问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使课堂更加活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地理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做足功课,根据教学内容选好案例,并借助多媒体等设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罗士成.新课标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浅探[ J ].中国学术研究,2012(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