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无机化学最新研究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作者:史锐 张晓丽 吴品昌 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内容涉及浓度计算、结构理论、热力学初步等等,涵盖了多个化学学科知识,但像结构理论等知识主要以描述性介绍为主。这种浅、全,但内容繁多的内容很难符合现代教学要求,也不符合现代化医药人才培养的要求。内容与实用性联系较少。内容中对知识在医药学上的应用介绍较少,与实际应用联系较少。如缓冲溶液中只介绍简单的浓度计算方法,而在医药学上常用的溶液介绍非常少。(3)课程内容对不同专业无明显区别,授课无侧重点。因此需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力求少而精。因不同专业的服务方向不同,对所学课程要求也不同,而课程的设置与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影响对学生整体目标的培养质量。因此《无机化学》怎样适应于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怎样实施教学,是无机化学教学工作者们探讨和研究的时代命题。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以下构想。构建面向不同专业以无机化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本校无机化学教研室承担全校药学相关专业、护理学等多个专业的教学任务。并根据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设计需要,拟增加无机化学和现代无机化学课程作为临床医学相关专业的公共选修课,为其后续课程学习提供良好的铺垫,并为今后的科研工作起到引领作用。
因不同专业的服务方向不同,对所学课程要求也不同。因此,根据本校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以无机化学为核心的“1条主线和3个分支”课程体系,以适应全校不同专业对无机化学教学的需要。“1条主线”包括无机化学和现代无机化学2门课程,分别适用于药学和临床专业本科生必修和选修,体现无机化学对于药学和临床医学教学和科研的引导作用“;3个分支”包括无机化学(护理学专用)、基础化学和医用化学基础(中专护士专用),以加强非临床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相关无机化学知识的学习。(1)核心课程《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科学,重点阐述物质结构基础(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等)、元素周期律、化学基本定律、气体、热力学基础、动力学基础、酸碱理论、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配合物等。通过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将为医药学各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有利于将来的实际工作。无机化学是药学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计划新开的临床专业公共选修课,但不同的专业对无机化学教学有不同的要求,药学专业学习重点为化学相关理论及药物制备合成相关知识;临床专业学习重点为后续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课程学习做铺垫,以及元素性质和其前沿应用的知识。因此,在上述专业的《无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始终坚持突出专业特色、满足专业需求、体现专业水平的原则,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2)《现代无机化学》是药学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掌握了无机化学及相关专业知识之后学习的一门计划新开选修课,其内容概括地总结无机化学中常用的经典理论成果,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理论工具,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对无机化学领域最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了解现代无机化学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应用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把握无机化学学科前沿的能力及其在药学和临床医学的应用,为后续课程学习及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3)《无机化学》(护理学专用)是护理学专业学生学习无机化学在护理学相关方面应用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重点研究酸碱理论、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配合物等理论及相关技能,对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4)《基础化学》是非临床医学专业计划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简述无机化学四大平衡理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以及光谱分析、薄层层析、电化学分析等仪器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为其专业课的学习以及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5)《医用化学基础》(中专护士专用)是研究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科学,概括阐述化学相关知识以及化学技能在护士专业的重要应用。对护士专业今后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整合新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整合非常必要,整合后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特色。(1)满足学科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无机化学学科与其它学科日益交叉、渗透、融合,学科领域不断扩展,从内容看,实用化和综合化趋势日益明显。只有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增开现代无机化学选修课,才能跟上形势的变化,做到与时俱进。(2)提高授课效率。目前教学要求与教学时数之间的矛盾突出,其中教学内容重复和衔接不畅是主要原因之一。整合后,精炼、流畅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效提高授课效率,减缓缩课时与增内容之间的矛盾。(3)通过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整合与改革,不仅提高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减少实验教学的重复建设,有效利用资源,缓解扩大招生与教学投入不足的矛盾,而且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应用知识和创新能力。
探索创新性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在原有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成果基础上,通过实验手段的改革,教材内容的更新及实验考试方式的改革,对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探索性的改革。(1)改革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跟踪学科领域前沿发展变化动态,将新知识和新技术及时吸收融合到实验教学中,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动向,熟悉和掌握学科前沿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实验教学按基础(验证)实验、综合实验、设计探索性实验3个层次展开。并按照改革要求,编写新的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2)改革考试方法和内容:改革单纯操作性实验考试模式。实验考试内容上实行老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选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和论文撰写,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论文答辩和技术考核,根据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对学生进行评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开辟无机化学实验第二课堂:定期举行无机化学学术讲座和文献读书报告会;提倡药学专业本科生参加教师的研究课题和实验室开放项目,撰写综述和论文等方法进一步充实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内涵,促进本科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发展。随着高校教改形势向纵深发展,中医药专业无机化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但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积极而慎重地进行,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逐步加强无机化学在高等化学教育中的基础和母体地位,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符合时展的中医药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有机化学 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有机分子,从有机物结构入手,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在分子水平上探知未知世界的基础学科。在我校,有机化学是面向化工学院、药学院二年级,以及海洋学院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大类培养”的主干课程。通过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可使化学类学生掌握有机化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把握有机化学发展领域的新概念、新动向和新技术,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教学现状
在工科院校,有机化学的教学课时“缩水”,如我校有机化学虽然是“大类培养”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但是其课时数被压缩到64个学时,教师必须在一个学期之内完成教学。而有机化学作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课,是高分子化学、高聚物合成工艺学、高分子材料学等后续专业课的基础,学生必须在有限的课时数里掌握《有机化学》这门课程,难度大,任务重。
另外,由于江苏省高考制度,较大部分的学生高中阶段选修的“物生”,进入大学后化学知识特别是有机化学基础知识非常薄弱,一个教学班级里,学生的化学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通常是刚进入大学的第一学期学习无机化学,对于选“物生”的学生来说,没有化学基础,一开始就挫伤他们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学习有机化学时,多数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有畏惧感。如果入校时对专业认知不够,不能看到有机化学学习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习的重要性,更是对有机化学失去兴趣。
再者,有机化学课程自身的特点,由于有机物数量多,结构多变,机理难掌握。而工科院校的有机化学课时数又被压缩,教师为了教授完大纲的教学内容,不得不采取“满堂灌”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缺乏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被动“填鸭式”教学必然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一学期教学结束,发现学生知识掌握不好,除了少部分拔尖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对这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一知半解,学到的有机知识很少。
2.教学改革
结合有机化学学科规律,针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取舍;改进教学手段,选聘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做助理班主任,让他们参与本科生教学,形成多元化的本科生教学队伍;改革考核方式,实现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有针对性的考核方式,教考分离。
(1)改革教学内容
有机化学的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有机”这一学科,不同于其他几门基础化学课,有机化学基本不涉及计算,不涉及公式,说的是图片的拼接,化学键的断裂与重组,以构建新的有机分子。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使用“有机思维”思考问题才是关键。当我们谈到如何面对课时数被压缩这个问题,如果抓住“引导学生进入有机化学这个学科”这个关键问题,就能依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深入分析研究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
在改革教学内容时,还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问题:一是研读多种版本的教材,最新版本的中、英文有机化学教材和专著等,从不同研读、分析深度的教材方面,准确把握“基础有机化学”教学重点、难点,结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特点来取舍教学内容。二是关注高分子领域的研究前沿,发展动态,结合传统的知识,推陈出新,把最新的知识信息教授于学生,引导学生了解最新的前沿,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之感觉到目前所学知识的有用性。
(2)改革教学手段
我校近年实施了一项“班主任助理”制度,选派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担任本科生班级班主任助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参与本科生教学,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本科生教学队伍。
高年级本科生已经学习了有机化学专业基础课,经历过有机化学的学习和考核,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他们已经进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学习,对哪些知识对专业课学习重要有切身体会;他们与低年级学生同属于一个年龄阶段,有更多的共同话题,沟通交流更容易,帮助学生及早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通常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已经接触了专业的前沿研究方向,可以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低年级学生的学业、思想及心理等方面给予关心和指导。而且本科生可以在研究生的带领下主动做一些创新创业项目,这使得本科生更清楚自己在课堂学习中哪方面有不足,增强本科生对基础知识学习的热情,使他们在有机化学课堂学习中更积极、努力。
(3)改革考核方式
良好考核方式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目前,我院不同专业实行统一考试,如环境工程、化学工程、安全工程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专业统一出卷,流水阅卷、统一登分,做到公正、准确。但是,这种“统一”的方法抹杀不同专业对有机化学需求的不同,使得教师和学生忽视基础课对后续专业课的影响,结果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不能真正掌握自己专业需求的有机化学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习积极性,我们应实现不同专业单独出卷、单独考核的方式。卷面上可以体现出适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题目,结合他们的后续专业课程。哪些知识是有机化学这门课程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哪些知识是关联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专业知识。同时,建立针对性的有机化学试题库,使学生接触更多不同的题型,拓宽知识面。建立适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有机化学试题库,有机化学课程理论考试按照一定的难度系数、教学要求、考试范围等,统一从试题库里抽调,实现教考分离。
3.结语
为全面提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有机化学教学质量,我们要结合有机化学学科规律,针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认真分析总结,精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改革考核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杰,周冕,李又兵,王选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广州化工,2014(42):186-187.
[2]陶传洲,刘玮炜,曹志凌,史大华,王建,程青芳.环境工程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4):78.
在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这门课之所以难教,首先因为这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专业课,需要面临教与学的方式的根本转变。这门课所教授的知识点,学生在中学阶段大都已经接触到。但是,目前中学化学的教学水平差别很大:经历过“奥赛”训练的学生学过的知识已经超过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而部分学生的知识水平又很薄弱,甚至几乎要从头学起。在这种情形下,如何满足全体学生的知识需求,调动所有学生听课的兴趣,显然是比较困难的。另外,这门课程的大多数知识点,在后续的“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等课程中又会在更深的层次上重复。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也是一个突出的难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中尽可能地做“减法”,突出知识的主干,少讲或不讲相关的枝蔓。重点讲授最基本的概念、容易混淆的概念和较难理解的概念(如熵、反应过渡态、波粒二重性等),特别发挥我多年从事科学研究的经验和优势,强调在今后从事化学研究中确实有用的知识。在讲授各种重要公式(如Gibbs方程式、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等)时,强调它们的物理意义,避免复杂的推导。我曾有机会聆听过卢嘉锡、唐敖庆、张乾二等老一辈化学家的学术报告与讲课,深深体会到好的教学方法应当是深入浅出、化繁为简。要培养和相信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大部分知识没必要讲解得过细过繁。
另一方面,我在教学中注意结合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而且逐年地做“加法”。这样既能发挥我个人的优势,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明显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乃至专业兴趣,特别能满足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的知识需求。如果结合得好的话,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任何选择合适的研究工作内容,并能较为自然地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既需要较为深厚的科研积累,又需要一定的教学技巧与经验。我所选择的科研工作,除了国际科学前沿的一些重要进展以外,也注意介绍我国特别是本系化学研究的一些突出工作。从实际教学效果看,有些工作可以结合得比较贴切,如煤化工研究与热化学的结合,富勒烯等碳簇与杂化轨道、价键理论的结合等,有些工作还是结合得比较勉强,有些工作则只能在例题中体现。总体上,我个人及研究群体的研究工作结合得最好,因为自己最为熟悉。我以“物质结构与原子团簇”为题,将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与课程内容结合,从讲解三种化学键与四种晶体结构的基本关系开始,认识原子团簇的特殊结构层次及大都具有“悬挂键”的结构特性,由此延伸至固体表面特别是纳米材料的化学活性,在对比原子团簇与纳米材料之后,揭示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能是由于尺寸改变而不是结构改变所导致的。我再枚举原子团簇的研究事例,深化对共价键理论方法的认识。如通过碳簇结构从链至环再至笼的变化,演绎碳原子杂化轨道的变化,进而通过杂化轨道方法,推测氮、磷等原子团簇的可能结构与应用;以简单的路易斯价键理论的“八隅律”,解析了含一个杂原子的链状碳簇负离子结构稳定性与成簇碳原子奇偶性的奇妙关联。我曾多次在教师培训班上将该主题作为示范课讲授,也给多所学校的本科生乃至高中生讲课,收到较好的效果和反响。因此,教师的科研基础和水平在教学工作中还是能够发挥作用的。我个人除了需要不断拓展研究方向和学术视野以外,也时时留意国内外科研的最新进展,在听取学术报告时注意收集适合教学的范例。
我所讲授的是化学专业本科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自然也是最浅显的一门课程。但是我在讲课时反复向学生强调并以实例说明,这门课的每一个知识点,不仅是化学学科知识的基石,而且只要今后从事化学及相关工作,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如在化学反应以及化工产业中最为重要的催化反应,大多与配位化学有关,而配位化学反应本质上就是酸碱理论中的路易斯酸碱反应。我在讲授相关知识时提到,清华大学李亚栋院士在合成贵金属与贱金属的纳米合金时,发现它们的组成与两种金属电负性差的关系,并加以应用和推广;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在设计合成介孔材料时,发现和应用了“酸碱对原理”。这些研究成果都来自于这门课程的知识。
不少教师认为教学占用了科研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把教学工作作为负担,不乐意承担基础课的教学任务,不愿意在教学中投入较多的精力。而我在教学过程中切身感受到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如果认真地想将课上好,就一定会加深对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的认识,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知识,从而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原子团簇科学,但是国内外科学界对原子团簇的定义一直缺乏共识。我在讲授“化学键与物质结构”一章的内容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关于原子团簇的明确定义,澄清了科学界的一些混乱的概念,引导了该领域研究的发展。我在讲授了课程中关于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知识后,才意识到当前十分热门的“光催化”反应,并非化学动力学范畴内的催化反应,因此也不能照搬催化化学的理论。我讲授这门课程已近二十年,但是在每年上课的过程中,都会发现自己对课程中某些概念或反应的认识仍然不够准确,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思考,并向其他教师请教或讨论。我深深感受到,教学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自我提高学术水平包括研究能力的过程。
我每年给新生上课时,都首先强调批判性思维方式的培养。明确告诉学生教材中的内容、观点可能会有错误,我讲授的内容、观点也肯定会有错误,不要迷信教材、迷信教师、迷信权威;课程指定的教材仅是学习的参考书,我不会照本宣科,学生也完全可以参考其他教材。我在课堂教学中会亮出个人非共识的学术观点,如认为“分子晶体”以外的“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都不是由分子组成,绝大多数无机化合物都是“非分子物质”,并且强调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我在教学中也对教材中的某些观点提出个人不同的意见。如许多教材中将离子极化的影响归结为相关化合物溶解度降低、颜色加深的规律性变化,我对此并不赞同,在讲授这些内容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讨论。与其他教师一样,我也会遇到回答不出学生问题的情形。我不会勉强应付,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或者实事求是地承认自己还不掌握相关的知识,需要与其他教师讨论或学习后才能解答;或者说明相关的科学问题尚未解决,鼓励学生深入探究的精神。
关键词: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材料科学前沿》;专业认知;学习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072-02
在我国现有的培养体系中,高考被誉为“独木桥”。独木桥的一侧,高中学生披星戴月地学习,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动力强劲;另一侧,大学生压力突然释放,对学习变得无所适从,变得不知道为什么学、学什么了。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主动性,就成为促使大学生从高中生活顺利转变为大学生活,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景德镇陶瓷大学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材料科学前沿》系列讲座,在大一、大二期间,分四个学期进行,通过逐步增加对专业认知的方式,促使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增加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开展了尝试性探索。
一、《材料科学前沿》系列讲座
《材料科学前沿》系列讲座是景德镇陶瓷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新增设的专业必修课程,32学时,分4学期开设,每学期8学时。课程开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状态、技术前沿,从而增加对本专业的认知和专业归属感,明确学习目的。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能够认识本专业的历史发展进程、应掌握的知识体系、需培养的能力或素质、本专业研发的前沿技术及行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等,从而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在相应的大学生活中规划相关知识、素质及技能的培养。
二、实施方式
教学内容以讲座形式分学期开设,针对学生的知识状态和专业认识,具体教学内容及要求如下。
第一学期:讲座主讲人――教研室主任,侧重专业介绍。讲座内容分四个方面:(1)人才培养方案介绍,主要内容为人才培养方案的结构、课程设置、课程要求、学习要求、人才培养目的和培养标准、专业就业渠道。(2)核心课程介绍:主要介绍专业核心课程的知识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具体分为物理类、材料类和化学类课程体系。①物理类:从大学物理―近代物理概论―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进行递进。②材料类:从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光伏材料工艺学―专业材料类选修课进行递进。③化学类: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电化学原理―固体化学―缺陷化学等进行递进。(3)技术前沿介绍:主要介绍各类光伏电池,包括晶体硅电池、非晶硅电池、铜铟镓硒电池、薄膜电池及有机电池等的发展历史和最新的技术指标和技术,补充能源存储方面的技术进展。(4)行业发展现状介绍:分别从企业发展状态,包括企业规模、生产厂家、企业分布等和研究机构状态,包括从事相关研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让学生对行业的特点有初步了解。
第二学期:讲座主讲人――本教研室专业课任课教师,侧重于材料介绍。讲座内容分四个方面:(1)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主要介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发展过程、市场规模、技术特点、现有电池的研发方向等。(2)薄膜太阳能电池,主要介绍非晶硅薄膜和铜铟镓硒薄膜电池的研究方向、材料的x择与调控、现有技术发展情况、市场化存在的问题等。(3)染料敏化电池,主要介绍染料敏化电池的技术特征、材料发展状态以及相关研究进展。(4)有机薄膜电池,主要介绍有机薄膜电池的材料特征、研究进展、产业化存在的问题等。
第三学期:讲座主讲人――团队学科带头人,侧重于技术热点。讲座内容分四个方面:(1)当前晶体硅电池的研究热点问题;(2)染料敏化电池的研究热点问题;(3)固体氧化物染料电池的研究热点问题;(4)储能材料的研究热点问题。
第四学期:讲座主讲人――团队学科带头人或企业代表,侧重于生产的前沿技术及存在的问题。讲座内容分四个方面:(1)目前晶体硅电池的生产技术、技术制备、产业规模及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2)太阳能发电行业的技术现状、发展规模及应用范围、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3)锂电池、燃料电池等的研发现状;(4)储能材料的生产、研发及应用现状。
三、实施效果
刚入学的大学生,对大学生活具有很好的憧憬。然而,在军训期间,过度自由安排的时间也导致学生对大学生活缺乏规划,使学生对大学生活产生误解,没有了学习目标和奋斗方向。为此,该系列讲座的第一讲,由教研室主任承担,侧重于解决学生“为什么要上大学、上大学要学习什么”的问题。同时,通过介绍人才培养方案、重点课程等,让学生明确大学期间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解决“上大学要学习什么”的问题。从学生在课后所提交的课程报告分析,多数学生能够理解上大学并不是简单的学知识,还有许多能力和素质需要培养,包括自学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给出明确清晰、切实可行的大学学习规划。这说明本讲座初步实现了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加学习动力的目的。
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由于学生已经逐步适应了大学生活,并开始了基础课程的学习。适度开展跟专业课程相关内容的学习,有助于持续提升学生对专业的兴趣。特别是对于讲座中涉及到的一些专业名词,学生并未涉及,因而学生对此感到新奇,并意识到现阶段的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差距,有助于细化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其成为驱动学生主动性学习的动力。在第四学期,主要是邀请企业的高管或者技术总工,侧重于生产的前沿技术及存在的问题,特别介绍了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企业的高管或者技术总工所关注的主要是本行业的市场状况,与学校教学中较多的关注技术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有助于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从而确立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这为后期学生学习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树立了明确的目标。特别是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后,结合讲座内容,有助于学生基于自己的专业兴趣来选择专业选修课,使专业选修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对选修课程的学习更加主动。
关键词:护理学;双语教学;人才培养;国际化
一、双语教学的目的、意义
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目前绝大部分是用英语。国际通行的一般意义的双语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在教育过程中,有计划、有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体,使学生在整体学识、两种语言能力以及这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学习及成长上,均能达到顺利而自然的发展。在这里,第二种语言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或科目。语言是工具,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英语或专业技术,而是使用英语去学习专业技术。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专业原版文档的习惯,为今后学生的学术提升奠定良好基础,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可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二、护理学双语教学实践的基本现状
(一)课时安排
大部分授予护理学专业本科学位的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倾向于医学生培养模式,即培养“junior doctors”,而不是“nurses”。设置了很多医学生要求的专业课程,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医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人体组织胚胎学、局部解剖学、分子生物学、临床药理学,这些课程在国外授予护理学本科甚至研究生学位的院校都不会开展,可我国大部分四年制本科院校都有这些课程。前期这些课程的开展占用了后期护理专业课程的学时,使得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受到影响,造成安排的课时不足。
以本人所在的武汉科技大学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为例:双语教学课时量占总课时量只占23%,只是少部分课程开展双语教学,如护理学基础、内外科护理学,等等。还有很多课程应该开设双语教学但却受制于种种原因没有开设,如护理学导论等。
(二)教材选择
国内现有的大部分教材的选择陈旧过时,很多是国外淘汰的资料,教材内容更新不够,无法适应当代医学科学发展的速度现状。有的甚至于临时拼凑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性,概念、术语表达阐述的规范性有所欠缺,使得学生用中国式的英语学习专业知识,这就失去了双语教学的本来意义。没有原版教材,双语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抛弃过时的教材内容,广泛吸收反映时代进步的最新知识、最新科技成果,将国外最新的科研成果纳入教学范围,是选择原版教材的着重点。
(三)教师基本状况
我校具有高水平英语的专业教师(如通过CET-6,TEM-8,TOEFL,IELTS等)不多,授课时用英语讲课的比例低于50%。大部分教师是相关专业科班出身,用英语教专业课尤其使用原版教材并无优势,只是具有一定的英语读写能力,而听说交流能力特别是专业听说英语欠缺,不能有效地将护理专业知识用英语进行传达。
(四)学生基本评价
学生普遍感觉,老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授课只是照本宣科,简单地将英文内容翻译成中文;大部分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认为双语教学只是一种变相的外文教材的(如果配有原版教材的话)翻译课,自己看书效率可能更高,因而产生抵触情绪。同时,学生的英语基础各不相同,虽然大部分学生过了CET-4,但是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普遍不高;再加上学生接受能力有别、个人兴趣存在差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又做不到分类视角,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三、解决措施
(一)师资配备
双语教师首先应立足于英语水平的提高。有条件的院校可以有计划地选派教师赴境外高校进行研修交流,在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同时,注重把握学术发展前沿、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同时可以广泛了解外语国家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禁忌习俗,避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如果是在国内培训,可以在教师授课前的一个学期集中进行口语培训,如学习“CLT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交际语言教学)、“CLIL content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内容与语言综合学习等),以提高语音、语调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注重提高教学能力,掌握相应水平的科学有效的英语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好学生的表率。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尽量采取一些形体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解授课内容,避免由于语言理解落后造成的学生思维障碍,降低学生在英语理解上的难度。
(二)课程设置
选择合适的双语课程对于双语教学的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双语教学并不意味着全部课程都能纳入双语教学范畴,要考虑到课程的难易、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可操作性,科学合理地规范双语课程设置。如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可以多安排与护理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而相应减少医学相关课程如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将护理专业课(如护理学基础、内外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等)双语教学的比例提高到总课时的一半以上。
(三)教材选择
尽量使用最新版的英文原版或影印版教材,其特征为:原汁原味,反应最新学术前沿;实用性强、概念描述详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启发学生自觉思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习题难易程度适中。
(四)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牢固树立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启发式、开放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慎重选择互动材料、分组讨论或小团队演示或分组作业,鼓励学生自我展现,注重提高学生的听、说、写能力;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将学生尽快带入情境;尽量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合理确定改革考试方式,科学划定期末、期中及平时成绩比例。
本人在实际教学中主要采取的方法有:采取形式多样有趣的warm-ups,如比喻式自我介绍、头脑风暴、看图说话、对/错练习等;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每次由3~6位同学进行讨论,并由小组中的一人或多人回答问题,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可以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思考和回答问题比较放松,每个人都得到练习和回答问题的机会,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在回答问题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通过情境设置尽快将学生的思维集中到讨论主题上来,又通过学生的分组自由讨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最后在总结点评的时候,将学生的这种发散性思考集中到老师预先设置的教学目的上来,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而老师在这种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学生思维、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从而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促进双语教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五)授课对象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