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市值管理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传染病;防治措施;管理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进程推进和人口流动激增,大大加快了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当今传染病主要有三个特点:①新型传染病不断出现;②多种已被控制传染病卷土重来;③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速度和范围比以往快而广[1]。因此传染病的防治措施与管理方法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我院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相关规章制度,依据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原则,积极采取各项有效的传染病防治措施与管理方法,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加强领导,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
健全医院传染病管理的组织体系,由医院的主要领导来担任主任委员,成立传染病专门防治管理组织,制定完善一系列传染病防治管理规章制度,使传染病的防治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实现法制化、规范化。积极加强医院与全国及各医院传染病监测、控制网络体系的建设,加快传染病管理软硬件建设,杜绝外源性的传染病感染, 减少内源性感染,把传染病暴发扼杀在萌芽状态。加大对医院传染病感染防治管理投资力度, 加大人力、财力、物力全方位投入。
2做好宣传教育培训,加强对传染病防治管理专业队伍的建设
医院要广泛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治管理知识, 教育工作人员积极重视医疗活动中隔离防护原则, 学习传染病学、传染病防治方法、灾害医学、消毒隔离与防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知识,提高防治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业务技能,了解各种传染病传播途径, 采取针对性的隔离措施。重视传染病的职业防护、患者与医务人员安全, 提倡标准预防理念, 监督落实各项防治管理措施。举办各种专题学习班,分层次地做好对工作人员的培训,积极加强对传染病防治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经考核后取得合格证书才能上岗;同时增强防治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邀请专家学者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讲座和通过传染病监测预警的信息, 使医院领导与所有医务人员准确了解掌握国内外传染病疫情单位动态,熟悉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尤其是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提高传染病防治管理人员对传染病的认识,及时更新知识网络,促进防治管理工作的开展。
3建立健全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组织与报告网络
通过对传染病防治管理组织的建设和完善,形成健全的组织体系,传染病防治管理组织不定期的召开工作会议,审核制定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传染病防治管理的工作计划及其贯彻落实情况,做好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处理瞒报、漏报、误报传染病疫情人和事。从上到下建立科学合理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报告网络,确定医院传染病疫情的报告程序: 传染病患者诊治医生科室传染病监测员( 监测小组) 部门监测的负责人医院传染病感染管理科医院传染病领导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高工作上报的效率,以便尽快的采取相关措施[2]。
4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监控网络与应急机制
在医疗行政部门的指导支持下, 对传染病防治管理控制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计划, 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可能暴发流行传染病的应急预案和消毒防护隔离制度,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应急反应系统,传染病防治管理系统应包括监测预警系统、感染控制系统、指挥系统、医疗救治系统、组织宣传系统、科研训练系统和后勤保障系统,各个系统相互支持配合,合力出击,发挥其最大效力。建立传染病监控网络, 实时对传染病相关情况进行监控,做好收集传染病感染基本数据、调查分析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监测传染病感染的有关危险因素、监测和预测传染病发生、调查传染病流行病学, 追踪传染病病原体、环境卫生学、消毒隔离措施和评价防治管理工作效果等一系列工作,发挥监测预警的功能[3]。监督检查及反馈传染病各防治管理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并对传染病感染事件进行充分调查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改进、处理建议。
5迅速有效分析传染病疫情与感染事件,加强快速反应能力
加强对于国内外及本院传染病疫情相关信息的有效紧密跟踪,快速的捕捉与传染病相关的各类信息, 及时对传染病疫情与感染暴发事件进行分析, 通过传染病监测预警信息机制及时的相关信息。对重大传染病疫情流行趋势准确的做出初步预测, 结合国家传染病应急处理方案与医院应对各种传染病暴发的相关预警等级标准, 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主任委员会召开专门的工作会议,共同研究提出相应预警处理方案与预防措施, 在应急状态下,及时的把传染病疫情和本院传染疫情及防治管理工作汇报给相关领导,提高传染病的预警能力,并迅速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管理措施,为医院对传染病暴发流行进行快速有效的防治管理做好相关准备与赢得先机[3]。
6加强医院各部门、各科室之间的协同合作
在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进行中,医院各部门、各科室之间紧密配合、实现高效协同、优势互补、如在传染病疫情的报告、预警工作中传染科和医疗部门的协同合作,在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咨询培训、消毒隔离防护中, 传染科和临床及门诊科室之前相互配合;传染科与临床检验科室之间信息共享、协同合作、共同学习研究,传染科和后勤部门在建筑、环境、食品、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密切协作。传染科和统计、流行病学科室在进行流行病学的调查统计分析、计算机中心监测预警的软件系统开发研制方面等之间合作,使得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顺利推进,高效运转。
7加强对传染病的相关科学研究,做好与国际接轨
医院不仅需要提供技术咨询,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还要加强对传染病的相关科学研究。加强对患者、环境中传染病病原体, 特别是对于传播速度快、毒性较强的传染病病原体感染机理、快速鉴定技术和分子流行病学等相关研究, 更好地指导传染病的监测和控制;开展对医院环境微生物学的监测评价研究, 并结合医院传染病感染实际发生情况, 形成一套完善、切实有效的病区微生物学安全性的评价体系。同时加强和国际间交流合作, 及时动态掌握传染病全球流行趋势, 以及国际上先进的传染病知识及防治措施。保持国际医院、研究学会等组织的联系、交流合作,建立全球性的信息合作关系[5]。
8 严格规范各种医疗行为,及时做好督促检查
医院要根据国家对传染病感染管理的相关规定, 控制患者就医流程、医务人员临床诊治、护理等医疗行为全过程,严格要求医疗药械消毒、医疗废物的处理、防护用品、一次性的医疗用品、清洗设备、空气净化设备、环境监测产品等和传染病防治管理相关仪器物品质量, 并对物品储存、使用和用后处理做好管理, 确保传染病防治相关用品安全可靠性。对新进入医院的消毒设备、药品及时进行检测,细化医院消毒灭菌的操作规范, 及时做好督促检查,规范医院医疗行为, 防止在传染病的诊治过程中出现交叉感染。督促医院加强相关硬件设施的建设, 加强隔离诊室、病房建设, 配备相关的仪器设备,确保传染病防治管理取得实效。
9结论
传染病作为严重威胁身体健康的疾病,它不仅是患者个人问题,而且是社会公共问题,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如果控制不当,会带来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虽然现在许多传染病已经得到控制,但是新传染病又不断出现,因此传染病的防治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长期的艰巨任务,必须要从心里上引起重视,严格规范医疗行为,积极加强宣传教育培训,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管理措施,提高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治管理水平,降低传染病发生率与危害性。
参考文献
[1] 陈静,裴红生,凌汉栋,等.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 14(12):1385-1388.
[2] 国家喜,马良,陈迁,等.综合性医院应对突发传染病的科研管理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14 (12):1382-1384.
[3] 翁孟武.性传播性疾病[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19(9):25-27.
[4] 朱庆生. 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J].中国护理管理,2010, 3(4):5-8.
【关键词】舒适护理;利多卡因;留置胃管
胃管安置及留置术是普外科患者的重要治疗护理操作之一,有效的胃肠减压可降低胃肠压力,减轻腹胀,减轻切口疼痛,改善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恢复。在临床上经常有些患者在安置胃管时会引起恶心、呕吐、误入气管以及长期留置胃管继发咽喉部溃疡,口、鼻、咽喉部黏膜干燥出血,甚至因不能耐受胃管的刺激而自行拔管,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及患者病情的康复。为减轻不适感,减少自拔胃管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对安置及留置胃管护理方法进行改进,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在我院普外科行胃肠减压患者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龄17~81(48.7±2.5)岁。其中食管癌9例、胃癌24例、大肠癌15例、上消化道穿孔8例、胰头癌4例、脾功能亢进6例、胆管癌5例、急性肠梗阻9例、肝内外胆管结石20例。入选患者均无口腔炎、呼吸道感染,且精神正常、意识清楚。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5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胃管采用扬州市邗江新星硅胶厂生产的一次性使用硅橡胶胃管,液体石蜡使用的是杭州炼油厂生产的药用液体石蜡。置管即向患者说明留置胃管的目的和重要性,防止自行拔管,对照组患者用液体石蜡胃管前端,采取常规置管法置管。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在安置胃管前嘱患者排痰后,将2%利多卡因(上海复星朝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批号为050416)装入鼻腔喷雾器(上海医疗器械厂生产),对患者口咽部连续喷雾4次(约2 ml),取常规置管法置管,两组患者均给予留置胃管后常规护理。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第1~5天每6 h给予2%利多卡因喷雾1次,以后根据患者情况酌情减少次数,至患者耐受胃管后停止使用,如遇患者不适时可随时予以喷雾。对照组不用任何药液。
1.2.1 评价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在安置胃管时的情况及留置胃管过程中不适程度,统计自行拔管的例数。于安置及留置胃管结束时由专职护师观察患者的口腔情况并询问患者安置及留置胃管期间的感受。安置胃管时将一次插管成功、恶心呕吐、 误入气管发生率以及舒适程度的比较。留置胃管将荣成市第二人民医院(崔红梅 张红丽)
不适程度分0~3度,0度为无不适;Ⅰ度为轻度不适,表现为咽喉部干燥;Ⅱ度为中度不适,表现为咽喉部干燥、疼痛、声音嘶哑;Ⅲ度为重度不适,表现为口腔炎,如咽喉部红肿或有脓苔等。在患者留置胃管期间还需观察有无自行拔管。
1.2.2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均以(x±s)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相比,试验组舒适度比对照组舒适度显著增加,P
两组患者安置胃管时情况比较(见表1)。
01
3 讨论
患者对胃管耐受性差是因为咽喉部有咽上神经分布,对刺激较敏感,声门裂下有喉返神经分布,长期置管容易导致咽喉部黏膜水肿、糜烂、口腔炎,引起患者疼痛、不适。利多卡因为局麻药,起效快、作用强而持久,能穿透黏膜,麻醉局部感觉神经,抑制儿茶酚胺的分泌,使局部周围毛细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起消肿、镇痛的作用[1]。其时效与药物浓度有关,一般能维持1.5 h,对组织几乎无刺激性,安全范围较大。本文结果示,观察组安置及留置胃管期间用2%利多卡因适时喷雾,使患者的不适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舒适护理是护理工作者追求的目标[3]。留置胃管患者由于鼻胃管对鼻、口和咽喉部物理刺激,使患者感觉不适,很容易自行拔管。普外科患者在胃肠蠕动尚未恢复前过早地拔除胃肠减压管,容易引起腹胀,不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的甚至导致胃肠吻合口瘘的发生。对照组1例食管癌患者术后第5天因不能耐受胃管而自行将胃管拔除。如再次置管又容易戳穿吻合口造成吻合口瘘,故只能采取保守、支持治疗,延迟了康复时间,造成医疗费用增加。因此采取各种措施预防胃管的脱出,保持引流通畅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观察发现,在留置胃管第3~5天患者感觉最不适应,尤其在夜间是最易自行拔管的时期,因此,采取在置管第1~5天每6 h喷雾1次,可减轻患者的不适。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可逐渐耐受胃管,这时酌情减少次数,至患者耐受胃管后停止使用,如遇患者感觉不适可及时喷雾1次,体现了整体护理的人性化[4],满足了患者的需求,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汤宏.现代药物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301-302.
2 孙菁菁,商雪荣,杨利,等.利多卡因加山莨菪碱湿敷预防脂肪乳致静脉炎.实用医药杂志,2006,23(1):121.
关键词:桥梁工程 施工管理 质量 安全 控制
前言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大力、快速的发展,桥梁施工各个方面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建设、社会进步的大事,桥梁工程的质量不仅关系到了交通顺利的进行,同时也关系着国民经济是否正常运行。
充分加强桥梁工程的质量管理,有助于国家经济的建设和人民财产的安全。
1、影响桥梁施工管理的因素
1.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是包括领导者的管理和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之所以频频出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工程管理者的素质比较低。
工程管理者对于整个工程来讲的影响非常大,管理者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项目工程的质量。同时,施工人员的素质也直接的影响了工程的质量。
1.2 材料的因素
一般来讲,建筑材料是我国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比如建筑材料的质量如果不符合要求,那么整个桥梁工程的质量就不可能达标。当前来讲,我国很多的桥梁工程材料质量没有达标,这都极大的制约了工程的质量。
1.3 机械设备因素
当今现代化的工程施工离不开现代化的设备,在桥梁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是不可少的工具,设备的状况直接的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进度。同时,设备是否能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合理的使用以及及时的维护保养,也是保证设备良好运行的关键。
1.4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于桥梁工程的影响非常复杂。一般来讲,影响桥梁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比较多,如温度、气候、湿度、酷暑和严寒等都对桥梁工程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2、 桥梁施工管理中质量控制措施
2.1 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责任制度
在桥梁工程施工现场应该建立由各级领导和相关的部门组成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对各个部门落实质量责任,技术管理人员应该对职责范围内的施工实施检查。我们应该认真的执行工程监理制度,严格的执行相关的要求,建立自检和互检等制度来保证工程质量。
2.2 对施工人员强化培训
桥梁工程质量是参与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共同协作的成果,因此,施工人员是形成工程质量的最主要的因素。想要控制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必须要培训施工人员,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首先应该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预防为主、为用户服务、用数据说话、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并重”的观念。其次,需要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需要具有较强的能力来进行规划和目标的管理;生产人员应该具备精湛的技术和务实的作风,严格的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以出色的服务间接的保证桥梁工程的质量。
2.3 推行全面的质量管理
需要建立以经理为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质量组织机构,加强学习培训,从而更好的提高全员的意识,从组织上确保质量的目标实现,以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来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企业应该实行全员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一个员工的权利、责任和利益,明确的保证员工的工作质量;组织相关的人员进行学习,审核设计文件,充分的理解设计的意图,严格的按照设计操作的规程来要求组织施工,做到在桥梁工程项目开工之前,具有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关键的技术工种必须要持上岗证,并且需要选派经验丰富和技术水平高的工人技师担任组长职务,带领团队,有效的工作;施工的全过程都需要在监理工程师监督、检查、指导和签证后才可以进行。
2.4确保施工工序的质量
工程项目的施工,主要是由一些相互关联的工序构成,工程质量的最基本的单元就是工序的质量,上一道的工序出现了质量上的问题,不仅使本工序的质量出现问题,同时也会直接影响下一道工序以及以后的工程质量和安全,最后对成品的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
所以,在施工中一定要建立严格的交接班检查制度,在任何一道工序中,都必须要实行自检和互检。完工之后,由专项质量检查人员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向监理部门申请验收,监理人员应该按照国家现行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检查,检查合格签字后便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如果监理人员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有质量问题,应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且需要要求承包人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修整或者返工。
2.5 加强验收工作
对施工质量和安全的控制,不能够忽视对材料的把关,优质的建筑产品来源于优质的原材料。所以,相关人员应该抓好材料的进货、验收、保管和和试验工作。在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的验收过程中,不仅需要进行外观上的检查,同时还需要检查其质量保证书和复检的数据,需要符合质量要求才可以进场使用。工程竣工验收是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建设资金转化为使用价值的重要环节。对验收过程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所提出的整改措施,需要直到合格为止,之后组织质检部门进行验收。所以竣工资料都需要做到齐全、规范、准确和全面,确保工程能够顺利完成。
3、 总结
强化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中的质量及其施工安全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我们需要将工程引入到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上,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在桥梁建筑工程中,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败,为了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每承建一个工程项目,第一都必须对这个项目进行质量和安全的控制,只有好的质量才能够树立好的信誉,从而获得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完善煤质管理保证体系
(1)实行质量矿长负责制。矿长对煤炭质量全面负责,分管副矿长、职能部门、生产单位,按其煤质责任制履行职责。
(2)质量目标控制管理。各矿要制定煤质计划,并将之分解到质量构成的各个环节,按计划进行控制。
(3)构建全面质量管理的管理理念。煤质管理系统化涉及到设计、生产、运输、筛选、销售的各个环节,质量管理实行全员全过程管理。
(4)严格检查与控制。各矿要不定期进行煤质抽样分析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控制筛选条件。
(5)定期考核与通报处罚相结合的考核手段。根据计划指标分月份考核,依据奖罚办法严格考核。同时,对煤质责任没有落实的单位和个人以通报方式进行处罚。
(6)完善质量反馈渠道。生产过程的质量由煤质科及煤质管理领导小组以各种通报、质量检查五日报、销售月报形式构成质量回馈系统。
2、建立成本与质量的经营考核机制
建立质量与成本的经营考核机制,在机制上完全与市场对接,依据市场的需要,把煤炭在市场上的价值实现作为考核指标,变目前的内部成本、质量考核为完全与市场对接的成本、质量经营考核,促使原煤生产单位在生产源头想着销售终端,切实把煤质纳入企业经营管理范畴,与收入切实挂钩,从而促进煤质的提高。
3、加强生产过程的煤质管理
(1)开展各种形式的质量意识教育活动,提高井下一线职工煤炭品质意识,使职工充分认识到提高煤炭质量的重要性。
(2)制定合理、切实可行的煤质管理措施,要求每个采面必须严格执行“三拣”制度。
(3)为消除生产过程中影响煤质的隐患,设计部门认真分析井下地质数据,根据煤质变化和化验结果及时调整工作面。
(4)加强顶板支护,防止冒顶和窜矸。
(5)采煤工作面遇到薄煤带时,做到煤、矸石分离,把矸石翻到采空区,掘进工作面严格执行分装、分运。采掘工作面保证水路畅通,做到煤、水分离,杜绝大矸石上运输线。
(6)矿煤质科根据煤层可采情况,并结合工作面实际情况,科学下达采掘区队质量计划。煤质科人员按采样国标要求,定期对各个采掘工作面进行采样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实施严格考核。
4、加强筛选过程煤质管理
(1)严把筛选拣矸石关,上井煤要全部经过筛选。
(2)加强对影响筛选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过程的管理,严把选煤关,根据客户要求的质量,制定出筛选煤粒度等内控质量指标,严格按照用户要求标准生产,在筛选加工过程中,做到“三勤”,即对质量控制点勤检查、对检查结果勤回馈和对操作工艺勤调整。
(3)制定煤炭质量奖罚制度,加强对洗选过程煤炭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煤质管理人员定期对洗选过程中质量控制点进行抽查,依据化验结果,对选煤厂进行质量考核。
5、加强储装运过程煤质管理
煤电公司市场部下设质检站,质检站在各矿设质检分站,质检分站人员严格按照公司煤炭产品质量标准对各矿商品煤质量、装车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抽样检查。
(1)对不合格产品要求重新加工,对不能重新加工的要单独堆放,未经分站许可,严禁擅自装车,否则矿方必须采取处理措施。
(2)加强装车计量工作,维护好计量设备。汽车衡和轨道衡必须按规定进行周期性检定,以确保装车计量准确,减少由于计量问题而产生的煤质纠纷。
(3)矿方对进矿的空车必须清理,不经清理的空车不准装车,运输途中要防止出现漏失现象。另外,严格控制出口煤杂物含量。
(4)装车过程中,严格按品种质量要求装车,严禁混装。
(5)质检站下设的巡回检查组负责对分站验收工作的监督检查,且不定期对外运商品煤进行抽样检查,以确保外运商品煤质量。
(6)制定关于外运商品煤质量的奖罚制度,加大对各矿外运商品煤质量的考核力度。
6、强化采制化管理
(1)各矿外运的所有商品煤样的采样、制样和化验工作,全部由市场部质检站负责,对水、灰、硫超标的矿井要及时调整。市场部要加强对采制化的领导和监督管理,对未按国家标准和要求进行采制化的人员要给予处罚,甚至开除。(2)推广使用机械化采制样设施,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采制样工作质量的影响,提高工作效率。
(3)各矿采掘工作面煤层条件发生变化时,可能引起的煤质变化,要及时向质检站汇报,立即采样化验,以便研究对应措施。
(4)为了提高采制化人员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质检站要组织采制化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考试,制定采制化岗位责任制和奖罚制度。所有专业人员都要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国家商品煤质量检测标准,确保化验结果准确、可靠;煤质监督小组要对商品煤质量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及跟踪检查。
7、提升服务质量
公司在强化内部管理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做好煤炭售后服务工作,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减少供需中的数量、质量纠纷。销售人员要经常走访用户,建立用户意见台账,做好信息反馈工作,认真听取客户的意见,及时处理客户反映的问题。为了准确把握客户的需求,公司要对客户有深入的了解,并提供优质的服务。对大客户增设专职营销人员,实施基于客户价值的客户关系管理,提高其满意度和忠诚度,培育良好的客户关系。
企业档案管理知识管理
一、何为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管理科学更深一个层次的理念及思想的延伸,知识管理的发展主要是依靠人们的知识资源的高度重视和深入了解。一般情况下大众把知识管理范围划分为两种:第一是隐性知识,第二是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又称明晰知识、外显知识是指“能明确表达的知识”,即人们可以通过人际交流、书籍、期刊杂志、软件和数据库等方式获取,能表明其含义的。在行动中所蕴含的未被表述的知识,称为隐性知识。知识管理是指组织的管理者通过对组织内外部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获取、存储、传递和应用活动进行管理和利用,以达到提高组织创造价值的能力。
知识管理其实是一种管理理念,它必须与实际的企业管理相结合才用其生命力。笔者认为,相对于企业而言,知识管理是指企业以信息化的手段来管理企业的各类智力资本,使之与企业其他资本相结合,为企业各项业务发展服务,推动企业整体向前发展。
二、知识管理与档案管理的关系
档案记录着人类在历史社会活动中的全过程的事实、数据、知识、经验、教训等,是知识的一种表现形态,具有存储信息的知识功能。档案管理是通过对档案的收集、整理、管理、开发利用,实现档案留存历史,服务当下的价值。通过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有效传递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有效途径。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有学者认为,知识管理是现代档案管理工作的新阶段,也有人认为知识管理是档案开发利用阶段的一个组成部分,笔者认为知识管理是档案管理新的发展方向,是组织档案开发利用的一次升华。对于档案来说大致经历了以下两次革命,第一次为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穑月七日档案法令》,标志着档案由封闭走向开放,素有“档案人权宣言”之称;档案的第是基于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档案管理手段的进步,解放了档案工作人员,有计算机和软件代替了原来繁杂的人工操作。笔者认为档案管理的第三次革命,将是以知识管理为发展方向的档案管理变革,知识管理将唤醒沉睡的海量档案信息资源,将带来社会、组织对档案的极大重视。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知识管理是工作的手段,档案管理是工作的内容,而档案是企业的资本、资源,通过知识管理的方式来管理企业的档案资源并配置优化。
三、企业档案知识管理的开展需要哪些基础工作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知识管理还是一个概念化的管理理念,在档案管理中应用知识管理的模式更是一个创新大胆的尝试。因为建立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就意味着对旧的管理模式及其组织结构的否定。知识管理之于旧的管理体系,是推到重建,还是逐步优化,并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企业的档案管理在向知识管理过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企业档案管理要发展成知识管理,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档案知识管理要建立在档案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可以说档案信息化是档案知识管理的基础。档案知识管理要建立在海量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可获取、可挖掘、可传播、可理解的基础上,在传统纸质档案的基础上开展档案知识管理,效率低、质量差。对传统的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开发档案系统与其他各业务系统接口,收集电子文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开展数据集成、数据存储、数据分析、语义处理与可视化数据挖掘问题,研究深层次知识挖掘的方法和技术。
第二,企业档案知识管理要建立在新型的人与档案之间的关系上。要建立档案知识管理,需要档案充分的融入企业的各项工作中,让企业员工在工作中能随时随地的能查阅到档案,并能确保在工作中形成的显性和隐性的知识能通过档案的形式进行保管和分享。
在信息技术尚未广泛运用在企业日常管理之前,档案管理位于整个企业线性管理的未端,与其他企业运营模块之间是一种单程的点对点关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系统中企业运营和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成为企业管理和运营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档案作为信息,也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智力资本。这种变化不但给档案利用模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也对档案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第三,企业档案知识管理要建立在新的档案管理体制。在目前的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中,由企业的的档案部门集中统一管理全企业的档案,需要同时负责收、管、存、用等各个业务环节,而企业的档案负责人人数基本都是很少,在应付基本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显得捉襟见肘,更别提开展档案知识管理。要企业通过增加档案工作人员来满足档案知识管理,估计也很少有企业有如此的先进之名。企业档案管理体制的变革,开展档案管理的社会化,打破以往专职档案员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发展成为企业全员参与,企业档案管理和档案信息资源和档案知识开发中。甚至是开展企业档案知识管理外包,由专门的信息资源和知识管理公司负责企业档案知识开发和提供利用工作。
第四,应作好用户需求分析,根据需要,建立符合企业发展规划的知识管理体系。不同的企业对知识管理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是不一样的。企业的档案管理在向知识管理过渡中,实事求是的分析企业实际的需求和发展现状,以及企业本身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并梳理各业务在档案利用中的具体需求,结合企业业务和原有档案管理模块,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企业自身发展为牵引,建立符合企业长远发展档案知识管理系统。参考文献:
[1]任越,知识管理中档案价值的重新发现[M],档案学通讯,2012(05).
[2]张晓娟,我国档案馆运用知识管理的案例研究――以武汉市城建档案馆为例[M],档案学研究,2010(04).
[3]贾玲,知识管理不能取代档案管理――再论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M],档案学研究,2015(04).
[4]冷雪,近十年我国档案学与图书馆学领域知识管理研究的计量分析[M],档案学研究,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