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机农业研究

有机农业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机农业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有机农业研究

有机农业研究范文第1篇

在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不断加大、粗放型农业产业链价值缺陷不断显现、小规模经营成本投入问题不断受到关注、农村精神文化建设不断落实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发展有机农业,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在实践中有意识地结合传统农业的特征和农业市场的现代化需求,进行有机农业市场营销探索。在此背景下,文章针对以有机农业为基础的市场营销策略展开研究,以期为推动有机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有机农业;市场营销;营销策略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用有机肥完全取代或基本取代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保证种植业作物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要,或用有机饲料完全取代或基本取代畜禽饲料添加剂等成分,满足养殖业畜禽生长的营养需要,进行农业生产的形式就是有机农业,可见有机农业在开展的过程中,通过对生产要素的调整,改变了农作物自身的品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进而改善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市场竞争能力。但要充分发挥有机农业的作用,需要利用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扩大有机农业的市场影响力。

1有机农业市场营销的必要性

相比传统农业,虽然有机农业也以农业资源为载体,但其在生产的过程中会利用人类的智慧,将传统农业中对农产品、种植环境可能造成污染,影响人类健康的生产要素进行了替换,不仅提升了农产品自身的“绿色”品质,而且与可持续发展观念更加相符,这不仅使产品的整体附加值得到提升,而且与现代消费者的饮食安全需求相符合。但有机农业在舍弃应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等化学物质的过程中,农作物的产量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虽然传统生产要素被取代,但对人工管理和投入的依赖性大幅提升,人工成本明显增加,如果有机农业创造的附加值不能被市场所接受,将使有机农业的发展面临比传统农业更大的威胁。在有机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要使高品质、低产量、高价格、环境友好性突出的有机农业所提倡的健康环保理念被市场接受,就需要结合有机农业产品的实际特点进行有效的市场营销,拉近有机农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实现有机产业的经济价值,所以有机农业的特点直接决定了市场营销的必要性。

2有机农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有机农业在发达国家发展得相对较早,而且现阶段不仅覆盖范围广,而且已经被消费者所接受,形成了较稳定的有机农业消费市场,例如行业机构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欧洲目前拥有有机农场面积在1213万公顷以上,年均有机农产品创收超过260亿美元,在欧洲家庭中,78%的家庭会依据食品标签选择有机农产品。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也开始进行了有机农业的相关探索,并凭借我国传统农业历史悠久、地域广阔等优势,将有机大豆、有机花生、有机葵花籽等有机农产品销售到其他国家,在云南、江西等地域建立了众多有机食品基地,但国内有机农业市场仍处于缺失的状态,有机农业整体发展状态的“畸形”,加大了我国有机农业市场营销的难度,特别是在我国以有机农业产品开发、市场竞争、产品创新为重点的背景下,忽视了针对性的营销管理、特色管理、导向管理的营销思想,市场营销更难以满足有机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笔者认为,根据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状态,采取的市场营销策略必须注重以下方面。

2.1市场细分

虽然有机农业产品在发达国家被广泛地接受,但受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绝大部分消费者难以接受价格在传统农产品价格1.3倍甚至1.5倍的有机农业产品,所以在市场营销前必须进行市场细分,明确我国国内有机农业的目标市场。消费者生活背景、消费理念、认知水平等方面差异,其接受的商品性质、营销策略等也存在差异,所以要针对消费群体在消费需求和消费欲望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市场细分。客观的市场调研和调研数据挖掘是细分的主要依据,在市场细分后,有机农业企业将有机农业产品的特点与细分市场的消费需求进行匹配,明确自身有机农业产品在接触不同类型、层次消费群体时存在的优缺点,确定符合自身有机产品特点的目标市场,并基于产品和市场分析,建立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例如我国翁牛特旗黑鱼泡子有机农牧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结合有机农业市场形成的水稻有机农业、苹果有机农业、玉米有机农业、小麦有机农业、蔬菜有机农业等市场细分形式以及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将有机水稻、有机水产、有机中草药和有机畜牧业作为主要有机农业发展内容,在将敖汉旗、奈曼旗等周边城区作为目标市场的基础上,将目标市场锁定在中国北方,针对北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能力进行销售对策制定,不仅形成了“中国北方有机水稻第一村”品牌,而且其生产的有机农业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也不断提升。

2.2注重宣传营销

部分地区在进行有机农业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将目标市场锁定在周边,在进行市场营销的过程中,以生产有机农业产品为重点,以期通过产品自身的口碑扩大市场,这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发展理念,实际上是忽视了市场营销的作用。扩大宣传是最主要和最直接的营销手段,现代消费者虽然在主观上比较易于接受健康环保的事物,但要想促进消费者产生有机农业产品消费意识或消费冲动,甚至培养消费者产生有机农业产品消费习惯,必须先要让消费者对有机农业产品产生基本的认知,这就要求市场营销注重市场宣传,宣传的有效性甚至可以强化有机农产品的品牌效应。营销宣传的渠道随着社会发展也越来越多元化,如电视媒体、互联网、报纸、期刊、室外大屏幕、农产品会展等均可以作为营销的有效渠道,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具体选择何种宣传途径以及具体的宣传形式,要结合具体的有机农业产品特点以及目标市场特点进行。例如安徽田园日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进行有机蔬菜、有机大米、有机鸡蛋等有机农业生产和营销的过程中,积极探索营销推广的途径,在地方台电视媒体中进行“生鲜有机认证,宅配健康保证”的广告宣传;在公交车上进行“摘取有机天然,配送健康自然”的车载广告宣传,使其周边城市居民对有机农业的认识更为深刻,而且对安徽田园日志农业品牌也较为认可,该公司也因此被评为合肥市有机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

2.3顺应时展

有机农业的产生和发展,本身就是顺应时展的产物,所以在进行有机农业市场营销的过程中,也要将此思路贯穿始终。笔者认为有机农业市场营销顺应时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加大有机农业的信息化建设,在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已经成为各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有机农业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如果忽视“互联网+”模式,将会导致其市场范围狭窄,所以在进行有机农业市场营销的过程中,有机农业企业要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将线下的营销形式向线上扩展。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结合当地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积极建设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以政府为后盾,进行商务模式的探索,符合互联网时展和服务型政府转型的特点,而且,可以将区域内有机农业合理整合,提升市场营销的整体影响力。除上述途径外,笔者认为培养专业的、灵活的且具有较高道德情操的营销人员,也是推动有机农业市场营销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只有形成高水平的营销队伍,才能将具体的营销策略落实并不断优化,这对政府、高校、企业等主体均提出了较高的人才培养要求。

3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人们已经认识到发展有机农业对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将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等融入到有机农业发展过程中。通过符合现代消费者心理的市场营销策略,推动有机农业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这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绿色发展、集约化发展的具体体现,应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此方面的成果经验,不断优化和推广。

作者:李梦柯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宁,刁希强,李萌.潍坊市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蔬菜,2015(7):39-40.

[2]陈杰,钟诚吉.有机蔬菜微信营销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农业网络信息,2015(7):16-19.

[3]张胜利.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4.

有机农业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有机农业;网络营销;公共关系营销

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人们每天都要处理很多信息,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都需要大量的信息。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无论多么好的产品,多么好的品牌都需要靠市场营销手段去推动,但是好多企业没有找到适合自己产品的营销手段和方法,投入大量的资金去做一些广告推广对市场进行狂轰乱炸,效果却不是很好,有的还引起了消费者的反感。金鲁班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GLB有机农业)是德州市的一家集有机农业种植、养殖、加工、生态农业观光为一体的现代生态有机循环农业企业。GLB有机农业一定要研究和探索适合有机农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市场回报,取得长期健康的发展。

1.GLB有机农业市场营销对策

GLB有机农业是德州金鲁班集团新筹建的企业,目前还存在着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不足,没有产品的销售渠道,也相对缺乏市场经验金鲁班生态农业示范园主要产品是人们日常的食品蔬菜,细分市场暂时是德州附近的几个城市中等收入以上的城市居民。德州市位于鲁西北地区,经济上属于欠发达的城市,这就限制了GLB有机农业的产品在成本上一定要有所控制。另外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和时代的进步,德州的消费者平时看电视的时间在逐渐减少,上网、看报纸杂志的时间在增多。在国内广告收费最高要数电视广告,其次应该是报刊广告,收费比较低廉的是公路平面广告,平均每千人浏览的成本相当于电视广告的1/10到1/30,价格最低的应该是网络广告。GLB有机农业必须避开价格昂贵的电视广告,取而代之的是网络营销、公共关系营销与户外平面广告。因为这些方法投资小,相对本企业来说见效快,能过产生以小博大的效果,而且能够降低产品成本。

1.1网络营销

随着数字媒体、网络媒体的产生和发展,互联网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7月19日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普及率攀升至36.2%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增幅6.1%(手机网民规模为3.18亿)。以上的数字在城市中还要高出很多,所以GLB有机农业的市场营销不能忽视网络的力量。构建网站是网络营销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企业与大众沟通的桥梁。建设一个规范的网站,首先要使网站的形式符合浏览者的喜好。不但要把企业的产品、资料放上去,成为登录者了解企业和企业理念的窗口,而且要与消费者形成良好的互动,利用即时通讯技术随时接待登录者,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与疑问,体现企业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服务的理念。设置留言板及顾客论坛,只有彻底贯彻互动性才能真正发挥网站的作用。在网站上开辟各种专栏并及时更新,如健康饮食、生态养殖技术、烹饪方法、养生之道等,以提高网站的流量更好的宣传企业及有机产品。

网站的推广要利用好搜索引擎,在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世界里,想让用户记住一个网站的地址是不太现实的,搜索引擎就成为解决这个问题途径。的通过了解互联网用户使用搜索引擎的习惯与方式,在消费者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信息的时候把我们的网站信息推荐给消费者,以比较小的投入换来比较大的访问量,实现营销的目的。另外要组织员工利用博客与微博的方式与消费者形成互动。微博与博客是一种在线更新的日志或者日记,现在已经成为了口碑传播的重要手段,推广网站及企业的产品,即时解答消费者的疑问。博客的种类是各式各样的,但是它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能够把一些拥有相同爱好的人聚集到一起,他们对消费者的说服力要比广告强很多。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在年轻人中拥有微博成为一种时尚,在微博上信息就像召开一个小型的新闻会。据调查网民中大约有1/3的人会通过博客与微博查询一些信息,一个网站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众多的博客与微博就像森林里的小鸟们一样,叫声此起彼伏形成一个大合唱,以此来增加企业品牌的影响力。

1.2公共关系营销

企业作为社会组织的一员,不但要和消费者、供应商以及经销商保持好关系,还要与大量的公共利益全体保持联系,所以一个企业采取具体的措施经营好与公众的关系对企业取得友好的社会形象非常关键。现在大众广告的影响力在逐步减弱,很多企业正在营销公共关系,借此提高产品与品牌的知晓度。GLB有机农业的第一步战略目标是首先在德州地区打开市场,又是以改善生态环境与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为目的,因此要投资改善德州市区的居住环境,如新湖的水体治理及一些街道的公共卫生。与德州的电视媒体合作赞助一些青少年的才艺大赛与环保小发明项目,这些青少年的背后是德州市的年轻妈妈们,她正好是企业产品的销售对象,向他们宣传生态环保的理念,同时也能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向员工支付一定的费用,在企业内部发掘或者杜撰一些与企业有趣的故事,公共媒体就会主动的进行宣传,这相当与作了一次免费的广告。一些专家指出,社论式的文案对消费者的影响力大致相对于广告的5倍。这些活动与企业的其他广告想配合迅速打开德州的市场。

1.3平面广告营销

平面广告,泛指现有的以长、宽两维形态传达视觉信息的各种广告媒体的广告,因为传达信息简洁明了,能瞬间吸引住人们的注意力,在城市中已经随处可见,成为广告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随着国家公路事业的发展,公路里程不断增加,公路平面广告已经成为各类信息包括广告传播的途径。

德州市现在有国道和省道干线公路1327.6公里,国道省道干线公路的密度为12.82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210.3公里,约占国道和省道总里程16%。德滨高速公路已经建成通车全程116.9公里经过德州境内的德城区、陵县、宁津、乐陵、庆云等5个县市,另外两条高速公路德商高速公路(78.3公里)和京福附线高速公路(66.0公里)正在筹建过程中。德州公路局直属的收费站有七个,管理处有两个。GLB有机农业是由德州市公路管理局投资创办的企业,可以利用德州市丰富的公路资源做公路平面广告营销。车辆在收费站要减速慢性、停车缴费,在服务区停车休息,驻留的时间比较长,利用车辆的这些特点在收费站与服务区放置一些广告牌或者灯箱广告。公路平面广告虽然比不上电视视频广告那样生动,但是具有覆盖面广、宣传持久的特点。金鲁班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绿色环保企业,在广告牌的制作材料上要使用环保材料,不能污染环境。广告牌的设置要因地制宜,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广告内容严格把关、精心设计,要给旅客带来美的享受。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有车的家庭在逐步增多,开车出行已经成为人们的习惯,开车行驶在城市之间的公路上,空旷的田野上,制作优良、气势恢宏的一组平面广告肯定能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巨大冲击,消除旅途的疲劳与乏味,增加产品的知晓度。

2.结束语

有机农业在我国目前还是一个新兴产业,没有成熟的市场营销经验可以借鉴,GLB有机农业要熟练的运用网络营销、公共关系营销与平面广告营销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并在市场营销过程中重视产品质量与其他服务,培养优秀的企业文化,逐渐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促进有机农业在我国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娟.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学术交流.2010(11):107-110.

[2]王永石.黑龙江省农产品绿色营销中的问题分析.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01):21-23.

[3]李政敏.浅析我国中小企业网络游击营销推广模式研究.中国商贸.2010(26):16-17.

有机农业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有机农业;外部性;社会福利;财税扶持

有机农业是在“化学农业”“石油农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的背景下于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获得了较快发展。根据瑞士有机农业研究所(FIBL)和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的研究报告,全球有机农业用地从1999年的1100万hm2增长到2014年的4370万hm2,有机市场规模从152亿美元增长到800亿美元[1]。这期间,发达国家普遍加大了对有机农业扶持的力度。美国2002年以来,陆续实施了资助有机农业研究、分摊有机认证成本与有机转型成本等政策,以扩大有机产品供给[2]。欧盟有复杂的补贴标准,包括有机农业转换期补贴、维持补贴、认证补贴、农业环境补贴等[3]。其他如澳大利亚[4]、日本[5]、德国[6]和瑞典[7]均有扶持政策。农业补贴是世界各国比较常见的产业扶持政策,其理论依据来源于农业的非均衡理论、农业的弱质性、多功能性等[8]。政府对有机农业进行扶持,除了常规的农业补贴理论外,主要有两方面的理论,一是新兴产业理论,对新兴产业进行扶持是产业结构政策一个重要内容;二是基于有机农业外部性,外部性带来了市场机制失灵,因此需要发挥政府的干预作用,其核心是矫正市场机制的失灵。谢玉梅等认为欧盟长期以来对有机农业生产发展的直接补贴及配套服务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有机农业发展的外部性问题[9];尚长风等认为有机农业的正外部性主要表现在土壤养护、水资源保护、大气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农产品的安全等[10];政府基于外部性对有机农业进行财税扶持带来的社会福利变化、政策效果差异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力图从理论上分析这一问题,为财政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找到更为合理的政策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一、有机农业外部性与社会福利损失

按照有机农业的一般定义,即“按照有机农业的生产标准,选择优良生态环境的基地,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或基本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不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防治工业“三废”的污染,实施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农业生产体系”[11]。显然,有机农业是具有“外部性”的产业,“外部性”是福利经济学一个重要概念。从理论上看,发展有机农业将面临由于“外部性”带来的市场机制不能很好发挥作用问题。“外部性”是指“生产和消费行为可能会强加给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外的人以成本或收益”[12]。由于不使用或者基本不使用化肥与农药从事生产,有机农业生产过程显然可以减少对大气、水、土壤的污染,可以减少碳排放。相应的有机农业提供的产品除了“私人收益”之外,还存在“社会收益”。“一件产品的私人边际收益(MPB)是用它提供给购买者额外的满意程度来衡量的,社会边际收益(MSB)是社会从生产单位的产品中得到的额外满意程度”[13]。因此,有机农业存在边际社会收益大于私人边际收益的现象。这样单纯依靠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产出水平低于最优水平,从而社会福利不能实现最大化。如图1[13]私人边际收益、边际外部收益、社会收益、私人成本分别为MPB、MEB、MSB、MSC,如果单纯依靠市场,均衡产量为Q0,但考虑正的外部收益,社会最优产量为Q1,在考虑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后社会福利损失为三角形ABC的面积。

二、政府扶持政策分析

由于有机农业正的外部性,这为政府对该产业进行政策扶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有机农业产业进行扶持逐渐成为一种共识,同时产品要能按照有机产品标准进行销售必须经过认证,这构成了有机产品成本的一部分。这样政府对有机农业进行扶持有这样几种方式,一是财政补贴,即政府直接补助厂商使得产品能够实现相对较低的价格;二是税收优惠,即政府通过低税率或者零税率支持有机农业;三是认证费用补贴,即政府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认证费用;四是技术创新支持,即政府通过各种形式支持技术创新,甚至直接提供一些通用技术研发经费。为了说明问题的简化,假定有机农业的边际成本保持不变(边际成本递增情况不影响本文的分析结论,另外边际外部收益MEB的大小不影响本文的分析结论),于是有:

(一)财政补贴

假定生产者按照不变的边际成本MC=P1提品,在Q1产量水平时,全社会经济福利=梯形A′CBP1的面积,如果产量增加到Q2,政府需对每一单位产品实施补贴为P1P2,此时产品价格降低为P2,政府补贴数量为P1B′DP2,消费者剩余增加额=P1B’DP2+CB′B面积,生产者剩余减少额=P1B′DP2,因此社会福利净增加为三角形CB′B的面积,这样通过政府干预克服了外部性带来的效率损失从而实现了社会福利最大化;如果采用部分补贴,政府需对每一单位产品实施补贴为P1P3,产量增加到Q2′,同理社会福利净增加为四边形CBFE的面积,显然,政府补贴的效果呈现出边际递减现象(图2)。

(二)征税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如图3,由私人边际收益MPB决定的均衡产量为Q1,考虑到外部性,则全社会经济福利=梯形P1DEA′的面积,现在政府对产品征税,假定每一单位产品的税额为P1P2,征税后产品的供给价格提高到P2,政府获得的税收为P1P2BC,如果不考虑外部性,社会福利损失为三角形BCD的面积,如果考虑外部性,征税之前全社会经济福利为A′EDP1,征税后全社会经济福利为梯形P1CFA′面积,考虑到政府获得了税收,社会福利损失为梯形CDEF面积,大于不考虑外部性情况下的社会福利损失,考虑外部性的情况下社会福利损失增加了四边形BDEF面积,这说明因为外部正效应,征税后的社会福利净损失远远没有外部性情况,如果对有机农业征税将带来较大的社会福利净损失。

(三)认证费用补贴分析

假定初始均衡的产量为Q1,如果考虑认证费用,则供给线上升为P2=MC+CC,产量下降为Q2,如果政府补贴全部认证费用,产量又恢复到Q1,此时认证补贴为矩形P1P2FG的面积。显然,如果不考虑外部性,此时将会带来三角形EGF的净福利损失,如果考虑外部性,则会增加梯形BDFE的净社会福利;如果政府补贴部分认证费用,则供给价格上升到P2′,此时社会福利净增加BCHE。显然,政府补贴认证费用的对社会福利增加的边际效果是递减的(图4)。不仅如此,政府对认证费用进行全额补贴有可能会带来社会净福利的减少。在图5中,假定MSB、MPB的位置保持不变,MC+CC位置保持不变,MC+CC与MSB相交于I,过I点做一横轴的垂线与MPB相交于K,则政府对认证费用的补贴的上限为矩形P2IKP0的面积。显然,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产品的边际成本为MC,如果政府对有机产品的认证费用进行全额补贴,即矩形P2MRP3的面积。则均衡产量固然可以扩大到Q3,但带来了三角形IMN社会净福利的损失。

(四)技术支持政策

有机农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是生产成本高,如果通过技术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则有机农业的市场需求潜力将会大大增大,社会福利也会大大增加。显然,如果政府支持技术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边际成本从MC降低到MC′,产量从Q增加到Q′,因为技术进步是一次性投入,这样在不考虑技术研发投入的情况下,社会净福利的增加为梯形PBB′P′面积,显然政府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进步可以较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图6)。不仅如此,有机面临比常规农业更高的技术难度。例如由于不使用或者基本不使用农药,因此对病虫害防治的难度大,这均决定了有机农业技术研发投入远远高于常规农业,通常企业很难承担;加之技术进步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外部正效应,这决定了有机农业技术进步要更多依靠政府投入来实现。这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证实。美国重点扶持研究项目,2014年农业法案对有机农业研究补贴支出达到1亿美元,是2002年的67倍。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有机农业研究范文第4篇

[摘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是农村经济发展改善的重要举措。文章以中捷为例,首先从农业的角度,简要介绍了中捷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其次根据产业发展现状找出种植业比重大、经济作物发展空间小、渔牧业发展缓慢等问题,并加以分析。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发展高效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完善基础设施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捷;产业结构;农业;农村;农民

中捷在行政区域划分上位于河北省东南部的沧州市渤海新区,地形基本为平原,在这片面积为26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约生活着4.2万人,区域交通便利,并且地理位置尤为重要。中捷可供使用的土地面积大约有40万亩,尚未被有效利用的土地面积近10万亩,因此有利于区域内生态农业的开发和推广。中捷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港口的集疏通道成为开发区强有力的依托。最近几年,各地区在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的有力助推下,农村的相关产业得到了有力的改善。同时,也逐步出现了一系列必须认真重视和解决的矛盾。特别是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据有关部门预测,我国未来五年将要多出一千五百万人口,在迎来我国人口峰值之前,农村经济也将面临更大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主要运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所学知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并加以综合思考,剖析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1]并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对中捷的农业产业结构加以调整,使其在现有的生产力条件下,面对资源有限的不利局面,要因地制宜且有效配置资源,实现三大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以此解决农民关心的收入问题。

1中捷农业产业结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1.1中捷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中捷的自然资源总体上讲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农业生产的条件受到盐碱化的限制。中捷耕地面积约10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1/5。草地面积约为12万亩,草质良好而且营养价值比较高,适合发展畜牧业。在中捷传统的耕作方式中种植业一家独大,然而近年来这一比重在不断下降。2003年以来,中捷在农业方面的管理体制发生了一定的变革,从原来的农垦经济转向了开发区经济。从2003年到2016年期间,政府税收由原来的3千多万元提高到54.2亿元。[2]其中农业所贡献税收,2003年的时候为1600多万元,占总体比重的50%以上,然而2015年所产生的税收为8亿元左右,所占比例已不足20%。这说明农业在三大产业中所占比重被逐渐降低(见图1)。

1.2中捷农场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焦点,经济收入问题是农民问题的核心。[3]从近几年经济的发展状况看,农民的收入不断增长,但是这种增加是不稳定的,受太多外在因素的制约,如果不能很好地消除农民担心的不利因素,那么农民的收入很难得到持续稳定的增长。因此,农民的收入达不到一定水平,就无法更好地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会产生粮食产量下降以及导致农产品供给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也是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因此,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4]可以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合理优化产业布局,科学制定产业规划等措施,让农民收入实现一定幅度的提高。[5]

1.2.1粮食作物比重大,经济作物发展空间小

在中捷农作物的产量中,粮食作物占总产量的70%,而相对具有优势和经济效益的经济作物却仅占30%。尽管冬枣、棉花等经济作物所占比例已经从最初的9%的份额被进一步提高,政府无论是在政策,还是在农业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推广上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由于农民传统的思想观念很难转变,对于粮食作物根深蒂固的情有独钟,以及农民自身的素质和先进生产技术不匹配等诸多因素,造成了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经济作物发展空间受限(见图2)。

1.2.2缺乏优质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小

中捷的农村经济结构虽然已经转型,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但还是有许多处于独立经营状态的个体农户。中捷传统的集市经济促使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的出现,自产自销的生产模式也推动了农业初期的发展。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条件的改善,中捷逐步实现了产的地转型及升级,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分散经营的弊端逐渐暴露。分散经营的农户,对市场供求状况及新技术知识的了解较少,信息沟通不及时,盲目地竞争,势必容易产生较高的交易成本,长期来看还会影响服务质量,不利于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树立良好的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另外,科学技术的推广力度不够,资金和扶持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增强,这些势必会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

2优化中捷农场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2.1发展现代高效产业,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目前,中捷农业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种植业比重过大,以及经济作物发展空间受限,还有种植比例较低的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的主要途径离不开发展高效产业,提高农产品增值转化率,将初级农产品进行精加工,发挥主要经济作物的优势,做成特色品牌。投入更多的技术和资金,对农产品进行加工生产,能够产生更大的效益,也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另外,还应该增强品牌意识,冬枣作为中捷极具特色的农产品,可以充分发挥其潜在的品牌优势,以获取现实的经济利益。扩大冬枣的种植面积,并且在生产中推广先进的技术,可以有效实现提高冬枣的产量和品质的目的。实现品牌农业一定要以市场为中心,实现从资源优势到价值优势的转化;从产业优势到市场优势的转化;从产品优势到品牌优势的转化,逐渐从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农业并最终实现品牌农业。

2.2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被闲置的情况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农村的劳动力大多文化水平不高,缺少系统的技能培训,思想较为保守,普遍素质偏低。[7]二是劳动力市场存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不足,政府的宏观调控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具体的措施包括以下三点。⑴增加农业内部就业容量,大力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的经济作物,发挥劳动力优势和依靠技术发展农业,增加农民的就业岗位。⑵倡导乡镇企业的发展,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能够实现很好的就业。政府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可以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实现下岗工人再就业,并且通过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进一步实现困难群体再就业。⑶使社保体系日趋完善,尤其是重视社会保险的风险分担功能,加大参保力度,完善职工退休机制。政府要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并且给予改善,实施人才强村和科教兴村战略。

参考文献:

[1]张晓丽.定西市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8.

[2]赵晓冬,王伟伟,吕爱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类型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3(12):56-59.

[3]王龙伟.新形势下农民经济利益问题探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4]时圣柱.浅谈农民减负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9):48.

[5]叶青华.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增长———关于人力资本影响农民收入的假说及其检验[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07.

[6]钱宁刚,杨卫平,杜建辉.云南省农产品品牌发展对策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6):15-20.

[7]王荣.贺州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的实证分析及预测[J].市场论坛,2012(2):49-51.

有机农业研究范文第5篇

南平地处福建省北部,俗称“闽北”,与浙江、江西2个省交界,是海西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休闲农业的发展,对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改善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村容整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十分重要。一是能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休闲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发展休闲农业,需要大量当地劳动力为旅游者提供相关服务,从而为解决南平市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供了一条途径。二是促进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加快新农村建设。城市居民通过休闲农业可以亲近自然、了解农村、体味田园之乐,从而加深了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了解;游客自身的先进理念、思想意识、生活方式能够帮助和带动当地农民更新思想观念,从而在丰富农民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3-4]。通过休闲农业,将城市居民先进的文化观念、服务意识、生活方式、市场信息连续不断地传输到农村,从而缩短了城乡在精神领域的差距,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帮助改善环境,促进村容整洁。休闲农业整合了生态、土地、资金、劳力等要素,加强了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三通”(通水、通电讯、通路)、“三改”(改圈、改垃圾堆放、改厕)和“三化”(美化、生态化、绿化)工程,改变了农村一贯的脏、乱、差局面,改进后的环境又可以为休闲农业吸引游客,从而实现两者间的良性循环。四是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观光型的农业生产、现代种植养殖为主导形式的休闲农业取代了以往以简单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为主要形式的传统农业,打破了产业界限,实现了一、二、三产业间的转变与融合。

2优势

2.1资源丰富,特色明显

南平“八山一水一分田”,耕地22.67万hm2,近年来笋竹、畜禽、茶果三大主导产业进一步做大,粮食、竹木、畜牧、茶叶、烟叶、水果、烟叶、油茶等特色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水产品年产量位居全省淡水产品产量第3位和内陆设区市首位。建瓯、武夷山、顺昌是“中国竹子之乡”,建瓯、建阳、政和是“中国锥栗之乡”,顺昌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杉木之乡”。

2.2品质优良,品牌突出

南平有农产品类注册商标2390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5件,形成了一批知名度、美誉度较高的农产品品牌。如武夷山素有“茶之乡”、“茶之祖”的美誉,名茶茗品有大红袍、武夷肉桂、武夷水仙、闽北水仙、金骏眉、银骏眉等,武夷山大红袍、政和工夫先后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建瓯黄华山酒业生产的“福矛窖酒”,有“福建茅台”之美誉;顺昌天福企业生产的“老知青”茶油,是“中国山茶油十佳放心品牌”;有6件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分别是武夷岩茶、浦城薏米、建阳桔柚、浦城桂花、政和白茶、建瓯锥栗;“邵武碎铜茶”获原产地证明商标等。

2.3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

南平是福建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属全球同纬度地区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全市森林覆盖率74.7%,素有“南方林海”、“中国竹乡”之称,境内林地217.27万hm2,有林地196.8万hm2,占全省的24%,其中用材林99.13万hm2、生态林55.73万hm2、毛竹林35.13万hm2、锥栗5.27万hm2,其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素有“世界生物之窗”、“蛇的王国”、“昆虫世界”等美称;南平是华东地区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密集区之一,拥有中高档旅游资源实体181处,其中国家级、省级以上景点占1/4,武夷山以碧水丹山而知名,饱含文化底蕴,独具山水魅力,融国家级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和旅游度假区于一体,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10个县(市、区)都有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良好条件和基础。南平文化积淀深厚,是福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闽越文化的摇篮,被誉为“闽邦邹鲁”和“道南理窟”。这里人杰地灵,历史上人才辈出,曾出现过2000多位进士和17位宰相,特别是朱熹在闽北“琴书五十载”,所以后人有“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之说。

2.4对台区位优势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较早,形式多样而且颇具特色。近年来南平市充分利用“5•13”、“9•8”、“茶博会”、“花博会”、“林博会”等一系列对台经贸招商平台,通过“以旅交友”、“以茶会友”等途径开拓两岸合作交流,充分学习台湾乡土民俗、农园体验、教育农园、渔业风情、乡野畜牧、农庄民家、森林旅游等休闲农业形式,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决定,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从2010年开始,每届固定在武夷山市举行,对南平市的对台农业合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加上南平市农业产业基础较好,生态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在南平市创立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闽台农业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3存在的问题

3.1缺规划,少特色

不少地方政府对休闲农业缺乏科学的认识,导致对当地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宏观控制和引导不足,园区大多整体建设水平比较低,规模小,整体规划布局不合理,服务功能缺乏创新,设施配套不齐全,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5-6]。南平市现有的各个休闲农业项目的经营特色并不鲜明,经营项目单调、缺乏特色和吸引力,活动内容相似,创新不足。开发者的思维定势局限在很小的领域,如赏花、摘果等。由于创意匮乏和特色不鲜明,现已造成部分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经营举步维艰。

3.2缺管理,少人才

南平市现有的休闲农业项目多为私营,从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一目的出发,经营者多雇佣低廉的劳动力或亲友,造成经营管理上的诸多问题。休闲农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力管理、导游管理都需要专业人员,而这些对以往专注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农业生产者和来自其他领域的业主来说,实在是勉为其难。由于经营者缺乏必要的培训,组织能力及管理技能准备不足,往往凭着自己的经验对项目的建设及经营管理做出决策,明显跟不上市场对其发展的要求。

3.3缺科技,少效益

大多数休闲农业园区效益低下的原因在于经营过程中科技含量不高。一是因农作物品种少,成熟期集中,导致受农业季节性影响而造成资源闲置经营活动忙闲不均;二是粮、果、蔬、畜、渔等农业资源要素配置单一,档次低,对游客吸引力不足而使其停留时间短,消费少。

3.4农业园的基础设施落后

休闲农业旅游景区的整体形象关系着景区的全局利益,也关系着经营户们一家一户的利益。而当前福州市的一些乡村以城镇化发展为目标,但接待设施落后,有景无门,路小且路况差,加上地方行政管理部门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使得基础设施缺失破坏现象十分严重,极大地损害和降低了休闲农业项目原生的高经济附加体验价值。

4对策

4.1提高认识,政府引导,政策扶持

地方政府应提高对休闲农业的认识,并且在立项、用地、建设、信贷、能源、供水等方面为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投资专项资金用于建设休闲农业的公共基础设施,为农民开发者提供贷款和税收优惠解决资金难题,同时加强招商引资,鼓励有实力的公司到当地帮助开发休闲农业旅游项目。

4.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打造特色品牌

南平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地根据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市场需求,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重新做好论证、规划、统一布局,充分体现当地的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农业资源,并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重点建设高山运动休闲型项目,每个景点形成自己的特色,从而形成地方的特色优势。

4.3利用对台优势,学习台湾成功的经营经验

由于南平市与台湾在农业技术开发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如台湾的种子、种苗和栽培、养殖的实用技术与设备,以及小型农业机械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需要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南平市的种植业、渔业、畜牧业、林业等产业正在迅速提高,需要引进台湾良种、技术、设备及经营管理方式等,提高发展水平。通过对台交流平台,可引进台湾相应的休闲农业经营项目,有选择地在南平地区进行发展,如农园体验、乡村民宿、观光农园、一村一品等都是很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