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一学一做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做中学” 数学教学 实践
我一直从教小学数学,但多少年来在学校教导处兼管科学教学,经常参与科学老师们的研讨活动,研读教材、探讨教法、寻求发展。我很喜欢科学教课书的编写,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年龄,内容丰富。每一课的主题探究,书中没有现成的结论,要通过学生自己去猜想、实验、探究、观察、发现、归纳等,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而学生上科学课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厚。当时我心里就踹磨着,什么时候数学课本也像科学教科书这样编写那就好了。好在新课改数学课本的编写已经向这方面发展了。以前教材中结论、计算、应用题例题等都写得完完整整,现在书中留了布白,给学生思考、填写,学生有了机会,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和天地。
2004年学校成为第一批常州市“做中学”项目实验学校,我便参加“做中学”课题,把“做中学”在科学中的理念,延续应用到数学教学当中,感觉非常好。2008年,我又参加了“做中学”推广运用课题:“做中学”在小学教学中运用的研究,该课题被批准为省“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几年的实践感到学生收益匪浅,成效显著,学生在学习态度、方式、能力等方面均产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数学探索――我要动手探究体验
“做中学”刚开始阶段,记得课堂里让学生去做,学生不知道做什么?从哪儿做?怎样做?你看我,我看你。只能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去做。逐步地发展到小组里讨论出“做”的方案,再分工合作,学生个个兴趣盎然,聚精会神。做一做、填一填,仔仔细细地观察,新奇的发现。学生更多的是快乐,变得越来越有自信。慢慢地由原来的认真听课为认真动手做,自主探究;从单一的一问一答,变为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原来的学习方式是等、靠、要,课堂里发言成了少数几个学生的专利,害怕自己说错了难为情;甚至把没被教师叫到发言当作是幸运的。现在课堂里各抒己见,生怕自己的发现被同学抢先说了,积极展示自己的风采,常常为一种观点而争辩。
例如,在认识圆柱体的侧面时,以前是看教师做,得到圆体侧面是一个长方形。现在,人人动手,有做圆柱体的,有折圆柱体盒子的,再通过观察、思考、发现,课堂里热闹开了。这个学生发言:“圆柱体的侧面展是长方形。”另一个小组发言说:“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是正方形。还有的说:“是平行四边形。”“是不规则图形。”谁也说服不了谁,怎么办?动手研究研究,一番探索体验后,各小组开始交流。有了实践体验和思考,就为发言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纷纷拿出展开图形,摆出理由。小组的精彩发言出乎了我的预料:“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图形都可转化成长方形,书上结论精辟。”这些不同的声音,让我体味到“做”所产生的学习方式变化,所带来的数学课堂变化。
再如,在学习“方程单元等式的性质二”时,一位学生提出:“不等于0的数,是不是指同乘同除以都要不等于0的数?”当时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说呢?”结果出现了三种情况,一是同意两个意思都有,一是同意同时除以时0除外,极少学生拿不定主意。这时我及时给予引导,大家写几个等式试试看,举举反例来研究一下,学生们在“做”的过程中找到了答案,只是指等式两边同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在“做”的过程中理解,在争的当中明辩,学得轻松,掌握得牢固,学生体会到一种,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
二、数学思维――深层次挖掘提炼
“做中学”在数学中的应用,从不会做到会做,从怕说到想说、抢说,从不会思考到会思考……但我认为不能停留在“做”的形式上,要让“做”得到提升,让学生真正感受并获得深刻认识。通过实实在在地“做”去感悟、去探究、去观察、去发现、去归纳,在各方面都得到提高,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
三、态度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课堂中发现以前一些学生不是不发言,就是分心走神,小声讲话,做小动作,学生要讲、要动。让学生有事可做,让学生做自己的事,那么做起来就特别带劲,还十分认真、尽力,学生必然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课题刚开始实施阶段,上数学课布置学生带操作材料,确实是只有几个人带,我心里在为他们着急。现在课中需要用材料时,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准备,就等你给机会他们做。你看现在课中填写的表格,比以前认真;内容不像以前那样大多相同,而是内容丰富多彩,有创意,把自己动手实践,仔细观察、归纳得到的都填写在表格内,且注意表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的过程,由以前无目的“玩”,变得有目的有计划,好似一个个小科学家在做精细的实验,一次不成功,再来一次,变得有责任心、有信心积极性高,兴趣浓。也正是我们所要培养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做中学”应用到数学教学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实施课题要舍得花时间,但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师生互动更要安排得巧,鉴于学生积极性高,可课前、课内有机结合;学生个体存在差异,不能一刀切,不应全丢给学生,对于一些有困难的学生,我们应及时给予鼓励的同时,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帮助、支持,否则他就会掉队。例如,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剪一剪、拼一拼、想一想、说一说,就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做。有困难的学生,一时难以想到转化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老师就要启发学生求圆周长时化曲为直,这里是否可把圆进行转化,让学困生向目标努力。在剪拼时,我看到有的学生把圆片上扇形剪断了,拼不好,这时我就是他们的同伴,共同完成探究过程。久而久之,学生就亲近你,从而对学科产生兴趣,一种内驱力便油然而生。
1.重视“读想”环节,养成良好习惯。很多人认为读只表现在语文中,其实数学也要重视读的过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材料,它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质量、数学学科特点等众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读教材包括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课前读教材属于了解教材内容,在学生自读教材时,有许多简单知识学生是可以理解的,部分好学生也能发现疑难问题;教师只要对不同层次的知识点加以引导,就可以让学生轻松获取知识,同时能力也能得到培养。课堂读教材则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掌握有关知识点;课后读教材是对前面两个环节的深化和拓展,达到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学习中的“读”,不仅可以锻炼的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在读的过程中想,引导学生动脑、并使学生进入独立思考与探究阶段。这一环节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阶段。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课程的执行者,我们应该对此加以强化。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想的欲望。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多想一想,把自己能想到的有关内容说出来。不要习惯性地只求一个答案。这样,不仅能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兴趣盎然,无形中营造了一个活泼热烈、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氛围。
2、重视“议论”环节,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教学中的议论,可以使课堂上学生思维变得活跃,讨论交流时敢于发表观点,甚至激烈争论,不仅透彻理解了当前的问题,思维还能由一个知识点发散到多个知识点,知识间的相互关联也清晰明了。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体现合作探究的内涵。
3、重视“试做”环节,培养动手能力。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学得苦,教师也教得苦,到头来学生只会依样画葫芦地解题,而动手制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却相当低下,更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应试教育”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的很多学生都已经听懂了,通过做对以后就有了成功的喜悦,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与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
4、重视“听讲”环节,提高听课效率。数学学习中的“听”,主要指听课,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听课不仅指听老师的强调与引导,而且包括听同学的发言。听同学发言,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学间的思想交流更能引起共鸣。从中可以了解其他同学学习数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加之老师适时的点拨和评价,有利于自己开阔思路、激发思考、澄清思维、引起反思。学会倾听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群体凝聚力。听老师上课主要是听老师上课的思路,即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思维过程。既要听老师讲解、分析、发挥时的每一句话,更要抓住重点,听好关键性的步骤,概括性的叙述,特别是自己读教材时发现或产生的疑难问题。
一、 巧选材:在熟悉的地方发现风景
怎样走出习作教学的困境,让学生自由表达,乐于表达?这是语文教师必须跨越的一道坎。我想,此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伙伴”的作用,引导同学们在“熟悉的地方”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前不久,我们班写《我的新同学》这篇习作。在指导选材时,我们设计了“材料大市场”这个环节,我让学生们尽情展示自己选择的习作材料。但是在交流选材时,不少学生选择的“人云亦云”的材料,比如,帮助同学、刻苦学习等不新鲜的材料。于是,我让学生做一做游戏——“习作材料脑筋急转弯”。让他们进行逆向思维——讲一讲同学的“缺点”。学生们记忆的阀门被打开了,平时生活中鲜活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喜欢听课插嘴的同学,上课爱打瞌睡的同学,做作业粗心大意的同学,课间喜欢恶作剧的同学,爱向班主任告密的“特务”……为了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路,我又让他们接着做“四面开花”的小游戏,让他们进行发散思维练习。我在黑板上写下“外号”两个字,接着问他们: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哪个同学?同学们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有的想到 “三好”同学(爱睡、爱玩、爱吃),有的想到了一些“标点符号”,有的想到班中的“懒羊羊”,有的则想到班级的“黑脸包公”……就这样,我与学生们畅快地分享着,愉快地交流着。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课堂也充溢着欢乐的气氛。
二、 巧立意:横看成岭侧成峰
当然,我们所提倡的“伙伴”并不是简单的“告诉”,而需要教师努力去追求“打开”的艺术:努力打开另一扇窗,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去体验。
本学期,我指导学生们写一写“发生在班级里的一件事”前,又和他们做了一次游戏:聊一聊,可以从哪些角度来确定本次习作的主题呢?他们各抒己见,从多个角度谈自己的立意,很多内容富有新意,让大家耳目一新:有的从环保的角度讲了班长带领大家设计宣传牌,号召大家爱护校园草坪的事;有的从同学关系角度切入,说了自己用臭虫捉弄女同学的事;有的谈了中午班主任老师不在,教室里“闹翻天”的趣事;有的选择有趣课堂这个角度,讲述课堂上一件件有趣的事情;有的则回忆了儿童节游戏活动的精彩瞬间……
同样的习作话题,教师和学生们的脑筋转了一个弯,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在这个过程中,习作变成了“游戏”,教师则成了学生们的“伙伴”,是和学生们一起阅读学生的习作时的“思想动态”:当他们的见解“独具匠心”,教师就毫不吝啬地加以鼓励;当他们思维凝滞不前时,教师则在一旁“指点迷津”;当学生的见解需要提升时,教师则要“雪中送炭”。
三、 巧构思:不拘一格见真功
指导构思时,作为“伙伴”,我们要发挥教师“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引导学生用全新的视角去诠释,想方设法“包装”自己的习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静静”地倾听,简明扼要地点评,以及对重点进行凸显和提醒,更需要教师起导航与矫正的作用。
本学期,我们班在写“我的妈妈”这篇习作时,我又在班级中进行“金点子创意大赛”评选活动。学生们针对“怎样写可以让读者眼前一亮?”进行讨论交流,他们纷纷开动脑筋,使出了自己的“妙招”和“绝招”:有的同学说准备用书信的形式来写,在信中写一写深夜妈妈在电脑上疯狂“偷菜”,写出妈妈的“贪玩”,并写出自己的建议,希望妈妈严于律己;有的同学准备写日常生活中的几个“特写镜头”,写妈妈与脸上的痘痘进行“战斗”的趣事;有的则准备给妈妈写一份“评语”,通过“写评语”的方式表现妈妈的优点;有的同学准备用“家庭四大新闻”的形式来写,写出妈妈对家庭的贡献……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看起来进行了“金点子”的评比,实质上是举重若轻,在“穿针引线”,跟学生一起进行习作写法的交流与探讨,他们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升了写作的水平。
四、 巧评改:思维碰撞显精彩
学生习作中的“亮点”犹如娇艳的花朵,需要真心的呵护,真诚的赞美,对于他们习作中的不足,则需要教师用巧妙的方式,小心翼翼地提醒,这样才有利于习作水平的提高。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开展了“聊天式习作评点”。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精彩的习作或片段,其他同学从习作题目的选择、材料安排、语言运用等多个方面进行点评。学生们可以抓住文中的亮点与不足之处,即兴发言点评。在点评过程中,可以真心地表达赞美,可以即兴采访同学,也可以现场求助教师。作为“伙伴”的教师,参与其中,时而静静旁观,时而推波助澜,时而理性引导,让他们在点评过程中有所得,有所悟。
当然,习作的“伙伴”并不仅仅是教师,爸爸妈妈、小伙伴,甚至网友都可以成为学生习作的“伙伴”。为了让同学们的习作有更多的读者,为了让更多的“伙伴”参与他们的习作,我还在班级中采用“发帖点评”的教学策略。
下面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凸显“数学味”来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选择有效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数学地思考
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和生活得到了有效的融洽。数学教材已经从文本上实现上生活化,教师在设计与课堂教学中也常常将生活化的材料引放课堂。数学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学会数学地思考。但当学生面对现实生活材料时,往往习惯于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思考。如果学习材料选择不当,学生容易纠缠于生活经验思考,而影响数学思考目标的达成。
如《搭配》一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以下两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就因为材料选择不同,教学效果也完全不同。
教师A:
先呈现两件上衣(黄色风衣、红色毛衣)、三件下装(咖啡色裤子、红色裙子、蓝色牛仔裤),提问:每次选一件上衣、一件下装,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然后,学生活动(利用教师提供的学具摆一摆)。
生1:有六种不同的穿法。
教师请他在投影仪上展示搭配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考:用每件上衣分别搭配三件下装。
生2:我认为只有五种。
教师愣了一下,请他说想法。
生2:我认为上身穿风衣,下装穿裙子这样搭配不合理。因为风衣是冬天穿的,裙子是夏天穿的。
师(无奈地):这样穿的可能性有吗?
生2:这们穿在一起要被人笑话的。
这时又有学生举手。
生3:老师,只有四种。(教师呆住了)我认为上身穿红毛衣,下装穿咖啡色裤子,这样的颜色搭配也是不对的。我妈妈是卖服装的,我妈妈说过颜色这样搭配是卖不出去的。
……
教师B:
1.尝试猜想。师:现在我们挑选出了6位小志愿者,为们他准备了2种颜色的上衣和3种颜色的裤子。(课件出示主题图:上衣红、黄颜色的2件,裤子蓝、绿、黑颜色的3条。)要使每人穿得不一样,能做到吗?请你猜一猜。(学生有的猜做不到,有的说能做到。)
2.思考讨论。
师:要知道能不能使每人穿得不一样,关键要知道什么?
生:用不同的上衣和不同的裤子搭配,可以配成几种?
师:你一下子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真厉害!用上衣和裤子搭配,到底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请大家用简便的方法把各种穿法快速记录下来。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3.展示汇报。
……
本案例中,教师A原本以为这里应该有6种搭配方法,但是学生却从生活实际的搭配出发,对问题做出了解释。正是因为学习材料选择不当,学生一直在生活经验中纠缠,影响了“培养学生有序思维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上升到数学思考的过程,使得堂课失去了数学课该有的“数学味”。而教师B选择了这样的学习材料:红、黄上衣和橙、绿、蓝裤子。她屏弃了素材的非本质属性,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不同颜色的搭配上,而不会考虑衣服的式样等无关因素。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有序思考来解决了问题,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增强了数学思考的含量。教师B的材料的选择就是力求挖掘“数学味”,对具体的学习材料赋予理性的数学思考。
二、在问题探索中,渗透数学思维方法
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总结他的学习经历时指出,对书本的某些原理、定律、公式问题,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应该记住它的结论、懂得它的道理,而且还应该设想一下人家是怎样想出来的。只有经历这样的探索过程,数学的思想、方法才能沉积、凝聚,从而使知识具有更大的智慧价值。
如问题:“周长是24厘米的长方形(长、宽均为整厘米数),面积是多少?”两位教师设计了以下两种不同的教学思路:
教师A:先让学生尝试着做一做,再组织交流。教师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有没有不一样的?)学生无序地说出了6种不同答案。最后教师总结:同学们,有时候问题的答案并不唯一,我们要考虑各种情况,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教师B:(开始与教师A一样)待两位同学发言后(7和5,11和1),下面仍有不少同学跃跃欲试,准备发言。
师:看样子同学们还有话要说。是不是还有不同的答案?(生:是)
师:找到题目的一个答案并不难,同学们好好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所有的答案?
(生思考,再小组交流。有的小组考虑将12分成两个数的和进行表述,有的小组列出表格解决问题)
师:①大家一起观察表格中的长和宽,再比较它们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②如果周长不是24厘米,这个结论还成立吗?各小组分别试一试。③如果倒过来呢?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长、宽均为整厘米数,它们的周长又会有什么样的规律呢?各小组再试着来研究一下。(得出: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差距越大,周长就越长;长和宽差距减小,周长就越短)④通过这道题的练习,给你什么启发?(数学要进行有顺序的思考;学数学必须要举一反三;等等)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与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也需要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我认为教师和学生在科学探究中都应该有很强的主体意识,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使教学工作达到满意的效果。
一、科学探究过程中要明确教师、学生间的分工与合作
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引导的主体,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必须明确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角色,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什么都不管。课前,教师的准备要十分充分,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教学“材料”单元时,教师要准备充足的各类研究材料,同样也应布置学生收集相关材料。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选择的不同探究问题进行分组,让他们合理分工、合作共同去探究。
探究过程中通过学生们合作、解释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积累一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儿童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而不是争吵)的艺术,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当然,这并非易事,要靠长久的教育才能达到。
二、合理安排教材,有选择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教学中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意识,教师在设计科学探究形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材。另外,科学探究过程有7个要素,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并不是所有探究过程都要完成这7个要素,有时,只有部分内容适合科学探究,并且只涉及部分要素。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探究形式。
现在的《科学》教材的设计也体现了“用教材教”的观念,给了教师、学生很大的自。如“生命”单元对动植物的探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学生熟悉的或能找到的动植物作为研究的对象,而不必完全依照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科学探究。另外,教材还安排了自由研究内容,这些都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最终实现育人的功效。
三、让学生充分活动,亲历、体验科学探究
与传统教学很大的区别在于:科学探究性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学生与教师的分工明显不同。比如:提出问题时,不能因为学生提不出来,教师一着急就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应该冷静地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生实验不成功,教师不能立即去做给学生看,而是应该组织学生去分析问题出在哪儿。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更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多动眼“看一看”,多动脑“想一想”,多动口“说一说”,多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体验”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必需的,学生只有在参与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学生的表现会让我们去喝彩!即使探究失败了,对学生也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的。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科学研究这么不容易,科学家真了不起。”如:在教学《观察与描述》时,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并借助一定的工具发现了许多以前没有发现的秘密,体验到了观察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摸物游戏”,使学生的兴趣高涨,虽然有的学生没有说出摸到的是什么物体,但这使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各种感官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当然,在多数探究中,教师要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从而使探究在经历了一段努力之后有所结果,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兴奋。否则,总是探究不出什么结果,学生也会丧失对探究的兴趣和信心。
四、科学探究之后要组织学生研讨,教师要充分地倾听学生
科学探究之后组织学生认真钻研,共同探讨,这种研讨不是盲目的,是以探究过程为基础,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探究的问题进行研讨。美国有一位博士对下面两种情况进行比较:一是探究后立即进行研讨,一是探究后不进行研讨。研究结果表明.前者概念水平的发展达到更高层次,研讨使认识深化。在教学中,我们采取分组研讨与全班研讨相结合的方法,即先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再由各实验小组汇报研讨结果,然后教师帮助汇总全班研讨的“信息”。教师应该让他们有足够的发言机会,不论他的发言正确与否,教师要认真倾听。小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有时难免会用不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刚刚接触的问题,这时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语言,根据学生语言去引导思维。
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学生探究后都有许多话要说。而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不尽相同,这样就激起了许多“矛盾”,我们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学生的个人知识),首先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进一步研讨,了解彼此的想法,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
五、重视引导学生把科学探究活动向课外延伸
大自然包罗万象,奥秘无穷,仅仅靠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所学到的学习方法在课外进行探究。教材中很多地方都可以这样处理,如:探究小草每天“喝”多少水?调查家乡的水资源情况;一天中气温变化有什么秘密?等。另外,一堂课不可能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都进行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外去探究,使科学探究活动突破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空间的束缚。这样既能扩展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
[2]《透视科学探究性学习》罗星凯
[3]《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