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楼房改造加固设计

楼房改造加固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楼房改造加固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楼房改造加固设计

楼房改造加固设计范文第1篇

后来军垦战士们一边开荒,一边打土块,用打好的土块在荒原上建起了房子,从此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有了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家。

改革开放以来,兵团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富裕起来的45团职工开始建砖房、建楼房。在连队,清一色的砂砖房一座挨一座。在团部,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从地下到地上,从地上到空中,团场人书写着军垦人住房历史的传奇。

最近3年,45团先后建起了康乐、裕园别墅小区,面积达万余平方米,每套别墅面积在200平方米左右,里面设施齐全。进入冬季以来,有40户职工陆续搬进了新别墅,高强也和城里人一样,住上了高档的别墅。不少老职工深有感触地说,以前住地窝子,现在住上了别墅,这在以前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从地窝子到别墅,见证的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沧桑巨变。

同样经历过住房变迁的还有农十三师红星一场72岁的退休职工李守财,他家住在2006年建造的康乐小区,院落、房屋错落有致,住房四周绿化带整齐宽阔,种植的风景树赏心悦目,柏油路通到了各家各户门前,居民院墙上的一幅幅集艺术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宣传画装点着小区,这一切使人感到宁静而和谐。

李守财退休前是4连一名普通的职工。他2007年买了这套面积80平方米的危改房,自己又加盖了两间房,现在总面积有110平方米,光客厅就有35平方米。他说:“不怕别人笑话,刚搬来那会儿,我连着13天激动得睡不着觉。真没想到,老了还能住上这么宽敞、温暖又通上下水的好房子,我从心里感谢国家的改革开放,感谢党的好政策。”

说起改革开放给团场人住房带来的变化,李守财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他说,1978年以前是居者“忧”其屋,后来是居者“有”其屋,现在,都向着居者“优”其屋迈进了。

上世纪70年代,李守财一家住在连队,祖孙三代7口人住在总共不到40平方米的两间平房里。那个年代提倡的是先生产后生活,连队住房都是营房式的。1978年,红星一场人均住房面积不到4平方米,李守财家除了一个大木箱子,一个小饭桌,屋里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家具了。一家人在那两间平房里一住就是十几年。当时,他特别羡慕住大房子、住楼房的人。

随着团场经济的发展,李守财的孩子们一个个都先后住上了楼房:1998年,大儿子花5.3万元在团场买了一套面积80平方米的楼房;2000年,三儿子结婚,花6.2万元在团场买了一套面积90平方米的楼房;2000年,女儿结婚,也住进了婆家花6万元买的87平方米的楼房。 “这两年场里楼房盖得多,二儿子也计划买一套。孩子们都住进了楼房,就动员我也买楼房。我看场里在镇区盖的平房从设计到设施上,和楼房没有什么两样,还比楼房多个院子,对于我们住惯了平房的老年人来说住着比楼房还舒坦、划算,我和老伴一合计,就买了一套,从连队搬到了镇区!”李守财不无得意地说。

资料显示,如今红星一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已是1978年的7倍。

新闻背景

兵团自1954年组建到上世纪末,40多年的时间里,几代军垦战士在自然环境极度艰苦恶劣的南北疆荒漠戈壁上艰苦创业,在50年代自己动手打土坯、割芦苇盖起土坯房,到六七十年代又陆续盖起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的平房,解决了兵团广大职工的基本住房问题。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这些住房因设施简陋、年久失修,大多已成为危房,兵团团场住房质量普遍较差、住房安全存在隐患,且极度短缺。针对这种情况,1999年兵团决定实施危旧住房改造工程。

危旧住房改造工程是顺应国家住房制度改革潮流,为改革住房建设投资体制、分配体制等而实施的。危旧住房改造工程建设资金按照1:1:3:5的比例由兵团、师、团场和职工共同承担。参与的对象必须是农牧团场农牧连队的农牧职工,严格按照个人申请、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的工作程序确定。新建住房产权归职工个人所有,并由职工个人自行维修管理。工程自1999年开始实施到2005年结束的7年时间里,累计新建住房21万户,完成总投资79亿元,其中兵团补贴16.36亿元,各师补贴4.15亿元,团场补贴11.78亿元,职工自筹46.75亿元,竣工总面积1588万平方米。

经过危旧住房改造工程后,兵团职工的住房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部分农牧团场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住房条件依然较差,尚不能满足抗震和使用要求。参照自治区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实施方案的有关政策,结合兵团实际,兵团启动了农牧团场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危房改造工程,计划从2005年开始到2008年,用4年时间完成新建和加固农牧团场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住房1.5万户的任务。截至2007年底,已新建住房1.1万户,完成总投资3亿多元,竣工总面积66万平方米。

危旧房改造工程符合兵团实际,深受职工欢迎。2006年,兵团从更加关注民生问题,更加关注困难群体的角度,决定在危旧房改造工程的基础上,实施农牧团场职工住房解危解困工程,突出解决经济困难、住房困难的“双困”家庭的住房问题。计划“十一五”期间每年解决1万户,5年共计5万户。2007年又对计划进行了调整,由每年1万户增加到1.2万户。目前已经建设解危解困住房2.2万套,完成总投资5亿多元,职工自筹2亿多元,竣工总面积143万平方米。

楼房改造加固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加层改造;加固改造;工程应用;效果评定

引 言: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结构性和功能性衰退将日益成为我国旧城改造的关键。综合改造不是推倒重建,这既不经济也不现实,而是立足于现有条件,新建与改造并重。近年来,许多城市在规划上采取两条出路:一是占用郊区大量农田和耕地建新房,二是拆除旧的低层楼房,重新建高层楼房的大拆大建。据相关部门统计,截止1985年底,我国拥有城镇房屋面积46亿平方米,按设计基准期50年计算,这些建筑物已进入了“中老年”服役阶段,其中约一半需分批分期鉴定、修缮、加固才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另外,过去相当多的城乡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环境设计、房屋布局、层高不合理等现象比比皆是,特别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建筑功能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对占地多而层数低的房屋进行加层改造的同时改善其使用功能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举措。

加层改造对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改善人民居住条件,加快城区改造都具有现实意义。因此,近年来,既有房屋的加层改造以其独特的技术经济优势赢得了人们的青睐,成为既有房屋修缮改造中占比例很大的一块,加层改造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我国既有房屋加层改造实践起步较早,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建于1915年的上海工艺美术品服务部的加层改造工程。它是我国最早的既有建筑加层改造工程之一,同时也是加层次数最多的建筑物,它由最初的两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先后进行了三次加层改造,逐步成为4~6层结构,均在1949年以前完成,该工程为加层改造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随后,我国既有房屋加层改造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既有建筑物的加层改造工程才迅速发展起来,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对旧房的挖潜、改造、加固、加层工作。上海、广州、武汉等地先后将旧房屋改造列入城市发展规划,并颁布了有关旧城区现代化改造的文件和规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经建成的加层改造工程数千例,遍布二十余个省会、三大直辖市和众多的大中城市。尤其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北京,加层改造工程成绩蔚为大观。原纺织工业部办公楼、北京日报社办公楼、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原石油部)办公楼、西单商场等这些包括国家政府机关在内的办公楼的颇具影响的加层改造工程为今后加层改造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一、加层改造方法

1.直接加层法

直接加层法是指在原有房屋上不改变结构承重体系和平面布置直接加层的方法。其适用条件是原结构和地基基础的承载力和变形满足加层的要求或仅局部加固处理即可直接加层。直接加层可比较充分地利用原建筑的承载潜力,因此直接进行加层改建是扩大使用面积最为经济和便利的手段。但是由于这种加层方法受原建筑的制约较多,当建设单位希望将层数提高较多时,往往不能采用这种方法。

2.外套结构加层法

外套结构加层法[8]是直接加层法不可行情况下唯一的选择。外套结构的形式很多,但本质上分别属于分离式或整体式两种。其中分离式是指新旧结构完全脱开,新旧结构之间留有足够宽的抗震缝,各自独立地承担竖向荷载和抵抗侧力。分离式加层具有传力路径明确,计算简图明晰,增加的结构平面布置灵活,不受原结构的限制等优点,因而应用较广。整体式外套结构,即将新旧结构采用某种连接构造连接起来形成整体,旨在通过连接的作用使新旧结构互相制约,彼此传递能量,共同抵抗侧力,改善结构整体抗震性能。

二、现行主要加固方法

1.加大截面法

加大截面法是采用同种材料的钢筋混凝土对原钢筋混凝土柱、梁、板等进行加固,增大原构件的截面面积,并配以适量钢筋,从而达到提高构件承载力及刚度的目的,还能改变构件的自振频率。如常见的叠合梁、下加厚、三面围套、钢骨混凝土组合梁等均属于加大截面法。该方法主要特点是施工工艺简单、适用面广、加固效果好、新旧加固断面结合紧密、经济,能广泛适用于梁、板、柱、屋架构件等的加固。缺点是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养护期长,对外观、层间净高、结构外观等有一定影响。加大截面法的加固效果与原结构在加固时的应力水平、结合面构造处理、施工工艺、材料性能及加固是否卸荷等因素直接相关。

采用加大截面法在提高构件承载力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使原来的强梁弱柱结构改变为强柱弱梁结构,通过对加密区的处理可以提高构件的延性,此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结构的刚度。以往在采用加大截面法加固时,由于在梁柱节点核芯区梁高范围内的柱横向箍筋无法封闭,在该重要部位加固的实际效果并不是很好。近年来随着混凝土钻孔设备及高性能结构胶的出现,使得这一问题得以解决。试验表明,在核芯区增加一至两道封闭箍筋,将有效地减缓节点区混凝土的开裂,提高节点的抗震能力。采用外包现浇混凝土材料的增大截面法是厂房柱加固的最佳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其承载力和刚度,而且提高柱的抗高温、抗腐蚀的能力。

2.外包钢板加固法

外包钢加固方法是通过沿混凝土梁、柱的四角或两角包以角钢,横向用扁钢作箍板或钢筋螺栓并焊接形成整体钢构套以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延性的加固方法。与加大截面法相比,外包钢加固可以大幅度提高构件的抗压和抗弯性能,由于采用型钢材料,施工周期相对较短,占用空间也不大,比较广泛地应用于截面刚度满足要求,不允许增大截面尺寸,而又需要大幅度地提高承载力的轴心受压和小偏心受压构件。缺点是焊接要求较高,使用环境温度不应高于60℃,且不能用于腐蚀性强的环境。

根据角钢与原构件结合方式又分为干式法和湿式法两种。干式法是指角钢与原构件之间无任何粘结,结合面不能确保剪力和拉力的有效传递,外包型钢自成一钢构架(型钢套箍),型钢构架与原构件均能够独立承受荷载的方法;湿式法是指角钢与构件之间采用乳胶水泥粘贴或环氧树脂化学灌浆等方法粘结,以使型钢构架与原构件能够整体工作共同受力的一种方法。在工业厂房加固中,通常对钢筋混凝土排架柱及吊车梁采用外包钢法以提高厂房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延性。需要注意的是,排架柱外包角钢必须从基础通至柱顶,在梁柱节点处不允许中断。

3.外包钢板加固法

碳纤维布加固是一种新兴的结构加固技术。碳纤维材料的抗拉强度高于普通钢筋的10倍、弹性模量是钢筋的数倍,利用结构胶将碳纤维织物(布、板)粘贴于构件表面,使它们成为一体共同受力,从而提高待加固构件的承载能力,减少变形及控制裂缝的进一步加大。试验表明,采用碳纤维加固,按通常的粘贴层数(如三层),梁的抗弯剪能力提高在50%以上,柱正截面承载力和延性性能可提高70%;碳纤维布质轻且薄,加固后对原结构构件截面、荷载增加均不大,不影响原有建筑使用功能,因此极适合于钢筋混凝土梁、板、柱、屋架等钢筋混凝土受弯、轴心受压、大偏心受压及受拉构件的加固。

采用碳纤维材料加固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该方法具有很高的材料抗拉强度,自重又很小。

(2)碳纤维材料具有很高的弹性模量,可达钢材的2~3倍,变形能力较强,利于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和延性。

(3)碳纤维材料具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耐久性能好。

(4)碳纤维材料具有很强抗疲劳能力。

(5)几乎对结构的外观和尺寸不发生任何的改变。

(6)施工过程简便,施工周期短。

(7)该法加固后的体系维修费用低。

(8)采用碳纤维材料加固方法缺点是对受压构件加固效果不明显,不能有效提高构件的刚度,对施工及粘接胶的性能要求较高,造价稍高。

4.预应力加固法

预应力加固法是一种采用外加预应力钢拉杆(分水平拉杆、下撑式拉杆和组合拉杆或撑杆),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当对梁、板等受弯构件进行加固时,预应力能消除或减缓后加杆件的应力滞后现象,使后加杆件有效地参与工作。预应力产生的负弯矩可以抵消部分荷载弯矩,减小构件的挠度,缩小原构件的裂缝宽度,甚至可以使裂缝完全闭合。当对柱等受压构件进行加固时,对加固用的撑杆施加预顶升力,从而卸除原柱所受部分外力并减少撑杆的应力滞后。

预应力加固法广泛应用于混凝土梁、板等受弯构件及屋架的受拉杆件加固。该加固法具有施工简便、几乎在不改变构件截面尺寸、不占用建筑的使用空间的前提下,就提高了构件的承载能力等特点。缺点是预应力拉杆或者压杆与被加固构件的连接处理较复杂、难度较大,以及还存在施工时的侧向稳定和加固后预应力筋的防腐等问题。不宜用于混凝土收缩徐变大的结构。

三、加层改造技术的应用前景

加层改造对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改善人民居住条件,加快城区改造都具有现实意义。因此,近年来,既有房屋的加层改造以其独特的技术经济优势赢得了人们的青睐,成为既有房屋修缮改造中占比例很大的一块,加层改造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1)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住房的容积率[3],缓解当前住房紧张,充分利用城市空间,有效地保护耕地。

(2)充分利用现有的城市设施,节省城市配套设施费;节省拆迁、建筑垃圾运输和征地费用,而且审批程序简单快捷,施工周期较短。

(3)将过去的简易住房改造成标准房,改善居住条件;加层改造的同时对建筑平、立面进行调整和室内外装修,使旧房焕然一新,既保持了原建筑的特色和风貌又美化了城市市容。

(4)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有170多个城市位于7度以上的地质构造活动带。七十年代以前的房屋大多未考虑抗震设计,因此可将抗震加固和加层改造结合起来,既增加了使用面积,又增强了房屋抗震能力,延长建筑物使用年限,获得一举两得的效果。

(5)充分利用旧房屋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的增长值,在地基不需要处理或略微处理的情况下,实现房屋的直接加层,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6)对于生产生活急需扩大房屋使用面积的单位,在不影响正常生产、办公、居住的条件下进行施工,可很好地解决住户临时安置问题。

综上所述,加层改造是适合我国国情和经济技术条件的一项利国利民的技术政策。

参考文献:

[1] 李安起,陈萍.建筑物鉴定抗震加固的历史、现状及展望[J].建筑技术开发,2005.

[2] 程绍革.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综述[J].建筑科学,2001.

[3] 高剑平.国内外既有房屋加层改造发展概况,[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

楼房改造加固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土建工程;控制;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土建工程的质量受很多因素干扰,有人为因素,也有材料因素。还有环境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是施工人员没有经过技术培训,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材料管理不到位,施工操作不当等,材料因素主要是使用的钢材强度以及韧度不够,砂子杂质含量大,水泥强度不够等,环境因素主要是季节的变化以及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导致的质量问题,还有地质环境的影响也会造成土建工程质量问题,针对这些质量问题,我们下面逐一简要加以论述。

一、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

1、砂子杂质含量大,水泥型号达不到标准

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不注重施工质量,使用价格稍低的石粉来代替沙子,以此来降低成本、以次充好,这样就导致了沙子的杂质含量大,混凝土强度不够的问题;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砂子不上铁筛,导致一些大粒沙子拌入混凝土中,造成混凝土强度不够,还有,就是一些沙子由于泥土含量过高,必须经水洗,泥土去掉才能够保持沙子的质量,而一些施工单位直接用于施工,没有进行水洗,这样也会造成混凝土强度不够问题,由于施工材料以及施工工序不符合标准,导致基础下坠、顶部开裂渗漏等现象的发生。另外,水泥型号达不到标准,虽然国家对325#水泥已经禁止使用,但是部分水泥生产企业,受利益的趋使还是不按照标准生产水泥,在水泥市场上销售劣质水泥,以次充好,325#标准都达不到水泥竟然标明425#,这种质量的水泥严重影响了建筑质量,损害了国家利益以及人民利益。

2、钢材质量不合格,影响建筑的强度和韧度

一些建筑施工单位为了减少建筑成本,使用不合格的建筑钢材,购买一些价格比较低的圆钢以及罗纹钢,由于这些钢材是黑工厂加工的,质量很难达到标准和要求,还有一些地下小炼铁厂生产的钢材,钢材的强度和韧度也达不到建筑标准,这些钢材,只适合一些小型建筑、平房改造、库房改造等,承重力和抗压力都比较低,一旦用于楼房建筑,由于钢结构强度和韧度不符合标准,就会造成楼房墙体变形以及墙体断裂的现象,不但影响了使用安全,而且影响了建筑质量,给建筑工程带来了许多不安全因素,也伤害了建筑单位以及使用者的利益。

3、施工管理不到位,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在土建工程建设中,由于施工管理不到位,也会造成工程质量问题。一些施工单位由于管理人员比较少,在工程管理过程中不注重材料的质量,施工工序没有按照标准和要求进行施工,例如:水泥如果存放过久就会导致强度降低,水泥管理不善受潮也可能造成强度降低的问题,水泥的使用性能发生了变化,就会影响到水泥的结合牢固度,另外,钢筋淋雨生锈也会影响钢筋的质量,进而影响施工质量,还有,使用木模板和竹条模板进行加固施工,就可能导致泥浆流失,影响到砂石间胶结能力。另外,许多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都是来自农村,文化水平比较低,进入建筑市场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与质量意识都比较差,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没有责任意识,这些都可能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

二、控制施工质量的具体措施

1、规范材料管理,控制施工质量

施工材料是施工的关键环节,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体施工质量,因此,我们首先要抓好施工材料的管理,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使得施工能够安全进行。首先,我们要在施工之前做好材料的验收工作,在验收过程中,要重点检查材料的质量,要检验材料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要求,是否有以次充好现象的发生,现如今,材料市场还是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在标准和质量上管理还不到位,因此,劣质的材料以及不合格的产品仍然存在,一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施工成本,选用低廉的建筑材料,导致水泥型号不够、沙子杂质过多、钢材的强度以及韧度不够等问题的发生,究其原因,都是安全管理意识不强,质量观念意识不够导致的,长此以往,会给土建工程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在土建工程建设中,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提高质量意识,在土建材料的采购上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的材料,材料要检测合格方可以使用,保证施工的质量,杜绝因为利益驱使而造成的材料质量问题,规范材料管理,重视材料的造册登记,避免违规现象的发生,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2、以质量为中心,提高企业公信力

作为建筑施工企业要清醒的认识到建筑施工的质量不仅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对于企业的社会效益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信誉以及企业的公信力,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以长远的发展眼光看待这个问题,走质量发展的生存之路,有效提高工程质量,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首先,承接建筑项目要以效益为目,以质量为中心,建立质量责任制,作为施工管理人员一定要重视质量管理,抓好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建设优质工程,提高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信誉,要根据施工规模以及施工进度,制定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案,并且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施工。以质量为中心,提高企业公信力。

3、严格工序管理,实现优质工程计划

严格工序管理,按照工序做好各项检查工作,制定有效的质量检查制度,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图纸以及技术标准检查商品混凝土以及建筑材料的质量,严禁在施工中的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工程监理人员要认真检查没一道工序的施工状况,发现违法违规坚决予以处罚。同时,控制好工程进度,杜绝由于进度过快而导致的质量问题的发生,合理安排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实现优质工程计划。

结语: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很多因素影响,有环境因素,也有材料因素,同时以人为因素的影响也非常关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加强质量管理,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在建设中把好质量关,以质量为中心,建设优质工程。严格控制每一个施工环节,确保建设施工高质高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成,刘维国,郭丽芳.谈土建工程的质量控制[J].内蒙古水利.2007(03)

[2]王进军.土建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5)

楼房改造加固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程监理;建设工程;质量

1前言

棚户区改造项目是国家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推出的一项民生工程。从2009年开始,国家对国内煤炭采空区、林场、农垦及华侨农场中棚户区进行大规模改造。随着国家对棚户区改造项目范围的延伸,金川集团从2015年开始,积极主动争取2016年棚改政策,进行了20栋楼住宅楼的改造试点,试点取得较好效果。2018年和2019年又争取国家棚户区改造政策,相继完成了2018年棚户区改造项目64.73万平方米(327栋),2019年棚户区改造项目88.05万平方米(327栋),2020年完成竣工验收,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取得预期效果。本文就如何高质量建设金川集团公司棚户区改造项目进行论述。

2明确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内容

金川集团公司棚户主区改造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屋建筑结构局部加固、供暖分户节能计量改造、供水分户节能计量改造、住宅楼外墙保温改造、供暖公共管网改造、小区供水泵房改造、小区弱点线路通道建设、小区视频监控系统完善、小区功能环境和文体活动等基础设施改造。同时,协调电信、移动、联通、广电运营商和燃气公司、供电公司配合棚改项目做好同期建设。

3分析影响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质量的主要因素有资金到位因素、设计质量因素、材料质量因素、施工质量因素、监理质量因素等,每个因素都对棚户区改造项目有各自不利作用。资金到位因素。因拨付资金与批复概算相差较大,致使部分施工图内容无法实施,不能达到原批准初步设计及审查盖章施工图设计要求,造成棚改项目工程建设标准降低。设计质量因素。设计前期调研不充分,对不同年代住宅楼结构鉴定及检测不到位,致使棚改住宅楼施工图设计脱离现场实际(外挂线缆不能入地),构造节点不准确(如落水口处理)等,都会造成棚改项目工程建设质量降低。材料质量因素。施工总承包方一味追求降低材料价格,采购材料质量不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材料供应商实际供应材料与投标送达样品不符,不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都会造成棚改项目工程建设质量降低。施工质量因素。施工期间,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不严格按批准的施工方案及作业指导书组织施工,偷工减料,或施工完成后,未对成品进行保护,导致出现工程质量缺陷,实质上造成棚改项目工程建设质量降低。监理质量因素。总监理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材料报验流于形式,造成以次充好,或对施工工序质量验收不严格,将前道工序质量问题遗留至下道工序,均造成棚改项目工程建设质量降低。

4制定科学管理的方法及措施

要高质量建设金川集团公司棚户区改造项目,就必须坚定必胜的信心、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采取足够可靠的措施。建立高效组织机构。金川集团高度重视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从项目立项阶段就成立了由集团分管领导总任组长,职能部门、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成员参加的棚改项目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职责,加强了建设协调指挥力度。实行目标管理。根据棚户区改造项目特点,分别设立了安全目标:项目安全目标伤亡率为零;质量目标:工程质量达到现行工程竣工验收规范规定要求;进度目标:2018年、2019年棚户区改造项目,当年11月底前完成室外改造,具备供暖条件,次年完成室外配套工程,第三年完成竣工验收及竣工决算投资控制目标:项目投资控制在投资概算范围内或上级部门批准投资额度内。推行项目负责人制。围绕项目建设目标,公司全力推行项目负责人制,成立八个专业小组,及时协调解决棚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确保了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一是成立立项和合规性手续办理组:小组职责是协助委托单位组织项目建议书评审及报批;协助委托单位组织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及报批;协助委托单位办理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初步设计评审、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等相关合规性手续。二是成立勘察设计组:小组职责是协助业主委托勘察设计单位开展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协助业主委托勘察单位进行工程地质勘察;编制设计阶段的管理工作计划。三是成立投资管理组:小组职责是以项目批准概算投资额为投资控制上限,加强全过程投资管理,在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下,将项目投资控制在合同价范围内;加强投资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维护公司合法权益,规范使用项目资金,保证投资安全,防范投资风险;做好项目资金到位、拨付及竣工结算、决算、资产转固等工作。四是成立物资管理组:小组职责是根据项目进展情况,督促施工单位全面做好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参与施工单位物资采购;督促监理单位对进场物资进行验收;对合同约定无指导价材料价格进行审核;督促施工单位各类物资提前采购到位,保证项目按计划建设。五是成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组:小组职责是根据项目实施计划,开展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招标准备;负责编制招标文件,组织开标、评标、定标等工作;负责办理招标手续等相关工作。对各类合同进行跟踪管理,包括设计、施工、监理工程等,检查各方执行合同的情况;对与本工程有关的索赔事宜及合同纠纷事宜提出处理意见;在合同编制、签订、执行过程中严格执行《合同法》相关规定。六是成立建设管理组:小组职责是负责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沟通协调工作;检查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工作情况;检查监理单位监理工作情况;参与工程重大质量事故及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七是成立竣工验收组:小组职责是督促监理单位组织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各专业工程的检查验收工作;负责编制竣工验收计划;负责组织工程竣工验收;督促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质量缺陷进行整改;向质监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办理项目竣工验收手续;经验收合格后组织移交业主单位;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项目竣工验收备案及手续办理。八是成立资料管理组:小组职责是检查各阶段分管单位工程资料收发、保管情况;督促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及竣工验收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开展施工、监理单位提交资料验收;负责相关竣工验收资料归档的移交;办理项目交工资料相关事宜。强化计划执行考评。在棚改项目建设过程中,围绕项目建设总体建设目标,由监理单位协同施工单位分解制定合理的月周建设计划,由总监理及监理工程师督促施工单位按计划实施,采取例会检查通报落实制度,每周召开棚改项目例会检查考评,对未完成的及时制定纠偏整改计划,对连续2次未完成周计划及月末仍未完成的,将考评结果通报至管理人员单位,强化了计划的执行力。

5强化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效果验收及评价

建筑安全。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对住宅楼勒脚部分、女儿墙、个别卫生间渗漏墙体部位采取凿除开裂空鼓抹灰层,外挂Ф2钢丝网加高强砂浆进行加固处理,消除了安全隐患。功能提升。对住宅室内的部分厨房、卫生间进行了优化改造,用PPR管更换了原来的上水钢管,避免了生活水的二次污染,改善了供水质量,用PPR管更换了原暖气管道,并对原暖气组进行了清洗及系统打压,实现了供热的分层供分户回和供水的分户供分户计量。环境改善。室外配套工程部分,地下部分:按设计要求对原来地下破旧下水、供热供水管管道进行了更换,提高了供热供水的安全可靠性;地上部分,楼前新了砼道路、主干道铺设了50-100厚沥青路面,除绿化区域外进行了全部硬化美化,增设了健身广场,划线标识了停车场,增设了智能监控系统,大大改善了小区居住环境。环保节能。外墙:按设计要求对原住宅外墙增加了70厚聚苯板(B1级)及5-7厚聚合砂浆层罩面,原建筑屋像穿上了新棉袄,既保暖又换新;供热室外管道按设计采用优质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直埋保温钢管,有效降低了热损失,交工投入使用以来,节能效果明显。

楼房改造加固设计范文第5篇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和全省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全省村镇建设工作经验,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村镇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快村镇建设改革发展,促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郭兆信副省长因有重要活动,未能来参加会议,作了书面讲话,全省建设系统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用心学习、用心把握,抓好贯彻落实。

今天上午,大家实地参观了寿光市村镇建设现场,留下了深刻印象。寿光市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坚持规划特色化、发展产业化、建设市场化、管理规范化,提高了城乡建设水平,全市城乡面貌有了很大变化,不仅得到老百姓的充分认可,也得到社会各界及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刚才,潍坊、寿光、东营、莱芜、胶州等市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他们经验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借鉴。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近两年来村镇建设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年全省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以来,全省建设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题,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省村镇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村镇规划编制率显著提高。各地着眼于促进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大村镇规划编制力度,两年中修编乡镇总体规划331个、村庄建设规划1.2万个。截至目前,全省中心镇总体规划全部进行了修编,详规覆盖率达50%以上,全省1221个乡镇编制了总体规划,占乡镇总数的93%,4.4万个行政村编制了村庄建设规划,占行政村总数的61%,中心村建设规划修编率达到85%,有效指导了村镇建设健康有序进行。

——村镇面貌显著变化。20*年全省村镇建设投资690亿元,今年上半年村镇建设完成投资401亿元,同比增长9.2%。20*年,全省新建农村住宅3850万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1.7平方米,农民住房条件显著改善。到20*年底,全省94.3%的村通了柏油路,99.2%的行政村通了客车,82.1%的村通了自来水,80%的村通了有线电视,100万农户用上了沼气。深入开展了村庄整治活动,全省1.1万个村庄环境面貌有了较大改善。

——小城镇规模显著扩张。到20*年底,全省有小城镇1314个,驻地人口达1289万人,平均每镇8744人,比2006年增加382人,其中中心镇驻地人口平均每镇2.67万人,镇区人口在3万人以上的中心镇有99个,5万人以上的镇有7个。在全省46.8%的城市化水平中,小城镇镇区人口占全省城镇总人口的近三成,为全省城镇化进程做出了积极贡献。

全省建设系统立足省情,开拓创新,努力做好各项方针政策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的文章,积极探索深化村镇建设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子,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一)加强领导是加快村镇规划建设的根本保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先后在东营、青岛、淄博召开小城镇建设和村镇建设工作会议,省里连续5年下发的1号文件都对村镇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去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近3年省里累计安排9600万元资金支持村镇建设,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村镇建设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泰安、莱芜、临沂等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村镇建设。济南市从去年开始实施“城镇建设行动”,市财政每年拨付5000万元资金扶持小城镇建设,小城镇的代谢能力、综合承载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二)规划先行是加快村镇规划建设的重要手段。科学的规划是发展的蓝图、建设的龙头、管理的依据,更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证和促进城乡协调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公共政策。各级加大村镇规划资金投入,20*、20*两年省财政拿出2020万元支持73个县,用于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乡镇总体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编制,有力地支持了村镇规划编制工作。东营市在村镇规划编制中,实行统一委托规划编制、统一组织规划评审、统一进行规划报批、统一安排规划补助的“四统一”的办法,保证了村镇规划编制的水平、质量。青岛市规划局组织开展“送规划下乡”活动,五家规划设计单位帮助所辖5市编制50个中心村建设规划,开阔了村镇规划编制的新思路,创造了新途径。莱芜市制定了《莱芜市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专题规划》,逐步构建起以城市、中心镇、农村新社区、基层居民点为主体,梯次分明,发展有序的四级城乡空间布局结构。

(三)改革创新是加快村镇规划建设的不竭动力。各地针对制约村镇建设的体制性、机制,积极探索,不断研究推动村镇建设改革发展的新路子。潍坊市对8万人以下的乡镇实施合并调整,整合资源,增强了小城镇建设的财力。寿光市对镇街财政体制进行改革,理顺市镇两级财政分配关系,增强了镇级财政统筹发展的能力。沂水、泗水等不少县通过成立村镇建筑工匠协会,加强村镇建筑工匠管理,彻底解决了建筑工匠无资质、超资质施工的问题,保证了村镇建筑工程安全质量。诸城市以中心村为依托,规划建设农村新型社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吸引周边村的群众向社区中心村融合聚集,较好地解决了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断层问题。

(四)关注民生成为村镇规划建设的重点。各地把改善民生、保障农民权益作为村镇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经济利益和民利。从切实改善民生的角度出发,各地把村庄整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作为关心农民的一件实事、好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镇环境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不仅让农村百姓直接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还转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善了发展环境。青岛市从2006年起投入2910万元,在47个镇开展农村垃圾集中处理试点工作,初步建立“户集、村收、镇运、区(市)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系统。东营市统筹规划城乡困难群众住房救助,把解决农村特困群众住房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全市投入资金1亿多元,组织实施农村特困群众安居工程,有效改善了农村特困群众住房条件。

尽管全省村镇建设取得较大成绩,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长期以来受城乡分割传统体制的影响,相当部分市县把主要精力放在中心城区和县城建设上,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村镇规划工作滞后。目前小城镇总体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基本完成,但县域村镇布局规划编制率较低,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仅占10%左右,还有近4成村庄没有编制建设规划,任务还相当艰巨。三是村镇基础设施水平低,服务功能不完善,承载能力较弱。村庄基础设施欠账较多,部分村庄存在路不平、灯不明、垃圾乱堆、污水乱倒现象。四是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力量薄弱,部分市县建设部门只有1-2人从事村镇建设管理工作,人员严重不足;部分乡镇管理机构不健全,专业人员少,业务水平低。五是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还未引起足够重视。据调查,全省农村居住危旧房的困难群众约有80万户,这部分困难群众居住的危房多为土坯房,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他们的生活和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对整个村镇建设工作,对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影响巨大,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妥善应对,切实加以解决。

二、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扎实推进全省村镇建设工作

我省村镇建设工作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省委、省政府把村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抓,我省村镇建设工作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各级建设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省里的政策文件,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里的要求上,切实把各项村镇建设的政策贯彻落实好,把新情况、新问题研究透,把各项应对措施制定好,把我省村镇建设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今后一段时期,应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住房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目前,城市居民的住房状况尽管仍存在较大差距,但国家已初步建立了相应的保障制度,并在不断完善之中。相对而言,农村困难住房安全问题凸现出来。前天,省委书记姜异康同志在省委政研室和省建设厅联合上报的《我省农村住房和村镇公共设施安全情况调查》请阅件上批示:“我省农村住房和村镇公共设施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应予高度重视,并应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可将此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相关内容进一步研究分析,争取有实质性的推进”,这就为我们尽快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应引起各级建设部门的高度重视,尽快实施“农村安居工程”。在解决农村群众住房困难时,应统筹规划,分期分批推进,按照“先五保、低保住房困难户,再其他住房困难群体;先无房、危房户,后其他困难户”的原则,科学制定农村住房安居工程计划。要根据当地实际,既要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又要充分考虑各方的承受能力,先易后难,低标准先行起步,广覆盖满足基本需求,要区别不同对象和住房困难类型,分类指导,按照“旧房维修、危房翻建、无房新建”等不同类型逐户解决。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立足于农户自力更生,鼓励群众互帮互助,建立政府补助、住户投入、社会帮扶的资金投入机制。

(二)加快村镇规划编制工作。要深入贯彻省政府《关于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工作进一步提高规划管理水平的意见》,力争到2010年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工作,着重抓好县域村镇布局规划、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保留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首先,要编制好县域村镇布局规划。统筹考虑自然条件、历史沿革、人口规模、经济基础、发展前景、生态安全等因素,科学划分撤并、控制发展、集聚发展等不同类型的村庄,合理确定小城镇和中心村的空间布局,构建人口相对集中、集约利用土地、方便生产生活的村镇空间结构。其次,要加快小城镇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对城镇人口2万人以上的小城镇,根据近期建设规划要求,以街区为单位,开展小城镇中心区、旧城改造区、商业街区、居住小区以及工业小区等区片的详细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实现详细规划的全覆盖。积极开展小城镇主要街道、出入口、主要节点区域的景观设计,引导小城镇提升品位,突出地方风貌特色。各市要认真制定小城镇详细规划和景观设计年度编制计划,省厅将对各市上报的小城镇详细规划和景观设计项目进行审查,对符合要求的予以适当资金补助。第三,要加强村庄规划的分类指导。对于集聚建设的村庄,要编制全面详细的村庄规划;对于规划合并迁建的村庄,要提出限制发展的控制性要求,近期不能迁建的要立足解决村民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编制村庄近期环境整治规划。

(三)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环境面貌,不仅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工程,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一项农民群众得实惠、党员干部得民心的基础工作。相当一个时期以来,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薄弱。各地要结合“百镇千村”建设示范活动,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村庄整治活动,抓好道路硬化,突出抓好排水管网建设,大力推进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供热、管道供气设施建设。要本着量力而行、群众自愿、适当超前的原则,积极推进城市供水、燃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向周边镇村延伸,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共享水平。要在重点流域抓紧规划建设工艺先进、规模适度、经济实用的污水处理设施,所有小城镇都要配置垃圾收集和运输设施,逐步建立“户集、村收、镇运、县市处理”的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系统,解决农村垃圾问题,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环境面貌。

(四)加快旧村改造工作。目前看,旧村改造工作在部分地区已经开展,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推动,这对加快农村城镇化,改善镇容村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特别是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土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临近城郊的村庄要积极与城区接轨,提倡建多层公寓式楼房;地势平坦的村庄,应把新区建设和旧村改造有机结合起来,把规划重点放在旧村改造上;地处丘陵、山区的村庄,要适合丘陵、山区的特点做好规划。改造中,要按照《县域村镇布局规划》的要求,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稳步开展合村并点工作。在充分考虑节约用地、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集中配套等因素的基础上,要逐步合并那些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并且配套起来有较大困难的基层村。要学习诸城经验,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步伐,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就业和创业。要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方便群众的原则,选择交通方便,位置适中,基础条件较好,有产业优势和教育、医疗资源的中心村为突破口,配套建设供水、排水、环卫、燃气、消防、防灾、邮政、通讯等基础设施,配置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科技教育、社区警务、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服务设施,努力做到社区内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五)加强村镇建设管理机构建设。村镇建设是城乡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建设部门的重要职责。最近,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进一步强化了村镇建设司的职能,增加了人员编制,具体负责拟订村庄和小城镇建设政策并指导实施,指导镇、乡、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指导农村住房建设、农村住房安全和危房改造,提出进城定居农民的住房政策建议,指导小城镇和村庄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工作,组织村镇建设试点工作,指导全国重点镇的建设等,职责更加明确,任务更加繁重。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的市县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人员配备到位,但也有的市县管理力量薄弱,影响了村镇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这不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形势任务的要求。要充分利用现有编制,安排一些业务精、素质高的同志,充实村镇建设管理队伍。经济条件好的小城镇,除设立建设管理机构外,还应设立绿化、环卫、监察等日常管理维护队伍。要确保村镇建设管理工作的经费开支,严禁出现以收代支、以罚代支的现象。要加强基层管理人员的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管理能力和工作水平。各级建设部门要切实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在安排建设项目和建设资金时,争取向村镇倾斜,提高村镇建设的档次水平,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六)加强村镇建设质量安全。“百年大计,安全第一”。村镇建设安全工作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广大村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好这项工作,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迫切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立足防范,强化监督,切实解决各种隐患,扎扎实实地抓好村镇建设安全工作。当前,要重点抓好工程质量安全、村镇抗震设防、消防设施建设三项工作。一是抓好村镇工程质量安全。认真贯彻执行《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建立健全村镇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抓好村镇建筑工匠培训工作,逐步实行持证上岗。严格工程建设申报制度,健全工程建设管理程序。二是抓好村镇抗震设防工作。四川汶川地震中,很多农房倒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农村抗震防灾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山东辖区内有些地方属于地震多发地区。根据抗震设防规范,我省需要全部抗震设防。切实做好工程抗震设防和现有工程的抗震加固,认真编制和实施抗震防灾规划,是提高综合抗震能力,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抗震防灾措施。在农房建设中,砖混结构的应设置构造柱和圈梁,积极推广使用框架结构及现浇板的使用,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量减轻墙体和屋面材料重量,增强屋架、梁柱的牢固性、稳定性,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标准。三是抓好村镇消防规划和消防设施建设。各地在对小城镇的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完善时,要把消防规划作为小城镇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同时编制。在小城镇道路布局中统盘考虑城镇防火通道布局的需要,保证大型消防车的通行。要合理布局消防设施和消防避难疏散场地,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关期刊更多

土工基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工程爆破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爆破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