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力安全解决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电力 信息安全防护 典型案例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b)-0058-03
该课题研究解决方案典型方案以电力公司为主要对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裁剪,原则应满足安全防护建设要求,主要包括安全控制措施如何部署,而不提出确定型号的安全产品,且以单位进行全新安全防护系统建设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结合电力公司安全建设现状,考虑对现有安全措施的复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系统选型并制定安全系统实施方案。
1 案例分析
某省电力公司构建信息网络,已经稳定运行的有:管理系统、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国际合作系统、协同办公系统、电力营销系统、纪检监察系统等,同时在建有ERP等系统,网络和信息系统情况复杂,迫切需要进行信息安全方面的建设,实现以下几方面的需求。
(1)确保信息系统的可用性、完整性和机密性。
(2)对服务器、工作站、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边界采取合理有效的安全防护手段。
(3)防止非授权的用户非法接入、非法窃听和信息篡改。
(4)对信息系统的接口实施认证和加密等手段,确保应用安全。
2 方案设计
(1)边界防护如表1所示。
(2)网络防护如表2所示。
(3)主机防护在主机层面部署的安全控制措施表3所示。
(4)应用防护内容如表4所示。
3 结语
该课题对电力公司信息安全典型解决方案的研究,对现有安全措施的复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系统选型并制定了安全系统实施方案,有效地将信息安全总体方案进行贯彻执行。该课题典型方案以网省公司为主要对象,各网省、地市等单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以该方案为模板进行修改,原则应满足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的建设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文武,游文霞,王先培.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39(10):140-147.
[2] 胡炎,董名垂,韩英铎.电力工业信息安全的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26(7):1-4.
[3] 李文武,王先培,孟波,等.电力行业信息安全体系结构初探[J].中国电力,2002,35(5):76-79.
关键词:农村电网改造;安全生产管理;农村供电企业;经营管理;安全管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08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8-0198-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8.097
电力是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农电安全生产的效率与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增长、人们生存和构建和谐社会,对提高农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农电安全生产运行过程中,企业必须加强农电安全生产的管理,认真仔细做好每一项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实现县级供电企业管理和网、省公司管理的深度融合。然而在实际生产管理过程中,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农电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给农电正常运行埋下潜在安全隐患。
1 当前我国农电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设备管理不到位
在农电生产安全管理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资金投入不足,没有及时更新农电生产设备设施,配电设备陈旧,设备故障频繁,再加上设备安装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要求与设计图纸进行安装,设备管理不到位,给农电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此外,相关人员在更换变电、输电与配网设备后,没有及时做好相关记录,更新有关资料,并且设备没有挂标识牌,甚至是缺失标识牌,给设备运行埋下潜在安全隐患。
1.2 生产作业缺乏管理
虽然县级供电企业已按照上级公司的要求,大力开展“三规范”、“安全风险体系管理”和“基础达恕钡裙芾砘疃,并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与作业标准要求,但是由于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生产作业管理体制,执行能力不足,导致生产作业管控落实不到位。在农电生产运行过程中,没有制定详细的年度、月度工作计划方案,管理工作具有随意性,极易造成管理工作监控失控。
1.3 安全生产监督体制不完善
在农电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大部分供电企业的内部还未形成网站的农电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各管理人员的管理内容、工作权限不明,没有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与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监督体制,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监督体制形同虚设,管理混乱,导致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无章可循、有法难依。加上在农电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执行工作,思想过于封建,工作中只是凭借着个人喜好办事,没有按照规范的操作程序进行管理,降低了安全生产管理效率。
1.4 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部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没有正确处理好安全、稳定、发展与业绩之间的关系,自我保护能力较低,习惯性违章操作,给整个农电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此外,在进行检修与施工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没有认真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只是凭借自身工作经验进行操作,导致人员伤亡事故与电网设备损坏事故屡次发生。
1.5 “两票”管理不规范
部分管理人员对“两票”管理认识程度不足,认为两票管理可有可无,只是走个过场,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填写,加上部分负责人没有严把审核关,漏写关键性内容,导致“两票”管理出现手写票与生产MIS系统写票的“两张皮”现象,缺乏规范。此外,农电安全生产使用的工器具管理不规范、工具配置不齐全,没有根据“三分离”的规定要求来存放安全工器具,并做好工器具的检查与试验工作,导致部分安全工器具无法正常使用。
2 农电安全生产管理的解决方法
2.1 加强设备的管理力度
供电企业部分管理人员过于注重农电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对农电安全生产的管理,导致变电、输电、低压设备与配网的图纸与实际不符,有关设备缺失标识牌,给农电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人员必须加大设备与线路图实际情况的普查与统计力度,详细列出需要整改的项目,并加以完善,做好设备常态化管理,保证接线图、设备标识牌和现场设备相一致。此外,还需根据相关规定与要求,巡视、测试和预防性试验设备的运行状态,对设备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对于非正常运行的设备,还需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排查,找出存在的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加强设备管理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及时更换到期设备,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中。
2.2 加强生产作业管理
县级供电企业应结合农电生产管理的具体需求,在实行专业一体化的基础上,按照上级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制度、标准要求与工作流程,对有关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并落实到位,明确有关人员的工作权限。此外,还需合理规划农电生产,制定年度试验、检修和防治措施,并引入到月度工作计划中,按照生产班组的月度工作计划方案,将工作任务分解到每一个部门、负责人与员工手中,详细安排下一周的工作任务。同时各单位和部门安全生产监督员还需按照生产工作计划,做好自身职责工作,尽可能减少非计划工作安排,真正做到工作有计划、过程有监管。
2.3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监督体制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应正确认识到农电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建立完善农电安全监督体制作为执行“安全第一”责任者职责的重要任务,将安全生产目标落实到每一位职工手中,实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此外,一线管理人员作为农电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还需适当增加一线生产岗位安全生产补贴,组织制定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班组经济责任考核奖惩措施,并落实到位,以制度和考核规范人员的安全管理行为,实现管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同时企业还应按照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农电安全生产监督网,配齐安全监管人员,避免农电安全管理出现“真空”现象。
2.4 强化员工安全责任意识
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需要高层领导负责人、部门管理人员树立管理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的管理理念,以l展眼光看待一切事物,提升忧患意识与职责意识,做到尽心尽责;其次,还需做好自身工作职责,将防范事故的重点放在预测、鉴别与判断是否对农电安全生产管理造成的影响因素与工作人员人身安全上,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中。并建立安全管理网络,明确职工的安全职责、管理范畴与权限,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大安全生产管理的宣传力度,将安全第一、人人有责渗透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中;最后,还应定期到现场进行巡视检查,督促每位职工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操作,规范他们日常工作行为,实现农电安全生产。例如在每年10月份,以“农电安全生产整治月活动”为主题,开展为期1个月的交流活动,通过交流方式,加深职工对规章制度与规程的理解与记忆,切身体会到农电安全生产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并运用现行风险分析与作业管控流程分析近期出现的农电事故,汲取教训,做好事故预防工作。此外,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还需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安排工作人员观看《电力生产安全事故警示片》《电网工程建设员工安全施工行为规范》,开展学习讨论交流会,与同行兄弟进行交流学习,努力提升自身安全责任意识,为农电安全生产管理奠定基础。
2.5 加强“两票”管理
工作票与操作票是避免人员伤亡、设备损毁和误操作事故的有效手段,直接关系到整个农电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因此在农电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定期抽查“两票”,避免出现“两张皮”的情况。并加强“两票”管理,对“两票”执行过程进行监督,约束有关人员的工作行为,确保“两票”真实可靠。对于安全工具的管理问题,企业还需按照班组安全工具配置标准,存放作业工器具、材料和安全工具,避免安全工具受潮,并做好维修与保养工作,安全工具能够正常使用。例如为了更好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方便“两票”的执行、检查、考核与统计,企业可按照自身具体情况,制定有关细则,要求工作人员按照标准格式进行填写,填写字迹工整、条理清晰,并一式两份,做好存档工作。又如针对安全工具管理,管理部门加强已有工器具数量的统计工作,购置工器具专用柜进行保存,同时安排专业维护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建立完善安全工具交接追究制度,并落实到位,以规范人员的工作行为,确保安全帽、绝缘手套与防护工具等安全工具正常使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农电安全生产管理作为一项系统且复杂的管理工作,具有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与全员参与等特点,受各方面因素与外部环境制约。要想提升农电安全生产管理效率与质量,确保农电安全运行,必须加强设备与生产作业管理,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监督体制,并落实到位,为有关人员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做到有章可循、有理可依,从而达到提升农电安全生产管理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宝栓.探究农电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8).
[2] 陈英.农电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
建材与装饰,2013,(12).
[3] 刘继春.农电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J].大科技,2013,(13).
[4] 姜苏.论农电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问题和预防策略
[J].中国科技博览,2015,(34).
[5] 徐成春.我国农电安全管理问题和改进措施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24).
[6] 肖泽娟,宋平松.新形势下农电安全生产工作探讨
[J].低碳世界,2013,(8X).
[7] 杨鸿刚.农电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0).
[8] 马翠萍,田慧.浅议农电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
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4).
[9] 王东.浅析农电安全生产管理遇到的问题及措施[J].
工业以太网技术由于开放、灵活、高效、透明、标准化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在工控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两化融合”和物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应用到了工业领域。目前,超过80%涉及国计民生的关键基础设施依靠工业控制系统来实现自动化控制作业,如:电力、水力、石化、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安全。2010年10月发生在伊朗核电站的“震网”(Stuxnet)病毒,为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敲响了警钟。最近几年,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攻击事件成百倍的增长,引发了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用户的高度重视。今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13年国家信息安全专项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强调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四大领域之一。2011年工信部451号文件《关于加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中更明确指出,有关国家大型企业要慎重选择工业控制系统设备,确保产品安全可控。现在,国内大型企业都把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建设提上了日程。如何应对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是我们在新形势下面临的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2企业信息安全现状
目前,虽然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国内企业集团等都开始重视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并开始研究相应的对策,但还面临很多现实问题:(1)信息安全专责的缺失:国内信息安全专门型人才比较缺失,很多企业甚至没有专门负责信息安全的专员;(2)制度形式化:规范的管理制度作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火墙”,可以有效的防范最基础的安全隐患,可是很多企业的管理制度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导致威胁工控系统信息安全的隐患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进入企业系统内;(3)安全生产的矛盾现状:保证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和正常运营是企业的首要目标,而信息安全的解决方案部署又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因此,部分企业消极应对信息安全的部署。
3常见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面对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现状,很多信息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提出了各自的安全策略,强调的是“自上而下”、注重“监管”和“隔离”的安全策略。由于企业内部产品、设备或资产繁多,产品供应商较多,“监管”系统无法“监视和管理”企业内部庞大的设备或资产,导致部分系统依然存在信息安全隐患。同时,这些解决方案部署时又面临投资比较大,定制化程度比较高等缺点。有的企业通过在企业系统内部部署“横向分层、纵向分域、区域分等级”的安全策略,构建“三层架构,二层防护”的安全体系。这些解决方案又面临着“安全区域”较大,无法避免系统内部设备自身“带病上岗”的现象发生。如何在企业内部高效部署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同时又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不增加企业的负担,同时又不增加将来企业维护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对维护人员的能力等的过渡依赖,是企业部署信息安全解决方案时面临的现实问题。
4符合国情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针对这种现状,施耐德电气将原来“从上到下”的防御策略逐步完善为符合中国客户实际应用的、倡导以设备级防护优先,兼顾系统级和管理级防护的“自下而上”的三级纵深防御策略。其中,设备级防护是整个安全防护策略的核心和基础。
4.1设备级防护
企业内部的系统从管理层、制造执行层到工业控制层都是由不同的资产或者设备组成的,如果每个单体资产或者设备符合信息安全要求,做到防范基本的信息安全隐患。这些资产或者设备集成到企业系统中就可以避免“带病上岗”的现象,作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火墙”可以有效的防范针对这些设备或资产的各种安全威胁。施耐德电气作为一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积极推进构建安全、可靠的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率先在工业控制设备集成信息安全防护体系:(1)集成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昆腾PLC产品率先通过了国家权威信息安全测评机构的双重产品安全性检测,成为首家也是目前唯一通过并获得此类检测认可的PLC产品。在企业内已经运行的昆腾PLC可以通过升级固件的方式达到信息安全要求,大大的减少了企业在部署信息安全过程中的资金投入,还可以减少对技术人员技能的要求;(2)SCADAPack控制器内嵌的增强型安全性套件:IEEE1711加密和IEC62351认证以及时标等安全功能,最大化系统的安全性,确保远程通信链路不被恶意或其他通信网络干扰破坏,有效的提升了信息安全功能;(3)针对所有的控制系统还可以采用软件安全属性的辅助设置功能,如增加访问控制功能、增加审计和日志信息、增加用户认证和操作、采用增强型密码等措施,增强和加固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功能。
4.2系统级防护
主要是通过优化和重建系统架构,提升控制系统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保证企业系统的“横向”、“纵向”、“区域”间数据交互的安全性。(1)施耐德电气的ConneXium系列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的MAC的地址绑定、VLAN区域划分、数据包过滤、减少网络风暴等影响保证了工业控制系统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2)ConneXium系列工业级防火墙产品可实现针对通用网络服务、OPC通讯服务的安全防护之外,还可实现所有工业以太网协议的协议包解析,有效的防范了威胁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隐患。同时,软件内置的针对施耐德电气所有PLC系列的安全策略组件以及模板模式大大增强了产品的可用性。
随着越来越多传统的安全产品和安全技术被广泛应用,网络安全级别也得到了相应提升。但是,新型安全事件日益增多,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呈上升之势。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传统的安全产品侧重于边界接口的防御和终端安全的防护,而缺乏对网络内部的整体安全管理。另外,私接设备、私改IP、私搭乱建对网络安全管理也是一种困扰。
北京艾科网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科网信)提供创新的ID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可彻底解决上述安全难题。
在此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下,艾科网信董事长宁辉表示:“8年前,我本着对网络安全事业的热忱与一行人员创立艾科网信。多年来,艾科网信为各领域提供了大量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作为国内一家专业的网络安全服务提供商,艾科网信将竭尽所能,为中国的网络安全事业尽一份力,致力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网络安全系统。”
艾科网信成立于2007年,秉承“诚信、合作、共赢”的企业宗旨,着力于“创新更安全”的研究方向,结合中国实际的网络情况和安全态势,创新地提出了实名制网络管理解决方案,实现了用户、IP、终端的有机关联,为管理和审计提供了新的模式。艾科网信还提出了“内网规范管理”的理念,以实名管理为基础,实现按人、按角色规划安全策略,结合信息技术等级保护的相关技术标准,开创性地研发出实名制准入控制系统。在“震网”事件之后,针对网络和工业控制系统的可视化技术成了艾科网信发展的重点。艾科网信把接入网络中的所有设备均纳入管理员的管理视野,并能准确地告知管理员这些设备的位置,哪些设备有异常等,在第一时间为管理员有效地洞悉网络整体安全情况提供相关的数据和视图。
中国行业信息化典范应用奖
中国行业信息化创新产品奖
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立于2002年,系国网信通亿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创新型企业,现有员工450名,业务覆盖全国30多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
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国家级软件园――福州软件园区内,在北京、武汉、西安三地设有技术分中心,在21个省市设有技术服务队伍。
公司致力于智能电网、云计算等领域,专注于企业非结构化信息技术、智能用电以及电力智能检测等领域产品的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和产品服务,是中国非结构化信息技术的领导者、智能办公技术的倡导者、智能电网建设的先行者。
经过近十年发展,公司已完成产业调整。在非结构化信息技术方面,公司拥有企业级非结构化数据集中管理平台、流程引擎组件等两大基础平台;拥有企业级智能办公系统、企业级知识管理系统、企业级档案管理系统、企业级数字档案馆系统、云搜索门户、舆情监测系统、智能办公桌面、移动办公门户等系列软件产品;拥有符合国家密级的电子公文安全传输系统、安全移动接入平台、定制移动终端设备、文档安全保护系统等系列内容安全解决方案,形成了覆盖基础平台、核心业务应用、门户社区应用和内容安全的完整产业链。
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办公系统、企业级知识管理系统、电子公文安全传输系统等产品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唯一指定产品在全国近21个省级单位和29家直属单位得到推广应用。
在智能用电建设方面,公司关注信息化与互动化的研究与建设,推出了智能交互终端、智能插座、24小时电力自动终端等新型智能设备,形成了以智能互动平台、智能小区、用电信息采集为核心,拥有用电信息采集解决方案、智能小区解决方案、公共楼宇能耗分析解决方案等低碳、智能、实用等理念的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现已完成北京阜成路95号院、北京莲香园小区、浙江省海盐县以及江西南昌湖畔明珠苑等四个实用化智能示范小区的建设工作。
在电力智能检测方面,公司通过不断创新与深化研发,形成了完整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体系。面向智能电网变配电环节,相继推出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测试仪系列、SF6气体检测仪系列、智能变电站校验仪系列、SF6气体检漏系列、局放检测仪系列等五大系列20余种产品。
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第一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测试仪通过了新产品、新技术鉴定,被鉴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内首创、综合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有效填补了国内外综合自动化系统测试领域的空白。
目前公司产品在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以及大型厂矿企业在内的全国近20个省份得到广泛应用。高精度开关量检测仪及其研制方法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专利。
公司将人才视为企业核心资源,尊重多元化、崇尚能力、推崇团队合作,致力于创建员工、团队、公司共同成长的企业平台。
对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对自主研发的持续投入,对优秀员工的以人为本管理,使公司屡获殊荣。公司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企业认证,被授予了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软件龙头骨干企业、福建省企业信息化优秀服务商、中国软件自主创新100强企业称号,同时公司也成为了福建省软件技术研发中心、福建省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福建省软件人才实训基地。公司连续六年荣获银行信用等级AAA称号,连续五年获得纳税诚信单位称号。公司研发的协同办公系统于2009年度荣获“福建省优秀软件产品”称号、被评选为“2010―2012年度福建名牌产品”,在第九届OA大会上入选为优秀OA软件和典型应用系统。
在2010年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上,亿榕协同办公系统荣获了博览会金奖、亿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测试系统和亿榕智能用电服务系统软件荣获创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