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项目信息化管理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的承办单位
(三)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情况
(四)项目的主管部门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六)项目建设地点
二、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包括所有制性质、主营业务、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固定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
信用等级、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及主要股东的概况
第二部分 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发起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理由及项目开展的支撑性条件等等。
一、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建设背景
(一)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二)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
(三)……
二、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建设必要性
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产业关联度分析,市场分析;
(一)……
(二)……
(三)……
(四)……
三、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经济可行性
(二)政策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四)模式可行性
(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
第三部分 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优势
一、组织优势
二、技术优势
涉及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已完成的研究开发工作及中试情况和鉴定年限、技术或工艺特点
以及与现有技术或工艺比较所具有的优势、该项技术的突破对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等。
三、市场优势
四、模式优势
五、其他优势
第四部分 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产品规划
一、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产品产能规划方案
二、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产品工艺规划方案
(一)工艺设备选型
(二)工艺先进性说明
(三)工艺流程
三、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产品营销规划方案
(一)营销战略规划
(二)营销模式
(三)促销策略
第五部分 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建设规划
一、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建设地
(一)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建设地地理位置
(二)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建设地自然情况
(三)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建设地资源情况
(四)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建设地经济情况
(五)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建设地人口情况
二、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土建总规
(一)项目厂址及厂房建设
(二)土建总图布置
(三)场内外运输
(四)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
(五)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造价
(六)项目其他辅助工程
三、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建设环境保护方案
四、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建设节能方案方案
五、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建设消防方案
六、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建设生产劳动安全方案
七、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
包括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节能措施、原材料供应及外部配套条件落实情况等;其中节能分析 章节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19] 2787号)要求进行编写。
第六部分 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组织
(一)组织形式
(二)工作制度
二、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一)劳动定员
(二)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三)人员培训及费用估算
三、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一)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二)资金筹集安排
(三)技术获得与转让
(四)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
(五)施工准备
(六)施工和生产准备
(七)竣工验收
四、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七部分 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分析
一、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
二、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资金筹措
一个建设项目所需要的投资资金,可以从多个来源渠道获得。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资金筹措工作是根据对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的结果,研究落实资金的来源渠道和筹措方式从中选择条件优惠的资金。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对每一种来源渠道的资金及其筹措方式逐一论述。 并附有必要的计算表格和附件。可行性研究中,应对下列内容加以说明:
(一)资金来源
(二)项目筹资方案
三、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投资使用计划
(一)投资使用计划
(二)借款偿还计划
四、项目财务评价说明&财务测算假定
(一)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
(二)项目测算基本设定
五、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
(一)直接成本
(二)工资及福利费用
(三)折旧及摊销
(四)工资及福利费用
(五)修理费
(六)财务费用
(七)其他费用
(八)财务费用
(九)总成本费用
六、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一)销售收入
(二)销售税金及附加
(三)增值税
(四)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七、损益及利润分配估算
八、现金流估算
(一)项目投资现金流估算
(二)项目资本金现金流估算
九、不确定性分析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数据多数来自预测和估算。由于资料和信息的有限性,将来的实际情况可能与此有出入,这对项目投资决策会带来风险。为避免或尽可能减少风险,就要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项目的可靠性,这就是不确定性分析。根据分析内容和侧重面不同,不确定性分析可分为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一般要进行的盈亏平衡平分析、敏感性分配和概率分析,可视项目情况而定。
(一)盈亏平衡分析
(二)敏感性分析
第八部分 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财务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一、财务效益评价
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指标的计算和评估。
二、经济效益评价
(一)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
(二)行业影响分析
(三)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四)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三、社会效益评价
(一)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二)社会适应性分析
(三)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
第九部分 资金申请报告附件
企业营业执照
企业经营状况相关文件(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
银行出具的贷款承诺(省级分行以上)文件或已签订的贷款协议或合同;
地方、部门配套资金及其它资金来源证明文件;
技术来源及技术先进性的有关证明文件;
环境保护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
节能、土地、规划等必要文件;
项目核准或备案文件(在有效期内且未满两年);
【关键词】 科研院所 信息化管理 优化策略
一、引言
随着我国倡导创新发展理念的力度不断加大,国内科研院所的建设与改革步入新常态。壮大建设规模的重要保障在于提升管理质量与效率。
科研院所开展信息化管理成为了关乎其未来l展的关键。科研院所开展信息化管理,能够海量存储大量历史科研数据,实时搜集整理各项科研项目及成果,有效监测科研全过程,捕捉活动进度及活动轨迹,从而全方位服务机构及个人,实现院所各项事务的高效管理。
现阶段,我国科研院所的信息化管理还存在的一定的问题,亟待重视与解决。
二、科研院所信息化管理若干问题
1、机构分支部门的信息平台开发无统一标准。在开展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些科研院所的下属分支部门意图将原有的管理系统进行升级后,再与其他部门实现数字化对接,形成信息化管理网络。这样的做法导致一所科研机构中可能存在不同软件供应商所提供的信息管理平台,没有统一标准的软件系统开发,无疑增加了整个机构的系统并网整合对接难度,也不利于信息化管理的开展。
2、机构管理信息化建设周期较长。通过对一些科研院所的信息化建设调查了解,可以看出很多机构的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往往需要较长的建设周期。从系统立项、启动建设开始,需要经过机构外观摩调研、机构内调研、联系开发商演示产品、拟定建设方案、方案论证及修改、确定采购方案并签单采购、系统搭建后试运行、初始化及个性设置、人员集中培训等步骤才能最终在科研院所中发挥信息化管理作用。
3、科研人员对信息化管理参与热度偏低。科研院所中许多科研人员都具有相应的科研项目,不同人员之间的报备系统并不相同。机构加强信息化管理后,一些人员常会认为在科研工作之余还要在管理系统中录入科研进度与成果报告,工作重复且费时费力,因此并没有过高的参与信息化管理的积极性,反而沿用传统的办公软件开展工作。这样导致管理人员的查阅审核任务量加重,不利于提升管理水平。
4、信息化管理的信息共享性不均衡。国内重点科研院所的信息化管理开发、维护等专业人才储备较多,信息共享性强突出。但相对落后地区的科研院所,则往往受到技术、资金、人力资源等条件限制,不能有效地共享科研信息。不同区域或不同机构之间,要想获得信息资源的共享还需要提前申请使用权限,一定程度也降低了信息化管理效率。
5、信息化管理的网络安全性仍需提高。国内很多科研院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易受建设经费、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等因素限制,在系统平台的网络安全方面存在漏洞与不足,容易遭受不明攻击,面临严重科研资料失盗风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三、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1、扩大建设需求调研,选定合理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科研院所的信息化管理建设,需要在前期开展必要的调研活动。组织机构内人员探讨建设统一平台网络的可行性,了解其他院所的信息化管理建设进度以及使用效果。从而结合本机构工作实际引入可实现更多功能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2、分期建设信息化系统,夯实已建项目的应用基础。科研院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要控制好建设周期和应用效果。因此可以分期建设,动态化应用管理。先综合规划,考虑机构内的信息化管理目标,分步建设直至完成全系统集成。重点考察科研项目管理、经费管理、成果报告、市场反馈等核心业务的模块应用。
3、广泛征求科研人员意见,打造高效管理应用模式。科研院所的信息化管理用户主要是机构内的科研人员与管理者,管理系统在初始化后的个人设置过程应该先听取科研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以确保系统上线后能被大多数接受和使用,激活信息化管理的参与度,实现各项功能共享和信息交换。
4、加强信息共享的认识,开放不同部门之间共享权限。想要全面提升国内整体科研水平,不同机构或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是十分必要的。这一共享不等同于是相互模仿抄袭,而应是选择性学习先进的科研理念与管理技巧。因此不同机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应该打破资源共享的权限,不断完善相关合作内容。
5、提高网络安全保密技术,培养信息化管理高端人才。科研院所的信息化管理,要时刻警惕来自网络的攻击风险和大量科研成果的失盗隐患。不断加强信息系统的对外保密技术,强化安全建设。着力培养在网络安全方面有专长、有管理方面有技能的专业人才,不断推进科研院所信息化管理建设。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站在宏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工程项目的完成需要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与监管方根据自己提供的方案进行,其中方案的内容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项目成本的协调、项目质量的要求、项目进度的预判以及对材料的基本标准等,然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管理信息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管理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工程项目中。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企业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进行管理,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信息网络系统,管理方式也极为专业高效。站在宏观角度来讲,开展信息化管理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以信息网络作为工程项目交流的载体,使得信息交流的速度大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加快了工作速度;其二,以公共的信息管理平台为载体,方便了建设方施工方等之间的信息交流共享;其三,适用于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并且实时性的对活动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其四,将与建筑项目相关的全部信息以系统化的结构方式进行存储,能够对现在以及过去的信息进行综合,从而高效的分析数据,极大方便了在未来建筑工程中的数据分析整理工作;其五,将建筑工程的项目信息化后,能够大幅度提升风险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
当前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化信息的发展现状,主要有三个层次:其一,在建筑工程中,各阶段所需要的单项软件开发正是蒸蒸日上的发展状态,因此许多的软件能够进行项目管理工作,比如:广联达图形自动计量工程量软件。在项目预算中,有广联达概预算及相关审核软件,而管理工程则有P6等软件。在运用过程中,通常采用不同的软件来完成不同的项目,以此确定最终的项目管理方案;其二,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建筑企业已经开始重视项目信息的管理,而且一些在国内的建筑行业的技术基础设备已经有了较为成大的进步,仅数据而言,国内建筑企业功的工程信息管理设备已经有一百六十多万台,也有一些建筑企业建立了企业的互联网,加大了企业之间的联系,加快了信息交换的速率,促进了建筑企业的发展;其三,国内科学家已经对工程项目的信息化有了高度重视,而且在高校中已经开展了相关的课题,进而支持这一项目工程的理论运作。
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3.1应用范围窄从信息化管理发展的整体来看,在建筑方面主要表面在设计阶段,施工前期,项目的招标以及造价预算等等,从此可以看出,信息化在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发展没有环顾大局,直接导致了应用范围较窄。在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信息化管理并没有涉及到施工的进度,也没有设计到质量以及对成本的控制,然而还有一部分仍是需要人力来进行处理。3.2开发应用重视不足上述可知,相关的建筑企业对管理信息化的评价一般是通过软件的使用质量进行评比的,此过程没有统一的标准,对每个阶段也有没具体的应用计划,项目安排以及信息整理缺乏统一,使得多个单独运作的建设工程无法构成一个整体。从这可以看出,管理人员对这种信息化管理的开发不够重视,因此无法保证整个项目高效正常的发展。3.3业务流程不明确从现在的建筑行业的发展来看,仍有很多建筑企业没有通过信息化管理软件对项目进行规范化管理,这就说明仍有一些任务流程保持着传统的操作模式,组织机构也采用传统的组织模式。传统的组织原则中,信息通畅采用网络状的流通方式,这样范围虽然大,但并不能很好地做到一对一的信息沟通。单独对项目管理来说,沟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非正式的沟通会在影响正式沟通的表现力。
4发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对策研究
4.1明确企业指导思想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内容之一,共同推进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现国家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建筑行业经营管理的水平,就必须明确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指导思想,以此从整体提高建筑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4.2建设网络平台从信息化的管理流程中可以看出,各级建筑企业的管理系统都采用了信息技术,这样便要求有一网络平台能完成各级建设过程中信息共享的最大化。建立网络平台,能在很大程度上方便建筑企业信息查询、完成投标以及开展会议,共享资料,进而大幅度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4.3企业流程重组企业流程是指,企业活动能保证所有职能为了完成一项企业目标一级任务而共同参与。企业流程重组后,能很轻松地对不同业务部门的活动信息进行整合再压缩,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4.4明确发展方向如果企业提早确定发展方向管,就能轻易实现在大方向基础上的下一步目标,从而能够建立各类数据库后,再建立总的数据仓库,从而完成数据最大化的共享过程。
5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管理的方式需要多方参与其中,而且要在建立企业信息网络系统之前明确发展目标,以此完成信息交流共享的过程。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信息网络进行管理,不仅能提升管理效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各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以及共享,进而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共同发展,有效提高建筑行业信息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航天型号;计划信息化;管理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航天型号研制也掀起了高速发展的浪潮。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仅仅依靠人力是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因此,需要对管理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
一、建立计划信息化管理系统
传统的型号项目管理具有封闭性和单一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化管理要向开放化和市场化转型,并且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结合先进的现代管理手段和理论,同时,还要善于运用当前的信息化技术管理手段,对成本以及研制进度进行计划管理控制,这是在原有的管理模式上加入了创新元素,不管是科研手段还是管理模式都实现了创新。型号项目结构树的构建,是航天型号计划信息管理的主要核心。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贯穿于航天型号研制的整个过程,要建立健全信息数据管理体制,实现对航天型号的系统化管理。并按照产品的型号对产品进行详细的划分,这样更加方便对航天型号的信息化管理,更加清晰和直观,这也是航天信号信息化管理中比较重要的部分。航天型号项目结构树的构建需要很多的必要条件,包括型号基线、系统技术等方面,把这些因素放在项目中进行有效的组织。在分解项目中要明确每一个单元的具体职责。产品结构树的构建,需要在一个协同的环境下才能编制完成,在编制的过程中,需要满足方案论证、初样研制和正样研制等条件,要符合规定的技术流程。在编制的过程中,每一层级的工作都需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负责,每一层级的技术人员也要参与到研制的管理过程中来,管理要结合实践。产品结构树的建立不仅仅涉及到项目管理方面,同时,基线方面也会有涉及。在对技术的状态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忽视其功能、性质以及项目生产的基线。因为项目生产基线的管理十分重要,它贯穿整个型号研制的全过程。产品结构树的管理系统通常要全面覆盖单机、分系统、系统等,最主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准确性以及完整性。对于产品生产的每一个阶段都要进行精心的梳理,保证各个项目间以及数据间的协调,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要根据不同阶段的试验和生产等进行产品的配套工作,要符合具体的工作要求。
二、航天型号信息化管理手段
计划信息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落实到具体的管理方式,来提升型号的分辨率以及型号计划的完成率,要提高计划项目管理中每一个单位项目中的工作效率,使计划信息化管理在航天企业中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计划信息管理策划
管理策划在计划信息管理中十分重要,对于不同的研制阶段中工艺、设计以及检验等工作项目,都要作为重点考虑。研制过程中要符合产品的技术要求,进而建立产品结构树,对所有相关的数据和信息都要进行收集和管理。通过对之前的型号研制工作进行总结,可以看得出,后续型号的管理工作,还要继续在计划信息策划和顶层系统策划两个方面继续的深化研究,这是整个研制工作开展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需要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进行搜集、协同和策划,需要把很多的系统知识和管理模式融入到其中,建立产品结构树,从而能更大程度的提高航天型号计划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二)计划信息化管理实施
计划信息化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要分段进行。首先,要对图文档案进行系统化管理;其次,对于管理方案要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分析,按照统一的要求规范和层次进行编制,并下达;再次,制定标准化的管理模板,对于计划管理流程进行相应的优化,制定最终的计划信息化管理方法;最后,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计划进行跨单元的协调编制工作,对航天信号计划进行统一化的管理。产品研制机构需要按照合同的具体要求,对工作质量和目标下达计划,全面协调计划工作和系统接口之间的关系,严格按照相应法律文件进行。每一个研制部门都要按照特定的研制阶段进行产品的设计、试验、测试、组装等工作。最终实现全面的计划管理目标。在这个过程中,监控报表的建立一定不能忽视,可以从系统中直接提取数据对每个单位中的工作计划进行考核。有效的考核对于航天型号的计划信息管理有很大帮助,有力的推动了航天型号研制的工作进程。
(三)责任唯一化
计划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运用在航天型号的管理中,实现了系统与分系统之间的协调管理。具体的型号计划管理要求不同,因此,构建出的产品结树也是不一样的,通过分层化的处理过程,把计划任务下达给个人。在实施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错误,就能快速的找到出错误的环节,并找到该环节的负责人,保证航天型号工作的顺利进行。各个单位要根据型号下达的具体任务,对本单位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协调和管理。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航天型号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以及冲突问题都要进行重点的考虑,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最合理、最科学的解决方案,保证型号设备、人力以及资源上的平衡发展,保障型号计划管理工作的落实。通过了解产品的具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掌握每个项目中的进展工作情况,传递的层次减少了,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对航天信号计划的有效管理。
三、总结
计划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本身就是一种动态且持续的工程系统,计划信息化管理运用在航天型号的管理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发展情况,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把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在其中,从而提升航天型号的管理水平,保证航天型号研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朱梅梅,王静.浅析航天型号计划信息化管理[J].航天工业管理,2014,06:33-35.
[2]陈宁.面向航天制造车间的DNC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4.150
[中图分类号]G717;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4-0-02
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建立了信息化系统,包括:教务系统、图书资料系统、财务费用系统等,虽然高职院校在应用信息化管理的模式中取得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围绕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其解决措施,期望给高职院校以借鉴。
1 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系统级别差异较大。某些高职院校信息化系统级别高,信息化管理模式先进。反之,某些高职院校信息化系统级别低,信息化管理模式落后,各个子系统相互独立,数据信息传播速度慢。由此可见,在一定程度上,高职学生的专业水平与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级别具有密切联系,且呈正相关关系。高职学生作为当代社会技术人才的重点培养对象,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国家技术型人才发展的主力军。高职院校必须重视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投入一定资金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上,不断推进信息化系统的创新与发展,从而提高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质量,保障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地接收学生的数据信息,更好的对学生信息进行管理,从而掌握学生的动态情况。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将高职学生作为学校主体,充分重视高职学生的发展需求,及时了解高职学生的动态信息,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对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改进升级,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对高职学生负责任的表现。
1.1 信息管理
很多高职院校采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单一性的特点,即系统独立存在,未能与其他系统进行连接。具体表现形式为:用户认证方式不同、用户名与密码缺乏统一性、系统页面缺乏关联性等,不便于教师或学生访问院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导致很多教师与学生不得不在管理系统中设置繁杂的密码,在后期访问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数据缺失、忘记密码等情况。某些高职院校的教师或学生为了有效记住用户名与密码,常常在学校的各项系统中设置相同的密码与用户名,导致用户的安全级别较低,容易受到黑客的入侵。当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重要数据丢失或被黑客入侵时,容易给高职院校带来损失,包括经济损失与学校形象度的损失。这些重要数据信息包括:学生重要的个人隐私信息、院校财务信息、项目合作信息等,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将给高职院校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例如:当黑客侵入高职院校的信息系统后,盗取某些奖学金学生名单信息,黑客冒充学校名义,欺骗学生先汇款到某账户进行验证,随后才会得到奖学金,在这个过程中,某些学生会上当受骗,造成经济损失,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给学生和高职院校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高职院校在后期采取安全机制进行系统保护时,会花费大量的经济费用。
1.2 信息传播
由于各部门的数据系统是独立开发的,在开发过程中,具有各自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数据来源不同、运用技术不同、开发代码不同与编程语言不同等,导致这些数据系统缺乏关联性,不利于高职院校的统一管理。通常情况下,这些应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互不影响,不利于工作人员统一查看系统中的数据信息,由于数据信息不能有效结合,高职院校的某些决策缺乏科学性与规划性,不利于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当数据信息无法正常共享时,数据信息将缺乏信息交流的渠道,不利于高职院校与其他学校之间的合作。当这些部门的应用系统缺乏统一的管理平台时,容易导致数据信息重复输入,不利于高职院校建立良好的信息数据库,常常导致高职院校损失大量的经济成本。
1.3 子系统数据
高职院校的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系统具有相互独立的特点,很容易导致数据信息的不一致,包括:数据组织过程、数据种类、数据采集方式等。在高职院校不同的管理系统中,储存着学生的主要个人资料,例如学籍、性别、身份证号等,当工作人员在编辑这些信息的过程中,常常会采取不同的字段符号,信息宽度也会随着管理员的个人设置而改变。各个部门的应用系统独立存在,导致具体的数据信息存在差异性,不能处于统一的管理系统中。
由于某些学生的个人信息会出现更改情况,例如,某学生由于户口改变,导致个人数据系统的信息发生改变,但其他系统不能得到信息,及时进行相关数据的改变,导致学生的数据信息在不同的管理系统中无法统一,不利于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有效管理。
很多高职院校在应用信息化系统时,依然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导致某些数据在输入环节中出错,给高职院校带来管理过程中的不便。由于各个部门的管理系统不能统一管理学生的个人数据信息,导致数据系统在建立过程中,常常出现数据错误、数据消失、数据来源不同等情况,高职院校为调查清楚学生个人情况,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各个系统重新进行审核查实,降低了高职院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同时也给高职院校带来了经济损失。
2 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模式问题的解决措施
当各个系统各自运作,无法相互联系时,会极大地降低工作的效率,提高高职院校建立有效的、统一的数据信息系统的难度,加重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通常情况下,由于高职院校各部门系统的独立存在,导致信息在交互过程中,不得不通过纸张打印的方式进行传递,降低了数据信息的传播速度,增加了高职院校的经济成本,浪费了工作人员的时间,不利于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对信息化系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改进。
2.1 建立全新型的信息化系统
全新型的信息化系统完全抛弃了高职院校传统的信息化系统,属于全面改进的系统,可以将高职院校的各个子系统在同一平台上进行相互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包括数据信息传播速度快、及时更新数据信息、数据信息正确率高等。但这种方案有利有弊,弊端是需要花费大量的经济成本,消除各个部门的传统数据信息,在开发新系统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建立高质量的硬件设施设备,从而实现数据信息的高速运作。由于这种新型系统的经济成本十分高昂,很多高职院校无法承担这一费用,导致其还未全面覆盖于各个高职院校中,因此,这种方案缺乏实用性。
2.2 子系统升级方案
近年来,由于子系统升级方案具有经济性高、信息资源整合效果好等特点,受到了很多高职院校的青睐。子系统升级方案即高职院校通过邀请技术人员对子系统的具体形态进行分析,通过会议形式,讨论出子系统的合作方案。子系统升级方案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系统的特点,通过结合各个系统的同一性,使各个系统之间实现信息传递,信息合作。
为了提高开发效率,高职院校可以采取会议讨论的形式,由各部门成员进行会议讨论,制定出合理的升级方案,将各个系统的数据系统进行连接,从而提高高职院校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子系统升级方案能够保障高职院校数据系统的稳定运作,从最大程度上节约高职院校的经济成本,给高职院校带来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有利于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有效地管理。另外,子系统升级方案还可以提高数据信息的安全性,有效地阻止黑客对数据信息的入侵,保障重要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促进了高职院校的发展,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能够建立友好和谐的校园氛围。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相比于全新系统,子系统升级方案速度较慢,内容更为繁杂,需要设置的参数内容更多,但子系统可以有效地保留高职院校原有的信息数据,便于高职院校在后期发展过程中,查看原有的数据信息,进行工作对比、院校绩效对比等,有利于高职院校发现传统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不断改进,提高高职院校工作的科学性,从而更好地管理高职学生。子系统升级方案的经费明显低于使用全新系统的方案,对节省下来的经费,高职院校可以将这部分经费运用于高职院校的很多项目中,例如高职院校的设备设施建设、高职学生的奖学金、教师优秀论文奖励等。
由于子系统升级方案属于一个较为繁杂的过程,其开发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难度性。技术人员在对子系统进行升级的过程中,必须结合高职院校的数据信息情况,同时制定相应地应急方案,保障子系统能够顺利升级,从而进行正常运作。技术人员还应利用高职院校的传统数据信息库、图书管理信息库、财务数据信息库等资源信息库,建立有效的数据信息系统,争取从最大程度上发挥数据信息库的作用,减少高职院校的经济成本,增加高职院校的相关项目,推进高职院校的良好发展。
2.3 数据交换平台
为了有效地连接数据信息,将各部门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地传递,子系统完成升级后,可以跟新数据交换平台,该平台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交流沟通,还可以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流程控制。高职院校通过建立数据交换平台,可以将资源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子系统升级的优势。当各部门的数据信息达到共享交流的目标后,可以实现在线传输数据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及时掌握高职学院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利于高职院校管理学生动态,同时,数据信息在升级后,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学生的成绩分数、情况信息、教师工作情况等信息都可以被信息系统自动记录,提高了记录数据信息的准确率,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分数情况,同时掌握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便于教师安排后期的教学工作,例如,针对高职学生错误率高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提高高职教师的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现当今社会素质教育的综合目标。
高职院校还应对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保障管理系统的人员能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从而有效地管理信息化数据系统。另外,技术人员在保障数据信息资源能够进行有效地传递之前,必须了解高职院校的学校资源,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资源整合,从而充分发挥校园资源的作用。数据交换平台作为一个传播速度快、传播信息范围广的传播平台,能够保障高职院校管理部门及时传递数据信息,提高教师的工作质量,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
3 结 语
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还未形成一套成熟的、规范的系统。本文从信息化改革的角度出发,探究了当下的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模式,提出了改革性的方案,旨在促进我国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型的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