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事业单位内控管理

事业单位内控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事业单位内控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事业单位内控管理

事业单位内控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内控管理法 事业单位 企业化管理

当前,内部控制体系在我国事业单位中逐渐建立起来,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沟通、控制活动和控制监督五方面。内部控制管理尽管对事业单位的企业化管理起到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些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内部控制比较松散,管理引起混乱,导致经济案件的发生和国有资产的流失严重。因此,必须针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制定一套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内控制度。

一、 内部控制管理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指某事业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控制等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的总称。

在事业单位实行内控管理是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事业单位自身实现顺利发展的需求。内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手段,用于事业单位管理中,会有效减少现象,有利于事业单位增加市场竞争的力度。随着事业单位自的扩大,一些事业单位开始开展对外投资、租赁、创办企业等经济活动,已发展成为多个渠道多种方式筹资的经营模式。因此,完善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实现企业化管理的模式已势在必行。

二、 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缺乏内部控制管理的意识

事业单位没有灵活的机制,很多人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很不全面,尤其是一些财务人员,他们的综合素质不高,观念也比较滞后,对内部控制没有正确的认识,这就对内控管理的执行造成很大阻力。

当前,各个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意识比较薄弱,缺乏良好的内控环境,比如一些单位没有对费用支出、资金授权等建立有效的监督控制,还是实行领导审批制,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没有相应的评价体系,就使得监控环节形同虚设,导致内部控制监督评价体系失效,内控制度执行起来就比较困难,危害企业利益的事情就会时有发生。另外,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制度很不完善,有的只是流于形式,未能使其发挥有效的作用。

(二)内部控制各个体系不够完善

内部控制规范主要是针对企业的,事业单位还没有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比如一些事业单位用普通的财经规章来代替内控制度,这会威胁单位资金的安全性;还有一些事业单位处理问题的随意性过大,对业务流程的控制过于简单。同时,事业单位还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管体系,一般的财会人员只注重其会计核算的职能,忽视其会计监督职能,有些人甚至放弃执行内控制度的权利,造成事业单位“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使内控制度应有的控制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三)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不高

由于一些事业单位的领导观念落后,法制意识淡薄,凌驾在内部控制管理之上,无视内部控制制度,如果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就会引起这些领导的抵制;还有一些领导综合素质过低,对内部控制一点都不了解,实行内部控制管理就成为一种假想。以上原因造成的内部控制不严,是导致、弄虚作假现象产生的重要因素。

三、 完善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意识,加强对内控管理的重视

首先应提高领导的综合素质,强化其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使内部控制管理有效推行,这是事业单位各项活动依法顺利进行的保证;其次要增强单位全体成员的认识水平,提高其防范内部控制风险的意识,使全体成员意识到内部控制具有良好的防范风险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这对资金管理水平和资产的安全也有重要意义。

提高内控管理的意识,必须在单位领导的带头下进行,全体员工要增强责任意识,提高职业操守,为内控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使内控管理有效发挥作用。

(二)健全内控管理的各项制度体系

目前,国家还没有对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出台一项指导性的规范,这就需要事业单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健全、可行的内部控制管理细则,为事业单位的企业化管理服务。还要健全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使内部控制真正落到实处,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同时,还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监督机制,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监督,保证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

(三)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

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首先要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这是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必然要求,内部控制制度能否有效执行,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财会队伍。事业单位必须针对当前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促使会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增强法制意识,提升职业道德素质。只有拥有一支强有力的财会队伍,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才会有效发挥作用。

四、结语

总之,内部控制管理是一项复杂又不断更新的系统,关系到事业单位整体运行效果的好坏。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事业单位必须建立一套合理、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将每一个控制点的责任落实到个人,使内控制度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有效保证事业单位全面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瑞山.事业单位内部企业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J].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2009(03)

事业单位内控管理范文第2篇

【摘要】事业单位的会计内控制度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合理的重要制度。它的作用是确保事业单位的会计结构能够稳定有效的运行,避免出现一些,责任推脱的状况。然而,由于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不够和财务管理的混乱,很多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在现阶段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使得这一制度在事业单位中不能发挥它本身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内控 内控意识 财务管理

事业单位是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主要从货币资金、采购业务、资产管理这三个方面加以规范,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机制。在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的问题,单靠国家出台的相关规范进行调整是远远不够的,每个单位自身情况的不同使得单位自身要对会计内控制度加以重视,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遵循权责一致和相互制约的原则,从组织机构设置、单位内部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的建立健全等方面做进一步的努力。但是就现阶段而言,这些努力仍然没有彻底根除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会计内控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事业单位没有形成足够的会计内控意识

在事业单位的会计内控制度中,单位内控意识薄弱是内控制度出现问题的关键原因。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内控意识才能给内控制度的健全和实施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然而,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的负责人缺乏对会计内控知识的基本了解,没有形成会计内控理念,甚至片面的认为,内控是其他部门的事情,会计只需负责把关财务工作。在事业单位中,会计人员所需要做好的只是本职业的工作,没有被赋予内控的职责也没有内控的能力。在这样的行业大环境之下,会计内控制度难以建立健全。有的单位虽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内控制度,但仅限于形式上而已,只是因为单位领导重视制度,只是为了响应上边的号召。这种情形下,会计内控也只是成为了纸上的制度,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会计内控制度不健全

随着内控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部分事业单位已经形成会计内控制度,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会计内控制度不够健全,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会计内控制度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会计内控独立性比较弱,制度本身的规范还不够全面。在我国,很多事业单位中的会计内控机构是和单位的其他业务机构之间是平行发展的,内控人员由于自身职责原因和单位原因经常受到不必要的限制,缺乏一定的独立性。2.内控人员素质和能力达不到内控职业要求的标准,也没有实践经验和专业的知识技能,不能有效的做好内控的工作。内控制度的执行人员达不到内控的要求,内控制度当然也就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3.事业单位中内控的方法普遍落后,跟不上单位的发展步伐。我国现在事业单位中会计内控的强化方式主要是账项基础审计和多种方法的混合使用,这种方法只是针对传统的单位制度形成的,无法及时有效的应对事业单位出现的一些新形势和新问题,更加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

(三)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混乱

近年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预算控制方面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有不足之处。单位预算编制粗糙,没有细化到具体部门,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意变更用途,预算缺乏前瞻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算的执行力度。很多时候单位财政还存在着超支的现状。并且在管理收支费用的时候,事业单位也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的。盲目的财政管理和随意的收支管理无疑会给内控制度的实现带来很多困扰。

(四)事业单位内部监督力度不够

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内部没有专门的监督审计机构。也有很多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审计机构形同虚设,不能真正发挥监督约束作用,不能给内控制度的运行提供及时有效的保障。事业单位内部的资金分布不平衡,偏向其他部门,忽视内控部门,也是内控制度得不到完善,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的重要原因。

二、事业单位会计内控制度的强化方式

(一)强化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内控意识

强化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内控意识,首先要提高单位负责人的会计内控意识,同时还要加强对会计内控制度运行过程涉及的相关工作人员的内控工作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水平,明确其在工作中的职责。通过上述方式使得事业工作单位的工作人员认识到内控工作的重要性,做到提高单位的内控意识,发挥内控作用。

(二)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规范

完善的制度和健全的规范是一个机构合理有效运行的关键,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内控机构也是一样,只有建立了科W规范的制度规范,内控机构才能遵照规范合理的运行。这要求事业单位一方面把内控机构的管理规范化,把内控机构的运行制度细则化。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到传统的内控运行模式,也不能忽视计算机时代的内控网络化。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的会计内控要从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方面进行强化,把三种控制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完善的纵向内控制度。

(三)在单位财务方面事业单位要做到预算的规范化

事业单位应该做到本单位的财务预算科学化、规范化,让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财务状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不能只是简单的做出你一份收支计划。在财务预算方面,一方面预算制定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为预算执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预算做出之后,要严格按照制定好的预算方案,管理本单位的财务,中途不得随意调整预算,确有需要调整的,要事先经过审批,严格预算执行。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才能结束单位中混乱的财务管理状况。

事业单位内控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薄弱环节;内控管理;解决对策

随着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也逐渐变多。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对内部控制的不重视、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岗位责任的不明确、控制体系的不健全、缺乏有效的财务和业务之间的沟通等等。这些方面的问题都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下文根据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的理解,分析内控存在的问题,继而分析了解决和改善薄弱环节的对策。

一、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的相关定义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防止人员非法挪用单位资金,防止资产流失,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第二、促进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顺利运转。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和控制目标,是正确并高效的管理好事业单位内部的资金,确保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并保障单位资金的使用过程安全完整,关于资金使用情况的资金报告具有说服力和真实性。

二、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的薄弱环节

(一) 财务会计管理架构不健全

财务会计管理架构不健全的现象也是财务内部控制的一个比较关键的影响因素,管理架构是否合理,控制流程是否规范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内控的效果。现阶段,一些单位没有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没有制定比较严格的程序和规范,相关的审批、授权部门没有与执行和经办部门相分离,导致了内部管理制定的不健全,经济方面的流通问题存在模糊现象。会计处理流程和控制流程都被动简单化,这就使得财务内控更加薄弱。

(二) 事业单位人员岗位职责不明确

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相关的职责和权限不明确。对于相关岗位人员,其权利或者岗位有交叉的现象,这就导致在处理财务内控的过程中,会出现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问题。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不合理现象,已经存在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财务人员有的是非财务专业,并且对于实际的资金管理没有经验,一人多岗的现象还存在。这些都是严重制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原因。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也是导致内控管理薄弱的一个原因,其由于没有采取竞争下岗等措施,导致事业单位的人员对于自己的工作没有危机感,也没有竞争感,所以办事方面,没有尽全力。

(三) 内控管理体系不健全

内控管理主要包括内部控制方法以及业务流程的控制,这两个方面的实现效果,决定了内部控制管理的直接效果,与财务会计的成效有很大关联。而现阶段,我们会经常察觉到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控制方法制度和系统并不完善。对于开展业务流程的相关事务方面,没有制定比较严格的程序和规范,相关的审批、授权部门没有与执行和经办部门相分离,导致了内部管理制定的不健全,经济方面的流通问题存在模糊现象。这样就导致在业务流程的操作过程中,相关的项目支出部分没有达到严谨和规范的程度,并且没有进行深思熟虑,而只是凭经验办事。

财务是对单位内部财务资金的管理,如果没有与业务管理相互联系和沟通,那么财务内控也只是起到了形式作用。财务管理人员对业务的实施和决策过程不了解,就会造成财务资金的损失,也就给单位带来了经济损失。

三、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薄弱的解决对策

(一) 规范财务管理,健全内部管理控制机制

为了更好的进行内部管理和控制,需要规范财务管理流程,健全内部管理控制机制。对于财务内部管理,如果不能建立良好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就会使得资金的相关运行、审批、下发等流程处于一个比较混乱的境界,从而导致管理过程的不清晰化,使得财务内控的效果没有得到实现。建立资产的专业审批流程和制度,每项业务都应该经过严格的审批和授权处理,严格避免相关人员与不经过授权的资产进行接触。并对单位的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定期进行盘点和查看,并且将出现不明原因、没有登记在案的资产移动问题进行问责处理。完善资产管理和处理流程。对于债权和债务进行及时有效的核查、分析和清理。对于资产损失现象,呆账坏账现象,要按照严格的程序向上级部门进行报批。

(二) 提升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素质,加强内控意识

人是一切活动的主导,也是决定行为的基础,所以提升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素质,是提高会计内控效果的关键措施。管理者是制定决策的人员,其把握着单位的重大决策方向。根据《会计法》以及相关的内部控制管理规范,由于第一责任主体在单位内部占据中心地位,所以,加强对管理者或者是第一责任主体的内控意识的培养相当重要。可以对其定期举行相关的专题讲座与合作交流会议,使得他们对单位内部控制基础知识和重要性都有所了解,并且将具体的内控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与此同时,财务管理人员是内部控制管理的直接执行者,其对于单位的财务管理和方向有着管理责任,所以,加强财务管理者的内部控制意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 建立协调合作制度,进行岗位明确分工

事业单位的内部采取相互协调、高度配合的管理措施,并对不相容岗位进行明确的细化和分工,明确单位内部各职能机构的职权范围,避免出现相互牵制、相互影响的岗位分工问题。对于各岗位与各人员的权限范围和职责问题进行明确分析和说明,并且使得他们更加清楚的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而不应该做什么,从而避免让相关人员出现越权管理、越岗牵制的现象。

(四) 制度部门预算制度并不断完善

部门预算制度是财政预算的关键部门,它是实施财务内控的组成之一。财务预算由以前的功能预算转变为现在的部门预算,是跟随着时代的步伐而不断转变的一种预算制度,具有现实意义,也表现出了财务管理的重大改革。对于部门预算方面,我们要加强预算范围和预算强度,主要可以针对以下几点来进行:扩大预算范围、细化预算内容、控制预算程序、确定预算标准。将部门预算不断的细化并落实到位,实现财务内部预算的合理有效的实现,促进内控管理的效率提升。

四、 总结与归纳

在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和管理方面的相关研究中,我们要结合现阶段事业单位的宏观目标与实际措施,分析出他们内控管理存在的缺陷,然后制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对策。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中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没有相关规章制度、管理制度不健全、岗位职责不明确、内控体系不健全等相关问题,我们需要从控制人员、控制方法、控制措施以及控制中涉及到的相关问题,结合具体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改进,确保事业单位高效运转。(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规划局)

参考文献:

[1]王霞.浅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J].现代经济信息,2010(10).

[2]秦旭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薄弱环节及应对措施[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3(1).

[3]周侃毓.浅谈如何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内控制度[J].经济生活文摘(下半月),2011(8).

事业单位内控管理范文第4篇

标事业单位在社会上的主要功能是为了服务社会,是国家为了开展管理出资兴办的承担着专项职能的工作单位,事业单位的主要特点是非盈利。事业单位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范围比较多,包括教育、科技、医疗技术、科学、保险等诸多方面,在对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时间阶段进行策划来完成服务的标准。比如在传统经济体制下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由于其经济来源比较单一,没有具体的盈利项目进行资金回转,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只是依靠国家对其经济的资助。这样,事业单位的管理部门只需要对原有的资金进行合理的管理,并能够对社会提供一定的服务,就能够开展正常的运作。事业管理的发展目标应该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能够使得事业单位能够适应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满足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事业单位在资金问题上不再仅仅局限在依靠国家的拨款。逐渐地开展一些公益性的社会活动来获得资金,向社会寻求资金。事业单位在进行筹资的过程中应该进行严格的控制,在实践活动中争取以最小的风险来完成筹资工作。同时,在现代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阶段应该转变管理模式,不断地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控制度进行创新,突破传统的预算资金收入管理;不断地通过绩效为指导的创新型财务管理进行合理的控制,设定相应的指标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进行定期的考核,能够围绕事业的发展进行管理。

二、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部财务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在相当多的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部门和一些职能部门并没有设立专业的工作人员,对财务工作人员的相关规定不充足,其中一些财务人员也是从其他部门转行来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在一些事业单位中,并没有设定适合事业单位发展的财务管理的内控制度,事业单位依靠传统的制度模式进行管理,没有意识到内控制度不够完善,一些简单的管理条例不能满足发展中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还有一些事业单位中,工作岗位出现偏差,使得内部工作人员不能真正地各司其职。另外,有一些事业单位在进行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设置内审机构,这就使得财务人员不能真正地发挥内部管理的职能,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无章可循,在上级检查时只能应付,造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逐渐地形式化,达不到财务管理的效果。比如在会计人员之间不能形成一种内部牵制的原则,一些职能始终得不到落实。

2.财务管理内控意识淡薄

在事业单位中,要想真正落实财务管理,就需要加强事业单位整体的内控意识,但是,一些事业单位的领导在单位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内控理念,财务管理意识逐渐薄弱,不能充分地认识到内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科学意义。因此,导致内控制度形同虚设。还有一些领导在进行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认为内控的内涵就是对财务部门的监督,对财务部门只是施行简单的监督职责,将财务预算当成了内控制度的主要内容。因而导致财会人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只是在事业单位中执行相关的财务,没有权利进行决策和管理,对内控制度的执行能力大大减弱,在实际的工作中不能真正达到相应的效果。

3.相关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在事业单位中的财会人员并没有接受到正规的专业培训工作,因此,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无法满足事业单位的要求。就目前来看,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对国家中制定的关于财经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政策标准研究不到位,这样就使得财会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不能真正地做到得心应手,所以就不能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实施。对事业单位经济运行中的财务信息处理不完善,就会影响后期的财务核算工作的工作质量。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事业单位需要对财务人员开展提高整体素质的培养与训练,从而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正常执行。

三、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创新的途径

1.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在监督方式上实现创新

内部审计部门和财务内部控制部门是事业单位的两个同属部门,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创新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充实与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因为内部审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资金运作比较了解,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部门能够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这样能促使整个事业单位部门有效地降低经济花费,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对事业单位的经费进行定期审查,加强事业单位自身的建设。

2.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实现创新

高素质的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能够带动整个事业单位的成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要想实现内部控制度创新,就要充分认识到财会人员的重要性使事业单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增强事业单位自身的服务价值。要大力提高财务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对财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进一步提高财会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财会人员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工作判断能力,使得事业单位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财会人员的积极作用。

3.增强内控意识,从思想上重视内控制度创新

强化事业单位中领导和员工的内控意识,整个事业单位才能够真正地认识到内控的积极意义,增强对内控相关事项的理解,有效地增强事业单位中各个人员的职能,调动全体员工对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中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内控管理范文第5篇

我们需要从事业单位各个方面的工作入手,逐步改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制的工作。这是一个复杂化和系统化的长远工程,需要事业单位每一个部门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才能完美的完成。同时还需要不断改善事业单位的控制环境,提升事业单位职工的控制思想,更重要的是依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际状况和过程对事业单位经营进行有用的风险评估,创立和改善优良的内部控制活动,提高内部监督体制,为了统一事业单位各个种类信息在事业单位的内部建立科学有效的资讯系统。

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贯穿事业单位发展的始终,由很多种要素构成,这些要素的组成和改善的过程是漫长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的创立和改善,主要从以下四个方向加以改进:第一,我们为事业单位建设内部控制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加强对全体事业单位员工尤其是负责人进行控制思想方面的教育,提供给员工控制意识的方法。业员工的整体控制意识及其对事业单位工作的支持和配合直接决定了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建设的效果。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实施如果没有得到员工的支持和积极配合,便失去响应的环境,那样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中的发展将是不长久的,就没法获得满意的效果。因此,提高事业单位管理者的职业素养刻不容缓。第二,要不断提高现代事业单位产权制度改革的脚步。在事业单位的管理中,要切实的保证事业单位的产权做到权责明确。做到事业单位管理能够科学有效,不把政企混为一谈真正的把政企分开创立一种现代化的事业单位制度。在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中,事业单位管理阶层授权事业单位其他负责人去对公司具体活动项目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方法我们常称为管理控制方法。事业单位集团拥有优秀的科学管理及内控手段,再配合科学合理的相关人事政策,不断吸引和培育能力高、素质高的人才队伍参加到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中,不断更新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思想及方法,逐步培育事业单位员工形成良好的控制思想及道德和价值观,为事业单位形成良好的事业单位文化做铺垫。

三、加强对事业单位进行整体性风险评枯和内部监督

在事业单位管理中一般会在内部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体制,有效的提高本事业单位的运营效率,促进事业单位朝向更加良好的方向不断的改进,只有这样国家附属的相关的单位的会计方面的数据才具有更强的可信度和真实性。只有这样我们按照我们的计划实施的才会与我们最终获得的保证是一样的。

当前通过对一些事业单位深入调查发现,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亟待加强,相关的规章制度正确制订和实施,相关实施者以及监督制度等一系列有关措施应大力推广实行,是单位顺利开展工作和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四、在事业单位中实施强制性外部专项审计

事业单位一直在人们的心中具有很高的地位,这个主要源于事业单位能够给人有更好地保证,为什么事业单位不同于普通的企业呢?如何给事业单位的员工一个好的保证呢?这主要是愿与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更加客观的评价自己,做出更好地评价。评价要以报告书的形式表示出来。由专门的技术人员做出相应的评价,做出专业的判断。对事业单位的运作加强监管,同时针对出具的相应的报告书。虽然是这样,事业单位仍然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因为社会变的越来越复杂,环境越来越恶劣。如何在这样不断激烈的环境中拖延而出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一定要加强事业单位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辨别的能力等等。

五、事业单位要精简信息传递层次

事业单位要在内部进行了信息传递,因为部分事业单位内部组织结构过于繁琐,信息传递程序过于复杂,要想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就必须精简信息传递层次。内部审计是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评价、检查,内部审计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事业单位通过建立综合性与单项管理制度相结合的内控管理制度体系,能够更加明确内控重点、找准控制的环节,同时也有利于更明确地分工,提供内控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