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范文第1篇

基础物理原理

水的三种状态以及转化形式。自然界中的水可分为三种存在状态:液态固态和气态。这三种状态在自然界中相互转化:当温度较高时,液态的水会变成水蒸气(气态水);而温度较低达到0摄氏度时,液态水就会凝固成冰(固态水):在一定状态下冰也可以通过升华作用变为水蒸气;同样的道理,在一定条件下三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摩擦力原理。每一个物体表面都存在凹凸不平的情况,只是有的极其细微,肉眼难以观察而已,当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这些凹凸不平的表面就行成了镶嵌的状态,阻止了两个物体发生运动或运动趋势,在运动过程中形成的阻力,也称之为摩擦力。

杠杆的平衡原理。在学生的生活中,都会有坐跷跷板的经历,这就是杠杆原理在现实设计中的最典型的应用。杠杆平衡原理就是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动力和阻力)的大小与它们的力臂成反比,这是使杠杆保持平衡的唯一途径,用公式表示为F1*LI=F2*L2(F1为动力,L1为动力臂,F2为阻力,L2为阻力臂)。

高科技物理在生活中的相关应用

水的三种转换形式与高科技的完美结合

人工降雨。在人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气候干旱的情况,乡村需要灌溉或者净化城市空气,这时就需要采用“冷云催化”技术。其中,冰晶对冷云降雨过程中的作用重大。只要冰晶达到合理的浓度和数量,就会从固态转化为液态,增加降雨的效率。目前的人工降雨也可以采用激光等物理技术以及用激光探测空气湿度,帮助预测降雨程度。

冷冻保鲜功能。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会储备一些水果及蔬菜甚至肉类产品等,为了保证以后食用到新鲜的食物,人们会把它们放到冰箱里,因为冰箱的冷冻室,会使食物上的水分凝结成冰,通过抑制水分的流失来达到保鲜的目的。

防暑降温。夏天人们通过吃冰棍来使自己降温,其实这就运用了物理知识,雪糕是固体状态,口腔里的高温是冰棍融化的同时也带走了人们身体表面的热量,从而使身体感到清爽。同样道理,夏天洗澡时也是通过水分蒸发带走身体热量,使人们感觉到凉快。

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路面的铺设。在我们生活中,路面材质的不同,摩擦力也就不同,众所周知,当我们在滑冰时,冰面十分光滑,减小了滑冰鞋与冰面的摩擦,这样我们滑起冰来会更加顺畅,但是我们平常行走的人行道设计如果很光滑那么行人就很容易滑倒,如果设计太不平则会导致车辆行驶十分的困难,加剧轮胎以及鞋底的磨损,所以既要有摩擦力但是摩擦力又不能太大于是我们就建造了水泥路和柏油路。

车轮面。不同类型的车有不同类型的轮胎有大的小的,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轮胎上都有花纹,目的就是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使用当中随着轮胎的老化陈旧,花纹渐渐消失,轮胎变得光滑,摩擦力也在变小,如果不小心还会出现滑胎的现象,难以控制好车速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所以轮胎一定要按时更换。

刹车。刹车在运用过程中原理就是增大摩擦力,如果要使得行驶中的车子突然停止,就会有一个能量的转换,我们都知道,能量是不会消失会增加,它只能从一种能转化成另一种能,所以,车子突然停止前进就会使动能转化成热能,而热能是怎么来的呢,就是与地面摩擦产生的。

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以及在生活的运用

杠杆的平衡原理:公式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撬棒。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这个原理就是杠杆原理,首先我们要找到一个支撑点,利用杠杆,增长动力臂,减短阻力臂,根据公式,这样就可以使动力与阻力有规律的进行比例的调配与控制实现,动力也就是我们的力气就可以减少了,省力了。

手动抽水机。手动抽水机我们都知道是手对压杆进行按压,通过另一端活塞的运动,水就吸上来了,用到的也是杠杆原理,手动抽水机的压杆长度非常长,所以动力臂也就较长,即我们所花的力气也就小,因此水就很容易被吸上来,但是我们如果没有将杠杆原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我们打水的过程也许会很困难。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杠杆原理,缝纫机脚踏板,手推车,铁铲,动滑轮等等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只是需要我们的发现。

光現象

光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不同的光源也有不同的作用,不同波长的光在人们的眼中敏感性不同。

在人们的视线里,红色波长的光是最长的,而往往人对红色的敏感程度也最高,所以利用这一特点交通信号灯红色就是起到一个警示的作用,其次波长越短的光在大气中越容易散射,而红光是波长最长的在下雨天也不容易散射,不会给交通带来不利的影响。

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学 实际生活 应用

很多人都认为数学太过于对数字的钻研,除了应用于一些科研项目之外,并没有太多的实际用处。但是,数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程的存在,其中必定有着自身的作用和意义。从小的方面来说,如日常生活中的买、卖东西,长度、重量度量;从大的方面说,如生活中成本与利润的问题,保险与债务问题,存款的本金和利润问题,都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所以,只要我们能把数学知识加以实际运用,就会发现数学的奇妙之处。

一、数学生活化

(一)数学测量、计算、公式等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生活中,不难发现数学存在于各个角落,只是我们没有认真的去观察、分析。如在数学课堂中常提到的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家里的盘子、碗等物品其平面效果都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动物中的蝴蝶、蜘蛛等一样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此外,很多机械或家具等物品的设计都会根据轴对称的特点,这样不仅可以让其使用性能可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其美观程度上也可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应。

再例如,数学学习中所提到的“图形旋转”的问题,在生活中更是随处可见,如钟表的顺时针、逆时针旋转,风扇叶子的旋转,自行车轮胎的旋转等现象,都与数学知识相关,而且在机械设备的设计时根据图形旋转的理论可以将这些设备设计的更加简单、美观。此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长度、高度、重量等问题上,会发现有时使用的测量工具并不是很完美、很精确,或者是有个地方根本无法测量,在这时便可以充分发挥数学知识,通过测量和计算来得出最终的准确数据,从而有效的完成测量任务。

(二)数学函数、概率等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在数学函数的学习应用中,一次函数常常表现在买卖消费的活动中,其中的变量与应变量往往呈线性关系。以超市购物来说,商家在进行促销时往往会采用一些优惠政策或实施多种的付款方式,然而这种政策在表面看来是很优惠,在运用数学知识来进一步的计算时就不难发现这些所谓的政策不但没有达到真正的优惠目的,反而使部分商品的价格还存在上涨的现象。

其次,在概率的应用上,数学教学中常常会通过大量的重复实验,并运用列举、画图的方式等来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而通过学习概率知识也可以使我们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进行有效的评估,从而避免守株待兔的事情发生。而在概率的分类里主要分为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两部分,如太阳必定会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在通常情况下水加热得到100摄氏度必定会沸腾,这些事情都是有确定性的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或0;而生活中还存在这另一类的不确定事件,如抛出一枚硬币时落下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这时的概率为1/2,投出一枚骰子时出现的点数是的多少,这时的概率为1/6;所以,有效的了解事情发生的概率可对该事情进行合理把控。以买彩票为例来说,以36个号码按照正确的顺序选对7个为中奖的概率,经过计算,其最终的中奖概率为1/8347680,通过有效的数学计算可让我们预先知道某些事情发生的概率,从而对此事情作出正确的选择,为生活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综上所述,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形稳定性强的原理来制造或加固凳子,也可以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来选用适合自己的话费付费方式的问题,还可以用正比例函数解决飞行射击的问题,甚至更可以根据函数关系来解决投资等问题。所以,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着数学知识,重要的是要看我们如何去探索、去挖掘,通过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可开发人们的发散性思维,加强人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将数学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提高我们高中生的学习质量,还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如何可以更好的在生活中使用数学知识

(一)将“数学生活化”与“生活数学化”有效结合

想要使数学的学习和应用更加贴近生活,就需要从数学理论知识学习方面做起,首先,要对课堂上老师讲授的数学理论概念理解及在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的数学知识积累,并通过数学理论知识,来联想和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数学真正的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其次,在数学学习法过程中,我们要细心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并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生活数学化,还要善于在数学理论学习中引入实际生活,使数学生活化,并将两种关系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不仅提升了我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更使我们时刻关注着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使我们的数学学习真实的实现了“生活化数学”,从而对数学的学习成绩的提高有了很大的帮助。

(二)注重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在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我们除了要理清课本的数学概念之外,还要加大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并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尤其在数学的练习过程中,要把数学知识应用带去实际中去,从实际和理论等多个角度来考虑、分析数学问题,打开我们的眼界,拓宽我们的知识范围,增加对信息知识、实际生活的了解。不要仅仅的局限于数学那一狭小的知识领域,整天的研究那些数学理论、公式及看不懂的解题步骤,使我们的数学学习完全书本化,违背数学学习的真正含义。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在各方面的应用价值越来越被重视。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数学应用较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这一定的差距。因为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压制下,并没有太多的人去关注数学实际应用的作用,从而无法使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得到应有的体现。所以,加强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需要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加大重视,从而实现数学学习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胡运红,张凤琴,姚喜妍.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数学建模教学改革探索[J].数学教学研究,2010(11).

[2]徐斌艳,LUDWIG Matthias.中学生数学建模能力水平的实验分析[J].中学数学月刊,2007(11).

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范文第3篇

一、在知识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情境

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有很多实践方式.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中,教师可以适当融入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这是一个有效的知识教学形式.在知识讲授前,教师要对于教学内容的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分析,对于那种在生活中的应用与体现较为广泛的教学素材,可以充分挖掘其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些实例与知识教学进行融合,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情境的依托下融入到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探究中.这样的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探究的生活化数学问题,给学生的知识获取提供有利的平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使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例如,在讲“解直角三角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测量旗杆的高度?这个场景,学生都非常熟悉.生活化的提问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有的学生认为,测量一下就行了;有的学生认为,应当运用同一时刻影长与物体的高度成正比的原理计算出来.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聪明才智,对学生的合理建议提出表扬.比如,第二种测量方法科学而简捷,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表扬,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同一时间影长与物体的高度成正比?这里运用了什么原理?这样,就引出了本堂课的教学主题.通过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究,学生逐渐获知了直角三角形的一些特征,以及用直角三角形的特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切入点.

二、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都可以用于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结合数学知识的特点设计一些课后研习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从生活经历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并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初中数学课堂上学生学到的很多理论知识都能够在生活实践中得到体现.比如,现在每个家庭都有存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帮助父母计算一下,自家存款一年后的利息是多少.另外,每家每月都要交电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帮助父母计算一下自家的当月电费是多少.这样,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不断地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能够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实践中也得到有效培养.教师要丰富这些趣味化的课后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对于学过的知识的感受更深.

三、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搜集数学信息

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范文第4篇

【摘 要】教学设计应以学生的发展水平为起点,以“科学(浙教版)八下《电与磁》(1-5节)复习课”为例,尝试基于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适度的教学目标,采用任务型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任务;教学;思考

一、提出问题

初中单元复习课是特殊课型,在实际教学中多为“精讲传授”,机械重复,课堂缺乏新意,成为习题课、回顾课。创设的情境多流于形式,有“情”无“境”,只为激发学生兴趣,缺乏思维深度。如何才能提高复习的课堂效率?让“花哨”的课堂变得高效?笔者以八下《电与磁》(1-5节)复习课为实践,与大家共同思考。

二、教学实践

1.复习课的功能

(1)查漏补缺。复习课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情,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知识目标的层次,侧重于知识点的再现。教学设计中关注知道、记住、说出、列举、看懂、识别等认知目标的达成,具有重复性与针对性的特点。

(2)织线成网。课堂注重科学知识目标的层次关系,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所学知识再加工,体现系统性与概括性。

(3)拓展应用。紧密结合学生生活与实践,注重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实施探究至解决问题,具有综合性与应用性。

2.课堂前测

以每小节课后的习题为基础,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了统计

3.结果分析:

(1)学生对简单磁现象较熟悉,但对磁体的认识还停留在生活中一些简单事物上,对较广泛的生产、生活实践应用不熟悉。

(2)基于电磁铁制成的电磁继电器广泛应用于生活,要求学生能说明它的原理,还需要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知识。

(3)学生将电动机的原理与能量转化混淆,对电动机的应用缺乏广泛的了解。

学生能较好的判断磁极,磁场的方向,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等,但是对电与磁之间的关系,“电生磁”与“磁生电”是模糊的且与生活脱节。

4.教学实践

【任务一】

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磁体?请列举尽可能多的方法并解释原理。

预设结果:

1.吸引物体(磁性)

2.悬挂;将物体靠近小磁针;将物体挂在弹簧秤上,靠近磁体;与磁体相互作用(地磁场,磁极的相互作用)

3.周围撒一些细铁屑(磁化)

【任务二】

任选一幅图片,谈谈实验中体现的电磁知识并将图中装置按电与磁原理进行分类,小组交流。

设疑:说说图中各幅图表示的实验?这些实验在生活中的应用?

预设结果:

(1)奥斯特实验—电磁铁:磁悬浮列车、电铃、电磁起重机。

(2)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电动机:电风扇、四驱车。

(3)磁感应现象—手摇电筒、发电机。

【任务三】

将分到的卡片(“电生磁”“磁生电”“奥斯特实验”“电磁感应”“电动机”“电磁铁”)按一定顺序进行排列,小组展示。

【任务四】

根据自动报警器结构图,说一说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小组代表展示。

【任务五】

利用提供的器材,制作“电磁小秋千”并说明它的工作原理,小组展示。

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展开,展示各种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蕴含的科学知识,将简单磁现象再现,低起点切入,激发学生的思考,并使学生感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以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分类对知识进行整理,引导学生寻找“实验”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既复习旧知,又强调知识运用于生活。通过简单材料制作 “电磁小秋千”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合作学习及科学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的快乐,将电与磁知识的复习巩固升华。

三、实践思考

1.提倡学为中心,不仅强调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学生的情感。在复习课教学之前采用适当的方法如练习或问卷掌握学生复习的起点,就是尊重学生的开始。了解学情,一是把握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二是诊断自身教学的不足。深入分析学生在课堂练习、课后练习中产生的问题,调整复习策略,才能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率。

2.回归生活是教学的目的。复习课在掌握了学情的基础上采用“任务型”替代传统的“对话型”,可以促使学生参与思考,是一种不错的教学形式。但“任务”只构建了一个框架,如何让复习课变得有血有肉呢?科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寻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是不错的方法。课堂实践中采用的“电磁小秋千”来源于学生的科技作品,简便易于操作,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北师大出版社.2011年7月

[2]夏淑萍.创造有意义的过程体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7):20

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范文第5篇

《有趣的平衡》属于六年级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中的综合应用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比例知识的的基础上设计的,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并初步感受杠杆原理,同时通过验证这一规律,发现当杠杆“左边的钩码数×刻度数”的积不变时,“右边的钩码数”和“刻度数”成反比例关系,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关系的理解。本活动操作性很强,教材安排了三个活动,制作简易杠杆,探索规律,体会杠杆原理。应用规律,体会反比例关系。为了加强学生的活动,激发创造潜能,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书本制作的简易杠杆有局限性,只能研究左右各一组的平衡。我制作的杠杆更有利于学生发现平衡的更多奥秘。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设计开放式的教学课堂。学生自主的提出问题,经历猜测-实验-操作-观察-计算-推理验证一系列的活动过程。

【片段与反思】

一:谈话导入猜测平衡条件

1.数学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对科学研究也有帮助,古时候神话故事中的风火轮,千里眼,顺风耳现在还是神话吗?希望这节课我们像朋友一样互相合作学习有用的数学,重要的数学,好吗?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呢?

学生说平衡,师板书:平衡

检查桌面上的杠杆平衡吗?

2.对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什么?知道什么?

【反思】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生:怎样才能保持平衡?

师:你真是一个爱思考的孩子。一语道破今天要研究的核心问题,怎样才能让两边保持平衡?你知道吗?

生:两边重量相等

师:就是以支点为中心左重量等于右重量,我记录下同学们第一次猜测,

并反问一定平衡吗?

生:位置也要相等

师:就是离支点的距离也要相等才能平衡。

板书二次猜想:左质量左距离=右质量右距离

快速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小组挂一下

3.小结过渡:对这个结论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先说:距离不相等重量不相等时也能平衡吗?

师:又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距离不相等重量不相等时也能平衡吗?能吗?

能。看来两边距离相等重量相等并不是平衡的唯一条件?还有其他的平衡对吗?哦,不过这也仅仅是我们的猜测,正确吗?需要验证。好,让我们用事实说话,用你们的学具找出这样的平衡好吗?下面分组活动,请先看一下活动要求。

出示幻灯:

【反思】学生经常玩跷跷板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在进行学习时,进行大胆地猜想和预测,激发了学生探究、实践、验证的欲望。

二:活动探究感悟平衡条件

1.小组合作创造不同的平衡,师收集作品展示

过渡:同学们暂停实验,你们真了不起呀!真的找到了距离不相等,重量不相等的平衡?还用这么美观的图表示出来了。这图什么意思,介绍一下,距离多少重量多少?

2.解说作品,生说不清,师点拨,你的意思是说,支点左边5刻度处放一个钩码,右边一刻度处挂5个钩码就平衡了。验证一下。

评价:真不简单,不仅能用图表示出找到的平衡!还会用数字描述,挺有数学眼光哟!接着说。

3.小结:我非常佩服同学们。得出了左右重量相等距离相等可以使杠杆平衡的结论,现在又动手发现了这么多左右重量不相等,距离也不相等时杠杆仍然可以保持平衡,

过渡:那想一想到底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使两边保持平衡?…….

怎么能让我们观察起来方便一些呢?很好,不愧是学数学的能用数学眼光来看问题。怎么用数字表示?举例说明这就是数字的好处,一目了然。

下面大家就把这些平衡用数字统计在表格中。然后分析计算,想一想怎样才能使杠杆平衡?幻灯出示:活动二

【反思】课堂上我让学生从生活的直接经验开始,动手操作创造出平衡,并用直观形象的图示表示出来;然后抽象成数学符号,计算推理出杠杆原理。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抽象分析体会杠杆原理

1. 小组统计数据,

2. 计算分析,有什么发现?让同学们把算式演板

3. 你们越来越会数学了,解释一下?汇报:先叙述算式的意思,多人汇报。重量相等距离相等的平衡符合吗?列出算式

4. 总结一下,我们伟大的发现诞生了:

5. 板书完善等式:左质量×左距离=右质量×右距离

6. 完善课题:伟大的发现诞生了,这就是平衡中的奥秘。知道吗?它在科学上叫杠杆原理,数学重要吧,与科学也有关联,是伟大的科学家,数学家阿基米德经过反复多年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同学们在短短的时间也研究出来了,我也为你们感到骄傲。

【反思】本节课贯穿“实验-发现-验证”思路,整节课教学过程注重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索方法的获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过渡:下面我们到生活中找找,课前大家都说数学在生活中广泛应用,那今天所学在生活中有应用吗?

四:联系生活,知识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1、生活中有那些的关于平衡例子?你能说说吗?跷跷板,大个子压小个子

2、利用平衡的规律解决问题。(课件出示)

星期天,爸爸带小明和妹妹到公园去玩翘翘板,小明体重44千克,妹妹体重35千克。如果要让翘翘板两边平衡,你至少可以想出几种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