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一般为3-6岁,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一般一年或半年归家一次,幼儿被留在家里、寄居亲友家或由空巢老人照顾。这些留守儿童因为年幼,往往自理能力差,交际能力弱。而父母又常年不在身边,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社会性发展较差。笔者作为幼教工作者,目睹着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经历着他们的点点滴滴,明白缺失父爱母爱的心理,认识到这一状况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行为习惯、思想意识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幼儿教师充满期待和关爱的保教能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一、当前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的现状
1.完全自我型。比如,笔者所在幼儿园小二班的锐锐,在奶奶面前说啥就是啥。六月份,锐锐早上来园要穿靴子,奶奶让老师给孩子讲道理。奶奶还说上周锐锐要买雨鞋、雨衣,由于号码太小没给买。结果回去的路上,锐锐用头撞桥墩,昏过去了,还被送往医院,真是让人揪心。
2.胆小自卑型。张达智的奶奶告诉我们,这孩子一生下来,父母就去打工了,自己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养大。张达智害怕打雷,每当打雷就蒙在被子里哭,夜里睡觉常常惊醒。在幼儿园午休时,孩子也是睡一会儿就大声哭,要老师拍一拍才能睡着。孩子每一件事都要告诉老师,“老师我上厕所”,“我去舀饭了”,“我喝水了……”
3.完全自我型。在活动室,即使最安静的环境也能听到有人嘟嘟说个不停,原来是哲哲自说自话。户外活动结束,小朋友都回班了,没见着哲哲,原来他还在院子里一个人玩,很难融入集体中。他也是父母外出打工,由奶奶接送的孩子。
4.完全不能自理型。班上孩子中,有的吃饭不动筷子,有的想上厕所站在原地就解决了,有的睡觉哭、起床哭。为什么不吃饭?回答是要奶奶喂。为什么睡觉哭、起床哭?要奶奶哄。
二、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异常表现的原因
1.家庭教育意识淡薄。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平时与子女缺乏沟通,疏于管教孩子。即使打电话,关注的也只是孩子吃喝拉撒和健康状况等一些身体上的问题,极少关心孩子的情感需要和心理健康。这样就造成了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时得不到父母情感的支持,犯错时得不到及时引导、纠正,久而久之就出现自卑、自私、自闭等行为和一系列心理问题。
2.监护弱化,学校教育孤掌难鸣。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和规则意识、习惯的养成,仅靠自己本来就不行,再缺乏必要的鼓励和指导,更是无法形成了。仅仅依靠学校、老师的监护指导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势必会造成“5+2=0”现象,致使幼儿园教育孤掌难鸣,苍白无力。
3.教师专业素养不强。教师意识到心理健康对幼儿的重要性,但仅看到心理健康对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学习水平与能力提高及未来成功的影响,未认识到心理健康是幼儿个人幸福的源泉、充分发展的保证。许多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现状担忧,认为相当一部分幼儿或多或少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但同时也认为孩子小,必须要多关心他吃得怎样、 长得怎样、有没有生病等。他们更关心幼儿身体健康,身心并重的健康观并没有真正得到体现。
三、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1.更新家庭管护理念。首先,家长要主动配合幼儿园工作。在外出打工之前,一定要将自己在外打工的情况、联系方式等告知老师,并主动地与班级老师联系,以便及时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状况。其次,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绝大部分监护人只注重留守儿童的吃、住、安全,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再次,尽可能调整好家长外出方式,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父母之间最好留一个在家照顾和监管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保持家庭教育影响与氛围的完整。
2.细化幼儿园管理制度。
(1)包抓制度。成立留守儿童“领养”制度。把全园的留守儿童登记造册,每位教师担任其家长。实行留守儿童包抓,单位整体规定帮扶留守儿童的次数、帮扶的办法。
(2)各班级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档案资料全面体现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包括留守儿童姓名、年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能力、与监护人的融洽程度、与外出父母的沟通情况等;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重点是监护人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等;留守儿童父母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及工种、经济收入情况、对子女的希望要求、与子女联系沟通情况等。
(3)评优奖励制度。每学期末,评出好妈妈、好爸爸、好爷爷、好奶奶、好孩子等,再让这些好家长介绍育儿经验,现身说法,使家长学有榜样,追有目标。
(4)家园配合。幼儿园通过QQ群、微信平台、宣传栏、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通告学校每学期工作的思路、家长应注意的事项,汇报学校教育教学重大事件和成果,宣传教育教学法律法规,倡议家长配合学校参与各种亲子活动,在重大节日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3.强化教师专业素养。
(1)用爱关注,用心呵护。爱幼儿是每一个幼教老师必备的素质,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亲情关爱,好像自己是没人要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关注他们的生活细节,根据他们的情感表达了解其心理状况。例如班上的晴晴,性格孤僻内向,从不主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做游戏或自由活动的时候总是一个人默默地站在边上。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拉着她的手说:“我们也去做游戏,好不好?”玩老鹰捉小鸡时,先带她参加游戏,以后慢慢有意识地让她当妈妈或是老鹰,让她感受到自己在游戏中的存在,同时也体验到大家在一起的快乐。慢慢地,小女孩变得开朗起来。
(2)充分信任,树立信心。教师的关爱和信任可以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可以树立幼儿的自信心。教师应多一点信赖的目光,多一些嘘寒问暖的话语,多一句表扬鼓励的话语,让幼儿体验到关爱和幸福。如张达智小朋友,缺乏自信,干什么都要问老师,小心翼翼的。我就经常对他微笑,自由活动的时候和他说说话,聊聊天。
(3)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如“穿鞋比赛”、“看谁用餐习惯好”、“我的衣服自己穿”……孩子在游戏竞赛中学会了生活技能。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现状与对策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被留在农村的儿童越来越多,他们有一个特殊的称呼――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不全面等因素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在受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一、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现状
(一)家庭生活情况。
留守儿童的主要形式分别为父母一方外出,一方与孩子一同留守,以及父母双方均外出工作。父母大多从事体力劳动,收入微薄。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儿童日常和监护人生活或独立生活,分担做家务的责任,经济状况欠佳,生活条件偏低。在一些偏远山区仅能维持基本温饱水平,某些家长只看重眼前利益,无力支付教育费用便迫使孩子辍学,回家干农活、打工挣钱。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年龄偏小,安全意识淡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可供留守儿童娱乐的场所甚少,在水库等危险地带都没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或护栏隔离,埋下了安全隐患。
(二)心理状况。
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往往会感到缺乏亲情和安全感,缺乏家庭归属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当他们有快乐、悲伤、恐惧、焦虑等情绪体验时不能及时得到父母的疏导和安慰,久而久之不愿意向周围的人诉说,容易造成性格内向、孤僻、胆小、自卑,长期积压在心中,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然而,他们往往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合群性低。
(三)学习情况。
根据监护类型的差异,可以将农村留守儿童分为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亲朋监护、同辈监护四种类型,据调查隔代监护的情形占比约70%。与正常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相比,某些隔代监护下的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居,缺乏父母的有效指导,祖辈知识水平有限、精力有限,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如逃课旷课、作业不认真完成、迟到早退等。随着科目增多、课程y度增大、成绩偏差,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丧失学习信心。即使在一方外出打工的情形下,留在家中的成年男性或女性要承担家庭生活的全部劳动,没有时间管理孩子的学习,也不能对孩子的学习进行辅导。
某些偏远地区群众教育观念滞后,对教育问题重视程度不高。某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低,认为只要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掌握一门赚钱技术就够了,对孩子的学习不是很关注,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引导不够。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可追溯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由此对应的城市和农村相隔离的户籍制度及学籍制度。在这一体制的引导下,一方面教育资源向城市倾斜,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城乡二元教育格局的形成。通过城乡对比发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起点不公平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入学率、在校率、辍学率方面都处于不利境地。基于“马太效应”,某些农村留守儿童成年后只能从事一些相对低端的职业。
(二)学校教育不到位。
目前,我国的学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城市公立学校、城镇私立学校、乡村中小学。相比而言,城市公立学校远离乡村,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最优越,是城市儿童的首选,这意味着农村留守儿童如果要选择公立学校,将付出远比城市儿童大的上学难度、高的成本和久的时间。城镇私立学校相较乡村中小学而言学费高。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大多数留守儿童更倾向于选择门槛低、收费低的乡村中小学就读。但是乡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却难以得到保障,这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教学管理、学校环境等方面。目前,农村教师队伍存在学科结构、年龄结构等矛盾。乡村学校受办学经费限制,教师工资相对偏低,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不愿意在乡村从事教育工作。乡村学校仅能开设最基本的课程,很多教师一个人即负责一个年级的所有课程,学科教师严重缺编,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学生在这种情形下容易造成素质教育的单向发展,无法接受较好的德育教育和心理辅导。另外,乡村学校管理水平整体偏低。
(三)家庭教育缺失。
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家人的关爱,更离不开家庭教育对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但父母在外打工,与留守孩子仅能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交流。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陪伴与关爱,长期处于亲情饥渴状态,久而久之与父母之间产生隔阂感。而隔代教育往往因为祖辈与孩子的思维方式有代沟,教育观念和方式滞后,通常只是照顾孩子的衣食起居,没有精力关注孩子的学习,忽略孩子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讲,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模仿父母的行为及为人方式,而某些留守儿童因与父母日常交流不多,缺乏家长的榜样教育,对于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四)某些社会环境不良因素的影响。
留守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自控能力差、分辨能力弱,在家庭管理方面有所疏忽,校园文化建设相对薄弱的情况下,他们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一些自律性差的留守儿童沉溺在网吧、游戏机房等场所,导致品行和学业下滑。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发挥职能,促进教育公平。
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须破除城乡二元机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改革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逐步消除城乡差别。
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对农村固有的学校设施进行改善,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发展寄宿制学校,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离家较远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实行对学生的集中管理,统一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整体协调学校的教学任务和课后活动,既可以促进老师对学生的关怀和日常交流,又可以减少留守儿童接触不良风气的机会,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生。在具有较多农民工的城市,建设相应的农民工子弟学校,让孩子尽可能在父母的身边上学。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出台减免学杂费等留守儿童就近入学的优惠政策,对特别困难的家庭予以资助,对表现优秀的留守儿童予以奖励;强化农村中小学的服务意识,将对留守儿童管理状况的关注纳入考核体系。
(二)学校完善教育管理体制。
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合理配置教学资源,设置必要的教学设备,合理安排留守儿童的课程设置。学校要通过考核、培训等渠道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每位教师切实给予每一位留守儿童学习生活上的必要帮助。特别是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关心学生的心理羁觯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使留守儿童掌握调节心理的方法。
积极开展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活动,对留守儿童登记备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学校与家长和监护人定期沟通的制度,确保双方联系渠道畅通,充分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三)注重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家长的责任不仅仅是简单提供满足生活需要的物质条件,孩子情感的诉求也应得到满足。留守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应该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保证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尽量避免父母双方同时外出务工,注意回家的频率,定期与子女通过电话、信件交流和沟通,听取孩子汇报的同时让孩子了解父母在外情况,加强父母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主动与学校保持联系,多向老师和监护人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夫妻双方都在外打工的家长在监护人选定问题上应优先将孩子寄放在教育氛围较好、责任心较强的家庭中。
(四)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要发挥各方面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关注留守儿童,合力解决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家教缺乏、监护不力等实际问题。如村委会可组织党员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开展交流谈心,通过家访向监护人宣传家教知识;借助种类繁多的教学媒体,加快发展农村远程教育,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资源,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规范和支持社会爱心行动,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作用,提高社会参与程度,改善农村人文环境,优化文化教育氛围。
参考文献:
[1]田景正.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农村教育,2006(6):15.
[2]林艳.浅谈“留守儿童”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6(4):13-14.
[3]王爱莲.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J].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6):94-95.
一、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的现状
留守儿童因为远离父母,家庭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他们的祖辈或受托照顾他们的成人一般文化程度偏低,有的甚至是文盲,对于他们的教育,以吃饱、安全为主,很少关心他们的学业,更谈不上关心他们的课外阅读。
1.缺乏良好的读书环境。如今,农村人在城里打工,孩子大部分由爷爷奶奶照看,成了留守儿童。老人们只要孩子吃饱穿暖就心满意足了,孩子的学习成绩怎样并不会让他们担心,更别说买一些有用的课外书给孩子们看。既使有父母在身边,也是把时间放在农活上而无瑕顾及孩子的学习,更不可能为孩子建立一种阅读氛围使孩子受其感染。由此,农村孩子缺乏一种读书、学习、课外阅读的良好环境。
2.放任自由跟着感觉走。有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身体不好,文盲的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于是,这样的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无人问津,产生跟着感觉走,放任自流的现象。课外阅读时,无人指导,基本是由孩子“独立”、“独自”去选取读物,所以,孩子自律意识差,容易受外界思想影响,社会上一些不好的习性在他们之中流行甚快。社会上流行什么,他们就学什么,读什么,对于书的好坏,没有一个准确的是非观。这样的孩子课外阅读,基本与流行、刺激有关。一旦流行趋势使他们厌倦,他们又会去寻找新的、能满足他们一时兴趣的东西。长此以往,便使他们的阅读处于放任自由。
3.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缺失。学校领导、老师观念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转变,缺少对新课标、新理念的反思,在课外阅读上没有发挥教师应有的指导作用。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校不够重视,图书室没有专人负责,没有做到向学生全面开放;二是学校现有图书内容陈旧,数量有限,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严重不足;三是任课教师迫于教学压力,很少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各种书籍。所以,几乎所有被调查的学校都很少或是根本没有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尽管学校都配备了大量的图书,但实际借阅率并不高。这是导致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丧失、阅读积累少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的思考与对策
1.整合多方力量,营造良好氛围。课外阅读不可能是学校(老师)或是家庭单方面的行为,必须整合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力量,才能取得更好的效益。
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硬环境。农村小学生无书可读是课外阅读的一个最大困难。因此,无论是学校,或是家庭,都必须投入一定的资金,购置一些适宜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花费不一定要多,保证学生有书可读就行。班级要建立图书角,开辟读书园地,学校要全面开放图书室,提供读书时间,让学生随时有书可借(换)可读,有条件的家庭为学生提供书房、书橱,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场所,实现家校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硬环境。
2.注重督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基本无人问津,容易产生跟着感觉走,放任自流的现象。因此,教师要注重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与热情。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朗诵会”、“故事比赛”、 “读书讨论会”、“课本剧比赛”、“名人的读书格言接力赛”、“我的读书方法”及出墙报、展览读书笔记等课外阅读扩展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总结读书成果,交流读书心得和经验。
关键词:留守儿童;生活状况;社会工作;农村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4-0042-02
前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农民工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城务工而被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由于父母亲情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的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障碍。全国妇联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学龄前(0~5周岁)、小学学龄(6~11周岁)、初中学龄(12~14周岁)和大龄(15~17周岁)4个年龄组占总体的比例分别为27.05%、34.85%、20.84%和17.27%。可见,0~14岁的中小龄留守儿童达到了82.74%。从个体生命成长历程来看,这一时期正是人身体发育、性格养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由于缺少父母关爱,留守儿童的生活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文献回顾
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是伴随着中国社会转型产生的,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产物。近年来,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学者们研究认为,留守儿童由于生活在相对不完整的家庭,没有正常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容易产生以下问题:一是学习态度不认真,学习动机不明确。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存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问题 [1];二是社会适应能力较低。有学者指出留守儿童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容易发生消极变化,适应社会能力降低 [2]。三是性格不健全,价值观偏离。研究发现,长时间的亲子分离使农村留守儿童失去情感和精神的依托,并由此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自卑、冷漠、孤僻乃至偏激等不良心理情感状态 [3]。
第二,改善留守儿童生活状况的对策和措施。学者们主要从政府、学校、家庭三个层面进行了研究。政府方面,要在师资、设施等多方面支持学校教育,提高教师素质,建立相应的教学标准和监督管理机制 [4]。学校方面,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集中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管理,兼顾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保护他们的安全 [5]。家庭方面,改变家长的外出务工方式和沟通方式。父母外出务工时,最好留父亲(或母亲)一个在家,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 [6]。
国内学者们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了解留守儿童生活状况,提出以社会工作介入的方式,保证他们健康成长。
二、研究设计
(一)资料收集方法
1.问卷调查法:采取整体抽样方法,发放18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有167份。
2.访谈法:选取4位监护人、4位小学教师进行访谈。
(二)资料分析方法
运用SPSS11.5软件和个案编码分析法对问卷和访谈资料进行分析。
三、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分析
(一)学习生活
1.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生对学习需要的具体表现,同时由于受学校、家庭、个人等多方面的影响。根据学习的动力来源划分,可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2.2%的留守儿童是由于对学习感兴趣而学习的,5.4%的人是“为父母学习”,1.8%的人是“同伴上学,我也上学”,65.3%的留守儿童认为“读书后才能有出息”,5.4%的人“希望以后能赚大钱”。由此可知,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主要为外部动机。父母的外出使孩子们更加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外出务工父母的打工见闻、在外的艰辛以及父母的期望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目的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他们都希望自己能走出农村,不再走父母打工的艰辛之路,想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2.学习成绩。本研究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的划分标准是根据他们最近四次的期末成绩来划分的,四次平均成绩都在90分及以上的为优秀;四次平均成绩在80~89分的为良好;四次平均成绩在70~79分的为一般;四次平均成绩在60~69分的为一般,四次平均成绩在6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调查结果显示,学习成绩为优秀的人有9.6%,良好的有13.2%,34.7%的人学习成绩一般,38.9%的人合格3.6%的人学习成绩为不合格。可以看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一般和合格的人比较多,学习成绩优秀和良好的人所占比例不高,但学习成绩不合格的人数也相对较少。进一步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务工前后的学习成绩对比中存在着差异。有37.2%的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务工后学习成绩有所下降。
(二)日常生活
1.闲暇活动单一,存在闭锁性。调查发现,留守儿童节假日的度过方式中,在监护人家里看电视的有58.1%,去同学家里玩的有33.5%,而去县城玩的只有8.4%。可见,留守儿童除了在学校读书以外,其主要生活方式就是看在监护人家里看电视。他们的活动方式单一、活动面狭窄、这样的生活方式影响他们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等,不利于他们身心地全面发展。其实,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本应少了管束力量,他们能够更加自由,闲暇活动会更多,但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承担的看护儿童的责任加重,为了减少自己的负担,降低儿童出现安全事故的风险,监护人只能控制儿童在户外玩耍的时间和范围。所以,留守儿童的闲暇活动呈现出了闭锁性。
2.劳动负担增重。在留守儿童家庭中,父母外出务工,家庭人力资本减少,家庭的劳动负担压力使得留守儿童比同龄的非留守儿童承担了更多的劳动任务。父母在家时,父母基本上承担了家庭劳动和农业生产,而父母外出后,一些儿童被寄养到爷爷奶奶家或外公外婆家,这些监护人本身就是被照顾的对象,无法完全承担起农业生产和家庭劳动,留守儿童不得不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和生产劳动。在家务劳动方面,留守儿童既要照顾自己,又要帮助家人,有的留守儿童已经学会了洗衣服、做简单的饭菜等,过多地承担了烦琐的家庭劳动。“她爸妈经常打电话告诉她要多帮点活,爷爷奶奶老了,干不动活了。这孩子还是挺乖的,放假时候会帮我洗洗衣服,打扫院子,好多活都帮着”(C2―Q3)。在生产劳动方面,父母务工之后,留守儿童被寄养到新“家庭”中,“新家”的监护人绝大部分是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年老体衰,他们就成了老人的得力助手,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渐渐地与家庭的生计融为了一体。“有时候农忙的时候忙不过来,孩子就跟着帮帮忙,这有的农活他干不太好就让他慢慢跟着我学。”(C4―Q3)
(三)社会交往
与父母交往淡化,同龄群体交往加强。外出务工父母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与留守儿童分离两地,父母与子女之间无法实现经常性的、亲密的情感交流和对亲子关系的积极营造,而更多的是一种处于最低限度的保持亲子联系不会断裂的情感维系。家庭交往功能的缺失,留守儿童的主要社会交往对象转向由年龄相仿、兴趣相投的同学或朋友组成的同龄群体。有38.3%和34.1%的人日常交流对象是同学或朋友,7.2%的人和老师交流,10.8%的人和父母交流,7.8%的人和监护人交流,还有1.8%的人选择和其他人交流。留守儿童在家庭交往缺位的情况下,显示出了和同龄群体交往的必要性。在寄养家庭中,留守儿童往往产生一种寄人篱下的心理,即使遇到困难有时也不愿意告诉监护人,寻求情感的交流和关心在监护人那里往往得不到满足。在这样的状况下,同龄群体由于年龄趋近,很容易达成共识,能够释放积聚的情感压力,成为他们交往的主要对象。
四、以社会工作的介入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
通过对苏北J乡留守儿童的调查分析可见,留守儿童偏离了正常的成长环境,在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上均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需要引入社会工作,组织和开展各种活动,为留守儿童的成长提供一个较好的社区环境,解决留守儿童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一)利用社区资源,建立社区留守儿童保护体系
根据的“差序格局”理论,在家庭抚育能弱化的情况下,社区资源是其“差序格局”中最可行而且最直接、最方便的资源依赖系统。首先,社区工作者要利用农村社区“熟人社会”的特征,组织居民开展互助行为,建立起家庭之间的“人情交换”,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文环境。在这种环境中,留守儿童会得到更多的帮助与支持。其次,社区工作者组织社区内离退休教师、热心人组建留守儿童管理中心。留守儿童管理中心建立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留守儿童父母联系卡,管理员结合留守儿童的学校及监护人,定期对留守儿童的资料进行更新,并及时汇报给留守儿童的父母。通过这种方式,让父母全面了解孩子的生活状况,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
(二)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丰富留守儿童的闲暇生活
由于留守儿童对临时监护教育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不认同,在现实生活留守儿童也难以向监护人表达情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小组工作的方法,扩宽留守儿童社会交往和精神生活的空间。
首先,社区工作者建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开展以激发自信、实现情感交流、提供社交和文娱活动为目的各项小组活动。开展心理困惑的诉说与倾听活动,扩展留守儿童的情感支持网络;组建文娱活动小组,培养留守儿童的兴趣;春游等活动,消除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的不适应感和孤独感。通过开展小组活动,将留守儿童置于一个互动性的环境中,使他们通过团体接触消除生活的困境,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其次,利用留守儿童父母节日返乡的时间,组织家长与孩子开展互动活动,加强交流,弥补情感缺失。例如,以家庭为单位,组织情景剧表演,让家长和留守儿童在角色表演中进行情感交流,维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
参考文献:
[1]周宗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2]刘霞.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7,(6).
[3]程方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08,(6).
关键词:农村教育;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2-037-03
一、当前我国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孤独
父母外出工作,对孩子最直接的影响是造成他们心理的孤独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父母都有依恋倾向,依恋是孩子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依恋的程度与性质如何,直接影响儿童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影响他们的情绪情感、社会和性格特征。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得不到父母的疼爱,缺少父母的贴身呵护,认为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内心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及时的疏导与调适,对其生活于其中的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缺失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极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周宗奎等人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时有失落感,在一段时间里不爱说话,不爱和别人交往,变得自闭。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等,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
笔者对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访谈发现,留守儿童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因为有同学和小伙伴的陪伴,所以对父母的思念相对淡一些。但是,在节假日的时候,如端午节、中秋节等时,其他同学和小伙伴都和父母在一起,他们就会备感孤单。笔者访问的很多学生都表示,他们曾经因为想念父母而哭泣过。这种情绪可能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影响。范先佐发现,很多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外出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笔者在田野调查中也发现过因为父母外出打工而导致学习成绩快速下降的案例。
(二)隔代家庭教育问题多
父母外出后,祖辈成为孙辈生活的照料者和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中小学生祖辈的年龄一般在50一70岁。从其文化素质来看,这个年龄段的人相当部分都是文盲或者半文盲,本身的知识能力有限。笔者在重庆酉阳和黔江的调查发现,90%的祖辈都是文盲。虽然笔者调查的地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个时代刚好是现在的留守儿童的祖辈度过青少年时代的时候)经济非常落后,可能不能代表全国的整体情况,但是,至少就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这种现象是有一定代表性的。
1.教育内容偏颇。从教育内容看,因为缺少必要的文化知识,很多祖辈只能对孙辈提供生活上的照顾,不能提供全面的教育。一些接受访谈的老人表示,他们只希望孩子乖巧、听话,稳稳当当,不出事就好了。他们所能做的,只是让孩子吃饱穿暖。由于不识字的缘故,即使是生活上的照顾,偶尔也会出现大差错。笔者在英县曾发现这样一个案例,一个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在长达半个月的时间内,竟然误把洗衣粉当作奶粉喂给她吃。当他们意识到这件事的时候,儿童已经受到了不可逆转的伤害,成了一个“大头娃娃”。当然,虽然农村文盲众多,但并不是所有文盲都如此愚昧。然而,当不断变化的现代化的日用品逐渐进入农村,代替了农村中原有的常年不变的日用品时,不识字的老人在农村所遇到的障碍越来越多,他们教育孩子的能力也越来越弱,这是不争的事实。
大部分祖辈都非常重视对儿童进行传统伦理观教育。比如,祖辈会教育孩子“对大人要有礼貌”,“在田间行走不要破坏别人庄稼”,“要勤快”等。这些伦理观对于儿童的成长是有帮助的,但是,仅有这样的教育内容是不够的,因为,很多对儿童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素质和品质得不到必要的培养。还有很多祖辈对孙辈的教育内容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比如,灌输鬼神思想。这些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
2.教育方法落后。从教育的方式方法来看,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强化,一对夫妇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孩子,孩子少了,祖辈对孙辈的爱更加深厚了,大部分祖辈都视孙子(女)为掌上明珠。祖辈对孙辈的痛爱甚至超过了父母对孩子的痛爱。笔者调查的很多地区都有“隔代亲”的说法。打、骂等农村中传统的教育方式在逐渐减少,但是,却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即祖辈对孩子的痛爱变成了溺爱。祖辈事事顺着孩子,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如此教育导致孩子任性娇气,并且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明辨是非,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同伴间交往能力差。
溺爱的另一个表现是,祖辈们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留守儿童的所有开支都是祖辈直接负责的。虽然农村家庭的生活都较为简朴,但是,很多祖辈对孙辈的零花钱需求“有求必应”。有一些零花钱是必要的,但是很多孩子的零花钱却是“乱花了”。很多外出务工的父母为了弥补自己不在子女身边的愧疚感,也总是尽量给父母多寄钱并嘱托父母“该花的钱就给孩子”。留守儿童的零花钱增加了以后,更容易形成一些不良的习惯,很多留守儿童(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学生)迷恋上了网络游戏。现在很多农村的乡镇上都有网吧,网吧主要吸引在校学生。很多地方政府对网吧经营进行严格审批,但是在很多地区,一些“黑网吧”隐藏在民房中,逃避政府的检查和管理。对于留守儿童的这些坏习惯,祖辈往往不能在坏习惯刚露出苗头时就对其进行纠正和制止,等到坏习惯完全形成后就很难再改了。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社会干预措施
(一)农村学校应该采取的行动
学校是专业的教育机构,教师是专业的教育者。在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不足、带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方面,学校和教师责无旁贷。
1.学校、教师要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为了让学校成为留守儿童另一个快乐的家,学校应该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让留守儿童的情感多一个出口,从而更好地克服他们的孤独感。学校可以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情感倾向,可以利用下午最后一节课开设书法、美术、体育、音乐、舞蹈等课程,设立各类兴趣小组,让这些活动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校园生活,让他们在生机勃勃的校园里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和成长的快乐。
为了更好地帮助留守儿童成长,农村学校要改变以往的激励和评价机制。虽然素质教育宣传了很多年,但是,在我国农村学校中居统治地位的还是应试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考试成绩几乎是“教育评价链条”诸环节中的唯一标准:教育行政机构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每一个环节的标准都是考试成绩。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学生成为学习和考试的机器。学校对学生而言不再是乐园,学校不再是令学生向往的地方。这使得留守儿童承受了更大的学习和心理压力。而学习成绩不佳的所谓“差生”,其心理压力更大。
因此。必须改革当前的教育评价体制,改变教师只关心学生的学习,只关注学习成绩优秀者的现实,使教师关爱学生的内心世界,尤其要关注那些孤独的留守儿童。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心和照顾学生,把对这些孩子的教育融入到这些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每个细节中。教师要真正走进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感知他们的苦与乐。
2.学校要提高父母和祖辈的“家庭教育能力”。实际上,对于一些家长而言,即使他们不外出打工,天天和孩子一起,也无法教育好孩子,因为他们不懂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绝大多数家长没有学习过如何教育孩子的知识,当他们遇到一系列子女教育的问题时,眼前一片茫然,不知道怎样才能教育好子女。当然,当他们外出务工而将教育子女的重任委托给他们的父母后,留守儿童接受家庭教育的状况更加恶化了,因为祖辈们对孩子的教育能力更弱。所以,农村学校应该帮助农村孩子的父母和祖辈,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这应该作为今后农村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农村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丰富家长和祖辈的家庭教育知识,使他们掌握尽量多的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家长学校是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极好途径。目前,大部分城市学校都设立了家长学校,但是,几乎没有农村学校设立家长学校,即使设立,学校也不重视,形同虚设。农村学校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设立并完善家长学校。此外,家长会和家访也是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途径。在具体的教育方式上,可以通过办讲座、发资料、做宣传、开家教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家长面对面地学到切实可用的家教方法。学校在帮助提高父母和祖辈教育能力的过程中,也可以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提高父母和祖辈的家庭教育能力,今后理应作为我国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政府和社会各界理应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二)村级组织应该采取的行动
村级组织也可以在关注和帮助留守儿童中发挥作用。目前,国家正在实施新农村建设。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要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结合起来。我国农村是熟人社会,村庄内的社会成员都较为熟悉,这为村级组织帮助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村干部对本村每个家庭都比较熟悉,他们具有帮助父母和祖辈开展家庭教育的特殊优势,可以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1.加强家庭教育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宣传。首先,村庄要在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大力宣传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村级组织可以充分利用村里的宣传栏和广播站,张贴、传播家教知识图片和资料,在农村广泛营造重视家教、开展家教的氛围。同时,村级组织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宣传家庭教育,如推选“榜样母亲”、开展家庭教育知识竞赛等。
为了提高宣传的科学性,村级组织要加大和农村学校的联系和沟通,取得农村学校的支持和配合。同时,村级组织要主动寻求上级部门,如教育局、民政局、妇联、团委等机构的支持和帮助。浙江很多地区的村庄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衢州市柯城区华墅乡刘坂村积极向上级妇联组织争取资金和指导,成立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妇联还帮助招募了若干名大学生志愿者,他们在寒暑假期间来“指导中心”辅导村里的留守儿童。为了充分调动村庄的积极性,上级政府在对村级组织进行考核时,可以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村级目标考核中,以激发村级组织和村干部开展家庭教育的积极性。
2.尝试招募村庄教育干事。以前,我国农村的每一个村庄或者每两三个村庄就会设有一所学校,农村家长可以很方便地向学校的教师咨询教育知识和其他知识。近几年来,我国各地都进行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很多学校被撤销了。学校一般都布局在乡镇上,很多村庄不再有自己的学校了。在此背景下,村庄可以尝试招募村庄教育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