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资源的含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围墙意识;信息公平;开放城市;零门槛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10-0041-02
1.研究背景
我国的城市化历了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阶段,已取得了显著的城市化率成果并为世界所瞩目,然而我国城市化速度与质量的差异和矛盾日趋严重,虚高的城市化率数字背后,一系列亚健康城市化诟病日益凸现。这种以部分人利益为目标而发展的城市化必将牺牲另一部分人的根本利益,然而任何一个人包括决策者都不能以部分人的利益为借口而剥夺他人的社会权利。忽视城市发展过程中弱势群体的利益和社会各阶层对社会资源所享有的公平权力只会使我国的城市化更趋向亚健康状态。因此,保障城市的社会资源为全民所公平共享应为最基本的城市发展原则和城市功能。然而,我们的城市围墙却成为阻碍社会资源公平共享的最大障碍,中国人封闭的围墙文化根深蒂固,围墙作为一种安全防御设施,作为一种文化遗存,作为一种阶层和阶级的隔离带,一种隔离人与人之间信任的精神藩篱,无时无刻不在中国社会中发挥着作用。尽管人们似乎觉得社会治安还不足以让人放心地拆除围墙、栅栏,但围墙文化作为封闭保守的象征理应被拆除。因此,打破防御性的围墙甚至打破思维里的墙将成为保障社会资源公平共享的基础,从而进一步引导我国走向健康城市化之路。
2.围墙的含义
中国人自古就有着浓厚的围墙意识,大到城池,小到机关、家庭无不围墙紧锁,各种形形的门总是试图阻挡外来的人们以保护自己。这种围墙意识不仅表现在建筑上,连人的心理也是围墙高筑,从国家到个人,都用一道坚硬的栅栏将自己和身边的事物隔开,既挡住了别人,也封闭了自己。现代中国的围墙问题主要分为如下两类:
2.1有形的围墙
所谓有形的围墙是指用以昭示属地、区分社群并获得安全保障的设施,包括围墙、栅栏等。我国各类空间属地均以围墙相隔,尽管近年来全国实行拆墙透绿工程,但也仅仅是把厚重的围墙换成了疏空的栅栏,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开放。(图1)
有形的围墙主要包括大型居住区、各类校园、大型企业、政府大院等空间的隔离围墙。这些用地一般只留一两个或三个出入口让属地内的人通行,并加设大门和保安,实施严格的管理。而这其中与市民活动联系最紧密的空间为居住区和校园,这些空间往往规模较大占据城市的一个或多个街区,占用了城市大量的公共资源。我国的各类校园以教育的旗帜圈用了大量的城市用地,尤其是近些年的兴建新校区风潮更使得校园圈地越来越大,细数我国十大最美校园无不规模巨大,环境优美。同样,现代居住区趋向大型住区化甚至于趋向贵族化,严格管理的封闭高档住区越来越多。然而,校园以及住区包含很多可供使用的自然资源和休闲文化设施,加设隔离围墙大大降低了属地环境的质量,导致很多弊端。
首先,使属地形成自我封闭,不便于社会交融,交通出行不便。
其次,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属地内自然资源、公共设施、休闲场地的使用率,不利于城市整体济利益。
再者,造成了城市空间的割裂,封闭的围墙使得属地内道路不为城市交通所用,阻碍了城市交通的通达性,降低城市交通的通行能力。
最后,围墙本是以安全防御为主要目的,但众多实例证明围墙在保障用地内安全性上并未发挥较大的作用。
2.2无形的围墙
所谓无形的围墙是指隔离各类信息、人与人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的一种制度和思想,它看不到摸不到却是真实的存在于社会中,阻碍社会的交融和公平。无形的围墙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2.2.1信息隔离
我们正处于高速信息化时代,然而人们却不能自由地对信息资源的各取所需,尤其是所需能取。往往还有信息垄断、信息隐瞒、信息阻塞、信息歧视等人为因素的阻碍。比如校园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只针对本校学生,城市的数据库内容不够完善以及无法为规划研究者所共享等,这不仅造成信息的不流通,也造成了资源的重复浪费。
而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和知识分隔等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城乡间的信息落差和网络普及上,在信息社会中,庞大的弱势群体往往就是信息贫困者。
由此可见,我国的社会需要打破围墙,冲破封闭意识的高墙。
2.2.2门槛意识
我国社会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门槛,公共图书馆需要收费,社区和校园需要本属地的人才能进入,跨区择校费,拥有本地户口才可买房等等一系列门槛。这其中最重要的要属户籍制度,户籍制度的存在从根本上造成了社会的分割,表面上看,户籍制度的存在是为了限制城市人口过度急剧的有效手段,而事实上这是对社会阶层的不公平待遇,赋予城市居民以无上的优越权,遏制了人才及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户籍制度的问题不在于户籍本身,而是赋予户籍的各种保障和福利。这便造成了社会自由交融的最大门槛。
3.社会资源公平共享含义
美国钢铁工业巨富安德鲁-卡内基的哲学是:只要给予公平的社会环境,再穷的人也能成功,这便是社会资源公平共享理念的精髓。所谓社会资源公平共享就是说任何一个公民无论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地区、社会出身、、居住期限、财产状况、政治态度、阶层等,都应该有公平享受整个社会资源的权利和机会。
社会资源公平共享理念具体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3.1自然资源公平共享
这个层面主要是讲自然物质层面,换言之,所有的社会自然资源应该为全民所公平共享,不应为了建设高楼大厦,而剥夺居民享有自然资源的权利,也不应建设服务少部分高端人群的高档社区、高档公共服务设施等,不应剥夺他人对社会自然资源公平享有的权利。
3.2基础服务设施公平共享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应该享有同样水平的基础服务设施,包括交通、水、电、教育、医疗、网络等人民生活必需的基础设施配备。
3.3信息资源公平共享
信息资源配置的公平,要求将各类人为因素的干扰降低到最低限度,尽最大可能实现人们对信息资源的各取所需和所需能取。而信息资源指的是学校、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政府机关等公共设施以及网络等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应公平地面向社会各阶层开放和提供,使各阶层公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享有公平获取信息的权利和机会,杜绝不平等对待
用户的信息歧视行为。
4.“打破围墙”的方式
在国外,大学总是向社会开放,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很多学校不设校墙,不同身份的人可以自由出入、自由学习。而社区也同样不设围墙,任何人可以自由享有社区内的一切设施。这样不仅加强了社会的联系,也使得资源可以公平共享,提高了城市的总体运作效率。可见打破围墙对整个社会利大于弊。以下为总结国外验得出的“打破围墙”的方式:
4.1开放的城市模式
开放的城市模式是指各类区域不设围墙,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公共设施、道路均可为城市所享用。
首先,区域内部分道路可以成为组成城市支路系统的一部分,既方便区域内出行,又完善了城市交通系统,增强交通的通达性;其次,各类自然资源可以和城市公园及其他开放空间共同组成城市公共空间系统,成为公民日常休闲的场所,也可为安全疏散和防灾提供场地;最后,区域内的公共设施可以为周边地区居民提供服务,不仅提高了其服务水平同时增进了居民间的社会交流。例如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就是世界上唯一完全没有围墙的城市,多年来尼日利亚成为了没有围墙阻挡自然景观,并管理有序的美丽城市。
有些人可能会质疑开放城市模式的安全性和私密性,事实上只要在空间上细化处理其安全性和私密性是可以保证的,甚至比有围墙时更安全。例如100多年前,美国哈佛大学的校园南墙外是一个贫民窟,治安环境十分不好。随后修筑围墙,将学校与外界隔开。然而,治安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用围墙封锁来解决治安的做法根本没有效果。于是他们推倒围墙,长年累月地向社会各界开设免费课程,自此,南墙一带很快成为哈佛最活跃和治安最好的地带。日本早稻田大学也是如此,偏僻小城盗窃频发,却由于围墙的拆除,开放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得周围市民携眷而至,在校园里散步、闲逛,甚至在早稻田大学的多媒体教室和图书馆里努力学习知识、丰富自己,从此盗窃事件直线下降。因此,为了保护自己而自我封闭并不能解决办法,相反用开放的心态主动地融入周围环境才是解决之道。在规划中应以小尺度作为空间单元,将大规模的区域划分成若干适度的小尺度单元,并于单元间设置公共开放空间用以配置绿化、公共设施、休闲场所等,或于设置软性分隔,这样既不影响开放又能保证个单元的私密性同时避免死角的产生,使得开放区域更加安全。(如图2)
4.2社会资源零门槛
零门槛模式包括知识和信息获取的机会平等、公共资源自由享用、城乡自由流动等。国外的公共资源多为全体居民共同享有并公平享用,例如德国于1736年就确立了学术自由原则,现在德国的校园图书馆全部免费向公民开放,并且每一个学生在上学期间都有机会无条件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可以在名额允许的情况下不受地域限制的转学。我国正在慢慢进行零门槛改革,如杭州等市的公共图书馆已开始实行零门槛使用,而重庆2011户籍改革和今年6月起实行的大学联盟政策都是迈向社会资源零门槛的初步尝试,虽然迄今为止还不够彻底,但相信社会资源零门槛将成为我国新时代城市化质量提高的重要路线。
关键词:社会治理 ;创新;社会救助
一、背景
由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城市中出现了新的贫困现象,传统的粗放型救助与精准性需求的矛盾日益体现在经济社会生活中。随着政府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型,一些社会问题单靠政府解决不了,也解决不好,政府职能转型要求新型社会救助。
二、特点
城市新贫困人口由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和现实需要体现出不同的特性,社会救助也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针对当前贫困群体新特点,社会救助从传统的物质温饱型救助转向社会发展型精准救助。精准救助的含义就是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社工介入、督导培训及第三方评估的一体化救助体系。主要包括以下特点:
首先,政府主导下的精准救助平台。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参与、社工介入的救助框架上,并通过建立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确定救助对象。其次,社会组织参与的精准救助机制。由社会组织通过投标方式参与社会救助,通过上门调研摸清贫困家庭的现状,进行科学分类评估并分析贫困原因,采用不同的服务方法。再次,社工介入,把脉救助对象问题。对救助对象进行评估分析,分析贫困的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及社会原因,制定个性化的社会救助方案。从接案开始,全面地帮助救助对象。在明确规定的社工职责范围内的问题,社工依法处理;超越社工职权范围的,立即实行转介,即移交给负有相关职能的政府部门。同时,社工还要对救助对象的生活状况进行追踪调查。
针对社会救助机制不协调、体制不畅通、社工专业能力弱等问题,督导培训并提升社工专业能力。通过督导协调配置社会资源,优化社工配置,通过专业培训提升社工服务能力和技术。最后,进行第三方评估,促进救助公平高效。从社工救助项目的设计、调研、方案进程、实施效果、项目财务的合规性、合理性等全方位介入,对项目的完成情况、服务满意率、财务情况、组织管理、综合效能五大方面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并探索救助模式。
三、问题
社会救助当前还存在评价机制不够科学、救助机制不够长效、承接机制不够科学、转接机制不够精确、救助机制不够系统、退出机制还未确立等难题。如评价机制还不够科学。目前社会转型在继续,救助对象在变化,用不变的评价救助标准评价变化的救助对象不够精确。同时,救助的资金有限,如何能用有限的救助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保障救助的长效机制仍然处在探索阶段,救助的精准性也不够高,救助对象需求的复杂性与现有调查方法的局限性还存在矛盾。
社会组织的不成熟以及社工的专业性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导致承接救助工作的成效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社工志愿者和居委会的优势发挥不充分,社工、社会组织不能承接的社会救助,应该由更专业的机构、企业和更专业的组织转接。社会救助是项系统工程,单靠政府的民政部门、以及社会组织还不足以完成社会救助的系统工程,还需要建立大民政、大救助的系统救助体系。
四、对策
社会救助的成效应体现在救助对象的有进有出,只有建立科学的退出机制才能保障救助资金的公平高效。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特提出如下建议,完善社会救助的系统科学体系。
首先,建立精准发现机制和动态评价机制。建立由民政主导、社会学、经济学和人口学组成的专家调查组、专业社工机构组成的实务督导组及居委会志愿者等社会治理创新团队,对救助对象实施精准调查、科学分类。对救助对象给予全方位摸底调查、分析成因制定救助方案。同时,由于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压力有必要调整静态标准,对救助对象实施动态标准。其次,建立科学承接机制和精准转介机制。优化社工配置,建立由实务督导加专业社工机构加社区居委会志愿者的制度化的科学承接机制。无论政府主导还是专业机构参与和社工介入,都无法解决救助对象的全面需求和潜在需求,需要转介o专业的机构或企业或基金会等社会资源。这就需要挖掘社区资源、社会资源,精准链接外部资源,整合一切社会专业资源,最大限度保障救助对象的困难解决。
救助工作是项系统工程,涉及民政、社保等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组织及区内外企业,需要建立以救助对象为本的社会救助系统工程,理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救助长效机制。最后,还需要建立科学评估机制和科学退出机制。通过完善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从经济效益社会效应等方面进行前期预估、过程评估、结果评估的科学评估机制,并根据救助对象的变化,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以保障救助的公平高效。
参考文献:
[1]王三秀,高翔.从生存维持到生活质量:社会救助功能创新的实践审思[J].中州学刊,2016(09).
首先,慈善是一种人道主义观念。慈善的人道主义理念具体表现为尊重人、爱护人、同情人、关心人、帮助人和善待人,等等。
其次,慈善是一种扶弱济困行为。慈善是自愿帮助弱势群体的无私行为,没慈善行为就无慈善的存在。慈善还是一种资源分配方式。众所周知,社会资源主要有三种分配方式:一是以效率原则为基础的市场分配方式;二是以公平原则为基础的政府分配方式;三是以自愿原则为基础的社会分配方式。慈善属于第三种分配方式,本质上是一种非市场和非政府的分配模式。
慈善含义的丰富性要求人们全面理解慈善,摒弃狭隘的慈善观。慈善行为的鲜明特征在于:一是自愿性,慈善行为不应是强制或半强制的勉强行为,而是发自内心的自愿行为或志愿行为。二是伦理性,慈善行为具有浓厚的道德寓意,要么以世俗伦理为精神动力,要么以宗教伦理为终极关怀。三是选择性,慈善行为的对象不是全体社会成员,而是为弱势群体提供援助的行为,强调的是“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四是无偿性,慈善行为是一种无偿的非营利行为,慈善接受方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成本。五是多样性,包括无偿捐款、无偿捐物和无偿服务等。
衡量一种社会行为是否属于慈善行为,必须综合考虑上述五个特征。就此而言,捐钱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慈善行为。一方面,捐钱的动机和目的五花八门。有的为“名”,有的为“利”,有的为“权”……只有以无私助人为宗旨的捐钱行为才是真慈善。另一方面,捐钱的心态各式各样。有的主动,有的被动;有的自愿,有的被迫;有的勉强而为,有的心甘情愿。其中,“劝捐”、“诱捐”和“逼捐”等行为都不是真慈善,只有自觉自愿地捐钱才是慈善行为。
进一步讲,捐钱是慈善的一种形式,但慈善不仅仅只有捐钱这一条路,亦不能以捐款多少来衡量。同时,慈行善举也非仅限于富人群体。很多时候,普通人或邻里问的互助行为,并不亚于捐赠大笔财产,二者都值得赞赏。此外,慈善事业的发展,绝不能只盯着少数人的钱袋子,更需倚靠慈善文化的建设。只有让行善者快乐地行善,受赠者有尊严地接受,慈善行为和事业才能生生不息、世代延续。
客观来说,我国慈善仍处于落后的局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慈善捐赠水平较低,占GDP的比重不到1%;慈善组织和机构刚刚起步,组织数量少,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弱,社会公信力不高;公民慈善观念落后,个人主动性慈善捐赠参与率较低;发展慈善事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健全等等。
有鉴于此,新形势下大力发展我国的慈善事业,一要健全慈善法律制度,加快慈善捐赠、慈善组织监管和慈善信托法律制度的建设;二要完善慈善财税政策,进一步修改、调整和完善慈善组织和慈善捐赠人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扩大优惠范围,提高优惠比例;三要推进慈善组织的专业化,加强对慈善组织的监管,帮助慈善组织提高公信力和能力;四要推进慈善财务透明化,加强财务审计和监督,确保慈善资金使用的合理化和公开化;五要加快慈善事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链接:
1.壹基金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不断深化,经济政策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大家对于我国的经济政策有了更多的关注。为了保持国民经济总量的平衡,引导国家的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我国也实施了相关经济政策,主要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国家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发展目标而制定的规划方针策略,也是对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政策。本文主要是通过借鉴相关文献和资料来具体分析我国经济政策的含义、特点、重要性、在国民经济行政管理中的意义及作用等,希望能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
经济政策;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我国的经济政策,其对于促进我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意义。如今,经济政策广泛的应用于国民经济行政管理中,通过对我国经济政策的不断研究和探讨,对于我国未来的国家建设也至关重要。经济政策是整个市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实行准则,在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政策实施中,其优势有很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行政管理的进步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开始对经济政策在实施方面有了更高的重视。
1经济政策的概述
1.1经济政策的含义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形成了全新的经济体制,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将市场作为无形的手,放置于主导地位,同时政府也通过一些经济政策来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当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需要通过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的经济政策等来达到国民经济总量不断上升的要求。我国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能有效帮助国家进行经济调控、社会资源和收入分配等。
1.2我国经济政策的种类
经济政策是国家和政府为了确保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收支平衡的一种措施,其实施需要一定的连续性和弹性。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会常常出现变动,而相应的经济政策也要做出调整,国家和政府所指定的经济政策也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此,在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时,还需根据社会发展战略、方针,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等来严格规划产业布局,制定出适合的经济政策[1]。我国经济政策的种类有很多,比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与信贷综合平衡政策等。各种不同的经济政策可以有效控制货币的发行、通货膨胀及防止通货膨胀的产生。
2经济政策的重要性及在国民经济行政管理中的意义
2.1经济政策的重要性
我国主要是实行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相结合的宏观经济调控,国家的经济计划要以市场为基础,确定好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做好宏观调控目标和国土整治,将重点放在长期的计划上,将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有利于企业发挥出市场机制,达到自主经营的目的。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是社会总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追求微观经济目标,还能实现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经济政策是我国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对策之一,为了能实现相应的经济发展目标,将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化的实现。当所有商品的价格有了普遍的增加时,这就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也无法了解到金融资产的实际价格,这时候需就要采取经济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经济政策对于社会的供给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2.2经济政策在国民经济行政管理中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对于市场经济的管理开始转向了宏观调控。经济政策在国民经济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主要是由国家来调控市场,市场来引导企业。通过这种形式的调控与管理能有效保持国民经济总量的平衡,从而进一步引导国家经济健康的发展。经济政策在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它也是整个市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实行准则,能有效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矛盾,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才促使整个市场经济的过程得以正常、稳定的运行,因此,加强对经济政策是非要有必要且非常重要。在我国现代化社会的经济建设过程中,提高我国整个市场经济的前提是了解和懂得经济政策的重要性,提高我国整个市场经济也是提升我国国民经济行政管理全面建设的基础,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2]。经济政策在国民经济中能有效提升整个市场的运行效率,对于整个国民经济行政管理的进步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经济政策在我国国民经济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3.1财政政策在国民经济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财政政策的实施已初见成效,有了一定的发展。财政政策是国家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发展目标而制定的规划方针,是经济政策中较为重要的一大政策。一般来说,财政政策能够体现出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帮助国家进行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政策能有效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结构、社会资源和收入分配,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我国的财政政策主要分为紧缩性财政政策、膨胀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不同的社会需求中,所需采用的财政政策也不一样。当市场的需求不足时,则需要应用膨胀性财政政策进行调节。膨胀性财政政策可以有效扩大财政支出、扩大社会的总需求,从而满足社会的需求。尤其是当一个国家生产过剩时,可以通过高赤字等膨胀性财政政策进行调节,从而进一步促进国内的总需求。对于社会的总供给不足时,可以减少财政赤字,增加税收、提高税率等途径来降低社会的总需求。比如,我国在80、90年代时,一度的物价上涨使得我国国内的经济过热,于是我国颁布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对于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国家可以通过增加财政补贴、减少国券发行和扩大税收、提高税率的方式来抑制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松紧政策共同结合使用的方式来让社会供给和社会需求达到均衡的效果,从而促进社会经济朝向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方向发展。在我国,财政政策能很好的体现出其对于社会资源和收入分配的重要调节作用,通过各个环节的分配后可以有计划的组织国民收入分配的枢纽,对于社会供给和需求的总量平衡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财政政策确实会对整个国民经济行政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能有效实现财政政策的目标,政府也需根据社会经济的运作情况采取适合的财政政策,从而促使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平的目的。
3.2货币政策在国民经济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货币政策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国家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进行的宏观经济一种方式,主要是通过相关渠道来控制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均衡,可以直接调节社会总需求量。当社会的总需求过大或者过小时,需要国家减少货币或者增加货币的方式来确保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可以说,货币政策对于国家的总供给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目的是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均衡增长。如果国家的总需求过高,则可以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的方式进行调节,反之,则相反。货币政策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常价格的变动可以有效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促进效果总效益的提升。由于价格会随着产品的供求而出现变动,价格的上升利润也自然上升,企业可以从银行确定相应的资金,进而有利于实现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的体制下,价格是对商品价值的评价,价格出现变动可以将社会资源更加合理的分配,但是,当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在不断上涨时,这就说明出现了通贷膨胀,这时候反通贷膨胀就成为了主要政策的与财政政策相同的是,货币政策也是为了达到国家的宏观调控目标,主要作用于货币和物价的稳定上。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会通过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三种政策工具来实现目标。因此,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对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政策,目前,在我国也已看到了初步的成效。
4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经济政策在国民经济行政管理中有着较好的发展,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能有效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中,经济政策展现出了它的优势和成效,它也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随着我国现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对于未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上有了更高的重视。我国还需进一步加强对经济政策的研究和管理,对于出现的任何问题及时解决,未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将会有更好的发展。以上就是笔者对经济政策在国民经济行政管理中的作用的具体介绍,由于笔者对其研究的不是太全面,所以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也是笔者以后继续要学习和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曹培英.关于经济政策在国民经济行政管理中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2(5)
[2]成晓光.经济政策对我国经济行政管理的思考[J].经济教育学报,2012(5)
[关键词]严打 刑事政策 价值分析
作为当前我国应对犯罪的基本刑事政策,宽严相济既是基于对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所做分析后的选择,也是对以往刑事政策的一种扬弃。其丰富的思想内涵闪耀着自由与秩序、公正与效益的价值光芒,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和研究。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2005年12月5日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首次被提出,其内涵得到抽象化概括是在2006年11月的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而被赋予司法化标签则体现在中央政法委书记对司法系统关于如何进一步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讲话内容中。在理论研究方面,刑法学者和司法实务者就该政策的含义、历史沿革、立法司法意义等作了论述,并出版了系列的专著和论文。
结合上面有关的内容,笔者就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略作论述。就该刑事政策的结构而言,主要由“宽”、“严”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济”构成。“宽”就是宽容、宽松之意,要求对情节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偶犯、初犯、过失犯等依法从轻、减轻处罚,尽可能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并探索建立刑事自诉案件的和解、调解制度等。“严”就是严厉、严格之意,要求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严重暴力犯罪以及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犯罪实行包括“从重量刑、特别程序和证据规则”以及“隔离与长期监禁”等策略。“济”意味着协调、相互作用之意,要求对犯罪有宽有严,保持宽与严的平衡与协调。
选择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价值取向分析
依据法的价值理论,作为选择社会公共政策内容之一的刑事政策,从宏观上来必须体现出其对社会有意义、可以满足社会需要的功能和属性。从实质性价值判断来看,必须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必须有助于保障人权和实现人道;从微观要求来看,必须表现为对秩序、自由、效率和正义等法的基本价值的贯彻和体现。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秩序与自由的统一。宽严相济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倡导以人为本的背景下提出的刑事政策,所谓“宽”是指:在司法上针对不同犯罪进行区别对待,对情节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犯罪人,依法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在诉讼程序上探索建立刑事自诉案件的和解、调解制度;在执行上正确适用假释、减刑、保外就医等制度。这样的非犯罪化处理,有利于犯罪人改过自新和回归社会;非司法手段的处理,有利于充分听取和考虑被害人的意愿,提升被害人的诉讼地位,提高化解双方矛盾的效率;非监禁化有利于保持犯罪人家庭的稳定与和谐,缩短其融入社会的距离。可见,宽严相济中从宽的要求表现为对社会个体权利的尊重和对个人利益的保护,是自由价值的彰显。
“严”的内涵是:强调刑罚的惩罚和报应,适用对象是严重刑事犯罪及高危险犯罪人,包括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严重暴力犯罪以及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犯罪等,主要策略是立法上的入罪化,司法上的从重或加重处罚、特别程序和证据规则以及执行上的长期隔离或监禁。这样的从重处理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可见,从严表现为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和对社会应然之秩序的保护,是秩序价值的重要体现。
而采取“济”的策略,是秩序价值与自由价值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也是宽与严两种价值动态平衡和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需要强调的是,宽与严两种策略的终极目标都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实现社会和谐,而社会和谐又对减少和预防犯罪起到重要的反作用。由此看来,选择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又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手段。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在我国的法律价值体系中,效率是最近20年日益受到重视的一种价值。所谓效益,在经济学视野里,就是从一个给定的投入量中获得最大的产出,或以同样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效果。效率由于涉及成本与产出的关系,因此体现了对社会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公平即正义、公道,表现为阶级性、具体性和历史性。关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有的学者视两者为互不相容的根本矛盾。在笔者看来,效率与公平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社会价值。一方面,以效益为标准配置社会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财富总量,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共同富裕的高层次的公平;另一方面,如果把效益绝对化,不考虑公平,就可能导致两极分化,造成社会动荡,影响甚至从根本上损害效益。因此,应运用各种机制来衡平两者之间的张力,尽量扩大它们之间的适应性,缩小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