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政务工作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13年至今,全市共投入项目建设资金1.91亿元,实施民政公共服务项目131个,极大的提高了民政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1、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统筹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我市坚持把规划作为促进民政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以规划引领项目,以项目推动发展,将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纳入民政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体系,科学编制项目规划,强化项目储备,引导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总量适度、分布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目标发展。2013年,我们将一系列与民生关系密切、保障民政对象基本生活所需、提升民政公共服务现代化水平的项目,列入《市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六大体系”和53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10个,城乡社区建设体系项目38个,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建设项目1个,优抚安置双拥体系建设项目1个,社会福利体系建设项目2个,专项社会事务管理体系建设项目1个。
2、坚持项目带动,全面推进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我市以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为抓手,连续三年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建设,着力推动了三个体系建设。一是以公办福利机构建设为重点,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投入4500万元,新建了市社会福利中心综合服务大楼,总占地面积23711平方米,建筑面积20250平方米,可满足500名老人入住需求。争取国家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投资1130万元,改造扩建了市社会福利院养老护理楼,新增供养床位180张。开展农村福利院整顿提升活动,投资630万元,新建了镇养老服务中心,迁建了沙嘴办事处农村福利院;投入886多万元,对沙湖、杨林尾等6所农村福利院进行新改扩建,新增供养床位300多张,极大地提升了五保供养能力。开展了农村互助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试点,在318国道沿线20个村建设了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中心,在城区“三办一园”选择了4个社区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探索开展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二是以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我们采取向上争取一点,公共财政投入一点,驻区单位扶持一点,社区自筹一点的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不断加大对社区服务平台建设的投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其中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金700多万元,市和街道(乡镇)两级财政拨付5700万元,社区自筹1600万元,开工新建了8个社区服务站,改造升级了13个社区服务站,巩固完善了17个社区服务站,共计新建社区服务站9000多平方米,改建社区服务场所5000多平方米。全市79个城乡社区中,已建成1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56个社区服务站,其中办公面积超过1000平米的有8个,达到或超过300平方米省级标准的有48个。三是以专项社会事务项目为基础,推进社会福利体系建设。投资400万元,新建了市儿童福利院,设置床位100张;投资670万元,建成了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家庭寄养中心,设置救助床位100张。投入资金92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支持48个村兴建了农村生态公墓;投入2800万元,兴建了市城区殡仪服务中心,新建的殡仪服务中心占地面积120亩,总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设有高中低档别墅式吊唁厅11栋,可同时容纳13户办理丧事,为我市实施丧事集中办理,推进生态、绿色、文明殡葬奠定了基础。
3、坚持多元投入,合力推进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我们坚持“政府主导、社会支持、民间参与”的多元投资模式,不断加大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是主动争取资金支持。我们找准国家宏观政策和决策中推进民政公共服务建设的切入点,加大了对改善民生的投入,通过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积极争取,在资金上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多。社会福利中心开建之初,上级没有任何口径下达资金,我们在福利院床位紧张,养老服务急需拓展的情况下筹措资金,主动建设,随后争取省级下拨了资助资金800万元。全国养老服务体系试点项目全国只资助四个省,我省只安排四个点,全省4000万元,全省17个地市州争取到资金500万元。同时,用项目资金带动地方政府投入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我市通过不断完善公办养老机构设施,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300多万元,新建了镇养老服务中心和沙嘴办事处城南福利院,带动地方政府投入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300万元。二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发挥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按照“广覆盖、保基本、树标杆”的原则,加大对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力度。2013年以来,市、镇两级财政投入约1.325亿元用于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占总投资的69.3%以上。三是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投入。我们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扶持,吸纳武汉中招实业有限公司等社会企业投资2500万元,在毛嘴镇征地100亩,兴建全省首家农村区城性社会养老机构——江汉明珠养老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探索农村福利院向区域性社会化养老机构转型。四是探索开展合作开发。在民政公共服务设施筹建过程中,建设用地成为制约发展的“老大难”问题,我们通过精心策划、科学论证,采取合作开发的方式,与市皮肤病防治医院签订合作开发协议,将皮肤病医院所属的麻风村长期闲置的100亩土地用于市城区殡仪服务中心建设用地,开发期20年,市殡仪服务中心分年度支付麻风村效益款共计7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该项目的建设。
二、公共服务设施运营管理情况
为了发挥民政公共服务设施的效能和作用,我们坚持建设与管理两手抓、两手硬,不断加大管理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运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一是养老服务体系初具规模。随着市福利两院的建成投用、农村福利院的新改扩建、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中心的建立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的展开,我市初步建立了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互助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全市2个城区养老机构、24个农村福利院和1所区域性社会化养老机构床位总数已达4000张,供养农村五保对象4320人(其中集中供养1290人,分散供养3030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29%);供养城镇“三无”对象1030人。在满足五保、三无老人供养基础上,我们还积极探索向社会提供代养服务,福利两院代养社会对象245人。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也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20个互助养老试点村都成立了互助养老协会,指导互助照料中心开展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空巢、留守老人生活。4个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社区也在积极探索为老年人提供家电维修、清洁护理、送医送药、配餐送餐等多样化、多层次服务。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我办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与日常工作相结合,确保工作有专门机构,责任到岗,责任到人。一是成立了以市民族办主任刘勇为组长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领导带头抓,工作人员具体抓,责任到头”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体系。二是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机制。通过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责任、审核、反馈、备案和监督等制度,促进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今年政务信息公开情况
今年,我办主动公开政务信息30条,其中文件信息类5条,民族资金安排使用类23条,政务工作信息类2条。公开的内容主要以民族资金的使用为主。一是信息管理制度严密。我办对政务信息公开的范围、政务信息公开的内容、政务信息公开的形式、政务信息公开的制度等作了进一步的明确。按照工作人员初审、分管领导复核、主要领导签批的层层审核制度规范运作,及时做好政务信息公开以及已公开内容存档备查工作。二是信息公开时间及时。针对公开内容的不同情况,确定公开时间,做到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固定性工作长期公开。三是信息公开重点突出。我办坚持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事项公开作为政务信息公开的重点,加大推行政务公开的力度。
三、主要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开展党务政务公开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党务政务工作开展以来,我办领导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开展工作。一是及时召开全体干部会议,传达学习了区委区政府关于党务政务公开工作的相关文件。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开展党务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握的基本原则、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公开程序、方法步骤及工作要求等重点问题。二是成立了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及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确保党务政务公开工作有序、有效、有力推进。
二、做好思想发动,为开展党务政务公开工作提供思想基础。
组织全体干部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有关文件精神,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加大宣传力度,理清工作思路。通过学习,提高了对开展党务政务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干部的民主意识,把思想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精神上来,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上来,为党务政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夯实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为开展党务政务公开工作提供制度保证。
把制度建设作为推动党务政务公开工作向规范化、经常化方向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真抓实干,狠抓落实。按照要求,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以制度建设促进工作的开展,收到了积极的效果。一方面,我办建立了党务政务公开工作责任制,明确了党务政务公开各个环节的责任,做到责权明确,奖惩分明,常抓不懈;另一方面,按照区党务政务公开工作的有关要求,确定一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党务政务公开工作,切实加强对党务政务公开工作的落实。
四、明确工作任务,确保党务政务公开工作落实到位。
一、关于“实施一号改革工程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和具体创新做法”
1. 制定《手机端投资项目联审平台开发实施方案》《租赁即开工实施方案》《投资项目工作专班实施方案》,实施“微信端联审平台”、“租赁即开工” 、“工作专班”3个创新项目。
2. 建立《张店区工业投资项目“帮办代办”追踪表》、《投资项目建设窗口帮办代办台账》、《投资项目建设窗口受理台账》,随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在市级以上媒体平台宣传推广典型工作案例和经验做法13篇。
3. 优化“张店审批服务”微信公众号“指尖办”工作,将工业投资项目联审业务搬上手机端;与市级积极协调沟通,加快淄博市与张店区两级政务服务APP整合。
二、关于“一号改革工程具体创新做法”和“创新审批机制,优化流程再造”工作情况
我局聚焦聚力“一号改革工程”,二季度推出改革创新工作12项,其中以信息化推进“一号改革工程”方面6项,政务服务制度创新方面3项,流程再造方面3项。
(一)以信息化智能化推动“一号改革工程”方面。
1. 在全国率先研发应用“秒批秒办”自助终端,实现食品经营许可、公共场所卫生许可24小时不打烊自助办理,秒批秒办,立等可取,二季度通过“秒批秒办”自助终端办理许可600余件。
2. 全省各区县第一家将电子身份证应用于政务服务领域,区镇村三级55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可应用电子身份证办理。打通营业执照数据库、食品药品业务系统和张店区微服务管理系统三方数据壁垒,在全省率先将电子身份证应用于“秒批秒办”自助终端,申请人仅凭一部手机5分钟即可办理食品经营等准营许可。预计每年减少提供的身份证复印件约6万份。
3. 在全市率先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全区270余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办理,使行政审批效率再提升20%。
4. 在全市首推“区块链+政务服务”4个应用场景,上线运行张店区“区块链+政务服务”平台,运用区块链技术办理行业综合许可证6张,身份证、营业执照、食药、公卫、出版物等经营许可数据“上链”,避免重复填报、重复提交,保障数据安全,优化审批流程。
5. 上线全市首个微信端投资项目联审平台,将投资项目联审由“线下”变为“线上”,真正实现投资项目不出门就能“掌上办”,不见面就能“网上审”,联审时限由一周一审变为随报随审,72小时办结。自2020年4月份平台上线以来,收到项目申请75个,预审通过项目65个。
6. 创新“租赁即开工”审批模式,将联审部门精减至5个,盘活闲置厂房(库房)资源,张店区通过“租赁即开工”审批模式达到投产条件项目77个,占联审项目的63%。
(二)以政务服务制度创新推动“一号改革工程”方面。
1. 依托无差别“一窗受理”和“政务帮办”团队,优化综合受理和帮办代办导办服务一体化运行,打造“一窗受理+帮办代办”服务品牌。
2. 从企业群众视角出发,推出自然人、企业法人、社会组织法人、投资项目等4张全生命周期清单,涵盖275个事项,通过短信、网站、电子屏等宣介,让企业群众一看就清楚、一问就会办。
3. 创新推出“通办全省帮办全国”服务,梳理《“通办全省”审批服务事项清单》,专设“通办全省”窗口,配备专员,提供全程无偿帮办代办服务,对于到张店市民中心寻求国内任何区域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帮助的企业群众,“政务帮办”团队将会无偿提供帮办咨询服务。
(三)以优化流程再造推动“一号改革工程”方面。
1. 开展张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开展“减证便民”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最大程度精简和优化各种证明材料,推行容缺受理、容缺办理,6月30日前推出“八办”清单和不少于500项容缺办理事项,全区涉企事项实现100%容缺受理。
2. 担当作为,积极贯彻落实“一证化”改革工作,已办理行业综合许可证8张。
3. 从人员划转、事项梳理、业务培训、健全制度机制等方面,多措并举推进镇办层级综合一窗受理,经评估验收,全区8个镇办已全部实现“一窗受理·全科服务”。
三、关于“推进一业一证改革情况”
4月24日,张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政府办公室行业综合许可“一证化”改革实施方案,组织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实施。目前,张店区已建立分行业叫号引导、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证、帮办代办助力的全流程运转机制,严格按照省编制的工作规范,落实“六个一”办理机制。二季度共办理行业综合许可证8张,其中餐饮(饭店)行业的张店浮萍餐饮店和药店行业的漱玉平民大药房张店世纪花园店参加全省“一业一证”改革试点行业综合许可证首发颁证仪式。
四、关于“落实一网通办工作情况”
我局多次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自查,安排专人抽查,专门召开会议部署,不断修改完善政务服务事项。
1. 核查6208项“10+1类”政务服务事项,已核查完毕并汇总形成503项问题事项及调整意见建议清单,清单于5月21日上报市局。
2. 安排专人对山东政务服务网张店站各部门、单位的办事服务内容展示情况进行抽查。从网上内容展示和电话咨询两个方面开展,共抽查事项累计145条,发现问题100条,包括上班时间、咨询、投诉电话、办理地址等要素存在表述不规范、填报不准确等问题,并发送整改通知,要求各单位进行全面自查,相关网上事项展示不规范的问题正在整改中。
3. 组织召开全区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完善工作部署会,对各镇街道、部门单位再次培训,各单位安排专人逐项对展示事项继续排查整改,确保进驻总门户的政务服务事项网上查询、办理、咨询、投诉路径畅通。
五、关于“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落实情况”
明确要求接入“一窗受理”的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好差评”评价范围。各部门数据录入达到应录尽录,录入率达到100%,二季度3月中旬开始,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开始向镇办、村居延伸,截至5月底,全区所有镇办、村居全部完成评议卡的印制使用,共收到8个镇办、136个村居共55039份评议卡,无不满意评价。
对照“好差评”评价标准,结合我市“一窗受理”改革目标,制定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办事流程、服务效率、服务水平、服务态度、便捷性等政务服务评价指标,构建覆盖线上、线下政务服务工作全部内容和全部过程的全方位、多角度评价指标体系。
六、关于“深化工业投资项目1+N审批制度改革情况”
(一)积极推动“区域化评估评审”、“标准地出让”和“先建后验”改革。
1. 制定实施方案,在张店经济开发区推行区域化评估评审工作。
2. 制定《张店区工业投资项目“先建后验”改革实施意见》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打造大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搬迁系列项目和山东恒生环境设计院有限公司无线数字仪表智能采集系统项目作为“先建后验”改革示范案例,组织工作专班深入项目现场开展上门服务。目前,大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搬迁系列项目已办理完成项目施工许可证,山东恒生环境设计院有限公司无线数字仪表智能采集系统项目基础二次回填土已完成,正在进行基础验收,相关审批手续也在有序办理中。
(二)落实帮办代办和专班服务。
1. 除涉及危化品或特别规定要求的项目外,工业投资项目全部纳入“1+N”审批模式,建立“储备、审批、开工”分阶段的《张店区2020年度“1+N”一般审批项目库》和《张店区2020年度“1+N”重点审批项目库》,跟进项目手续办理情况,努力提高办结项目比例。
2. 按照要求在3个工作日内将联审项目录入投资项目审批管理和数据共享平台分发办理,2020年1月-6月,共录入135个项目。
3. 制订《投资项目工作专班实施方案》、《张店区2020年省市区重点项目专班服务名单》、《张店区2020年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专班服务名单》,为项目配备帮办代办员和VIP服务团队,制图挂表,主动对接,深入企业,形成“三张清单”,为项目提供“四项服务”。建立《张店区工业投资项目“帮办代办”追踪表》,随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
4. 组织工作专班逐项落实《窗口前移“零距离”服务企业项目八条措施》,持续抓好帮办代办或VIP团队服务,积极在大众网、鲁中晨报等市级以上媒体平台宣传推广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发表宣传信息7篇。
5. 每月上报《帮办代办上门服务月报表》,组织工作专班帮办代办并上门服务,形成了到中铝山东有限公司就省重大项目铝基新材料产业二期项目、到中量农(山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量子高科技智能自动化农业综合体示范园项目帮办代办、上门服务等7个工作案例。
七、关于“镇村基层便民服务规范化建设”
1. 按照镇村便民服务机构建设参考标准,推进镇村便民服务机构建设,印发了《张店区政务服务三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及《张店区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一窗受理·全科服务”工作指导意见》,统筹推进全区政务服务体系规范化、标准化、高效化,指导全区12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在深化“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方面的具体工作。
2. 加强日常管理,出台《张店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管理办法》,以制度促管理,以管理促提升。
3. 建立《张店区基层政务服务帮办代办制度》,实行全员帮办代办。四是全面进行便面服务事项梳理,镇级事项进驻率达到90%以上。
八、改革攻坚中面临的困难
1. 专网林立,导致“一网通办”实施难。目前,我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共有专网19条,其中国家级6条,省级9条,市级4条,这些专网系统设计标准、服务端口各不相同,由于保密、安全、部门利益等原因,未能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导致“一网通办”推进缓慢。
2. 受财政、数据整合、新技术运用等多方因素制约,我区政务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还不高,尤其是与深圳等先进地区比还有较大差距。
九、下一步打算
1. 总结首批事项划转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市里要求,结合张店实际,按照“应划尽划”的原则,稳中有序、快速推进第二批事项划转移交工作。
2. 扎实做好“市县同权”事项承接实施工作。
3. 扩大“一证化”改革行业覆盖面,提高行业综合许可办理率。
4. 深化区块链+政务服务应用,继续开发多元化应用场景,让企业群众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改革红利,拥有更多获得感。
大家好!
众所周知,我是20*年10月通过国家公务员公开录用考试,调入市统计局工作的。
组织上安排我在城调队,具体负责工业品价格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的调查工作,下面我就这一年的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个简要汇报,以接受大家评议:
一、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统计工作对我来讲是一个全新的工作岗位。为了迎接新的挑战,我必须尽快的熟悉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全面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业务能力,尽可能的胜任本职工作,为此,我十分注重学习和提高。一是向书本学。由于自己从未接触过统计工作,是统计工作的门外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工作和生活之余,我总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向书本学,除了认真阅读《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中国工业品价格统计工作手册》,《工业品价格统计工作指南》等书籍外,还经常上网了解统计相关知识,并于去年底顺利通过了统计证的考试。二是向领导学。在城调队工作,尽管与局、队领导接触的机会比较少,但一年来,我还是在平时的工作中亲身感受了局、队各位领导的人格魅力、领导风范和工作艺术,使我受益匪浅,收获甚丰。三是向同事学。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觉得,我局每位同事都是我的老师,他们中有
业务专家,有科技尖兵,有文字高手。正是不断地虚心向他们求教,我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才得以不断提高,工作才能基本胜任。在统计局工作的一年来,我个人无论是在敬业精神、思想境界,还是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工作业绩也得到了领导的肯定,所从事的工业品价格调查在全省地方队中名列第一。
二、加强修养,时刻注意自我约束
城调工作与居民群众及社会各界联系非常广泛,是联系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我始终牢记自己是统计局的一员,是领导身边的一兵,言行举止都注重约束自己。对上级机关和各级领导,做到谦虚谨慎,尊重服从;对基层对企业对同事,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社会对外界,做到坦荡处事,自重自爱。一句话,努力做到对上不轻漫,对下不张狂,对外不卑不亢,注意用自已的一言一行,维护局机关和各级领导的威信,维护统计部门的整体形象。
三、认真执行工作制度,保证报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工业品及固定资产投资价格调查点多且分布广,报表收集难,审核难度较大,加上企业统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少数基层统计人员不配合。针对这种情况,我就认真执行基层企业上报登记制度、报表审核制度以及规范化工作制度,及时加强跟踪检查和督促,并逐项落实
到实处。
我所从事的专业都设置了上报登记制,上报实行签名制。对企业的上报表种、上报时间、送达情况进行登记,对企业的迟报情况、电话催报情况、催报单的下况都一一进行详实登记。每次报完报表后,就认真清查上报情况,对企业下次报表做出合理安排(如提前告知,发催报单或查询书)。这一措施运行效果良好,企业报表积极性提高了,也更认真了,数据质量也明显提高了。
上报前认真审核报表,把好第一关。在审查报表时,对一些价格涨跌幅度较大的数据进行查询,要求企业上报人员给出书面说明。报表上报后,无论节假日如无特殊事情都主动留人在岗,以便省队相关专业的同志能及时查询报表数据。
由于我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重视基础工作,确保数据质量,所以在2008年9月顺利通过了全省城调系统基层基础工作暨业务工作规范化检查。
四、积极推进和配合工业发展速度计算方法的改革
今年正式实行缩减法计算工业发展速度(含市县级),积极摸索和解决在试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配合好工业统计做好计算工作。按照调查方案的规定和国家统计局59号文件中提出的“各级城调队要切实做好工业品价格调查和价格指数的编辑工作,并根据工交统计机构的意见和要求,采取
有效措施,不断拓宽工业品价格调查覆盖面,提高工业品价格指数代表性,及时反馈工业品价格指数资料”的要求和省局文件精神主动做好各项工作。第一是按调查方案的要求选择调查产品和调查企业;第二是保证调查资料的准确性;第三是保证反馈价格资料的及时性;第四是保证行业的稳定性和覆盖面。同时,针对工业统计在计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提出的要求积极参与,共同分析原因,配合工业统计搞好工业发展速度的计算工作。通过主动学习工业统计的知识,研究问题,成为工业统计的“贤内助”。
五、积极开展专题调查,提高调研分析水平
调研分析和研究对我从事的专业和我本人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高,对有关部门经济运行规律要有一定的了解。今年以来,我在抓紧抓好数据质量的同时,下苦功,练内功,树立精品意识,尽量克服自己统计理论知识不足,对热点问题反应不快、企业信息资料挖掘不深等困难,写出了一些分析文章。虽然分析研究水平还不高,但还是有了很大的起色和进步,今年我共上报了《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令人堪忧》,《原材料、资金制约企业生产经营的两大“瓶颈”》,《XXXX市城调内网顺利开通》等十
余篇专题分析和信息,这不包括报表说明和企业分析,其中被省队内网和局信息咨询采用得有8篇。今年我还参与和开展了3项专项调查:一是铜价上涨对相关企业的影响;二是原材料上涨能源紧张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三是对我市化纤行业原材料,工业品价格情况的调查。
六、克服困难,顺利开通城调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