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庭教育学习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公民品质;家庭教育;儿童
一、公民品质的内涵
公民品质指一个社会公民在其所生活的社会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①具体包括道德品质、人文品质、意志品质、信任品质、社会品质等。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培养儿童的公民意识,并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儿童公民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对于儿童公民品质的培养,当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缺乏培养儿童公民品质的育儿理念
近两年,“熊孩子”成为网络上热议的一个词,它是指那些不分时间场合调皮捣乱、不守规矩、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具有破坏性事情的儿童。“熊孩子”有一些共通的特征,即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延迟满足能力较弱,不懂得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调整自己的言行。而这些特征则反映出这类儿童在公民品质中社会、意志等品质的缺失,从而给家长及社会都带来一定的破坏和困扰。这些“熊孩子”不良行为的背后,家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有些家长对孩子缺乏关注,以致孩子对关于基本社会规范等公民品质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与学习;另一方面,有些家长虽然注意到孩子的不恰当言行,却并不以为然,反而只是单纯地认为孩子还小,调皮捣蛋很正常。殊不知,家长长此以往的纵容会导致孩子缺乏亲社会行为,责任感偏低,意志力薄弱等,甚至有些孩子过分的破坏行为已经到了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地步。②而与“熊孩子”对立的另一面则是“乖孩子”。按照成人的标准,乖孩子经常被夸奖为“真听话”“真懂事”“真聪明”“像一个小大人一样”。但是这样的夸张却预示着一种巨大的危险。儿童的听话,是因为顺从了成人的意志;儿童的懂事,是按照家长的行为方式塑造了自己;儿童的聪明,也不过是放弃了孩童该有的天真而过早向成人的智力水平接近。
(二)家长没有重视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
有时候很多家长会很诧异自己孩子怎么学会说脏话了、撒谎了?儿童的好奇心旺盛,模仿能力很强,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无意之间为儿童树立了一个榜样,因而家庭教育也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科曾对家长们说过,“不要认为,只有当您与孩子谈话,或教导他,或命令他的时候您才是教育孩子。在您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即使您不在家的时候,您都在教育着孩子。”③家长很多无意识的言行习惯,在孩子看来都是学习的素材。因而,家长如果不互相尊重体谅,孩子也难以学会关爱他人;如果家庭充斥着暴力与专制,孩子则难以学会民主与宽容;如果父母不遵守一定的社会规范,孩子就会认为违规范是心安理得的。
三、儿童公民品质的培养对策
(一)家长树立培养儿童良好公民品质的育儿理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民教育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复兴。④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指出教育应该注重四种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四种学习无一不揭示了培养儿童公民品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见培养儿童的公民品质是时代的要求,是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向和使命。对于儿童公民品质的教育,学校有着固定场所和配套教学设施、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受过专业系统培训的教育工作者,这些是家庭教育不能比拟的。
(二)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重,是首要和最重要的家庭教育的方法。因此在培养儿童公民品质方面,家长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陈鹤琴先生在谈到父母以身作则的问题上曾说:“最古怪的就是我们成人的偏见,小孩子替我们做事,好像是应当的,我们从来不谢谢他。”⑤父母不应当理所当然地命令孩子做事情,需要互相尊重。孩子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耳濡目染,自然就习得了待人礼貌、平等、尊敬等良好品质。父母应给予孩子信任,不能随意欺骗孩子。总的来说,父母首先必须重视自己的公民素养,养成良好公民品行,成为孩子学习的优良榜样和引导者。
作者:王春月 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参考文献:
[1]李萍.论“公民”概念的本质及其历史[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
[2]秦树理.西方公民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
[3]陶志琼.母亲素养对儿童公民品质形成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2(2).
[4][苏]A•C•马卡连科柯著,丽娃译.家庭和儿童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关键词 残疾学生 家庭教育 现状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残疾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长期的教学实践来看,90%的问题儿童是存在缺乏家庭教育或者家庭教育不当。出现问题再矫治的社会代价,远远高于正常的教育成本,预防优于善后处理,在这一方面,广大农村残疾学生迫切需要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特殊的家庭教育”。
一、农村残疾学生家庭教育中的突出问题
(一)家长未履行家庭教育职责。
1、甩 “包袱”型。就是把残疾孩子扔到学校不管。这类家庭很少,但确实存在。例如女生徐讇祝?3岁,聋哑,家长每次都不愿意接送学生。后来,干脆让孩子自己骑自行车上学,班主任和老师联系家长时,家长说:“我家非常困难,没有钱花在交通上,学校可以帮助找民政、残联解决,国家也可以帮助解决。”因此这类的家庭,教育后代便成了一句空话,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完全是为了甩包袱。
2、 “留守”型。残疾学生的家长长期外出打工,接受托管重任的祖辈对留守儿童往往重养轻教。由于监管者者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祖辈大多对孩子比较娇惯,导致监护职责的浅层化。隔代教育在情感和理智的把握上,往往容易重感情轻理智;在物质和精神的把握上,往往重物质轻精神。在这群残疾孩子的身上,谈不上父爱和母爱,更谈不上对残疾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教育。好象家庭教育无形被蒸发似的,从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成了一句空话,无形增加了学校教育的难度。
3、 “甩手掌柜” 型。在农民心中,教师是“圣人”,教育方法不可能失当,把孩子的一切寄希望于教师管理。其次是贫困、单亲、残障等特殊家庭迫于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根本无暇思考、顾及家庭教育,只好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而当孩子出了问题之后,这两类家长往往更多归咎于老师。
(二)教育思想和方式存在的问题。
1、简单粗暴型。调查中发现,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家长比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长更喜欢采用这种教育方式,有三分之一的农村家庭存在用物质刺激或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的情况。采用这种教育方式的家长,不能说他们不关心子女的成长,或许正由于他们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迫切,当他们对子女所抱得过高的要求不能达到时,便“恨铁不成钢”,非打即骂。
2、娇纵溺爱型。面对残疾儿童,家长的补偿心理,驱使父母一味满足子女在物质、精神、生活上的任何需求,造成“亲情过剩”。溺爱教育的后果十分严重,它只会养成未成年人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专横霸道的不良习性,一旦个人欲望达不到满足或遇到外界不良诱因,就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3、“听天由命”型。在政府关怀下,通过学校教职工每年下乡做工作,实行免、补之类的政策,有的家长只是把孩子送到学校,从不过问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这类家长见班主任躲,见科任教师让,对孩子的要求很低,只要孩子会用钱买东西,到社会上能与人交流就行了。这类家长既不懂手语、盲文,也不会使用,基本上与孩子交流少,更谈不上教育自己的孩子。还认为教育孩子是特校的事,是特校老师的责任,他们要教育残疾孩子采取的多是“骂一顿”“打一顿”或“不了了之”的态度。
二、加强残疾学生家庭教育势在必行
针对残疾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很有必要为其家长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让家教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学校和家庭密切合作,形成合力,才能使残疾学生健康成长,残而不废,残而有为。因此,强化残疾学生家庭教育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
1、完善家校合作机制。家庭教育的功效,一部分要靠学校和家庭的联络。学校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父母亲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向家长通报学校的工作和班级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并重视与学生父母沟通方式的研究,与学生父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变相互依赖为相互依存,变相互埋怨为相互理解,从而达成共同育人的目标。
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教育的及时补位,是保证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1)老师可安排父母在家的同学主动与他们结对子,通过同学间、朋友式的交流、谈心,随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适时地消除他们的心理困惑。(2)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帮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磨练意志。(3)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针对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配备心理辅导老师,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调适。
2、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以讲授、座谈、经验交流会、报告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向家长传授手语、盲文,以及盲童、聋童、弱智儿童身心发展知识和教育知识,引导家长用正确和适当的方法去影响、教育子女,解答家长和监护人提出的有关家教方面的疑难问题,减少家教方面的偏差和失误。
3、加强教师培训。首先要加强对特教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派教师外出培训学习,了解当前教育形势尤其是了解家庭教育方面的内容,提高指导水平;其次是组织教师进行系统的心理知识学习和家庭教育理论学习,使教师具备足够的知识和能力,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改进现行的家长工作,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去帮助和引导家长,以有效的方式融入子女教育。
4、学校要加强制度干预,强化家庭教育的责任。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把父母对子女放任或教育不当仅当作不负责任或能力不足看待,而未能抬高到“不负法律责任”的高度。放弃对子女的教育职责,或不正确履行对子女的教育职责,是一种触犯法律并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这在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等多部法律中都已作了明确的规定。
(作者单位:公安县特殊教育学校)
参考文献:
[1]廖先亮.综合实践课程的理论与方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关键词】家庭教育;青少年成长;教育问题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庭不仅是一种血缘上的联系,而且还是一种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系、伦理关系,同时也受到法律的保护。在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这就是说,家庭教育功能与家庭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但是又区别于其他形式的教育。家庭教育是一门多学科研究领域,其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家庭教育的启蒙性和持久性。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确实,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便成为了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受父母的影响,小孩子对父母有一定的模仿能力,所以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深远的意义。虽然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接受来自学校不同老师的教诲,但是这种教育是阶段性的教育,而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持久性的教育。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更大程度上得益于家庭教育。父母对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持久、深刻、全面等特点。
家庭教育的延伸性和差异性。孩子上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是对人一生影响最深的教育,除了教导子女基本的生活技能,社会规范,指点生活目标外,还在培养人的个性特征、价值选择、社会能力等多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家庭是富于情感的,它的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父母与子女天然的血缘关系使他们心心相通,父母的情感对子女有更加强烈的感染性。所以家庭教育可以根据子女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根据子女状况和心理状态,循序渐进的进行教育。这是学校教育所不能兼顾的,也是家庭教育的优势。
家庭教育的及时性和社会性。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对自己子女进行的个别性教育,比学校教育要及时。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父母眼中,故此父母更加容易了解子女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能更好的预防不良行为发生。再者,要想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只有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孩子在家庭、学校、社会受到一致的、连续的教育,其教育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作用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关系到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而且关系着人的社会发展方向,同时,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是家庭幸福的源泉。
第一、家庭教育在人的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积极培养孩子的自主动手能力,培养孩子建立自己的兴趣爱好,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教育孩子热爱祖国,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从小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因此,家庭教育中,父母长辈们的文化素质、价值观念、教育理念、思想道德水平等都是孩子优良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元素。
第二、家庭教育决定人的社会发展方向
青少年时期是人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由于心理发展的特殊性,家庭在孩子的道德教育和价值观培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中,家长通过传授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影响和感染未成年人,良好的家庭教育更加容易培养杰出人才。在家长言行和教育期望的双重影响下,未成年人会很容易地接受家长的影响,进而良好的家庭教育影响着孩子的社会发展方向。
第三、家庭成员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家庭教育
家庭幸福是一个人所有幸福的根源,“在有着良好家庭教育的家庭,反映了家庭中成年人修养好、素质高,家庭具备了良好的教育环境,成年人在家庭中能不断接受再教育,充实和提高自己;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能接受积极影响,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健康成长。家庭成员在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相互爱护的家庭环境和氛围中相处,精神放松、心情舒畅,能产生强烈的家庭幸福感。”家庭教育影响着家庭幸福,家庭幸福影响着他们在社会其他环境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拥有好的家庭教育更能激发生活的热情,进而使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三、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家庭结构不同,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不同
1、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
由于中国的国情所致,出现了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大部分父母把唯一的子女作为一生的寄托和希望,过分溺爱的同时又过分的去关注他们的成绩,以成绩论好坏。父母的期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子女的学习动力,但是由于过分溺爱,教育方法的影响,许多独生子女养成了自私,交际能力差等特点,而且感情脆弱,经不起挫折,吃苦精神不够,生活自理能力欠缺。过分关注学习成绩和过度溺爱的同时缺少了对子女人生价值体系的培养。其结果是很多独生子女不能很好的处理未来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
2、特殊家庭中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
(1)对缺损家庭教育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离婚率持续走高。在中国,离婚多发生在父母岁数在30到50年龄段,这也正是孩子读中小学的阶段,而对孩子心智影响最大的年龄段是学龄前(3~6)的儿童,这些孩子特别依恋父母,缺少同伴的友谊。而且,父母的离异往往伴随着各种环境的改变,包括学校,生活条件,以及重组家庭所带来家庭关系的改变,都可能对孩子健康成长带来深远的影响。绝大多数离异家庭的孩子都会体会到丧失感、被遗弃感、不安全感、表现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心事重重,更有可能导致精神异常、心理变态和行为异常。而这些离异对孩子所带来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伤害孩子的心灵,影响智力发育,产生扭曲的性格,最终可能走向不良的道路。
(2)隔代家庭的家庭教育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的隔代家庭教育主要以留守儿童为主,据统计我国47%的留守儿童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由于祖辈年老、文化程度较低和过度溺爱,隔代家庭中的家庭教育反映出严重的问题。“根据青岛市的一项调查显示,29.6%的祖辈很少与老师联系,14%的祖辈从来不与老师联系。他们不能主动及时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此外调查还显示,“隔代家庭中的祖辈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这些祖辈中从未上过学的占45.1%,小学文化程度的占50.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高中文化程度仅占1.3%。”。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和自身精力有限,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得不到祖辈的辅导,在精神和心理上隔代之间存在有严重的代沟,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尤其对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多孩子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沾染上了坏习惯,价值观出现扭曲的现象。
(3)对流动家庭的家庭教育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国家人口计生委于最新《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的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流动人口规模达到历史新高,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近70%的流动人口与家人一同流动。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平均家庭规模达到2.5人。
流动家庭中的孩子由于和父母聚少离多,大部分父母多忙于挣钱,很难和孩子进行更多感情上的交流,使流动人口的孩子在道德观念形成方面比较混乱,由于他们价值情感的培养缺乏良好的条件,当遇到复杂的道德困惑问题时候,不能及时得到父母的帮助,或者父母本身在城镇里就是弱势群体,在道德认知方面严重缺乏甚至趋于偏执。加之他们比同龄的人更多的目睹了社会的不公平,和自身受到的歧视,使他们自己更加容易产生对社会的不满心理,从而对社会缺乏信心而变得冷漠孤僻,甚至抵制心理。
(二)家庭教育方式不同,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不同
1、严厉型家庭教育方式
青少年一般自尊心较强,而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但是父母往往不考虑孩子的需求,只从父母的意愿出发,采用严厉、高压、强迫命令式的教育,如果不服从就打骂、体罚、甚者产生家庭暴力,久而久之使父母和子女严重缺乏沟通,使亲子关系恶化。这样的家庭子女容易形成顺从、胆怯、没有主见、缺乏自尊、内心孤独、情绪不稳定的性格,容易走向极端,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做事情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放任型家庭教育方式
首先是父母感情有问题而产生家庭破裂,重组家庭后缺乏了对原来家庭孩子的关心和照顾,这样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引导,往往经不住外界的诱惑,容易走上歧途。另一种是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父母忙着挣钱养家,而没有时间去教育孩子,为了内心安慰,就在经济上过度的去资助孩子,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这些子女往往养成攀比心理,大手大脚,不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3、不协调型家庭教育方式
这种家庭里父母教育态度缺乏一致性,随心所欲,父母完全以自己的情绪状况为转移,教育方式和态度不一致,或者不以身作责,自己做不到还要求自己孩子去做,使子女无所适从,甚至有时候教育影响互相抵消。还有就是父母之间在教育子女方面意见不统一,在中国家庭里面就是典型的“严父慈母”,一个过于严厉,一个过于袒护,使孩子思想容易迷茫,焦虑,情绪不稳定,特别是在思想还没成熟阶段,容易产生思想模糊,影响孩子的辨别能力。
四、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影响的积极对策
(一)提高父母的文化教育水平
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导者,他们文化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父母的教育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价值观的形成。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父母文化程度低,并没有受到好的教育,但同样教育出各方面优秀的子女。与之相反的例子也存在,追根究底是父母的教育水平在起作用。教育水平、文化程度二者之间关系密不可分,即使文化程度高的父母,不经常接受新的知识,不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对孩子的教育并不在意,同样不会教育出优秀的子女;而另一方面,即便父母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但是他们愿意为了孩子去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相信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也一定会非常出色。所以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适时的与老师沟通。对子女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风气
首先,父母要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大多父母都按自己的想法来塑造子女,让子女完成他们当初没有完成的愿望,寄希望于孩子,所以首先他们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领着孩子走向正确的方向。另外,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特别是在孩子面前,这样才能给孩子学习的榜样,传递正能量。之所以要特别注意这些,是因为对孩子而言,他们的人生态度,目的乃至正确的价值观都是抽象的概念,榜样的作用可以使这些抽象的概念明确化、具体化。所以父母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对子女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对子女的影响最大,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融洽,会更多的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夫妻关系和谐也会对孩子有积极地影响,不会因为家庭的原因影响孩子的情绪进而会影响到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相反,则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家庭关系中,亲子关系仅次于夫妻关系,所以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叶立群等.家庭教育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华中师范人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吴益妃.家庭教育下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2006 (7)
[5]龚萱.全球化与青少年政治价值观教育[J].教育探索,2005(1)
[6]宫秀丽.对“90后”青少年思想状况的三维考察[J].现代教育管理,2009(8)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8]郑艳苹.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问题浅析[J].科教论坛,2004(1)
基金项目:
本选题来源于“文化强国”背景下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编号:2012JG54)。
关键词:流动人口家庭 家庭教育 三种观念 三项交流 三个做好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229-01
我校自2006年底属地化搬迁到嘉峪关市之后,随着本市南市区的快速发展,招生范围由最初的6个园区逐年增加到现在的23个大小园区,流动人口子女的数量也由2009年的169人增加到528人(2012年底统计数据),他们的比例由13.27%增加到34.92%。据预测今后几年数量仍会逐渐上升。
通过调查,他们的家庭教育主要存在几个问题。
(1)生活与学习环境不佳。多数流动人口家庭,由于家长学历低,缺乏长期固定性的工作,经济收入普遍不高,居住环境和学习环境都比较差,家庭的生存状况严重制约着对孩子的教育投入。
(2)观念与教育方式偏颇。家长的生活经历和文化水平,又直接影响其对子女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3)习惯与学前教育差距。流动人口的子女一部分上学前被父母留在家乡,由长辈们看护,上学了才接到父母所在地;一部分跟着父母四处打工,虽然从小在父母身边,但由于经济等原因没有接受学前教育。
基于以上几方面原因,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后与班上的其他孩子在习惯与学前教育上存在差距,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一、二年级表现突出,因此本文仅对流动人口家庭提出以下建议。
1 教育思想要转变―― 三种观念
流动人口家庭主要转变三种观念:一是“教育孩子我没时间”;二是“教育孩子我没能力”;三是“教育孩子我没条件”。
流动人口作为一批特殊的人群,的确管教孩子的时间要少一些。但现实中我们发现一些流动人口有的只顾埋头赚钱,也有的母亲并不外出工作,而是专职家庭主妇,并不能以“没时间”为理由推卸教育孩子的责任。
老舍先生在谈到教师对自己学术成就影响时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上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因此文化程度不高照样可以教育出优秀的孩子,教育孩子的先决条件不是文化程度,是您人格的程度。
2 教育方法要改变―― 三项交流
家长都是关心子女成长的,但是在进行教育时,往往有许多不同做法。流动人口由于自己的生活经历,在教育孩子方面容易出现两种错误的做法:一种是自暴自弃,对孩子的教育放任自流;另一种是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特别看重孩子的成绩,给孩子施加过重的压力,方法简单粗暴,或者用物质引诱来刺激孩子学习。
实践证明,做父母的用什么态度对待孩子,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关系极大。因此,作为家长要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第一要和孩子多交流。
家长应该认识到,管与不管是不一样的,只要管,不论严与不严都有效果,不管教而孩子自己成才的是极少数。
在管理过程中,要学会欣赏孩子,经常表扬孩子,家教严也只在孩子做人做事上。学习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成功家长的家庭教育经验告诉人们,家长除了注重孩子学习书本知识外,更应该注重亲情间的交流沟通,而不是只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或是自己梦想的注定延续者,应尽可能地与之交流,要尽量在孩子的心目中形成敬和亲的形象,使他们乐于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告诉家长,使家长从孩子的一言一个行中更早地发现问题,掌握孩子的思想脉搏。对于孩子好的思想行为要运用口头语言或流露赞许,使孩子明确自己的优点与长处,以便更好地自觉巩固;对于孩子错误的思想行为要严肃地批评,但不要咒骂,通过讲道理启发孩子的自觉性,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
第二要和老师多交流。
“孩子进了学校,教育就是老师的事,我们当家长的不用多管。”这种思想代表很多流动人口家庭的家长的思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和子女的特殊关系决定了父母在孩子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不同寻常的作用。一般地说,家庭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及系统性都不如学校教育强,立足点也没有学校教育高,存在自发性和随意性。因此,家长要注意和学校及班主任加强联系,使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能和学校保持一致,这样会增强学校教育的效果,否则会削弱甚至抵消学校教育的作用。
第三多与家长交流。
家庭教育子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用心教育子女的家长都会有自己教育子女的心得体会,家长们可以多与比自己孩子大一些的学生家长交流,借鉴他们教育子女的经验和教训,还可以向这些家长咨询一下要不要鼓励孩子参加特长班的学习,让孩子参加什么样的课外班,有选择地阅读哪些书等等。
3 自身素质要提高―― 三个做好
(1)做好自己。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好家长好老师比好学校重要。流动人口家庭的父母要经常反省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2)做好表率。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最早、最直接的老师。童年时代的一些最初印象,会在人一生中留下痕迹。孩子在幼小的时候,从父母那里接受了好的影响,在他一生中都是难忘的;反之,受了坏的影响,也是一生中的不幸,如果一旦染上恶习,再想改掉比起培养一个好习惯要难得多。
(3)做好家长。
虽然流动人口家庭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但也要学习一些家庭教育的知识。现在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途径非常广泛,订阅家庭教育类的报刊、购买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网络收看家庭教育视频,参加学校或社会上举办的家庭教育讲座,都可以选择。家长有了一些家庭教育知识后,还应当适应社会进步和孩子成长的新需要,不断更新和丰富自己的家庭教育知识。
参考文献
[1] 袁志芬,梁雅,张静宜.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指导.
[2] 流动人口家庭的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及相应对策的建议.家教时空,2012.
家长学校的建设为什么会有名无实,其根本原因就是学校管理者和家长都对家长学校缺少一个正确的认识,不清楚建立家长学校的目的、意义为何。因此,要想让家长学校不再流于形式,学校管理者必须从思想入手,正确认识家长学校的意义与价值:一方面,学校管理者要及时纠正自身思想上的认知偏差,清醒认识建设家长学校不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做的“面子工程”,而应是针对家长的家教误区而设立的,期望通过学校牵手家庭,通过家长学校这个平台带动家庭和学校共同施加正确的教育内容,采取正确的教育形式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办好家长学校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我们重视、认真对待。另一方面,学校管理者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如,广播、电视、写标语、办宣传栏、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多渠道、全方位对家长学校进行宣传、解说,让家长从内心真正认识并接受家长学校这个新生事物,正确认识建设家长学校的育人价值,要在思想上引起家长的共鸣――家长学校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办好家长学校可以帮助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营造有利于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健康成长大有裨益。如此,家长学校必然就会被学生家长所重视,并促使其积极投身到家长学校的建设和学习中,而不是对其不闻不,任其自由发展。
二、学校管理者要用心建设家长学校,充分还原其应有教育功效
一是要切实做好家长学校硬件建设。家长学校要有校牌或标志,设有固定的办公室、教学场所和会议场所,配足配齐阅览桌椅、书柜、家庭教育书籍和多媒体等必备的教学器材,要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办学条件和资格;二是要做好软件建设。学校管理者不仅要及时建立健全家长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旗帜鲜明地提出适合当地特色的办学理念,而且要完善家长学校内部组织,聘任家长学校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辅导教师等,确保家长学校能够正常开班、正常培训。同时,定期对家长学校师资队伍进行家庭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家长学校的工作方法,更新家庭教育知识,确保其能及时帮助家长消除在家庭教育中碰到疑惑和困难,帮助家长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三是要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学校管理者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家长的实际情况,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科学、合理地设置教育内容,以满足不同家长不同层次的学习需要,并因地制宜适时开发出相应的家长学校校本课程,对家长进行持续、系统教育,让学校的每一位家长都能切实感受到学有收获、学有所悟。如此,必能极大地激发和调动家长们的积极性,使其积极投身家长学校的建设和学习当中,也只有如此,我们的家长学校才不会流于形式,真正发挥教育功效。
三、学校管理者要创新家长学校的教育方式,切实提升教育效果
一要创新学校的办班形式。平时家长学校的授课模式都是采用传统班级的集中授课,即把参加培训的家长集中到一间教室,由辅导员集中讲课,但由于受学生家长的工作时间、家庭状况等因素的制约,绝大多数家长很难做到每次都能按时到校学习,致使其不能系统地接受和掌握培训内容,其结果自然也是收效甚微的。这就要求家长学校必须要灵活转变办班形式:一方面,学校可以继续尝试在校内开设家庭教育课程或是定期开展知识讲座,分专题系统地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使他们能够正确地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与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尝试建立“网上家长学校”,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身特点和需求自由选择需要的课程,只要家长愿意学习、想学习,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家长学校的覆盖率和使用率,让更多的家长有机会走进学校学习,还能切实提升家长参与学习的激情与热情,更加有效地发挥出家长学校应有的作用。二是创新家长学校的活动形式。改变单一的“你讲我听”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有声有色有动、家长易于接受的寓教于乐的方法,如,定期邀请教育专家到校开展家庭教育知识讲座,更新家长教育理念;定期开展家长走进课堂活动,让家长了解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邀请优秀家长到校做报告,让他们现身说法,讲述自己在平时工作中是如何做好班级学生家长工作的,对家庭教育中常遇的“困惑和难题”进行实地示范、剖析指导,让家长通过具体的案例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切实提升家长教育培养子女的能力和水平;结合传统节日(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的有利契机,开展亲子活动,为他们沟通思想、消除矛盾、平等对话搭建平台,让家长学校真正成为家长、子女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开放式大课堂。三是创新家长学校教育内容,变统一照本宣教为根据学生和家长不同,确立不同学习主题,因材施教。要重点针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重点关心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培训,如一年级新生,重点向家长传授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知识,明确怎样做好孩子入学准备工作,知道怎样帮助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毕业班重点就“怎样的毕业生才是合格的毕业生”“临近毕业学生的心态分析和我们应注意的问题”“如何做好小学与初中的衔接工作”等方面进行讲授,有侧重,有解决。如此施教,家长学校岂会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