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治理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农村水利;项目管理;方法策略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rural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significance, discusses the main problems of rural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management, and strategy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rural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management are presented in detail.
Key words: rural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manage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S27
前言
建设新农村,水利为首要任务。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带动了我国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渐被重视。随着国家对水资源的管理工作的加强,农村的水利项目建设成为了近年来发展农业经济的主要推动力。
1、农村水利项目建设与管理的意义
水利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为发展国民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确保水利项目顺利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工程的效益,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必须加强工程的管理。
人们常说“三分建,七分管”,对于农村水利项目的建设与管理来说,建设是基础,而管理才是关键。工程建设,即安全的好坏,就会直接影响到效益的高低,但是建设中管理的不当就很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甚至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通过我国技术、经济和法律手段来保护及合理运用已经竣工的农村水利项目,让其充分利用水资源、防治洪涝灾害,为我国农业、工业及城乡人民用水提供可靠的保障。由于影响到农村水利项目的因素较多且十分复杂,我国的有关水利项目理论知识仍不完善,还处在发展中的阶段,与此同时农村水利项目的建设需求巨大,加上工程量较大、施工条件严峻。例如我国大型灌溉区域的灌溉用水量约占全国灌溉区域灌溉用水总量的一半,但是其水的利用率却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在建设方面上,确保大型灌区和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的投入同时,适时的启动排灌更新改造;在管理上,深化灌溉区域的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公益性专业人员基本的支出和工程维护费,大力推广农民们用水户的灌溉管理,全面建设量水的设施节约用水,不断改进管理手段已迫在眉睫,可挖掘的潜力也巨大。
因此,在水利项目的建设施工中难免会遇上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地方,导致水利项目建筑物本身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点和隐患。水利项目建筑物长期在水中工作,受到水的多方面作用,例如水的压力、冲刷、气蚀、冻融和磨损等物理作用以及侵蚀、腐蚀等化学作用的影响。农村水利项目建筑物失事危害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加大。为了确保水利项目的安全、完整,为更多的老百姓带来福音,充分发挥工程和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就必须及时发现隐患,准确无误的解决根本问题;对水利项目进行经常性的保养;开展有关科学性质的研究,不断提高水利项目的管理水平。
2、农村水利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 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目前,农村的水利项目工程建设还不够全面,仍然有约占六成左右的农村耕地无法达到除涝的标准,同时,由于气候原因,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匀,也造成了一部分农村地区缺水严重,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在水库的除险工程的建设上,仍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
2.2 投资体制不健全,资金的投入力度小。目前有很多农民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政府建设农民使用”和“有人建设却无人管理”,由于受到传统的小农思想的影响,农民习惯了靠天吃饭的思想,即使是在涉及到切身利益的农田水利建设上,也全部依赖国家和政府,因此,对于农村水利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2.3 产权不清,管理滞后。长期以来,由于小型水利项目规模较小,地点分散,所有权不明确,造成工程建设与管理脱节现象。小型水利项目“国家扶持、农民投劳、集体管理、个人使用、的管理运行机制同千家万户自主经营、分散用水的现状愈来愈不适应,经营者责任心不强,造成了小型水利项目经营管理不善,工程效益衰减。
2.4 工程建后管理不到位,工程难以维继。目前,有很多农村在水利项目的管理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管理责任往往无法落实,而管理者们也缺乏明确的管理思想。在水费的征收问题上,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使得水利项目的经济效益无法充分的发挥水费收缴一直是困扰水利项目管理单位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成为严重影响水利项目发挥应有效益的因素。
3、农村水利项目管理的方法策略
3.1 做好农村水利建设五项重点工作。
①认真开展县级农村水利综合规划试点工作,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并在实施中坚持规划的权威性。②建立稳定的农村水利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农民自愿投入为基础、兼容其它多元化的投入机制。③在充分尊重大部分受益村民的意愿,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完善“一事一议”政策。④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努力推进小型农村水利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民用水户协会等改革,切实建立起水利项目良性投入、运行和管理体制。⑤推进机电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农村饮水安全等各项重点工程建设。力争解决农村大部分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完成国家投资的大型排涝站和省级中型机电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工作。
3.2 做好新农村水利项目的规划。
我国目前针对新农村的水利现状和其存在的问题,制定全面完善的切实可行的规划,调整 “十二五”节水规划和 “十二五”小型农村水利项目建设和管理的规划,将新农村饮水安全和小型农水工程建设都纳入其中。在规划理念上,要加大水利建设和管理的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初步构建起水利环境安全保障的体系。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起全面发展先进的农业用水制度,加大对水污染管理的力度,恢复河流自净的能力,扩展水环境的承载范围。
3.3 不断投入创新机制,增加对农村水利项目的投入。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调的加快,水利服务建立的对象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求的质量也愈来愈高,水利项目的建设管理从过去的防洪排涝问题到现在的水环境问题的治理。水利项目建设和管理的发展主要就在于改革,一定要通过不断投入创新机制,增加对农村水利项目的投入。并且加强农田节水规划的工作,积极的争取到国家的资金。同时,积极推进水利改革的完善,加大国家资金和社会援助的投入,积极融资,积极建设和管理新农村水利项目,依照原则“谁受益、 谁负担、 谁投资、 谁所有”;制定政策,发展民营水利,积极吸引社会的援助和国家的资金,将资金投放到农村水利项目的基础设施上去。共同使用国家的资金, 形成合力。势必要将农村水利项目建设和管理,运用道路的建设、绿化的植树和经营水利项目的生产结合起来,有科学性的开发水利资源,形成水利项目建设和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逐步让农村水利项目的建设和管理走上可持续的自我发展的轨道。
3.4 加强和建立水利项目的科学性管理。
管理水利项目的人员要把水利项目管理作为一项使命来对待,向管理要效益。各个部门的管理单位首先就是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构,做到相对于稳定的管理水利项目的人员;然后就是加强财务会计方面的监督工作,让受益群众代表参与进来监督,确保运行管理费用开支公开透明。建设和管理后的水利项目形成的资产要按时交给有关企业和个人,给他们颁发使用权证书,同时也可以采取专业性的管护措施例如: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独立资金等措施,方便形成一系列适合当地社会情况的运行管护模式,让新老农村水利项目的建设和管理能够良好的运行。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村水利项目须从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环节抓起,做好全程监控工作。应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加强资金投入,推行专项资金项目预算审签制度,加强政府引导、服务、监督,进行科学管理等。使施工过程合理、项目管理严格、经费使用透明,防止面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保证其成为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优质工程。同时要加强工程项目的后期管理,使工程能够充分长效的发挥其效益,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的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1] 陈东,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探讨[J],科技风2010(8)
[2] 黄登红,新时期下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J],大视野,2008,(07)
【论文摘要】中学思想政治课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课难以实现其真正教学效用。因而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农村政治教学实践之中显得尤其迫切,这将在教学方式、教学气氛、教学互动以及学生成果得到尊重几个方面带来显著的变化。
目前农村初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初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往往觉得抽象难懂,枯燥乏味,根据笔者这些年的教学以及对其它同类学校的观察,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1、农村中学目前基本上还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几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法,教学法单调、照本宣科,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越来越感到无益又无味。2、长期以来。教师滞于理论说教,不和国内外大事紧密联系,不重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缺少身边大事的讨论,逐渐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3、考试题目设置不够合理。考试制度改革后,考题主要是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考题的主要内容是来自于城市生活、城市建设、经济等一些方面,涉及农村生活方面的考题较少,因此对于我们这些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感到比较陌生,考试时只会做一些书上有的答案,这样自然而然的就降低了学习质量。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紧迫形势以及随之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农村思想政治课如何做到与时俱进,优化教学内容和形式。增强教学的实效,这是每个农村政治教师必须思考和实践的新课题。笔者认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政治课教学进行有机整合,构架理论与实际的桥梁,把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融于有情有趣的案例、事件或故事中,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如此,要想改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现状,提升思想政治教学效果,使得农村思想政治教学能营造好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需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农村政治教学实践之中。为了更好了实现二者的结合,笔者认为需要几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必须更新现有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水平,改变照本宣章、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彻底改变教学为考试服务这一传统的错误理念。前几年国家实施的农远工程中,很多农村中小学都安置了广播卫视,购置了电脑设置了多媒体教室并连上了因特网,为改善教学环境、使用计算机教学提供了条件,但由于大多数农村中学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不会使用电脑不会上网更不会做课件,因而认为计算机教学无用,导致大量的多媒体教室闲置,电脑成为一种摆设。
第二,鼓励初中政治教师及时“充电”。不断扩大其知识面,开拓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多和城市中学交流讨论,多参与教学研讨活动,积极主动引进城市教学新思想、新方式。庆幸的是,时至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成本的降低,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年轻教师的大量补充,在农村中小学大力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可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已成为必然趋式。
第三,政治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利用现代技术构建新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讨论国内外大事,并积极参与农村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讨论。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亦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已经开展多年了,但到目前为止,广大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仍然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种种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认识。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的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一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这种教学实际上就是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与学方式,与传统的农村政治教学有着迥然的区别,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转贴于
一、教学方式大为改变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虚拟现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去。因此政治老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一些真实的模拟环境,充分利用因特网去搜集一些丰富多彩的时政材料,将一些能反映理论问题的社会热点与教材知识结合起来,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思想政治课内容设计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内容集为一体,实现教学内容的直观化和形象化,激发和维持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气氛得到改善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思考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与善恶观的过程,利用一些有趣味性有意义的材料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展现生活画面,让学生在生活中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乃至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究学习的学习兴趣。
三、优秀的课件得以展现
信息技术环境中,课件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课件制作的好坏,决定了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课件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低年级的学生保持精力集中的时间较短,但其机械记忆、形象思维却占较大优势,因而要侧重选用一些有声有色、形象生动的课件素材;高年级的学生注意力相对趋于稳定,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理解能力要高一些,可制作一些有利于启发和诱导思维的课件,以培养学生归纳与演绎、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
由上论述可知,鉴于思想政治课教育在中学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关键性作用,因而一堂吸引人的思想政治课尤其显得重要。若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农村政治教学之中,一定会大大提高农村政治教学的效果。真正发挥其教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
[2]周梅,利用网络信息传媒技术优化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J].林区教学,2007(8-9):176-177.
高职院校虽属于高校系列,但教师的综合素质、学生的整体素质与其他的高校是有实质的差别。面对不同的对象,我们却使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计划、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考核标准等。而我们教师的实际教学处理能力有限,及部分教师对高校教学的盲目崇拜与模仿。使我们的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部分课程内容较为深奥、难懂,学生不易理解,在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下,难以内化。虽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系统性,但在一些方面缺乏生活性和时代性,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对于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难以有效的解答;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当前的社会实际相矛盾。相当一些大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从一年级至三年级呈递减状态。譬如:在教授《毛》课时,沿用了高校侧重理论教学讲授的模式,注重理论的深度、难度的讲解,与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水平相脱节,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再就是教学方法单一。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课堂讲授,忽视实践教学,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有些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与需要进行教学,做不到因材施教,造成学生不愿意学习,甚至厌学的情况,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足的一个方面。
二、社会不良行为风气的影响――你讲你的,我信我的
在教学中,我们致力于进行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其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经济全球化迅猛推动,多种价值观念冲突的情势下,也出现了一些严重的社会与道德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一部分大学生的主导价值观扭曲,形成老师你讲你的,我信我的。
三、网络信息的不准确性影响了学生的“判断力”和“辨别力”
调查显示,大学生已然成为网民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多元化的思想文化、多样化的价值取向等汇集,使一些虚假信息隐蔽在包罗万象的信息中。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中的一个敏感和脆弱时期,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自我统驭能力还不强,主观控制能力较为薄落,容易受外界的干扰。这些不良的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冲击很大,一旦他们不能正确辨别网络信息,很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进而出现思想上的混乱,从而造成道德人格上的缺失。
所以,网络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认同感。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对外来思想缺乏“判断力”和“辨别力”。
四、个别教师缺乏人格魅力、职业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而教师的榜样作用源自于自己的人格魅力。从调查得知,现有的教师不能以自己优良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部分教师教学热情低下,心态冷漠,对社会现实不满,甚至有些人社会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这些现象,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高职院校教师尽管有自己的诸多优势,但也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不求上进,缺乏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弱项,因此对于思想活跃的学生,存在着明显的“代沟”,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教师太“OUT”了,对于社会中的一些情况不了解,闭门造车,对社会不良现象不能够进行有理有据的辩驳和剖析。这种现象的存在,必然直接地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五、教学方式老化,实践课落不到实处
虽然近些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其中许多高校在教学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好的、有效的教学方法,现代化教育手段得到了初步的运用,但是仍然有一些老师中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及缺乏创新的问题。另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过多注重课堂教学,忽视了实践环节,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所接受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进一步的理解、深化和提高,否则这些知识难以被学生自觉地接受,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当然,客观条件也不许。
六、考核方式单一、机械化
高职院校的很多模式,就是一个中学的升级版。在绝大部分学校还一直沿用中学一样的考核方式。这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相背离。于是就出现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怪现象: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台下窃窃私语,甚至呼呼大睡。考试之前,学生只要死记硬背,把书本上的知识强背一番,就能及格,也就算是完成了学习这门课程的任务。这样的考试表面上看学生取得了好的分数成绩,但是实际上其教学效果甚微。学生既不能深刻理解教材知识也不能掌握理论,更不会运用理论去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因此,高分的学生,有可能并不信仰,也有可能做出违背社会公德的事情;而真正信仰的、道德品质好的学生却并不一定能够获得高分。有的同学几次补考,并不能证明他们的思想品德不好。这样的考核导向,一定会抑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体现。
七、课程设置边缘化及某些内容本身的不足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性的人才为目标,个别的领导及一些教师认为思想政治课可有可无,在课程设置上,能挤就挤,逐渐使其边缘化。加之,思想政治课程中内容有脱离实际的情况。教学内容和当前学生的需要和期望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尽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改革一直在不断地进行,但是由于其内容的特殊性,存在滞后性在所难免,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根据实践的发展予以补充和完善。然而在当前的部分教师中,对教学内容仍只是一味灌输,不能把教材内容自然地转化为学生喜爱的、真心接受的、为学生所真切需要的生动知识,这就加剧了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认同。
八、学生思想认识的不到位,能动性差
[关键词]环保工程;总承包;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M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2-0261-01
1 环保工程总承包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缺乏对顾客和市场的了解。没有根据顾客和市场的要求确定项目的产品品种、规模和质量,对市场不了解或了解不全面,市场调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质量低下,使项目先天不足,或造成开工之时即是下马之日的严重后果。
1.2 项目人力资源严重不足。为了降低昂贵的人力资源成本,面对多个环保项目同时进行的局面,大多数环保企业采用矩阵管理模式配备项目实施人员,专业人员在项目间频繁流动,造成许多项目没有配备专职的质量管理人员,对项目的质量控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1.3 项目质量策划流于形式。在项目的进度、费用和质量的控制中,项目经理往往忽视了对项目质量的控制,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质量计划,实现项目质量目标所必须的过程和资源得不到保证。
1.4 项目设计质量不过关。由于对设计过程缺乏控制,设计输出无法满足设计输入要求,造成项目设计变更数量成倍增加,降低了项目质量,增加了项目的成本。
1.5 不注重培养互利的供方关系。过分压低承包项目的中标价格,造成中标单位使用管理较差的施工队伍,使现场施工质量难以保持,成品保护措施实施不力,严重影响了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1.6 项目监理的作用有待提高。由于部分项目监理费用偏低,现场派出的监理人员的素质和数量及监理所需的设施难以保证,监理的作用未能充分体现。
1.7 项目质量控制不严。由于没有合理地设置质量控制点,部分过程存在失控现象。
2 环保工程总承包项目质量管理对策
2.1 提高人员素质和质量意识
在环保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都需要有人的参与,因此提高人员素质,并使其建立起质量意识是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当要求各单位项目部成员必须重视质量,将项目质量作为对项目进展考核的最重要因素,同时在开展全员培训时要组织员工学习质量管理方面的知识,使全体成员注意到质量的重要性,建立全员的质量观念;第二,要求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具备胜任工作的能力,通过培训提升其专业技术能力;第三,提高全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使其在实际工作中不偷工减料、不损人利己,并辅以科学的质量奖惩措施,本着质量风险自担的原则,对质量管理有突出贡献的要重奖,而出现质量问题的要重罚,从而使员工主观上都以提升项目质量为目标。
2.2 建立科学的质量责任制
建立质量责任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首先,要明确项目经理是项目质量总负责人的地位,所有的质量管理工作都要围绕项目经理举行;其次,明确项目领导班子各成员的质量责任,将项目质量管理的目标划分成若干个子目标,将这些目标落实到各个负责人,并将其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督促各级领导各尽其责;再次,各负责人还要将质量目标落实到各个班组,从而提升工程质量。通过这样层层落实的质量责任体系,最终实现整个项目的质量目标。
2.3 明确项目质量目标并合理设置质量控制点
环保工程规模较大,整个项目的质量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在各单位工程质量目标之上,而单位工程又是由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组成的,为使整体质量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明确项目整体、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各自的质量目标,根据各自的目标编制质量计划,并分别制定为实现质量目标而应采取的具体措施,编制质量控制设计,合理设置质量控制点。对只需要提供证明文件的项目设置文件见证点,而对委外加工的除了文件控制点外还要设置现场见证质量控制点。另外,在设计阶段应当将质量目标设定在满足工程运行后期质量要求之上,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确保环保工程在使用周期内的质量完全合乎要求。
2.4 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在EPC总承包项目施工过程的|量管理与控制过程中,要想有效提升EPC总承包模式的应用效率,建筑承包单位就要先构建完善的EPC总承包模式工作体系。因此,应按照EPC项目的施工管理特点,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并对施工质量管理进行严格控制与管理。在EPC总承包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管控,同时施工人员还要管理和控制质量控制点,仔细检查施工方案,严格按照质量控制点与现场监理人员做好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并且还需要不断加强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工作,进一步有效解决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做好监督工作,严格控制EPC总承包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除此之外,建立有效的质量奖惩机制,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做好质量检查、专项检查以及巡检抽查等工作,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做出合理的绩效考核工作,采取有效的奖惩措施,对在质量管理过程中成绩突出、表现良好的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反之,对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和质量事故的人员给予一定的惩罚,通过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不断提高现场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提高质量意识,促进EPC总承包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
2.5 控制分包工程质量
环保工程总承包方在将一些非主体工程分包出去后,作为工程总承包方的项目经理是整个工程的质量负责人,为保证工程质量,就必须控制好分包工程的质量,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在选择分包商时,总承包单位应当充分掌握分包单位的技术能力、市场口碑等方面信息,以确保分包单位具备保证工程质量的条件。第二,对分包单位的施工方案进行审查,包括施工顺序以及所选择的施工方式是否合理,以及方案中有无可能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潜在因素。第三,做好过程控制。对钢筋绑扎、管线埋置等隐蔽工程要在封闭之前进行质量验收,如果施工单位在未经验收的情况下私自封闭,则必须要求其揭开重新验收,做到每一个工序的进行都是在上一道工序质量合格的基础上进行。第四,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在设计阶段,就要把工程中所需要用到的主要材料、设备及其性能参数以书面的形式列出,分包单位负责采购的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责任虽然属于分包单位,但工程总承包单位也要对其进行检查和检验,充分保证用于工程施工的材料和设备都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第五,积极参与质量事故调查与处理。在工程发生质量事故后,环境工程总承包单位要立刻组织项目各参与方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查明导致事故的原因,并对事故造成的损失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估,讨论出事故处理处置方案,对于有造成人员伤亡或较大经济损失的质量事故要上报相关部门。最后,对质量事故处理的过程要形成技术资料存档。
3 结语
环保工程实行工程总承包对于环保市场的有序开展是有益的,做好项目的质量管理是实现环保工程正常运行的基础保障,虽然当前我国环保工程总承包项目质量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质量管理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但随着环保工程技术与国际的接轨,相信我国环保工程总承包项目质量管理水平会大幅提高,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孟鑫.环保工程总承包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6:87.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血液肿瘤患儿; 生存质量; 行为问题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5-0116-02
doi:10.14033/ki.cfmr.2016.25.062
血液肿瘤是最常见而小儿恶性肿瘤之一,肿瘤的发生及治疗过程中都会给患儿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目前,临床上治疗小儿血液肿瘤的主要方式仍旧是化疗,其具有治疗周期长、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性强等特点,特别是患儿的年龄小,血管细,穿刺难度相对较大,对治疗的耐受性也比较差,生理上承受较大的痛苦[1]。而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导致患儿脱离学校教育,又容易使患儿的正常社交受影响,并出现多动、抑郁等不良行为表现,给患儿的心理发展造成创伤。因而,围治疗期对患儿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14年
5月-2015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血液肿瘤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对其生存质量、行为问题等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血液肿瘤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不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无精神疾病患病史或者意识状态不清的情况。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12岁,平均(8.0±1.1)岁。其中,急性白血病、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患儿分别有18例、7例、8例、7例。观察组患儿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5~13岁,平均(7.8±1.4)岁。其中,急性白血病、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患儿分别有19例、8例、7例、6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在穿刺、给药过程中保证操作熟练,并定期做好血液培养与检查,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的皮肤状态及患儿用药后的状态,一旦出现异常,及时给予处理。观察组患儿则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基础护理 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操作时,要确保技术熟练,避免因操作不当对患儿造成的伤害,同时严格执行无菌制度,做好对病房的清洁消毒工作,定期通风,使病房内空气保持流通,防止发生交叉污染。注意观察患儿的身体状态,做好口腔清洁和皮肤清洁,避免发生口腔感染、皮肤水肿或完整性受损的情况。定期使用温水对其进行擦浴,保持床铺柔软,病房环境温馨舒适,提高患儿的舒适感。
1.2.2 心理护理 考虑到患儿的年龄较小,治疗时间长,在实施化疗的过程中还需要与家长隔离,身体承受较大的痛苦,思想和情绪上也容易出现较大的波动,进而出现过激或比较危险的行为。因而,护理人员要对患儿的情绪状态进行密切关注,与患儿假装做好沟通工作,在家长的辅助下做好患儿的心理安抚,通过耐心呵护和个体化的心理疏导,最大程度减小疾病及治疗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必要情况下,可以帮助患儿进行情感宣泄,避免不良情绪郁积引起的不良生理反应,鼓励患儿保持积极的态度,化疗中减少紧张感。
1.2.3 饮食护理 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因药物的影响或者不良情绪导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影响患儿的营养状态。护理中,要对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次数、发生时的用药情况等进行记录。同时,辅助患儿清理呕吐物,做好口腔清洁,并给予对症的止吐治疗、健胃治疗及营养补充,多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做到少食多餐,保证机体的营养需求,提高抵抗力。
1.3 观察指标
患儿治疗期间,由经过专门统一培训且熟练掌握调查方式及内容的调查员向患儿及患儿家长发放生存质量、行为状态调查问卷,向患儿及家长详细说明调查的目的、形式、重要性、正确填写方式等,所有问卷当场收回。
其中,生存质量的调查使用PedsQL 4.0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分别对患儿的生理状态、情感状态、社交状态、角色功能等四个方面,共计23个项目进行评分。得分越高,患儿的生存质量越高。
行为问题的调查使用CBCL行为问题调查表对其抑郁、躯体诉述、强迫性、分裂样、违纪、社交退缩、交往不良、多动、攻击性等9个方面113个条目进行评分,得分越高,则行为问题越严重[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本次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儿各项生存质量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儿的行为问题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儿各项行为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虽然整体上小儿恶性肿瘤的患病率较低,但是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肿瘤患儿的有效治疗和科学护理干预意义十分重大。同时,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肿瘤的治疗效果获得显著改善,肿瘤患儿不管是在治愈率还是生存率上都得到很大的提升[3-5]。
患儿的身体条件与心理状态决定了其治疗护理的特殊性,特别是在血液肿瘤患儿的强化治疗期,一般临床症状明显,治疗中会出现明显的身体不适,患儿的正常学校教育、社会生活都会受到影响;同时,频繁的骨穿刺操作、高强度化疗还会带来痛苦与恐惧,而年纪稍大的患儿对疾病感知力更强,心理压力更大[6-7]。
护理干预作为治疗的有效辅助与补充,与患儿的生存质量、行为问题都息息相关。本文比较了围治疗期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患儿的生存质量及行为问题评分,发现观察组患儿的生理状态、情感状态、社交状态、角色功能及总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而抑郁、躯体诉述、强迫性、分裂样、违纪、社交退缩、交往不良、多动、攻击性等行为问题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针对血液肿瘤患儿的身心特点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患儿行为问题的改善,而且能显著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樊丽群,许秀贤,黄海英,等.人性化护理干预联合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对血液肿瘤患儿的护理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5,39(5):561-563.
[2]陈慧芳,丁卫亚,郑倩倩.心理干预对于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4):447-449.
[3]王春立,吴心怡,霍灵伟,等.青春期白血病患儿化疗期间生存质量与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5,22(7):56-58.
[4]王颖雯,沈国妹,孔梅婧,等.对初诊血液肿瘤患儿主要照顾者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5,13(35):4419-4421.
[5]何梦雪,沈南平,周芬,等.血液肿瘤患儿发生化疗相关口腔炎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护理杂志,2015,21(19):11-15.
[6]白云娟,李红俊,王晓媛,等.老年恶性血液肿瘤合并其他脏器肿瘤的临床护理问题及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9):1047-1051.
[7]时晓贞.护理干预对血液肿瘤患儿生存质量及行为问题的影响分析[J].临床研究,2015,25(11):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