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汉语国际教育的背景

汉语国际教育的背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汉语国际教育的背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汉语国际教育的背景

汉语国际教育的背景范文第1篇

5.8/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系统是兵器装备集团公司208研究所近年来推出的新产品之一,代表了国内在高精度狙击步枪研制方面的最新进展,吸引了许多关注的目光。此次展会上出现的仍是5.8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7.62毫米口径实物样品至今还未公开展出过。长期以来,国内对狙击的认识局限造成了对相关武器系统的较低要求,高精度狙击步枪系统的发展水平要比西方国家落后很多。而该系统又是一个由枪、弹和瞄具三者组成的完整系统,缺少任何一个基本组成都无法完成高精度狙击任务。国产5.8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正是首次将这三个因素有机结合起来的成功范例,尤其是在国内一直未予足够重视的专用弹药方面有所突破。该系统配备了专门研制的5.8毫米高精度狙击弹,该弹采用黄铜弹壳和黄铜被甲、全铅芯结构的弹头,尽可能地提高弹头的质心、同轴度和重量等对精度影响较大因素的控制水平,从而使整个系统精度有了质的飞跃。虽.然目前7.62毫米口径的狙击步枪系统还未公开,配用的7。62毫米专用弹也未露面,但重点必定也是放在控制公差、提高精度上。

5.8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系统由狙击步枪、狙击枪弹、瞄准具和手持式装表模块组成。瞄准具包括白光瞄准镜和微光夜视瞄准镜,后者安装在枪身上方的前瞄具导轨中,装卸时无需取下后部的白光瞄准镜,避免因拆装带来的误差,进而提高射击精度。手持式装表模块由激光发射光学系统、光学观察和激光接收光学系统以及电源、激光测距、传感器、控制解算和显示等组件构成,能够自动测出目标距离,并解算出所需弹道诸元,方便射手快速地装定射击诸元值,提高了反应速度。这一模块还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对射击弹道的修正,明显地提高了射击的有效性。

该系统具有质量轻、精度高等优点:全枪长1150毫米,全枪重7公斤,在100米处全散布圆直径

5.8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传递出的一个明显信号是,中国越来越重视高精度狙击步枪系统的发展,这是一个可喜的开端。但必须承认,该系统的总体水平特别是国产5.8毫米高精度枪弹的全散布精度,与西方国家同类产品相比差距仍然非常明显。像国外军用狙击步枪系统对精度的考核,并不只限于100米距离上,而是要看300米甚至是800米上的全散布精度。以5.8毫米枪弹的弹道特性和存速能力,显然是无法胜任300米以外的高精度狙击要求的。这点也决定了这一口径并不真正适合军用狙击步枪。因此,我们期待着国产7.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的问世,相信后者的综合性能会有更大的提升。但5.8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系统对于武警和特警来说却是相当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在反恐和解救人质等用途上,效果肯定会比目前装备的79/85式和88式狙击步枪要好得多。小口径弹头能量衰减快的特点对这些作战环境来说反而是个优点,因为它能避免发生“过穿透”的危险。该口径在城市和复杂环境中使用时受到的各方面限制,也要比大、中口径狙击步枪少得多。

新5.8毫米枪族

这次展会另一个亮点,就是展出了新5.8毫米枪族的模型,也就是在网络上相传已久的所谓“95改”。此前,该枪还没有正式公布过照片或其他相关资料。目前唯一比较完整的介绍来自于今年1月23日中央7套《人民子弟兵》节目中介绍“女枪王”的一期节目,其中出现了一支外形与普通95式有明显区别的新型5.8毫米无托步枪,而相关外形特征与此次展出的模型完全一致。新5.8毫米枪族包括突击步枪、短突击步枪和班用轻机枪,附件包括刺刀、枪榴弹发射器以及白光/微光瞄准镜等,具有通用性强、可靠性好、直射距离远等优点。由于95式步枪此前媒体介绍很多,所以这里着重介绍一下两者的区别:

从外观上看,新枪的不同有:(一)快慢机从机匣后部移到小握把上方,这对快速转换射击方式有很大好处,缩短了射手的反应时间。但从模型来看,该扳手设置在握把左侧,右侧虽有标记,但未设置扳手,左撇子射手使用不够方便。( )改进了下护木的形状,取消了95式的前小握把,只保留了较大的扳机护圈,有利于安装枪挂榴弹发射器和其他枪挂附件。此外,护手截面外形和防滑纹路均有所改进,更加适应手形,防滑性也更好。(三)改进了上护木和提把的外观,在提把上增加了一段加强突起,同时上护木导气箍位置的散热孔减少为5个,有利于提高提把前部与护木连接处的强度。(四)准星座下方增加了一段小型导轨,距离上护木很近,其具体用途尚不明确。(五)机匣盖高度略有增加,增加了射手贴腮的舒适度,同时也提高了机匣盖强度。

除上述五点外。从介绍资料上看,新枪还增加了空仓挂机机构。解决了95式没有空仓挂机的问题。同时采用了5.8毫米“通用弹”,并可以兼容87式5.8毫米普通弹和5.8毫米机枪弹。采用新弹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射程和威力,并使整个5.8毫米枪族的弹药得以统一,简化弹种和后勤补给。此前央视《大家》节目采访过95枪族的总设计师朵英贤院士,朵老在节目中坦承“95改”的确已经开始实施,主要目的就是提高枪械的人机工效,使之向西方国家的同类枪械看齐。朵老提到的另一点就是5.8毫米枪弹需要进一步挖掘潜力,新枪将使用经过改进的该型枪弹,而这种新的“通用弹”很有可能就是改进后的类似机枪弹的重弹头5.8毫米枪弹。

此外,新的5.8毫米短突击步枪与以前的95式短突击步枪外形也有较大区别。特别是新短突的枪口装置改用了与普通步枪类似的鸟笼状消焰器,只是全长略有缩短,而不是像95式短突采用的那种带有膨胀腔的喇叭状消焰器,整枪看起来更加协调和美观。

虽然此前包裹在重重面纱中的“95改”逐渐露出真容,但这些改进还只能算是对局部和表面的“整容”,主要结构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胎换骨”。而且此次展出的只有模型,是否有更多内部改进之处无法看出。总体来说,从95式到03式,在整枪设计上的创新并不很多,与西方现代突击步枪相比。不论有托还是无托,总觉得国产武器有种“拿不出手”的感觉。且不说加工方面的差距,人机功效和功能扩展方面也不及后者。最明显的就是,国产武器人机工程设计中总是很少能做到左、

右手通用,对附件和瞄准具的安装考虑也不尽周全。这归根到底还是与我军传统的作战思想有关,步枪仅仅只是被当作步枪,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步枪的作战效能的问题尚未得到足够关注。

下挂式霰弹枪

该枪同样由208研究所研制。主要与95式突击步枪配套,安装在后者下护木位置上,用来增强近距离内的火力密度。霰弹枪具有无需精确瞄准、弹丸种类多和侵彻力较低的优点,从而被广泛用作警用及近距离特种作战武器。在突击步枪下加挂霰弹枪,将霰弹枪和步枪两者的优势结合到了一起,实现“强强结合”,进而提高了武器系统的综合性能,拓展了用途,尤其适合现代反恐作战和城市环境下的特种作战。其实,在突击步枪下方加挂霰弹枪并不是国内的创新,美国早就尝试过以M16步枪为平台,加挂各种式样的霰弹武器。不过,208所研制的这种下挂式霰弹枪体积相对更加小巧轻便,而且外形更加美观,同时还有加挂方便、结构简单和安全性好的优点。由于该枪是以95式突击步枪为外挂载体专门设计的,所以加挂后具有很好的人机功效。此外,这种下挂式霰弹枪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单独使用,只需加装小握把和枪托,就可以成为一支短管霰弹枪,大大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

这种下挂式霰弹枪采用国际通行的12号口径,可以发射各种12号猎枪弹、杀伤弹以及特种弹(橡皮弹、催泪弹和染色弹等)。该枪全长486毫米,其中枪管长210毫米,全重1.45公斤,有效射程50米,发射方式为单发、手动装填,由3发或5发弹匣供弹。该枪的缺点是发射速度较低,弹匣容弹量偏小,对火力持续性有一定影响,而且枪管的长度制约了有效射程。此外,该枪将装填拉机柄设置在了枪身左侧。对左撇子射手来说使用会有一点麻烦。

CS/LA2型半自动霰弹枪

在美国,霰弹枪作为军用制式武器的历史已经有一个世纪。半自动霰弹枪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出现,但出于成本和维护方便性的考虑,美军使用的霰弹枪一直都以手动的唧筒式为主,这种情况直到意大利贝内利M4超级90半自动霰弹枪的入选才告结束,后者最终获得M104的编号。从唧筒到半自动,可以极大提升霰弹枪的火力密度,同时降低了射手体能的消耗。所以,208研究所看准了半自动霰弹枪的发展潜力,适时地推出了CS/LA2型半自动霰弹枪。该枪外形美观大方、火力猛烈,为军队、武警和特警部队增加了一种新的选择。

CS/LA2型半自动霰弹枪为12号口径,全枪外观与贝内利M4超级90霰弹枪非常相像。由于展会现场没有展出分解状态的CS/LA2,所以两者内部结构是否相似不得而知。根据厂家提供的资料。CS/LA2具有结构紧凑、动作可靠、机动性好的优点,全枪寿命为5000发。故障率不高于0.3%。该枪设有瞄具接口,可以安装各种瞄准具,适应不同的作战环境。枪托为四档可调节伸缩结构,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射手,同时也降低了全枪长度,便于携带。该枪采用6发管状弹仓供弹,适用各种12号杀伤弹和特种弹,并可以随时补充枪弹。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导气量可以调节,提高发射不同弹种时枪械动作的可靠性。该枪全枪重小于4公斤,枪托打开时全长981毫米,枪托折叠时为914毫米。

CS/LA2型半自动霰弹枪的缺点是枪口部分的设计与机匣、枪托和护木等不够协调,而且该枪采用半自动原理,结构相对复杂,维护保养均要比唧筒式繁琐。此外,管状弹仓的缺点是更换弹种和退弹非常麻烦,射击过程中还需要不停地补充弹药,防止整个弹仓打空后再装填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而贻误战机。但值得肯定的是,展出的CS/LA2霰弹枪机匣部分工艺相当精细,表面光滑平整,没有国产轻武器上常见的加工痕迹,而且枪托贴腮板和抵肩板上加工有鱼鳞状防滑纹,比较美观。

LW4型自动榴弹发射器

如何更加迅速地应对,及时驱散和控制骚乱人群,同时将附带的人身伤害降至最低,是各国近年来防暴武器研制方面的重点。此前,我国曾成功研制并装备过38毫米防暴榴弹发射器,但它是单发手动发射,再加上装填速度慢,难以在短时间内发射多发防暴弹药,震慑作用不够迅速和强烈。针对这一问题,湖南省轻武器研究所在W87式自动榴弹发射器的基础上研制出了LW4型自动榴弹发射器。这种非致命武器口径为38毫米,全长840毫米,配用5发和15发弹鼓。火力较为猛烈。其中轻量化型号重4.5公斤。可以双手手持发射,也可以安装在三脚架或各种车辆上使用,此时全重分别为11公斤和9公斤。该发射器大量使用铝合金材料,重量轻、耐腐蚀,外形也比较美观,具有结构紧凑、使用灵活等优点,能够在不借助任何外界能源的条件下,半自动或自动发射国产现有的38毫米系列低能量防暴弹,对400米距离内的大规模的人群集聚、聚众斗殴和大规模骚乱具有较好的驱散和威慑作用。

LW3型自动防暴枪

目前国内警察和安保部门广泛采用的霰弹枪是97式系列唧筒式防暴枪。该枪虽然结构经典,但管状弹仓供弹能力有限。扩展性能也差强人意。LW3型自动防暴枪正是为弥补这一不足而新近推出的。从名称即可看出,该枪可以全自动射击,火力强度有明显提高。此外,如果本次展会有“最佳外形设计奖”或“最佳出镜奖”的话,LW3当之无愧。该枪可以说是展会上外形最出色的一支国产枪械,机匣顶部有贯通的皮卡汀尼导轨,枪托外形非常接近德国G36,整枪的轮廓线条顺畅而且美观。该枪使用国产18.4毫米系列防暴弹药,可以使用5发弹匣、10发或20发弹鼓。单、连发发射,有效射程超过50米。该枪枪托展开时,全长870毫米。枪托折叠时全长660毫米。空重为3.4公斤。

LW3型自动防暴枪不仅仅是枪械本身设计较为先进,在扩展性方面也有很大提高。比如该枪在护木下方可以安装下挂式喷射器或38毫米防暴榴弹发射器,在10米以内的近距离,可以直接用喷射器喷射辣椒水或其他催泪剂。在10~50米的中距离,可以发射18.4毫米防暴枪弹,在50~200米的远距离上,还可以使用防暴榴弹发射器。通过各种外挂设备。该枪可以适用于近、中和远三种射程,轻松实现“一枪三用”的目标,更好地适应各种防暴任务。此外,该枪除此次展出的标准型号外,还有去掉折叠托、缩短枪管并加装前握把的紧凑型号,其体积小巧。非常适合特警入室突击作战时使用。

LW3的另一优势是该枪具有很大的改进潜力,凭借其良好的设计以及比CS/LA2半自动霰弹枪更高的扩展性,如果改进为发射标准12号枪弹,将更加适合军队使用。该枪20发弹鼓的容弹量和连发射击性能,近距离内是任何一种半自动霰弹枪或其他普通枪械都无法抗衡的,折叠枪托设计也较为适合乘坐交通工具时携带,同时弹匣和弹鼓双重供弹方式对于再装填和迅速更换弹种都具有很大的方便性。

LG-1/LG-2型枪挂榴弹发射器

榴弹发射器是美军1960年代末在越南战场上开始使用的一

种轻型面杀伤武器。国内最早接触到的是M79榴弹发射器和40毫米系列榴弹,在此基础上研制不占编制的枪挂榴弹发射器。国产枪挂榴弹发射器的口径定为35毫米,在射程和威力不降低的情况下,大大减小了发射器和弹药的体积重量。LG-1型35毫米榴弹发射器是该类武器家族中一个新的成员,它是一种附加在步枪上的供单兵使用的面杀伤武器。其总体结构与美国M203榴弹发射器类似,为滑膛身管、后膛装填,操作动作幅度小,方便狭小空间内使用。该发射器既可以直射也可以曲射,非常适合山地丛林作战和城市巷战,除杀伤400米内单个或集群有生目标外,还可以用来压制100米内的火力点和毁伤400米内的轻型装甲目标及其他设施。

LG-1型发射器小巧轻便,全长仅有265毫米,全重1.2公斤,而射程和威力可与M203榴弹发射器相比。该发射器还采用了一种获得专利的与步枪连接技术,对步枪本身射击精度和寿命影响较小,目前可在95式步枪、8l式步枪和56式;中锋枪上使用。LG-1内部设计新颖,当闭锁不到位或击针意外卡死时,均不能击发,安全性较高。其发射初速为76米/秒,最大射程400米,主要配用BGLI型和BGJl型两种弹药。前者为杀伤弹,威力较大,特点是大角度命中目标时引信动作可靠,最大作用着角达600;后者为破甲杀伤弹,垂直破甲威力达到80毫米,600着角时能可靠作用并能穿透40毫米钢板。该发射器的缺点是后部发射机构突出枪身下部太多,与全枪的外形不够协调。

LG-2型40毫米榴弹发射器其结构、安装方式与LG-1基本相同,只是口径改为40毫米,全长、全重也相应地增加到390毫米和1.5公斤,但初速和最大射程不变。其配套的BGL2型杀伤弹、BGJ2型破甲杀伤弹弹壳尺寸与美国40x46SR毫米榴弹一致,可以通用,所以该型发射器应该是以外贸为主要目的。

18.4毫米多弹种半自动防暴枪

辽宁省宽甸猎枪厂是国内知名的猎枪生产企业,当年其生产的KDl6―102/103型暗机式双保险单管猎枪曾填补了国内空白。此次展会上展出的18.4毫米半自动防暴枪是该厂应国内治安防暴、维稳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要求,自主研发的一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防暴武器。该枪发射国产18.4毫米系列防暴弹,主要用于驱散10~50米内的人群,制服相应距离内的单个不法分子。该枪还能加挂35毫米防暴榴弹发射器,控制更远范围内的局势。

该枪使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枪机回转闭锁方式,由5发弹匣供弹,全枪长790毫米,带空弹匣重3.6公斤。该枪外观与95式步枪非常相似,结构十分紧凑,便于在有限空间内使用。两者区别在于前者枪管更粗,而且露出前护木的部分较长。该枪前护木较短,下机匣有弹匣插座,弹匣卡笋为按钮式,更换弹匣比较方便,但其位置不便于左撇子射手操作。该枪对于25米处的立靶、750毫米直径圆,命中率超过50%,综合故障率则低于3%。但与LW3自动防暴枪相比,该枪的外形和做工明显要低一个档次,枪上也未设置合适的附件导轨,对于安装一些特战附件需要专用夹具,这点显然不如LW3的全通式导轨设计。

LR-2型12.7毫米手动大口径狙击步枪

大口径狙击步枪国外称为反器材狙击步枪,是上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大威力远距离射击武器。具有使用方便、高精度和成本低廉的优点。LR-2型大口径狙击步枪是由湖南轻武器研究所研制的一款单兵用远程狙击步枪,除远距离狙杀单个重要有生目标外,还可用于精确打击飞机、车辆、雷达和其他高价值目标。该枪采用了握把在弹匣前方的无托式设计,使得该枪的枪管与全枪长比例接近0.8,在保证枪管长度的同时大大缩短了全枪长度,同时枪管能够快速拆卸,方便更换长短两种枪管,提高了武器使用的灵活性。当配用1000毫米的长枪管时,全枪长为1280毫米、全重9.8公斤,射击精度在100米上R5015厘米。该枪的一大亮点是其配用的5发或8发弹鼓,该弹鼓获得了国家专利,在同等体积和重量下比弹匣容弹量多40%~50%。该枪配用54式12.7毫米大口径机枪弹和12.7毫米专用狙击弹,由于口径大,具有较强的终点破坏效能,对飞机、轻型装甲车辆、油库、工事等半硬质目标也能起到一定毁伤作用。

LR-2型大口径狙击步枪用来狙击远距离上不需要连续射击就可以毁伤的目标。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可靠性好、造价较低,维护和保养比较方便,主要缺点是装填速度较慢,多次发射时可能会因暴露射手位置而遭到对方的反击。

LR-2A塑12.7毫米半自动大口径狙击步枪

LR-2A型12.7毫米半自动大口径狙击步枪也是由湖南轻武器研究所研制的,但是发射方式改为半自动。该枪在局部设计上,与英国精密武器公司为美国“海豹”突击队专门研制的AS50半自动狙击步枪非常相似,尤其是导气管部分和机匣部分。不过,LR-2A采用无托结构,将握把设置在了弹匣的前方。该枪虽然采用了半自动射击原理,但由于采用了多项专利后坐缓冲技术,使得发射时的实际后坐力不大于7.62毫米狙击步枪,减少了射手疲劳。同时对提高射击精度有所帮助。该枪也可快速拆换枪管,配有长短两种枪管,配用长枪管时全枪长1290毫米、全重11.9公斤,配用短枪管时全枪长1190毫米、全重11.5公斤。供弹具、配用弹种与LR-2都完全一样,射击精度在100米上R50

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LR-2A半自动狙击步枪的全长和质量相对较小,但和手动的LR-2相比,其射击精度要略低一些,这也印证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半自动步枪的精度要低于手动步枪。

汉语国际教育的背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发展现状 发展前景

汉语国际教育的深入开展,能够改变对外汉语教育现状,对更好开展国际汉语教育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时间虽然较短,但其未来发展前景良好。对此,有关人员有必要对其发展历史、现状、路径进行深刻剖析,并提出发展前景,以引导汉语国际教育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历史

迄今为止,汉语国际教育已有60余年的发展历史,发展之初,是对外汉语教学。在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之下,汉语在全球的影响力逐渐提升,成为仅次于英语的强势语言,对传播汉文化有利。伴随汉语教育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汉语学习的热潮,部分国家和地区,将汉语教学内容融入于国民教育体系中。自2011年起,我党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将汉语国际教育发展推向新的台阶,同时为其提供发展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应引导汉语国际教育积极迎接挑战和把握发展机遇。

二、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现状

通过对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现状的研究,虽然教育正在火热开展中,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问题,可能制约和阻碍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进程。首先,就宣传工作而言,宣传力度较小,影响力不够;其次,在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专业建设中,未能打造特色化的优势,对留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再次,汉语国际教育中,教师是重要施教者,但教师整体素质水平有待提升,进一步阻碍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历程;第四,汉语国际教育活动开展中,重视语言教学,忽视汉文化推广,不利于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第五,汉语国际教育未能与国际相接轨,不利于对高层次留学生的吸引;第六,汉语国际教育的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教育教学资源配置相对不够均衡,导致学生流动较大;最后,关于留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事项中,未能提供更为深入的服务,导致对欧美等国家留学生的吸引力较小,不能满足留学生的教育需求。

三、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路径

就汉语国际教育而言,要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创设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对汉语国际教育加强正确引导。现阶段,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路径主要有:第一,在世界范围内创办孔子学院,掀起一股“学孔”浪潮。孔子学院最初在韩国首尔创建,截止到2015年末,我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创建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吸引着百万学员,为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能够针对孔子学院的发展与建设问题而积极开展大会,对其未来发展而加强研究。其次,为鼓励外国学生参与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我国创建系列汉语比赛活动,并设定基金会,给予参赛人员以奖励。例如,汉语桥比赛,充分调动参与者的参与热情。最后,政府等部门为汉语国际教育相关机构给予大力支持,有利于推动其发展进程。

四、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前景

汉语国际教育的推进,对推广汉语和传播汉文化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其发展现状,对未来发展前景有所预测。首先,相关部门有必要不断提高汉语国际教育的国际地位。对此,相关人员应坚持汉语“走出去”的发展策略,使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到汉语国际教育的重大意义,以引导汉语国际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其次,仍然坚持以孔子学院创办途径为主,使其成为宣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地。一方面,积极扩大孔子学院的规模,在世界各国的诸多城市中积极创办,以提升学员和施教者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在发展孔子学院时,应以国别研究为重要基础,使孔子学院更具针对性,并汇集多方力量而推进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进程。再次,汉语国际教育发展中,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如培养骨干教师、加大培训力度、促进教师合作与交流、汉语教师本土化等,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有利于汉语国际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最后,加快信息化建设,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而开展汉语国际教育,使教育手段越趋现代化,有利于提高汉语国际教育水准,将其推向新的高度。

五、结语

当前,汉语国际教育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为传播中华民族文化和促进汉语走向世界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纵观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历史、现状与途径,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汉语国际教育未来发展中,必须不断提高汉语国际教育地位、扩大孔子学院规模、打造专业人才队伍和加快信息化建设,确保汉语国际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崔希亮.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展望[J].语言文字应用,2010,(02).

[2]卢达威,洪炜.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展望[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06).

汉语国际教育的背景范文第3篇

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幅攀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国界、跨文化的学科属性决定了高校必须不断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力度,才能适应国际市场对该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所谓汉语国际教育的复合型人才,指的是具有汉语、外语、文化、经济、法律、教育等学科结构的跨语言、跨学科知识背景的一专多能型人才,其知识结构是以所学的专业知识为中心,与其他相近的专业或有较大相互作用的知识作为网状链接,从而形成蜘蛛网状的知识结构谱系。2011年,广西教育厅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 2020 年将广西建设成为面向东盟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高地,使广西成为中国―东盟合作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基地、向东盟国家输送汉语教师的输出基地、东盟国家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东盟国家青年学生出国留学的首选地之一,成为东盟问题研究、咨询、服务中心。因此,面向东盟的广西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便具有宏观与微观的意义:它既是我区服务本地、对接东盟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设置的积极探索和继续深化,也是区内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现路径。在与东盟的合作得到持续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加强该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也符合我区乃至我国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市场需求,从而达到不断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途径,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目的。

一、广西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尽管从“对外汉语”学科中演变而来,但是直到2013年“汉语国际教育”的专业名称才得以正式确立,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该专业仍然是新兴学科。特别是将就业方向确定为“面向东盟”,就决定了该专业的学科基础和发展方向。一定时期内,由于学科、师资建设等方面的不足,广西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难免受到一些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复合型学科理论建设有待健全。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建设应该抓好学科理论建设、学科队伍建设和学科人才培养三部分。其中,跨学科、复合型的学科理论建设是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一环,但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其丰沛度远远没有达到要求,该专业的课程建设、人才培养以及课堂教学等方面的理论建设仍然较为滞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开展。

(二)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师资较为稀缺。大多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为文学院教师或外语学院教师,虽学有所长,但在文化教学经验上仍有所欠缺,兼具双语、多语能力,且具有一定涉外教学经验或国外教学经验的教师少之又少。再加上其教学基本遵循“课本+粉笔+黑板+教室”的传统的“四位一体”模式,采用单一的教材、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在实践教学方面的设置较为欠缺,评价体系也未能体现该专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因而不利于学生复合型知识及能力的培养。

(三)人才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人才质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在广西与东盟各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密切合作的背景下,东盟各国人民掀起了学习汉语的新热潮,这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机遇,也是该专业所遭遇的时代挑战。机遇在于,市场需求端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量持续走高,毕业生的就业面较为广阔;挑战在于,市场真正需要的是复合型知识人才,而不是具有单一知识的传统的教书匠。由于跨文化、跨语言环境的客观存在,要求该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及相关能力,然而部分学生汉语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缺乏双语或多语技能,对中国传统文化、东盟各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知识没有太多涉猎,动手能力较差,难以胜任日常教学工作。

二、面向东盟的广西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

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文化合作的“桥头堡”,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在区域经贸合作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市场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因此,广西各高校应当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明确培养目标,加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力度与速度,才能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就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性质而言,它的多学科性及文化跨度决定了其学科建设应该朝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向建构,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学科优势,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相关人才。在跨语言、跨文化的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正是要注重这样的学科联系,并且把这些联系和人才培养挂钩,并在具体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

(一)改革教学体系,完善学科建设,树立以文化传播为核心的教学思想。教学体系以及相应的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先决条件,在当前迅速发展的社会模式下,“社会信息和用人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如果教学模式始终得不到有效改革,那么我国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将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1]人才培?B首先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这样才能对人才培养的总体方向以及方式、方法有所把握。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来说,其教学模式必须用于突破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模式,注重大量的实践课程的设置,使学生及时、有效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实现教、学、用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的构建,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得到进步。与此同时,要不断完善教学理论及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实践教学环节前后衔接、层次分明且具有东盟地域文化色彩的跨文化和跨学科汉语国际教育复合型教学体系,推动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完善学科建设的过程,也必须树立学科建设的总体思想。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科核心思想,是要把中华文化进行适当的海外传播。但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如何结合文化传播的要求,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融入文化传播的方法,对课程体系的建设同样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意义。有论者指出,“如何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推广、传播给汉语学习者,或者对中国感兴趣的外国人,这是一个永远没有最终答案的问题。也只有不断‘思考―探索―改进―实施―再思考’地循环往复,才能让文化教学在螺旋中不断上升,使文化教学永远在前进的路上。”[2]质言之,只有在教学与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使汉语国际教育和文化传播密切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有效传播中华文化的整体目标。

(二)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国际化”培养,需要高校教师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不断优化,因此,必须不断优化专业教师的复合型知识结构,激励教师队伍不断更新自我、淘汰自我,从而实现教师队伍在质量上的不断提升。复合型的专业教师首先要通晓东盟某一国家的语言,同时还要有其他专业知识以及必备的国外教学经验。由此看来,培养一名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难度较大,这就需要各个学校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以及培养方案,大力培养相关的教师以及从业人员,才能切实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师资力量、质量欠缺的问题。

另外,该专业的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国内资源,例如,对接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大型活动,承接各种各样的外事任务和翻译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锻炼,从而提升个人能力。

当然,解决该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的有效途径仍然要放眼东盟,以多种方式聘请专业人员对校内专业教师进行针对性较强的从业培训,从而达到迅速提高专业教师的复合型知识结构的目的。并且,各个学校应当充分利用东盟留学生的资源,以特聘或者外聘的方式,聘请品学兼优的东盟国家留学生给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上课,使他们能够零距离接触东盟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调整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突出才艺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性较强,决定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复合型知识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实践能力。因此,该专业应当注重课程设置的优化,开设“实验实训课课程”和“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才能不断优化学生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和有效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该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整,既要彰显区域性特色,又要夯实学生的汉语知识及文化基础,相较而言,后者才是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所在。因为面向东盟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肩负着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东盟各国的重任。而文化传播的课堂教学环节,生搬硬套和照本宣科,往往是事倍功半的。因此,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够适当结合音乐知识和舞蹈动作,甚至是书法、国画等一些基本的中华文化才艺,对于提升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是大有裨益的,“教学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双边活动,其中教师的‘教’指导影响着学生的‘学’,并且是为了教会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同时也为了消除大学课堂上教师的‘独角戏’和学生的逃课现象,把他们牢牢吸引在教室里认真听课的有效途径,就是在上课的时候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3]

因此,广西各高校应当适当招录部分特长生,舞蹈、音乐、美术等专业均可,在此基础上进(下接第151页)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突出中华传统才艺的传授与习得,开设“中国茶艺课”以及“中国传统音乐”等课程,使学生在复合型的知识氛围中构建复合型的知识谱系,然后才能在具体的汉语教授的过程中,通过舞蹈、音乐、书法、绘画等知识的传授,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精髓,使中华文化得到传播。

(四)优化评价体系,普及科学竞赛。积极鼓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参加各类科学竞赛以及相应的外事活动,以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达到增强综合素质的目的。复合型的人才培养需要有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因此,必须建立和优化复合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具体而言,在教学检查与考核中,广西各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当实行“2+1+1”的基础能力培养与实践考核并重的评价体系,即将两年的基础知识传授、一年的海外实践环节、一年的毕业论文撰写以及实践环节总结纳入考评体系,同时将学生的中华文化才艺课列为学分的来源课程,适当给予参加重大外事活动的学生以物质奖励和学分计入,使评价维度多元化,使每个维度和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契合,并将科学竞赛的活动也纳入考核体系,使之和时展相适应,以实现对学生评价的多样化及多元化。

汉语国际教育的背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根本动力 先进的现代文明

一、近年来汉语国际教育取得的进展

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手段,也必将为世界文化的多元交融和共同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挂牌以来,至2009年底已在全球建立272所孔子学院及282个孔子课堂(许琳2010);到2010年10月已建立322家孔子学院和369所孔子课堂;至2012年8月已在全球建立389所孔子学院,520个孔子课堂。近年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得到批准并逐步扩大招生;大规模的汉语国际教育志愿者师资培训在国内外进行;“汉语国际教育”留学研究生开始招生并提供全额奖学金,这些成绩表明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正蒸蒸日上,也表明有关部门作出了巨大而富于成效的努力。

二、汉语国际教育中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与根本动力

在喜人的形势下我们应当认识到,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文化战略基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令人鼓舞的形势下应该作更长远更深入的思考。反观英语等其他语言在近代以来成为世界强势语言的历程和情况,可以深化我们的认识,给予我们启示。

近代以来英语等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伴随着殖民主义进行的。除去这一特定的历史因素,这些语言得以扩张的背后是英美等国前沿的科学研究和先进的应用技术,即语言扩张的背后基础是先进优秀的现代文明。这一点非常清楚,但在认识上却很重要。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认为汉语国际教育有以下问题应该得到高度重视。

1.语言崛起不能仅以传播古代文明为基础。

语言崛起依靠的是前沿的科学研究和先进的应用技术,不能简单寄希望于该语言承载的在历史上创造的古代文明。英语等语言的扩张依靠的正是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而不仅仅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反观汉语国际教育,目前偏重的仍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介绍、传播和输出。孔子、京剧、功夫、中医等一直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符号。海外汉语教师很清楚,目前的中华文化课程基本上仅仅局限于制作几个中国结,唱上两段京剧,或者练几笔书法,摆几个太极拳的架势,等等。这实际上是寄希望于一部分西方国家对中国及中华古代文化表层的兴趣甚至好奇。由于对汉语、汉字乃至中华古代文化不了解,英语里甚至有这样的说法:as difficult as Chinese(像汉语一样难)。换言之,目前我们的文化传播定位还停留在西方国家对远东陌生异域文化的兴趣和好奇上。要真正以汉语国际教育为桥梁和平台达到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目的,这种局面必须得到扭转。

2.语言崛起应打造包含经济因素在内的多层面、多维度的需求格局。

不可否认,语言的崛起应该包含经济因素在内的多层面、多维度的需求。2009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会议指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汉语热’持续升温”。但应当看到,造成这种需求局面目前主要依靠的是经济。我国的经济发展这些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和外贸出口已经上升到第三位,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张国祚2009)。经济的发展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贸易往来,这当然需要语言的沟通,会扩大汉语的需求。但经济上促成的汉语需求只是一条腿走路,单纯依靠经济维度,从长远来看汉语的需求空间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目前已经显露出来。据2006年5月22日国家语委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年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近4000万;据国家汉办预测,到2010年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将达1亿,按1:20的师生比估算,届时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将达到500万。但目前全球的外国汉语学习者是否已经达到1亿,恐怕很难给出精确的统计数据。可以预见的是,单纯依赖于经济的语言需求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达到饱和和极限。经济层面的需求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但要不断扩大汉语国际传播的成果,必须下大力气逐步打造多层面、多维度的汉语需求局面。

3.先进的现代文明是语言传播的坚强基础和根本动力。

汉语国际教育的背景范文第5篇

MTCSOL设立的目的是从实际出发,培养国内外从事汉语国际教育专门人才。针对原先对外汉语学科设置缺乏独立的学科依托、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缺乏针对性、人才培养规格不高、培养规模小、数量不足等弊病,该专业的教学将以培养学生的汉语教学技能为主,同时注重培养外语能力和文化传播技能。培养方法采用课堂教学与国内外教学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学位论文与汉语国际教育或推广紧密结合,论文类型可是理论研究、调查分析报告、个案研究、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

事实上,如果从1950年清华大学的“东欧交换生中国语进修班”算起,我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已经有57年的历史了。在这些年里,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和改革开放的加快,中国和世界的交往日益密切化,中国的声音也需要在世界舞台上更加响亮地传播。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和汉语学习者无疑是汉语热透全球这一事实的最佳注脚。

“汉语热”在世界的升温带来了全球汉语教师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据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预测,到2010年,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预计达到1亿人,全球至少需要400万名汉语教师。4000万人口的韩国,现在有30多万人正在学习中文,142所大学全部开设了汉语课程,社会上还有100多所教授汉语的学校。韩国教育部计划2005年到2007年在全国中小学普遍开设汉语课;日本现在有120万人在学习汉语,开设中文的高中不断增加;印度尼西亚教育部计划2004-2007年全国8039所高中全部开设中文课程;2004年,德国将中文纳入许多州的中学会考科目;2003年,英国制定出中学汉语教学大纲,并据此大纲与我国汉办合作编写了《快乐汉语》教材,向各个中学推广;法国开设中文课的中小学数量已达149所,学生达8000人。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鲁、智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已逐步将中国语言文化教学列入大学课程甚至学位课程。 2004年,国家汉办向76个国家的252所汉语教学机构赠送各类图书、教材和音像制品194631册(盒),比上年增长了63%。向派往36个国家52所大学的53位国家公派汉语教师寄送教学用书6745册(盒),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