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汉语国际教育含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汉语国际教学;多义词

引言

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的认知语言学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认知语义范畴和认知语法。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汉语国际教学也更加具化,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同时加强了形式与意义之间存在的联系,为汉语国际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和实践角度,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尤其在多义实词方面的解释也很有新意,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指导。“多义词”或“一词多义”的表述是由语义学创始人法国学者Michel Bréal 于1897年提出的。指的是一个词语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多义词的产生,有其理据性,由于语言的经济性,一个语言(词语)符号表示多种含义,在实际的语用活动中可以减少语言使用者的记忆负担。

一、原型范畴理论与多义词

原型范畴理论中关于多义词的解释是,一个多义词是由其多个意义相关联的义项组合而成。在这个多义词的诸多义项中,各义项间的使用频率,语义范畴是不同的,也就造就其地位的不同。其中核心义项被称作“核心意义”其他义项大都是通过合理演绎派生出来的“引申义”。

二、多义词的核心与引申意义

多义词的核心意义就是多义词意义范畴中最具代表性的那个意义,即基本义。Taylor(1989/1995/2003)认为,其典型义项往往是人们首先获得的,也是语符最原始、最基本的义项,语义范畴就是围绕这个典型义项不断扩展而逐步形成的。多义词的典型意义是其他意义的派生源头。因此确定多义词的典型意义是理解多义词意义的第一步。那么如何确定核心意义呢?一般来说由三种

1、当说到某词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那个义项。

2、一个多义词出现频率较多的那个义项。

3、具有推导出其他义项的那个义项。

多义词的引申意义在认知语言学中,多义词的意义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一个多义词的核心义项是最早产生的,而其他的义项往往是在核心义项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而衍生的方式往往是通过隐喻和转喻。而Lakoff(1987/1990)总结了多义词引申意义的三种结构:链锁式、辐射式,以及链锁和辐射相结合的方式。

所谓链锁式是指,多义词由第一个义项延生到第二个义项再由第二个义项延生到第三个义项,以此类推,所有的意义呈一条链条状,所以称其为链锁式结构。其中第一个义项就是这个多义词的核心意义,例如:“手”这个多义词的意义:1、手若柔荑。2、这本书人手一册。3、这是本书是他手抄的。4、他还留了一手。5、他是一名技巧娴熟的选手。短语1中的“手”指的是人体部位,具体指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是“手”的原型意义。而在2中,是拿着的意思,突出的是“手”这一器官的功能性。3中指的是亲手去做,是指“手”这一器官功能性的实际作用。4中的“手”指的是运用技能,本领。手作为直接作用于劳动的施事,在这里已经引申为人的技能、本领,与“手”的本意已经有了一定的距离。5中指的是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儿的人,这里类似修辞学中的借代,在认知语言学中是通过转喻的手法,以“手”这一部分代指人这一整体。而这个时候,“手”已经不是指称这一器官本身了。所以,从短句1至5中,我们可以看出各义项是从本义到派生义,在这个过程中,词义是不断偏离本义的,与本义的意义关联也越来越薄弱。

辐射结构是以树状图的形式发散开来,更突出的是词语义项的上下义。由义项1衍生出义项2,义项3,义项4,义项4又可以派生出义项5,6等,并以此类推。例如:“屈”主要有一下义项:

1、(动)弯曲;使弯曲。2、(动)屈服;使屈服:宁死不~|威武不能~。3、(形)理亏:~心|理~词穷。4、(形)委屈;冤枉:受~|叫~。5.(动)姓。这些义项之前构成纵向和横向的关系网络,在不同的语义范畴下构成了不同的语义网络。

三、隐喻、转喻与多义词

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是多义词衍生义项生成的主要来源。Ullmann(1962)指出,隐喻是“词义产生的主要理据,是表达的机制,是同义和多义的来源,是强烈感情的释放口,是填补词汇缺口的方法”Sweetser(1990)也指出,一个词的词义发展多半是隐喻使用的结果,一个词已经产生,语言使用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会使用隐喻使其基本意义得到不断的扩展和延伸。隐喻的认知来源是人的认知生活体验,其中利用了词语的相似性,例如,人们常常把“人生”比作“旅途”;把“玫瑰”比作“爱情”等等。

转喻是除了隐喻之外,多义词义项的另一个主要来源。其使用机制主要是以强调或凸显认知领域及同一框架结构中的一个成分实现的。如之前提到的“手”,是人体的一部分,通过转喻可以表达人的某种技能,因为很多技能是通过手来进行使用的。再例如“眼睛”可以引申为窗户,因为通过这两者可以看见物体。因此无论是“眼睛”还是“手”都是与他们的转喻对象在语义上都有一定的关联,故两者处于临近关系。Taylor把这种由转喻实现的一词多义现象称作“视角化”他认为,一词多义是因为视角不同而使得同一概念结构中的不同成分得以被强调或突显而实现的。如“电脑”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1、营业员卖掉了一台电脑。2、他在修理电脑。3、他在玩儿电脑。4、他从事电脑行业相关工作。以上四个例子中,”电脑”一词分别指称的是:电脑本身、电脑内部的硬件设施,电脑中的游戏,电脑相关行业。这种义项上的迥异差别体现出了转喻中不同义项的概念并非是任意的,而是基于人类社会认知观念的内在联系。

四、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多义词的教学实践

认知语言学下的词语教学体现在强调语言的理据性,这种理据性体现在多义词各义项之间或紧密或疏远的联系。因此,在多义词的教学过程中,应更加突出这种义项关联中的理据性。在实际的教学实践里,应尽量教学对象理解词汇的本义(原型意义),同时以图形等感性,直观的方式表达原型义项和派生义项间的逻辑关系。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展现这种教学方法呢?以卡片展示法为例。把教学中多义词含有同一语义范畴的各个义项的句子写在一张卡片的正面,将该多义词突出呈现并在反面留出相应的横线,让学生猜测其词义,同时将该多义词的各种不同语义范畴的义项以网格表呈现在卡片中,把各个义项分类写在不同的语义范畴中。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非常直接地了解到该派生词的不同义项的内在含义和彼此间的语义差别,这样在目的语的 语用中才能更准确地使用该多义词。

五、认知语言学关于汉语国际教学的局限性

由于认知语言学是新兴学科,其在多义词方面的教学实践并不多,实践对于相关教学理论的检验还不充分;在研究对象方面,研究对象较为单一,目前的研究主要针对承认学习者,在对于学习者年龄,学习动机,认知方式、语言潜在能力等方面的研究依旧有上升空间。在研究方法层面,研究设计还有待完善,研究数量依然较少。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使用显性教学,即通过学习者母语和目的与比较以及视觉呈现等手段,降低了学生自主参与度,不利于学生相关自我认知的形成。

结语

认知语言学角度下的汉语国际多义实词教学为相关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也提供了潜在的新型教学方法。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及教学视角主要是通过多义实词的形与义的关联,构建目标多义词的各义项间的语义范畴关系网,借助转喻和隐喻的表达方式,以显性的教学手段呈现出更直观,更便于理解的教学内容,最终实现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对象的学习效果的目的。而有限的研究及实践结果也显示,突出多义词各个义项之间的理据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习者对于词汇的深层次认知,进而深化理解,延长记忆时间,并提高语言输出精准度。认知语言学在汉语国际教学领域的研究任重而道远,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旨在浅尝辄止地介绍认知语言学关于汉语国际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理论与教学结合的可实践性,如有不足还请指正。(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文秋芳 .认知语言学与二语教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王琼武 ,黄宝燕 .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教学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J].语文建设.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43-02

一、引言

当前汉语国际推广大背景下,由教师、教材、教法所构成的“三教”问题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其中又尤以教师问题为最。为解决合格的汉语师资短缺的问题,国家加大了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力度,重要的举措之一就是设立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下文简称“汉教硕士”),培养能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我们培养出来的汉教硕士是否合格,其教学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汉教硕士的教学能力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该如何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这些问题都有待探讨。此处结合实践谈谈我们的看法,以期求教于方家。

二、汉教硕士教学能力培养的重点是什么

在教育学领域,教学能力是一个宏观概念,对其构成,各家有各种论述。在这些论述中,申继亮、王凯荣(2000)的观点最能给汉教硕士的培养带来启发。他们认为,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所涉及的教学能力可以归结为三种: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我们认为,培养汉教硕士的教学能力,就是要培养他们的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汉教硕士要成为合格的汉语教师,需要认识并掌握教学所需的知识、原则和方法,即知道“是什么”;另一方面,他们还需要将所掌握的知识、原则和方法转变为实践,即学会“怎么教”。让汉教硕士知道“是什么”属于教学认知能力培养的范畴,让他们学会“怎么教”属于教学操作能力培养的范畴。相比之下,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但它更有待于汉教硕士真正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自我发展。汉教硕士在读期间的教学能力培养,重点是其教学认知能力和教学操作能力两大方面。

三、汉教硕士教学认知能力和教学操作能力的具体体现

我们认为,汉教硕士的教学认知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各方面。第一,分析理解教学大纲的能力。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包括词汇大纲、汉字大纲、语法大纲、功能大纲、情景大纲、通用课程大纲等。汉教硕士有必要阅读这些大纲,领会大纲规定的语言知识点及学习者所应具备的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分级要求。第二,了解分析教学环境的能力。当前,汉语教学面临着从之前的吸引外国人到中国来学汉语转变为走出国门去推广汉语这种工作重心的转变。这一转变意味着汉语教学环境的变化,要求我们的汉教硕士要能区别对待在国内教汉语和在国外教汉语之间的不同。第三,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目前,汉语教材的种类比较多,不同的教材反映了编写者不同的编写意图,体现了不同的教学思路。任课教师需要很好地领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更需要在吃透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加工,这种加工教材的能力的高低将决定其授课质量的高低。第四,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设计反映的是设计者对教材、学生、教学法等方面的综合认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要在细致分析教学内容、学习者起点、学习者自然特征等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教学步骤、教学行为、教学媒体等。教学操作能力是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实施的能力。汉语教师的课堂操作主要是以言行事,教学操作能力可以藉由教师的课堂语言表现得以窥见。参考杨惠元(2007)的论述,我们将教师的课堂语言分为解释性语言、示范性语言、指令性语言、反馈性语言等四类。解释性语言要求精准到位,示范性语言要求正确规范,指令性语言要求通俗易懂,反馈性语言则要求及时中肯。对上述各类语言的共同要求是简洁明了。唯有简洁明了,才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课堂上的主角――学生来练习说话。培养汉教硕士的教学操作能力,其课堂语言表现是最值得抓住的点,据此可以引导他们认识、提升教学操作能力。

四、如何培养汉教硕士的教学认知能力和教学操作能力

我们认为,利用“课堂教学设计――说课――微格教学”三步走的模式,可以将汉教硕士教学认知能力和教学操作能力的培养很好地结合起来。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很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都在其中。汉教硕士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重点要考虑“教什么”和“怎样教”两大问题。“教什么”要从语言学的角度细致挖掘所要教授的语言点的用法。“怎么教”则应设计出具体的操作办法。下面以“认识”一词的教学为例,结合两位汉教硕士的设想谈谈我们的看法。学生甲的想法是:第一步,用英语解释“认识”;第二步,利用投影呈现两个例句,先由老师领读,然后叫个别学生朗读。学生乙的设计是:第一步,师生问答(老师问:来这儿学汉语以前,你们见过面吗?你知道他的名字吗?学生答:我们没见面,我不知道他的名字。老师对全班说:来这儿以前,他们两个人不认识。老师再问:现在你们两个人认识吗?学生答:现在我们认识);第二步,呈现三个例句(我认识迈克|你们都认识我|我认识到我的中文不太好)。学生甲的教法可概括为“解释――举例――朗读”模式,他没在设计中给出例句,看不出他要教“认识”的什么用法。学生乙设计了师生问答,并给出了例句,从例句大致可看出他想到的“教什么”的问题。但是,学生乙并没有提及如何处理这三个例句,我们不清楚他将“怎么教”。以上两份设想,或者看不出“教什么”,或者看不出“怎么教”,都不能让人满意。我们认为,“认识”一词“教什么”,需要先列出它的常见用法,然后确定哪些用法最适宜教给某水平阶段的学生。请看:①我认识玛丽/这个字。②这个人/字我认识。③你俩认识吗?④你认(识)不认识麦克?

①是典型的SVO句式,“认识”后接宾语,宾语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②中,“认识”的受事(即“这个人”或“这个字”)出现在句首,句子是一个主谓谓语句。③中,“认识”不带宾语,表复数意义的“你俩”充当“认识”的主语。④则含有“认(识)不认识”这一说法,涉及正反问。在设计例子、操练“认识”的用法时,以上考量基于语言视角,教师需要注重。确认了“教什么”之后,接下来需思考“怎样教”的问题,要设计具体的操练方法。设计操练的一条核心原则应是尽量调动学生的思维,想办法让学生开口说话。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问答,或者教师引介情景,学生根据引介说话。还是以“认识”为例,教师可板书一汉字,然后提问学生“这个字你认识吗?”,学生回答“这个字我认识”或“这个字我不认识”,此时他们便已在开口使用“认识”一词了。说课是促进汉教硕士改进其课堂教学设计的好办法。将说课引入汉教硕士教学能力的培养中,有三个好处:一是将个人的教学设计置于集体的监督之下,会促使设计者思考实践和理论之间的联系。二是能帮助说课者发现问题以便调整或改进。三是集体参与,共同思考,共同进步。说课时,汉教硕士要在众人面前重点说清楚“教什么”和“怎么教”。对于“怎么教”,听者可紧扣“是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精讲多练”的原则来评议说者的设计。

说课之后,汉教硕士修改和完善其教学设计,接下来进行微格教学。微格教学的时间以10分钟左右为宜。微格教学要有录像,以供指导教师一对一地帮助汉教硕士分析其教学中的成败得失,还可供集体观摩讨论,或作为教学案例保存下来。组织微格教学时,指导教师要重点把握好两点:第一,每次微格教学要设定明确的训练目标,比如训练讲解、提问、反馈等教学行为,或者训练语音、词语、语法点等语言要素怎么教;第二,微格教学者的课堂语言应成为关注重点,指导教师可以要求讲课者将其教学过程转写成文本并仔细研读,引导他们发现授课时在语言表现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思考如何改进。

参考文献:

[1]申继亮,王凯荣.论教师的教学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

[2]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礼仪;跨文化交际;汉语国际教育

礼仪在人际交往中已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形式,那些在各种场合下所体现的礼仪规范可以说在社会成员中心中早已根深蒂固。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有着本文化认为可以接受、合适、得体的礼仪规范。正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深刻的文化历史传统的影响,礼仪的差别性也自然而然的出现。对于当地的社会成员来说,礼仪规范的形成是在相同背景的基础上约定俗成的,同时顺理成章地接受约束着本地的成员,因为有一定的共识,所以我们容易接受与理解。在不开放的时代里我们活在自己的圈子里,正如19世纪的英国作家凯普林曾说道:“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两者之间永不相遇。”如今,这样的说法已经不是事实,我们人与人的交际沟通已经不再只是同一国家本族或不同民族人民之间,已经广阔的延伸至不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民之间,可以说,每个国家都在成为各种文化的混合体。在这样混合的状态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所互相难以理解的状况,例如,在汉语中,我们有许多用来称呼用来指各种具体的亲属关系,如在表示祖辈的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区别来自父系的长辈和来自母系的长辈;但是在英语的国家表示祖辈的只有grandfather,grandmother,没有父系与母系的差别。这仅仅是礼仪在称呼上的差异性,礼仪所包含的内容还包括交际、餐饮、服饰、语言与非语言等方面。

之所以要我们有必要注重不同文化的礼仪,特别是中西跨越度越大的礼仪,是因为我们很容易在交往中产生误解与敌意。正如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所告诉我们的,国家冲突还会存在,只不过更多的是以文化冲突的方式出现。未来国家之间的冲突将会是文明的冲突,是宗教观念、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冲突,这样的冲突已经在世界上越来越普遍。也就是说礼仪在本质上是文化,文化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是客观的外在文化,如音乐,书籍等;隐藏在水下的是文化主观成分与内在成分,更多的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有意识甚至是无意识地影响人的行为、观念和情感。韦伯曾经说过,与某种社会相关的规则、价值、意识、宗教、传说、信念和假定等这些主观的文化要素对人类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和社会形态对人类的影响。文化的差异表现在语言差异,行为差异,个体差异等等。这些文化差异造成的最大沟通障碍恐怕是文化心理的差异产生的日益增多的误解与敌意,因为与自身的文化心理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往往很难理解与接受。还有思维的差异影响也是很大的因素。

曾经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候看过中外两种对开幕式的报道,可以说在报道内容表达与风格是相当不同的,例如,首先,中国的报道有很多伟大和激动的言辞,同时运用很多笼统的词汇像“举国同庆”,“中华古国”等来表达我们的自豪感,而西方报道没有这样的表达;其次,我们的报道喜欢从大历史的角度去报道,有很强的历史背景,而西方的报道不具有这样的特色,习惯就事论事;接着,中国的报道带有比较强烈的官方色彩,喜欢报道参加各种活动的所有官员,甚至排位顺序和老百姓关心的问题。这些在方面的报道在西方的媒体上不会大篇幅出现;西方的报道喜欢借用一些普通人的语气来反映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并且有名有姓、非官方的人员占多数,而像新华社的报道几乎不可能出现普通人的看法与名字。实话说,我们会对某些个人的报道的内容会有反感的情绪,因为我们会认为他们的看法不具有代表性,即使他们是说的正面发言。而且从写作的结构上来看,明显感觉我们的报道是单一的从头到尾的叙述报道,而西方的报道一般是从个人角度出发,多重的角度叙述。我们甚至看到西方记者认为理所当然的表达方式,可能会被我们中国人民看作是带有偏见不全面的方式。我们认为是正确正常的表达方式在西方读者看起来,也许不正常。

由此可以看出,因为接受不同的主观文化内容,我们所认识与反馈的结果是相当不同,这些不同都体现在我们语言表达,思考问题,心理等方面的差异。

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些差异,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才有各自相应遵守的礼仪,这些礼仪直观地展示了该地区或者国家的特性。我们在跨文化的交际过程中,学别人的礼仪其实不难,难的是我们是以怎样的心态,对不同文化的人该拥有什么样的看法来接受、学习别人的礼仪。

真正懂礼仪,真正有品位修养的人是恰当的把握好交往分寸,待人接物的魅力都可以看作交往的艺术。中国有句古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其中”,就好似我们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无法理解、无法沟通时候,我们很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知识经历背景是否与他人的知识背景、价值观念一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自我是人的心灵宇宙的中心点,我们的很多心理活动都是围绕自我展开的,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智力,能力,目的,兴趣,意愿的认识,都在有意和无意地影响我们对周围事物的处理,分析,了解和反应。由于自我的概念发现,它会影响对周围事物与人的评价与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了解、反应周围的世界。比如,我们知道,东方文化是团体主义,那么自我的认识、认同、评价需要依赖于社会团体,与社会关系紧密相连,西方文化是个人主义,自我认识强调在于社会中的工作生活都是很多自我。

另一点就是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理解,因为对于很多跨文化障碍就来自于对他人行为、言论和感情的不可理解。第一,要理解社会观念的差异。心理学家马斯克维奇指出,我们作为社会的人,每一个行为都需要从社会的角度加以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它本身不一定具有特殊的意义,但是我们如果是在某种特定社会中成长,那么我们就逐渐地在社会中交往中学习到这些事件和情形以及他们在特定文化里的特定意义。为什么这种社会观念重要呢?因为它能帮助我们理解本土文化其他成员的行为意义,同时根据这种意义做出我们的自己的反应。正是因为同文化的人具有相对一致的社会观念,这就使得其社会交往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因此,这种社会观念就是我们人类生存。发展以及适应外界环境最基本的生存工具。它的重要性还在于能够知道我们的行为,比如什么东西我们可以吃,什么东西不可以吃。这都是社会规范形成的社会观念,这种观念制约着我们,也制约着其他人的行为。我们就是要尽量地学习、了解和理解他人的社会观念。第二,理解人格观念的差异。这种认识是对人与人格的认识和看法。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和看法,这些理论和看法影响到我们队别人的认识,同时也影响到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别人是如何思想和为什么感受的,但是我们或多或少的知道,什么样的人会做什么样的事情,也知道他为什么会做这些事情。不同的文化的人格理论可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西方人普遍会认为长相漂亮会是内心善良的人,她是上帝的宠儿,因此她可能具有一些正面的心理特质,但是东方文化就不是这样的,它所具有的辨证论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如红颜祸水。可以说,不同文化的人格理论对人的行为影响是很大的。同时在人类关系的认识上,在不同文化也是体现不同的。比如,在说个体主义与团体主义方面,我们是要强调个体的独特性还是团体的重要性,是强调个体为他人牺牲还是强调他人为个体的服务,这些都是人类关系的认识。还有就是常见的平等观念在西方社会根深蒂固,东方社会是比较容易接受差异性的,因此东方社会的平等观没有西方的强。有时候这些会体现在文化礼仪上面,比如,他们使用名来称呼而不是姓,容易表达出接受随便的风格;他们的握手也不会是那么正式,可能是一只手,而不是两只手;他们也可能忌讳一些个人化的问题,特别是容易引起差异心理的问题,如收入、年龄、长相等。第三,理解道德观念的文化差异。它是判断他人的行为是好是坏的内在标准,这种标准很大程度上由社会和文化形成的。中国的道德观念是比较深刻与普遍的,如忠、义、礼、智、信、孝、廉。西方的有著名的摩西十诫。佛洛依德一致认为,人类的道德观念是控制个人性冲动和攻击冲动的社会规范,他的形成主要来自内心的恐惧和对权威的尊重。根据他所说的,没有社会的道德观念,我们就会放纵自己,不能实现社会赋予的责任与义务。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实中,我们的社会是互相联系、互相牵制、互相依赖的。社会只会越来越走向文明的方向,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的成员,集体等,我们都希望越来越能够以大方、从容、得体、成熟的心态与人交际,礼仪自然在交际的过程中可以算是相当重要的一环,我们的言谈举止,无论是夸夸其谈还是谨言慎行,是一本正经还是任性妄为,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取决于我们生活的文化。我们通过礼仪的外在形式展现着我们自身的全部,因此,我们要尊重理解文化的差异才能避免文化冲突,实现更好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域世界秩序的重建[M],新华出版社,2012.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贸专业;教育国际化;内涵;现状调查;实施方法;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178-03

纵观当达国家,有一个突出特点是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主要表现为知识的国际流动、科技人员的国际交流以及合作办学、合作研究、合作开发、合作培养等国际合作形式越来越多。教育国际化是项长期重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有完善的理论体系支撑其合理运行。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简称“国贸”)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实施教育国际化是对我国教育国际化理论的实证研究;国贸专业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显著国际化特征。因此,对国贸专业学生实施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国贸专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一轮教育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的不同国家教育思想、内容、方法、模式的相互交流与合作的过程。其运作方式主要包括教育观念、战略、内容与对象以及手段的国际化,并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构建体现国际视野的校园文化等。因此,国贸专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应包括明确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设施、教学环境以及师资队伍的国际化,以保证国际化教学的成功实施。一是明确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具备更广阔的视野。通过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的胸怀、熟悉国际化惯例,为学生构建国际视野下的复合型知识体系,引导学生站在国际视角,成为符合不同国家需求的国贸专业人才。二是实施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应按国际标准衡量和发展国贸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符合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的培养目标。通过培养学生具备国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熟悉现代经济与科技知识,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国际知识、国际视野,能进行国际沟通和国际竞争的高级专业人才。三是构建国际化的教学设施与教学环境。现代教育技术及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各种教学资源是学生开拓国际化视野的物质条件。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理论方法探索与实践,为学生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增长学生的国际交往经验和技能。四是建设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学校要通过具备国际化教育背景的师资队伍,在校内形成国际化氛围,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国际化背景和环境。

二、来自实践的现状调查

通过对国贸专业在校学生、已毕业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调查问卷100份,主要调查结论如下:

1.调查对象国际化经历信息。98%的调查对象没有海外交流经历,未参加海外交流项目的原因主要是不知道参加途径、费用昂贵和语言水平;比较希望参加的交流项目形式有短期留学、海外志愿活动、海外实习,而选择长期留学和参加国际会议的较少。

2.调查对象专业学习信息。近90%的调查对象很少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在专业和课程论文中有35%左右学生引用外国文献,超过90%的学生认为自己阅读、分析外国文献的能力较差;半数以上学生表示关注国外时事,并有意识培养国际思维能力;95%的学生认为学校很少邀请国外学者到校演讲或讲学、很少为学生提供条件去国外参加国际流会议;超过70%的学生认为学校图书馆有足够的国贸专业外文资料,但不能链接国外著名学术网站,让学生自行下载或不确定是否有这项服务;多数学生没有或不确定在撰写专业(课程)论文时有分析“国外研究现状”的内容;87%的学生未通过大学六级考试;所上专业课程中,双语或全英语教学课程(含英语类课程)所占比例约为0%~25%;87%的调查对象认为国贸专业双语或全英语教学方式是利大于弊;认为教育国际化弊大于利的原因是学生语言障碍限制教师教学深度。

3.对国贸专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解。调查对象主要通过网络、他人介绍和报刊了解国贸专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信息,而通过中介和学术文章了解的极少;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国内开设的国际学校(或国际班)是出国留学的过渡、是在国内体验国际教育的场所,能克服中学、大学教育的一些不足之处,如果经济允许,愿意去国际学校(班)就读。在对国贸专业高等教育国内与国外的对比问题中,被调查对象多数认为,国外的学生学习目标比国内学生清楚明确,课堂气氛比国内活跃自由,课堂学生参与度比国内高,学校管理比国内人性化,师生关系比国内更为平等,教育考试比国内更关注过程性,更为公平科学,教育方法比国内灵活,学生课余活动比国内学生丰富,学生学习主动性比国内学生强。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国贸专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措施应包括支持扩大公派出国留学规模;引进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开展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培训;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区域协作;开设双语教程,培养外语人才,引进境外优秀教材,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建立国际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调查对象认为,本校国贸专业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不足的原因主要是经费可获得性低、相关项目较少和信息宣传不足。

此外,多数调查对象提出如果有机会且家庭条件允许,大学或研究生阶段愿意出国留学或上国际学校,不仅可以获得更多语言优势,而且能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与见识,对以后工作有益。

三、国贸专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施方法

(一)教育制度国际化

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在学制设置、学历、学分等方面的国际确认与国际水平存在一定差异,给国际合作办学、留学生交换派遣等带来困难,阻碍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发展教育制度国际化,政府应转变职能,放开并鼓励高校自由、自主地参与国际竞争,支持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多种形式办学,创新办学制度,加强国与国之间学分、学制、学历等的交流互认,提高彼此知名度,采取开放办学模式。

(二)课程设置国际化

1.课程结构国际化。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贸专业的一些课程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一些主干课程缺乏科学论证,教学内容间缺乏逻辑联系,课程间沟通不足,使得教学活动存在内容重复、效率低下的问题;一些课程内容理论性太强,缺乏实践操作指导意义,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应进行课程结构的国际化建设:通过进行专业建设研讨和社会调研,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评估,去掉或改进那些不适应国际化教学要求、存在问题的课程;借鉴和推广国外高水平大学的课程设置,结合本国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加强重点课程建设,围绕重点课程进行教改研究,提高课程结构的科学合理性。

2.课程内容国际化。目前,国贸专业采用的教材大部分为国内学者编写,国际化视野不足,一些教材照搬或借鉴国外教材,脱离中国实际,在授课中又无法结合国外实际情况授课,实用性不强,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国际化创新:精选教学内容,适当提高外语教学、双语教学比重;尽量扭转教学中的应试教育倾向,强化和提高学生使用外语的基本技能;教师要对所授课程中国际化的内容与中国实际实现更好的结合,不能生搬国外相关课程内容。

(三)国际化教学实践

1.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国际化指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借鉴国外实践教学方法,通过模拟实践交易、案例教学等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理论。案例教学法关注社会现实,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环节中,教师应重视教学流程设计,学院应建立专业案例库,让学生真正理解并能运用于实践。

2.课程讲座应用。国贸专业课程一般具有较强实践性,应通过专家和工作人员的不定期讲座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通过讲座,深入浅出地给学生带来实践经验和方法,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3.培养认知实践。认知实践是一种专业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各大高校重视。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学生认知实践:暑期社会实践是通过对一些企业和机构进行实地调研,以提高学生直观认知能力,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实践基础;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各种产学研项目,给学生提供研究实践机会,通过参与项目研究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与社会实践能力。

4.建设实习基地。国贸专业教学离不开学生的社会实践。相对于其他教学模式,岗位实习是最直接的实践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较全面地了解单位运行机制,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力,进而使学生提高工作和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国贸专业应着力发展教学实践,合理建设实习基地,增加校外合作。

(四)师资队伍国际化

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键。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教师的任务不再只是传授专业知识,更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沟通和处理事务的能力;教师除具有本专业知识外,还要具有国际化的教学意识与教学理念,掌握最新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研究方法,培养出符合国际化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四、国贸专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效果评价

1.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国际化教学的评价体系是学习国外先进的课程考核体系,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实现课程的全面学习和评价。学生的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过程,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环节实现,主要包括课程大纲讲解、课前预习、课上提问与讨论、习题作业、各阶段考试、社会实践等,所以需要针对各环节构建全面的教学考核体系,对学生的各项能力综合考核,保证考核的全面性和科学性,真实反映学生能力水平,避免粗放式的教学考核。具体考核方式是将课程成绩分解到平时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出勤、习题作业、课堂讨论、文献查阅、课程论文、期中考查、期末考试等,这样可以合理分配教学资源,在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减少学生期末考试压力,避免考试不能真实反映学生能力,失去考试意义。

2.实践教学效果评估。教育国际化必须重视学生实践,并对其进行科学评价。国外实践教学评价模式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完成实践教学以外,还应积极与实践单位或机构进行有效沟通以及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以科学全面地评估学生实践效果。应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安排专门人员客观、全面、科学地对实践教学进行评估。应明确评估的实质,评估是手段,不是目的,要在评估中总结每种实践教学模式的经验与不足,并制定和完善实践方案以不断改进实践教学模式。

3.教学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国贸专业需要一个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教师教学活动和整体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应借鉴国外教学的评价方式,对教师教学活动和学校教学体系进行不定期评估,并根据教学效果进行调整,推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具体做法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并针对社会人才需求变动,每年对不同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与教学单位共同论证课程考核方面的教学规章制度、量化考核标准,并于课程教学及考核结束后进行课程教学总结,以保证国际化教学模式的质量。

五、总结

国贸专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体现在很多方面,应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设施和环境以及师资的国际化。我校国贸专业教育国际化的实践关注点应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没有海外交流经历;学生语言障碍限制教育国际化活动实施水平;多数调查对象有意愿在大学或研究生阶段出国留学或上国际学校。对国贸专业教育国际化的具体实施应从教育制度、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和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进行。对国贸专业教育国际化的效果评价应从课程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几方面展开。

汉语国际教育含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119-02

美国是一个民主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国家,其国民有着较强的公民意识。在教育方面,也有着较为长久的公民意识教育历史,其在发展中与时俱进,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美国公民为何具有如此强烈的公民意识,其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是什么,本文尝试从历史追述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的缘起

美国的公民有着强烈的公民意识与美国特有的历史与国情是分不开的。在美国的历史中,在各种因素共同推动下,自发的公民意识教育与系统的公民教育促进了美国公民意识的发展。

(一)自然环境的影响

美洲大陆的开发相对较晚,密西西比大河谷在当时是一片荒漠。美洲的很多地区荒无人烟,野兽出没。当西方的探险者、拓荒者初次登上这片土地时就开始与恶劣自然环境作斗争。西方人刚到美洲时环境不适、生活单调,不断地遭到土著的威胁。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人们更加需要自强奋斗。环境的磨练塑造了美洲移民坚韧、向上的性格。在其长期的生存教育中,个人能力的提升、优良品质的形成成为教育和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其公民意识的重要内涵。

(二)优良的意识品质

在与环境艰苦的斗争中,移民不断进取、百折不挠、无所畏惧的精神不断内化并成为一个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靠着这一品质,促成了美洲人民最终战胜英国压迫者,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获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在西进运动中,他们再次发挥了勤劳实干的创业精神,开垦土地,开发矿产,使西部很快发展到与东部同样的繁荣程度。也可以说,是梦想铸就了美国人的优良意识品质。

(三)摆脱殖民地的斗争

美国建国前是英国的殖民地,人们从一开始就渴望独立、自由。最初的移民是当时在英国遭到宗教迫害的清教徒,大多是有着虔诚信仰的普通工匠和农民,他们纷纷来到北美寻找幸福、民主、和自由。初到美洲,就为了建立一个自由的国度,不再受专制王权的统治和天主教会的迫害而努力着。此外,在260万居民中还有50万是贩运来的黑奴和穷困卖身的白奴,他们都遭到大资产阶级、地主以及南方奴隶主集团的剥削与摧残。由此,美国公民对于独立、自由格外珍惜。帕特利克・亨利“不自由,毋宁死”的口号曾激励许多人为独立自由而奋斗。最初的对自由的追求与向往成为人们的精神内涵与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争取和维护个人的独立、平等和民主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维护民主政治必不可少的责任和义务。

(四)新思想、新教的推动

移民刚到美洲时恰是欧洲教育大改革时期,欧洲新颖的教育思想和措施也被带到这里。新思想启发了人们追求民主、平等及自由的意识。在实践中,移民及后续的美国人为着这一理想大踏步的走着。美洲没有经历封建社会,美洲的移民又是封建意识极少的人群。因此,近代的民主思想在殖民地很容易传播开来并且在这里生根结果。人们的民主意识、公民意识蓬勃发展。初到这里的移民是被称为异教徒、新教徒,在新教的影响下,美洲的人们开始改变不佳的行为,宗教中的某些道德要求及行为原则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人们对社会的责任及公德的认识在不断加强。宗教使人们成为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之人。

(五)对移民的公民意识教育

几乎从一开始,美国就是一个族群多样化的社会,尤其是在不断的、大规模的移民后,美国成为一个更加异质的社会。初来之人大都为异教徒、契约奴、单身汉及孤儿,且来自不同放入国家和地区,人种多样,人口素质良莠不齐,社会矛盾层出不穷。这是别国所无、美国独有的严重局面。社会秩序的维持、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需要一致的公共意识来维护。对移民进行较早的、有效的公民意识教育,对提高美国人的公民意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美国随后发展的几百年里,系统的公民教育从未中断过。殖民的教育在提高人口素质的同时,北美殖民的文化教育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在彼此学习相互包容中构建良好社会,这一社会观念及制度贯穿美国的历史。此外,美国历史上的移民大都是一些具有某些“美国精神”的群体,移民有着独立、冒险或一种不同的性格特征,在公共意识的达成及自觉履行上可以容易做到。

二、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内涵

在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总有一些内容始终贯穿其中,支配着其发展方向,保持着其发展性质,这便是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内涵。

(一)自强奋斗

美国人自强自立、务实并注重个人能力,敢于冒险,开放和创新的性格特点为世人所称道。一个刚到美国的移民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地位都是很低的,他们如果想要改变现状就必须进取向上,超越现状。为取得自由以及个人改善处境的机会,自强奋斗成为人们的精神风貌,这一精神始终贯穿在美国的历史中、存在于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依靠他们的信心与努力,他们在不断的改进自己的国家,无论在那个方面,如教育、社会公平竞争、反种族歧视等,美国人的进取精神值得钦佩。

(二)对自由的追求

美国人民有着争取独立、自由、民主的优良传统。最初搭乘五月花号抵达美洲大陆的的清教徒为了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而漂洋过海;《独立宣言》的发表为自由的追求提供理论与制度保障,林肯呼吁解放黑奴,马丁路德金的呐喊,这是美国历史中追求自由的公民意识的最好体现。这些成果不仅是个别历史人物的功绩,也是广大美国人民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果实。人民群众对自由追求的这种意识对于革命的胜利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印第安人争取生存的斗争,黑人争取事实上平等和自由权利的斗争 ,广大农民争取自由土地的斗争,广大工人争取8小时工作日制的斗争,以及19世纪末各阶层人民和集团反对垄断弊端的斗争,都显示了美国人民的这种追求自由的传统以及强烈的公民意识。二战以后,美国人民掀起了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争取黑人民权反对种族歧视的抗暴运动和反战民主运动的新,这些都是美国人民具有强烈的公民意识的生动体现。传递出了极具美国特色的价值观――自由。举世闻名的自由女神像,高高地耸立在纽约港口的自由岛上,象征着美国人民争取自由的崇高理想。

(三)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力量,能够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在移民刚到达美洲时,他们已深受新教理念与近代英、欧民主思潮的影响,新教与近代教育思潮要求社会成员对社会承担自己的责任,用个人的道德和义务去维护社会发展。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个体对其承担的责任。移民及其后续的美国人认识到社会责任不仅关系到社会的持续和个人的幸福,而且直接关系到政治制度、民主和自由的未来。因此,有责任感的公民,各种专业人才都应有相应的职业道德;要有宽容、合作的品质;有强烈的国家意识。在实行民主政治制度的美国,社会责任是培养个人品德和做一名合格的民主主义国家公民应具有的道德涵养。可见,美国社会重视培养符合民主制度原则的道德标准。美国的社会道德教育,就是要培养出合格的美国公民,使其具有爱国、爱他人、守法、履行公民义务的社会责任。

美国复杂的历史、移民的优良品质、人们的精神风貌以及从未中断的公民意识教育促成了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发达,也提高了美国人的公民意识。奋斗自强、追求自由及社会责任是美国历史的华美旋律,同时,这些也是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内涵。在奋斗中追求梦想、追求自由,在追求中承担社会责任,美国的公民意识教育在自发与系统的教育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滕大春.今日美国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4]美・劳伦斯・A・克雷明、朱旭东等译.美国教育史:城市化时斯的历程(1876~1980)[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刘永涛.当代美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6]高峰.美国人公民意识的演进[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3).

[7]张鸿燕,杜红琴.美国公民教育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8]曹润花.美国公民教育之评析[D].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2007.

[9]康马杰.美国精神[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