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习环境的影响

学习环境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习环境的影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习环境的影响

学习环境的影响范文第1篇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人才的激烈竞争,英语作为一种获取各种专业知识和信息的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它又在基础学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语言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不是在于教。世界外语教学的研究早已从如何教转移到如何学上了。学习者能够自觉自主地学习,才是学习的根本所在。但是,有些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上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其实,学习外语除了语言知识的学习,技巧方法的掌握以外,对影响到外语学习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也是很有必要的。学习者可以通过对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的分析,找到更好的适合自己的语言学习的方法,从而增强外语学习的自信心,使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言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这种习得就需要一定的客观环境,就是接受语言的刺激。我们知道,儿童习得母语的语言环境是非常理想的,父母与周围的人不停地与儿童讲话,不论他听懂与否。也就是有大量的语言输入,不论这种输入是可理解的还是不可理解的,所以我们习得母语是非常自然的事。它是在自然语境中习得的,完全是无意识地进行的,而且儿童所接触到的语言是实实在在为交际目的说出的语言,没有讲解,也没有机械地练习。他们是为交际而说话,不是为说话而交际。

而外语是在非目的语的环境中学习第一语言或母语以外的其它语言。那中国人当然是在中国学习英语,在中国即非目的语国家学习外语主要靠教师传授,也就是说其语言环境主要是课堂环境。不是为交际而进行的语言活动,而是为练习而强迫进行的“不真实的交际”。在课堂上,好的教师除了教会学生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还会有意的更多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语言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唤起他们对交流的渴望。因为语言本身就是交流的工具,如果它失去了交际的功能,那么语言学习的目的性就不存在了。有的学生语法,词汇掌握的很好,考试分数也很高,可就是不敢张口说英语,这主要是他们的学习环境造成的。课堂上说,课外就无人可说了。所以他们学习外语的语言环境及其有限。其实,学习外语更需要语言环境,更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当然,在英语国家学习环境要好些,因为接触外语和使用外语的机会多,语言刺激也更真实,学习效果就更好。有些教师及英语教育者已经注意到了语言环境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出现了诸如“疯狂英语”这样的学习方式。没有环境就自己创造语言环境,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当然学习效果要好些。教师在课堂上也要注重给学生有意的,更多的创造一些语言环境,可以采用交际教学法,沉默教学法,咨询教学法等等,这些以学生为中心的不同的教学方法,目的就是让学生尽量多的接受语言的刺激;在课外教师可以用英语角,英语晚会,各种英语活动使学生有更多接触和使用英语的机会。因为这样的语言环境相对于课堂来说会更轻松,气氛也会更融洽,学生会更乐于接受,对语言的学习也就更有利。

学习环境的影响范文第2篇

一、开放的信息环境

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和“信息高速路”的建设,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文献信息领域的应用,形成了一个开放的信息环境,使信息的存贮形式、服务形式和利用手段等都发生了彻底的变革。信息化使得资源可共享,交流合作易于实现,学习时空不受限制,具体表现有:

(1) 信息载体多元化。随着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类书刊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载体异军突起,许多连续出版物在出版印刷版的同时,也出版电子版。允许随时更新教育内容,使得教育内容开放化,内容空间可无限扩展。

(2) 信息服务网络化。作为“信息社会代名词”的因特网是当今世界上最庞大的信息互联网络,代表着全球范围内一组无限增长的信息资源,为人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可以随时在因特网这个最大的信息资源库中直接、快捷、方便地各取所需,大量地减少了查询、收集、整理所费的人力和时间。人们还可用这个先进的信息发表工具以最快的速度传递最新的信息。

(3) 信息资源共享化。网络化使信息正在取消时间和距离的概念,信息资源真正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共享。天文、地理、文化、艺术、教育等,一切与人类生活有关的信息都可以在因特网上获得,人们时时刻刻都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最佳信息。这样一来,就可以满足各种年龄、各种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支持各种形式的学习,如:按需学习、适时学习、弹性学习等等。

(4) 信息检索现代化。信息环境的变革、信息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信息产品的特征和检索模式。各种类型的网络检索工具应运而生,如搜狐、常青藤等。为人们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二、开放的信息环境对大学生的积极意义

(1) 信息服务网络化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新型文化的传输方式,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个体化趋势日趋凸现。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信息超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化知识,使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大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从教育者的安排,而是把学习从单独地接受学历教育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自己主宰学习进度,做到自主学习、充分学习和有效学习,从而使学习成为一种各取所需的过程。

(2) 开放的信息环境呈现在大学生面前的是一个平等、开放、多元 的信息环境,大学生在这里获得的信息将更丰富、更快捷。尤其是网上交流十分便利,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与教师、同学任意地进行对话和交流,并且能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使得大学生视野更开阔、更容易吸收多种有利的信息,进而更加自觉地提高自己、促进自己思想观念的更新。比如:网络信息的传播,构筑了跨越地域的信息传媒,突破了地域和时间限制,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向学生传播优秀的文化遗产、最新的科技成果等,帮助大学生在一个比以往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和积累知识。

(3)开放的信息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信息。如:大学生使用某一种浏览器,只要用鼠标在他们所需要的图标上轻轻一点,便可以进入一个全新的知识天地,可以自主地发表信息。大学生对于世界文化的变化拥有更广阔的创造机会,对于世界文化的参与性大大增加。

三、开放的信息环境

对大学生的负面效应

信息环境的变革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了解它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开始更多地注意到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信息环境的大变革在向大学生提供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非常严峻的“信息污染”问题。如:垃圾信息、虚假信息、黄色信息等。过去,由于信息手段不发达,在校大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信息载体主要是报纸、广播以及电视。学校对这些载体所传递的信息可以进行过滤,将不正确的观点、不恰当的信息去除,甚至直接参与信息的制作,充当信息源的角色。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电脑网络的逐步普及,对信息的修正几乎不可能,校园已不是所谓的“净土”。

开放的信息环境使多元化和多元价值观可以在网上交流,中西文化以从未有过的速度和直接方式进行着交流。青年大学生涉世未深,社会经验缺乏,有了计算机网络后,他们了解信息的渠道更广泛、更直接,可以在第一时间内看到网络上充斥的形形的信息。即便是错误的观点、虚假的信息也不会经过过滤而直接进入视野。日积月累,就在大学生头脑中构造出外部世界的形象,尽管是虚构的,但却是培养和影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土壤之一。

四、对策

在开放的信息环境下,大学校园再也不是封闭的“象牙塔”,面对信息社会,学校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调整以往的育人模式,起动新的育人机制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

首先, 树立开放办学的新思想。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就是知识的传播创造和人才的培养。因此,高等学校一方面要适应开放的、国际化的信息环境及信息文化的客观要求,扩大同社会各部门的信息交流;另一方面,要通过教学、科研和各种形式的服务参与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鼓励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实践,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增强大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与传播能力,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其次,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提高他们识别、抵制负面信息的能力。所谓信息素质,是指能运用计算机技能获取和处理信息,并恪守时代所要求的伦理道德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学习环境的影响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教育环境 二语学习 学习策略

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应用于语言学习的技巧、路子或行为,能够优化学习过程并促进语言知识和信息知识的内化。研究语言学习策略能够揭示语言学习的方法与过程,启迪我们思考不同的策略行为与成功的语言学习之间的关系。语言学习策略适用于二语学习,然而,影响二语学习策略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教育环境是最典型的因子之一。

一、影响二语学习策略的教育环境

众多研究显示,教育环境是决定语言学习成功度的重要因素,主要原因在于教育环境会影响学生的策略使用。一般认为,如果学生处于一个非常结构化的和单一的教育环境中,就会倾向于形式和结构化的学习和记忆,较多使用认知类策略和记忆类策略。处于强调意义交流和功能交际的环境中,学生更倾向于社交和情感类策略。但是,教育环境千变万化,不能一言概之,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的教育情景对策略的影响作出不同的调查和分析。

1.二语教育环境的正式程度。在课堂上和自然状态中使用社会和情感策略的状况具有较大的差异。Chamot 和Impink-Hernandez(1988)发现,正式课堂中的学习者很少使用社会和情感策略(“提问以澄清”的策略除外)。研究认为,正式教学环境可能会抑制诸如“合作”和“自我谈话”等策略的使用。同时,在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模式中,交流的缺乏会使得学生较少有机会使用社会策略。Wong-Fillmore(1976)的研究侧重自然环境。该研究表明,年轻学习者在游玩情景中会广泛使用社会策略。其原因在于,游戏的顺利实施需要参与者的合作。

2.外语和二语学习环境的差异。总体而言,二语学习者比外语学习者更频繁地使用策略(Green and Oxford,1995; Chamot,1987)。原因主要在于,外语属于广义的二语,其教学环境与狭义的二语不同。狭义的二语学习环境主要为浸没式,习得条件更为天然和有机,学习者须更充分地利用策略应对真实的交际场合,而外语环境缺乏浸没式条件,学习者倾向于把外语当做一门学科,具有一定的应试导向,总体策略使用不灵活,频度不高。但正因为外语环境的这个特点,Creen和Chamot等人研究发现,“排练”、“翻译”、“记笔记”、“替换”和“情景化”等特定策略主要为外语(英语)学习者所使用,而鲜为二语(英语)学习者所使用。这些特定策略都是应考所必需的。

3.学校类型。Watanabe (1990)在一所日本普通大学和一所著名大学调查了315名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探查学校类型对策略使用的影响。Watanabe利用“因素分析程序”在这两所学校进行了策略使用状况的调查论证。研究发现,普通大学学生在“补偿——猜测”、“形式学习”、“记忆——智力操作”和“社会情感策略”的使用上表现中等,在“交际”的使用上呈现低水平。所有调查的策略未呈现高水平的使用。著名大学学生使用的策略主要是“交际”、“总体学习——认知”、“总体学习——情感”、“记忆——智力操作”和“补偿——猜测”等。其中,城市大学生在“补偿——猜测策略”、“总体学习——情感策略”方面能高水平使用,在“交际”、“记忆——智力操作”、“总体学习——认知”上表现中等。所有调查的策略未呈现低水平的策略使用。这些结果表明,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和选择在相当程度上由学习者所处的学校类型所影响。鉴于学生素质、教学资源、考核标准、开放度等条件要素,著名大学的学生使用语言学习策略比低名望大学的学生使用语言学习策略的情况更乐观。

4.教育背景。Leki(1995)的研究体现了教育背景对学习策略的影响。Leki对一所美国大学的5名国际交流新生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系列访谈,利用各角度的数据(包括课堂笔记、做文章、考试和日记等)进行三角验证,跟踪学习者的学习进展。研究发现,学生会根据以前的教育经验进行策略迁移,并灵活地使用这些策略。同时,当他们从课堂中获得反馈并修订策略时,也会寻求以往二语的训练模式的帮助。研究结果体现了学习经历对于策略使用的参考作用。

5.精读环境。近年来,研究者们深入探讨了更具体的教育环境对学习策略的影响,如“精读环境”等。Hong-Nam和Leavell(2006)调查了大学英语精读课堂环境中的55名来自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学习者使用策略的情况。研究发现,精学环境下的学习者在各个类别上使用学习策略的频率次序为:元认知策略、社交策略、补偿策略、认知策略、记忆策略和情感策略。研究者指出,元认知策略的最大使用频度与学生较强的工具型动机有关,社交策略的高频度是因为该精读计划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点。而情感策略的低频度是因为多数学生在以往教育环境中形成的腼腆性格,同时,他们机械记忆的学习经验约束了记忆策略的灵活发挥。该研究的调查样本有一定局限性,其研究结果应该谨慎对待。

6.我国农村教育环境。根据研究,农村环境中的学生的策略使用处于中等水平,各策略类型的使用倾向性依次为: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补偿策略、社交策略和记忆策略(雷,2009)。研究者认为,农村学生注重利用元能力寻找和调配学习资源,并努力克服学习困难,因而对元认知和情感策略的倾向性最强;然而,目前农村教师的外语教学方法不够丰富,这造成了学生记忆和认知方法的单一化,相关策略的使用状况不理想。

上述研究从各个角度表明了语言教育环境对语言学习策略的影响作用。Oxford 和Cohen(1992)及Reid(1987)指出,当环境发生了变化时,学习者使用的策略会发生相应变化,会把以前的学习策略迁移到新的教育环境中,但同时也会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因此,学习策略的使用是稳中有变,变中有稳的。

二、依据教育环境,使用策略,强化学习效果

依据上述教育环境,如下教与学的建议值得考量,以强化学生的策略使用效果。

1.正式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传统的翻译法和听说法占据主导地位,学生鲜于接触真实语境,不能以自己为主体,发挥能动性,也无法体验交际对话中的真实情感变化。在这样的条件下,二语学习者较少使用社交策略和情感策略。二语教师应当多采用任务型的交际教学法,提供真实语料,鼓励学生合作,帮助学生利用社交策略主动交流,调整学习态度和情绪;在自然习得状态中,虽然社会策略能够得到充分应用,但是语言形式的学习策略却没有得到有意识的强化。学习者应该注意和积极调整,避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

2.外语学习环境不如二语学习环境理想,主要在于外语资源不够丰富。多数情况下,外语学习者倾向于把外语学习视为考试的工具,对于外语的真正用途没有深切的体会。因而除了应试性策略之外,在总体上利用策略的频度不高。有鉴于此,外语学习者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如观看外语影视剧、与外国友人的网上交流等,再全方位体会到外语的实用价值,这样才能有效激活各类语言策略,促进外语学习。

3.较好的学校条件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运用语言学习策略,因而能促进二语的学习。较弱的学校应该看到自身的不足,一方面,应提高开放度,加强与强校的交流,向强校学习,促使弱校学生应用最不擅长却最重要的交际策略。另一方面,应加大投入,丰富弱校资源,改革考核方法,提高师生素质,增强策略使用意识,提高策略使用频率。

4.教育背景是学语的基础。学习策略的实施和培养需要从具体而实在的个体学习者出发。教师应该在充分考量学生的年龄、学习风格、二语学习经历和家庭背景等要素之后,决定什么样策略的培养先一步,什么样的策略缓一步。教师更应该在接手新生之前,进行二语学习策略使用状况的背景调查,然后安排教学方法和内容。

5.精读是二语学习的主要课程。上一节的相关研究中,被调查者采纳“元认知策略、社交策略、补偿策略、认知策略、记忆策略、情感策略”这样一个策略使用顺序。我们认为,该次序并不一定符合精读学习的特点,也不能代表所有二语学习者的精读策略使用状况。精读中最重要的两类策略应该是认知和元认知策略,因为这两类策略与阅读材料的理解直接相关。教师在精读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把这两类策略放在首要的位置上,而其他策略安排次序则可随机安排。

6.针对我国农村外语教育现状,二语教育工作者应丰富自己的教学法知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策略应用水平;教学中应该突出二语学习的实用性,实现教学情境化,提高学生兴趣,改变机械记忆和单调认知的现状。

参考文献:

[1]Chamot,A. L. Kupper,and M. Impink-Hernandez. A study of learning strategies in 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 Findings of the Longitudinal Study[D]. McLean,Va.: Interstate Research Associates,1988.

[2]Chamot,A. The Learning strategies of ESL students[A]. In A. Wenden & J. Rubin (eds.). Learner Strategies in Language Leaning[C]. NJ: Prentice Hall. 1987: 77-83.

[3]Green,J. and R. Oxford. A Closer Look at Learning Strategies,L2 Proficiency and Sex[J]. TESOL Quarterly,1995. 29 (2): 261-297.

[4]Hong-Nam,K. and Leavell G. A.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y Use of ESL Students in an Intensive English Learning Context[J]. System,2006. 36: 399-415.

[5]Oxford,R. L.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round the World: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M]. Mano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6.

[6]Reid,J. The Learning Style Preferences of ESL Students[J]. TESOL Quarterly 1987. 21: 87-111.

学习环境的影响范文第4篇

【关键词】儿童智力;语言学习;影响因素

某一种特定语言的学习是否会刺激大脑语言中枢形成不同的结构和形状,从而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如果不同语言的学习会影响小儿智力的发育,那么我们就能为一般的小儿家庭教育提供依据。为了探讨不同语言学习对小儿智力的发育影响,进行了此项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有代表性的彝族和汉族小学生98人,其中彝族55人,汉族43人。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天津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第三次修订的《联合型瑞文测验中国儿童常模CRT-C:图册》进行智力测试。测试人员测试前经过测试培训,在相同的环境下按照统一心理测试标准施测。一般情况表调查内容包括性别、父母饮酒情况、父母文化程度三方面。

二、结果

(一)方言影响小儿发育的t检验(见表1)

根据表1,由出生后接受最多的语言对智力发育的影响进行单因素t检验分析。显著性水平定为0.05,方言对小儿智力发育有统计学有意义。

根据表2,一般调查表中有6份不合格,合格问卷92份,有效率为93.88%。分别分析性别、父母饮酒情况、父母文化程度三个因素对智力发育的影响进行t检验,显著性水平定为0.05,对智力发育影响统计学有显著性意义的因素为父母的文化成度。

三、讨论

儿童智力的发育受遗传和环境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本组资料表明儿童智力的发育与性别、父母饮酒、父母吸烟关系不大。而与出生接受的语言学习、父母的文化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一)文化程度与智力

父母文化程度影响智力发育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就表明其智力水平也高,而智力与遗传有关系,所以父母文化程度对小孩智力影响是在遗传方面体现的;(2)智力测试主要是从儿童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语言表达力等方面进行检测,而这些能力又可以被出生后的家庭环境所改变,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对小孩的这种早期干预和指导使得小孩的智力能正常发展;(3)文化程度低的父母自身对小孩的智力教育不重视,并没有有意识的去培养小孩智力的发展。

(二)语言学习与智力

出生后接受的语言学习影响智力发育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彝族语言和普通话的差别很大,以致彝族学生从小都要进行两种语言的学习,这样对智力的发育起到了促进作用。(2)智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有了好的语言环境才能促进孩子的学习,才能很好的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无法正常的语言交流,孩子的生活、行为就会非常的闭塞。(3)正常智力的发育依赖于语言中枢系统和机能的完整性。语言中枢的不完整将影响语言的学习,智力就会随即被影响。

参考文献

[1] WHO.mental retardation:meeting the challenge.Geneva,1985.

[2] 刘惠娟.智力低下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0(01).

学习环境的影响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商环境;高职院校;学生;实训平台;影响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于无形之中走进了千家万户的生活,和人们的生活、工作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电商环境,基于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各行各业都受到了显著的影响和冲击。传统的经营模式在电商环境中的缺陷被无限放大,大小企业都开始积极融入电商环境中捞金,以谋求电商环境下的新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也受到了电商环境的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主体上是非常积极的。传统的高职院校由于缺乏实训场地、实训资金以及实训师资力量,导致学生实训成为“老大难”的问题,客观上造成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足,就业率较低。在电商环境下,依托电商提供的网络实训平台,利用简单的网络技术,学生可以用最低的成本在网络实训平台中获得最佳的实训效果,实现了高职院校教学和行业潮头的接轨。

一、电商环境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影响分析

电商环境的到来给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带来了新的变化,有效提高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效果。

1.为学生提供虚拟化实训平台,降低了实训成本

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线上线下结合才能进行,但电子商务的主要阵地仍然在网络,这就决定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不需要线下过多的投资,大大减少了传统商务经营模式的资金耗费。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不少企业开始渗透于高职院校中,开始谋求人才渠道的对接,但更多的企业无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训场地,客观上造成了学生实训困难的问题。

在此情况下,构建网络实训平台就成为一个非常好的选择。通过网络技术,在高职院校校园中建立网络实训平台,依托平台的作用,整合校内校外各种实训资源,帮助学生在网络实训平台上完成多种多样的实战式实训,大大降低了传统实训方式所需的费用和成本,使得学校和企业双方都可以接受。电商环境下构建的校园实训平台是网络技术、电商环境和传统实训的结合体,其克服了传统实训存在的诸多弊端,增加了实训资源的丰富程度,降低了实训开展成本,有效推动了高职院校学生实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2.为学生扩充有效的实训师资,增加了师资力量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学生实训过程中,师资配备一直是一大难题。高职院校现有的师资力量本就不足,如果再分配一部分到实训环节当中,必然导致高职院校理论课教学师资力量缺乏。但由于很多高职院校教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因而在带领学生实训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效果不太理想,甚至引起学生的诟病。可以说,实训师资力量的缺乏,也是传统高职院校学生实训有效开展的重大阻力。而电商环境的出现,给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途径。电商环境下校园网络实训平台的构建,可以将数量众多的教学资源笼络到实训平台当中,其中就包括师资力量。一方面,不同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师可以在平台中实现教学共享,将实训的效果扩大;另一方面,行业中先进的实践人才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进入校园实训平台当中,成为学生的实训教师,以其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为学生奉上精彩纷呈的实训课程。

3.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途径,增加学生就业率

在电商环境下,校园网络实训平台的建立,不仅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训学习环境,更实现了学校、学生、企业三者的良好对接。在校园网络实训平台中,相关企业可以将自身的实训资源分享到平台当中,为学生实训工作提供辅助,而这一过程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没有收益的,企业获得的最大收益就是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实训平台寻找适合企业未来发展的人才,达到良好的人才引进。学生从企业中获得了实训资源和实践技能,实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双丰收,实现了个人在专业领域的良好发展,为未来就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而企业在分享实训资源、提供实训内容的过程中,也将自身的企业文化广泛地扩散出去,并有目的地从众多的实训学生中挖掘到了想要的人才,使其成槠笠滴蠢捶⒄沟娜瞬糯⒈福并且这些人才都是经过实训环节训练的,其实践能力、工作技能已经基本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在这些学生毕业后,第一时间就可以进入企业当中,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这自然是企业求之不得的。因此在电商环境下,企业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就业途径,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自然也随之提升。

二、电商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提升策略

电商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和实训迎来了新的机遇,但要有效把握这一机遇,必须采取科学的策略。

1.完善技术措施,提升网络实训平台运营质量

在电商环境下,网络实训平台是学生开展良好学习和有效实训的坚强阵地,而这个“阵地”的运营质量,自然成为了学校、企业和学生所共同关注的焦点。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和实训平台,为了实现院校、企业、学生的良好联系和紧密对接,必须采取更为完善的网络技术措施对网络实训平台进行维护和改进,提升网络实训平台的运营质量和服务效果。

具体来说,一方面要由专业的网站技术人员或者专业教师对网络实训平台的基本功能进行完善,通过网站建设、软件制作、云数据管理等方式,将网络实训平台的基本功能进行适当扩充,让平台的运行更加顺畅,让平台可以实现的功能更加丰富;另一方面在移动网络盛行的当前,要开发手机终端的网络实训平台App,方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终端进入网络实训平台当中,随时随地开展学习,手机App的用量大,使用便捷,用户黏性高,可以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学生网络实训工作的良好开展。

2.广泛吸引企业,提升网络实训平台运营效率

企业拥有大量的实训资源,这是网络实训平台正常运营所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建设高职院校网络实训平台的过程中,必须多方宣传,大量吸引企业入驻平台当中,依托企业所具有的优势以及先进的实训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好的网络实训环境。为了广泛吸引企业,一方面可以强化平台的广告宣传优势,让企业看到入驻平台可以给企业带来的品牌宣传方面的好处,吸引企业尤其是先进企业的到来,同时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品牌宣传服务,实现平台建设和企业发展的双赢,这样的合作模式才能够长久进行下去;另一方面,可以以平台良好的运营效果,吸引企业进行风险投资,在资金的推动下,高职院校网络实训平台的运营和发展将会更加顺畅、更加宽泛,而基于网络实训平台的良好运营效果,企业为网络平台注入的风险投资也将会有所回报,这同样也是双赢,对于企业发展、学生成长、院校建设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

3.推动教师实践,运用网络实训平台储备师资

传统高职院校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有理论教学能力而缺乏实训教学能力,这是限制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电商环境下,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给高职院校教师实践带来了良好的机会。运用网络实训平台推动教师参与实践,将有效实现高职院校现有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并有效培养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训教学能力,达到储备师资的良好效果。依托网络实训平台,高职院校教师也可以随学生一起,充分参与到相关的专业实践当中,获得实践能力的充分提升。推动教师实践,一方面要建立连续、完善的教师网络平台实践学习制度,以制度的约束力改变部分教师“懒得动、懒得学”的心态,促进教师通过网络实训平台实现个人教学能力的“再发展”;另一方面要对教师形成有效激励,通过梳理典型、给予奖励、适当考核的方式,推动教师充分参与到网络实训平台的实践学习当中,努力成为既能讲解理论又能引导实践的“双师型”教师,推动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提升。

4.完善平台机制,建设学生网络实训保障机制

基于网络实训平台强大的资源集成和实训推进功能,网络实训平台在运营过程中必然会获得一定的经营效益。因此,必须事先建立并逐步完善W络实训平台的运行监督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让为平台运营和发展付出努力的工作人员、企业、教师都可以从中获得自己应有的收益,实现平台的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可以设立专门的网络实训平台运营维护部门,划定责任人和岗位内容,对网络实训平台的正常运营进行管理和监督,网络实训平台获得的收益分配应当由会计人员专门负责,本着公平合理、按劳分配的原则,让所有为平台运营和发展付出努力的主体从中获得有的效益。此外,应当完善学生网络实训保障机制,对学生的网络实训行为进行全面保障,确保学生在网络实训过程中的各项权益不被侵犯,确保学生通过网络实训可以顺利获得能力的提升,获得企业的人才“订单”,实现个人毕业后的顺利就业和良好发展。

三、总结

电商环境给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带来了新的契机,在网络实训平台的支撑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训学习阻力大大减少,“校企合作”“人才订单”的现代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得以顺利开展。在电商环境下,依托网络技术和网络平台,高职院校、学生、企业之间的对接和联系将更加紧密、可靠,这种“三赢”的模式将是未来高职院校发展的主流路线。

参考文献:

[1]朱桥艳.基于跨境电商的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对城建学院国贸专业的个案分析[J].知识经济,2016(9):148-149,151.

[2]郭 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16(5):73-74.

[3]黄玲玲,田 惠.高职院校网络实训基地建设问题及对策――基于电商环境下[J].辽宁高职学报,2016(6):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