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业链存在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农产品 产业链 问题 途径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2-0036-01
1 引言
目前而言,我国的农业发展正处于过渡阶段。所谓过渡阶段,是指我国的农业发展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阶段,主要为市场提供初级的农业产品。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农业产业链仍处在较低的发展水平,产业链非常简单,且发展布局非常不平衡,不具备长时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发展农业产业链条是毕竟之路,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农业产品产业链条的优化发展,能够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村的落后面貌,促进农村地区的风气改善。本文建议,应该积极推动农村地区产业链的现展,打破传统农业只能提供初级农产品的尴尬局面,实现农产品产业链条的优化发展。
2.1 农产品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连接不紧密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仍停留在传统农业的阶段,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依然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业,很少有农村地区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群。种植和养殖是农业生产的的中心环节,但却长期被孤立的留在广大农村地区;而农产品的加工、存储、运输和销售等后续工作却集中在城镇地区。生产环节与后续环节的分离,造成了两方面的提出问题。一是广大农村地区仅仅占有农产品产业链的生产环节,利润十分有限;很多农产品加工企业一次性买断初级农产品,给农民收入的增加造成了阻碍。二是农产品产业链生产――加工――销售三个环节连接不紧密,不利于农业产品新品种和种植新技术的推广,降低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2.2 农产品产业链的发展不平衡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阶段,除了各个产业环节联系不够紧密外,还存在着产业链发展不平衡的突出问题。产业发展不平衡表现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我国幅员辽阔,农业发展表现为区域不平衡。东部地区农业发展较为迅速,现代化水平较高;而西北地区农业发展较为封闭,仍然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农业阶段。初次之外,不平衡性还体现在具体的产业链发展不平衡,受到市场形式和产业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平衡的格局。以华北地区为例,此地区棉花种植十分广泛,崛起的产业链带有着很大的盲目性,具体表现为棉花加工企业数量过多;而在养殖业发展却长期滞后,很难形成规模,防疫工作跟不上,很多农户很难独自承担市场形势变化和动物疫病的双重风险。
3 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的改进路径
3.1 延长农产品产业链
本文提出的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是指提高农产品产业链的迂回程度,具体表现为广大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程度。从延伸方向来看,可以分为农产品产业链的向前延伸、向后延伸以及增加中间环节等方法。目前而言,农产品产业链的延长多以向后延伸为主,即增加产业链的后续环节,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产业链在向后延伸的过程中,通常会追加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因素,通过加工来获取更高农产品附加值。
3.2 重视科技投入
农产品产业链的延伸过程中,应该注重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加强农科联合,根据市场形势来调整农产品的具体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强科技创新,能够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共享了,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在产业链条的延伸过程中,应该重视市场开拓的重要作用,开拓本地市场、国内市场甚至是国外市场,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农产品的生产规模,重点生产和加工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产品。使得农产品的生产环节与销售环节紧密相连,不至于出现农产品的滞销现象。
3.3 提升农产品产业链
农产品产业链的提升,主要依靠技术、知识、资本等因素的投入。这是产业链优化的重要方面,对提高农产品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十分重要。从根本上讲,农产品产业链的优化就是提高各个环节知识含量、技术含量、附加值水平。在提升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各个环节在技术层面存在的差距,需依靠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全面提升产业链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
3.4 整合农产品产业链
应该农产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资源的变化情况,合理配置资源,协调各个产业链时间的比例关系,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此外,也应该整合物流、信息、价值等产业链形态要素整合经营主体。本文建议,应该充分重视产业链中各因素之间的合作机制,加强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的合作与衔接,通过产业链的整合而提高实际效率。
参考文献
[1]谢静,党华美,何腾兵.集成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促进农业清洁生产[J].生态经济评论,2014,00:159-174.
1煤-焦-电-建材产业链低碳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煤-焦-电-建材产业链低碳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产业链结构存在断裂性,存在两个甚至多个小产业链并存的情况。如同煤集团以建立循环经济园区为依托,发展了“煤电-建材”和“煤-化工”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煤炭多个生产环节的完美结合。其“双链并走”的发展模式为企业建立综合的煤-焦-电-建材产业链奠定了基础,然而链式结构的断层将不利于实现产业链效益的最佳发挥;(2)产业链延伸不足。我国煤炭资源分布集中于西北地区,因此发展比较成熟、技术比较先进的大型煤炭集团多居于此,其采用煤-焦-电-建材产业链发展模式的机会也较大。但由于中小企业生产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其煤-焦-电-建材产业链低碳模式发展,于是多数中小企业选择了比较单一的产业链发展模式;(3)产业链低碳发展理念不足。目前该产业链发展多立足于循环经济理论或生态工业园理论,以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为主导的新型煤炭型循环经济园也蓬勃发展。这些理论尽管同样包含了低碳、环保元素,但是对低碳生产的关注不足,这不利于全球变暖的环境应对和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我国煤炭企业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低碳经济挑战。
2产业链低碳发展存在的问题
就生产过程而言,煤-焦-电-建材产业链主要存在能耗高、效率低、排放高、新能源及低碳技术使用率低等问题。该产业链消费能源主要有煤及煤制气、洗精煤、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电力等,其中煤炭、石油以及煤炭燃烧生产的电力是其主要使用能源,而天然气等新能源比例较低,使用比重不到10%。以化石能源为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必然导致产业链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低碳技术使用水平的限制,更不利于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和产业链低碳模式的发展。在综合利用方面,主要存在共伴生矿利用率低、煤层气收集利用不足及三废末端处理不足等问题。目前该产业链模式对煤炭生产伴生物的综合利用方式仍比较粗放。以煤矸石为例,一般含碳量为6~20、发热量介于2090~6270kJ/kg的煤矸石适于制建材,低于该下限可用于建材制造或复垦、回填,高于该上限则适于作燃料[7],这样对煤矸石进行分类综合利用才能物尽其用;煤层气综合利用由于需要较高的技术设备支撑,目前仅在较大型煤矿采用,中小煤矿仍是自然排空,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对于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由于其增值效益不高,且排放环境宽松,故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关于环境治理,主要存在有三废回收率低下、排放达标率低及投资比重不高的问题。目前产业链三废排放及治理工作主要依靠政府的监管和企业的自主,然而低碳经济方兴,其相关体制政策法规尚不完善,执行颇多困难,监管难免存在漏洞。同时,煤炭企业缺乏发展低碳经济的主动性,对三废的治理及环保工作采取消极放任的态度,这也是环境治理工作进展缓慢的原因。低碳意识方面,主要存在问题是:管理层面,主要表现为企业发展煤-焦-电-建材产业链低碳模式的主动性不强,决策层态度消极;员工层面,主要表现为低碳教育普及率低、低碳生产执行不力等。这些不足,归根结底是产业链低碳发展模式与绩效脱钩,企业管理层及员工缺乏激励力造成的。
3原因分析
我国煤-焦-电-建材产业链低碳发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追根溯源是由政府、企业、员工以及行业等产业链相关主体未充分发挥作用引起的。首先在政府方面,目前我国政府低碳发展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尚不健全,执行不力,且以行政命令为主导形式,不能激发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主动性。其次在行业方面,目前我国煤炭行业内派系林立,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存在诸多隔阂,且行业领域低碳经济的相关准则尚未确立。再次在企业方面,目前我国煤炭企业主动发展低碳经济意愿淡薄,对企业低碳核算及低碳技术研发工作不够重视,碳素企业低碳生产规程及员工培训也有待加强。最后在员工方面,员工低碳意识淡薄,导致低碳生产执行力度不足,同时对企业的低碳发展也未尽到员工的监督义务。
二、煤-焦-电-建材产业链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
政府应当充分发挥“两手”功能:“一手”硬功能,紧抓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的建立健全及切实执行;“二手”软功能,鼓励、支持、引导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低碳发展优惠政策,放宽煤炭产业低碳市场准入,通过政策支持引导煤炭产业朝着低碳方向发展。同时,政府还应当强化低碳服务职能,扩大低碳经济发展投资比重,积极构建低碳融资平台,保障我国煤炭产业低碳发展的良好环境。行业协会作为煤炭企业的联合组织,首先需要确定行业内普遍认可的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行业准则及评价标准,为煤炭企业的低碳发展树立标尺,敦促煤炭企业低碳发展。其次应当加强地区间乃至国际间煤炭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打破地区门户观念,促进煤炭产业低碳技术的推广普及,在竞争中实现我国煤炭产业的整体优化升级。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关键是态度的转变,由被动转向主动,认真执行国家的低碳经济政策法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新能源使用水平和综合利用水平,降低三废排放率,积极应对来自国际的低碳经济挑战。首先,应当推进企业核算体系改革,引入低碳理念和环境成本意识。其次,应当完善低碳生产规程,改革员工绩效考评制度,强化员工的低碳生产意识,敦促、激励员工低碳生产的自觉性。员工既是低碳生产的执行人,又是企业低碳发展的监督人。在生产方面,员工应当强化低碳理念,严格执行企业的低碳生产章程。同时,员工是国家的公民,因此还应当承担对企业低碳发展的监督义务。
三、结论及展望
【关键词】东北地区;特色产业链;战略措施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先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重化工业基地、新型原材料基地和能源基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面临着良好机遇和多元挑战。随着产业链的国际梯度转移及扩散,东北地区应及时对现有产业进行整合,构建并完善适应经济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链,以提升比较优势,优化规模效益,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经济模式。
一、东北地区特色产业链概述
(一)产业链的含义及特征
产业链是指各产业部门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条式关联形态。
产业链由各产业部门的若干企业依据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组成。处于同一条产业链的企业间存在着相对稳定的上下游关系和价值交换关系,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输送产品和劳务,而下游企业则向上游企业反馈资金和信息。
不同产业链之间可因价值交换而产生交叉和融合,形成产业集群,并产生集群效应,使集群内各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形成区域经济特有的竞争优势。
(二)东北地区特色产业链的类型
东北地区现有的特色产业链多与其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有关,主要包括装备制造业产业链、重化工业产业链、种植业产业链等,近年来又发展了以医药、新型材料为代表的多条新兴产业链。
1、特色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东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门类齐全的装备制造体系,包含多条产业链。这些产业链以沈阳、哈尔滨、长春、大连等中心城市为依托,连结整个东北地区并辐射全国,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是最具东北地区特色的产业链。以汽车模具产业链为例,依托长春的一汽集团、长客集团等大型龙头企业,东北地区2013年汽车模具产业链具备年产800辆铁路动车组和800辆城市轨道客车的产能,直接生产能力为20亿元/年,并带动产品附加值近百亿元。长春已成为世界级轨道客车制造中心。
2、特色重化工业产业链。东北地区的多条重化工业产业链正在从外延式的规模扩张向内涵式的做精与做强努力,不仅重视规模,而且重视质量和效益;不仅发展传统重化工产品,而且开发新品种,开拓新市场。以建材产业链为例,依托亚泰集团、鞍钢集团等大型龙头企业,东北地区在钢材、水泥构件、混凝土等传统建材领域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近年来又将产业链延伸至地铁管片、PC构件等新型建材领域。2013年,仅亚泰集团的水泥生产能力就达到3105万吨,到2015年,公司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能力预计超过3000万立方米/年,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0%以上。
3、特色种植业产业链。东北地区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产地,其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等产量丰硕,品质上乘,目前已形成了以盘锦、本溪、延边、东宁等主要产区为联结点的覆盖整个东北地区的多条特色种植业产业链,为金龙鱼、福临门等多个国内知名粮油品牌提供优质原料,并发展了配套的深加工企业,开发出香雪、银珠、李大伯、辽河等自主品牌。
4、特色医药产业链。东北地区是我国重点的中药、抗生素生产基地,以哈尔滨、通化、沈阳、大连等医药产业领先的城市为龙头,已形成了一个多学科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高度融合的新兴特色医药产业链。从2010年起,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产销国,2012年,东北地区的哈药集团、修正药业、东北制药三家颇具代表性的地方企业的销售额占国内制药业销售总额的33.7%,体现出强劲的区位优势。
二、构建和完善东北地区特色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东北地区特色产业链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产业基础而颇具区域竞争力,然而在其构建和完善的过程中与长三角、珠三角等新兴工业化地区相比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之处。
(一)产业集中度较低,“聚而不集”的问题比较突出
东北地区特色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多为国企,在产业发展上还禀从机械性的板块结构,“聚而不集”的问题比较突出。在产业链国际梯度转移的今天,主要产业的竞争已进入少数寡头称雄的时代。相比之下,东北地区特色产业链的集中度显得偏低,具有寡头地位的大企业数量较少。
(二)产业链脱节,产业结构发育不全
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应在每个环节上都有相应的代表性企业,但东北地区的诸多特色产业链在不同程度上都有脱节的现象,导致产业结构发育不全。以中成药产业链为例,一条完整的中成药产业链应具备药材的种植和采集、药材的初加工、饮片和中成药的生产、成品药的包装和销售等多个环节,但在东北地区特色医药产业链中,药材的种植和采集、成品药的包装等环节的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很多原材料都要从江浙一带采购,给企业的质量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
(三)产业链中各企业间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机制不够完善
从东北地区特色产业链的区域合作来看,产业链上的大多数企业分散独立,组织程度较低,企业间缺乏有效的生产经营和市场协作,整体优势还未得到充分发挥,产业链配套服务水平也有待提高,依靠市场机制建立起来的企业间真正的产业关联还没有形成,大企业的产业优势和原料优势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使得东北地区诸多特色产业链应有的集聚效应不能得到实现。
三、发展东北地区特色产业链的战略措施
基于东北地区特色产业链在构建和完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遵循产业链发展的客观规律,实施一系列产业链整合策略,通过产业链均衡发展,延伸和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一)增强东北地区特色产业链整合发展的凝聚力
位于同一产业链上或不同产业链间的各企业应采取战略联盟、资产重组、委托加工等多种方式加强合作,及时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品结构,选准突破口和着力点,进行产业链的有效整合,凝聚资金、人才和技术成果,形成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二)延伸产业链,培育产业群
在增强产业链整合发展的凝聚力的基础上,从位于产业链起点的基础行业入手,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链的技术保障和整体水平,并大力扶植位于产业链终端的附加行业,努力培育附加行业的生产能力,形成以产业链为轴心的产业群,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政策引导,政府扶持,促进特色产业链的构建和完善
政府通过相关的财政税收、投资融资、土地使用、技术入股、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加大对东北地区特色产业链的人力物力投入,选择创新前景好的技术项目和市场份额大的优势品牌进行重点扶持,尝试组建由政府主导、由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多元化主体共同参加的专业化产业投资公司,解决资本瓶颈,鼓励各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联合体,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构建并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链,形成区域经济起飞的动力。
总之,东北地区特色产业链的构建和完善是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途径,通过产业链的构建和完善能带动产业集群化和产业大通道的发展,并促进城市新型化,提升生活质量和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杨公仆 产业经济教程[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龚勤林.区域产业链研究[D].四川大学,2004.
论文摘要:从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内涵入手,阐述了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基本特征,分析了当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建设我国出版产业链的基本思路。
1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内涵
数字出版产业的基本链条是以内容即作者、出版社为源头,以数字图书馆、网上电子书店为渠道,通过电脑、手机等手持电子书阅读设备为读者服务。其中技术提供商围绕着数字图书的出版、发行、阅读,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并贯穿其中。这样作者、出版社、图书馆、网上书店、技术提供商、手持阅读设备提供商和读者等就形成了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主体。
2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基本特点
数字出版这一新的产业链有着和传统出版产业链不一样的个性。与传统出版相比,数字出版拥有着出色的快速查询、海量的存储、低廉的成本、方便的编辑以及更加环保等特点。本文从四个方面来阐述:
2.1速度快
传统的出版产业链把经过选择和加工的信息从出版者传播到读者,需要少则数天,多则数月的时间,而数字出版产业链是简化了出版流程,缩短了流通环节。它使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从出版社、网站、图书馆等许多地方方便、快捷、直接地获取到数字内容资源。出版从传统的物流转变为信息流,从单向传递转变为双向互动,从以产品为主转变为以产品和服务为主。体现在产业链上,则意味着出版活动从传统的图书产业转变为网络信息服务业的一部分。
2.2简便
在传统出版产业链条上所发生的劳神费力的事情,如编辑流程、统计销量、商务信息,物流配送等问题,都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而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上这些事情都能够迎刃而解。在纷繁复杂的编辑流程中,有了互联网,编辑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某一选题的出版情况以及搜索到最新的资料,避免选题的重复。还可以通过现行的编辑软件实现编辑加工的数字化。
2.3与技术挂钩
与传统出版产业链相比,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最大特征是设备制造商和技术提供商的地位凸现。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上,都与技术相关;位于上游的作者、出版社与制作技术、版权保护技术相关;位于中游的分销网站、图书馆与管理技术、发行技术相关;位于下游的读者与阅读和显示技术相关。
2.4最大的交流度
传统的出版产业链的成员可以仅仅依靠高超的内功和配合好与已密切相连的上下游成员,就能在产业链上稳居一席之地。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不论是处于上游的作者、出版者还是中游的销售商、技术提供商甚至下游的读者都要有密切的交流,不是处在产业链上某一环节的某一成员通过自身或局部的努力所能完成的,而必须依靠整个产业链的协调分工、高效运作才有可能。
3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数字出版行业,在并不完善的市场环境下,经历了艰难的摸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时至今日,已经涌现出了方正、万方、书生等这样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拥有各自竞争优势的专业数字出版企业。然而,与全球化的专业数字化企业相比,国内的数字出版企业无论是从销售额还是从市场份额来看都显然无法与跨国厂商相抗衡。国外的数字出版产业链较为成熟。大型出版集团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资金、技术实力雄厚,市场占有率也高。因此这些集团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推出一系列高质量的数字出版产品。而在我国这种实力雄厚的致力于数字出版的大型出版集团还不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数字出版产业链上存在的问题首当其冲。
3.1版权问题是制约数字出版产业链循环顺畅的关键因素
目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由于数字作品的版权不能得到有效保护,位于产业链上游作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以及网络传播商没有取得版权的数字作品的合法传播权,再加上处于产业链的下游广大网民用户缺乏良好的版权保护意识以及正确的数字消费观等,导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不完善,无法进行正常的产业循环,数字出版业难以得到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建立在传统出版的基础上,大部分是将传统出版物数字化,上传到网上,供读者阅读,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
3.2盗版现象也很严重
常常在网上检索和阅读数字内容资源的读者很容易发现,一些新的畅销图书也被做成电子书在网上流传,但往往是一些个人网站未经授权擅自制作的。这些明确违反著作权法的行为,因为网站“散兵游勇”的状态而成为漏网之鱼。而另一方面,正规企业如超星、方正等要取得出版社对这些畅销书的授权,却往往需要艰苦的谈判,这严重阻碍了出版社和技术提供商投入数字出版的积极性。网上盗版的危害使许多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传统出版社和杂志社对数字出版兴趣不高,即使出版商涉足数字出版产业,将自己的版权作品制作成数字出版物,面对严重的网上盗版现实,也很有可能无法实现经济效益。
3.3缺乏统一的标准
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另一特点是简化了出版流程,缩短了流通环节。它使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从出版社、网站、图书馆等许多地方方便、快捷地获取到数字内容资源。出版从传统的物流转变为信息流,从单向传递转变为双向互动,从以产品为主转变为以产品和服务为主。体现在产业链上,则意味着出版活动从传统的图书产业转变为网络信息服务业的一部分。而对于这样一个产业,标准问题是制约其发展又一重要因素。数字资源的标准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都广泛存在。
3.4数字出版行业的跨国企业正加速进入中国
拿贝塔斯曼集团来说,早在1995年就进入了中国。提起贝塔斯曼,中国的读书爱好者们会立即联想起贝塔斯曼书友会,贝塔斯曼也是世界最大的出版公司之一。在1998年,贝塔斯曼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托马斯·米德尔霍夫就看准了电子商务市场,下令将所有贝塔斯曼的书籍和音像制品数字化,这样就可以在网上直接交易。如此深厚的市场基础,无疑已经拥有了稳定的客户群。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整合无疑也是一大威胁。
4建设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基本思路
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应该是企业群落内形成一个合理的分工链条,这个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有自己专注的领域,合起来才能形成整体优势。数字出版产业链是以出版价值链为基础的具有追加价值关系的出版关系企业组成的企业联盟。因此,数字出版产业链上每一环节都很重要,各要素之间应该协调好各自的利益和关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建立合理健康的出版产业链是提供优质的出版产品和服务,维护著作权人利益,实现信息及时有效传播,以及达到公众利益平衡的需要。
从我国数字产业链现在存在的问题出发,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建设应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加强数字出版市场法制建设,适时进行出版产业的管理及维护
首先,加强出版市场法制建设,完善出版市场法制体系,加大对失信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以提高企业的失信违法成本。近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相关政策也相续出台。在法律法规和版权保护方面,我国已经出台了《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同时,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有关负责人透露,为进一步完善数字出版方面的法律法规,目前国务院法制办和国家版权局正拟出台《互联网传播保护条例》,不久的将来,《互联网游戏管理办法》、《网络传播权行政保护办法》等规章即将公布实施。而更为重要的是,备受业界关注的有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具体保护办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正在紧张地起草之中。此外,《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规定》也进入草拟阶段,该规定将对互联网著作权进行行政性保护。同时,新闻出版总署今年将建立并启动“24小时网络出版内容实时动态审读监管”机制,清理整顿非法网络出版活动,并积极筹建国家网络出版管理中心等,这一切都为我国数字出版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其次,加强企业自律也很必要。提高出版关联企业的诚信,确保加入出版产业链的联盟企业能够忠实履行加盟时承诺履行的义务。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出版相关媒体等应加大对出版关联企业诚信建设的宣传力度,宏扬出版关联企业的诚实守信,力争早日建立诚实守信的良好出版市场氛围。
4.2制定统一的标准
国际上数字图书标准的格式是PDF和XML格式,而我国制定的标准不统一,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不利于提升数字出版的整体竞争水平。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和强势出版企业尽快制定出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推动数字出版业发展。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紧制定一些适合网络数据描述和组织的相关标准,围绕SCML、XML、HTML等应用环境已产生多种元数据规范,其中影响较大的是:(1)DUBL、INCORE(2)PLCS(3)MCF(4)RDF。这些规模化的数据,可供我们参考和借鉴。只有数据标准化并完全共享,才能把成本降低,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优的效果,才能更好地促进数字出版产业链的良性发展。
4.3积极投入出版产业的竞争
我国出版企业,应深入分析当前出版产业的竞争环境和所面临的挑战,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专注于自己的领域,选择适当时机,融入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出版产业链,形成整体优势。把握出版产业数字化的规律性特征,不断创新思维方式,调整竞争策略,实现出版产业做大做强。
国外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发展较为成熟,而且还致力于将产业链扩展至电视、电影、游戏等一系列领域,除了出书外,赢利的另一部分来自出售书的内容,如出售书的电影、电视版权,推销书籍的国际版权,经销与书的内容相关的产品,如广告画、咖啡杯、T恤衫以及贺卡等。许多西方的出版社坦言:如果没有这些方面的收入,它们将无法维持经营。比如《侏罗纪公园》一书的电影版权费就高达250万美金。而2005年好莱坞大片《金刚》上映之际,《金刚》游戏也随之推向市场,二者相得益彰,大获成功。国外出版集团延伸产业链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广纳世界先进文化、吸取具有市场潜质的出版项目。以内促外,以进带出,以资源换资源,以市场换市场。在合作与融入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出版产业品牌的翅膀在风雨中强劲起来。积极、稳步地推进外向性策略,通常的方法是“借船出海”,规避我们的出版产业“走出去”的经验不足、实力尚不雄厚的窘境。就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借力于国外已有品牌作为的出版机构,通过他们的宏大的渠道直接进入到国际市场,站稳脚跟,寻找新的拓展契机。
尽管当前我国出版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很多,从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数字出版产业的良性循环,但令人欣慰的是,我国出版产业的发展前景形势喜人,十分乐观,数字出版业作为未来的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许多企业投入数字出版产业,这就为数字出版产业链尽快加快整合步伐,相关产业联合发力,共同打造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关键词湖北省农业产业链竞争力
1湖北农业产业链现状与特征
1.1农产品链种类丰富多样
湖北是农业大省,其优越的地理资源和气候条件,使得湖北省农产品品种繁多,除海水养殖和少数其他省份特有物种外,湖北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淡水养殖业等领域均有多种多样的农产品产出,而且基本上与全国性的大宗农产品构成相近,许多农产品产量名列全国前茅。在通常年景下,湖北粮食居全国第9位,棉花居第3位,油料居第4位,生猪和茶叶居第5位。近几年湖北在资源优势基础上确立和形成优质稻、棉花、蔬菜、名特水产品、优质三元猪、专用小麦、双低油菜、柑橘等8种优势农产品,魔芋、奶牛、家禽、食用菌、蚕桑、蜂产品、板栗、茶叶、中药材等9种特色农产品。与这些农产品相对应,构成了诸如粮食产业链、棉花产业链、油料产业链等众多的农产品链。
1.2农业产业链正在延伸
湖北省农业产前产业已有较大发展,化肥产量已达273万吨(2003年),居全国第2位,农药产量5.10万吨(2001年),居全国第5位,配合饲料306万吨(2001年),种子、苗木等品种较为齐全,农资供应体系不断完善;农业产后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农产品加工业。到2001年,湖北省仅国有及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达到911.96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5.5倍,占轻工业产值的比重为76.3%,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0.78∶1,均比1978年有所上升。
1.3产业链的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近些年来,湖北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强。截至2002年,全省县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240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5家,省级龙头企业68家。这些企业加工了数量巨大的农产品,网络了一大批农民,规模和效益突出。以纺织业为例,2003年,湖北省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764户,实现总产值378.62亿元,出口创汇9.22亿元,实现利税17.94亿元。
1.4农业产业链运行环境条件逐步加强近些年湖北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涉农制度与管理等方面均有所加强,使农业产业链的软硬环境大为改善。另外,产业链的运行离不开科技支持,科技创新能力是农业产业链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农业科研不仅是农业产业链产前环节的主要构成部分,其科技创新能力也作用于产中生产环节和产后加工环节。在科技支持上湖北具有相对有利的条件,湖北也是高教大省,有普通高校75所,有两所农业高校,2001年湖北高校有科技人员5.4万人,研究与开发人员1.9万人,位居全国第2位,从事农业科技活动的人员1218人,其中高级职称492人,中级职称381人。除高校外,湖北还有几十家农业科研单位,为农业产业链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巨大支持。
2湖北省农业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2.1下游产业发展滞后
下游产业包括农产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其中对农业产业链影响最大的是农产品加工业。虽然湖北农产品加工业相比改革开放之初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当前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现实发展要求和农业产业链竞争力提升需要相比,仍显滞后,与发达省份存在较大差距。据测算,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2~3.7∶1(美国3.7∶1,日本2.2∶1),而我国在2001年只有0.9∶1,湖北为0.78∶1,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是农业产值的1.5~2倍,而目前我国不到1/3,湖北为16%。
2.2产业链衔接机制不完善
(1)人为割断产业链。一方面是行政性区域市场分割,在我国不仅省级之间,而且省内地市之间乃至县级之间,以行政边界和行政分权为基础,以超经济垄断为条件,以地方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使得市场被划分为众多的相对独立的子市场。在农产品跨区运营中经常遇到路卡和路霸,“索、拿、卡、要”在有些地方时有发生,农产品进城也常有各种税费或摊派。另一方面,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进出口贸易分别由供销、粮食、农业、外贸等不同的部门分割。这些做法分割了市场空间和市场联系,违反了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阻隔了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发展。
(2)信息流通滞缓,交易费用较高。湖北省目前信息化建设虽有了长足发展,但在涉农领域仍很薄弱。主要由于农业的小规模分散性特征较为突出,湖北省单个农户平均生产规模不足0.5hm2,农户和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获取信息能力差,信息传递效率有限,信息流的滞缓、偏差、断线阻碍了产业链联结。虽然目前湖北已有一些农业网站,但针对性不强,功能不足。同时,受小规模分散性特征的作用,使得在生产组织、质量监控、价格协商等方面难度较大,加之诚信问题和机会主义,增加了产业链各环节的交易费用。
(3)技术一致性难以保证。产业链的技术一致性是指产品从起端经过若干中间环节直到终端的过程中,技术联结稳定,产品性能相容,整链衔接协调。目前,湖北省由于科技和投入等多方原因,在农业产业链中的技术一致性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农产品对下游生产的满足程度有所降低。例如棉花产业链中,随着服装衣着品向中高档、多元化和多用途演进,棉纺工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随之加快,对原棉品质-强力、成熟度和整齐度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总体上,我省“高等级”原棉和专用优质棉缺乏,还不能满足纺织工业不断发展的要求。
2.3产业链组织化程度低
(1)分散性和小规模特征突出。近年来,湖北省在加工原料基地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得部分原料基地的规模和集中度有所提高,但因农户数量多,规模小、兼业多,生产分散,大多数原料基地的规模仍然有限,产业化集中程度低,专业化进程缓慢。加工企业也存在类似问题,产业集群不够。
(2)农民并未成为产业链的主体。我国的传统体制把农业产前的物质生产资料的投入和产后的生产加工界定给工业部门,把农产品经营流通界定给商业部门,使得农业再生产各环节的内在联系被阻断,农民更是被拒于产业链之外。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业进入产前、产后环节的状况有所改善,但迄今为止,农用生产资料(化肥、种子)与农民的需求脱节,农产品流通不畅等问题仍然存在,农产品市场和农业要素市场处在农业、林业、经贸、外贸、劳动以及水利等不同部门的分割之中,产加销各环节多为买断关系,农民经营的仍然仅仅是初级农产品,并不是农民充分参与的一体化经营的农业产业链。
(3)社会中间组织发育不够。农业产业链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基础上的,需要专业经济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来进行协调,优化资源,降低运行成本。湖北省目前各类专业经济组织或行业协会不仅数量少,且大多没有按市场机制规范运作,尚未真正发挥专业组织在社会化服务方面的作用。
2.4产业链发展不平衡
湖北省内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影响和制约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部门,从而使得各地区农业产业链发展速度有较大区别。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例,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较来看,2001年全省17个市州中比值高于1的有5个,其余12个市州的比值低于1,最高的武汉市为1.875∶1,除神农架林区外(其比值为0.087∶1),最低的十堰为0.179∶1,武汉是十堰的10倍。
3提升湖北农业产业链竞争力的对策思路
3.1全方位拓展农业产业链
一是延伸产业链的长度。从纵向角度使产业链向前向后延伸,并主要在农产品加工业上做文章,尽可能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比例,实现价值增殖;二是增加产业链宽度。从横向角度对每一环节进行拓宽,使得各个产业环节和产品功能得以扩充。大多数农产品的功能不是单一的,应尽可能提高综合利用程度。农业生产不仅是获得农产品的过程,其间,利用现代化农业的生产性、观光性、娱乐性、参与性、文化性、市场性,可以开发旅游观光农业,还可以作为农业教育基地、农业科研基地等;三是扩大产业链的厚度。即壮大农业产业链的规模,只有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链,才能产生出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3.2培植壮大龙头企业
要在充分发挥湖北农产品资源优势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培植、支持发展一批起点较高、各具特色、较强较大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以带动千家万户农民增收。当前,湖北省各级政府要支持和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鼓励龙头企业与有实力的科研院所和高校“联姻”,组建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针对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创立湖北名牌产品。同时,要在避免重复建设原则下,与农村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创建具有扩散带动效应的“增长极”。
3.3推动农民进入产业链
对农户放开产业链的其他环节,让农民(不仅仅是农产品)进入产业链的各环节,才能使农民从农产品深加工和贸易(甚至涉外贸易)中分得利益。初级农产品被加工流通企业一次性买断的做法,不利于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要不断进行组织创新,实施产业化经营,让农民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使农民不仅仅经营自产初级产品,而且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产品深加工和大流通要求真正进入市场。这就需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要通过科学技术知识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使其具备参与产业链的能力。
3.4依靠技术创新壮大产业链
在产前环节,要围绕“种、药、肥、料”四个重点进行科技创新,强化“优质、安全”的提升,特别要注重高产、优质、专用性强的新品种的培育,为下游创立发展基础;在农业生产环节,既要注意引进、开发高产技术,提高单产,降低成本,形成规模,也要注重优质高效的技术。既要强化湖北的优势农产品的技术进步,也要提高在特色农产品方面的技术进步;在农业产后领域,不仅要在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进行技术创新,也要在保鲜、贮运以及营销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提高。另外,在各个环节技术创新基础上,要特别注意产业链的技术一致性和稳定性,要根据下游产业或者最终市场要求,力求上下环节之间技术衔接合理,产品性能协调,使整链在现代技术基础上高效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