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力资源年度分析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作说明书岗位名称:招聘专员职等:五职等岗位编号:直线上级:人力资源经理
直线下级:无
工作使命:根据公司目标,在适当的时机为组织提供合格的员工,保证公司所需合格人员的供给,有利支持组织目标的实现。
内部联系:人力资源部各岗位人员
目的或作用:汇报工作、领会意图、沟通信息
外部联系:人才市场、大中专院校、猎头公司、招聘媒介、业内企业目的或作用拓展公司招聘渠道、获取市场人才信息
工作职责:招聘实施编写招聘制度化文件,报人力资源经理审核。编制年度、季度招聘预算,报人力资源经理审核。制定招聘计划,组织招聘实施。
负责应聘材料收集及应聘人员首次选拔。
组织各单位进行二次面试。
负责组织建立各岗位招聘题库。
招聘宣传计划及招聘宣传材料的设计和制作。负责校园招聘宣传演讲。建立后备人才库。
招聘渠道管理: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开发更多的大中专院校。
分析各大中专院校提供的员工整体素质表现,建立合作伙伴分级库。
建立与劳务公司的临时性用工合作关系。
拓展中层干部及核心骨干岗位的招聘渠道。
保持与各招聘渠道的持续性沟通。
招聘结果评估:核算招聘成本分析招聘周期
协助配合:协助人力资源管理项目工作的开展完成人力资源部经理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任职资:学历及专业本科年龄24岁以上社会工龄2年以上
工作经历:2年以上大中型企业招聘工作经验,有招聘实施、招聘渠道拓展经验
英语要求: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计算器要求:熟练使用常用软件
关键绩效领域:
招聘渠道
招聘宣传
一线员工的招聘
招聘成本
岗位招聘题库
后备人才库
可以替换的岗位
人力资源相关岗位
【人力资源部经理工作说明书范文】
岗位名称:人力资源部经理
直接上级:总经理
下属岗位:
岗位性质:负责全面主持本部的劳资、人事方面的管理工作
管理权限:受总经理的委托,行使对公司劳动人事工作指导、指挥、监督、管理的权力,并承担执行公司各项规程、工作指令的义务
管理责任:对所分管的工作全面负责
主要职责:
1.负责主持本部的全面工作,组织并督促部门人员全面完成本部职责范围内各项工作任务;
2.贯彻落实本部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标准,密切与营销、计划、财务等部门的工作联系,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工作;
3.负责组织《劳动法》及地方政府有关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4.负责组织公司人事、劳资统计、劳动纪律等有关管理制度的拟定、修改、补充、实施和考核评比工作;
5.负责组织制定公司各部门的员工工作标准;
6.负责合理配置工作岗位。组织劳动定额编制,做好公司各部门人员的定编工作,结合实际需要,及时组织劳动额的控制、分析、修订、补充,确保劳动定额的合理化和准确性,杜绝劳动力的浪费;
7.负责编制年、季、月度劳动力平衡计划和工资计划。抓好劳动力调配的基础管理工作,严格实行岗位调令制度,抓好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安排;
8.组织建立和健全人事、劳资统计核算标准。定期编制劳资、人事统计报表,及时择写劳动力利用、劳动报酬统计分析报告;
9.负责抓好公司劳动纪律管理工作。严格考勤制度,定期检查劳动纪律;
10.负责组织公司员工的招聘、录用、合同签订、建档、辞退、考勤、差假、调动、考核、考查、推荐等劳动人事系列化基础管理工作;
11.负责核定各岗位的工资标准。认真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基础工作,负责对日常工资、加班工资的报批和审核工作;
12.负责组织公司劳动保护用品定额拟定、修改、补充、审批、实施工作;
13.配合做劳动安全教育,参与员工作伤亡事故调查处理,提出处理意见;
14.组织培训教育管理工作。配合各部门做好专业技术培训教育组织工作;
15.有权向主管领导提议下属人选,并对其工作考核评价;
16.按时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岗位要求:
1.具有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和劳动人事管理知识;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2.熟悉国家劳动人事管理的法律、法规、章程、各方针、政策;
3.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团结下属,既严格管理又讲究工作方法;
4.擅长做认真细致的思想工作。
参加会议:
1.参加公司年度总结会、计划平衡协调会及其有关重要会议;
2.参加季、月度总经理办公会、经济活动分析会、考核评比等会议;
3.参加临时紧急会议和总经理参加的有关专题会议。
4.参加本部门召开的人事工作会议。
【企业管理部工作说明书范文】
部门名称:企业管理部
编制人数:8人
现有人数:1人
工作概要
负责CH管理大纲的拟订、修正、完善、落实、检查;负责集团及各下属单位基础管理制度、流程、效率的评估、指导以及基层、中层管理人员的选拔、储备和发展;负责集团及各下属单
位内部管理的评估、诊断;负责集团及各下属单位经营管理计划、数据的汇总、分析;建议、参与集团及各下属单位的管理变革。
工作内容
1、CH管理大纲的归口管理。
2、负责拟订、修正、完善春和管理大纲;
3、负责督促集团下属各单位落实管理大纲各要点;
4、负责检查集团下属各单位管理大纲执行情况,并采集执行反馈意见;
5、负责组织、召集公司内外资源对管理大纲及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二、基础管理的指导
1、负责集团下属各单位基础管理制度的指导建议;
2、负责集团下属各单位内部管理流程的指导建议;
3、负责集团下属各单位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的督导和检查;
4、协助人力资源部负责集团各单位基层、中层主管的培训发展;
5、协助人力资源部及下属各单位相关责任部门负责各岗位工作定额的编制;
6、协助人力资源部负责选拔中层及以上管理干部;
7、协助财务部及人力资源部负责集团各单位(子公司以上)目标考核相关工作。
三、内部管理的评估、诊断
1、负责对集团及下属各单位内部管理进行评估、诊断,并提交诊断报告;
2、负责组织、调动集团及下属各单位相关责任部门对专项管理问题、工作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并提供针对性的解决建议方案;
3、负责向集团决策层提交定期内部管理报告,并提供管理措施建议;
4、负责协助、指导集团及下属各单位设置管理危机预警指标。
四、经营管理计划及数据的管理
1、负责集团及下属各单位经营管理计划的汇总,并提供分析报告和建议;
2、负责组织、调动、协调集团及下属各单位相关责任部门采集基础管理数据,并提供分析报告和建议;
3、负责为决策层提供经营管理计划的数据和建议;
4、负责集团内部重要管理文档的存档、保管和索引;
5、负责集团内部管理沟通的疏导。
五、管理变革
1、负责指导、督促、评估集团及各下属单位员工投诉及合理化建议的落实处理;
2、协助人力资源部负责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建设;
3、负责向决策层提供管理变革的建议,并在决策层的指导下组织、参与管理变革;
很多公司都在2015年感受到了一丝寒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2015年全国GDP增幅继续下滑,更令人担忧的是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的GDP增幅下降幅度将近30%(见图1)。面对员工涨薪的迫切期待,面对预算及有效激励员工的双重压力,制定新一年的调薪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为什么要借把“尺子”说话
或许很多人会问,决定调薪的首要因素应该是企业经营状况。效益好可以调高,效益不好可以调低,为什么还要收集、整理甚至是花钱购买外部数据呢?
其实,涨薪也好,降薪也罢,这些都是企业自主经营的理性选择。但是,作为年度调薪过程中的一把标尺,“外部数据”丈量出的不仅仅是收入的增减幅度,同时也可以丈量出人心聚散的距离。
通过解读外部薪酬数据,人力资源工作者(以下简称“HR”)能够全面了解本地区人力资源市场,特别是同行业中的薪资行情。在企业确定薪酬总额标准时,适当调整薪资结构,将企业实际支付能力与员工基本生活状况相结合,兼顾雇主与雇员的利益,保持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达到最佳的薪酬福利激励效果。
知己知彼,内外兼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也是薪酬福利调整设计的一句真理。在开始分析报告数据之前,先将本公司目前的薪酬状况理清十分必要。这是因为,数据是外部的,而设计出的调薪方案却要作用于企业内部,不管外部数据多花哨,都要与企业内部实际状况正相关。此外,外部薪酬数据一方面体现在是否与公司现状相吻合,另一方面则利于内外薪酬水平的比较。
对这项工作,HR便需要全面掌握公司内部具体信息,包括:人员总数、薪酬总数、薪酬预算、层级与部门划分、具体岗位职与绩效指标,公司所在区域,企业性质、本年度的公司利润、
下一年度的经营目标等。
需要注意的是,内外部数据综合比较得越详细,调薪方案的误差就会越小。在参照外部薪酬水平时,不妨针对不同职级,选取不同分位的外部薪酬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在确定薪酬各级级幅、薪档时,还应体现出对员工的激励性,既要让优秀的员工有上升空间,又要为新员工定薪留有余地,要尽可能多地将员工现有薪酬也包括其内。
外部数据,去粗取精
“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用在薪酬福利调整设计上一点儿不假。在大规模分析计算之前,HR应反复盘点一下已经掌握的材料,尤其不能遗漏一些关键信息。比如:被调企业的基本状况、薪资和福利保险政策、人事聘用制度、职位薪资水平。其中,被调企业的基本状况应注意:企业的类型、企业的规模、企业所在地,以及样本企业、职位的数量。职位薪资水平应包括:所调查的每个职位的数量及简要职位说明、薪资范围即薪资最高和最低值、以平均数或百分位数来体现的薪金数额,如果涉及薪资调整,报告中最好也有相应的涨幅信息。
以上各项基本内容有任何一项不准确或者被忽略都有可能对最终的分析结果造成重大改变,例如笔者曾经与一家美资五百强企业讨论年度调薪的方案。笔者提出,根据薪酬报告该行业普遍的涨薪幅度平均为7.8%,但该公司人力资源部提供的数据却为10%,人力资源总监和财务总监都对这样的误差提出了质疑。于是,我问人力资源总监:“请问您的报告的调查样本公司是否包括行业内的国企呢?”不出我所料,他们的报告主要是针对外资企业的,而我们的报告是不区分企业类型的全方位的资料,当把这个情况解释出来之后,全场的与会人员都表示出了理解和认同。
通过这个小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属性的改变对于一份数据的解读会产生巨大的偏差。所以,准确地提取、使用内外部薪酬数据对于整个年度调薪的效率至关重要。
在庞大的外部薪酬数据中,还有很多关键信息不能被忽略,比如,当前本地区同类型、同行业企业的有关指标,平均薪资总额、平均薪资水平和职位薪资信息等,这些都是年度调薪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数据(见图2)。
数据分析,确定调薪策略
做好之前的准备工作,就可以着手薪酬数据分析了。
首先,将已经收集和了解到的岗位进行分级排序,列出职位矩阵,用于确定岗位间的相对价值,级别越高就越应该适用于较高市场水平的薪酬。
其次,将收集到的岗位数据进行薪酬水平取值分级,每个不同岗位都至少应该分三个等级,即:市场较高水平(75分位)、平均水平(50分位)、中下水平(25分位)。由于收集到的原始数据都是一些零散样本,会存在个别样本过大或过小而影响均值的情况,所以要清除外部数据中偏离度较大的数据,然后将这些岗位与企业内部岗位等级相对应,并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分级、记录(见表1)。
在收集薪酬数据时,并不能对所有类型的职位进行调研,即不能涵盖企业内部的所有岗位,为了进一步验证薪酬的可靠性,就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要绘制外部数据的散点图,坐标轴上每一个外部
数据都对应一个职级;
第二,根据散点的分布,绘制出散点的指数分布曲线,求出指数分布公式和方差。这样,就能得出一张完整的外部薪酬曲线分布图,从统计学角度看,当方差大于0.7时,相关数据就可以被采用(见图3)。
这样进行回归分析之后,可以大大减少单个数据带来的误差,同时可以根据拟合出的薪酬曲线公式,求出任意职级的外部薪酬水平的分布值,这样就可以弥补外部薪酬数据调查过程中取样的不足的缺陷(见表2)。
如果仅仅靠做数据分析就能得出最优的薪酬策略,那么HR大概就可以被计算机所取代了。设计定制化薪酬策略是HR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的好处就是可以根据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外部环境的不同变化、预期制定最适合的薪酬体系。
同时,在同一个组织内,也可能同时采用多种薪酬策略。不同的业务单元可能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因此,不同的业务单元或职能部门也应制定不同的薪酬策略,如薪酬领先型策略、跟随性策略和混合型策略。比如:有的公司愿意整体对标市场中高位值,以保持人才的整体竞争力,比如谷歌、苹果,也有的公司倾向于一般员工对标市场较低分位以控制人工成本,中高层管理者与核心人才对标市场中位值或较高分位,用以吸引保留优秀人才。
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进入快速成长期,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巨大挑战;与此同时,那些相对处于成熟期的大型企业为了追求可持续发展,也愈加关注人本管理的价值。成长的诉求带来变革与调整,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必须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的状况,必须做到“知人”。只有“知人”,才能“善任”,才能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组合。
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一个变量,如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开发,或者由于员工自身的学习等这些活动都会引起企业的人力资源的质量的变化,都会改变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分布状况,通过人力资源调查就能很好的起到动态管理的作用。于是越来越多的成长型企业开始关注人才调查,并将人才调查视为梳理人力资源“工作流”的切入点。在这个过程中,基于素质模型的测评中心技术也得以广泛应用,并成为人才调查工作真正落地和实施的重要途径与方法之一。因此,人力资源调查是企业制定人力资源战略的基础。
传统的企业人力资源调查着重对静态数据的罗列,如人员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这些并不能完全体现企业人力资源的真实状况。人力资源调查还必须清查员工所具有的能力以及与未来要求的差距,从而使企业明了在人员类别、数量、质量等方面还需做何准备才能为企业发展战略提供人才保障。
制定人力资源调查计划的原则
1.充分考虑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人力资源调查计划只有充分地考虑了内外环境的变化,才能适应需要,真正的做到为企业发展目标服务。内部变化主要指销售的变化、开发的变化、或者说企业发展战略的变化,还有公司员工的流动变化等;外部变化指社会消费市场的变化、政府有关人力资源政策的变化、人才市场的变化等。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些变化,在人力资源计划中必须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预测,能有面对风险的应对策略,这些都取决于人力资源调查的结果。
2.确保企业的人力资源保障 企业的人力资源保障问题是人力资源计划中应解决的核心问题。它包括人员的流入预测、流出预测、人员的内部流动预测、社会人力资源供给状况分析、人员流动的损益分析等。只有有效地保证了对企业的人力资源供给,才可能去进行更深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3.使企业和员工都得到长期的利益 人力资源计划不仅是面向企业的计划,也是面向员工的计划。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发展是互相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如果只考虑企业的发展需要,而忽视了员工的发展,则会有损企业发展目标的达成。优秀的人力资源计划,一定是能够使企业员工达到长期利益的计划,一定是能够使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计划。
人力资源调查标准
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标准”,关键在于这个标准的可操作性,人力资源调查的“标准”绝不是岗位说明书。职位(岗位)说明书只能是一个基本的要求,无法清楚地落地于行为表现,它可以作为建立素质模型的依据,却只能作为参考。某个特定职位可以用行业标准作为标杆,但行业标准只能是判断某个岗位是否胜任关键因素,但仍不能作为人才调查的标准。
人力资源调查的标准一定是“素质模型”,或者叫岗位胜任力模型,是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反映的是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行为、个性、技能、知识、内驱力等。“素质”是判断一个人是否能够胜任某项工作的基准和标准,是决定并区分工作绩效好坏、差异原因的个人特征总和。
通常来讲,企业素质模型的构架包括两方面,一是核心能力,一是专业岗位所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所谓“能力”,又是指企业经营管理上对某个职级、岗位所需的知识、技巧和行为综合定义。企业能力模型通常包括四大模块:中间的部分是行为、心理倾向,即任职者的性格、价值观、行为模式、风格、爱好等;基于此的企业核心行为能力,则包括为使企业成功实现战略目标,每个员工都必须具备的能力,核心能力反映了企业的核心价值和文化;另外还有领导能力,是指不同职位和级别的人所需要的领导能力,是领导者带领团队组织走向卓越的能力,包括处理事务的技能与观点,可以从过去的成功与失败中不断的提炼与完善;还有就是专业能力,是指某一岗位之际或者某一个岗位所需要的特定的专业能力。
素质模型的建立是进行人才调查的基础,更是标准。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构建符合其自身战略规划要求的素质模型,通常在实际操作中遭遇很多具体的特例,那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企业高层管理团队达成充分共识。很多跨国公司有测评中心,配备熟悉测评工具使用的人力资源从业者,由专业测评公司提供工具量表,人力资源管理者组织测评,测评结果由专业测评公司来评价,人力资源经理只需要选择适合需要的测评工具就可以。
人力资源调查的步骤
1.成立人力资源调查工作小组 人力资源调查工作小组由公司总裁和各部门主管、人力资源规划专职人员组成,总裁担任组长,人力资源部经理任执行副组长。在进行人力资源调查工作之前,通过对全体员工作充分的动员,说明人力资源调查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要求各部门员工积极配合,客观、详实地提供相关资料数据。
2.制定人力资源调查计划 人力资源调查是对组织人力资源现状的认识与分析,是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一项比较耗时的工作,所以必须做好进度计划,保证人力资源调查工作及时、顺利地进行。要树立预算管理意识,做好人力资源调查预算,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人力资源调查工作。
3.收集、整理资料信息 在进行正式的人力资源调查前,必须全面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信息,力求全面认识组织人力资源现状。资料信息可以通过查阅现有的档案资料、发放调查问卷、访谈等途径获得。
4.统计分析相关资料 人力资源部负责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并且将以上获取的数据整理为数据、模型、图表或其它电子数据库形式,直观、清晰地描述组织人力资源状况。
5.撰写分析报告 在收集、整理完毕所有资料之后,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制作《年度公司人力资源环境描述统计分析报告》,根据需要分别采用表格数据、趋势线数据、数据结构图、分类数据等形式辅助说明,同时要对相关的数据资料或图表进行解释。由公司人力资源部审核小组完成报告的审核工作,并报请公司总裁审核批准。
人力资源调查的内容
为全面掌握企业人力资源现状,依据调查工作侧重点的不同,可以将人力资源调查分为人事信息调查、人力资源能力调查、人力资源政策调查、人力资源心理状态调查。
1.人事信息调查 人事信息调查是人力资源调查的基础工作。按照部门和职位分别对任职者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工作年限等因素进行统计,制作《职位结构分析表》、《年龄结构分析表》、《人力资源数量分析表》、《教育程度与人力资源成本分析工具》等,并用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同时进一步探索它们与晋升、离职率等之间的关系。比如,考察员工在不同年龄阶段业绩和离职率的分布特征,受教育程度与离职率之间的关系等,为组织进行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提供参考。
2.人力资源能力调查 人事信息调查主要是对员工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等人事信息的统计分析,有助于直观认识企业人力资源的结构,但是并不能完全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现状。能力是衡量企业人力资源实力的一个具有说服力的指标。因此,业务能力分析、人际关系能力分析、成就能力分析等反映人力资源现实性和发展性的能力调查比单纯学历、职称调查更重要。
员工的个体能力素质剖析数据,可以对员工职业定位与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并对其进一步接受个性化培训提出指导和建议。企业员工的总体素质剖析数据,对企业员工群体的能力优势和差距进行分析,可以为企业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找出企业目前拥有以及未来需要的关键技术与关键能力,并建立追踪员工能力现状及其发展性的管理系统,制作《人力资源能力分析表》,并将技术与能力调查与招募、培训、晋升等人力资源系统结合。需要注意的是技术与能力调查不是一次即可的解决方案,而是持续的过程,能力调查要及时更新,才能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
3.人力资源政策调查 只有解决了政策和机制问题,人力资源调查才会为人力资源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公司现有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进行梳理,判断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分析相关政策是否有助于现有人力资源的保留和开发,是否能够支持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依据组织发展战略,对现有人力资源政策进行梳理和修正。
4.人力资源心理状态调查 个性测试、心理测验是人力资源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员工的行为进行预测,不但有利于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工作,也可为组织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企业应该逐步建立员工心理档案系统,用科学的手段了解企业员工的个性特征、行为偏好等情况,通过观察和研究员工个性与离职率以及其他管理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有的放矢地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引导员工行为导向符合组织期望的行为方向。
人力资源调查方法
1.资料查阅法 人力资源部负责查阅公司整体战略规划数据、企业组织结构数据、财务预算数据、各部门年度规划数据等相关资料。由人力资源规划专职人员负责整理企业人力资源政策、薪酬福利、培训开发、绩效考核、人力资源变动等方面的数据资料,从以上数据中提炼出所有与人力资源规划和调查有关的数据信息,并整理编报。
2.问卷调查法 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经营战略计划和目标要求以及人力资源调查工作进度计划,下发相关调查表,在限定工作日内由各部门填写后收回。在人力资源调查工作进行期间,各部门应该根据业务需要和实际情况,及时、全面地向人力资源部提供有关的信息数据,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应该认真吸收接纳各部门传递的信息。
3.潜能测评法 潜能测评关注的是员工比较稳定的个性和能力特征,而个性和能力是影响个人业绩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企业核心能力是否持久并不断创新的基础因素。进行潜能测评的主要工具有:结构化面谈、心理测验和情景测验等。
4.业绩调查法 通过业绩调查,除了分析关键人才的综合能力与表现外,还能够发现业绩不佳背后的根源,为改进人力资源政策提供一手的资料。进行业绩调查,不仅要查阅员工的业绩档案,还可以对其上级主管进行深度访谈。此外,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员工能力,还可以运用360度反馈技术,征询同事或客户的反馈,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人力资源调查的资料分析整理工作
1.经验预测法 经验预测法是人力资源预测中最简单的方法,它适合于较稳定的小型企业。经验预测法就是用以往的经验来推测未来的人员需求。不同的管理者的预测可能有偏差,但可以通过多人综合预测或查阅历史记录等方法提高预测的准确率。要注意的是经验预测法只适合于一定时期的企业的发展状况没有发生方向性变化的情况,对于新的职务或者工作的方式发生变化的职务该办法不合适。
2.现状规划法 现状规划法假定当前的职务设置和人员培植是恰当的,并没有职务空缺,所以不存在人员总数的扩充。人员的需求完全取决于人员的退休等情况的变化。所以,人力资源预测就相当于对人员退休等情况的预测。人员的退休是可以准确预测的,人员的离职包括人员的辞职、辞退、重病等情况是无法预测的,通过历史资料统计和分析比例,可以更为准确地预测离职人数。现状规划法适合于中、短期的人力资源预测。
3.模型法 模型法是通过数学模型对真实情况进行实验的一种方法。模型法首先要根据自身和同行业其它企业的相关历史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根据模型去确定销售额增长率和人员数量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可以通过企业未来的计划销售增长率来预测人员数量增长。模型法适合于大、中型企业的长、中期人力资源预测。
4.专家讨论法 专家讨论法适合于技术型企业的长期人力资源预测。现代社会技术更新非常迅速,用传统的人力资源预测方法很难准确预计未来的技术人员的需求。相关领域的技术专家由于把握技术发展的趋势,所以能更加容易对该领域的技术人员状况作出预测。为了增加预测的可信度可以采用二次讨论法。在第一次讨论中,各专家独立拿出自己对技术发展的预测方案,管理人员将这些方案进行整理,编写成企业的技术发展方案。第二次讨论主要根据企业的技术发展方案来进行人力资源预测。
5.自上而下法 自上而下法就是从企业组织结构的底层开始的逐步进行预测的方法。具体方法是先确定企业组织结构中最底层的人员预测,然后将各个部门的预测层层向上汇总,最后定出企业人力资源总体预测。由于组织结构最底层的员工很难把握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规划等,所以他们无法制定出中长期的人力资源预测。这种方法适合于短期人力资源预测。
人力资源调查的收益
对于人力资源部门而言,人力资源调查实施的过程,也是以素质模型为基础的人才发展和管理平台初步建立的过程,同时也让人才开发有据可循。
人力资源调查的结果收益在于能够量化和预测员工在目前或未来的岗位上可能的行为表现,科学地剖析、量化企业现存与所需人才之间的落差。由于素质模型是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的,因此通过人才调查,除了能了解到员工的现有素质,同时员工应提高的资质也清晰可见。由此,人才调查的“下一步”,便可以更科学有序地展开培育发展行动去缩短人才与资质模型的差距,从而实现人才管理和投资的最大化。也就是说,可以将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同时还可以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学习也是与企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的,使每一名员工都可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企业中持续发展的原因和机会:为什么发展,发展哪些地方。
通过人力资源调查,公司管理层、总经理可以从人力资源部门拿到清晰、可量化的公司各部门人才队伍能力现状,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情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通过数据对比,找出各层管理团队的普遍偏弱的领导能力。同时还能明确看到,尽管有些领导能力看上去相对已经很强,但企业仍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对管理团队进行能力开发,持续提高管理团队的能力以适应企业的战略需要。
关键词:民营企业;费用预算
1费用预算责任网络
A民营企业为了强化费用管理,急需推动费用预算实施,在2012年度对交际费、会务费、物料消耗、差旅费、办公费、培训费纳入预算管理控制。为了促进该民营企业在预算年度能够及时按照实际经营状况的变化情况,实施动态预算管理,采取以季为周期,按月滚动的费用预算编制方法。
该民营企业费用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以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办公室为主体,跨职能部门设立费用预算责任网络。费用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包括: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控制部门。预算控制部门是指经营班子、行政事务部、驻外办、财务部、车队、人力资源部等。
2费用预算的编制
从费用预算表编制的相互关系上分为两个层面:部门全年工作计划表和6项费用计划表。各部门工作计划表是在对市场情况及内部资源状况进行充分分析研究基础上,根据该民营企业战略目标和年度经营目标制定的,是6项费用预算的基础表,包括差旅计划、会议计划、培训计划、交际计划、办公费用计划、汽车油耗计划、汽车修理计划等。这些工作计划是编制年度6项费用预算表的重要依据。
月度滚动预算编制的具体操作的基本思路:“以月保季,以季保年”。
1月份预算执行结束前,根据当月预算执行情况的差异分析、本季度预算总额以及对下3个月的预测,在保证季度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适当调整2月和3月的预算值,编制2~4月的月度预算。之后每月依此类推,20~25日前根据预算执行情况、预算目标和对未来的预测,增加1个月的预算,保持预算周期始终为3个月。
3月份预算执行结束前,根据本月预算执行情况的差异分析、本季度预算总额、未来的预测和年度目标,相应调整二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的预算目标,并根据调整后的二季度预算目标编制4~6月的月度预算,保证年度目标的实现。
6月份预算执行结束前,根据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和下半年预测,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当年的预算目标,若需要进行年度目标的调整,则重新编制下半年年度预算,根据调整后的年度目标确定三季度和四季度的预算目标值,并依据调整后的目标值编制7~9月的月度预算;若不需要进行年度目标的调整,则根据上半年年度目标执行情况和下半年的预测,确定第三季度的目标值,编制7~9月的月度预算。
10月份预算执行结束前,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和未来预测,编制本年11月、12月和下一年1月的月度预算。
11月初,开始编制下一年度的费用预算,下年度的年度预算在本年12月中旬最终确定。在编制年度预算的过程中,11月和12月仍然继续编制11月~1月,12月~2月,1月~3月的月度滚动预算。通过月度滚动预算的编制,不断提高下年度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该民营企业预留一定的预备费作为预算外支出的备留,预备费总额为该民营企业年度预算费用总额的一定比例。当预测预算年度经营环境比较稳定时,预算预备费可限定为3%-5%;当预测到预算年度经营环境变化比较大时,预算预备费可限定为5%-10%;当预测到预算年度经营环境将发生剧烈变化时,预算预备费可设定为10%-15%。
3费用预算的执行、控制与分析
下达的费用预算指标是与业绩考核挂钩的硬性指标,一般情况不得突破。费用预算指标是制订考核指标的重要依据,根据费用预算执行情况对责任人进行考核、奖惩。
费用预算剩余可以跨月使用,但不能跨年度使用。费用预算如遇特殊情况确需突破时,必须由相关职能部门提出申请,说明原因,经预算管理办公室审核报最终决策人审批纳入预算外支出。
预算内支出,按照该民营企业现有制度审核批准。财务部建立预算资金“拨付”台帐制度,各预算职能部门建立费用预算执行台帐,每月末与财务部核对。
各职能部门都要建立费用预算记录台帐(也可用EXCEL电子表格管理),按费用预算项目详细记录费用预算额、实际发生额、差异额、累计费用预算额、累计实际发生额、累计差异额。
预算差异分析报告应有以下内容:本期预算额、本期实际发生额、本期差异额、累计预算额、累计实际发生额、累计差异额;对差异额进行的分析;产生不利差异的原因、责任归属、改进措施以及形成有利差异的原因和今后进行巩固、推广的建议。
每月25日,人力资源部根据财务部提交的上月费用预算执行考核意见、该民营企业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规定,对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进行考核。
4费用预算的调整步骤
(1)预算调整申请部门填写费用预算调整申请表,提交费用预算执行分析报告,说明调整内容及原因,交预算管理办公室进行审核(如预算调整由预算管理委员会提出,可直接按第六步程序开始);
(2)预算调整申请部门将预算管理委员会签字同意的调整申请表上交财务部;
(3)财务部对费用预算调整申请表及相关报告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将同意上报的费用预算调整申请表及相关报告递交预算管理办公室;
(4)对于重大调整(调整金额超过预算的10%属于重大调整),预算管理办公室需将调整申请及审批意见提交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批;
(5)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费用预算调整后,由预算管理办公室下达给财务部;
(6)财务部留存费用预算调整申请表,并根据审批意见编写“费用预算调整通知书”,同时将调整预算目标下达给相关职能部门。
5结语
薪酬主管岗位说明书职位要求
1.人力资源、劳动经济、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2.受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劳动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3.2年以上薪资管理工作经验。
4.熟悉国家人事政策、法律和法规,熟悉与薪酬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薪酬福利管理流程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扎实,熟练使用相关办公软件。
工作内容
1.起草公司年度薪酬规划及福利计划
2.参与制定、调整薪酬福利政策
3.定期收集市场薪酬信息和数据
4.根据公司业务发展情况和市场水平制定合理薪酬调整实施办法
5.按时完成人工成本、人工费用的分析报告并及时更新维护员工资料库
6.制作公司每月的工资报表按时发放工资
7.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险和基金
8.考勤、管理休假
人事主管岗位说明书直属部门:
行政部
直属上级:
行政部经理
适用范围:
各门店人事部主管
岗位职责:
1. 负责店内员工招募工作,对部门缺员进行推荐;
2. 负责执行及规划员工培训工作;
3. 考核员工的绩效,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4. 负责档案的整理、记录、收集、存档和保管工作;
5. 确保有关人事规定遵循政府有关部门的劳动法规;
6. 落实员工薪资核发及福利金、奖金等的正确发放;
7. 协助各部门人事及预算的控管;
8. 负责监督检查店内各部门、员工执行规范的情况。
主要工作:
1. 检查全体员工出勤状况,按照公司有关规定,督促员工遵守公司规范和人事纪律;
2. 收集及存档相应的劳动、人事法规及公司下发文件,向店内管理人员提供人事规范咨询;
3. 负责店内各项人事制度的传达,实施和检查;
4. 负责店内员工的招聘工作;
5. 店内全体员工的合同、档案管理和薪资管理;
6. 负责店内全体员工绩效考核的组织、实施和总结;
7. 负责规划、执行员工的培训工作;
8. 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保持联系,保证商场良好的外部环境。
辅助工作:
1. 负责所属区域的清洁卫生;
2. 组织店内行政部门人员协助做好盘点和节假日的销售;
3. 指导门店各部门的材料、报表保密工作并定期检查
能力要求:
1、 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人事经理必须具备同上级管理层及企业内部其他人员进行双向沟通及应答能力。此种能力包括语言、现代通讯手段等多种技能的运用。
2、熟练掌握并运用政策的能力。人事政策可谓包罗万象的百科
全书,熟练掌握并运用它,当是人事经理的基本素质。
3、敏锐细致的洞察能力。现代企业人事经理已非昔日仅负责招聘、办理用人手续的高级办事员,他必须对企业远景规划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提出见解,对有效管理员工提出建议,并针对人才市场供求变化及时提出应变策略,以避免企业陷入人才危机。
4、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人事经理能否在处理上下级及劳资关系中做到不温不火,其中大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