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

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

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范文第1篇

【关键字】循环经济;城市垃圾;垃圾处理;措施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类文明的进程被加速。同时,人类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挑战 ,由于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城市垃圾越来越多。如果城市垃圾大量积累和不适当处置, 势必侵占大量的土地, 与工农业生产争地, 从而减少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同时随意堆放的城市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渗入地下导致地下水的严重污染。所以,如何妥善处理垃圾已成为当务之急。

2 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

与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垃圾处理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垃圾填埋是我国最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在发达的大城市中也出现了堆肥处理、垃圾焚烧等方式,然而由于体制的不健,这些方式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

2.1垃圾的填埋法处理

填埋法根据其工艺区别可分为传统填埋法和卫生填埋法两类。传统填埋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利用坑塘洼地将垃圾集中堆置在一起的方法。众所周知,填埋法将会占用了大量土地,并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我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填埋法会被其他高效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所取代,对垃圾的综合利用将成为未来垃圾处理的主流方式。

2.2 垃圾的堆肥法处理

垃圾的堆肥处理法就是把城市垃圾运到郊外堆肥厂,按堆肥工艺流程处理后制作为肥料的垃圾处理方式。但是在我国,随着化肥的广泛使用,堆肥占有的市场空间有限,垃圾的堆肥处理逐渐消失。

2.3对垃圾的焚烧处理

按照焚烧原理的不同,焚烧法可以分为炉排炉焚烧流化床焚烧热解法三种。焚烧处理的优点是减量效果好,但是其建设和生产费用极为昂贵,垃圾虽然被处理了,却会给政府留下巨额的财政赤字。在我国只有少数发达城市采用焚烧法处理垃圾。

3 循环经济体系下的城市垃圾处理措施

3.1加强源头促进垃圾减量化

要从源头上解决我国的城市垃圾问题,必须从减少家用、商用垃圾等城市生活垃圾入手。尽量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如用玻璃杯代替塑料杯;用瓷餐具代替纸餐具;用海绵代替纸巾等;在大型商场购物可以用布袋取代塑料袋。政府须大力倡导民众减少垃圾的产量以节约能源增加财富。

3.2建立城市垃圾回收系统

要实现垃圾的“变废为宝”,应该从推行垃圾的分类回收开始。从而废品回收成本才能才能降低,废品回收率和废品回收质量才能得以提高。不同城市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提出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方案。资源再回收系统主要是针对分离回收系统回收后的残留物, 用化学的、生物学的方法, 改变废物的物理性质而进行再回收利用的系统。例如,对废料中有机物进行热分解以制造可燃气体、燃料油及炭黑。这个系统显然比分离回收技术要求高, 因而其成本相对较高。

3.3城市垃圾处理的产业化

3.4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3.4.1垃圾处理的技术比较落后

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垃圾处理事业起步较晚,技术也比较落后。另外,“先发展后治理”的思想充斥在政府部门的管理思想中,政府对垃圾处理的资金投入较低,阻碍了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

3.4.2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在垃圾处理产业化得到充分的应用

我们总认为垃圾处理是政府部门的职责,与企业无关,即使有一些企业尝试,也因技术的不完善而亏损止步。当垃圾处理完全变成政府的事情时,政府会因资金的问题而陷于困境,制约了垃圾处理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我国的城市垃圾处理主要是由政府来主导,垃圾处理部门属于国家事业单位,很容易造成劳动分工,利益分配等问题,从而影响到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的发展。

3.5 实现产业化的措施

3.5.1改变管理体制

政府充当主导对城市垃圾进行处理不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从而不利于垃圾处理技术的革新。为了发展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化,政府应该改变一些管理体制,由原来的计划管理向市场经济转变,放开政策,让企业参与进来,减轻资金压力。

3.5.2加大执法力度

我国应该借鉴日本的一些垃圾处理措施,比如在报废自己的一些电器时(冰箱、洗衣机等)向政府支付相应的垃圾处理费,这样,可以扩大城市垃圾处理费用的渠道,减轻政府的资金压力,形成一种“为自己丢的垃圾埋单”的良好现象。

3.5.3垃圾处理投资社会化

我们知道,城市垃圾处理的费用非常高,单单靠政府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有压力的,如果政府能够扶植一些垃圾处理企业,吸引社会投资,既可以结案强政府压力,又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收益,达到双赢的局面。

3.5.4形成一条城市垃圾处理的产业链

城市垃圾处理必须通盘考虑、设计城市垃圾处理的整个产业链。这个过程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集,鼓励废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保证更个产业链(垃圾收集、分类、运输、加工、交易、废品回收市场建设、检查与监控)中的各环节的协调发展。

4 制定统一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标准

目前,我国各城市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标准和工艺流程均是根据当地的财力技术水平以及现有设施而自行确定的。当地环卫部门在环保监督方面受当地经济技术的制约,对垃圾处理监管不力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主管部门缺乏统一的标准来规范监督各城市垃圾处理设施,致使目前我国各城市的垃圾处理水平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垃圾处理达不到无害化。因此,制定统一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标准是加强监督管理的有力保证。

5 结束语

目前,鉴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国情以及各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城市垃圾再生利用率还是很低。但是,建立循环经济对垃圾进行综合处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不仅需要广泛宣传, 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城市垃圾的再生利用的必要性,它不仅能够改善环境, 还能有效节约资源。在当今资源日益匮乏的时代,合理的处置城市垃圾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斌.浅议城市垃圾处理方式[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2):42-47

[2]朱洪宝.城市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5,(02):12-15

[3]杨金凤.城市垃圾的再生利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04):16-21

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范文第2篇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也给我国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能带来了重要的改变,日常工作过程中会计工作人员将面临很多与以往不同的事件,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能够高效、及时的解决问题,不仅要不断补充自身的专业能力,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基础实践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工作内容。

一、提升会计基础实践操作能力的必要性

(一)新时期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企业为了能够积极参与到世界市场的竞争中来,不断进行着技术和经营模式的改革,同时也有很大企业宣布破产和兼并等现象,这给我国会计工作人员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无法应用传统的会计手段来解决现阶段所面临的一切问题,这就给新的会计业务的产生创造了极大的机会。新时期,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工作人员只有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加的灵活才能够应对现代的工作内容。例如,在判断资产转移和计算交易盈亏等问题的时候都应该灵活的应对各种不同的变化。并且,在企业进行全面股份制改革的过程中,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完全由自己承担,新时期,公司、政府及不同投资者之间存在着无法避免的种种矛盾,这些矛盾在会计会计的实务内都能够得到具体的体现,因此,新时期,会计工作者的基础实践操作能力的是非常重要的。

(二)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必然要求

作为一门应用技术,会计在经济环境中的具体体现为信息系统,会计工作的变化是随着经济的变化而来的。现阶段我国知识经济代替了市场经济,知识含量在产品当中也不断增加,特别是企业当中无形资产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无形化的产品给会计工作带来了重大的挑战。例如,新技术的研发或专利产品的开发,公司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些无形产品进行购买时需要会计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估价,同时还要将自身进行开发和研究的无形资产进行资本确定,这一过程中价值是无法被完全反应出来的,所以会导致统一种类的无形资产却存在着不同的产品价值计算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新时期会计工作人员要能够具备充分的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来提高自身的基础实践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会计业务不断适应时展的需要。

二、提升会计基础实践操作能力的途径

(一)提高会计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理论知识

新时期在提高会计工作者基础实践操作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建立在较强的理论和基础知识之上,实践能力的提高,并不是光靠主观臆想。在完善的会计制度和准则的条件下,会计人员应不断的加强学习,更新自身的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库,促使自己掌握更加扎实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会计综合能力和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自身会计业务能力的提高,促使自己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不断提高基础实践操作能力。

(二)为会计工作人员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

企业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主要的核心工作内容就是财务管理,然而并不是要将中心确立为财政部门,更不是将公司的业务以会计人员为中心进行开展,而是要促使财务管理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企业应意识到自身是否能够得到长期的发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是一向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所以,企业要提高对会计工作者的要求,加强对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定期举办座谈会和交流会等,为会计人员提高自身基础实践操作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会计工作者应注重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

提高会计工作者的基础实践操作能力,要在实践中进行。会计人员只有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并勇于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才能够在工作中不断的积累经验教训,用丰富的实践经验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新时期,企业对于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并且适应时展的步伐,会计人员要注重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并且提升自己分析和总结经验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促进自己业务能力的提高,也才能够促进基础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四)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企业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会计的职业技能,因此,企业应该定时的组织相关的会计技能比赛等活动,并对表现优秀的职工进行奖励。对会计人员所掌握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考核,同时重点考察会计人员的分析能力,同时还可以邀请专家到公司内部为职工进行讲解,加强自己企业的会计人员与外界进行交流和沟通,在交流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对会计技能进行充分的掌握。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够培养企业内部员工树立积极主动的学习观念和精神,有助于员工自身素质的提高。会计知识和技能比赛,对于职工提高会计知识,充实自己,提升基础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员工具有重要的鼓励作用。

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范文第3篇

高校突发事件主要是指大学生在校园内、外突然发生的,对学校的教学以及日常管理工作等造成一定干扰、冲击、危害,甚至造成公共及个人财产损失或者危及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事件,如学生自杀事件、学生打架斗殴或群体滋事事件、学生公寓发生火灾事件、学生发生交通意外或其他重大恶性事故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高校这些突发事件不仅仅会在高校内部发生,也可能会在高校周边发生。

2 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采用目前最新科技的手段,将信息传播给受众的的传播介质。比如利用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突出、表现形式多样、实时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讲,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3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的行为特征

3.1 大学生心理认知的“多元异化”

新媒体的出现,在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便捷、多元、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也使网络信息的负面及虚假信息传播脱离了中国传统教育工作等权威的监管和控制。这些大量充斥在网络当中的负面信息影响大学生的心理人格发展,当与学校教育管理等方面产生认知冲突和矛盾时,会导致心理发展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在心理判断、心理认知上出?F“多元异化”的迷惘,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随之发生偏移,且过度依赖新媒体极易导致人格扭曲。

3.2 大学生心理情感的“虚拟异化”

在新媒体环境当中,信息的传播与接收在通常情况下是采取虚拟化的方式,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都是虚拟的,不再是面对面的直接接触、交流。这种不必以自己真实面目出现的“虚拟异化”让大学生们可以以一个没有道德和法律的束缚,不受现实条件约束的隐匿身份穿梭于网络新媒体空间中,无所顾忌的借助各种游戏、网络直播等新媒体的平台释放自己在现实学习生活中的压抑和苦闷,肆意发泄,张扬个性,展示自我,寻求心理上短暂的平衡感与满足感,以及对现实的逃避。

3.3 大学生心理空间的“隔断异化”

在传统媒体中,人与人的交往都会遵循一定的规则,在较强的道德意识下人们的行为表现也相对慎重。而在新媒体环境中,虚拟的交往和间接的心理交流使得大学生根本不需要承担太多责任,因而大学生沉迷于这种虚拟世界中不受任何社会舆论监督的交往方式。然而,由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并未完全成熟,长时间的虚拟的、间接的交往,容易使人情商降低、交往能力缺失,最终加剧大学生产生无助、抑郁以及诸多心理问题。

4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突发事件处置机制构建

4.1 突发事件前的预警机制

学校要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并应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和协调各行政职能部门、院系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预测和预警系统,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结合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经验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常规数据库,建立和完善数据监测,信息收集、分析、交流和预测制度,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测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定期检查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加强安全督查工作,对各类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因素进行信息的广泛收集和深层次研判,并根据不同类别的突发事件建档,以便开展预测工作,进行风险等级分析评估,尽可能的做到对突发事件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保证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校方能够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处置。

4.2 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反应机制

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处置机制应该坚持的原则是,坚持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高校应该建立党委领导校园联动的保障体系,应该在学校层面建立防控工作体系,并成立相关应急管理领导工作小组,设立相关的职能部门分别负责信息通报、宣传教育和医疗救治等,依照工作方案,明确各自的责任,相互支持、配合,细化工作方案和措施,落实明确责任,进行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合理存储、配置及使用。

4.3 突发事件中的信息公开机制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校方及时、准确和客观真实地公开相关信息,对于应急管理处置来说至关重要。学校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要做到信息的第一时间获取,尤其是对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的简要情况,人员伤亡、估计直接经济损失等情况,以及突发事件发生起因分析、性质的初步判断和影响程度的初步评估、已采取的措施等内容进行分析、筛选。并指定学校党委宣传部统一负责信息公开工作,第一时间公开最新、最关键、最客观的报道,切实保障学校师生的的知情权。

4.4 突发事件后的心理干预机制

突发事件会给大学生带来心理和精神上的巨大打击,如果不及时的加以干预,就会导致人们在认知、情感和价值取向上出现功能失调以及社会功能的混乱。因此学校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对突发事件中的伤者应切实负起责任,积极设计实施干预方案,并对在突发事件中受害的人员精神、心理进行测评,然后根据测评结果制定相对应的心理干预方案,并定期实施干预。同时高校也应建立和完善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机制。

4.5 突发事件后的重塑形象机制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校方作为突发事件中的当事人,在事件发生之后很容易受到社会公众的质疑。如果不就行妥善处理,势必会造成事态进一步扩大,甚至产生预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尤其对学校的形象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建立事后重塑形象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强化内部形象。学校应建立健全各部门协作机制,使得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各个职能部门、院系之间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协作,以便意见汇总并达成一致,以免产生说法不一的现象,校方在处置事件中所展现出来的态度、能力、效果,会让人们重新估价一所高校的形象。其次要建立更为完善的外部沟通管理机制,联动各种媒体重塑良好校方形象。要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持续进行后续跟踪报到,扩大正面报道辐射面,强化主流信息量和影响力,让社会各界相信并认可校方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从而提高校方公信力并重新树立良好公众形象。

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范文第4篇

为顺利开展企业工资基金大检查工作,使企业及主管部门在检查、处理问题时有章可循,特对大检查中发现的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通知如下:

一、关于减人不减工资问题

挂钩企业减人不减工资总额的原则不变。具体处理意见如下:

1.企业安排富余人员去企业主办的劳动服务公司、第三产业等企业工作,减人不减工资总额。但是企业的某个部门或单位成建制划归企业主办的劳动服务公司、第三产业等企业,应核减这部分人员的工资总额并相应核减计征工资调节税的计税工资基数及合理调整效益基数。

2.企业联营或产品扩散以后,本企业派出职工(包括技术骨干)到联营企业支援工作,工资可由受援企业支付,从受援企业挂钩工资总额、包干工资总额列支。派出企业要求核减效益基数的,相应核减工资基数和计征工资调节税的计税基数。派出企业不要求核减效益基数的,可以减人不减工资总额。

3.企业多余人员在企业间(含企业与所属劳动服务公司,第三产业等企业间)开展劳务性输入输出,输入企业应按双方合同或有关规定向输出企业支付劳务费,其中用于支付劳务人员工资性收入的部分,应从输入企业工资基金中列支;输出企业减人不减工资总额。

4.企业挂钩后,自行将内部某个部门、单位划出挂钩范围,从收入中另行发放工资的,应从企业工资总额中核减划出人员的工资总额和相应核减计征工资调节税的计税基数,并合理核减效益基数。不得将由于划出这些人员而少发的工资总额,作为“空额”用于其他职工,已用于其他职工的,要纠正,并从过去的结余或今后的工资总额中扣减。企业无权自行改变挂钩范围。因情况发生变化需要改变挂钩范围的,必须报原批准挂钩的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并相应调整工资总额基数、计征工资调节税基数和效益基数。

5.企业的一部分人员、设备划归“三资”企业,应调整工资总额基数、计征工资调节税基数、效益基数。如企业效益基数不变,则减人不减工资总额,不核减工资总额基数。

6.企业使用计划外用工,其工资经核入挂钩工资基数的,因企业减少或不再使用计划外用工,如计划外用工的工作由企业职工承担,则减人不减工资总额;如计划外用工的工作由企业外人员承担,企业从成本、费用中支付加工费、劳务费的,必须核减工资总额基数和计征工资调节税基数。

二、计划外用工、临时工工资列支及离、退休人员补差工资列支问题

1.计划外用工、临时工工资支出,必须按京劳资发字(1988)468号文件规定执行。即:“挂钩企业生产经营范围内的计划内临时工和计划外用工的工资性支出,均应由挂钩工资基数内列支,不得再列入其他费用或成本”。根据这一规定精神,凡在核定挂钩工资基数时已把临时工、计划外用工工资核入工资基数,而企业又将这部分人员工资列入成本费用的,要予以纠正。已列支的工资要从企业成本中冲出,现由企业工资基金结余、奖励基金结余列支,要相应调整计算所得税、工资调节税、能源基金、预算调节基金的基数,结余不足的,在下一年企业工资基金中列支。

2.企业挂钩时没有使用计划外用工和临时工,后因生产需要报经市劳动局、市计委批准使用临时工、计划外用工并办理了录用手续的,可按批准使用人数(实际使用数小于批准使用的按实际使用数)一次性核增企业挂钩工资基数,同时相应核增计征工资调节税的工资基数和效益基数;未经批准使用的临时工、计划外用工,其工资一律在挂钩工资总额中列支,不核增工资总额基数。

3.企业在挂钩前已经使用临时工、计划外用工工资因漏报未核入挂钩工资基数,目前企业生产又需要继续使用的,应按实际需要,从严控制的原则,由区、县、局、总公司向市统计局行文申述漏报原因及处理意见并办理补报手续经市劳动局批准使用人数后,一次性核增挂钩工资基数由市税务局相应核增计征工资调节税的工资基数,这些人员的工资也必须从挂钩工资中列支,不得从成本或费用中列支。

4.企业原则上不得将正式职工与企业所属劳动服务公司、第三产业等企业职工、临时工、计划外用工混岗生产。已混岗生产的企业所属集体企业职工、临时工、计划外用工工资必须从挂钩工资总额列支。

5.企业原则上不得聘用离、退休人员从事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确因生产需要而聘用的,其工资补差应从企业工资基金中列支,不得另外在成本或费用中列支。但在统计上不计入工资总额项目之中。

三、超过两个基数,一个比例多提工资问题和从其他渠道列支工资问题

1.企业必须严格按挂钩办法的规定提取工资。企业改变税种,不能从财政退税额中再提工资,已多提的工资应从历年奖励基金和工资基金结余中核减;多提部分已核入下年挂钩工资基数的,应核减挂钩工资总额基数。

2.实行销售合格产品全额计件办法的企业,未按销售额计提工资,而按生产额计提并多提了工资的,应从成本中冲减,并相应核减历年奖励基金和工资基金结余数额,结余不足以核减的,由下一年度的工资总额中核减。

3.企业实行分级管理后,局、总公司应对企业的辅助考核指标认真考核。企业辅助考核指标未完成,应扣而未扣的工资数额,必须从奖励基金结余和工资基金结余中扣除,结余额不足以扣除的,由下一年度工资总额中扣除。

4.企业应在挂钩工资以内支出的工资项目必须在挂钩工资内支出。已在挂钩工资以外从其他渠道列支的工资总额,应从历年奖励基金和工资基金结余中扣除,结余额不足以扣除的,由下一年度的工资总额中扣除,并按规定补交工资调节税。

四、工资基金管理中的问题

1.漏税问题

凡经税务部门核实应补税的企业,均应照章补税。

2.统计工作失误,漏报工资总额问题。

职工人数、工资的统计范围应严格遵守国家统计部门的有关规定,各工资构成项目指标的统计均应以报告期实际发放数额为准。凡因统计工作失误而漏报工资数额一律不再补报。企业在今后工作中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管理,杜绝漏报、错报现象。

3.未严格按规定使用《工资基金管理手册》问题。

各级劳动部门,银行和企业应严格按规定使用《工资基金管理手册》。企业支取的工资超过《手册》中核定的数额。但没有超过应提挂钩工资总额的,上级主管部门应予批评。各单位向银行提取工资性现金时,必须携带《工资基金管理手册》。银行必须按规定手续验册支付,对于发薪日时间紧,业务量集中的矛盾,可采取事先预约办好审核手续的做法,坚决杜绝“事后补办”的现象。开户银行应加强审核,支付给企业的工资,严格控制在上级在工资手册中核定的数额之内,超过核定数额的,坚决拒付。

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范文第5篇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体育课堂心理气氛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应是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小学生具有喜欢了解新鲜事物,对趣味性知识感兴趣的特点。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活动应该是“事半功倍”的。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能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学生可以从网上获取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这些信息形式打破了沉闷的学习气氛,改变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更为顺利地理解信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这就使学生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能产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及时地获取信息,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上四年级《体操运动小常识》一课时,让学生上网搜集各种与体操运动相关视频、图片、文字等资料,并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很快就能引导学生完成关于“体操的一些分类”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很浓厚,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体操运动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网络环境开展小学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普遍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情绪和意志等心里指标普遍处于良好状态,心理负荷适当,基本不存在压抑感,课堂活跃,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能构建学生主体参与型体育与健康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素质教育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性学习,也叫主体性学习,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学自练、自得自悟,互动交流,自评自纠,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陶冶情操、培养能力、掌握方法;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在小组或团队中进行和谐互动的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加强学生对学法的指导,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也是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学方法改革。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既能为小学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提供多种形式教学内容的呈现,又能提供种类丰富的学习资源,能够全面支持小学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

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在“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中,学生大部分时间进行的是个别化的学习,需要的是教师的点拨和引导。教师通过引导或者参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从而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在六年级《球类运动小常识》教学中,学习各项球类运动的竞赛方法时,让学生自主上网搜索有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竞赛方法规则等知识,教师一起参与到学生的活动当中,师生共同搜集到很多球类运动竞赛方法规则相关的资料,然后教师引导大家把获取的知识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学生学习了解到很多球类比赛的规则,激发了对球类运动的兴趣,丰富了运动文化知识。

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能够为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各种交流平台,支持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究空间。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快捷方便地查找知识资料,进行拓展性学习。各种交流平台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扩展交流的对象。通过交流平台,学生能随时与同伴、教师或专家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心得与经验。在上面举例的《球类运动小常识》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结组,比如喜欢足球的一组,喜欢篮球的一组,共同学习研究相关球类运动的规则方法。并给大家提出共同的问题:如冰球和水球一般是不是归为球类运动项目。哪些球类项目是男子项目,哪些球类项目是女子项目等让学生去探究答案。在联通了互联网(Internet)的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但找到了相关球类运动规则方法等知识,还找到了所提共同问题的答案,如冰球一般不列入球类项目,而是在体育运动项目分类中列为冰上运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