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械工业勘察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浸水试验,沉降量

中图分类号:P642.13+1

1、引言

郑西客运专线是我国中长期铁路规划中10条客运专线中徐兰客运专线(徐州-郑州-西安-宝鸡-兰州)最先开工的一段,也是我国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建设的第一条高速铁路。

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线路全长458.8km,而湿陷性黄土区段占全线总长度的65%,其中自重湿陷性黄土约占线路全长的27%,湿陷程度从轻微(Ⅰ级)到很严重(Ⅳ级)在整个专线路段均有分布,涵盖了我国湿陷性黄土的全部类型。鉴于沿线湿陷性黄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高速客运专线对地基的特殊要求,为了对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湿陷性做出准确评价,沿线设立了8个黄土地基现场试坑浸水试验工点。

2、工程概况

郑西客运专线华阴段由于黄土湿陷性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先后进行了黄土地基试坑浸水试验和补充桩基静载浸水试验,其中补充桩基静载浸水试验为铁道部重点科研项目。

浸水试验工点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卫峪乡延城村西侧距附近延城村约400m处的渭河二级阶地上,占地面积约10亩,试验场地及其周围无复杂地貌,地势平坦,地形开阔。此处为渭河南岸,黄土深约70米。

通过对两次浸水试验的监测,掌握该区段黄土在自然条件下的最大湿陷量,和有试桩的环境下的黄土湿陷量及桩体的沉降量。

3、试坑及标志布置

黄土地基试验试坑呈圆形,直径25m,深度0.5m,坑底部铺设10cm厚的砂砾石。观测标志共布置100个,其中浅标点64个,深标点36个。浅标点是由试坑中心向夹角为120°的3个方向放射状布置,每个方向21个,试坑中心1个,共计64个。浅标点埋深0.5m。深标点是在与浅标点测线两侧夹角30°的方向共计6条测线上布置,每个方向6个测点,共计36个。深标点间距1.5m,不同方向的埋深不同,同一方向不同位置的埋深也不同。

桩基试验试坑距“试坑浸水试验”试坑北约70m,为椭圆形,长轴(东西向)30m,短轴(南北向)25m,深度0.5m。试坑内共布设试桩2根,锚桩6根,观测标志72个。浅标点共布设48个,其中44个仍为夹角120°的3个方向放射状布置,间距为1.0m、1.5m、2.0m、3.0m不等,其中两个方向上各布设15个,一个方向上布设14个,另外4个分布于试桩与锚桩中间;深标点呈东西、南北对称的方式布设,共计24个;另试桩南北两侧各布设1个标志,每根锚桩上也布设了1个标志。

4、成果对比分析

4.1监测统计

黄土地基浸水试验沉降观测工作从2005年8月27日测定初始值开始,到同年12月23日最后一次沉降观测工作结束,历时125天,其中基准网观测19次,标点观测124次;

桩基静载试验沉降观测工作从2006年4月7日测定初始值开始,到同年5月25日最后一次沉降观测工作结束,历时48天,其中基准网观测8次,标点观测49次。

4.2沉降量统计

黄土地基浸水试验中最大沉降量为1602.8mm,最小沉降量为11.0mm,坑内浅标点平均沉降量为1423.8mm,深标点平均沉降量为655.1mm,距坑边最远的浅标点的平均沉降量为29.5mm。

桩基静载试验中最大沉降量为794.4mm,最小沉降量为0.1mm,坑内浅标点平均沉降量为660.7mm,深标点平均沉降量为260.3mm,距坑边最远的浅标点的平均沉降量为1.3mm;试桩浸水期间平均沉降量为5.4mm,锚桩浸水期间平均沉降量为1.7mm;

4.3沉降量对比分析

通过对黄土地基浸水试验与桩基静载浸水试验现场监测,标点沉降趋于稳定后的桩基静载浸水试验的实际注水量和基坑周边地面裂缝数量明显小于黄土地基浸水试验。从上述监测数据对比表及数据成果累计沉降量曲线图的对比分析,桩基静载试验的标点累计沉降量明显远小于黄土地基浸水试验,但两者的沉降趋于却相近,为计算桩基的负摩阻力的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6、结论

对监测成果整理分析后,不仅使理论计算湿陷量的“漏斗型”在试验现场和监测成果中都得以验证;还为准确查明试验场地的湿陷类型,确定自重湿陷性土层的下限深度、自重湿陷敏感性及变化规律等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地基处理和防排水设计、对沿线代表性黄土湿陷性做出评价以及进一步优化沿线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案提供了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 陕西省计划委员会.《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厂建筑;体型; 外形; 色彩

中途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家发展及国民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承载机械工业生产的工业厂房及配套设施对于该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因此,设计、并建设好功能齐备、现代化的工厂就显得十分的必要。

在新世纪,面对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不断变化的环境氛围,机械工厂的设计在满足产品自身生产、工艺的基本要求基础上,如何建设适应设施现代化、环境宜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机械工厂,建筑设计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1.工厂建筑的结构体系

工厂建筑大多属于生产性建筑,其外观、形状、特性主要是由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所决定的。一般来说,工厂建筑的长宽高以及外部形象的塑造均会受到来自产品工艺需求、设备摆放形式、空间结构、施工技术水平、建筑材料等因素的限制。

在工厂建筑设计中,要摆脱那种冰冷、单调、呆板的形象,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就要求设计人员要在充分了解生产工艺特点的基础上,对其建筑物体型进行分析、综合。决定工程建筑结构体系的组成,柱网分布、跨度设置、层高选择等等。

近年来,随着钢结构厂房技术的广泛应用,无论是在结构还是在形式上都与原来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于其围护结构采用的是压型钢板,因此使得整体结构变得更加轻盈,改变了传统建筑的体积感,让建筑看上去更有生机,更加简洁明快。加之钢结构体系,可以实现大跨度、大空间的变化,使得建筑物的整体空间得到充分利用,使得工程建筑更能满足产品的生产需求。

加之,随着生产节奏的加快,工厂工艺布置时尽可能减少工艺输送过程中的工时消耗,也就要求工厂设计时,尽可能的减少不同配套车间的输送路线,使得建筑尽可能综合一起。因此,工厂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通过技术手段,协调工厂的综合性、整体性,设计现代化工厂。如北京某年产40万台发动机工厂,在做工程建筑设计时,充分分析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应用交错的结构体系,把外协配套件库、机械加工车间、装配车间、涂装车间、成品库及相应的配套辅房采用建筑体系的组合,形成一个整体的、大型的现代化工厂。

另外,作为工厂生产辅助使用的公用设施用房,应根据产品生产的需求尽量就近布置。而作为工厂生产配套的办公用房,应结合主厂房的建筑体系,做到有机融合,办公用房或贴建,或单独建设,都要保证整个建筑体系的一致性。

2.工厂建筑的外形设计

现代机械工厂的设计不再仅仅满足单纯生产的建筑物,而是在于满足生产任务的前提下,融入了建筑艺术中的意义、风格、形式、内涵等元素,使得工厂建筑能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厂区内的建筑一般均划分为生产性、辅助生产性和生产生活配套。在对建筑物的立面处理时,应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占厂区大部分面积的生产车间的立面处理中,工厂建筑的使用功能是首先要保障的因素,无论是外部形象还是内部空间处理都必须要与这种功能性相适应。在选择了建筑结构体系基础上,将功能、形象、环境之间统一与协调。例如:在一般的机械加工车间,需要开设较多的窗户、百叶窗以及较大的通风天窗来实现车间的采光和通风要求;对于要求加工精度更高、或者具有空调使用要求的车间,窗户的面积很小甚至不需要开窗;对于热加工车间,就要设置较大的通风口和屋顶通风气楼。

在对厂房立面材料选择时,钢筋混凝土的厂房外形显得更加粗犷,而钢结构的厂房外形则显得轻盈活泼,外墙彩钢板的铺板方向采用通用的竖向布置或横向布置;竖向布置通用、经济性好,横向布置新颖但造价高。也可以利用抹灰、建筑线脚、建筑构件等方法对墙面进行不同的处理和划分,以获得不同的立面效果。不同的划分方式会使建筑产生生动和谐、简洁舒展、挺拔雄伟的艺术效果

工厂建筑的入口主要是作为物流或人流的通道,在满足物流运输的基础上,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化,例如对雨篷进行美化、加装门斗、设置花坛等等,这样既可以突出建筑入口的位置,也能有效改善入口与墙面的虚实关系, 并且能够起到丰富立面效果的作用。

此外,对于配套使用的公用站房和生产生活辅房,由于体量较小,可以与主厂房贴建或融入组合的方式进行设计,主要满足使用功能,立面设计简单、简洁,与主厂房相呼应、协调。

3.工厂建筑的色彩选择

工厂建筑设计中的色彩选择,不仅关系着建筑环境功能的改善,而且对调节生产工人的心理状态、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事故发生都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反映企业形象的主要表现形式。

色彩的选择在总体布局中要保持统一性。厂房的体型是多种多样的,在总体布局中,借色彩的协调,可以达到统一性,而整个工厂的整体布局,应在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有变化,每一部分或每一分区的建筑色彩,应有一个主调,做成有变化而又统一的色调。在色彩配合中,应有主次之分,总体要协调。选取主色调时,要根据整个工业区的功能分区以及四周建筑物的色彩,突出核心企业。在充分利用建筑功能色彩的同时,考虑企业的色彩元素。

工厂建筑立面色彩可采取利用大墙面为基底色调,采用企业色或鲜艳的色彩点缀,在突出表现厂房立面细部,如入口、水平或垂直线脚、窗台、檐口、遮阳板等,体现建筑物的体型和轮廓。利用色彩划分墙面,使其生动活泼,如基座、勒脚、门厅等,用不同色彩处理可避免单调。如安徽某企业,屋面采用企业色彩色调红色,厂房外面采用烟灰色外墙,海蓝色沟边,使整个工业区的工厂彰显出企业特色的同时也不失简洁、大方的感觉。

在机械工业厂房设计中,其公用管道的处理方式也对建筑物有很大帮助。若能按其功能及检修的要求来规定色彩,并进行艺术处理,既能美化厂区及车间,又能使工作环境充满活力。如有关国家明确规定工艺管道的主要标志色调为:水管――绿色、蒸汽管――鲜红、消防管――橙红、空气管――天蓝、煤气管――黄色、油管――棕色、氧气管――深棕色等。

此外,为了生产和技术上的安全,应使用警告标志色,但不宜多,面积也不宜过大,不能随便使用,且要紧凑。主要的警告标志色如下:红色,主要用于火灾警示、禁止通行、防火设备等;橙色,危险标志,主要用于机器运转部分,机器内表面或开启部分,易中毒、触电及受放射危害等危险部位。

4.结束语

现代机械工厂设计中的建筑设计,不仅仅是满足工厂生产任务基本功能简单累积,而要从建筑设计本身出发,通过艺术的方法,使得工厂的车间满足车间生产任务的基本前期下,通过建筑结构系统的搭建、建筑物外立面的处理及建筑色彩的协调,把工厂建设适应设施现代化、环境宜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机械工厂。

参考文献

[1]杜旺旺.工厂建筑的外观设计初探[J].科技信息.2011(7)

[2]黎晓婷.工厂建筑设计中的色彩应用[J].广东科技.2008(7)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镇化 高层建筑 强弱核心筒 可持续发展

0工程概况

随县机关事业单位建房-兴随小区4#楼位于炎帝大道和烈山大道的交叉口,紧邻三六国道。该项目是带裙房的住宅的高层建筑。建筑地下为大底盘地下室,主要功能为车库、设备用房,裙房3层,功能为商场,塔楼17层,功能为住宅。结构总高度为53.18m。工程±0.000对应的绝对高度为88.500m。

1 地基与基础

根据随州市城市规划勘察设计院于2013年6月提供的《随县兴随小区C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堪阶段),场地土层分布为①杂填土、②粉细沙、③粉质粘土、④粉土、⑤中粗砂、⑥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⑦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⑧微风化泥质粉砂岩。塔楼基础形式为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为Φ800,桩长14.3米,桩端持力层进入⑧微风化泥质粉砂岩1米,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3600KN。采用中国建筑科学院研究院编制的《独基、条基、钢筋混凝土地基梁、桩基础和筏板基础设计软件JCCAD》。

2 结构选型

本工程在结构方案阶段进行了结构方案比较,结构方案一为电梯井、电梯处为强核心筒(如图1)。结构方案二为去掉电梯井处的核心筒(弱核心筒),剪力墙均匀布置(如图2)。

3 结构计算对比分析

3.1周期比

强核心筒方案的扭转周期与平动周期之比为1.4642/ 1.9379=0.7556;去掉(弱)核心筒方案的扭转周期与平动周期之比为1.6034/2.0103=0.7976。两种方案周期比均不大于0.9,比高规3.4.5条的规定小很多。方案二(弱核心筒)周期已满足规范从严规定,方案一(强核心筒)没有必要。

3.2位移比、层间位移比

由上表可以看出,强核心筒方案位移比最大值为1.34,去掉(弱)核心筒方案位移比最大值为1.30,也都满足高规3.4.5条规定的1.5。从平面中明显看出,强核心筒使平面刚度中心上移,对结构位移更加不利。

3.3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

高规3.5.3条规定,A级高度建筑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80%,不应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65%;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其相邻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75%。

Ratio-Bu:表示本层与上层的承载力之比,两种方案均大于0.8。由于两种方案结构竖向均没有较大突变,故对两种方案影响都不大。

3.4刚重比

方案一:X向刚重比 EJd/GH**2=3.63、Y向刚重比 EJd/GH**2= 4.42

方案二:X向刚重比 EJd/GH**2=2.76、Y向刚重比 EJd/GH**2= 3.30

该结构刚重比EJd/GH**2大于1.4,能够通过高规(5.4.4)的整体稳定验算

该结构刚重比EJd/GH**大于2.7,可以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两种方案均满足规范要求。相比两种方案,方案二更加接近规范限值,显然更加经济合理。

3.5剪重比

抗震规范(5.2.5)条要求楼层X、Y向最小剪重比=0.80%,两种方案均大于0.8%。方案一最小为1.06%;方案二最小为0.98%。相比两种方案,方案二也更加接近规范限值,显然更加经济合理。

4 结论

通过对结果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增加强核心筒的结构的整体刚度偏刚。对于本案例房屋只有17层,建筑高度53.18米,处于6度区,一味去加强核心筒,虽然满足规范要求,但影响了整个结构布置的均匀性,结构刚度偏刚,位移比计算结果反而不利。且在后期基础设计中发现,由于增加强核心筒后桩基的相互影响,桩间距不满足要求,基础局部为桩筏结构,增加了工程整体造价。

故本人建议对于建筑高度18层以下,抗震设防要求不高的地区,结构平面布置方案尽量考虑弱核心筒(由于甲方要求,本案例采用剪力墙结构,其他结构形式不在本文的考虑范围)。

参考文献

[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3]郑文,涂津,潘文.浅谈复杂结构的中震设计[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9,10,31(05).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范文第4篇

因此,出版好的市政类专业图书,用以指导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是时代和职业赋予市政类专业图书编辑的使命,也是城镇化给市政类图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使市政类图书选题策划能够有的放矢,符合市场需求。能够切实有效地指导工程师们更好地进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笔者从2012年10月到2013年5月,对我国的市政行业和市政类图书市场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中,笔者走访了多家市政单位(包括行业协会,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单位等)、高校相关院系以及高职高专相关院校,对新华书店系统以及本社的建工连锁书店系统进行了实地采样,访问了当当网、亚马逊等图书销售网站,并仔细分析了开卷提供的相关数据。

市政类图书市场分析

在城镇化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市政类专业图书势必需求旺盛,但我们必须冷静头脑,切不可盲目出击。

1.市场竞争现状

目前市场上出版市政类图书的出版社有十几家,这些出版社按照图书品种市场占有率可分为三个层次。处于第一层的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以下称建工社),市场占有率达到48%。处于第二层的出版社有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以及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分别占到3%-8%不等的分额。处于第三层的出版社合计约占近10%的市场份额。

2.图书市场细分

市场上市政类图书品种繁多,除了按专业分类外,按内容用途大致可分为规范、教材、考试用书以及一般技术图书等;按行业分工可分为勘察设计、施工技术、造价、养护维修以及运营管理等类型。

(1)从专业分类上来看,还是道路桥梁、给水排水这两个专业所占的市场份额最大。但从近两年的发展势头上来看,轨道交通和园林绿化都有明显的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园林绿化类图书,码洋份额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图书品种的增长,这可能与园林绿化类图书彩色印刷较多,导致定价较高有关。

(2)从内容用途上看,一般技术图书的品种是最多的,但是教材和考试用书的码洋份额更高。通过调取开卷2013年1-5月份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到,考试用书码洋占到了同期市政类图书码洋的四成以上。

(3)从行业分工上看。施工技术、造价和勘察设计类图书的品种依次占据前三位。造价类图书增长明显,2009年、2010年、2011年市场份额逐年提高,2012年与2011年基本持平。另外,养护管理类图书份额也有一定的提高。

市政类图书选题策划方向

如何把握图书选题策划的方向?笔者认为,行业发展和图书市场的热点、需求点都是图书选题策划的方向,只有能够满足行业发展要求和读者需求的图书,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因此,编辑要善于发现和捕捉这些亮点,并将这些亮点开发,策划成为优秀的选题。综合上述对市政行业和市政类图书市场的分析,市政类图书选题策划可以有以下几个方向,并各举一例,试做分析。

行业热点――轨道交通类图书

根据国家十二五交通规划,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将建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系统。轨道交通是个庞大而综合的系统,简单来说包括土建和设备两个大的部分。按照行业分工又可以划分为咨询、设计、施工、监理以及运营管理等部分。因此,轨道交通类图书特别适合做成系列丛书。

另外,随着轨道交通行业从业人员的增加,轨道交通行业培训类图书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市场热点――市政类考试用书

市政行业的考试主要包括一、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执业资格考试和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特别是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用书,每年考生人数众多,需求量很大,建工版的教材销售额能盖过很多社科类的畅销书。由于市场火暴,许多出版社纷纷前来圈地,力图分一杯羹。目前市场上除了官方指定的建工版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等均推出了各自版本的考试复习用书。

虽然目前考试类图书市场争得很热闹,但只要在新华书店或其他一些图书卖场翻翻各家的图书就能发现,各家忙于圈地,图书做得大同小异,并不太细。因此这个市场仍有很大潜力可挖。

行业需求――差异化的给水排水类图书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强调科学合理布局城市,形成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合理的等级结构和空间结构。通过调研了解到,不同规模的城市,不同的饮用水源和污水性质,不同的用水压力和污水排放量,所适用的给水和排水处理设施都是不一样的,而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的给水排水设施基本大同小异,都是照搬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已有模式和方案。

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我国现有各种规模和性质的小城镇已近48000个,这其中不少小城镇仍存在用水困难、水质不达标的问题,而有一半以上的小城镇没有标准的污水处理厂。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将会出现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让这些小城镇照搬北上广等大城市的给水排水设施显然是不现实,也是非常不经济的做法。因此,策划一套针对小城镇给水排水设施建设的图书,是非常符合行业需求的。

读者需求――科普性质的市政类读物

市政工程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少非专业的普通市民很想了解市政工程的相关情况,比如道路桥梁是怎样建设的,雨水是怎样排走的,自来水都经过了怎样的处理等等。由于一般的市政类图书都比较专业,非专业人士不好理解,因此可以策划一些科普性质的市政类读物,来满足读者的需求。由于科普类读物不受专业限制,读者群体广泛,特别适合中小学生阅读,因此也会有较好的销量。

除了上面举的几个例子,市政类图书还有很多好的选题值得我们去发掘,比如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市政设施养护管理以及园林绿化等方面的选题,它们都是符合市政行业发展和图书市场需求的。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虽然各国对高层建筑的定义各不相同,但都规定当建筑层数超过一定的规定时便被称为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的市政建设涉及到高层建筑。质量是建筑事业的生命,也是建筑的生命,应该把提高高层建筑工程质量作为今后建设系统工作的重中之重。

1 提高地勘质量

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委托勘察设计时,应该核查勘察设计单位是否具备相应资格和资质等级。②勘察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严格遵守建设部《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承揽和开展勘察业务活动。③各勘察、设计单位要全面检查本单位已完成的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勘察资料、试验数据是否真实、可靠,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④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对勘察报告和施工图审查文件进行复查,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施工图审查要求,发现有违反强制性规范和安全隐患的,应要求建设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整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应及时报告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2 提高建筑工程图纸设计质量

2.1 提高各承包设计所(室)以及各分支机构的业务素质,加强对设计单位的内部管理,加强监督力度,缩小所审图纸的出图范围,认真实行传统的校对、审核制度,增加院审的工作量,不走过场,明确责任,对不合格的设计和深度不够的设计绝不能草率出图。

2.2 正确把握审查尺度,提高审图机构的总体水平,在满足强制性技术标准的前提下,扩大审图范围,加强审图力度。减少错、漏、碰、缺现象的发生,加强主要专业之间的沟通,把减少浪费、节约资金纳入审图内容,建立激励机制。同时,提高审图质量,严格把关。

2.3 勘察报告中提供的地基承载力已经留有一定余地,杜绝设计中的浪费。在设计时,不少设计人员直接使用报告中的数据,不再进行修正,有的还会再降低一些,而上部荷载仍习惯按设计荷载计算,已有很大的安全储备。在设计中,不论是地下室筏板基础还是独立基础,往往还要随意增加相当厚度的砂砾石垫层,对多层砖房的条形基础,多数也是大开挖,砂砾石垫层或大范围挤密桩处理,缺乏认真分析和经济对比。

2.4 对某些共性问题和疑难问题,要统一口径,统一认识,要定期组织施工图审查机构开展技术交流,避免对同样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要求,及时向规范管理部门咨询标准规范中不明确的技术问题,求得合理解决。

3 对高层建筑的强度控制

这里所说的强度指的是混凝土强度。高层建筑往往具有混凝土用量大、施工周期长、受气候及外部影响大等特点,而施工中一旦使用离散性大的混凝土将会影响建筑质量,怎么控制混凝土强度是当前高层建筑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3.1 商品砼的控制 在使用商品混凝土过程中,必须认真查验相关证书,混凝土质量直接影响建设工程的质量保证和控制。不得使用无商品混凝土生产专业资质和没有办理备案手续企业生产的商品混凝土。在商品砼送到施工现场时,查看商品砼所使用的沙石、水泥、外加剂、掺合料等材料检测报告。商品砼运至施工现场后,使用前应将滚筒高速旋转几转,提高和易性,使砼进一步均匀,而后出料。严禁现场任意加水搅拌,水灰比调整须由厂家进行。每车进场砼,使用前应目测质量状况、是否有分层离析失水现象,抽检砼塌落度,确定是否超过初凝时间,做好记录,不合格的立即退场。混凝土在输送过程中,施工现场要设置一台托泵和一台移动泵,二者结合使用,以保证混凝土的正常输送及突发状况的应急。另外,施工过程中还可以用塔吊进行短时间的混凝土运送来应急泵机出现故障的情况,从而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3.2 执行严格的养护制度 在高层建筑中大多采用泵送混凝土的方式来运送混凝土。据以往工程表明,即使使用相同的配比、同批次原材料、同种振捣的情况下,也会出现混凝土轻度不足的情况。究其原因,多是为了赶工期,忽视养护,人为缩短养护时间,最终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就大体积浇筑混凝土的工程应该制定一系列的养护方案,确保养护的有效性。

3.3 加强混凝土强度评定 我国现行的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即 GBJ107)中规定,对混凝土强度的评定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进行逐批次的检验评定,而同验收批次的混凝土应该由强度等级相同、生产工艺类似、龄期相近、配比方案相同的混凝土构成。而高层建筑由于混凝土浇筑面积较大,施工周期较长、养护气候差异也较大等原因导致试验中的离散性较大,即通常所说的标准差较大,如果笼统的对混凝土强度做定论则有很多将不及格,因此应该依照基本条件相同分批进行评定,这既符合国家标准也符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4 对高层建筑“三线”的控制

所谓“三线”即垂直度、轴线、标高三线。而高层建筑由于涉及面较宽广,实际操作难度便会加大,经常会有不准确及位移出现,对“三线”的控制可谓是高层建筑中的一大难点。

4.1 对垂直度的控制 对垂直度的控制是确保高层建筑质量的基础。可以分为以下几步来控制高层建筑的垂直度:首先,以大楼柱网分布情况为依据,先确定大楼四个边角柱的位置,然后依次在这四个位置安装。边角柱的模板,立柱的垂直度通过吊线方法测量,在确保百分之百垂直之后才可浇筑混凝土。

4.2 对轴线的控制 在构筑高层建筑时,脚手架与施工层向上同步铺设,将会影响基准点的引测。因此,只有在确定结构施工轴线无误后,以下层地面为基准预埋钢板,并在钢板上标注出控制轴线的控制点,在对二层进行施工时,以下层地面为基准引测控制点,最后用经纬仪及钢卷尺等工具对轴线进行校正。

4.3 标高线的控制 高层建筑中每层的预控轴线上一般留四个或以上洞口,预留的同时要定位标高,并对多层建筑的标高位置进行复核,最后要用水平仪抄平,如果此时四点仍在同一水平面上,则保证标高的正确性。这一过程提高了对洞口标高的要求,施工过程中的模板、浇筑等可能会使洞口标高失去原本具有的基准作用,因此一定要确保标高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通常使用在洞口加设模板支撑的方式来保证标高的准确性。

5 落实质量控制措施

由于高层建筑的工程施工现场涉及面较广,建筑工程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施工完成之后再发现有质量问题既不能更换,也不能拆卸,因此控制工程项目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要强化质量意识,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加大工程监理的力度。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建设参与者,切实增强质量责任意识,必须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责任的精神,树立质量重于泰山的思想,牢固地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事关社会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从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落实质量责任,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方法,确保建设工程质量。把提高工程质量作为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从而为推动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伟.高层建筑施工的控制要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

[2]郑飞.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经营管理者,2010.

[3]李龙.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